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翻越远方的大山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出示教学要求:
(1)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工具书理解词义,读懂课文。
(3)思考如下问题:
①“大山”指的是什么?
②文中有哪些表示时间的词语?
③刘翔是怎样一步步打败约翰逊的?
2、学生根据要求自学。
3、小组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开火车读。
刘翔阿兰·约翰逊
第一部分:1-2段
第二部分:3-7段
第三部分:8-11段
跨栏田径决赛希腊雅典国际隐隐成绩
纪录呐喊当初祝贺遥不可及风驰电掣
读音注意:掣字形区分:纪记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中有两处问句,要读好疑问的语气。
4、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1)谁能说说“大山”指的是什么?
(2)文中有哪些表示时间的词语?
(3)刘翔是怎么样一步步打败约翰逊的?从这你体会到了什么?
5、自由读课文,想一想,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小组交流,师生共同解决。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全文,体会课文按照时间顺序来叙述的。课文讲了刘翔哪几方面的内容呢?
在学生讨论完后,完成填空,理清刘翔翻越大山的“时间表”:
遥不可及——()——()。
2、课文共有11个自然段,就按照“遥不可及——站在山脚上——翻越大山”的顺序,可以把课文分为三部分。试一试,怎么分?
学生自读题之后,质疑提问:谁翻越远方的大山?是一座什么样的大山?怎么翻越的?结果如何?
(3)、理解较难的词语。
重点理解“奢望”、“风驰电掣”、“遗憾”、“迷糊”等词。在理解这些词语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来理解。比如:
“生活中你有额什么样的奢望?”
“你有过遗憾吗?是什么样的心情?”
“高铁或动车飞驰的样子,你见过吗?可以用哪个成语来形容?”等。
指导书写“跨、赛、雅”几个较难书写的字
课堂练习
讨论完后,完成填空,理清刘翔翻越大山的“时间表”:
遥不可及——()——()。
2、课文共有11个自然段,就按照“遥不可及——站在山脚上——翻越大山”的顺序,可以把课文分为三部分。试一试,怎么分?
作业设计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3、查阅刘翔的资料。
板书设计
4、翻越远方的大山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
教学难点
初步感知刘翔不断进到,不断超越自我的进取精神。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修注栏
一、视频引路、导入课题:
1、播放刘翔跨栏的视频。
2、你们认识他吗?谁能介绍一下他?(多找几名同学,教师适当补充)
3、你们想不想知道他是如何变成“跨栏王”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写的这篇文章。(板书课题:翻越远方的大山)
教学内容
4、翻越远方的大山
教材版本
苏教版
教案属性
共2课时第1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10个,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查阅字典理解“奢望、风驰电掣、遗憾、当初、呐喊、迷糊、祝贺”的词义。
3、初步感知刘翔不断进到,不断超越自我的进取精神。
教学重点
第一部分(第一至二自然段),主要写刘翔刚练跨栏那会儿,把约翰逊当成一座遥不可及的大山。
第二部分(第三至七自然段),写刘翔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来到了“大山“的脚下。
第三部分(第八至十一自段),主要讲刘翔成功翻越了远方的大山,最终战胜了约翰逊。
3、引导学生把各段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读课文,出示教学要求:
(1)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工具书理解词义,读懂课文。
(3)思考如下问题:
①“大山”指的是什么?
②文中有哪些表示时间的词语?
③刘翔是怎样一步步打败约翰逊的?
2、学生根据要求自学。
3、小组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开火车读。
刘翔阿兰·约翰逊
第一部分:1-2段
第二部分:3-7段
第三部分:8-11段
跨栏田径决赛希腊雅典国际隐隐成绩
纪录呐喊当初祝贺遥不可及风驰电掣
读音注意:掣字形区分:纪记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中有两处问句,要读好疑问的语气。
4、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1)谁能说说“大山”指的是什么?
(2)文中有哪些表示时间的词语?
(3)刘翔是怎么样一步步打败约翰逊的?从这你体会到了什么?
5、自由读课文,想一想,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小组交流,师生共同解决。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全文,体会课文按照时间顺序来叙述的。课文讲了刘翔哪几方面的内容呢?
在学生讨论完后,完成填空,理清刘翔翻越大山的“时间表”:
遥不可及——()——()。
2、课文共有11个自然段,就按照“遥不可及——站在山脚上——翻越大山”的顺序,可以把课文分为三部分。试一试,怎么分?
学生自读题之后,质疑提问:谁翻越远方的大山?是一座什么样的大山?怎么翻越的?结果如何?
(3)、理解较难的词语。
重点理解“奢望”、“风驰电掣”、“遗憾”、“迷糊”等词。在理解这些词语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来理解。比如:
“生活中你有额什么样的奢望?”
“你有过遗憾吗?是什么样的心情?”
“高铁或动车飞驰的样子,你见过吗?可以用哪个成语来形容?”等。
指导书写“跨、赛、雅”几个较难书写的字
课堂练习
讨论完后,完成填空,理清刘翔翻越大山的“时间表”:
遥不可及——()——()。
2、课文共有11个自然段,就按照“遥不可及——站在山脚上——翻越大山”的顺序,可以把课文分为三部分。试一试,怎么分?
作业设计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3、查阅刘翔的资料。
板书设计
4、翻越远方的大山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
教学难点
初步感知刘翔不断进到,不断超越自我的进取精神。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修注栏
一、视频引路、导入课题:
1、播放刘翔跨栏的视频。
2、你们认识他吗?谁能介绍一下他?(多找几名同学,教师适当补充)
3、你们想不想知道他是如何变成“跨栏王”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写的这篇文章。(板书课题:翻越远方的大山)
教学内容
4、翻越远方的大山
教材版本
苏教版
教案属性
共2课时第1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10个,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查阅字典理解“奢望、风驰电掣、遗憾、当初、呐喊、迷糊、祝贺”的词义。
3、初步感知刘翔不断进到,不断超越自我的进取精神。
教学重点
第一部分(第一至二自然段),主要写刘翔刚练跨栏那会儿,把约翰逊当成一座遥不可及的大山。
第二部分(第三至七自然段),写刘翔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来到了“大山“的脚下。
第三部分(第八至十一自段),主要讲刘翔成功翻越了远方的大山,最终战胜了约翰逊。
3、引导学生把各段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