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3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是企业为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预防事故发生而制定的管理制度。
以下是该制度的一些主要内容:
1.安全责任制度
-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
-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各岗位的安全责任和义务。
2.作业现场安全管理
-确保作业现场的安全设施完善,包括安全防护设施、紧急疏散通道等;
-建立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制度,定期对作业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作业人员培训和教育
-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使其具备安全操作的知识和技能;
-定期组织安全教育活动,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事故应急管理
-建立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岗位的应急职责和措施;
-组织定期的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响应能力。
5.奖惩制度
-建立安全生产激励机制,对积极参与安全生产的员工进行奖励;
-对违反安全规定、造成事故的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罚。
通过以上制度的落实,可以有效地减少作业现场的安全事故发生,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保护了企业的利益。
作业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2)
1、生产区内“十四不准”
(1)加强明火管理,防火、防爆区内,不准吸烟。
(2)生产区内,不准带进小孩。
(3)禁火区内,不准无阻火器车辆行驶。
(4)上班时间,不准睡觉、干私活、离岗和干与生产无关的事。
(5)在班前、班上不准喝酒。
(6)不准使用汽油等挥发性强的可燃液体擦洗设备、用具和衣物。
(7)不按工厂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工作鞋、工作帽等),不准进入生产岗位。
(8)安全装置不齐全的设备不准使用。
(9)不是自己分管的设备、工具不准动用。
(10)检修设备时安全措施不落实,不准开始检修。
(11)停机检修后的设备,未彻底检查,不准启动。
(12)不戴安全带,不准登高作业。
(13)脚手架、跳板不牢,不准登高作业。
(14)石棉瓦上不固定好跳板,不准登石棉瓦作业。
2、操作工“六严格”
(1)严格进行交接班。
(2)严格进行巡回检查。
(3)严格控制工艺指标。
(4)严格执行操作票。
(5)严格遵守劳动纪律。
(6)严格执行有关安全规定。
3、动火“六大禁令”
(1)没有有效的动火证,任何情况严格禁止动火。
(2)不与生产系统隔绝,严格禁止动火。
(3)不进行清洗、置换合格,严格禁止动火。
(4)不把周围易燃物消除,严格禁止动火。
(5)不按时作动火分析,严格禁止动火。
(6)没有消防措施,无人监护,严格禁止动火。
4、进入容器、设备“八必须”
(1)必须申请并得到批准。
(2)必须进行安全隔绝。
(3)必须进行置换、通风。
(4)必须按时间要求进行安全分析。
(5)必须配戴规定的防护用具。
(6)必须器外有人监护。
(7)必须有抢救后备措施。
(8)监护人员必须坚守岗位。
5、机动车辆“七大禁令”
(1)严禁无证开车和无令开车(调度令)。
(2)严禁酒后开车。
(3)严禁超速开车。
(4)严禁空档溜车。
(5)严禁设备带病行车。
(6)严禁人货混载行车。
(7)严禁超标(超高、超长、超量)装载行车。
作业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3)
是为了保障作业现场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
1. 安全责任制度:明确作业现场安全的责任主体,作业单位应设立安全负责人,负责安全管理和监督,依法履行安全生产责任。
2. 作业人员管理制度:对作业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具,并确保其正确佩戴和使用,严禁酒后作业和不合格人员参与作业。
3. 作业场所管理制度:对作业场所进行安全评估,确保场所符合相关安全标准,设立安全警示标志,划定禁止作业区域,保证作业场所的通风、照明、排水等基本条件。
4. 安全设备管理制度:对作业现场所需的安全设备进行购置、验收和定期检修,确保设备的完好性和有效性。
5. 危险源管理制度:对作业现场的危险源进行排查和评估,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如事故预案、紧急救援等,防止危险源对作业人员造成伤害。
6. 申报管理制度:对作业现场的重要工程、设备、材料等进行申报和备案,确保其符合安全规定和标准。
7. 事故报告和调查制度:对作业现场发生的事故进行及时报告,进行事故调查和分析,找出事故原因和责任,提出改进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8. 日常巡检和隐患整改制度:对作业现场进行定期巡检,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并建立隐患排查记录和整改台账。
9. 奖惩制度:对安全生产工作成绩进行考核,对安全事故责任人进行追责和处罚,并对安全工作突出贡献者进行奖励和表彰。
10. 不定期演习和培训制度:定期组织安全演习,提高作业人员应急反应和自救互救能力,不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以上是一些作业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根据实际情况还可进行细化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