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工程采矿新技术的应用研究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工程采矿新技术的应用研究分析
摘要:近些年,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越来越快,国家越来越重视煤炭资源。
但是传统的煤矿开采技术不能满足中国当前煤矿开采的需求,而且传统开采方法
效率较低,开采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在此背景下,煤矿企业想实现经济最
大化,就需要加大力度研究煤矿开采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以保证煤矿开采的全面
发展。
关键词:煤矿工程;采矿;新技术;应用
通过实际调查发现,我国社会整体经济的发展与采矿工程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果相关开采单位还在沿用传统的开采工艺和模式,会导致整体的矿产开采
效率和质量比较低,对相关领域的发展也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所以,开采单
位要对开采工艺进行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这样不仅能够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进
行保障,而且还能够对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
1采矿工艺的应用价值
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当中最为重要的支柱就是工业,工业与社会经济的发展
有着紧密的联系。
通常情况下,工业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矿产资源,再加上社会各个领域的不断发展,新型能源还不能够完全替代矿产能源的应用,
日常生产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变得越来越多。
随着开采力度的不断加大,如果开
采单位还在沿用传统的采矿工艺技术,那么采矿行业的发展就会受到较大程度的
影响,厂矿工作人员自身的生命安全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
所以,国家、政府及
企业要加大力度对新的采矿工艺进行研究和推进。
先进的采矿工艺与传统采矿工
艺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前者与后者比较有着更多的优势,开采单位对先进采矿
工艺进行应用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采矿工作整体的效率和质量,而且还可以减少
一些不必要的成本消耗,相关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会得到提高,对其自身的发展起
到促进作用。
另外,先进的采矿工艺能够对环境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在保护环
境的同时,还能够让人们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得到满足,在采矿工作当中出现突
发事件,还可以降低对人工的使用,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也会因此而得到保障。
2煤矿工程采矿新技术的应用
2.1缓倾斜厚煤层一次性开采技术
缓倾斜厚煤层一次性开采工艺体系内,主要是采取放顶煤采煤工艺模式,利
用同综采、普采以及炮采方式,增设放顶煤处理工序,利用采放配合的工序过程
实现采煤循环。
较为常见的类型包括预采顶分层放顶煤综采工艺、预采中分层放
顶煤综采工艺、分段放顶煤综采工艺、一次采全厚放顶煤综采工艺等。
①预采顶
分层顶网下放顶煤处理工艺中,顶层2m-3m采取只采不放的方式完成铺网处理。
一般适用于煤层超过8m的煤矿,煤层为12m-14m综采效果最佳,顶板需要利用
人工放顶处理方式,并且抽放瓦斯的缓斜煤层。
②预采中分层放顶煤处理工艺中,要设置中分层采面,对中分层予以综采处理,上部顶煤冒落的同时只采不放。
而
对于下分层采面,要集中综采底层煤,一般是应用在8m-12m煤层处理工作中。
③分段放顶煤技术,要将厚煤层分为若干个分层结构,一般在10m(8m-12m)左右,自上而下形成各个分层综采的处理模式。
④一次采全厚综放开采工艺技术,
具体的截深为600m,采高参数为2.4m-2.8m。
要在煤层的底部设置综采工作面,
并且配合采煤机进行割煤处理,液压支架完成支护处理,然后借助刮板输送设备
将其直接推送到煤壁的位置。
2.2急倾斜薄煤层开采技术
针对煤层角度45°以上的煤矿结构,因为地质构造较为复杂且煤层赋存具有
不稳定性,利用急倾斜薄煤层开采技术能有效处理稳定性应用模块,从而建构完
整的应用体系,维持顶板有效控制的同时,还能为支架工作面、割煤运行控制等
工作提供保障,维持技术应用的合理性,打造更加安全的技术运行控制平台。
2.3三下”采煤技术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进步,煤矿工程采矿工艺中应用新型技
术类型具有一定的推广及价值,利用煤矿相关数据信息以及资料内容就能完成对
应体系的模拟分析,能有效对煤矿上覆岩层运动规律以及地表沉陷规律予以评估,从而了解煤矿工程操作区域的具体情况,这对于全面提升后续技术应用效果有良
好的指导价值。
另外,结合建模内容还能确保设计以及建设开采系统不会对地下
水资源、建筑物产生影响,从而配合填充技术或者是组合技术落实经济效益、环
保效益共赢的目标。
(1)分类。
“三下”采煤技术主要分为井下开采技术和地
面保护与加固技术。
①井下开采技术,细化为条带开采技术、充填开采技术、协
调开采技术以及井柱开采技术、限厚开采技术、房柱开采技术等,匹配对应的采
煤设计内容就能完成开采处理工作。
②地面保护与加固技术,主要分为抗变形结
构加固处理技术、房屋调整技术、房屋加固技术以及地基加固技术等。
(2)技
术内容。
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类型如下:①条带开采技术,主要是将工作
面布置为规则条带结构,借助保留条带支撑结构的方式有效完成岩体的处理,从
而有效减少煤矿开采过程中地表变形造成的影响。
最大的优势就是变形量控制效
果好,且技术方案较为成熟,但是存在资源损耗大的缺陷。
一般是针对煤柱长期
处于稳定状态且地表不存在波浪变形的区域,最大的采宽要求在1/4-1/10H。
②
充填开采技术,技术能最大限度回收“三下”压煤资源,并且地表移动变形率较小。
其中,离层注浆充填能结合充填钻孔等基础参数完成技术处理工序,提升煤
矿开采的效率。
③房柱式开采技术,要将煤层切割为长度和宽度为10m-20m的正
方形煤柱或者是长方形煤柱,利用煤柱支撑实际操作,技术最大的优势就在于,
连续采煤机房式采煤处理过程的生产系统较为合理,整体机械性较好,因此,劳
动效率较高。
并且,技术在应用中会采取同一类型解析设备完成采掘工作,这就
实现了采掘合一的目标,为采取准备费用的有效管理提供保障,减少条带采煤处
理方案中掘进切眼和巷道较多造成的环境破坏。
④井柱开采技术,结合井筒的变
形能力就能确定井筒煤柱的实际情况,一般会匹配小方块煤柱开采处理工艺。
2.4绿色生态采矿技术
依据相关数据可知,我国煤矿开采作业产生的环境污染较大,为了更好地提
升采矿工业的环保价值,有效规避污染问题造成的损失,绿色生态采矿技术体系
受到了广泛关注。
一般而言,煤矿开采集中在深层地下作业,若是开采操作不当,则会对地表产生影响,甚至会对地下水质产生制约作用。
基于此,要整合具体的
技术方案和应用路径,设置绿色生态采矿技术体系。
首先,要对现场进行合理性
规划管理,以保证相关内容和设置环节都能满足现场开采的具体要求。
并且,要
对巷道的掘进方式予以改革升级,实现多元管理的目标,也能降低巷道的掘进量。
其次,绿色生态采矿技术的实施操作要践行全过程管理机制,并且在采矿技术操
作开始前,对矿井区域自然区予以合理分配处理,尤其是判断采区内部和矸石填
充作业等情况,确保能结合实际状态合理安排相关人员,从而优选最适宜的采矿
处理方案。
最后,煤矿处理过程要秉持分类排放管理的原则,并且匹配先进的生
产工艺模式,全面降低作业中排出的污水,利用闭路循环式水流处理模式,借助
先进工艺和科学化的排水处理机制完成监管。
3结语
总而言之,煤矿工程中要充分推进新技术研发和管理进程,在全面了解地质
环境以及开采工作实际状态的同时加大技术引进和创新力度,从而打造安全化、
生态化、智能化技术发展平台,为煤矿工程全面进步提供保障,促进煤炭企业经
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共赢。
参考文献
[1]杨书文.煤矿工程采矿新技术的应用及实践要点分析[J].大科技,2019(35):183-184.
[2]钱喜财.探讨煤矿工程采矿新技术的应用及实践要点[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17):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