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过程简介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有什么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过程简介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有什
么影响
本文导读:
4月8日,蒋介石指使吴稚晖、白崇禧、陈果夫等组织上海临时政治委员会,规定该会将以会议方式决定上海市一切军事、政治、财政之权,以取代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后成立的上海特别市临时政府。

4月9日,蒋介石发布《战时戒严条例》,严禁集会、罢工、游行,并成立了淞沪戒严司令部,以白崇禧、周凤岐为正、副司令。

与此同时,蒋介石又利用政治欺骗手段麻痹群众。

他刚到上海,对上海总工会交际部主任赵子敬说:“纠察队本应武装,断无缴械之理,如有人意欲缴械,余可担保不缴一枪一械。

”他派军乐队将一面写着“共同奋斗”4个大字的锦旗赠送给上海总工会纠察队,以表示对上海工人的“敬意”。

蒋介石在一切部署就绪后,离上海去南京,由白崇禧等监督执行其反革命政变的阴谋计划。

在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前后,中共中央和中共上海区委对于蒋介石的某些阴谋活动是有警惕的,也采取过坚定的态度。

但是,在蒋介石到上海后,共产党的政策很快发生变化。

共产党领导人陈独秀表现了严重的右倾麻痹。

中共上海区委主席团会议宣读了陈独秀关于“要缓和反蒋”的信。

之后,上海的反蒋斗争开始放松。

《汪精卫、陈独秀联合宣言》发表后,一部分共产党员十分愤慨,但许多人却误以为局势已经
和缓下来。

原来在武汉整装待发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一军不再东下,第六军、第二军的绝大部分服从蒋介石的命令,离开南京开往江北,使蒋介石得以控制南京。

蒋介石发出“已克复的各省一致实行清党”的密令,上海的形势骤变。

搜捕开始
4月12日凌晨,停泊在上海高昌庙的军舰上空升起了信号,早已准备好的全副武装的青红帮、特务约数百人,身着蓝色短裤,臂缠白布黑“工”字袖标,从法租界乘多辆汽车分散四出。

从1时到5时,先后在闸北、南市、沪西、吴淞、虹口等区,袭击工人纠察队。

工人纠察队仓猝抵抗,双方发生激战。

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军(蒋介石收编的孙传芳旧部)开来,以调解“工人内讧”为名,强行收缴枪械。

上海2700多名武装工人纠察队被解除武装。

工人纠察队牺牲120余人,受伤180人。

当天上午,上海总工会会所和各区工人纠察队驻所均被占领。

在租界和华界内,外国军警搜捕共产党员和工人1000余人,交给蒋介石的军警。

抵抗反应
罢工
4月13日上午,上海烟厂、电车厂、丝厂和市政、邮务、海员及各业工人举行罢工,参加罢工的工人达20万人。

上海总工会在闸北青云路广场召开有10万人参加的群众大会。

要求
大会通过决议,要求:一、收回工人的武装;二、严办破坏工会的长官;三、抚恤死难烈士的家属;四、向租界帝国主义者提极严重的抗议;五、通电中央政府及全国全世界起而援助;六、军事当局负责保护上海总工会。

武装镇压
会后,群众冒雨游行,赴宝山路第二十六军第二师司令部请愿,要求释放被捕工人,交还纠察队枪械。

游行队伍长达1公里,行至宝山路三德里附近时,埋伏在里弄内的第二师士兵突然奔出,向群众开枪扫射,当场打死100多人,伤者不知其数。

宝山路上一时血流成河。

迫害屠杀
当天下午,反动军队占领上海总工会和工人纠察队总指挥处。

接着,查封或解散革命组织和进步团体,进行疯狂的搜捕和屠杀。

在事变后3天中,上海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杀者300多人,被捕者500多人,失踪者5000多人,优秀共产党员汪寿华、陈延年、赵世炎等光荣牺牲。

4月15日,广州的国民党反动派也发动反革命政变。

当日捕去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2000多人,封闭工会和团体200多个,优秀的共产党员萧楚女、熊雄、李启汉等被害。

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西等省也以“清党”名义,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进行大屠杀。

奉系军阀也在北京捕杀共产党员。

4月28日,李
大钊和其他19名革命者英勇就义。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标志着中国阶级关系和革命形势的重大变化。

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从民族资产阶级右翼完全转变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

从此,蒋介石和他的追随者完全从革命统一战线中分裂出去。

革命在部分地区遭到重大失败。

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建立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政府,与保持国共合作的武汉国民政府相对抗。

在北京,还存在奉系军阀张作霖政权。

全国出现3个政权互相对峙的局面。

反蒋宣言
中共中央发表《为蒋介石屠杀革命民众宣言》,指出“蒋介石业已变为国民革命公开的敌人,业已变为帝国主义的工具,业已变为屠杀工农和革命群众的白色恐怖的罪魁”,号召全国人民动员起来,团结一致,形成一个巩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线来对付与战胜帝国主义、军阀、封建资产阶级联合势力的进攻。

武汉政府控制下的武汉、长沙等地召开数十万群众参加的反帝讨蒋大会,愤怒声讨蒋介石叛变革命的罪行。

五月指示
1927年5月,共产国际向中国共产党发出“五月紧急指示”,大意为:
(1)不进行土地革命,就不可能取得胜利;不进行土地革命,国民党中央就会变成不可靠将领手中的可怜玩物。

必须反对过火行为,但不能用军队,而要通过农会。

(2)对手工业者、商人和小地主作出让步是必要的,同这些阶层联合是必要的,只应没收大、中地主的土地,不要触及军官和士兵的土地。

(3)国民党中央的一些老领导人会动摇和妥协,应从下面多吸收一些新的工农领导人加入国民党中央,更新国民党上层人士。

(4)动员2万共产党员和两湖5万革命工农,组建几个新军,组建自己可靠的军队。

(5)要成立以著名国民党人和非共产党人为首的革命军事法庭,惩办那些迫害工农的军官。

这份文件被汪精卫从共产国际代表罗易手中得到。

国民党高层认为这是共产国际要武装夺取政权,决心清党。

合作全面破裂
武汉国民党中央发表命令,宣布开除蒋介石的国民党党籍,免去其本兼各职,“着全体将士及革命民众团体”,将蒋介石“拿解中央,按反革命罪条例惩治”。

并将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所统率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方面军及总预备队划归中央军事委员会直辖指挥。

这些决定得到武汉各界的一致拥护。

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了国民政府,和亲共的武汉汪精卫政权对立,是为“宁汉分裂”。

同年5月21日,湖南的汪精卫政权下属的一些反动军队发动马日事变。

6月5日第三国际代表罗易(Roy)转发电报给汪精卫,要求其增加共产党对武汉政权的掌控,并处分反革命派,扩大农工武装运动。

7月,国民党左派领袖汪精卫再度知悉斯大林指示苏联顾问鲍罗廷欲分化国民政府以助中国共产党武力夺取武汉政府权力之策略后宣布“和平分共”,遂决定取缔共产党言论,又通过“取缔共产议案”,罢黜鲍罗廷及其他苏联顾问。

8月1日共产党以“南昌起义”进行全面摊牌。

武汉国民党右派在8月开始清党,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合作全面破裂。

事件影响
蒋介石通过此事成为了被国民党内右派的多数派支持,成了最高领袖,国民党左派遭到排斥或者镇压。

国民党右派认为共产党破坏北伐统一,清党使扫除军阀统一全国的事业严重破坏,延缓了成功的时间。

蒋虽然不久由于北伐军在徐州失利而下野,但很快重掌大权,完成北伐,开始了在中国数十年的统治。

四·一二事件对国民党的组织发展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清党前,国民党普通党员人数(不含军政和海外党员)约121万,其中有国民党员身份的共产党员不超过5万。

清党一年后的
1928年3月,国民党员人数为22万。

1929年12月回升到27万,其中绝大多数党员还是是军队或高级党政机关的人员。

这意味着清党行动清掉了国民党左派全部党员的一半多,国民党党务系统大换血。

北伐前后各省建立的县、乡国民党基层组织,“清党后基本瓦解,恢复得十分缓慢”。

到1933年,全国仅有17%的县建立有县党部,浙江省建立县党部的县份为69%。

“只能在城市的上层可以看到,农村中是很难找到党的势力的微弱影响”;“不但在农民中很难找到国民党党员,并且在一切农民运动负责人员中,在地方自治工作人员中,在农村文化教育负责人员中,以及农村经济建设负责人员中,都不容易看到国民党党员的踪迹。


四·一二事件使共产党的发展严重受挫。

共产党认为,这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失败。

四·一二事件之后,共产党内坚持和国民党妥协的早期领导人陈独秀等人被认为右倾投降主义被撤职。

陈独秀被认为一味退让,甚至要求工人纠察队向国民党上缴武器,造成共产党对蒋介石的武力清党毫无准备。

中国共产党从此走向武装革命夺取中国政权的道路,共产党联合极少数国民党左派在南昌发动南昌起义,开始了组建共产党军队,开展武装革命,直到夺取中国的政权。

帮助蒋介石发动四·一二事件的杜月笙则事业顺利发展。

中国抗日战争结束后一度持此功谋求上海市长一职未遂。

1949年在国共内战中,国民政府失败退往台湾之际,杜月笙担心自己当年参与四·一二事件的经历令共产党不会放过他,便逃到香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