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课件:第三单元 15李清照词二首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暮云合璧 (2)落日熔金,____________ 。
融和天气 ,次第岂无风雨? (3)元宵佳节,__________ (4)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______________。
答案
返回
合探究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1
整体感知
1.《鹧鸪天· 桂花》
这是一首咏桂词。作者通过赞扬桂花的色淡香浓、迹远品高,表现
《永遇乐》:此词是“靖康之变”后,作者流寓江南时所作。(宋)张 端义《贵耳集》上卷: “ 李清照南渡以来,常怀京洛旧事。晚年赋元宵 《永遇乐》词。”可见本篇当是词人晚年流离南宋都城临安期间所作。靖 康之变后,李清照举家南逃,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不久,丈夫赵明诚 病死,建康形势危急,李清照再度流亡在浙江、福建之间,孤身一人,漂 泊无定,境况极为悲惨,最后在孤苦中度过了晚年。这一时期,李清照的
了自己独特高尚的人格理想,同时也展现了词人超凡脱俗的美学观点。
2.《永遇乐》(落日熔金)
这是一首描写元宵灯节的词。全词通过对眼下的元宵节和过去的元
宵节的不同情景对比,以深沉凝重的笔法勾勒出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
借以抒发自己深沉的盛衰之慨和身世之悲。
2
文脉梳理
咏物:突出桂花“香” 一层:以群花作比 《鹧鸪天· 桂花》 议论二层:以梅菊陪衬 三层:评说古人
我记得有个球员来问我: “ 干吗不派我上场? ” 要是我对他说
“ 小伙子,不派你上场是因为你这不行,那也做不好 ” ,这对他有什
么好处?所以我不对他说不行,而对他说: “ 小伙子,我现在派上场
的是本队最好的球员,也许明天你也是其中之一。”
微感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品较前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表现出高度的爱国热情和忧国怀乡的情绪,
以及在孤寂生活中深重的哀愁,深刻反映了时代的苦难和个人不幸的命运。
这首词即是在临安寓居时所作,表达了盛衰之感和身世之悲。
三 基础梳理
1.字音识记 (1)情疏迹远( shū ) (2)何须浅碧轻红色( bì ) (3)梅定妒( dù ) (4)落日熔金(rónɡ ) (5)暮云合璧( bì ) (6)闺门多暇( xiá ) (7)捻金雪柳( niǎn ) (8)簇带争济楚( cù )
第三单元 漫步宋词
15 李清照词二首
栏目 索引
温馨晨读 自主积累 合作探究 文本拓展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温馨晨读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哲思品悟
不要对他说不行
美国洛杉矶道奇棒球队领队汤米 · 拉索达谈怎样应付状态不好的球
员,他说:
3
重点突破
一、咏物诗词中对物的吟咏除了生动的描写之外,也可以通过恰当的 议论,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鹧鸪天》就是一例。这首咏桂词除开 头两句外,其他都是议论的句子。请分析这些议论对表现所咏之物及 作者情志的作用。
答案
二、《永遇乐》用较多的笔墨描写今昔元宵佳节的不同境况,请结合具体 语句,说说隐含其中的心情。
画栏开处冠中秋 ɡuàn (9)冠 冠冕堂皇 ɡuān 骚人可煞无情思 shà (10)煞 煞笔 shā
答案
2.词语释义 超出众人,居第一位 (1)画栏开处冠中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极,很,太 (2)骚人可煞无情思:______________ 为什么 (3)何事当年不见收:_______
答案
三、下列语句都是描写心理活动的,请细加品味,说说它们各自表现了什 么样的情感。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又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佳句咀华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赏读:人总是要死的,但为国捐躯,光照史册,那么虽死犹生。
2.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统一国家建功立业的爱国激情。
3.行百里者半九十。
——李贺
赏读:男儿何不佩挂刀剑从戎,为国家平定被割据的五十州。抒发了为 ——《战国策》
赏读:一百里的路程,走了九十里才算走完一半。这句话比喻事情越到 否则就会功亏一篑,前功尽弃。
与词风迥异。她还擅长书画,兼通音律。主张 “ 词,当别具一家也 ” 。是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名字被用作外太空环形山的女性。
作品有《漱玉词》等。代表作有《声声慢》《一剪梅》《夏日绝句》 等。
二 写作背景
《鹧鸪天· 桂花》:北宋末年受党争的牵累,李清照的公公赵挺之死
后,她曾随丈夫赵明诚屏居乡里约十年之久。摆脱了官场上的勾心斗角,
离开了都市的喧嚣,悉心研究金石书画,易安室中畅怀对饮,唱和嬉戏,
给他们的隐退生活带来了蓬勃的生机和无穷的乐趣。他们忘名远利,双
双沉醉于美好、和谐的艺术天地中,此情此景,和桂花那种 “ 暗淡轻
黄”、“情疏迹远”,但求馥香自芳的韵致是何等的相似。言为心声,
文如其人,这首词是李清照特定情怀的反映,是一种寄寓和隐喻。
形容落日灿烂的颜色 (4)落日熔金:__________________
圆形而中间有孔的玉 (5)暮云合璧: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转眼 (6)次第岂无风雨:_______
答案
这里指代妇女 (7)闺门多暇:_______________ 指正月十五 (8)记得偏重三五:___________
用素绢或银纸搓成的柳枝状装饰物 (9)捻金雪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簇带争济楚:漂亮 ____ 懒得 (11)怕见夜间出去:_____ 谢绝 (12)谢他酒朋诗侣:_______ 在 (13)不如向、帘儿底下:____
答案
3.名句背诵 暗淡轻黄体性柔 ,情疏迹远只香留。 (1)______________
返回
最后阶段越难完成。所以,无论做什么事情,不到最后完成决不可以松气,
自主积累 一 作者视窗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李清照(1084-1155),今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历史上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并
称“济南二安”。 早年生活安定、优裕,词作多写相思之情;
金兵入侵后,遭遇国家巨变,词作多感慨身世飘零。她的诗文感时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