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嘉庆二十五年状元陈继昌书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释 文: 示到:
知两署多年之案萃于一时,政益劳而体增健,人切去思之,爱君忘求备之烦,皆美谭也。
顺道省视先茔,荣如宫保近事,而六亲周卹随之,何以赅耶?闻新任廿五日可到,而是否兼卸盈接,则四问无消息。
镜海前辈调苏之说,亦未见明文,二百里外竟同隔省矣。
花朝之瑞,竟系昙华,为之顿足。
年健而后宫多,又果于为善,无难屡索屡得,特不宜珍惜太过,转易失调,亦一定之理也。
昨讬院上差官韦缴单款联五付,双款联三付,代属联幅共四件,又烦饬送棣华先生二联,想一一入照。
忘年达旦,风力人才二联,赠语仍不能到得十之二三,特志佩如此。
倘有不协处,指出尚可更易。
字瘦诗寒,亦闺阁所不谓然者,均可罚换也。
远别悒悒,如有所失,阁下只顾公事顺手,不怕缺苦,倘早晚坐升黔藩,侍当奉访于三千里外,兼省兄也。
闱差单乃亲笔录之,想兄精神之裕。
手肃覆颂。
双甫年老前辈亲家大人台祈,余容再布。
侍继昌顿首
付到家寄已收入,二儿闰月就姻闺宅外无他事。
廿八日戌刻 陈继昌“四元及第”
陈继昌(一七九一至一八四九)原名守壑,字哲臣,号莲史,广西临桂横山人。
出身于名门世家,其高祖是雍正、乾隆两朝重臣,官拜太子太傅、东阁大学士兼工部尚书的陈宏谋。
祖父陈兰森也是乾隆二十二年(一七五七)进士,官至刑部主事。
妻朱依英则为明靖江王第十五代后裔朱若东之女,岳父朱若东乃是官拜南昌知府的朱若炳之弟,亦是乾隆十年(一七四五)乙丑科二甲进士,官拜江苏盐道。
嘉庆二十五年(一八二〇)庚辰科会试如期在京举行,陈继昌也参加了此次考试,并摆脱了以往屡试不中的局面,直接位列榜首,成为了新科会元。
又抱病应殿试,因有病在身,勉强对策,仅得答完卷,被阅卷大臣拟为一甲第二名。
在嘉庆皇帝的审查时,当时的知贡举,体仁阁大学士兼工部尚书、军机大臣曹振镛向嘉庆皇帝进言:“本朝百余年来,三元只一人,无以彰文明之化。
”嘉庆帝听取了曹振镛的建议,将陈继昌改为首列。
于是陈继昌的名字往前提到了第一位的位置。
金榜公布之时,陈继昌再次位列榜首,成为状元。
状元及第后,陈继昌按照大清朝的惯例被授予翰林院修撰一职,掌修国史。
也正是因为这样,陈继昌遂成为清朝开国以来的第二个“三元及第”,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三元及第”。
其连中“三元”,声名大振。
后来参加朝考,又获第一,故此又有“四元及第”之称。
他是中国科举史最后一位“三元”状元。
对于三元及第的陈继昌,嘉庆皇帝还亲自赋诗庆贺:“大清百八载,景运两三元。
旧相留遗泽,新英进正论。
”从诗中不难看出,嘉庆帝寄希望于陈继昌能向其高祖陈宏谋一样为社稷作出贡献,持续其宗族的辉煌。
而陈继昌自己,也是自豪不已。
其回乡后便在自家的祠堂上题道:“高祖当朝一品,玄孙及第三元。
”另又题写楹联“高祖六部少一部,玄孙三元多一元”。
而陈继昌的妻子朱依英得知丈夫三元及第之后,喜赋诗道:“独秀高惊天极柱,一枝青出桂林村。
”这些诗句与对联都说明了陈继昌自己及其妻子内心的满
足与骄傲。
然而,总的来看,受到嘉庆帝和继任者道光皇帝宠爱的陈继昌,却未能够达到皇帝们所期望的像他的高祖陈宏谋那样为清廷贡献力量。
在翰林院任职修撰三年之后,道光二年(一八二二)六月,道光帝任命陈继昌与山东道御史吴杰与一同出任陕甘乡试考官,为国家选拔人才。
乡试考试结束之后,又回到翰林院继续任修撰一职。
道光四年(一八二四)八月,翰林院举行大考,陈继昌一个堂堂的“三元及第”却落得个考试不利的下场,被处以罚俸半年的处罚。
可能也正是因为此次的翰林院大考,使得陈继昌感到了羞愧,于是他发奋努力,并在第二年(一八二五)任即直接改为江宁布政使,二十五年(一八四五)因为新上任的江苏巡抚还未到任,遂署江苏巡抚职,而后又回任江宁布政使,十二月,因为在此生病而不得不解职回家。
而后在家卧病不起,于道光二十九年(一八四九)去世,享年五十八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