江苏省无锡市江阴青阳高级中学高二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青阳高级中学高二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从左到右依次减弱
B.同主族元素形成的氧化物的晶体类型均相同
C.全部由极性键构成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D.分子晶体中都存在范德华力,可能不存在共价键
参考答案:
D

2. 下列生活或生产中的事实不能用化学反应速率的有关原理解释的是
A. 有些药物的标签上注明必须冷藏
B. 铵态氮肥与草木灰不能同时施用
C. 在接触室中加入五氧化二钒使二氧化硫与氧气在其表面反应
D. 劈碎的木材燃烧更旺
参考答案:
B

3. 已知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 kJ,氧气中1 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 kJ,水蒸气中1 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 kJ,则氢气中1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A.920 kJ B.557 kJ C.436 kJ D.188 kJ
参考答案:
C 略
4.
20080924
现有反应:CO(g)+H2O(g) CO2(g)+H2(g) ΔH=-43kJ/mol,在850℃时,K=1,今在某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CO、3.0molH2O、1.0molCO2、xmolH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B.达到平衡时,通入CO,CO转化率将增大
C.时,若,则起始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时,若要使上述反应开始时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则应满足
参考答案:
B

5. 下面有关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为空间网状结构,由共价键形成的碳原子环上,最小的环上有6个碳原子
B.氯化钠晶体中,每个Na+周围距离相等的Na+共有6个
C.氯化铯晶体中,每个Cs+周围紧邻8个Cl﹣
D.干冰晶体中,每个CO2分子周围紧邻12个CO2分子
参考答案:
B
解:A.金刚石网状结构中,每个碳原子含有4个共价键,由共价键形成的碳原子环中,最小的环上有6个碳原子,故A正确;
B.氯化钠晶胞中,每个钠离子周围距离最近的钠离子个数=3×8÷2=12,故B错误;
C.氯化铯晶体中,铯离子的配位数是8,故C正确;
D.二氧化碳晶体属于面心立方,每个二氧化碳分子周围紧邻二氧化碳分子个数=3×8÷2=12,故D正确.
故选B.
6. 4.下列过程需要通电才能进行的是()
①电离②电镀③电解④电化学腐蚀⑤电泳
A.①②B.②③⑤ C.②③ D.全部
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电离是电解质在特定中被离解成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的过程,不需要通电就可进行,电化学腐蚀时金属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形成原电池造成的腐蚀,也不需要通电,而电镀、电解、电泳都需
要通电才能进行,答案选B。

考点:考查电镀、电解、电泳、电离、电化学腐蚀的区别
7. 从绿色化学的理念出发,下列实验不宜用所示装置进行的是
A.不同浓废的硝酸与铜的反应
B.稀硫酸与纯碱或小苏打反应
C.铝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盐酸反应
D.H2O2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分解
参考答案:
A
试题分析: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绿色化学的最大特点是在始端就采用预防污染的科学手段,因而过程和终端均为零排放或零污染.A.用铜和稀HNO3反应制取Cu(NO3)2反应过程中有有毒的一氧化氮气体生成,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A错误;B.采稀硫酸与纯碱或小苏打反应,生成硫酸钠和二氧化碳和水,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B正确;C.铝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盐酸产生氢气,无污染,故C正确;D.H2O2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生成氧气和水,无污染,故D正确;故选A.
8. 某温度下,相同pH值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平衡pH值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据图判断正确的是A. Ⅱ为盐酸稀释时的pH值变化曲线
B. a点Kw的数值比c点Kw的数值大
C. b点溶液的导电性比c点溶液的导电性强
D. a点酸浓度大于b点酸的浓度
参考答案:
C

9. 100mLAl2(SO4)3、K2SO4、KAl(SO4)2的混合液中,如果SO42-的浓度等于0.4 mol/L,当加入2mol/L的KOH溶液50mL时,建成沉淀恰好溶解,则原混合物中K+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0.2mol·L-
1 B.0.05mol·L-1
C.0.45mol·L-1 D.0.225 mol·L-1
参考答案:
B
10. 铁丝与氧气或水蒸气反应的共同产物是
A.FeO B.Fe3O4 C. Fe2O3 D.Fe2O3和Fe3O4
参考答案:
B

11. 下列各组混合物中,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是()
A. 酒精和水
B. 碘和四氯化碳
C. 水和四氯化碳
D. 食盐水和糖水参考答案:
C

12.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在由氢氧化铜分解制氧化铜时,要边加热边用玻璃棒搅拌
B.用药匙或者纸槽把粉末状药品送入试管的底部
C.过滤时玻璃棒的末端应轻轻靠在三层的滤纸上
D.如果没有试管夹,可以临时手持试管给固体或液体加热
参考答案:
D

13. 在0.2mol/L的CH3COOH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后,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适当升高温度,CH3COOH的电离程度减小
B.加少量NaOH固体,CH3COOH 的电离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C.加少量0.1mol/L的HCl溶液,溶液中c(H+)增大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D.加少量CH3COONa固体,CH3COOH 的电离平衡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参考答案:
B

14. 鉴别织物成分是真丝还是人造丝,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A.滴加醋酸 B.滴加浓硫酸 C.滴加酒精 D.灼烧
参考答案:
D

15. 若要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少量的水,可选用的试剂是()
A.金属钠
B.生石灰
C.熟石灰
D.无水硫酸铜
参考答案:
D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火柴头上通常含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硫等物质。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火柴头中有关物质的实验探究:
(1)某同学研究了教材中的实验装置后提出用如图所示方法进行实验更为简便。

他的操作是:
A.当图中所示火柴头燃烧完时,立即移出火柴;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测定火柴头中KClO3的含量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A.刮取火柴头,小心研碎,称得其质量为2.45g;
B.用适量蒸馏水充分浸泡后过滤、洗涤残渣;
C.往装有滤液和洗涤液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的NaNO2溶液、AgNO3溶液和稀硝酸,搅拌,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沉淀;
D.干燥沉淀物,称得其质量为1.435g。

①实验中发生的反应是KClO3+3NaNO2+AgNO3===AgCl↓+3NaNO3+KNO3,反应中AgNO3、NaNO2均需要过量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测得火柴头中KCl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③如果B步骤中未洗涤沉淀残渣,测得KClO3的质量分数将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下同),如果C步骤中未洗涤AgCl沉淀,测得KClO3的质量分数将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迅速将甲烧杯倒扣在乙烧杯上,充分振荡乙烧杯
(2)①确保KClO3中氯元素全部转化为AgCl沉淀②50%③偏小偏大
解析:(1)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SO2。

(2)①要使实验减小误差,保证氯元素完全转化为AgCl沉淀,必须加入足够的AgNO3和NaNO2。

②依原子守恒易得n(KClO3)=n(AgCl)=1.435 g/143.5 g·mol-1=0.01 mol,所以w(KClO3)=(0.01
mol×122.5 g·mol-1÷2.45 g)×100%=50%。

③B步骤不洗涤沉淀会造成KClO3损失,从而造成最终的AgCl沉淀量减少,故结果偏小;C步骤不洗涤沉淀会造成AgCl沉淀量增加,故会使结果偏大。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将2.0 mol/L CuSO4溶液和1.0 mol/L H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

计算:
(1)混合液中CuSO4和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
(2)混合液中Cu2+、 H+、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

参考答案:
(1) 1.0 mol/L 0.5 mol/L (2) 1.0 mol/L 1.0 mol/L 1.5 mol/L
【全解】设CuSO4溶液的体积为1L
混合液中C(CuSO4)==1mol/L= C(Cu2+)
混合液中C(H2SO4)==0.5mol/L
混合液中C(H+)= 2C(H2SO4)= 1mol/L
混合液中C(SO42-)=(1+0.5)mol/L=1.5mol/L 18. (1)某溶液中Cl-、Br-、I-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3,要使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变为4:3:2,则需通入Cl2的物质的量是原溶液中I-的物质的量的倍。

(2)5mL18%氢氧化钠溶液(d=1.2g/mL)最多能吸收 L标准状况下的
CO2。

(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5/18 (2)0.6

19. 在一个容积为500毫升的密闭容器中,充入5molH2和2molCO,在一定温度和一定压强下发生如下反应:2H2(g )+CO(g) CH3OH(g),经过5分钟后达到平衡状态,若此时测得CH3OH蒸汽的浓度为2mol/L,求:
(1)以H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该反应的速率;
(2)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
(3)该温度下的K
参考答案:
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