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中药师药综考点打印版教学文稿

合集下载

执业中药师考试:药学综合知识

执业中药师考试:药学综合知识

执业中药师考试:药学综合知识根据执业药师相关职责,本科目要求在理解中医理论(包括民族医药)知识与中医诊断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常见病的辨证论治,中药联合用药和特殊人群用药等合理用药的综合知识与技能;熟悉常用医学检查指标、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以及中药不良反应知识,以及中药调剂、中药贮藏与养护的各种必要知识和技能;在开展药物信息与咨询服务中能够独立利用图书资料和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可靠的医药学信息,并用于与医师、护士、患者及其家属的有效沟通和指导合理用药。

大单元小单元细目要点一中医基础理论(一)中医学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1)人是一个有机整体(2)人与环境的统一性2.辨证论治(1)症、证、病的区别(2)辨证与论治的关系(二)阴阳学说 1.阴阳的属性事物阴阳属性的分析和运用2.阴阳的相互关系(1)阴阳的对立制约(2)阴阳的互根互用(3)阴阳的消长平衡(4)阴阳的相互转化3.阴阳学说的临床应用(1)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2)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三)五行学说1.五行与五行学说五行的特性2.五行的生克乘侮(1)五行的相生相克(2)五行的相乘相侮3.五行学说的临床应用(1)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2)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四)藏象1.五脏的生理功能(1)心的生理功能(2)肺的生理功能(3)脾的生理功能(4)肝的生理功能(5)肾的生理功能2.五脏之间的关系(1)心与肺的主要生理关系(2)心与脾的主要生理关系(3)心与肝的主要生理关系(4)心与肾的主要生理关系(5)肺与脾的主要生理关系(6)肺与肝的主要生理关系(7)肺与肾的主要生理关系4.六腑的生理功能(1)胆的主要生理功能(2)胃的主要生理功能(3)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4)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5)膀胱的主要生理功能(6)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5.奇恒之腑(1)奇恒之腑所包括的组织器官(2)脑的生理功能及与五脏的关系(3)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及影响其功能的生理因素6.五脏与六腑的关系(1)心与小肠的主要生理关系(2)肺与大肠的主要生理关系(3)脾与胃的主要生理关系(4)肝与胆的主要生理关系(5)肾与膀胱的主要生理关系(五)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1.气(1)气的生成(2)气的分类与分布(3)气的功能(4)气的运行 2.血(1)血的生成(2)血的运行(3)血的功能(4)气与血的关系3.津液(1)津液的生成(2)津液的代谢(3)津液的功能(六)经1.经络系统的组成(1)经络系统的组成络(2)经脉和络脉的组成2.十二经脉(1)走向和交接规律(2)分布规律和流注次序3.奇经八脉(1)奇经八脉的特点和作用(2)督、任、冲、带脉的基本功能4.经络的生理功能经络的主要生理功能(七)体质1.体质的构成要素与分类(1)体质的构成要素(2)体质的分类2.体质学说的应用(1)指导养生防病(2)指导辨证治疗(八)病因 1.六yin(1)六yin与六气的区别及六yin致病的共同特点(2)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3)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4)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5)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6)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7)火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8)疫疠邪气的性质及致病特点2.七情内伤(1)七情与脏腑气血的关系(2)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3.饮食与劳逸失常(1)饮食不节、不洁、偏嗜的致病特点(2)劳逸失常的致病特点4.痰饮(1)痰饮的形成(2)痰饮的致病特点5.瘀血(1)瘀血的形成(2)瘀血的致病特点(九)发病与病机1.发病正气与邪气在发病中的辩证关系2.邪正盛衰病机(1)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2)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3.阴阳失调病机(1)阴阳盛衰的病机特点(2)阴阳互损的病机特点(3)阴阳格拒的病机特点(4)阴阳亡失的病机特点4.气血津液失调病机(1)气失调的病机特点(2)血失调的病机特点(3)津液失调的病机特点(十)预防与康复1.预防(1)未病先防的原则和方法(2)既病防变的基本措施2.康复康复的原则及常用疗法二中医诊断基础(一)中医诊断学中医诊断学要点(1)主要内容(2)基本原则(二)四诊1.望诊(1)望神、失神、假神、神乱的临床表现和意义(2)白、黄、赤、青、黑五种病色的临床意义(3)望形体、头面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4)望舌质、舌笞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5)望排出物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2.闻诊(1)语声、呼吸异常及咳嗽、呃逆、嗳气声音变化的临床意义(2)口气、痰涕、二便气味异常的临床意义3.问诊(1)恶寒发热、但寒不热、但热不寒、寒热往来的临床意义(2)表证辨汗、自汗、盗汗、绝汗、战汗的临床表现及意义(3)疼痛的性质特点及不同部位疼痛的临床意义(4)口渴与饮水、食欲与食量及口味异常的临床意义(5)大便和小便变化的临床意义(6)失眠和嗜睡的临床意义(7)耳鸣耳聋、头晕目眩的临床意义(8)月经与带下变化的临床意义4.切诊(1)切脉的部位和寸口脉分候脏腑(2)常见病脉的脉象及主病(3)按肌肤、按脘腹的要点和临床意义(三)辨证1.八纲辨证(1)表证、里证的临床表现、相互关系及辨证鉴别要点(2)寒证、热证的临床表现、相互关系及辨证鉴别要点(3)虚证、实证的临床表现、相互关系及辨证鉴别要点(4)阴证、阳证的形成、临床表现和辨证鉴别要点2.脏腑辨证(1)心气虚与心阳虚、心血虚与心阴虚及心血瘀阻、心火亢盛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2)肺气虚与肺阴虚、风寒犯肺与风热犯肺及燥热犯肺、痰浊阻肺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3)脾气虚与脾阳虚、寒湿困脾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4)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肝阴虚、肝血虚、肝胆湿热、寒滞肝脉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5)肾阳虚、肾阴虚、肾精不足、肾气不固、肾不纳气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6)胃寒、胃热(火)食滞胃脘、胃阴虚、大肠湿热、大肠液亏、膀胱湿热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7)心肺两虚、心脾两虚、心肾不交、肺脾两虚、肝火犯肺、肺肾阴虚、肝脾不调、肝胃不和、脾肾阳虚、肝肾阴虚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3.气血津液辨证(1)气虚、气陷、气滞、气逆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2)血虚、血瘀、血热、血寒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3)气滞血瘀、气血两虚、气不摄血、气随血脱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4)津液不足证、水肿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三常见病辨证论治(一)治则与治法1.治病求本(1)治标与治本的运用(2)正治与反治的运用2.扶正与祛邪(1)扶正与祛邪的区别(2)扶正祛邪的运用 3.调整阴阳损其有余和补其不足的区别及临床应用 4.三因制宜(1)因时制宜的原则和临床应用(2)因地制宜的原则和临床应用(3)因人制宜的原则和临床应用(二)中医内科病证的辨证论治1.感冒(1)该疾病的中医界定及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的西医学疾病(2)辨证论治(风热感冒、风寒感冒、时行感冒、体虚感冒的症状、治法、方剂应用、中成药选用)(3)用药注意和健康指导2.咳嗽(1)该疾病的中医界定及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的西医学疾病(2)辨证论治(风寒犯肺、风热犯肺、燥邪伤肺、痰热壅肺、肺肾阴虚的症状、治法、方剂应用、中成药选用)(3)用药注意和健康指导3.喘证(1)该疾病的中医界定及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的西医学疾病(2)辨证论治(风寒闭肺、痰热郁肺、肾不纳气的症状、治法、方剂应用和中成药选用)(3)用药注意和健康指导 4.胸痹(1)该疾病的中医界定及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的西医学疾病(2)辨证论治(气虚血瘀、气滞血瘀、痰瘀痹阻、寒凝心脉、气阴两虚、心肾阳虚的症状、治法、方剂应用和中成药选用)(3)用药注意和健康指导5.不寐(1)该疾病的中医界定及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的西医学疾病(2)辨证论治(心火炽盛、肝气郁结、阴血亏虚、心脾两虚的症状、治法、方剂应用和中成药选用)(3)用药注意和健康指导6.胃痛(1)该疾病的中医界定及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的西医学疾病(2)辨证论治(寒凝气滞、饮食停滞、肝胃不和、肝胃郁热、脾胃虚寒的症状、治法、方剂应用和中成药选用)(3)用药注意和健康指导7.泄泻(1)该疾病的中医界定及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的西医学疾病(2)辨证论治(食伤肠胃、湿热内蕴、脾胃气虚、脾肾阳虚的症状、治法、方剂应用和中成药选用)(3)用药注意和健康指导8.便秘(1)该疾病的中医界定及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的西医学疾病(2)辨证论治(热结肠胃、气滞郁结、津亏肠燥、阳虚寒凝的症状、治法、方剂应用和中成药选用)(3)用药注意和健康指导9.中风(1)该疾病的中医界定及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的西医学疾病(2)辨证论治(①半身不遂:气虚血瘀、肝阳上亢的症状、治法、方剂应用和中成药选用;②语言不利:风痰阻络、肝阳上亢、肾精亏损的症状、治法、方剂应用和中成药选用)(3)用药注意和健康指导10.头痛(1)该疾病的中医界定及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的西医学疾病(2)辨证论治(风寒头痛、风热头痛、肝阳上亢、瘀血阻络的症状、治法、方剂应用和中成药选用)(3)用药注意和健康指导11.眩晕(1)该疾病的中医界定及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的西医学疾病(2)辨证论治(肝火上扰、气血亏虚、痰浊上蒙、肝肾阴虚的症状、治法、方剂应用和中成药选用)(3)用药注意和健康指导12.消渴(1)该疾病的中医界定及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的西医学疾病(2)辨证论治(阴虚燥热、脾胃气虚、肾阴亏虚、阴阳两虚的症状、治法、方剂应用和中成药选用)(3)用药注意和健康指导13.淋证(1)该疾病的中医界定及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的西医学疾病(2)辨证论治〔热淋、石淋、劳淋的症状、治法、方剂应用和中成药选用)(3)用药注意和健康指导14.癃闭(1)该疾病的中医界定及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的西医学疾病(2)辨证论治(膀胱湿热、湿热瘀阻、肾阳衰惫的症状、治法、方剂应用和中成药选用)(3)用药注意和健康指导15.阳痿(1)该疾病的中医界定及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的西医学疾病(2)辨证论治(惊恐伤肾、心脾两虚、肾阳不足、肝郁不舒的症状、治法、方剂应用和中成药选用)(3)用药注意和健康指导16.郁证(1)该疾病的中医界定及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的西医学疾病(2)辨证论治(肝气郁结、痰气郁结、心脾两虚的症状、治法、方剂应用和中成药选用)(3)用药注意和健康指导17.虚劳(1)该疾病的中医界定及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的西医学疾病(2)辨证论治〔气虚、血虚、阴虚、阳虚、阴阳两虚的症状、治法、方剂应用和中成药选用)(3)用药注意和健康指导18.痹证(1)该疾病的中医界定及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的西医学疾病(2)辨证论治〔行痹、痛痹、虺痹的症状、治法、方剂应用和中成药选用;着痹的症状、治法和方剂应用)(3)用药注意和健康指导19.中暑(1)该疾病的中医界定及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的西医学疾病(2)辨证论治〔阳暑、阴暑的症状、治法、方剂应用和中成药选用)(3)用药注意和健康指导(三)中医外科病证的辨证论治1.疮疖(1)该疾病的中医界定及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的西医学疾病(2)辨证论治(热毒蕴结、湿毒瘀结的症状、治法、方剂应用和中成药选用)(3)用药注意和健康指导2.乳癖(1)该疾病的中医界定及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的西医学疾病(2)辨证论治(肝郁痰凝、冲任失调的症状、治法、方剂应用和中成药选用)(3)用药注意和健康指导3.痤疮(1)该疾病的中医界定及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的西医学疾病(2)辨证论治(肺经风热、胃肠湿热、痰湿瘀滞的症状、治法、方剂应用和中成药选用)(3)用药注意和健康指导4.瘾疹(1)该疾病的中医界定及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的西医学疾病(2)辨证论治(胃肠湿热、风热犯表的症状、治法、方剂应用和中成药选用)(3)用药注意和健康指导5.痔疮(1)该疾病的中医界定及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的西医学疾病(2)辨证论治(①内痔:肠风下血、湿热下注、气滞血瘀、脾虚气陷的症状、治法、方剂应用和中成药选用;②外痔:气滞血瘀、湿热下注的症状、治法、方剂应用和中成药选用)(3)用药注意和健康指导6.跌打损伤(1)该疾病的中医界定及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的西医学疾病四.民族医药基础知识(五)中医儿科病证的辨证论治症(2)辨证论治(阴虚火旺、脾肾阳虚的症状、治法、方剂应用和中成药选用)(3)用药注意和健康指导1.积滞(1)该疾病的中医界定及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的西医学疾病(2)辨证论治(乳食内积、脾虚夹积的症状、治法、方剂应用和中成药选用)(3)用药注意和健康指导2.厌食(1)该疾病的中医界定及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的西医学疾病(2)辨证论治(脾运失健、脾胃气虚、胃阴不足的症状、治法、方剂应用和中成药选用)(3)用药注意和健康指导(六)中医耳鼻咽喉科病证的辨证论治1.鼻渊(1)该疾病的中医界定及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的西医学疾病(2)辨证论治(风热蕴肺、胆经郁热的症状、治法、方剂应用和中成药选用)2.口疮(1)该疾病的中医界定及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的西医学疾病(2)辨证论治(心脾积热、脾肾阳虚的症状、治法、方剂应用和中成药选用)(3)用药注意和健康指导3.咽喉肿痛(1)该疾病的中医界定及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的西医学疾病(2)辨证论治(风热外袭、火毒上攻、虚火上炎的症状、治法、方剂应用和中成药选用)(3)用药注意和健康指导(一)藏医药1.藏医基础知识(1)五元、三因、阴阳学说的内容(2)藏医的治疗方法二)蒙医药1.蒙医础知识(1)二根、七素、二秽的内容(2)七素与二根的关系2.蒙药基础知识(1)药味、药力、药能、药物功能的内容,药味与五元的关系(2)组方依据和准则(3)传统剂型(4)用药方法、剂量和用药禁忌三)维吾尔医药 1.维吾尔医基础知识维吾尔医学的各种学说内容 2.维吾尔药基础知识(1)药性、药性级别、药味、矫正药的内容(2)方剂的组成,方剂的命名,方剂的用量(3)维吾尔药的四大类剂型五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一)血常规检查1.白细胞计数(1)正常值参考范围2.白细胞分类计数3.红细胞计数4.血红蛋白(2)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5.血小板计数6.红细胞沉降率二)尿常规检查1.尿液酸碱度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2.尿比重3.尿蛋白4.尿葡萄糖5.尿胆红素6.尿隐血7.尿中白细胞8.尿沉渣管型9.尿沉澄结晶10.尿酮体11.尿淀粉酶(三)粪常规检查1.粪外观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2.粪隐血3.粪胆原4.粪便细胞显微镜检查(四)肝功能检查 1.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正常值参考范围2.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3.血清-谷氨酰转移酶4.血清碱性磷酸酶5.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6.血清总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2)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五)肾功能检查1.血清尿素氮(1)正常值参考范围2.血清肌酐(2)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六)血液生化检查1.淀粉酶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2.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3.心肌肌钙蛋白4.血尿酸(七)糖、脂代谢检查1.空腹血糖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1)正常值参考范围2.糖化血红蛋白3.总胆固醇4.三酰甘油(2)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5.高密度脂蛋白6.低密度脂蛋白(八)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1.乙肝病毒六项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2.乙肝病毒DNA六中医药文献信息与咨询服务(一)中医药信息1.特点与来源(1)特点(2)主要来源2.传统文献(1)主要的医学典籍(2)主要的本草典籍(3)主要的方书典籍3.现代信息(1)药品标准(2)常用中医药期刊(3)常用中医药工具书与文献(4)常用的药品集和专著(5)互联网资源(二)咨询服务和用药指导1.咨询服务方法(1)咨询环境(2)咨询方式2.咨询服务的对象和内容(1)患者用药咨询服务(2)医师用药咨询(3)护士用药咨询3.咨询技巧(1)沟通技巧(2)投诉应对4.应用药品的特殊提示(1)需特殊提醒的用药人群(2)需特殊提示的情形和特别注意的问题七中药调能剂知操识作的基本技(一)中药处方1.处方格式前记、正文、后记的内容2.处方的常用术语(1)与药名有关的术语(2)与调剂有关的术语(3)与煎煮等有关的术语3.处方调剂的流程中药调剂流程的一般环节和四查十对(二)处方审核 1.处方审核的原则和要求审方中的注意事项 2.处方审核的主要内容(1)处方规范性内容与要求(2)处方的药品用名与处方应付(3)处方的用法用量(4)用药禁忌(三)处方调配与复核 1.饮片处方调配(1)饮片斗谱安排(2)饮片调剂用具(3)药味调配要求2.中成药处方调配(1)中成药处方调配的程序和注意事项(2)妊娠慎用的中成药(3)妊娠禁用的中成药3.调配复核(1)饮片调配复核内容(2)中成药调配复核内容(四)发药1.中药饮片用药指导内容与要点 2.中成药用药指导内容与要点(五)中药汤剂中药汤剂的煎煮1.煎煮程序2.注意事项3.特殊煎药方法(六)特殊中药处方的调剂1.特殊管理的中药(1)毒性中药的用法用量及调剂要求(2)罂粟壳的用法用量及调剂要求2.有毒、小毒中药用法用量及调剂要求八中药的贮藏养护(一)中药的质量变异现象 1.中药饮片贮存中常见的质量变异现象虫蛀、霉变、泛油、变色、气味散失、风化、潮解、粘连、腐烂2.中成药贮存中常见的质量变异现象易发生虫蛀、霉变、酸败、挥发、沉淀现象的常见剂型(二)引起中药质量变异的因素1.自身因素对中药质量变异的影响所含水分、淀粉、黏液质、油脂、挥发油、色素等对中药质量变异的影响2.环境因素对中药质量变异的影响温度、湿度、日光、空气、霉菌、虫害、包装容器、贮存时间对中药质量变异的影响(三)中药贮藏 1.中药贮藏的环境要求(1)《中国药典》凡例贮藏项下各名词术语的规定(2)中药贮藏对环境的基本要求 2.中药饮片的贮藏要求不同特性饮片的贮藏要求3.中成药的贮藏要求不同剂型中成药的贮藏要求(四)中药养护 1.传统养护技术清洁、除湿、密封(密闭)低温、高温养护法,对抗贮存法2.现代养护技术远红外加热干燥、微波干燥、气调、射线辐射杀虫灭菌、包装防霉、气幕防潮、蒸气加热、气体灭菌、挥发油熏蒸防霉养护技术九中药的合理用(一)合理用药 1.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合理用药的诸原则〔安全、有效、简便、经济)2.不合理用药的主要表现及后果(1)不合理用药的主要表现(2)不合理用药的主要后果3.保证合理用药的主要措施保证合理用药的各种措施(二)中成药的联合应用 1.中成药的合理联用(1)中成药之间的配伍应用(2)中成药与药引的配伍应用2.中成药联用的配伍禁忌(1)含十八反、十九畏药味中成药的酉己伍禁忌(2)含有物中成药的联用(3)不同功效药物联用的禁忌(4)药物的相互作用(三)中西药的联合应用1.中西药联用的特点(1)协同增效(2)降低毒副反应(3)降低用药剂量2.中西药联用的药物相互作用(1)药动学的相互作用(2)药效学的相互作用3.中西药联用的实例分析(1)中西药合理联用的实例分析(2)中西药不合理联用的实例分析4.含西药组分的中成药(1)常用的品名和所含西药成分(2)使用注意事项十特殊人群的中药应用(一)老年人的中药应用老年人合理应用中药(1)老年人合理应用中药的原则(2)老年人合理服用滋补药的注意事项(二)妊娠期患者和哺乳期患者的中药应用 1.妊娠期患者的中药应用根据风险慎重选择用药 2.哺乳期患者的中药应用哺乳期用药对新生儿的影响(三)婴幼儿患者的中药应用婴幼儿患者合理应用中药(1)婴幼儿患者合理应用中药的原则(2)婴幼儿患者合理应用中药的注意事项(四)肾功能不全者的中药应用 1.肾功能不全者用药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1)基本原则(2)注意事项2.常见对肾功能有影响的中药相关品种3.中药引起肾损伤的防治原则防治原则(五)肝功能不全者的中药应用1.肝功能不全者用药基(1)基本原则(2)注意事项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2.引起肝损伤的中药及其主要化学物质相关品种及有关化学物质十一中药不良反应(一)中药不良反应常见的临床表现 1.皮肤症状各种类型药疹2.全身症状(1)各系统常见的中毒表现(2)肝肾损害的中毒表现(二)引起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 1.药物和使用的因素品种混乱、炮制不当、剂量过大、疗程过长、辨证不准、配伍失度等引发不良反应的因素2.机体因素(1)生理因素(2)遗传因素(3)病理因素(三)医疗用毒性中药的中毒反应和基本救治原则 1.乌头类药物(1)乌头类药物和含乌头类药物的中成药(2)中毒表现、原因、解救2.马钱子及含马钱子的中成药(1)含马钱子的常见中成药(2)中毒表现、原因、解救3.蟾酥及含蟾酥的中成药(1)含蟾酥的常见中成药(2)中毒表现、原因、解救4.雄黄及含雄黄的中成药(1)含雄黄的常见中成药(2)中毒表现、原因、解救5.含朱砂、轻粉、红粉的中成药(1)含朱砂、轻粉、红粉的常见中成药(2)中毒表现、原因、解救(四)常用中药品种的不良反应 1.中药饮片的不良反应(1)常见品种(2)不良反应表现及处理2.中成药的不良反应(1)常见品种(2)不良反应表现及用药指导3.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1)常见品种(2)不良反应表现及用药指导(五)中药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 1.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方法和报告(1)自愿呈报和集中监测(2)监管系统(3)报告范围和程序2.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1)填写内容(2)注意事项。

执业中药师《药一》复习资料打印版.doc

执业中药师《药一》复习资料打印版.doc

第一章中药与方剂第一节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本草经集注》陶弘景著,南北朝,载药730种在《本经》基础上,补充了大量药物采收、制剂、“诸病通用药”、“服药食忌”等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等系统、全面地整理补充了《本经》内容,反映了魏晋南北朝的主要药学成就,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

《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为隋唐时期唐代的本草代表作。

书成于公元659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药典性本草,并被誉为世界上第一部药典,比欧洲纽伦堡药典《科德药方书》早887年。

以《本草经集注》为祖本,新增药物120种,共850种;开创了图文对照法编撰药学专著的先例。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为宋金元时期宋代的本草代表作。

唐慎微,在《嘉祐本草》、《图经本草》的基础上,广泛采集医家常用和民间习用的验方单方,又从经史百家文献中整理出大量有关医药学资料编写此书。

书稿初成于公元1082年,定稿于公元1108年以前。

全书共30卷,载药1746种,附方3000余首。

《本草纲目拾遗》简称《纲目拾遗》,为清代本草代表作。

作者:赵学敏补遗、正误《本草纲目》,载药921种,其中《本草纲目》未收载的716种;总结了16~18世纪本草学发展的新成就,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文献价值。

第二节中药的性能又称药性,即对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与特征的高度概括。

药性理论即有关药性的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

四气四气的所示效用1.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2.温热药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作用。

3.寒凉性有伤阳助寒之弊,而温热性则有伤阴助火之害。

五味(重点)一、五味的含义五味,即指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

其既是药物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又是部分药物真实滋味的具体表示。

此外还有淡味、涩味。

由于长期以来将涩附于酸,淡附于甘以合五行配属关系,故习称五味。

执业中药师迷你打印版讲义之中药综合

执业中药师迷你打印版讲义之中药综合

第一节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理论的一门学科。

中医学在长期的医疗实践过程中,经过千百年的临床检验、总结和充实提高,形成了理、法、方、药及各种治疗方法齐备,临床疗效卓越的独特医学理论体系。

其中,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这一独特理论体系的两个最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 1.整体观念的概念 所谓整体,即是指事物的统一性和完整性。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病理上则相互影响,而且与自然界相互关联。

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和机体自身的整体性思想,称之为整体观念。

2.整体观念的内容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

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来完成人体统一协调的机能活动。

这就是“五脏一体观”的基本内容,反映出人体内部器官是相互关联而不是孤立封闭的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是整体观念的主要内容之一。

以五脏为中心,以心为主宰。

在整体观念指导下,中医学认为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一方面依靠各脏腑组织发挥自己的功能作用,另一方面则又要靠脏腑组织之间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和相反相成的制约作用,方能维持其生理上的平衡。

每个脏腑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功能,但又是整体活动下的分工合作和有机配合,这就是人体局部与整体的统一。

人体又通过经络系统联结全身上下内外,把脏腑组织、肢体官窍等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由此形成的中医学的气血津液理论和形神统一学说,就是机能与形体整体统一性的具体体现。

总之,中医学在阐述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时,都贯穿着“人体是有机的整体”这一基本观点。

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之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同时自然界的变化又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机体则产生相应的反应。

职业中药师,药二复习资料,打印版

职业中药师,药二复习资料,打印版

职业中药师药二复习资料(打印版)前言作为一名职业中药师,药二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考试科目。

药二不仅涵盖面广,知识点多,而且还与中药配伍、中药熬制、中药煎煮等实际操作息息相关。

因此,复习药二对于我们的职业发展和实际工作都至关重要。

本文档为药二复习资料,通过整理各类药学知识点、实际操作技巧和历年案例,为我们的药二复习提供材料和参考,同时为日后的中药熬制、煎煮等实践操作打下基础。

药学知识点药理学药理学是药物治疗学的基础,对于了解药物的作用、用途、副作用等方面至关重要。

1. 药物的吸收药物的吸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药物的化学性质、剂型、给药途径、受体的特异性和药物的代谢等。

不同药物的特性会影响其在体内的吸收速度和程度,从而影响其药效。

2. 药物代谢药物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被代谢成为其他物质的过程。

代谢可以在肝脏、肾脏、肺部和肠道等器官中进行,其中以肝脏代谢最为常见。

药物代谢可以影响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

3. 药物排泄药物排泄是指药物在体内被排出体外的过程。

药物可以通过肾脏、肺部、肠道、乳腺等器官排泄。

药物的排泄方式也会影响其药效和副作用。

中药学中药学是药学的一个分支,研究中药的来源、性质、制剂、配伍等方面。

在药二考试中,中药学的知识点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比重。

1. 中药材的认识中药材是指用于制药的草本植物、动物、矿物等。

药材不同的生长环境、采摘方法、炮制方式和储存条件都会影响其质量和药效。

2. 中药的制剂中药的制剂是指将中药材进行加工、炮制、加料等处理后,制成为外用药、内服药、饮片等形式。

不同的制剂方式和特点会影响其药效和用途。

3. 中药的配伍中药的配伍是指多种中药材组合使用,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中药的配伍需要考虑药物的性质、功效、炮制方法、用量等多方面因素。

实际操作技巧药二考试不仅涉及药学知识的背诵和掌握,还需要我们掌握实际操作技巧。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中药操作技巧。

1. 中药熬制中药熬制是指将中药材加水煮制、沸腾、渍泡等处理成为中药汁或中药渣的过程。

执业中药师《药一》复习资料打印版.doc

执业中药师《药一》复习资料打印版.doc

第一章中药与方剂第一节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本草经集注》陶弘景著,南北朝,载药730种在《本经》基础上,补充了大量药物采收、制剂、“诸病通用药”、“服药食忌”等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等系统、全面地整理补充了《本经》内容,反映了魏晋南北朝的主要药学成就,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

《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为隋唐时期唐代的本草代表作。

书成于公元659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药典性本草,并被誉为世界上第一部药典,比欧洲纽伦堡药典《科德药方书》早887年。

以《本草经集注》为祖本,新增药物120种,共850种;开创了图文对照法编撰药学专著的先例。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为宋金元时期宋代的本草代表作。

唐慎微,在《嘉祐本草》、《图经本草》的基础上,广泛采集医家常用和民间习用的验方单方,又从经史百家文献中整理出大量有关医药学资料编写此书。

书稿初成于公元1082年,定稿于公元1108年以前。

全书共30卷,载药1746种,附方3000余首。

《本草纲目拾遗》简称《纲目拾遗》,为清代本草代表作。

作者:赵学敏补遗、正误《本草纲目》,载药921种,其中《本草纲目》未收载的716种;总结了16~18世纪本草学发展的新成就,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文献价值。

第二节中药的性能又称药性,即对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与特征的高度概括。

药性理论即有关药性的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

四气四气的所示效用1.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2.温热药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作用。

3.寒凉性有伤阳助寒之弊,而温热性则有伤阴助火之害。

五味(重点)一、五味的含义五味,即指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

其既是药物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又是部分药物真实滋味的具体表示。

此外还有淡味、涩味。

由于长期以来将涩附于酸,淡附于甘以合五行配属关系,故习称五味。

(完整word版)执业中药药学综合重点考点归纳

(完整word版)执业中药药学综合重点考点归纳

药综合知识与技能重点总结第一章中医基础理论1、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指导思想:整体观念基本思路:辨证论治症:疾病的外在表现,即症状。

病:具有特定的症状和体征。

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及患者机体的反应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异病同治: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也可以采用同一种方法来治疗。

“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即是"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依据。

2、阴阳的相互关系:(1.)阴阳的对立制约(2).阴阳的互根互用(3)阴阳的消长平衡(4)阴阳的相互转化2.1 推动、温煦、兴奋统属于阳;凝聚、滋润、抑制统属于阴。

2.2 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

背属阳,腹属阴;四肢外侧为阳,四肢内侧为阴。

2.3 以脏腑来分,五脏属里,藏精气而不泄,故为阴;六腑属表,传化物而不藏,故为阳。

五脏之中,又各有阴阳所属,即心、肺居于上部(胸腔)属阳;肝、脾、肾位于下部(腹腔)属阴。

3.(1)阴阳偏胜治疗原则:阴阳偏胜,即阴或阳的过盛有余,为邪气有余之实证。

治疗时采用“损其有余”、实则泻之。

如:阳胜则热--“热者寒之”、阴胜则寒--“寒者热之”。

(2)阴阳偏衰治疗原则:阴阳偏衰,即阴或阳的虚损不足,或为阴虚,或为阳虚。

治疗时采用泄其有余、补其不足。

(3)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者,属虚热证,须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即用滋阴壮水之法,以抑制阳亢火盛。

这种治疗原则亦称为“阳病治阴”。

(4)若阳虚不能制阴而造成阴盛者,属虚寒证,须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即扶阳益火之法,以消退阴盛。

这种治疗原则也称为“阴病治阳”。

阴阳互根理论:阳中求阴能使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阴中求阳能使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4、/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火-→土-→金-→水-→木。

史上最全面执业中药师中药学笔记完整打印版.pdf

史上最全面执业中药师中药学笔记完整打印版.pdf

史上最全面执业中药师中药学笔记完整打印版.pdf
一,解表药--味辛归肺膀胱经
1.辛温解表药
麻黄--发汗解表利水消肿宣肺平喘风寒表实无汗
桂枝--发表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风寒表实无汗表虚有汗皆可紫苏--发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毒气滞胎动不安,妊娠恶阻
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呕家圣药
荆芥--散风解表透疹止痒疗疮止血既散风寒又散风热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风通用药引经药无所不达一身之风寒湿痹痛
羌活--散寒解表祛风除湿止痛上半身风湿痹痛太阳之头项强痛藁苯--散寒解表祛风除湿止痛巅顶头疼
细辛--散寒祛风温肺化饮通窍止痛阳虚感冒用量<3 克
白芷--发散风寒燥湿止带通窍止痛消肿止痛阳明头痛眉棱骨痛香薷--发汗解表利水消肿和中化湿夏季乘凉冷饮阳气被阴邪所遏之阴暑热
苍耳--散寒通窍除湿止痛鼻渊要药有小毒
辛夷--散寒通窍鼻渊要药风寒头痛鼻塞
河柳--发表透疹祛风除湿肺胃心经
2 .辛凉解表药
薄荷--宣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
蔓荆--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偏正头痛要药风湿痹痛肢拘急
牛子--疏散风热宣肺利咽解毒透疹消肿疗疮辛苦寒能升浮沉降兼可通便
蝉蜕--疏散风热明目退翳透疹止痒息风止痉喑哑咽痛
木贼--疏散风热明目退翳止血
桑叶--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肺润燥凉血止血
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葛根--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长于缓解颈部肌肉紧张
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少阳之寒热往来配黄芩半表半里之热
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丹毒痄腮温毒发斑
豆鼓--解表除烦辛甘微苦凉归肺胃经
浮萍--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
二,清热药--多寒凉味多。

执业中药师药二考点打印版--中成药讲课稿

执业中药师药二考点打印版--中成药讲课稿

执业中药师药二考点打印版--中成药精品文档1.辛温解表剂☆桂枝合剂【组成】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

(大勺炒姜汁:大-大枣、勺-白芍、炒-甘草、姜-生姜、汁-桂枝)。

【功能】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君药桂枝-助阳解肌发表;臣药白芍-敛营阴;二者合用调和营卫。

【主治】感冒风寒表虚证,症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塞干呕。

(抓住要点表虚有汗,卫气不足,毛孔张开,汗出)。

表实感冒颗粒【功能】发汗解表,祛风散寒。

【主治】感冒风寒表实证,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项强痛、鼻流清涕、咳嗽、痰白稀。

可以这样记忆,表实,表皮很紧实,毛孔张不开,所以是无汗。

用汗法去治,就是发汗解表。

与桂枝合剂有汗区分。

感冒清热颗粒【功能】疏风散寒,解表清热。

【主治】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通过药名去记忆,感冒-表证-解表,清热也是功效,是风寒感冒,所以要疏风散寒。

正柴胡饮颗粒【功能】发散风寒,解热止痛。

【主治】外感风寒所致感冒。

柴胡可以退热,功效里有“解热”字样,带“正”字的一般有止痛功能。

关于正柴胡饮抓住解热止痛。

总结:桂枝合剂、表实感冒颗粒、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饮颗粒都属于辛温解表剂,功效里一般会有发散风寒、疏风散寒字样。

要知道它们的归类,大方向不要错。

2.辛凉解表剂银翘解毒丸【功能】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主治】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银-金银花翘-连翘;二者合用疏风散热,清热解毒。

桑菊感冒片【功能】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风热感冒初起,头痛,咳嗽,口干,咽痛。

双黄连口服液【功能】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功能与银翘解毒丸类似。

【主治】外感风热所致感冒,症见发热、咳嗽、咽痛。

双-双花-金银花黄-黄芩连-黄连,故双黄连口服液中并不含有黄连。

羚羊感冒胶囊流行性感冒属风热证。

连花清瘟胶囊流行性感冒属热毒滞肺证(【记忆方法】榴莲,榴-流行性感冒;莲-连花清瘟胶囊)。

3.解表胜湿剂☆九味羌活丸【组成】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黄芩、甘草、地黄。

执业中药师《药一》复习资料打印版

执业中药师《药一》复习资料打印版

第一章中药与方子第一节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本草经集注》陶弘景著,南北朝,载药730种在《本经》基础上,增补了大批药物采收、制剂、“诸病通用药”、“服药食忌”等开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等系统、全面地整理增补了《本经》内容,反应了魏晋南北朝的主要药学成就,初步确定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

《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为隋唐期间唐朝的本草代表作。

书成于公元659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药典性本草,并被誉为世界上第一部药典,比欧洲纽伦堡药典《科德药方书》早887年。

以《本草经集注》为祖本,新增药物120种,共850种;创始了图文比较法编撰药学专著的先例。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为宋金元期间宋朝的本草代表作。

唐慎微,在《嘉祐本草》、《图经本草》的基础上,宽泛收集医家常用和民间惯用的验方单方,又从经史百家文件中整理出大批有关医药学资料编写此书。

书稿初成于公元1082年,定稿于公元1108年从前。

全书共30卷,载药1746种,附方3000余首。

《本草纲目拾遗》简称《纲目拾遗》,为清朝本草代表作。

作者:赵学敏补遗、正误《本草纲目》,载药921种,此中《本草纲目》未收载的716种;总结了16~18世纪本草学发展的新成就,拥有很高的适用价值和文件价值。

第二节中药的性能又称药性,即对中药作用的基天性质与特色的高度归纳。

药性理论即有关药性的理论,包含四气、五味、起落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

四气四气的所示功效1.寒凉药拥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2.温热药拥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作用。

3.寒凉性有伤阳助寒之弊,而温热性则有伤阴助火之害。

五味(重点)一、五味的含义五味,即指药物因功能不一样而拥有辛、甘、酸、苦、咸等味。

其既是药物作用规律的高度归纳,又是部分药物真切味道的详细表示。

别的还有淡味、涩味。

因为长久以来将涩附于酸,淡附于甘以合五行配属关系,故习称五味。

执业中药师《药一》复习资料-打印版-(84735)

执业中药师《药一》复习资料-打印版-(84735)

WORD 完美格式第一章中药与方剂第一节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本草经集注》陶弘景著,南北朝,载药730 种在《本经》基础上,补充了大量药物采收、制剂、“诸病通用药”、“服药食忌”等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等系统、全面地整理补充了《本经》内容,反映了魏晋南北朝的主要药学成就,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

《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为隋唐时期唐代的本草代表作。

书成于公元659 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药典性本草,并被誉为世界上第一部药典,比欧洲纽伦堡药典《科德药方书》早887 年。

以《本草经集注》为祖本,新增药物120 种,共 850 种;开创了图文对照法编撰药学专著的先例。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为宋金元时期宋代的本草代表作。

唐慎微,在《嘉祐本草》、《图经本草》的基础上,广泛采集医家常用和民间习用的验方单方,又从经史百家文献中整理出大量有关医药学资料编写此书。

书稿初成于公元1082 年,定稿于公元1108 年以前。

全书共 30卷,载药 1746 种,附方 3000 余首。

《本草纲目拾遗》简称《纲目拾遗》,为清代本草代表作。

作者:赵学敏补遗、正误《本草纲目》,载药 921 种,其中《本草纲目》未收载的716 种;总结了 16~ 18 世纪本草学发展的新成就,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文献价值。

第二节中药的性能又称药性,即对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与特征的高度概括。

药性理论即有关药性的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

四气四气的所示效用1.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2.温热药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作用。

3.寒凉性有伤阳助寒之弊,而温热性则有伤阴助火之害。

五味(重点)一、五味的含义五味,即指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

其既是药物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又是部分药物真实滋味的具体表示。

此外还有淡味、涩味。

《中药综》考纲、教材新增考点

《中药综》考纲、教材新增考点
不先煎
月经过多气虚证,煎法服法:
龙骨、牡蛎质地坚硬,宜打碎
先煎
第九章
第六节
风热侵袭证 ,方剂 :银翘散
风热侵袭证 ,方剂 :银翘解毒丸
功能型A 或 B细胞胰腺肿瘤
胰岛β 细胞
胰岛B 细胞
第七章
第三节
乳癖肝郁痰凝证,饮片选择:
选用制半夏,长燥湿化痰
乳癖肝郁痰凝证,饮片选择:选用制半夏,可选清半痔湿热下注证 ,合理用药与
用药指导:化痔栓
删除“化痔栓”
第八章第五节
月经过多气虚证,煎法
服法:龙骨、牡蛎质地
坚硬,宜煅后粉碎,且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教材变动考点
章节
2020 年
2021 年
第一章第三节
健胃消食药宜饭前服 ,如保
和丸、大山楂丸等
健胃消食药宜饭后服,如保和丸、大山楂丸等
截疟药宜于疟疾发作前 2-4
小时服用
截疟药宜于疟疾发作前1-2 小时服用
第四章
第一节
血小板减少
删除“阻塞性黄疸”
第四章
第二节
功能型 α 或 β 细胞胰腺肿瘤

执业中药师药综考点打印版(精品课件)

执业中药师药综考点打印版(精品课件)

1、中医基础理论整体观念,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之间联系性和统一性的学术思想.2。

中医基础理论整体观念的内容,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3。

五脏一体观人体以五脏为中心。

4.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5。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中医治病主要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着眼于“证”的区别。

6、阴阳的属性,白天的上午与下午相对而言,则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夜晚的前半夜与后半夜相对而言,则前半夜为阴中之阴,后半夜为阴中之阳。

7。

阴阳的互根互用,是阴阳转化的内在根据。

8。

阴阳的消长(量变)和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生热,热甚生寒"9、阴阳学说的临床应用,在诊法方面,用阴阳的属性来分析四诊收集到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如以色泽的明暗分阴阳,鲜明者为病在阳分,晦暗者为病在阴分.以声息的动态分阴阳属性,语声高亢洪亮、多言而躁动者,多属实、属热,为阳;语声低微无力、少言而沉静者,多属虚、属寒,为阴;呼吸微弱,声低气怯,多属于阴证;呼吸有力,声高气粗,多属于阳证。

以脉象部位分阴阳,则寸为阳,尺为阴;以至数分,则数者为阳,迟者为阴;以形态分,则浮大洪滑为阳,沉小细涩为阴.10。

外科病症中的阴证、阳证,又有特殊的含义。

属于阳证类型的疾病,如疖、痈、丹毒、脓肿等,表现为红、肿、热、痛等症状;属于阴证类型疾病,如结核性感染、肿瘤等,表现为苍白、平塌、不热、麻木、不痛或隐痛等症状。

11。

确定治疗原则,“损其有余"、“实则泻之”.12.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者,属虚热证,一般不能用寒凉药直折其热,须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即用滋阴壮水之法,以抑制阳亢火盛,这种治疗原则亦称为“阳病治阴”.若阳虚不能制阴而造成阴盛者,属虚寒证,不宜用辛温发散药以散阴寒,须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即扶阳益火之法,以消退阴盛,这种治疗原则也称为“阴病治阳”。

执业中药师药综考点打印版之欧阳数创编

执业中药师药综考点打印版之欧阳数创编

1、中医基础理论整体观念,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之间联系性和统一性的学术思想。

2.中医基础理论整体观念的内容,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3.五脏一体观人体以五脏为中心。

4.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5.“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中医治病主要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着眼于“证”的区别。

6、阴阳的属性,白天的上午与下午相对而言,则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夜晚的前半夜与后半夜相对而言,则前半夜为阴中之阴,后半夜为阴中之7.阴阳的互根互用,是阴阳转化的内在根据。

8.阴阳的消长(量变)和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生热,热甚生寒”9、阴阳学说的临床应用,在诊法方面,用阴阳的属性来分析四诊收集到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如以色泽的明暗分阴阳,鲜明者为病在阳分,晦暗者为病在阴分。

以声息的动态分阴阳属性,语声高亢洪亮、多言而躁动者,多属实、属热,为阳;语声低微无力、少言而沉静者,多属虚、属寒,为阴;呼吸微弱,声低气怯,多属于阴证;呼吸有力,声高气粗,多属于阳证。

以脉象部位分阴阳,则寸为阳,尺为阴;以至数分,则数者为阳,迟者为阴;以形态分,则浮大洪滑为阳,沉小细涩为阴。

10.外科病症中的阴证、阳证,又有特殊的含义。

属于阳证类型的疾病,如疖、痈、丹毒、脓肿等,表现为红、肿、热、痛等症状;属于阴证类型疾病,如结核性感染、肿瘤等,表现为苍白、平塌、不热、麻木、不痛或隐痛等症状。

11.确定治疗原则,“损其有余”、“实则泻之”。

12.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者,属虚热证,一般不能用寒凉药直折其热,须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即用滋阴壮水之法,以抑制阳亢火盛,这种治疗原则亦称为“阳病治阴”。

若阳虚不能制阴而造成阴盛者,属虚寒证,不宜用辛温发散药以散阴寒,须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即扶阳益火之法,以消退阴盛,这种治疗原则也称为“阴病治阳”。

13.对阴阳偏衰的治疗,提出了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治疗14.归纳药物的性能一般具有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栀子等。

执业中药师《药一》复习资料打印版.doc

执业中药师《药一》复习资料打印版.doc

第一章中药与方剂第一节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本草经集注》陶弘景著,南北朝,载药730种在《本经》基础上,补充了大量药物采收、制剂、“诸病通用药”、“服药食忌”等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等系统、全面地整理补充了《本经》内容,反映了魏晋南北朝的主要药学成就,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

《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为隋唐时期唐代的本草代表作。

书成于公元659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药典性本草,并被誉为世界上第一部药典,比欧洲纽伦堡药典《科德药方书》早887年。

以《本草经集注》为祖本,新增药物120种,共850种;开创了图文对照法编撰药学专著的先例。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为宋金元时期宋代的本草代表作。

唐慎微,在《嘉祐本草》、《图经本草》的基础上,广泛采集医家常用和民间习用的验方单方,又从经史百家文献中整理出大量有关医药学资料编写此书。

书稿初成于公元1082年,定稿于公元1108年以前。

全书共30卷,载药1746种,附方3000余首。

《本草纲目拾遗》简称《纲目拾遗》,为清代本草代表作。

作者:赵学敏补遗、正误《本草纲目》,载药921种,其中《本草纲目》未收载的716种;总结了16~18世纪本草学发展的新成就,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文献价值。

第二节中药的性能又称药性,即对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与特征的高度概括。

药性理论即有关药性的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

四气四气的所示效用1.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2.温热药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作用。

3.寒凉性有伤阳助寒之弊,而温热性则有伤阴助火之害。

五味(重点)一、五味的含义五味,即指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

其既是药物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又是部分药物真实滋味的具体表示。

此外还有淡味、涩味。

由于长期以来将涩附于酸,淡附于甘以合五行配属关系,故习称五味。

执业中药师《药一》复习资料—打印版

执业中药师《药一》复习资料—打印版

第一章中药与方剂第一节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本草经集注》陶弘景著,南北朝,载药730种在《本经》基础上,补充了大量药物采收、制剂、“诸病通用药”、“服药食忌”等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等系统、全面地整理补充了《本经》内容,反映了魏晋南北朝的主要药学成就,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

《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为隋唐时期唐代的本草代表作。

书成于公元659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药典性本草,并被誉为世界上第一部药典,比欧洲纽伦堡药典《科德药方书》早887年。

以《本草经集注》为祖本,新增药物120种,共850种;开创了图文对照法编撰药学专著的先例。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为宋金元时期宋代的本草代表作。

唐慎微,在《嘉祐本草》、《图经本草》的基础上,广泛采集医家常用和民间习用的验方单方,又从经史百家文献中整理出大量有关医药学资料编写此书。

书稿初成于公元1082年,定稿于公元1108年以前。

全书共30卷,载药1746种,附方3000余首。

《本草纲目拾遗》简称《纲目拾遗》,为清代本草代表作。

作者:赵学敏补遗、正误《本草纲目》,载药921种,其中《本草纲目》未收载的716种;总结了16~18世纪本草学发展的新成就,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文献价值。

第二节中药的性能又称药性,即对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与特征的高度概括。

药性理论即有关药性的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

四气四气的所示效用1.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2.温热药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作用。

3.寒凉性有伤阳助寒之弊,而温热性则有伤阴助火之害。

五味(重点)一、五味的含义五味,即指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

其既是药物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又是部分药物真实滋味的具体表示。

此外还有淡味、涩味。

由于长期以来将涩附于酸,淡附于甘以合五行配属关系,故习称五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中医基础理论整体观念,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之间联系性和统一性的学术思想。

2.中医基础理论整体观念的内容,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3.五脏一体观人体以五脏为中心。

4.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6、阴阳的属性,白天的上午与下午相对而言,则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夜晚的前半夜与后半夜相对而言,则前半夜为31、六腑的生理功能,位于右胁下,附于肝之短叶间。

又属于奇恒之腑。

32、贮藏和排泄胆汁,肝→疏泄胆汁→胆→排泄→小肠33.胃主受纳腐熟,故称胃为“太仓”、“水谷之海”。

34.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大肠主津”。

35.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

因其在人体脏腑中,唯它最大,又无脏与之相表里,故又有“孤府”之称。

为元气运行的通路和水液运行的通道。

36、奇恒之腑,“奇”,异、不同;“恒”,寻常、普通。

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37、五脏与六腑的关系,五脏与六腑的关系,实际上就是阴阳表里关系。

38.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血、津液是构成生命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38..血的生成血,主要由营气、津液和肾藏之精化生而成。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39.督脉、任脉、冲脉、带脉的基本功能40、经络的生理功能,具有沟通联络作用,运输气血作用,感应传导作用,调节平衡(机能活动)作用41、体质的构成要素与分类,体质由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三个方面的差异性所构成,其中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决定着体质的特性。

42.体质的分类,阴阳平和质43、体质学说的应用,指导养生防病,指导辨证治疗44..六淫与六气的区别,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中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在正常情况下,称为“六气”。

45.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外感性、季节性、地域性、相兼性46.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风邪善行而数变;风为百病之长47.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主痛;寒性收引:寒属阴邪,具有收缩牵引挛急等特点。

48.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暑为阳邪,其性炎热:热象明显;暑性升散,最易伤津耗气:易犯头目、内扰心神;暑多挟湿:湿热郁阻(暑必兼湿)。

49.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湿为阴邪,易损伤阳气,阻滞气机:阳气损伤、滞留脏腑,湿性重浊:沉重、秽浊(痹证、淋证);湿性黏滞:黏腻、停滞(病程缠绵、反复发作);湿性趋下,易伤阴位:湿邪下注。

50.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燥性干涩,易伤津液;干燥涩滞:燥为阳邪、易伤阴津;诸涩枯涸,皆属于燥;燥胜则干:燥邪伤阴、易损津液;燥易伤肺:肺为娇脏、喜润恶燥。

51.火(热)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热为阳邪,其性炎上:燔灼上炎、发病急速、传变较快;火热易伤津耗气;热为阳邪,热迫津泄,气随津脱;火热易生风动血:肝风内动、血热妄行;火邪易致肿疡:热盛肉腐。

52.疫疠的性质和致病特点,疫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感病邪,是引起疫疠病的致病因素;疫疠指温病中和流行性的一类疾病,其中也包含一些严重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在内;种类:大头瘟、霍乱、天花、鼠疫等。

53.疫疠邪气的致病特点:发病急骤,病情较重,症状相似,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54.七情内伤,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

55.七情内伤致病的特点,即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忧伤肺、惊恐伤肾。

56.影响内脏气机,主要的病理变化是:“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57.痰饮,是脏腑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58.痰饮所致病证,临床较为多见,故又有“百病多由痰作祟”之说。

59.痰的部位及主要症状特点,肺:喘咳咯痰,心:胸闷心悸;痰迷心窍,见神昏、痴呆;痰火扰心,发为癫狂,胃:胃失和降,可见恶心呕吐、胃脘痞满;经络筋骨:可见瘰疬痰核、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成阴疽流;头:可见眩晕、昏瞀;咽喉,可出现咽中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的梅核气证。

60.瘀血的形成,一是由于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等原因,使血行不畅而瘀滞。

二是由于内外伤,或气虚失摄,或血热妄行等原因,引起血离经脉,积存于体内而形成瘀血。

61.发病与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制。

62.正气与邪气的概念,正气,存在于人体内的具有抗邪愈病作用的各种物质的总称;邪气,存在于外在环境中,或人体内部产生的具有致病作用的各种因素的总称63.正气与邪气在发病中的辩证关系,正气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根据;邪气在发病中的作用64、邪正盛衰病机,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的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之间相互斗争中所发生的盛衰变化。

65.实,即指邪气亢盛;虚,即指正气不足66.邪正盛衰与疾病的转归,由实转虚;因虚致实;虚实夹杂常见的有实中夹虚和虚中夹实两种。

67.实中夹虚,由于邪热炽盛,消灼津液而形成的实热伤津、气阴两伤病证,出现以高热、烦渴欲饮、尿少便干等主要表现68.虚中夹实,指以正虚为主,兼夹邪实的病机变化。

如脾阳不振。

真实假虚证,称为“大实有羸状”;真虚假实证,称为“至虚有盛候”69.阴阳失调病机,是指机体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机体阴阳消长失去相对的平衡,从而形成阴阳偏胜、偏衰,或阴不制阳、阳不制阴的病理状态。

70.阴阳盛衰,阴或阳的偏盛,是指“邪气盛则实”的实证;阴或阳的偏衰,是指“精气夺则虚”的虚证。

71.阴阳互损,阴阳互损是指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到相当程度,病变发展影响及相对的一方,形成阴阳两虚的病理机制。

72.阴阳格拒,阴盛格阳,临床除可见四肢厥逆、下利清谷、脉微欲绝等症状外,又可见阳浮于外之症,如身热反不恶寒(但欲盖衣被)、面颊泛红等假热之象;阳盛格阴,其临床除见身热、面红、气粗、烦躁等症状外,又突然出现四肢厥冷(但身热不恶寒)、脉象沉伏(但沉数有力)等假寒之象73.阴阳亡失,是机体的阴液或阳气突然大量地亡失,导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

74.亡阳,临床表现多见冷汗淋漓、肌肤手足逆冷、精神疲惫、神情淡漠,甚则见昏迷、脉微欲绝等症状。

75.亡阴,临床表现多见汗出不止、汗热而黏、手足温和喘渴烦躁,或昏迷谵妄、身体干瘪、皮肤皱褶、目眶深陷、脉疾躁无力等症。

76.气、血、津液失调病机,气失调:主要指气不足和气行失常两个方面的病理变化;血失调:是指血不足和血行失常(出血和血瘀)的病理变化;津液失调:是指津液代谢障碍所产生的津液不足和输布排泄障碍的病理变化。

77.预防,就是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治未病"的预防思想。

78.未病先防,培养正气,提高抗病能力,消灭病邪,防止邪气侵害。

79.既病防变的基本措施,早期诊治,控制疾病的传变。

80.康复康复,在中医学中多指病后身心的恢复。

81.康复的原则,形神共养,调养气血阴阳82.常用康复疗法,药物康复和康复器械的辅助疗法,针灸推拿气功康复法,体育娱乐康复法,自然康复法。

83.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四诊、八纲、辨证、疾病诊断、症状鉴别和病案撰写等。

84.基本原则,审内察外,整体统一,四诊合参,辨证求因,审因论治85.四诊,它包括望、闻、问、切四个内容。

是诊察疾病的方法,又称为“诊法”。

86.望诊,是对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象以及分泌物、排泄物的色、质异常变化进行有目的观察,以测知内脏病变,了解疾病情况的一种诊断方法。

87.望色的临床表现和意义,白色主虚寒证、失血证,黄色为脾虚、湿蕴的征象。

黄而鲜明如橘子色者,为阳黄,多属湿热,黄而晦暗如烟熏者,为阴黄,多属寒湿,赤色主热证赤为血色,久病、重病面色苍白却时而泛红如妆--戴阳证,青色主寒证、痛证、瘀血证及惊风证,小儿高烧,鼻柱、两眉间及口唇青紫--惊风的先兆88.望形体强、弱、肥、瘦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肥人多痰,瘦人多火”89.望头形主要观察头的形状及动态,小儿头形过大或过小,伴有智力发育不全---肾精亏损,囟门迟闭,头项软弱不能竖立者--肾气不足,发育不良90.望头发主要望发的质和色的变化,发稀疏易落,或干枯不荣--精血不足证91.望目色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小儿睡眼露睛---脾虚,气血不足,瞳孔散大---精气衰竭,白睛黄染---黄疸目眦淡白,属气血不足92.望耳鼻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鼻柱溃烂塌陷---麻风病或梅毒93.望唇、齿龈、咽喉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口角流涎(或睡时流)---脾虚湿盛或胃中有热,亦见于虫积,口歪斜---中风94.望齿,应注意色泽、润燥、形态几个方面,牙齿干燥---胃热炽盛、津液大伤,干燥如枯骨---肾精枯竭95.斑疹斑和疹都是全身性疾病反映于皮肤的一种证候表现,斑疹常见于外感热病,亦可点大成片,或红或紫,平铺于皮下,摸之不碍手者,谓之斑;色红疹点小如粟,高出于皮肤,摸之碍手(亦有不高出皮肤,抚之无碍手之感),谓之疹,深红如鸡冠色---热毒炽盛;色紫暗者---热毒盛极、阴液大伤96.白(疒咅)又名白疹,多系湿郁肌表,汗出不彻所致。

97.正常舌象,“淡红舌、薄白苔”。

98.望苔色,①白苔:一般常见于表证、寒证;②黄苔:主热证、里证。

99.望苔质,腻腐:腻苔,是舌面上覆盖着一层浊而滑腻的苔垢,腐苔,苔质颗粒较大,松软而厚,形如豆腐渣堆积舌面,刮之易脱100.剥落:苔的有无与消长变化,是正邪斗争互为消长的表现。

若舌苔骤然退去,不再复生,以致舌面光洁如镜,101.有根与无根,表示有胃气;无根苔多见于虚证、寒证,表示胃气衰。

102.望排出物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一般来说,排出物清稀者,多为寒证;黄浊稠黏者,多属热证。

103.呕吐物秽浊酸臭---胃热或食积所致104.大便,先便后血,其色黑褐的是远血;先血后便,其色鲜红的是近血。

105.小便,尿有砂石者---石淋;尿如膏脂者---膏淋106.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个方面。

107.语声变化的临床意义,语声高亢洪亮,多言而躁动的,属实证、热证;语声低微无力,少言而沉静的,属虚证、寒证;语言错乱,郑声,属于心气大伤,精神散乱的虚证。

108.呼吸异常变化的临床意义,呼吸有力,声高气粗,多是热邪内盛,“叹息”(古称太息),多因情志抑郁,肝失疏泄所致。

109.咳嗽声音变化的临床意义,终止时作鹭鸶叫声的,称为顿咳(百日咳),咳声如犬吠,多为白喉。

110.呃逆、嗳气音声变化的临床意义,食后嗳出酸腐气味---宿食停积,或消化不良111.口气、痰涕、二便气味异常的临床意义,口气臭秽---胃热、或消化不良,亦见于龋齿、口腔不洁等;口气酸臭---胃有宿食;口气腐臭,多是牙疳或有内痈。

112.问诊,是医生对病人或其家属、亲友进行病情查询的一种诊察方法。

113.问寒热,问寒热是询问病人有无怕冷或发热的感觉。

114.恶寒发热的临床意义,多见于外感表证,外感风寒常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外感风热常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