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退市难”原因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上市公司“退市难”原因及对策
我国证券市场已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同时也随之呈现出各种问题,其中“退市难”
问题一直困扰着投资者和监管机构。
退市难是指上市公司因不符合交易所的退市规则而无
法退出市场。
退市难问题的存在表明了我国证券市场中监管的不足以及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的随意性。
本文将分析退市难的原因以及针对该问题提出的对策。
一、退市难的原因
1. 法律制度不完善
首先,我国证券市场的法律制度还不够完善,监管机制不够有力,导致上市公司难以
被排除。
大部分情况下,只要上市公司采取一定的措施,就能够逃脱退市的惩罚,这也让
一些不良企业有了侥幸心理,高管也没有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
2. 退市机制落后
我国的退市机制相对于国外的资本市场来说还是比较落后的。
目前市场上还没有相应
的规定,如何退市是比较随意的,只有在被认定为严重违法违规或者破产清算时才能退市。
这种情况下,虽然存在一定的退市机制,但由于执行力度不够,反而加重了退市难的现
象。
3. 上市公司估值偏高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不断扩大和股市繁荣,很多企业实力并未与其估值相符,因此仅仅
是因为股票的高价值成为了上市公司留存股该存在的弊端,导致一些实际上已经破产的公
司仍然能够屹立不倒。
4.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透明
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机制不能保证全面、准确、及时披露上市公司财务情况。
资
本市场是最注重信息透明度的,如果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情况不达标,则会影响投资者的判
断力。
二、对策
建立适合我国情况的证券法、证券市场和资本市场投资者保护制度,特别是更为严格
的退市制度,盘点监管网络中的漏洞和缺位,机关投资机构进行监督,落实责任监督,尽
可能降低“苗头”投资进入市场,减少监管机构的处理成本,达到零容忍的态度。
解决“退市难”的关键是改进我国的退市机制,包括规范退市流程,加强督导查验,减少因公司过度股权风险引发的融资筹码损失。
加强对企业的披露信息监管,更加强化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要求,以保障投资者的权益。
3. 加强企业自身治理
上市公司要自觉维持公司的稳定进而提高资本市场的信心,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合理选择经营方向、掌握好财务信息、维系好公司的良好信誉,加强自我审查和监控,减少公司内部及外部的腐败现象。
退市难问题存在已久,需要政府、监管机构、上市公司及投资者的共同努力,以逐步完善我国的退市机制,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进一步实现证券市场的有效稳定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