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合集下载

浅谈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浅谈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浅谈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及其防范措施浅谈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及其防范措施农村信用社经脱钩农行隶属关系后,由于点多面广、管理难度大,加上管理体制未能真正完善、产权不明晰、内部管理相对薄弱、员工素质普遍较低的等多面的因素,几乎具备操作风险发生的一切条件,长期以来不断发生的操作风险给农村信用社带来了十分严重的后果。

2005年开始,按照中国银监会的统一部署,全国各地金融机构开展了操作风险防范和案件专项治理工作。

结果显示在所有银行业金融机构发生的案件中,农村信用社发案率接近占50%。

可见农村信用社的操作风险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比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严重,潜在操作风险和隐患时时存在,使农村信用社防范操作风险的形势十分严峻,加强操作风险的防范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防范工作刻不容缓。

一、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的特点从全面的操作风险防范和案件专项治理工作暴露出的问题分析,农村信用社发生的操作风险具有以下主要特点:(一)涉及面广,以信贷为重点区域。

从已经查出和暴露的违规操作和各类案件看,涉及到存款、信贷、投资、融资、不规范,存在法律漏洞,容易引起法律纠纷,一旦对簿公堂极有可能处于不利的法律地位。

无论采取何种形式,操作风险制造者其主要目的无不是为了侵占资金,给农村信用社带来的后果是资金损失和风险增加。

(三)作案手法低劣,违章操作是主要形式。

从各类操作风险事件和案件的实施形式看,违章操作是主要形式。

无论是无知或非主观性引起的操作风险,还是以侵占资金为目的犯罪作案,均是无视各项规章制度的存在,或者是寻找制度的漏洞和真空加以实施。

作案人大多作案手法低劣,但由于制度形同虚设,相关工作人员明知不对或熟视无睹,听之任之,或怕得罪领导不敢纠正和制止,甚至协助办理,有的持续作案时间长达十多年的大案经过很多的稽核和检查却安然无恙,直至展开拉网式排查或专项检查时才暴露。

(四)违规代价低,对当事人以教育为主。

从案件责任追究情况看,普遍处理较轻,只处理基层社不处理管理机构,只追究当事人责任而不追究上级领导责任。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开展信贷业务过程中,农村信用社面临着各种风险,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本文将对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进行分析,同时探讨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分析1. 信用风险农村信用社的客户主要是农民和农村小微企业,由于其经济实力有限,信用状况较为薄弱,因此信用风险是农村信用社面临的首要风险。

在农村信用社的信贷业务中,由于客户信用评级不足、还款能力不足等原因,存在着违约风险,如果大量客户发生违约,将会严重影响农村信用社的资金安全和经营稳定。

2. 市场风险农村信用社的信贷资金主要来源于存款,而客户存款总额对农村信用社的贷款规模是有限制的,当农村信用社过度依赖存款资金时,存在着市场风险。

当农村信用社面临存款减少的情况时,将会严重影响其资金来源,导致资金链断裂,进而影响农村信用社的正常经营。

3. 流动性风险农村信用社的信贷业务具有一定周期性,而存款业务又相对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因此存在着流动性风险。

尤其是在农村信用社面临大量存款提前支取或者大额贷款提前还款时,将会对其资金流动性造成一定影响。

农村信用社在开展信贷业务时,应当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建立信贷风险评估模型、加强对客户的信用评级管理、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等。

通过对客户的信用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和监控,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化解。

2. 多元化资金来源农村信用社在资金来源上应当多元化,通过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引入更多的融资渠道,降低对存款资金的依赖。

积极开展金融创新,拓宽资金来源,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并降低市场风险。

3. 完善内控机制农村信用社应当加强内控管理,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体系,加强风险监管和控制。

在开展信贷业务时,严格执行贷款审批流程,严格把控贷款发放的资金来源和用途,防范信贷风险。

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提高农村信用社的风险抵御能力。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信用社成为了农村金融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农村居民提供各类金融服务。

然而,在信贷业务中,有一定的信贷风险,需要采取应对措施。

(一)信用风险农民实际收入稳定性较差,借款人的信用状况不够透明,可能存在违约、拖欠和欺诈等信用风险。

(二)市场风险市场风险主要来源于市场价格波动和市场需求变化,例如农产品价格下跌、市场需求减少,导致借款人无法按时偿还贷款。

(三)流动性风险农村信用社的资金来源主要来自存款,而存款的流动性不如其他金融机构,导致信贷资金无法及时回笼,形成流动性风险。

(四)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由农村信用社内部管理不善或人为疏忽带来的风险。

例如,无法及时偿还借款人的贷款和管理不善等。

(一)设置贷款条件和风险控制机制农村信用社应在贷款申请时进行详细的资质审查和评估,设置严格的贷款条件和风险控制机制,降低信用风险。

(二)加强市场机制建设农村信用社应适应市场的变化,加强市场机制建设,开发出基于农产品价格走势变化的贷款产品,提高市场风险的可控性。

(三)建立货币市场交易平台农村信用社可以建立货币市场交易平台,提高存款的流动性,稳定信贷资金来源,有效缓解流动性风险。

(四)建立内部风险控制机制农村信用社应建立内部风险控制机制,包括规范贷款业务流程、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加强员工培训等,降低操作风险。

三、结论在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中,存在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

为了降低风险,农村信用社需要根据风险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设置贷款条件和风险控制机制、加强市场机制建设、建立货币市场交易平台和建立内部风险控制机制等。

农村信用社的风险分析与防范对策

农村信用社的风险分析与防范对策
在性。
可控性
通过科学的风险管理手段,农 村信用社可以对风险进行控制
和防范。
风险产生的原因
外部环境因素
01
包括政策法规、经济形势、市场竞争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
可能给农村信用社带来风险。
内部管理因素
02
如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风险管理意识薄弱、员工素质不高等
因素,也可能导致风险的产生。
业务操作因素
03
总结词
流动性风险是指因资金流动性不足导致的风 险。
详细描述
流动性风险的产生与资金来源、资产质量、 经营状况等多种因素相关,具有较大的不确 定性和突发性。农村信用社需要建立完善的 流动性风险管理机制,加强资金管理和资产 质量监测,以降低流动性风险的发生概率和
影响程度。
03
农村信用社风险防范对策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总结词
操作风险是指因内部流程、人员操作或 系统故障等因素导致的风险。
VS
详细描述
操作风险的产生与内部管理、人员素质、 系统安全等多种因素相关,具有较大的不 确定性和隐蔽性。农村信用社需要建立完 善的操作风险管理机制,加强内部控制和 监督,提高员工素质和安全意识,以降低 操作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
案例二
某农村信用社由于内部管理不善,导致发生了多起操作风险事件。该信用社在 内部控制和操作流程规范方面存在较大漏洞,员工素质有待提高。
案例对当前农村信用社风险防范的启示
强化风险管理意识
农村信用社应提高全员风险管理意识, 将风险管理贯穿于业务发展的全过程。
提高员工素质
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风 险意识和业务素质,降低因人员操作
失误引发的风险。
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浅谈如何应对农村信用社风险防控措施档

浅谈如何应对农村信用社风险防控措施档

浅谈如何应对农村信用社风险防控措施档随着中国农村发展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村信用社在各地落地生根,为广大农民提供了便捷的融资渠道。

但同时,农村信用社的风险也越来越引人担忧,风险防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从提高员工素质、建立完善风险评估机制、加强内部控制、推广金融科技四个方面浅谈如何应对农村信用社风险防控措施档。

1.提高员工素质。

员工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农村信用社的安全发展和业务水平,因此,提高员工素质是防范违法风险的重要手段。

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普法水平,加强业务管理培训,提高岗位技能,强化内部监控和防范意识,完善薪酬激励机制,注重员工的职业发展和创新奖励,都是提高员工素质的有效手段。

2.建立完善风险评估机制。

农村信用社要建立科学合理、全面细致、风险可控的风险管理评估机制。

首先,要对风险进行科学分类、分级管理,根据风险等级制定不同的监测措施和管理措施;其次,要加强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的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置风险;最后,要加强对资产质量的监测,确保其安全稳健,避免发生资产质量风险。

3.加强内部控制。

内控是农村信用社重要的风险防范措施,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

首先,要完善经营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责和环节,设立必要的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实行有效的内部管理和检查制度;其次,要加强对关键领域的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重点针对业务贷款、保险理赔以及账务处理等关键业务领域的风险点进行重点监控;最后,要加强对数据安全的管理,使用安全、可靠的技术保护客户数据和信息,避免信息泄露和非法操作。

4.推广金融科技。

金融科技是农村信用社重要的风险防范工具。

通过推广金融科技,建立和完善网络信息安全、大数据风险管理和人脸识别等技术手段,提高风险监控和评估的智能化水平,更好地预防风险,避免损失。

综上,农村信用社风险防控需要多措并举,要通过不断完善员工培训、风险评估机制建立、内部控制加强和金融科技推广等措施,提高农村信用社的风险防范能力和业务水平,让农村信用社为农民谋取利益的同时也确保风险可控和安全运营。

信用社风险防控措施7篇

信用社风险防控措施7篇

信用社风险防控措施7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信用社风险防控措施的资料7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篇1浅谈如何应对农村信用社风险防控措施作为经营货币信用的特殊行业,风险总是与生俱来并且与收益相伴相生。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渐激烈和经营环境的日趋复杂,各种隐性的风险隐患始终存在,不得不引起全体员工特别是高级管理层的高度正视。

现就农村信用社风险防控的应对措施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一、要想减少客户违约的机率,防控信用风险,首先要做到“擦亮眼睛、扎紧篱笆”。

相关人员要做到忠诚履职,不辱使命。

对客户事前调查、事后检查等都要详细、全面、客观、公正,不被表面现象迷惑、不被花言巧语攻心、不被小利小惠熏心,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做事是防控信用风险的必由之路。

其次要提高自己的业务素养,让自己有能力发现问题、化解隐患。

目前有一小部分员工工作效率不高,学习能力不强,疲于应对日常事务,或对新的业务规则不懂也不学,以经验习惯代替规章制度,或重业务指标完成情况,轻风险管理知识更新,对新要求新规范报怨不休,知识老化,无法适应新时期风险防控及管理的要求,无力发现隐患甚至在工作留下风险隐患,因此主动学习、提高业务技能是有效降低信用风险的重要途径。

二、提高执行力,防控操作风险不能只靠转发文件或者联社检查处罚,这些可能都是治标不治本的。

我个人认为真正起作用的一是操作者本人的职业操守,让主动合规、自觉合规的意识与习惯成为每个员工的信仰;二要靠科技力量支撑,充分发挥日常监控的作用,让一切操作都在有效监督中进行;三要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加大违规成本,让有意违规者不敢轻易违规,这里所说的违规成本不仅包括经济处罚、通报批评、个人积分等常规手段,更应包括提拔、考评、工资绩效分配倾斜等方面的具体落实。

三、应对市场利率风险的主要途径是要做到知己知彼,适时调整,灵活应变。

即要能够准确判断国家的政策走向,又要全面、及时了比如,解竞争对手的动态,制定出更加合理的利率定价水平,确保竞争优势。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农村信用社是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主要形式,作为农村金融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信贷业务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必须得到充分的重视和有效的应对措施。

1.市场风险农村信用社面临着市场风险,主要表现为贷款资金回收困难,导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对象多为小微企业和个人,而这些客户的信用情况难以保证,存在着违约风险;同时,农村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慢,企业生产增长率和利润率等指标不如城市,贷款回收存在较大的风险。

2.信用风险农村信用社由于区域较小,客户生产经营范围较窄等因素造成贷款风险集中程度较高。

另外,由于其客户群体较为单一,支付能力有限,违约风险较高。

3.操作风险由于农村信用社机构规模较小,员工岗位交叉较普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成本控制不到位,可能导致贷款流程不规范,贷款风险忽略审查,人员疏忽大意等操作风险。

4.区域风险农村信用社的贷款业务较为集中在某个地区,可能会受到该地区经济、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致使该地区客户的发展受阻或出现连带违约等风险。

1.加强信用评价农村信用社应加强对客户资质的评估,特别是对担保能力评估,严格重视客户征信黑名单信息提示,并通过贷款人的担保能力、存款余额或其他方式控制违约率,降低信用风险。

2.创新小微金融产品农村信用社应适时对小微企业和个人创新金融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降低风险,增加贷款收益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3.注重风险管理制度建设农村信用社应构建客户风险管理制度,制定操作规范,加强对风险监测体系的建设,提高员工贷后管理能力,树立合规经营的理念。

4.合理把握风险度农村信用社应合理利用货币政策工具,适时调整贷款利率,控制资本金增量;应长期关注资产质量,确保资产负债平衡,避免出现大额不良贷款风险,为保证其经营安全提供保障。

总之,农村信用社应从加强信用评价、创新小微金融产品、注重风险管理制度建设和合理把握风险度等方面入手,促进农村金融业的健康发展。

农村信用社七措施抓好安全防范

农村信用社七措施抓好安全防范

农村信用社七措施抓好安全防范前言近年来,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服务主力,在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应注意安全防范工作的开展,保障社会稳定和群众利益。

因此,对于农村信用社,加强安全防范,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七措施下面是农村信用社应采取的七项措施。

1. 完善制度,明确职责农村信用社应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以规范业务流程和操作程序。

同时,要明确岗位职责,加强内部监管,形成有效的管理体系,保证工作的有序开展。

2. 加强风险意识,规范经营行为农村信用社要加强风险意识,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理念。

出现贷款风险、信用风险等问题时,要及时妥善处理。

同时,要规范经营行为,加强合规管理,严禁违规操作。

3. 加强员工教育,提高管理水平农村信用社要注重员工教育,提高管理水平和风险意识。

在员工的招募、培训、管理方面,要统一标准、科学评估,完善培训机制,多元化培训途径,保证员工能够熟练掌握业务知识。

4. 加强技术投入,提高信息管理水平农村信用社要加强技术投入,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

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实现信息化管理,提高信息管理水平和安全防范能力。

5. 健全风控体系,提高信贷管理水平农村信用社要健全风控体系,完善风险管理机制,防范信贷风险。

对于贷后风险,要及时跟进,及时解决,避免出现不良贷款的情况。

6. 建立积分制,加强内部管理农村信用社可以建立积分制度,对员工进行考核和管理。

通过设定具体指标,与奖金、升职挂钩,以此逐渐提高员工的绩效水平,优化内部管理。

7. 加强合作联动,形成合力农村信用社可以加强合作联动,与公安、金融监管等部门共同开展安全防范工作。

同时,可以与其他农村信用社、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合作,形成合力,加强风险管理和防范措施。

结语以上就是农村信用社应采取的七项安全防范措施。

在日常工作中,农村信用社要密切关注金融市场动态,加强内部管理,积极采取措施,打造强大的安全防范体系,为农村金融服务的持续稳健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浅析农村信用社柜面业务操作风险及防范

浅析农村信用社柜面业务操作风险及防范

- 一 、 村信 用社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的基 本情况 农
( ) 面 业 务 操 作 风 险 是 指农 村 信 用 社 营 业 网点 为 客 户 办 理 一 柜 账 户 开销 、 金 存 取 、 付 结 算 等 业 务 过 程 中 , 现 支 由于 风 险 控 制 失 效

在 传 统 的 劳动 分 工 原 则 下 ,职 能 部 门 把信 用 社 的流 程 割 裂 成 个 个 独 立 的 环节 。 注 的 往往 是单 个 任 务 或 工 作 。 结 果 是 忽 视 关 其 柜 面 操 作 风 险 控制 的动 态 性 、 系统 性 . 忽视 了 以流 程 为 驱 动 载 体 的 操 作 风 险 管 理 体 系建 设 。从 而 引 发 了 由于 流程 不 完 备 而 形 成 了 柜 面 业 务 操 作 风 险控 制 盲 区 。
错屡屡发生 。 留下 风 险 隐 患 。 ( ) 五 激励 约束 机 制 不 健 全 。
农 村 信 用 社 业 务 涉及 种类 广 、 务量 大 , 业 因此 其 风 险也 无 处 不
在 、 时 不有 。账 户 的开 销 、 无 现金 的存 取 、 支付 结 算 业 务 的清 算 , 任
经 营 战 略 的 管 理体 系 。 当前 的 情 况 看 , 村 信 用社 还 没 有 建 立 一 从 农
套 完 整 的 激 励 约束 制 度 , 其 在 一些 农 村 地 区 , 尤 柜员 的工 作 积 极 性
不是很高 。
农村信用 社的主要任务是依 照国家法律和金融 政策的规定 , 组 织 和 调 节 农 村 基 金 , 持 农 业 生 产 和农 村 发展 。 因此 , 并 不 以 支 其
( ) 管人 员 监 督 检 查 力 度 不 够 。 四 主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摘要】农村信用社在信贷业务中面临着各种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

为了更好地管理这些风险,需要对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进行深入分析,了解风险来源和评估方法。

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建议,包括加强风险监控和管理,完善风险管理机制,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通过制定有效的风险应对策略,农村信用社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确保信贷业务的稳健运行和风险的有效控制。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分析、风险来源、风险评估、应对措施、监控、管理、风险应对策略、风险管理机制、风险防范意识。

1. 引言1.1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为农村居民提供贷款、存款和其他金融服务。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农村信用社在信贷业务中所面临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加。

对农村信用社的信贷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等方面。

在进行风险分析时,需要对信用社的贷款资产质量、贷款违约率、不良贷款率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风险程度和风险来源。

对于风险的评估方法可以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建立风险模型和评估指标体系来全面评估信贷风险水平。

应对措施建议包括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措施、强化信贷审查和监管等方面。

在监控和管理方面,农村信用社应当建立健全的风险监控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风险。

要加强对信用社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确保信贷业务的安全和稳健发展。

2. 正文2.1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分析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分析是指对农村信用社在信贷活动中所面临的各种潜在风险进行全面的识别、评估和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和管理策略。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法律风险等方面。

农村信用社安全防范对策

农村信用社安全防范对策

农村信用社安全防范对策
农村信用社可以采取以下安全防范对策:
1. 强化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制定明确的审批权限和工作流程,设立独
立的内部审计部门,负责对各项业务进行监督和检查。

2. 加强员工培训:对新员工进行全面的岗位培训,包括风险意识、业务知识、操作规
范等方面的培训,并定期进行专项培训,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3. 建立完善的安全制度: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明确工作责任和要求,包括
对现金、票据、电子数据等重要资源的管理和使用规定。

4. 加强信息安全防范:采取技术措施,确保网络、系统、数据库等关键信息资产的安全,包括设置防火墙、加密传输、备份数据等。

5. 增强风险识别能力:建立风险识别和评估机制,加强对重大风险的预警和控制能力,及时发现和应对风险。

6. 加强反洗钱措施:建立反洗钱责任制,加强客户身份识别、交易监控等措施,防范
非法资金流入和洗钱行为。

7. 加强外部合作与监管:与公安、银监等执法机构建立密切合作关系,接受监管部门
的检查和指导,加强外部安全监管。

8. 完善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包括安全事件处理流程、事故处理和应对措施等,
确保安全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

浅谈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及其防范对策

浅谈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及其防范对策

浅谈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及其防范对策●默学哲 目前,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超前经营,滞后管理,资产负债比例不良,资本充足率过低,资金脆弱,信贷风险系数过高,两呆盘活艰巨等问题,致使农村信用社大面积亏损,如何加强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与风险防范,笔者对此谈几点想法。

一、经营风险(一)信贷风险当前,信贷资产潜在的风险已成为农村信用社经营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大问题,我们要防险、治险就要了解形成风险的根源,这其中不外乎如下几点因素:1、历史留给我们对“政策”放款的无可奈何。

解放初期的信用合作社本着“合作”的性质,有为社员服务和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特点,因为它的任务为大力发展农村储蓄进行低利贷款,支持农业生产发展,保证贫困农民基本生活。

事实上,农村信用社确实做到了这一点——谁有困难就帮谁。

当时的放款根本不考虑将来是否有还贷能力,而是是否困难和需要帮助,信用社的合作经营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今天,我们面对历史留给的呆账资产,怎样才能盘活。

2、开放搞活大放款,企业倒闭,贷款挂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经济发展出现新的腾飞,全国各地争上项目,可谓“一哄而起,遍地开花”,而金融业也不甘落后,有求必应地比放贷款。

可伴着缺乏信贷安全,技术过软,管理不善,收贷人员素质偏低,没有很好地抓住收贷时机,经济热过后,大多企业关停并转——贷款在一定程度上被挂空。

据统计,这部分贷款占现今农信社两呆贷款比例的60%左右。

面对形成的信贷沉淀,如不采取有效措施,信贷资产就有流失的潜在风险。

3、脱离“三性”,经营上缺乏活力。

遵循经济规律要求,坚持流动性、安全性与效益性的统一,才能高效运作信贷资产。

可事实上我们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还比较滞后,往往顾此失彼,部分信用贷款的信用失效,抵押贷款的法律程序不完善,使信贷资产失去安全保护。

金融信用意识的薄弱所带来的贷款逾期不还、拖压、流动性欠佳,定期储蓄比例偏高,中长期负债由于短期贷款,成本高,盈利性差。

浅谈农村信用社如何防范信贷风险

浅谈农村信用社如何防范信贷风险

时代金融20时代金融浅谈农村信用社如何防范信贷风险摘要: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阶段我国农村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

伴随中国老百姓大半个世纪的农村信用社也逐步发展壮大。

在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农村信用社长期积累的信贷风险逐渐暴露,并呈现出占比高、金额大的特征。

如何加强信贷风险管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有效防范化解风险,已经成为当前农村信用社发展的重中之重。

笔者在本文中重点探讨了农村信用社应该如何防范信贷风险。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 信贷 防范风险● 刘兴昱一、引言农村的发展与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因为我国的农作物都是在农村种植、培养,输送到城市后供城市居民吃、穿、用。

因此一个国家是否能繁荣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国家是否重视三农的发展,而农村信用社正是支持三农经济发展的主力部队。

要想发展农业、振兴农村、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尽快达到我国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富裕的目标,农村信用社就需要为三农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服务,助力乡村经济发展。

由于农业产出的不确定、农村经济相对落后、农村居民文化程度良莠不齐等因素的影响,农村信用社投放的贷款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农村信用社必须采取一些措施防范可能会出现的风险。

二、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的成因所谓信贷风险是指客户不履行合同约定,未能按期偿还农村信用社贷款本息,信贷风险会导致农村信用社产生大量不良贷款,致使资产质量恶化,进而限制其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

目前,农村信用社面临的主要风险是不良贷款占比高,且化解难度大,不良贷款形成原因复杂,综合主客观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主观原因1.经营理念未得到根本转变。

经营管理理念比较陈旧,以人情代替制度、以信任代替制度、以习惯代替制度,同时信贷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文化程度、业务水平无法适应日益更新的信贷体系和市场需求,业务能力、职业精神缺失,导致部分贷款形成不良贷款。

2.贷款“三查”制度执行不到位。

农村信用社风险的形成及防范措施

农村信用社风险的形成及防范措施

农村信用社风险的形成及防范措施一、风险形成的原因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对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与其他金融机构一样,农村信用社也面临着各种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资产质量风险农村信用社的资产主要是信贷资产和拆借资产,信贷资产是农村信用社的核心业务,如对贷款者的资信调查不充分,对客户的还贷意愿和还款能力的评估不准确或不及时,就会造成不良贷款的增加。

当不良贷款比例高达一定水平时,就会导致资产质量风险。

2. 操作风险操作风险主要指因人为疏忽、考核不当、流程不合理造成的风险。

农村信用社的操作存在着客户身份核实不严、担保不足、贷后管理缺失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导致操作风险增加。

3. 利率风险农村信用社的利率风险主要来自于利率变动造成的影响。

农村信用社的盈利主要来自于财务调剂、利差收入等,如果贷款利率和拆借利率不能很好地匹配,就会造成利差损失,从而导致利率风险。

4. 市场风险市场风险主要指信用政策有变化、资产负债管理出现失误等因素导致的风险。

例如,在市场结构调整和政策调整的环境下,若农村信用社未及时调整业务结构或管理制度等,就会面临由市场风险引起的风险。

二、防范措施为有效避免农村信用社的风险和不可预见的损失,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完善内部管理模式完善内部管理模式可以有效降低操作风险和资产质量风险。

具体措施如下:•加强对客户身份核实,完善贷前和贷后管理。

•设置有效的风险控制检测指标和流程,严格执行信贷担保和风险分散原则等。

•提高业务人员的管理能力和专业知识,进行科学有效的风险防范培训。

2. 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可以有效避免利率风险和市场风险。

具体措施如下:•重视对市场的监控,及时跟进国家的经济、财政、货币等政策的变化。

•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增加存款、拆借、贷款等收入来源,逐步实现风险分散。

•引进和创新金融产品,多元化业务,减少单一业务的风险。

农村信用社风险的形成及防范措施

农村信用社风险的形成及防范措施

农村信用社风险的形成及防范措施【摘要】农村信用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也面临着各种风险,包括信贷风险、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

信贷风险主要来自于贷款违约和债务逾期,市场风险涉及资金流动性和市场波动,管理风险则涉及内部管理不善或操作风险。

为了防范这些风险,农村信用社需要加强监管和规范发展,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并完善内控机制。

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农村信用社的风险抵御能力,确保其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

加强风险管理对于农村信用社来说至关重要,只有做好风险防范工作,才能更好地为乡村经济服务,推动乡村振兴。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风险、形成、原因、信贷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防范措施、加强监管、规范发展、风险管理制度、内控机制。

1. 引言1.1 农村信用社风险的重要性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为农村居民提供金融服务的主要渠道。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风险挑战。

农村信用社风险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服务的主要方式,一旦发生风险可能会对农村居民的金融服务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会引发金融危机。

农村信用社风险的存在会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可能导致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进而影响整个经济的运行。

农村信用社风险的发生会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阻碍农村金融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对农村信用社风险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在深入研究其形成原因和防范措施的基础上,加强监管与规范发展、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完善内控机制是保障农村信用社健康发展的关键措施。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分析农村信用社风险的形成原因及防范措施,全面了解农村信用社在金融市场中所面临的各类风险,为相关监管部门和农村信用社提供有效的风险管理建议和指导。

通过研究农村信用社的信贷风险、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等方面,探讨其风险形成的内在机制和规律,为防范和化解农村信用社风险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中的操作风险及防控

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中的操作风险及防控

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中的操作风险及防控杨光信贷操作风险又称为素质风险,它是受贷款人自身素质、业务技能和贷款操作方式不当影响而形成的风险,是一种行为风险.通过对农村信用社不良信贷资产形成过程可以发现:大部分不良信贷风险是由于信贷流程关键环节的操作风险造成的,操作风险损失占比明显大于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笔者就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以信用社信贷业务中的公司类信贷业务、个人信贷业务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为例,浅谈信贷业务中的主要操作风险点、原因及其几点建议.一、当前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存在的主要操作风险一公司类信贷业务在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中公司类信贷业务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按照公司类信贷业务的操作流程,可分为评级授信、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款审批、贷款发放、贷后管理六个环节,其中主要存在以下操作风险.1.评级授信环节:一是信贷人员擅自更改评级标准和指标,弄虚作假测定客户信用等级和最高授信额度;二是信贷人员在企业发生重大变化或出现其他重大不利因素时,未及时下调信用等级和调整或终止授信额度;三是发现客户提供虚假的财务报表和企业信息时不及时纠正,导致评级授信失真等.2.贷前调查环节:一是信贷人员未按规定对信贷业务的合规性、安全性和盈利性及客户报表真实性、生产经营状况进行调查,或调查不深入细致,或按他人授意进行调查,未揭示存在的问题和风险,造成调查严重失实;二是未认真调查保证人、抵质押物、质押权利应具备条件,造成保证人主体资格不具备或超保证能力,抵质押物、质押权利条件不具备或重复抵质押及抵质押品低值高估;三是信贷人员未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未充分揭示客户编造虚假项目、虚假合同等.3.贷时审查环节:一是审查人员未提示、分析可能产生的风险;二是审查中隐瞒发现的重大问题和风险,或按他人授意进行审查,撰写虚假审查报告;三是未按规定对调查报告内容进行审查,未审查出调查报告的明显纰漏,或未揭示出重大关联交易,导致审批人决策失误.4.贷款审批环节:一是超权或变相超权放款,对国家明令禁止的行业、企业审批发放贷款;二是授意或支持调查、审查部门撰写虚假调查、审查报告;三是暗示或明示贷审会议通过不符合贷款条件的贷款.5.贷款的发放环节:一是逆程序发放贷款,未按审批时所附的限制性条款发放贷款,贷款合同要素填写不规范,未按规定办妥抵押品抵押登记手续或手续不完善,造成抵押无效;二是未按规定办理质押物止付手续和质押权利转移手续,形成无效质押等.6.贷后管理环节:一是未及时收取贷款利息,未履行贷款定期检查和报告的义务,或贷款催收不到位,造成了贷款超过了诉讼时效;二是未按规定对贷款资金用途进行跟踪检查;三是未关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大经营活动和重大风险问题,不注意追索未偿还贷款而丧失诉讼时效,企业有意将抵押物或质押物转移,企业通过重组或破产等方式故意逃废债务等.二个人信贷业务近年来个人不良贷款不断增加,作为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的主要组成部分,如何控制不良贷款,成为农村信用社日常信贷风险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笔者多年的稽核工作经历中发现,其中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个人大额耐用消费品贷款、个人生产经营性贷款、个人质押贷款中存在的操作风险尤为突出.1.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一是放贷人员未尽职调查客户所有信息而盲目发放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二是房地产开发商与客户串通,或直接使用虚假客户资料骗取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三是未核实第一还款来源或在第一还款来源不充足的情况下,向客户发放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四是房产中介机构以虚假购房人名义申请二手房贷款,骗取信用社信用;四是内外勾结编造客户资料骗取信用社贷款;五是因未及时办理抵押登记手续,而使开发商有机会将抵押物重复销售等.2.个人大额耐用消费品贷款:一是内部人员编造、窃取客户资料假名、冒名骗取贷款;二是为规避放款权限而化整为零为客户发放个人消费贷款;三是客户出具虚假收入证明、诈骗信用社贷款等.3.个人生产经营性贷款:一是内部人员未对个人生产经营情况进行尽职调查,不了解贷款申请人的生产经营和信用状况;二是向无营业执照的自然人或法人客户发放个人生产经营贷款;三是抵押物未按规定到有权部门办理抵押登记手续,形成无效抵押或未按规定保管抵押物;四是贷款抵押物被恶意抽走或变更,形成无效抵押或抵押不足等.4.个人质押贷款:一是质押单证办理止付手续或手续不严密,质押单证未经所有权人书面承诺、签字,形成无效质押;二是未对保单、存单等质押物进行真实性验证;三是申请人以假存单和假有价单证办理质押贷款等.三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村信用社推出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为“三农”的发展、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为当地农户的发家致富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一是对不符合贷款条件和范围的农户发放信用贷款;二是贷前调查不深入,还款来源不充足;三是未对贷款用途进行深入调查,造成转移用途和帮贷的现象较多;三是超授信额度发放贷款;四是借款人未亲自到场而由家属办理又未办理相关授权手续;五是贷款催收不及时,导致贷款丧失诉讼时效等.归结起来,农村信用社信贷操作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贷款“三查”制度流于形式.二是法律意识淡薄,借款手续容易存在瑕疵.三是对已产生风险的信贷资产保全不及时,催收手段单一,催收主动性差,不能根据情况及时采取不同的清收措施,错过最佳清收时机.二、操作风险形成的原因一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以我区联社为例,现有信贷人员28名,平均年龄38岁,虽然大专以上学历占比达86%,但整体素质并不高,在接受新知识、新制度、新法律手段的能力上不足,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对信贷业务的分析判断不全面.同时,信贷人员人均管理贷款500笔左右,同时兼顾存款、中间业务、支农宣传、信用评定、贷款清收等一系列工作,人均业务量偏大.此外,随着社会的开放,泥沙俱下,部分信贷人员道德意识削弱,存在一些有悖于金融业职业道德的行为.二检查激励机制不到位.基层信用社服务的地域范围广、客户多、人员少,检查部门对信贷人员业务检查面不够全,监控手段落后,监督效果不明显.同时,对信贷人员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导致信贷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疏忽大意,信贷操作不规范,依法管贷意识不强,给信贷业务留下风险隐患.三制度执行不严.在日常贷款管理中,大多数信用社对联社下发的制度办法照抄照搬,不能结合自身实际加以细化,导致内控制度缺乏系统性,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其次,一些信用社负责人在工作中疏于监督和管理,未认真规范和监督信贷人员行为,导致制度形同虚设.另外,由于基层信用社人员相对不足,贷款“三查”制度流于形式,在贷款前不能深入调查,准确评估风险;在贷款放出后不能做到及时跟踪检查,导致贷款出现风险难以控制.三、防范信贷业务操作风险的几点建议一突出人本管理,提升信贷人员素质.加强对信贷人员的管理,提高信贷人员综合素质,造就一支具有现代风险经营理念、良好职业道德、扎实信贷业务知识、过硬风险识别能力的高素质业务队伍.一是明确对信贷人员管理的部门,细化信贷人员的准入、管理、退出流程,防止部门、岗位之间的管理职责重叠或空缺.二是加强对信贷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和职业操守教育,让其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行为准则观,增强工作责任心和事业感.三是加大业务培训力度,提高信贷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从而提升信贷人员辨别和认识业务操作中各个环节可能出现风险的能力,实现操作行为精细化,规范化,增强信贷人员操作风险控制的针对性和约束力.二落实科学发展,牢固树立审慎稳健的信贷理念.牢固树立信贷业务的科学发展观,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加快信贷业务的发展,坚决杜绝各类短期行为和粗放管理,大力倡导新型的企业信贷文化,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将法律支持深入到信贷业务各环节,形成法律支持的全程制度化流程管理,实现以人为核心向以制度为核心转变,建立有效的信贷决策机制.在信贷经营管理模式上,尝试建立独立的授信风险管理部门,对不同客户对象、不同种类的授信进行统一管理;对具备条件的城区和大镇可实行信贷业务集约化管理,成立法人、个人客户中心,由中心进行统一管理,以此提高管理层次,实现岗位设置分工合理、职责明确,审贷分离,最终实现专业化经营和管理.三注重贷款规范管理,强化内部控制建设.一是理顺贷款业务前台与后台部门之间的关系,完善业务转授权制度,加强法律审查,实行档案规范管理,有效的防范操作风险.二是建立和完善信贷管理规章制度和办法,结合自身业务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梳理业务流程,明确各层面的信贷管理职责和权限,确保每一笔贷款从发放、管理到收回的各个环节都有据可依,人人都按规定程序操作,最大限度地避免贷款的发放、管理过程中的操作风险,促进农村信用社的有序健康发展.三是把握关键环节,有针对性地对信贷业务重要环节和步骤加强管理,切实做好信贷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各个环节的规范操作.四是完善信贷管理系统功能,提高信贷管理系统使用效率,通过提高技术手段,防范信贷人员操作风险,对各类不良行为及时发出预警,对不良客户予以拦截,真正发挥现代科技在信贷管理中的作用.五是坚决执行信贷人员定期轮岗和片区交流制度,做到问题早发现,风险早预防.六是加大稽核监督力度,重视贷款外部核对和实地走访,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序时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对重点社、重点人员存在的问题重点检查,做到发现一个查处一个.四加强贷款责任追究,建立贷款发放责任约束机制.要进一步强化、细化贷款责任追究办法,强力推进不良贷款定期问责制度、到期提示制度、逾期警示制度和不良责任追究制度.明确主责任人制度,对农村信用社信贷所涉及的调查、审查、审批、合同的签订、贷后管理等环节,明确主责任人及其责任,强化信贷人员风险责任和风险意识.在建立责任制的同时配之以奖励制度,将信贷人员的贷款发放质量与其收入挂钩,进行奖励.作者:市郊联社。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1. 引言1.1 农村信用社的重要性农村信用社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作为农村金融的重要渠道,农村信用社不仅可以为农民提供融资支持,同时也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农村信用社的设立和发展,可以更好地满足农村居民的金融服务需求,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

农村信用社除了在农村金融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外,还能够促进金融机构的互联互通,实现城乡金融的衔接。

农村信用社通过发展信贷、储蓄、支付等业务,可以为农村居民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助力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

1.2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的现状目前,随着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服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农村居民和农村企业提供了融资渠道,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也逐渐凸显出来。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主要表现为信贷违约风险、信贷集中度风险和信贷政策风险。

由于农村信用社的客户多为农村居民和农村小微企业,信用状况较难准确评估,容易导致信贷违约。

由于农村信用社在某些地区的信贷集中度过高,一旦发生不良贷款,就会对农村信用社的资金安全造成影响。

农村信用社的信贷政策不够完善,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出现风险。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的现状值得关注。

农村信用社需要加强风险管理,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模型和风险防范机制,完善内部控制,提高信贷管理水平,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确保农村信用社能够稳健发展。

2. 正文2.1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分析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分析是评估信贷活动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的过程,通过对风险的全面分析和评价,帮助农村信用社更好地识别、管理和应对信贷风险。

在进行信贷风险分析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需要对农村信用社的信贷政策和流程进行全面审查,包括贷款审批标准、利率制度、风险评估方法等,以确保这些政策和流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如何防范操作风险

如何防范操作风险

如何防范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的内部程序、⼈员失误、系统故障或外部事件造成损失的风险。

它⼴泛存在于农村信⽤社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是农村信⽤社经营管理⾯临的基础风险之⼀。

如何防范和应对操作风险,是农村信⽤社进⾏案件专项治理所⾯临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个⽅⾯防范和应对农村信⽤社的操作风险。

 ⼀、强化⼈本教育,抓操作风险防范的核⼼。

⼈是⽣产⼒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防范操作风险的核⼼内容。

因此,抓员⼯教育培训,做好员⼯思想政治⼯作,是防范操作风险的⾸要任务和核⼼⼯作。

(⼀)抓员⼯⼊⼝关。

把好⼊⼝就把好了操作风险发⽣的源头关。

⼀是招聘员⼯市场化。

农村信⽤社应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按⼯种和岗位从社会⼈才市场上择优选录员⼯,确保招聘员⼯渠道的多样化。

⼆是招聘员⼯多元化。

农村信⽤社由于经营商品的特殊性,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层⾯,这就要求员⼯应当是通才。

三是招聘员⼯⾼标化。

农村信⽤社员⼯招聘定位要⾼、起点要⾼,不能因管理体制、发展现状等束缚⼈事管理的思想和理念。

(⼆)抓业务培训关。

⼀是对新⼊社员⼯,根据不同⽂化层次扎实搞好岗前业务技能培训,不能留空档和盲区。

⼆是对现有员⼯,企业也要根据⼯种、岗位、⽂化结构,有针对性、有⽬的地搞好在岗培训。

经过培训,员⼯要能清晰地知道业务操作的各个环节和各环节可能出现的风险,以及农村信⽤社内控规章对风险的控制和对违规操作出现风险的惩处,从⽽增强操作风险控制的针对性和约束⼒。

(三)抓职业操守关。

⼀是加强职业操守教育,让员⼯清楚地懂得农村信⽤社的职业操守⾏为准则,知道操作风险的危害性。

⼆是培养员⼯共同的价值观,使员⼯树⽴正确的职业观、⾏为准则观,增强其操作风险控制意识和⾃觉性。

⼆、强化制度建设,抓操作风险防范的根本。

(⼀)及时梳理修订完善内控管理制度。

农村信⽤社已有的规章制度、操作程序和实施细则很多,但缺乏有效的整理修订。

农村信⽤社应将现有的内控管理制度(含各种执⾏登记簿)分门别类地进⾏全⾯清理,汇编成册,分发到各个层⾯的管理者、执⾏者、操作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及其防范措施农村信用社经脱钩农行隶属关系后,由于点多面广、管理难度大,加上管理体制未能真正完善、产权不明晰、内部管理相对薄弱、员工素质普遍较低的等多面的因素,几乎具备操作风险发生的一切条件,长期以来不断发生的操作风险给农村信用社带来了十分严重的后果。

2005年开始,按照中国银监会的统一部署,全国各地金融机构开展了操作风险防范和案件专项治理工作。

结果显示在所有银行业金融机构发生的案件中,农村信用社发案率接近占50%。

可见农村信用社的操作风险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比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严重,潜在操作风险和隐患时时存在,使农村信用社防范操作风险的形势十分严峻,加强操作风险的防范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防范工作刻不容缓。

一、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的特点从全面的操作风险防范和案件专项治理工作暴露出的问题分析,农村信用社发生的操作风险具有以下主要特点:(一)涉及面广,以信贷为重点区域。

从已经查出和暴露的违规操作和各类案件看,涉及到存款、信贷、投资、融资、结算、财务会计、安全保卫、计算机等业务的方方面面,几乎每个业务领域均有违规、违章、违纪、以致违法现象。

信贷业务是农村信用社的主要资产业务,也是操作风险多发部位,造成的危害也最大,信贷违规违纪现象多种多样,违规手法五花八门。

一是对同一贷款户由多个信用社多次发放贷款,从而达到化整为零、逃避贷款审批的现象较为严重,成为违规发放贷款的主要形式,造成贷款损失严重。

二是贷款管理不严,贷款跟踪检查不到位,贷款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三是信贷档案资料不规范、不全面,给贷款安全留下隐患。

四是贷款形态反映不真实,没有及时做好贷款五级分类。

有的信用社还违规办理不符合条件的借新还旧贷款;跨地区、垒大户等其它违规贷款也屡见不鲜。

(二)危害性大,以侵占资金为目的。

由于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涉及面广,发生的频率高,而且大部分操作风险是主观性的以侵占资金为主要目的的道德因素引起的,因此对农村信用社危害性相当大。

一是大大降低了贷款质量。

农村信用社实施改革前,全国农村信用社实际不良贷款率在50%以上;二是造成直接资金损失。

违规拆借资金、携款潜逃、票据诈骗、计算机犯罪、安全保卫事故、柜台操作失误等均带来严重的资金损失。

三是留下风险隐患。

有的操作风险虽然不直接或立即造成损失,但却留下风险隐患,给经营带来无法估量的困难。

四是引起法律纠纷。

由于制度不健全、操作不规范,存在法律漏洞,容易引起法律纠纷,一旦对簿公堂极有可能处于不利的法律地位。

无论采取何种形式,操作风险制造者其主要目的无不是为了侵占资金,给农村信用社带来的后果是资金损失和风险增加。

(三)作案手法低劣,违章操作是主要形式。

从各类操作风险事件和案件的实施形式看,违章操作是主要形式。

无论是无知或非主观性引起的操作风险,还是以侵占资金为目的犯罪作案,均是无视各项规章制度的存在,或者是寻找制度的漏洞和真空加以实施。

作案人大多作案手法低劣,但由于制度形同虚设,相关工作人员明知不对或熟视无睹,听之任之,或怕得罪领导不敢纠正和制止,甚至协助办理,有的持续作案时间长达十多年的大案经过很多的稽核和检查却安然无恙,直至展开拉网式排查或专项检查时才暴露。

(四)违规代价低,对当事人以教育为主。

从案件责任追究情况看,普遍处理较轻,只处理基层社不处理管理机构,只追究当事人责任而不追究上级领导责任。

有的虽然追究了相关领导人的责任,但多避重就轻,起不到对违法违规人员的惩戒和对其他员工的警示作用,缺乏应有的威慑力和公信力。

这主要是农村信用社员工亲缘化现象严重,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因此个别领导在对责任人的处理上大多怕得罪人,而不敢或不愿从严查处,降低了违规和犯罪的成本,违规代价低,提高了违规和犯罪的收益率,客观上起到了鼓励违规和犯罪的作用。

二、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原因分析从浅层次看。

农村信用社内控机制不健全,制度和操作规程执行不力,有章不循违规操作,监督检查流于形式,不合理考核激励机制是发生各类操作风险事件的直接原因。

(一)内控机制不健全,制度执行不力。

据银监会分析,银行业金融机构发生的案件80%是有章不循造成的,另有20%的案件是无章可循造成的。

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的内控制度建设非常薄弱,缺乏系统性和统一性;有的制度缺乏持续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在有些业务领域还存在制度盲区,由于无章可循和制度本身不科学不合理,致使大量的违规操作和案件发生。

另外,由于执行制度不力,制度效力递减。

(二)员工素质偏低,教育和管理不够。

由于没有统一的进人标准,农村信用社进了不少低学历、低素质的员工,进入信用社后又得不到系统的业务技能培训以及法律法规、职业操守和思想道德教育,业务素质和道德水平长期得不到有效提高,加上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少数员工自身免疫力不强,在业务操作中,规章制度观念淡薄,思想麻痹,心存侥幸。

信用社人员的任用、考核机制存在缺陷,重要岗位人员使用失察,平时对个人行为缺乏考核和监督,交流、轮岗、强休制度不落实,为少数人利用职务便利作案提供机会。

(三)检查监督不到位,稽核工作流于形式。

农村信用社许多内部案子在实施时,往往在一连串的几个环节和不同岗位都一路绿灯,究其原因是检查监督作用没有发挥好,导致违规行为发生。

本来基层网点是实行双人临柜、相互监督的制度,但临柜人员对凭证不认真核对,也没有对同时临柜的同事尽到监督之责。

第一道防线就失去了有效监督约束。

事后监督本来是第二道防线,但有的农村信用社没有设立事后监督岗,因此作案分子乘虚而入。

稽核和检查可以作为第三道防线,但稽核检查工作不深入、不细致、不全面,使之流于形式,于是使违规问题和案件得以长期隐藏、并连续作案。

(四)考核激励不科学,做假现象严重。

过去各基层信用社为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指标,纷纷加大绩效考核的力度,存款、收息双降、贷款营销等指标齐全,并将指标的完成情况作为评定个人业绩的主要依据。

员工为了完成或超额完成任务往往不择手段,各种踩线违规现象愈演愈烈,正向激励作用明显走样。

在考核中长期处于劣势的一部分人,就会产生各种为个人考虑的不良思想,有的干脆破罐子破摔,利用职务之便以获取资金为目的实施作案。

以上导致了各种操作风险事件的发生的直接原因,但从深层次看,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紊乱、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产权不明晰、县(区)、镇二级法人体制抗风险弱是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案件频发的根本原因,深入分析这些深层次原因,有利于对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既治标又治本。

(一)系统管理体制紊乱。

农村信用社从成立以来,管理体制几经变化,使农村信用社缺乏强有力的管理,很多问题由此滋生开来。

在农行、人行、银监局管理的过程中,农村信用社的行业管理工作实际上委托一个部门来完成,成为其全部工作的一个附属,这个部门在管理时有职无权,监督和执行完全脱节,造成行业管理形同虚设,拾得本来需要行业管理来完成的重大事项,如制定统一的制度体系和行业标准、整体维护行业权利、形成整个行业的信息网络等无法实施,使农村信用社内控体系不健全、不科学或五花八门。

在缺乏法人自律、内控和有效监督的情况之下,又没有强有力的行业管理,就导致了一些法人社为所欲为的局面。

管理体制几经更迭导致行业管理的乏力是长期以来形成操作风险的一大根本原因。

(二)法人治理机制不健全。

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由于产权不清晰,所有者管理职能缺位,内部法人治理机制几乎处于空白,社员大会(股东会)、理事会、监事会形同虚设,根本无法按规定职责和程序行使监督管理职权,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混淆。

有效的监督机制没有形成,导致极少数联社的理事长违规经营,把企业推向崩溃的边缘。

(三)有效的外部监管不到位。

在行业管理职责归属省社以前,人民银行、银监部门先后统一履行行业管理和外部监管双重职责,既当教练,又当裁判。

由于这双重职责本身具有一定的不相容性,导致人民银行、银监局都无法充分发挥好职责,尤其是有效的外部监管明显弱化,监管机构对农村信用社更多的是保护、纵容,对其违规现象基本上是视而不见,致使很多问题不能浮出水面,基本上是内部处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客观上助长了一部分基层社负责人不把违规经营当回事的心理,各种违规操作屡查屡犯。

(四)县(区)、镇二级法人体制使农村信用社处于弱势地位。

改革前农村信用社基本上是实行县(区)、镇二级法人体制,加上服务对象的社会弱势地位,决定了农村信用社在社会上的弱势地位,使之无法有效抵制来自外部的干预和各种侵害利益的行为,农村信用社为了生存不得不屈服于行政干预和有权部门不合理的摊派,有时不得不违背经营宗旨,不得不以违背规章制度为代价而违心地按照有权部门的指令去提供各种服务。

三、防范操作风险的思路及具体措施风险管理能力是构成银行竞争力的根本。

在农村信用社这样一个管理基础薄弱、抗风险能力低、各项改革尚处起步阶段的金融机构,要有效防范操作风险,必须深化改革,完善管理体制,健全法人治理机制,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和信用环境,同时提升经营管理理念,创新防范操作风险思路。

(一)必须加快构建防范操作风险的管理体系。

加快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建立防范操作风险的长效机制,努力构建一个多层次、有机协调、有效控制操作风险的多层次的管理体系。

这个管理体系包括六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法人治理机制。

要推进产权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最终建立社员股东对理事会和经理层的监督和制衡。

第二个层次是内部控制体系。

要建立适应农村信用社特点并与现代金融企业制度接轨的内控体系。

第三个层次是有效的行业管理。

建立强有力的自上而下的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体系,层层管住可能产生的风险。

第四个层次是党的建设。

明确党组织在防范风险中的监督保障作用,按照党组织在作风建设中解决勤政廉政问题的方法,解决防范道德风险的问题。

形成上下级之间和党员干部之间的相互制衡与监督。

通过党内的民主机制和科学决策机制,最大限度地避免决策失误的可能。

第五个层次是合法的外部监督。

积极地引进和欢迎银监部门、审计部门、纪律检查部门和司法部门外部的监督。

第六个层次是道德和文化建设。

进一步弘扬农村信用社的企业精神,全力推进以提高职工道德素质和业务能力为目标的企业文化建设,建立内外兼容的宣传机制,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形成有利于防范操作风险的企业价值体系。

(二)必须推出建立长效机制的有效措施1、切实增强操作风险意识。

农村信用社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操作风险自始至终与业务活动相伴而生,每一个业务点都是操作风险点,因此防范操作风险必须从每一名员工做起,将每位员工作为防范风险的第一责任人,加强对员工风险意识的培训,促使其提高对操作风险危害性的认识,树立和强化违规就是风险的观念,养成高度的敬业精神和专业态度以及扎实的工作作风,从小处着手,力求把风险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和第一道关口。

2、不断完善内控制度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