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市玉门市中考语文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酒泉市玉门市中考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8题;共25分)
1. (2分)选择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A . 应和(hè)黄晕(yùn)澄清(chéng)薄烟(báo)
B . 贮蓄(zhù)酝酿(yùn)飞漱(shù)芊芊(qiān)
C . 迸发(bèng)济南(jǐ)着落(zháo)沿溯(sù)
D . 涨起来(zhǎng)主宰(zǎi)黛色(dài)镶边(xiāng)
2. (2分)下边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
A . 忽哨暮色奢侈斌予
B . 槐树发愣高梁拆散
C . 殉职蹒跚咒骂朱熹
D . 孕育颜语凝固迄今
3. (2分) (2017七下·德州期末) 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贝多芬,在追梦的路上,双耳失聪,但他这个名字,却流芳百世,妇孺皆知。
B . 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一旦产生小的灵感,就要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发展下去。
C . 课堂上,语文老师幽默的语言常常让学生忍俊不禁。
D . 在"辉煌共和国"读书活动中,我市涌现了500多个先进个人,可歌可泣的事迹不胜枚举。
4. (2分)(2014·株洲)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这种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
B . 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发达国家和最大发展国家,两国关系需要稳定。
C . 在“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使我市文化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变。
D . 面对改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业的勇气和创新的锐气。
5. (2分)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想和做怎样才能够联结起来呢?①想的时候要从实际出发,就不能“空想”,必须去接近实际。
②当然要观察。
③我们常常听说“从实际出发”这句话,这就是想和做联结起来的一条路。
④怎样才能接近实际?⑤光靠观察还不够,还得有行动。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③①④②⑤
C . ③①②④⑤
D . ①③②④⑤
6. (2分) (2017九下·邹平期中)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关雎》《蒹葭》都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表达对心上人的爱慕之情.
B . 辛弃疾是南宋豪放派词人,他的词大多热情洋溢,慷慨悲壮,充满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C . 郭沫若的诗洋溢着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息,他的代表作《女神》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
D .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都是他悲剧的代表作.
7. (6分)默写。
(1)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
(2)醉能同其乐,________,太守也。
(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
(4)海南热带雨林景色美丽怡人,野花芬芳,树木茂盛。
正如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
”
(5)制裁中兴通讯公司,美国政府显然是“________”,他们真正的目的是阻遏中国高科技发展的步伐。
8. (7分)综合性学习。
某班开展了“爱我天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按照要求,回答1-2题。
【材料一】中国年画艺术的代表杨柳青木板年画,始创于明末,在天津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年画采用木板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形成了鲜明活泼,喜气吉祥的独特风格,2006年被文化部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材料二】天津话是中国北方方言的一种,流行于天津及周边地区。
中国人类学家李世瑜通过实地考察,发现天津话与以安徽宿州为中心的江淮平原地区的方言最为接近,并认为天津话脱胎于此。
【材料三】天津快板是一种发源于民间,完全以天津方言来表演的曲艺形式。
采用“数来宝”的数唱方式,用三弦伴奏,别具一格。
天津快板风格粗犷、爽朗、明快、幽默。
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
【材料四】泥人张彩塑创始于清代道光年间,创始人为张明山。
其作品取材广泛,塑造人物生动,塑与绘的结合使作品更具生命力。
泥人张彩塑流传、发展至今已有180年历史,被公认为天津一绝,为天津市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材料五】海河水系由五大干流组成,即南运河、北运河、大清河、子牙河和永定河。
这五条河流在天津市区三岔河口汇入海河,经海河流入渤海。
(1)
上面是某同学为“探寻家乡特色艺术”主题活动搜集的一组资料,不符合这一主题的两则材料是________ 、________ 。
(2)
请你仿照加点部分的句式,将后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天津,我可爱的家乡,怎样才能表达对你的深情呢?如果我是摄影师,我一定用多情的镜头拍下你迷人的倩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
9. (20分)(2017·湖州) 阅读小说,完成下列各题。
我为什么没有翅膀
袁省梅
①小迪从妈妈手里挣脱时,是到了妈妈公司的楼里。
②这里是一个很大的房间,左边摆了十几台缝纫机,嗡嗡嗡的机器声沉闷、滞重。
机器前的人都低着头,手上扯一只蓝色的衣袖,或者是,一片宽大的衣襟。
右边是布料,红红蓝蓝的堆了很多。
布料边是缝好的衣服,胡乱地堆在地上。
小迪妈妈是这家服装加工厂的裁剪师,工作台就在布料和衣服中间。
妈妈把小迪从幼儿园接回来,就让他在这里玩,直到她下班回出租屋。
③小迪三岁时,妈妈把小迪从老家接到小城,让小迪上城里幼儿园。
妈妈说:“咋说城里幼儿园也要比农村的强。
”小迪却不乐意。
妈妈不知道,从幼儿园到这里,从这里再到出租屋,对小迪来说,不过是【1】从一个房间到另一个房间,小迪能高兴吗?
④没人理会小迪高兴还是不高兴。
这个房间里的人都很忙。
⑤小迪就自己玩。
小迪真是聪明啊,能找到好多好玩的【2】。
⑥小迪爬到布料的最上面,把布料当滑滑梯从上面蹦跳着往下滑。
滑累了,他就坐在一大堆的碎布头里,把碎布头当树叶当彩纸抛撒在自己头上;或者在碎布头里挖个坑,把自己藏在里面喊妈妈找。
妈妈顾不上,听他叫的烦了,就抬眼看他一下。
有时,妈妈手头的活儿刚好能放一下,就过来陪他玩一会儿。
这时,小迪最开心。
他扑在妈妈的怀里,趴在妈妈的背上,咯咯咯咯笑个不停。
还有那个小阳台,小迪也喜欢去。
小迪的冲锋枪喷水枪小火车小汽车,还有气球皮球彩球,都在阳台上放着。
⑦小迪今天不高兴,一进门,就跑到了阳台上,抓起他的冲锋枪,黑着眉眼,对着妈妈嗒嗒地扫射,嚷:“妈妈说话不算数!”
⑧前几天,妈妈说小迪生日时,带小迪去公园玩。
小迪去过一次公园,是妈妈刚把他接到城里时。
小迪说:“我要坐转椅。
”妈妈说好。
小迪说:“我要玩碰碰车。
”妈妈说好。
今天是小迪的生日,妈妈却说厂子的活儿催得紧。
妈妈说:“改天去。
”等妈妈骑着车子驮着他到了公司楼前,把他抱下来,他就蹲在地上不起来,眼泪一颗一颗砸在地上。
妈妈扯着他的手,叫他快上楼。
小迪拧着身子,被妈妈硬是拖着上来了。
一上来,妈妈手里就抓了电剪刀,嗖嗖地裁剪,不理小迪了。
⑨小迪看妈妈不理他,悻悻地丢下枪,嘟着嘴,踢一脚气球,踢一脚皮球。
看着气球皮球被他踢得嘣嘣嘣乱跳乱滚,他又开心了,咯咯咯咯地笑。
玩了一会儿,他跑到妈妈身边,向妈妈要饼干吃。
妈妈手上抓着电剪刀,盯着台子上的布,叫他自己去包里拿。
妈妈提醒他洗手。
小迪看着妈妈,他想妈妈要是看他一下,他就会去洗手,可妈
妈一下也没看他。
小迪就没有去洗手。
他从包里摸出一把饼干,嗵地躺在一堆衣服上,掰着饼干往嘴里扔。
⑩“咦,小迪放学了?”
⑪是老板。
小迪倏地站了起来,抓着饼干的手藏到了身后,叫了声“叔叔”。
⑫老板在小迪头上摸了摸,说:“可不能淘气,这么多机器。
”
⑬小迪点点头,悄悄把饼干塞在衣兜里,从妈妈工作台上抓起小剪刀,对老板说:“叔叔我不淘气,我帮妈妈剪线头。
”说着,就蹲在衣服边,拎起一件衣服,找寻线头,找到了,就噌地剪掉,是又小心又认真的样子。
老板笑笑,走了。
⑭小迪剪着线头,听见楼下小孩子玩游戏的声音。
小迪说:“他们在玩捉迷藏。
”小迪说:“我也玩过捉迷藏。
”小迪说:“我们老师带我们玩的呢。
”小迪说着,就扔下剪刀,跑到阳台上,趴在窗户上看。
楼下的草地里,果然有几个小孩在玩耍。
楼房太高了,小迪看不清楚。
窗户前的桐树上飞来的喜鹊,小迪倒看得分明。
小迪看着喜鹊,伸出手“一、二、三”地数。
还没等他数完,树上所有的喜鹊就呼啦啦全飞走了。
小迪看着越飞越远的喜鹊,看着自己的胳膊,说:“我为什么没有翅膀呢?”
⑮小迪哇地哭了起来。
⑯小迪的哭声响亮。
⑰小迪响亮的哭声在工作间里一点也听不到。
或许也能听见,可谁有时间听一个孩子在哭还是笑呢?
⑱突然,小迪伸开双臂,咯咯笑着喊:“妈妈,你看我长翅膀了……”
(选自《2016年中国微型小说排行榜》
(1)
请分析第②段场景描写的作用。
(2)
通读全文,完成下面的对话。
(3)
请给第⑨⑭段中画线句做批注。
批注【1】
批注【2】
(4)
联系全文,探究小说以“我为什么没有翅膀”为题的用意。
10. (25分) (2019九下·重庆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一支倾听黑暗的蜡烛
朱成玉
①临终时,祖母颤巍巍地示意我们点上一根蜡烛,说要和它一起熄灭。
我不知道祖母此举有何深意,只知道那个时候经常停电,而一根蜡烛的价钱是5分钱。
②祖母望着蜡烛,眉头舒展,窃贼瞄见金子一般,灵光乍现,随即又仿佛一个跋涉了许久的旅人到达目的地,长舒一口气,卸下所有。
③祖母没有活过那根蜡烛,先它一步,咽了气。
祖母的脸上露出久违的微笑,酒窝像一朵莲花。
她奋力伸出手去,骨瘦如柴的手,指着我们。
像善萨的手,伸到我们中间。
④祖母去了,电却来了,电灯照亮所有人的忧伤,却再也照不亮祖母的前额。
⑤父亲吹灭了蜡烛,说:“留着这根蜡烛,等出灵的时候,点着它,给你奶奶在那边照个亮儿。
那边太黑了。
”
⑥那边是哪边?父亲又没去过,怎么就知道那边是黑的?年少的我满是疑感,可是看着一张张因为悲伤而严肃异常的脸,我又不敢问太多。
⑦父亲似乎看出我的疑感,接着说,“你奶奶这一辈子苦啊,在晦暗的地方呆的时间太长了。
”
⑧祖父和祖母结婚一年后便当了兵,然后杳无音讯,祖母一生没有再嫁,独自一人养大父亲和叔叔。
因为祖父当的是国民党兵,所以,“文革”的时候,祖母免不了受很多红卫兵的“声讨”和欺辱。
祖母忍受着尘世带给她的一切苦楚,正如她那苦命的村庄,终日沉默,一言不发,只有无限猛烈的狂风抽打它时,它才勉强挣扎一下。
⑨是的,偶尔她也会喋喋不休地怨恨:“你个傻瓜蛋子,哪怕当个逃兵也好啊,不知道家里有个等你的娃儿吗?”
⑩她在村庄里扎下根去,哪都不去。
她说就算临死前最后一刻,也要等着祖父,她就那么执拗地信着,祖父还活着。
⑪那段日子,祖母常常去当铺。
从最开始的手镯,到后来的银饰,甚至她最割舍不下的香炉,银制的烟袋锅,都一一典当出去,只为了让她的孩子们不挨饿。
为了孩子,她把自己典当得干干净净,空剩一副嶙峋的瘦骨。
⑫老了,本想着该享享清福,却不想又得了重病。
⑬祖母卧床不起,躺在床上,谁都可以推开地的门进去,看她躺在床上的狼狈的样子。
尽管她在年轻时,扣个扣子都要避开人的眼睛,更不会像许多女人那样,在人前奶孩子。
日子再穷,祖母都不会让她的衣服有一点脏和一丝褶皱。
⑭祖母是个极其干净的人,大家闺秀,年轻时候有洁癖,她的床,别人坐过之后,她都要重新洗一遍。
每天会洗好几遍手和脸,爱用香皂。
可是她老了,病了,臭气在体内生发。
她的所有器官都坏了,功能丧失,大便经常要由父亲和叔叔轮流用手指头抠出来。
每当这时候,祖母只能无可奈何地拉被子遮脸。
有时候她会像疯子一样发火,有时候会像小孩一样哭。
一生的尊严,噼里啪啦全毁了。
⑮最难熬的是夜。
一切都停了下来,唯独疼痛,还在漫无边际地爬。
⑯祖母在黑暗中,忍着疼痛,她的手紧紧攥着,她的嘴紧紧咬着被子,她不喊叫,她心疼她的儿孙,不想让自己的喊叫惊醒了我们。
⑰祖母在黑暗中,被疼痛戳醒,就那么睁着眼睛,我想,她的脑海中定是一遍一遍地播放着往日时光,这岁月的皮影戏,终于要演到最后一幕。
⑱令我们意想不到的,祖母在黑暗里对抗疼痛的方式,竟然是给我们一粒粒地嗑瓜子,早上醒来,她的枕头边儿上堆满了很大的一堆瓜子仁儿。
只有早晨,她才能睡一会儿,我们轻手轻脚,从她的枕头边搬走一座山,尽量不弄出一点儿声响来。
⑲想起父亲说的话,祖母更多的时光都是在黑暗里,而她并没有因此消沉,照样带领我们把日子过得柳暗花明,风生水起。
说白了,祖母是一个可以驾驭苦难的人,这苦难的烈马,一旦驯服,可以驮一个人奔往幸福。
⑳在黑暗里又怎样?那就去做一支倾听黑暗的蜡烛。
㉑这是祖母的哲学。
(原文有改动)
(1)文章以“一支倾听黑暗的蜡烛”为题有哪些妙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语言品析。
①赏析文中第⑧段的画线句子。
祖母忍受着尘世带给她的一切苦楚,正如她那苦命的村庄,终日沉默,一言不发,只有无限猛烈的狂风抽打它时,它才勉强挣扎一下。
②结合语境,谈谈下面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含义。
为了孩子,她把自己典当得干干净净,空剩一副嶙峋的瘦骨。
(3)结合文章,谈谈你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
想起父亲说的话,祖母更多的时光都是在黑暗里,而她并没有因此消沉,照样带领我们把日子过得柳暗花明,风生水起。
(4)请结合全文,分析祖母这一人物形象。
(5)文章以“这是祖母的哲学”作为结尾,那么“祖母的哲学”是什么?请结合本文和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思考及理解。
三、古诗文阅读 (共3题;共48分)
11. (10分)阅读古诗,回答相关问题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绦(tāo):丝带。
(1)
一、二两句中,诗人用“碧玉”“绿丝绦”,写出了早春杨柳的哪些特征?
(2)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是千古流传的名句,它传达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2. (18分) (2017七下·临沭期末)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
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有龙则灵:________ ②可以调素琴:________
③亭亭净植:________ ④宜乎众矣:________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 ①自以为大有所益②公亦以此自矜
B . ①濯清涟而不妖②康肃笑而遣之
C . ①水陆草木之花②其反激之力
D . ①岂能为暴涨携之去②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3)
对两文内容和写法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甲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B . 乙文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层层深入,意蕴无穷。
C . 乙文中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来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的高尚品质。
D . 甲文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和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4)
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5)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3. (20分)阅读下面这篇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1)渔人甚异之________ (2)悉如外人________
(3)阡陌交通________ (4)便要还家________
(2)
下列各项中划线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 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B . 之缘溪行,忘路之远近(选文)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C . 为武陵人捕鱼为业(选文)
不足为外人道也(选文)
D .
虽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虽杀臣,不能绝也(《公输》)
(3)
翻译句子。
(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________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________
(4)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 所选文段出自《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东晋人。
B . 文章是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来结构全文的。
C . 桃源中人与渔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的生活是不一样的。
D . 太守遣人随渔人去寻找桃花源,说明太守也想到桃源中去过桃花源中人的生活。
(5)
本文演绎出的一个成语是什么?本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
(6)
请就文中所描绘的桃源生活,谈谈你的看法。
四、写作 (共1题;共5分)
14. (5分) (2017九上·浦东月考) 题目:体验了,才明白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8题;共25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7-2、
7-3、
7-4、
7-5、
8-1、
8-2、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
9-1、
9-2、
9-3、
9-4、
10-1、
10-2、
10-3、
10-4、
10-5、
三、古诗文阅读 (共3题;共48分)
11-1、
11-2、
12-1、
12-2、
12-3、
12-4、
12-5、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四、写作 (共1题;共5分)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