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推拿点穴对急性踝关节扭伤的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推拿点穴对急性踝关节扭伤的治疗
发布时间:2023-02-27T06:45:01.083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33期作者:赵洪洲
[导读] 踝关节是全身负重最大的关节,在日常生活中,最易发生扭伤。
赵洪洲
黑龙江省军川农场医院黑龙江省萝北县154244
[摘要]踝关节是全身负重最大的关节,在日常生活中,最易发生扭伤。
对于伤后24-48
小时内是否可做推拿治疗?中西医素有争议,通常不主张做推拿治疗。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
对24-48小时内的急性损伤采用局部冷敷、点穴、整复手法纠正关节紊乱、舒经通络、解
痉阵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缩短了治疗时间,提高了临床疗效。
笔者认为24-48小时内
是可以进行推拿治疗的。
[关键词] 踝关节扭伤推拿点穴整复
踝关节扭伤是全身关节扭伤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临床中又称踝关节扭挫伤、踝关节
韧带损伤、踝关节软组织损伤等,中医称为“踝缝伤筋”。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青壮
年活动量大,所以发病的机会较多,本病占全身关节扭伤的80%以上。
踝关节扭伤尤其
是以内翻损伤造成外侧副韧带拉伤撕裂甚或断裂的多见。
损伤韧带部位有明显压痛点,韧
带牵拉试验阳性,若有韧带撕裂则疼痛持续,关节不稳,X光片可以显示有无撕脱骨折、
骨倾斜度增大或脱位现象。
一、解剖特点
踝关节是由胫、腓骨下端与距骨构成的,以背伸、跖屈为主的屈戎关节。
主要有内侧
副韧带、外侧副韧带和胫腓韧带。
内侧韧带又称三角韧带,上方起于内踝,向自下呈扇形
附于足舟骨、距骨和跟骨,是一条坚韧的韧带,不易损伤;外侧副韧带起自外踝,止于距
骨前外侧的为距腓前韧带,止于跟骨外侧的为跟腓韧带,止于距骨后突的为距腓后韧带;胫腓韧带又称下胫腓韧带,为胫骨与腓骨下端之间的骨间韧带,是保持距小腿关节稳定的重要韧带踝关节周围有肌腱包围,但缺乏肌肉和其他软组织遮盖。
踝关节解剖特点:外踝比内踝长,内侧韧带比外侧韧带坚强,所以外侧韧带比较容易受损,临床以外侧韧带损伤多见。
二、病因病机与临床表现
多因由于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行走跑步,下坡或楼梯,或跳跃等运动中,足落地时重
心不稳,踝跖屈位足突然向内或外侧翻转而产生踝部扭伤。
跖屈内翻损伤时容易损伤前外
侧的距腓前韧带;单纯内翻损伤时,则容易损伤外侧的跟腓韧带。
外翻姿势损伤时,由于
内侧韧带比较坚强,较少发生损伤,易可引起胫腓韧带撕裂。
有些严重者可造成复古的挫
缝。
临床表现,损伤后,可当即出现疼痛,也可在休息后出现疼痛,疼痛部位局限有明显的压痛点,活动时疼痛加重。
伤后两小时左右出现肿胀,。
损伤轻者仅局部肿胀,损伤重者整个踝关节均可肿胀,皮下出现明显的瘀斑,皮肤呈青紫色,活动时疼痛加剧,跛行步态,部分患者因疼痛而夜晚难以入眠。
严重损伤者,在韧带撕裂处可摸到有凹陷,甚至摸到移位的关节面。
三、诊断
1.足内、外翻试验:阳性。
2.X线摄片检查可鉴别出是否有骨折、脱位、韧带断裂。
四、治疗方法: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理筋整复。
1.急性期治疗,以整复错位恢复韧带正常位置为主,多采用被动运动法,不宜多做手法。
治疗前后均做冷敷。
1.1患者仰卧,医者以拇指点压足三里、阳陵泉穴,力量由轻到重,以穴位感传导至损伤部位或超过损伤部位为佳,每穴操作一分钟左右。
1.2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侧坐床边,外踝向上于床外。
助手固定小腿下端,医者握住足跟及跖骨,拇指扣按痛点,在足够牵引力下,做摇法5-6次,然后尽量内翻跖屈,再迅速外翻背屈。
1.3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仰卧,内踝向上,助手固定小腿下端,医者握住足跟及跖骨,拇指扣按痛点,在足够牵引力下,做摇法5-6次,然后尽量外翻,再迅速内翻。
1.4下胫腓韧带损伤:患者正坐床上,助手固定小腿下端。
医者一手握住足跟,拇指扣按痛点,另一手握跖骨,在足够牵引力下,用摇法5-6次,再尽量跖屈后迅速背屈。
2.常规治疗
2.1 患者仰卧或坐位,医者一手固定患肢足远端,使踝关节保持中立位,另一手大鱼际在小腿下端和足背痛处做轻揉、摩法,力度先轻后重。
2.2 患者体位同上。
医者用拇指由上到下单方向沿受伤韧带走向推抹过损伤部位,反复3-5次。
用力要从轻到重,以患者耐受为度。
用拇指按揉法按揉,以使包块消失,散肿通脉。
2.3 医者用一手拇指点压患肢侧风市、足三里、阳陵泉、太溪、昆仑、丘墟、绝骨、解溪、太冲等穴,每穴点压约半分钟,以通经络之气。
2.4 取仰卧位,一手握其足跟,一手握其足掌,用力牵引,然后做背伸跖屈动作,沿顺时针方向,再逆时针方向旋转各3-5遍,并摇晃踝关节。
2.5 医者以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用力,自上向下反复拿揉小腿,然后两手掌相对用力,横搓下肢,以有温热感为佳。
五、注意事项:
1.治疗前应排除踝部骨折、脱位及韧带完全断裂。
急性损伤患者应立即停止活动,早期宜冰敷加压,止血止痛。
2.手法治疗后,若为韧带撕裂伤可用弹性绷带包扎,外翻损伤固定于内翻位,内翻损伤固定于外翻位。
注意局部保温,并抬高患肢,利于肿胀消退。
3.急性期手法要轻柔,避免加重损伤性出血。
恢复期可加大手法力度,以患者能接受为度,拨离粘连,恢复踝关节的运动功能。
4.急性期后,可做热敷,亦可用活血化瘀制剂喷抹或中草药熏洗。
5.功能锻炼循序渐进,逐渐增大活动范围。
六、讨论
骨正筋自顺,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主要病理变化为筋伤气血壅滞和伴有关节紊乱,特别是整复关节紊乱在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运动类手法:可以整复紊乱的踝关节,使紊乱的关节恢复原来正常的解剖位置,伤痛之因得到消除,加快损伤恢复。
从解剖特点来看,由于外踝细长靠后且低于内踝,内踝宽扁而靠前,外侧韧带较内侧薄弱,较易发生撕裂,所以足内翻位损伤踝关节外侧副韧带为最常见。
韧带损伤后造成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破裂,使局部体液渗出过多,此时受伤的毛细血管已无吸收功能,造成体液的迅速堆积,形成肿胀,刺激末梢神经而引起疼痛和活动障碍,肿胀越大疼痛越严重。
中医认为踝关节损伤后,由于血离经脉,阻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故而引起肿胀疼痛。
踝关节扭伤损伤了足阳经的经络。
足阳明经、足少阳经循行于小腿前外侧,在小腿前外侧推拿点穴可使壅滞的气血疏散,肿消气血通畅则伤痛可愈。
在内、外踝前方的小腿横韧带和足背的十字韧带均为小腿筋脉在踝关节附近增厚形成的约束带。
故在小腿部施用手法,可使二韧带得到调整,施用手法时一定要沿韧带走向操作,目的是将渗出物沿韧带走向推散,便于周围的正常淋巴及软组织吸收。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对急性踝关节扭伤,以冷敷、小腿前外侧远端取穴和整复关节紊乱,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疏筋活络,理筋整复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笔者认为,24-48小时内选用手法得当是可以进行推拿治疗的。
而且及早介入推拿治疗可以缩短治疗时间,对损伤的修复以及愈后大有益处。
对于较轻的踝关节扭伤隔天一次,对于较重的踝关节扭伤开始时需要每日一次,肿胀消减后可隔天一次。
病例:张某某,女,29岁。
自述五小时前下楼梯时扭伤,来就诊时,左脚外侧明显肿胀,不能穿鞋。
站立时疼痛剧烈勉强用脚跟着地,行走十分困难,经X线摄片检查无骨折,无韧带断裂。
检查:患者左足外踝周围明显肿胀,并有大块青紫淤斑,做足内翻时疼痛剧烈,外踝前下方有广泛的压痛,距骨外侧压痛剧烈,足背屈、外翻疼痛较轻。
诊断:左脚距腓前韧带损伤。
采用上述手法治疗,治疗操作一次后患者肿胀、疼痛明显减轻,可穿鞋下地站立行走,又经两次治疗后痊愈。
参考文献
《推拿学》主编:顾加乐——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第123-124页
《临床筋伤推拿学》主编:刘焰刚——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4.5第140-1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