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长乐显应宫历史发展分析
侨乡--长乐
侨乡--长乐长乐长乐,取自《诗经》“长安久乐”之义。
别称吴航,因三国时东吴孙浩在此地屯兵造船得名。
位于东南沿海,是福州的门户,国内屈指可数的空海“两港”城市,属于国家颁布的沿海开放市(县)之一。
也是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的启锚地,其中六次起点在长乐。
还是著名的侨乡和台胞祖籍地,长乐人口中约有90%为侨民。
历史、文化、经济聚集为一身的长乐市,古谓“海滨邹鲁”,今有“华侨之乡”“鱼米之乡”“民营企业之乡”的称誉。
部分图文来自网络向原创者致谢。
1、长乐市区全景图。
长乐,一个光听名字就幸福感爆棚的地方,它取自《诗经》长安久乐之义,是福建省会福州的门户,是国内屈指可数的空海“两港”城市,是国家颁布的开放县(市)之一。
2、长乐太平港航道。
长乐太平港是郑和下西洋的启锚地,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六次起点在长乐太平港。
太平港(又称河阳港)是长乐内河港,位于吴航镇西侧。
经下洞江口,上溯闽江到福州50公里,顺闽江东下梅花60公里。
3、长乐,有一种牛气叫人才辈出。
长乐是福州状元最多的市。
林慎思(844-880),世居长乐县崇贤乡钦平里鸿山(今长乐市潭头镇大宏村)。
林慎思是福建历史上第一位状元,也是福建历史上第一位思想家,他是福建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标志,标志着福建从蛮荒进入文明。
唐咸通间,其兄弟五人先后俱中进士,为福建历史上第一家兄弟五进士,时称“五子登科”、“五桂联芳”。
4、董奉(220年—280年),又名董平,候官县董墘村(今福建长乐市古槐乡青山村)人,董奉与华佗、张仲景共称“建安三神医”的名医,他是“杏林始祖”。
5、百丈怀海禅师(约720~814年),福建长乐人,是中国禅宗史上的重要人物,唐代禅宗高僧,禅宗三大祖师之一,制定了《百丈清规》,成为天下禅林必须奉行的管理条例,一直沿用至今。
他最著名的话是“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6、柯尚迁(1500-1582),明朝理学家、数学家和珠算鼻祖,长乐市下屿人(现为长乐市漳港镇百户村)。
机场导游词
亲爱的各位团友:大家旅途辛苦了!我代表昆大旅行社,欢迎大家来到昆明!我是你们的导游朱永胜,在接下来的旅途中大家叫我小朱就可以了。
我们现在所在的机场叫长水机场,但是它为什么会叫长水机场呢?有谁知道吗?(停顿看大家的反应,若所有人摇头则介绍说;若有人回答出来则接话说:对了,就是这位朋友说的这个原因,但是我们也有网友这样解释,末尾再加:真实的原因刚才我们的这位朋友已经说了就是……)我们有网友解释说:“长,有长长久久的意思,寓意生活在云南这块土地上的人们的幸福生活长长久久;水,乃灵物也,有水则乘风破浪,风生水起,寓意桥头堡实施后的云南风生水起,披荆斩棘,独占鳌头。
此为一层寓意,其二,水草鲜美,物产富饶是云南的真实写照,也是对未来云南的祈福。
”这就是这位网友在听说机场命名为“长水”后发表的独特见解,我觉得他的这个解释真的很有才啊!竟然能想出这么唯美的解释来,反正我是完全做不到的。
那么,机场到底为什么会命名为“长水”呢?其实新机场名称中的“长水”二字是来源于机场所在地的名称长水村。
对了,不知道大家在飞机上的时候有没有俯瞰一下我们的机场,如果你的回答是没有那我不得不遗憾的告诉你,你错过了一个美景,走的时候记得一定要看一下。
从空中鸟瞰,我们的航站楼就好像是一只展翅欲飞的“金色”大鹏,而且这只大鹏还不是一般的大,面积达到了15.91万平方 1 米,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单体航站楼。
我们的航站楼是由曾经参与过鸟巢设计与工程建设的英国建筑师事务所奥雅纳设计。
(含笑)因此,我们的航站楼完全可以和鸟巢媲美,鸟巢离我们很远但大鹏距我们很近。
在这里我可以很自豪的说一句,北京有鸟巢我们有大鹏。
或许大家不知道,我们的机场建设拿下了国内的好几个第一。
土石方总工程量第一:整个建设周期,建筑面积约23平方公里,土石方挖填和填筑累计约3亿多立方米,创目前国内土石方工程记录。
航站楼减隔震技术第一:航站楼使用1810个隔震橡胶支座和安装108个阻尼器极大的增强了我们航站楼的抗震能力,使该建筑的防震度达到7.5度。
长乐介绍
从千年历史中走来
自然人文相映成辉 长乐设县始于唐武德六年(623年),1994年撤县设市。相传春秋 时期吴王夫差和三国时期吴主孙皓都在此囤兵造船,故别名“吴航”, 简称“航”。 自古享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之美誉,孕育出955名进士、 11名状元,是杏林始祖董奉、百丈清规创立者怀海禅师和郑振铎、冰心 等众多古今名人的故乡。 作为明代郑和七下西洋庞大舟师驻泊基地和开洋起点,长乐成就了 人类首次大规模远航的丰功伟业。《天妃灵应之记》碑是国内外唯一现 存详载郑和历次下西洋经过和成果的碑刻史料。 宋代所建至今保持完好的圣寿宝塔河1992年发掘出土的郑和与马祖 并祀的彩绘泥塑神像,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福建省首批5个历史文化名村,长乐的琴江满族村和三溪村名列其 中。
长乐介绍
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
长乐市位于闽江口南岸,处于长江口与珠江口海岸 线的正中。属于国家颁布的沿海开放市(县)之一。 是福建省会福州的门户,国内屈指可数的空海“两 港”城市。市区距福州市中心29公里,长乐国际机 场距福州49公里。世界上最大的迭合梁双塔双面斜 拉桥青洲大桥和乌龙江特大桥把闽江南北两岸紧密 连在一起 长乐是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的启锚地,也 是福建省著名侨乡和台胞祖籍地之一,海外侨胞、 港澳同胞近30万人,在台人员及后裔10万人
长乐博物馆
馆内陈列的《长乐历史大观》,诠释了长乐的历史渊源、地缘变迁和社会 沿革,令参观者眼界大开。它以大量丰富多彩的图表照片、栩栩如生的 实物、细致精美的模型,展现了先民的勤劳和智慧。该厅所展示的“山 海民生”、“闽海门户”、“航海摇篮”虽然只是沧海一栗,却也勾勒 出了长乐千百年的历史沧桑,由浅而深、由表及里地再现了长乐文明进 程中所创造的壮丽篇章 。 长乐的民间艺术形式丰富多彩,素有“闽剧之乡”的美称,已成功举办过 多届全省的闽剧盛会。如今,闽剧早已融入了百姓的生活,很多上了年 纪的长乐人每天看闽剧就像吃饭一样必不可少。“闽剧馆”就是一个宣 传闽剧,展示闽剧艺术的重要基地。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说:“来这里 参观的人不仅是游客和学习闽剧的人,也有很多本地市民到这里来了解 闽剧的发展历史。群众的热情促使我们必须不断完善博物馆的内容,丰 富展示手段,为市民提供更有价值的资料,也向游客展示长乐民间艺术 的魅力。”
长乐与郑和七下西洋
而福建的长乐,则是郑和七下西洋的开洋起点,长乐太平港是郑和舟师驻泊港;郑和第七次出使西洋前在长乐候风时镌立石碑《天妃灵应之记》;郑和第三次下西洋回国后,在长乐南山三峰塔之东建造了天妃行宫;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三清宝殿铜钟,是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前铸造的;此外,长乐目前还有郑和驻军过的“十洋街”、郑和题改塔名的宋代三峰塔、郑和祭海神的又一妈祖庙———文石天妃庙(1956年倒塌,2001年在原址复建)、郑和修葺过龙峰书院所在游览地———三宝岩、三宝岩郑和雕像与近年新发现的樟港显应宫“巡海大臣”郑和塑像等等遗迹。
现存最珍贵的文物要数省级文保单位———《天妃灵应之记碑》。
这是郑和于明宣德六年十一月第七次出使时镌刻,全文1177字,记载了郑和七下西洋的时间和所历诸国及在长乐活动情况,几百年后成为国内研究郑和下西洋最珍贵的实物资料,现保存于长乐郑和史迹馆内。
郑和为什么选择福建郑和为什么选择了长乐和泉州?换言之,郑和为什么选择了福建?历史学家认为,福建对郑和下西洋有几大贡献———一是为郑和下西洋打造了出洋海船,而且,福建的气候特别适宜船队集结和开航。
福建除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以外,还有雄厚的造船力量作为后盾。
福建山多地少,耕地不足,沿海百姓以海为田,出海捕捞,驾舟出国,通商贸易,系其主要职业。
福建有广大山区,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为发展造船业提供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福建造船历史悠久,经验丰富,长乐是最早的造船地点,泉州也是福建有名造船旧址,福船早已相当著名。
据考证,由于郑和船队每次均由福建长乐太平港五虎门启航出洋,为方便郑和下西洋,一部分宝船即在太平港建造。
郑和研究专家认为,从数量上看,郑和每次下西洋的船数都在48艘至63艘之间,而有关记载表明,福建五次共修造了380艘,已足够永乐时期六次下西洋之用;从建造的时间看,五次修造宝船均是为郑和下西洋的任务所需的,而且五次建造宝船的任务均由福建来承担;从建造的地点来看都在驻泊基地长乐。
长乐市旅游资源及生态旅游开发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省会福州市中心 2k 9m。长乐市临海枕江,三 面绕水, 一方倚山。 西北部和西南部山峦蜿蜒, 收稿 日期:20—62 060—0
7 2
维普资讯
游, 娱乐和休闲为核心的南 山公园市区文化精 品游,郑和纪念馆、董奉草堂、 冰心文学馆等 为主题 的历史名人史迹文化游 四条主要旅游 热线,2 0 年全市接待游客 9 万人次。 04 1 2 1地文景观类 . ①名 山有南山 ( 位于县古城南面而得名, 现有宋绍兴三年所建三峰寺塔。95 18 年辟为郑 和公园,建有郑和史迹陈列馆 )、六平山 ( 又
2 2 水 域风 光类 .
洋中厝 ( 清朝 ) 、司马第 ( 明朝 ) 、观察第 ( 明 朝 ) Qy 色城镇与村落有琴江满族村 ( 。 z寺 牛 清朝, 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 是我省唯一的满族聚 居村 ) 、三溪村 ( 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 c 。嵋 》
①风景河段有闽江 口、三溪 。 ②湖泊有三 溪水库、文武砂十) -水闸湖泊。 kL  ̄ 2 3 森林与湿地类 . ①森林类有中国长乐城市森林公园、沿海 木麻黄防护林基干林带、 大鹤海滨森林、 二刘村 亚热带雨林残迹。②湿地类有闽江河口 湿地。
季节 常有 台风 ,夏 长 无酷暑 ,冬短 少严霜 ,温
起的发展中产业。 长乐有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
悠久的历史文化, 从而造就了丰富而独特的旅游 资源,具有发展全国性旅游和国际性旅游的潜 力。 因此, 在改善和保护长乐生态环境的前提下, 开发旅游资源和生态旅游 , 对于建设长乐港 口工 业和滨海旅游城市的宏伟目 对于促进长乐社 标, 会与经济快速、 健康、 持续发展, 具有重要而深
和 平 潭 县 毗 邻 。 处 东 经 全 市 土 地 总 面 积 735k , 2 . m 海域 总面积 16k , o32 , 6 20m 192 , , 1 4 ̄
郑和下西洋六百年祭(下) 毛佩琦
郑和下西洋六百年祭(下)毛佩琦内容简介:在郑和连续七次下西洋的过程中,他究竟都到了哪里?他的船队究竟有着怎样的恢弘的气势?他又是有着怎样的技术可以在茫茫大海上,不至于迷失方向?美洲大陆真的是郑和首先发现的吗?他是否首先完成了环球航海?郑和船队有没有在海外留有后人?全文:郑和航行到了什么地方?我们先解决第一个问题:西洋是哪儿?郑和下西洋,哪儿是西洋?现在我们说西洋人是我们习惯的说法,我们现在的概念跟当时不一样,当时西洋在哪里?如果我们查历史书,不同时期西洋有不同的地理概念,郑和所说的西洋是指什么地方呢?是指在什么地方分界呢?东西洋在哪里分界呢?当时跟随他一起出使的,叫马欢的人写的《瀛涯胜览》,这本书里有一句话怎么说的?说:“南渤里国之西北海内,有一大平顶峻山,名字叫帽山,其山之西亦皆大海,正是西洋也”。
说这个南渤里国这有一个大山,平顶峻山,名字叫“帽山”,这个帽山的西边也都是大海,这里往西就是西洋。
所以,西洋是什么地方?就是这个帽山以西,帽山是哪里呢?帽山就是现在的马六甲海峡西口的韦岛。
印度尼西亚马六甲海峡西口韦岛,从这儿往西走就是西洋。
这是第一个,我们说郑和下西洋下哪儿去了,从哪儿走算西洋?就这儿。
但是这个西洋的概念,到了明朝中期、后期,不同书里所说的西洋的分界是不一样的。
因为马欢是跟郑和一起走的,当时的记录、当时的概念那里是西洋,所以我们以马欢说的为准。
郑和下西洋的航路怎么走的呢?一般地说是从南京启航,经过江苏太仓刘家港,然后集结出海,再向福建长乐太平港驻泊,在那儿再停泊一下,等候东北风,刮东北风就走了。
到冬天,从福建闽江口五虎门远洋,这是在中国境内从哪儿开始走。
他经过占城,现在是越南南方,爪哇,印度尼西亚,今天在印度尼西亚,满剌加,当时就是满剌加,现在的马六甲,旧港、阿鲁、苏门答喇、南巫里这几个地方,在现在的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
还到了锡兰山,现在的斯里兰卡,到了小葛兰,现在印度奎隆,到了柯枝,现在印度的科钦,最后到达了古里,印度的卡利卡特,返航。
郑和史迹
长乐郑和史迹遗迹据史书记载,郑和下西洋,每次舟师出航时,先至闽江口长乐太平港驻泊,在这里集结船队,招募水手,修造船舶,补充给养,祭祀海神,伺风开洋。
少则两个月,多则十个月。
给长乐留下了许多文物遗迹和民间传说。
1、南山南山位于县治之西南面而得名,山上有兰茗(亦称隐屏)、香界、石林三峰,亦称三峰山。
山巅有圣寿宝塔,又称塔山、塔坪山。
古人每年重阳时登此山,又名登高山。
高45.8米,方圆不过数里,高而不崇,丘阜起伏,蜿蜒有致。
南山面对“一港两江”(太平港、上洞江、下洞江),气势雄伟壮观。
自唐、宋以降,曾吸引过不少文人墨客,游览登临,咏诗作记。
自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县治从古县敦素里平川移置吴航头以来,长乐人民就开始开发南山,在山周边亭、台、楼、阁、庵、堂、寺、观、塔递建,成为县治繁华之区。
郑和下西洋时,南山是官校旗军祈求船队往返平安的祈报之所。
郑和曾在此重修南山寺,建天妃行宫,同寺僧重修三峰塔寺和圣寿宝塔,发心印《大藏经》,鼎建三清宝殿,铸造铜钟一口,刊立“天妃灵应之记”碑。
2、南山寺位于县治南山隐屏峰,郑和航海图中曾标此寺。
始建于宋代,明弘治间(1488-1505),知县潘府改为南山书院。
后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里人又改建为三圣王庙(即汉关帝、唐狄梁公、宋包龙图)。
此庙于20世纪20年代倒塌,遗址在今郑和史迹陈列馆大门前右边。
3、天妃行宫明永乐十年(1412),郑和第四次出使西洋前夕,奏请明成祖恩准在长乐南山塔旁建“天妃行宫”,为船队官校旗军祈报之所。
从此之后,郑和等每次往返时,都继续建造。
乾隆二十六年移祀天妃于西关天后宫,原宫改为南山书院,抗日战争时期倒塌。
1984年,建郑和史迹陈列馆时,在遗址处发现原天妃行宫圆柱石础2个,每个高30厘米,宽43厘米,雕琢相当精细。
从这圆柱石础可以看到,当时宫殿规模之大和建造之精细。
如今,还可以从现存的西关天后宫建筑规制,及殿堂布局,领略到当年郑和建造南山天妃行宫的规模和规制。
我的家乡—福州长乐
• 长乐是个准半岛,地貌属低山丘陵小区。 山丘呈“丁”字形分布中部和南部,东部 为开阔的滨海平原,西部为福州平原的一 部分,西南为罗联盆地,平原面积190平方 公里,约占全境土地面积四分之一。水域 (含界内闽江)面积50.67平方公里。海域面 积1237平方公里,为陆地面积1.88倍,约 占全省海域面积十分之一。平原上河道纵 横交错,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2公里,航运、 灌溉便利。
福建在中 国地图东 南方向
我让你 猜猜
福建在 哪呀?
福 建
台 湾
福州 ,简称“榕”,位于福建东部、闽江下游沿岸,是福建省会、中国历 史文化名城、东南沿海重要都市、海西现代金融服务业中心。福州是近代中 国最早开放的五 个通商口岸之一,福州马尾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福州 不仅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贸易港口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门户,而且是重要的 文化中心。
我的家乡— 福州长乐
福州是中国著名的侨乡,也是也一座非常好玩的旅游城市。福州旅游景点不计其数。 福州是一座拥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名城。早在唐朝就设有福州都督府已经开始被称 福州。到了五代梁开平二年闽王王审知在此城池,将风景秀丽的乌山、于山、屏山 圈入福州城内,从此福州就成为了"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独特城市。
旅游景点
• 琴江村
• 琴江村位于福州闽江南岸,地处闽江、乌 龙江、马江交汇处的咽喉地带,前身为 “福州三江口水师旗营” ,是当时全国沿 海四大水师旗营之一,比马尾的福建水师 还早151年,也是当年郑和船队转舵出海之 处。 • 因村内街道布局状似太极八卦,故又称 “旗人八卦城”,是我国唯一保留完整的 清代军事城堡,琴江村也是福建省唯一的 满族聚居村。
历代不少高僧,他们生前 为福州做了大量好事后, 多是在榕树中盘坐羽化。 人们为表达崇敬怀念之情, 将他们尊为神仙,与榕树 联系一起建祠供奉。
妈祖庙
妈祖庙妈祖是流传于中国沿海地区的民间信仰。
是历代航海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祇。
民间在海上航行要先在船舶启航前要先祭妈祖,祈求保佑顺风和安全,在船舶上立妈祖神位供奉。
明清海禁,泉州港衰落,大批民众为了生计下南洋过台湾,妈祖信仰也随着商人和移民的足迹更为广泛地传播。
在台湾,由泉州天后宫分灵而来的称“温陵妈”。
据《世界妈祖庙大全》提供的最新数字,目前,全世界已有妈祖庙近5000座,信奉者近2亿人。
在这些妈祖庙中,有很多是很有特色的,这里介绍的仅是其中的几个。
中文名妈祖庙、神女祠、娘娘宫外文名Mazu Tempel数量约5000座建筑风格中式归类信仰建筑信奉人数约2亿发源地莆田地区票价免费开放时间全天开放类别旅游景点及宗教活动目录1 分布概况福建、莆田地区粤东地区台湾地区港澳地区大陆地区世界各地2 湄洲地理概况妈祖简介历史沿革周围景观3 天后宫4 安平开台5 连江6 泉州7 厦门神霄宫8 天津简介修缮维护9 芷江10 澎湖11 泗阳12 锦州13 北海14 湛江15 深圳赤湾16 汕尾深汕区17 澳门18 新加坡分布概况编辑福建、莆田地区1、莆田地区是妈祖信仰的发源地,莆田的妈祖庙数以百计,湄洲岛上有近20座。
2、福建沿海地区和山区:沿海地区:福州、厦门、泉州、长乐、平潭、福清、晋江、惠安、漳浦、东山、宁德、罗源、霞浦等沿海地区有五、六十座。
山区:仙游县10多座,永定县、上杭县、浦城县、安溪县、邵武等山区都有妈祖庙。
粤东地区粤东地区包括汕尾市、潮汕市都有妈祖庙,汕尾凤山妈祖石雕是中国大陆目前最大型的妈祖艺术石雕像之一台湾地区3、台湾地区共有妈祖庙500多座。
港澳地区4、香港的妈祖庙有50多座。
澳门地区:有2座,其中妈祖阁建于明弘元年(公元1488年)。
澳门(英文:Macao,葡文:macau),是“阿妈澳”的译音。
大陆地区5、大陆地区:广东和海南:有近40座。
江浙地区:30多座。
泗阳、威海、营口、秦皇岛、青岛、长岛、烟台、蓬莱等地都有妈祖庙。
郑和下西洋之七大谜(下)
郑和下西洋之七大谜(下)谜团之四——郑和部下有后裔在肯尼亚?郑和船队有过沉船事故吗?郑和下西洋过程中虽然也有伤亡,但一直以来并没有确切的文字记载指明这些伤亡是由海难造成的。
美国作家雷瓦西在其《当中国称霸海上》一书中,叙述了自己在肯尼亚的奇特经历:一个黑人告诉他,自己是中国人的子孙,是数百年前肯尼亚帕泰岛中国船遇难幸存者的后裔。
1999年,《纽约时报》记者探访了肯尼亚拉穆群岛中的帕泰岛,并提出推想:这些自称有中国血统的人,很可能是郑和部下的后裔。
在获得这一消息后不久,新华社肯尼亚特派记者开始了为期6天的考察。
当时陪同采访的英国考古学家齐里亚马指着帕泰岛前面的一片白沙滩说:“那就是上家海滩,传说中的中国沉船水手就是从那里上岸的。
”上家海滩旁的上家村是帕泰岛上最古老的村子,建于公元8世纪。
这里有一块墓地,它和中国农村常见的墓地极为相似:前面一块石碑,后面一个小丘。
肯尼亚国家博物馆驻帕泰岛工作人员穆罕默德认为这块墓地极有可能是中国水手的墓地。
然而,碑上却没文字。
“几年前我曾见到过一块刻着中国字的墓碑,但不知道什么原因,现在找不到了。
”穆罕默德惋惜地说。
据穆罕默德介绍,帕泰岛上曾有过繁荣的制丝业,岛上的人们也养过蚕。
他说:“这里曾发现过一艘中国沉船。
沉船位置距上家海岸约70千米。
”这令人难以相信。
因为虽然5世纪一位罗马传教士曾将蚕种带回欧洲,但在1498年达·伽马率领船队到达东非时,他们只带去了一些简陋的小珠子、铃铛等物。
难道帕泰岛上的养蚕制丝技术真的是郑和部下的后代传给当地人的?谜团之五——郑和船队在海上吃什么郑和率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每次航行长达两三年,人数多达二万七八千人,如此庞大的队伍在漫长的海上航行中会不会挨饿?为什么郑和的船队不曾面临哥伦布、麦哲伦船队曾有的败血症的威胁?巩珍在《西洋番国志》中曾记载船队带了“油、盐、酱、茶、酒”,可这些都只是调味品。
郑和船队航行的地方大都是热带地区,食品容易腐烂。
长乐郑和史迹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福建长乐郑和史迹的学术价值和意义曾国新明永乐三年至宣德八年(1405—1433)的28年期间郑和七下西洋,船队无论起于南京宝船厂,还是始自太仓刘家港,都要先到福建长乐太平港驻泊,短则二月,长达一年。
在这里集结船队,整编训练,修造船舶,补充给养,购置货物,祭祀海神,等候东北季风到来时扬帆开洋。
显然,福建长乐是郑和七下西洋的舟师驻泊基地和开洋起点。
[1]正因为如此,长乐有众多的郑和史迹。
如《天妃灵应之记》碑、三清宝殿铜钟、天妃宫大井、三峰塔、文石天妃庙、云门寺、三宝岩等遗迹,郑和舟师驻泊的太平港、太监楼、天妃行宫、三清宝殿、三峰塔寺等遗址,以及最近挖掘出土的郑和彩绘泥塑、姚氏族谱等纪念物、史料等。
与长乐在郑和七下西洋中占有突出地位和重要作用一样,长乐的郑和史迹在开展郑和研究方面,具有珍贵的学术价值和重要的意义。
一、《天妃灵应之记》碑是郑和研究补缺纠错的实物依据。
在长乐众多的郑和史迹中,最引世人嘱目的就是《天妃灵应之记》碑。
《天妃灵应之记》碑俗称天妃碑、郑和碑,系明宣德六年(1431)冬,郑和第七次出使西洋前在长乐驻泊期间刊立。
碑身高162厘米,宽78厘米,厚16厘米,碑座高29厘米,碑额镌篆文“天妃灵应之记”,饰以祥云捧日图案,碑身周饰缠枝蕃莲纹。
碑文楷书计1177字,历述下西洋目的、意义,前六次下西洋经过、成果和第七次下西洋任务,以及在长乐修建寺、宫、殿和刻碑、铸钟的情况。
该碑随天妃宫之圯而湮没。
民国19年(1930),一农民在南山天妃宫遗址挖土时偶然发现。
县长吴鼎芬知此碑珍贵,移置县署。
民国26年(1937)抗日战争爆发,长乐县当局恐珍贵文物沦落敌手,将碑、钟运往山区南平保存。
民国37年(1948)长乐县派员将碑运回,但钟未运回。
郑和碑曾先后存放于县民众教育馆和吴航小学,1985年收藏于新建的郑和史迹陈列馆内。
与郑和下西洋相关的碑刻其他地方也有,如晋宁的《马哈只墓志铭》、南京的《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之碑》、太仓的《娄东刘家港天妃宫石刻通事迹》和《周闻夫妇墓志铭》碑、泉州的《郑和行香碑》、斯里兰卡的《锡兰山佛寺碑》等,但唯有长乐的《天妃灵应之记》碑,全面、详细记载了郑和七下西洋的目的、经过、成果,以及船队领导班子成员,而且至今保存良好,字迹清晰可辨。
福建省旅游资源调查
柱山休闲旅游区、山美湖旅游区、永春莲湖百丈岩、永春蓬壶仙洞 普济景区、永春魁星岩、永春锦斗乌髻岩 龙岩:龙硿洞风景名胜区、水上茶乡九鹏溪、连城冠豸山、永定下 洋中川景区 莆田:湄州岛国家旅游度假区(妈祖文化) 漳州:龙佳生态温泉山庄、龙文云洞岩风景区、滨海火山自然生态 风景区、东山风动石景区、将军山
福州
国家森林公园
永泰青云山风景名胜区
厦门
鼓浪屿 园林植物园
天竺山森林公园 翠丰温泉旅游区
南平
溪 源 峡 谷
武夷山
顺昌县华阳山生态旅游区
三明
泰宁风景旅游区
永安桃源洞
漳州
滨
海
火
东
山
山
自
风
然
动
生
石
态
景
风
区
景
区
(二)人文旅游资源
福州:晋安区新店镇、永泰县岭路乡 厦门:海沧区东孚镇、海沧大桥旅游区、 胡里山炮台、同安区汀
2. 突出地域特色。地域稀缺性和独特性是旅游资源吸引力的根本所在,也
是能够通过开发转化为经济效益的潜在优势。旅游资源整合必须以区域旅游 资源为基础,有意识地突出地方特色,尽可能反映当地的文化特点,通过设 计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旅游项目来提升区域旅游吸引力
3. 坚持平等互利。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涉及区域内各地区旅游吸引力的动
态变化和市场机会的不均衡分配,往往会造成利益冲突。因此,各地区无论 资源的多少,发展水平的高低,行政级别的高低,都应建立起平等合作的伙 伴关系,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履行义务,分享收益。
4. 力争适度超前。区域旅游资源整合开发中,一方面要坚持稳健原则,防
长乐的名胜古迹写作文
长乐的名胜古迹写作文今天,老师带我们去参观长乐博物馆。
天虽然下着蒙蒙细雨。
但我们却像一只只欢快的小鸟,一路上有说有笑。
长乐博物馆真是雄伟壮丽。
走进长乐博物馆,我眼前一亮,看到了长乐博物馆别具一格的浮雕,上面雕刻着牛、船、农民,集中体现了几千年去长乐的发展史和文明史。
长乐博物馆的外观像“圆锥”字形的,房顶就是用瓦片形成的,古色古香的。
走近大厅,大厅的地面是用大理石合拼而成的,能映出人的倒影来。
中间有一个酷似飞龙的根雕,墙壁非常洁白,因为是新建的。
接着,我们走进郑振铎纪念馆。
这里的地上铺着一层地毯,变得十分奢华。
整个馆就是长廊包抄形。
这里摆放着许多郑振铎先生生前的遗物。
这些遗物都有价值一个大框给围起。
除了一个郑振铎的房间,里面的放置的他生前放置的一样,里面存有一个书柜,上面摆着许多图书,中间存有一张桌子的一张椅子。
从郑振铎纪念馆出来。
我们又来到闽剧馆。
闽剧馆里陈设着许多乐器,还有演出的行头,里面有一位闽剧泰斗的头像,这位闽剧泰斗是郑亦奏先生。
出来了闽剧馆,我上了二楼。
在二楼的历史大观里面,看到了我们的祖先,原始人。
他们日日夜夜,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着,居住草房,穿着草衣,就是他们缔造了幸福的未来。
里面还摆放着许许多多的航模,这些航模都有价值一个小玻璃框给围起,除了一些名胜古迹的图片。
走出历史大观,我们来到名人馆。
这里有密密麻麻的名人头像,而且这里的装饰也与众不同,弄得我眼花缭乱,馆主要是赤褐色为之基调。
踏进名人馆,就是林其文指画展览厅。
使我们吃惊的就是,一幅幅美丽的画,全都就是用手指画变成的,而令我们在开眼界。
存有“万马奔腾”、“八仙过海”、除了许多栩栩如生的画。
这些画精巧、美丽,使人看看得厌烦。
除了一张林其文先生所用的桌子,这张桌子上存有毛笔、墨盘,就是林其文先生写下书法的地方。
参观完后,我们走出大门。
我想:我们长乐真了不起!不仅长乐博物馆建筑的巧夺天工,让人刮目相看,更让人感受到了长乐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的飞速发展的今天。
郑和后代之谜及南京家世揭秘
二○一四年第五期郑和后代之谜及南京家世揭秘⊙吴跃农当我经人介绍认识郑勉之先生时,他说自己是郑和的第十九世孙,是“自”字辈,后来参加革命时自己改掉了“自”字辈名字。
我先是一愣,有点惊讶,随后是迅速的常识反应:郑和,自明永乐三年(1405)至宣德八年(1433年)的28年间,奉皇命七下西洋,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友好访问,创写了令人心潮澎湃的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与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壮丽篇章,并且,郑和还是当之无愧的世界航海史上大规模远洋航行的先驱者,在他之后,才有哥伦布的发现美洲。
功勋彪炳千古的郑和,是众所周知的宦官,明成祖时被任命为“内官监太监”,明朝自南京迁都北京之后,他又一度被委以“南京守备太监”的重任。
他有子嗣后代,可能吗?笔者为此专门踏访过郑勉之,他上世纪50年代初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前身的苏南新闻专科学校(校址在无锡),后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他的人生经历颇为坎坷,新时期以来他一直在江苏省宗教事务管理局工作,后来曾担任江苏省伊斯兰教协会秘书长之职,1999年逝世。
他著有有关伊斯兰教文化的论著多部。
他与笔者的谈话,是一次历史之河的溯流追源,使笔者寻绎到这并不广为人知的历史踪迹———郑和祖先和后裔的血脉谱系。
后来,我还见到过郑和的另一位第十九世孙,活跃在各项纪念郑和活动中的郑自海先生。
巧合的是,还有一位郑和的第十九世孙郑自虎教授竟是我大学本科同学,在大学时我与他接触并不太多,所以没听他说过家世,他现在供职于南京某高校,有次同学会遇见他,闲聊才知道,他也是郑和的第十九世孙。
他们的叙述印证了郑勉之的全部说法。
咸阳世家据《宋史》、《元史》和当代李士厚先生辑录的《郑和家世资料》记载,郑和的鼻祖就是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也就是说,郑和是圣裔。
郑和在中国的第一代祖先名叫所非尔,是穆罕默德的第二十六世孙,他是在宋神宗熙宁三年来我国的。
当时,所非尔是西域普化力国的国王(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境内),由于受邻国的侵扰,为避免战火在自己国土上燃起,他率亲属、部下5000余人流亡来到宋都汴京,受到宋神宗的优厚礼遇。
显应宫
、 神 像 仿 制 。 天 后 宫 天 井 两
宫 , 按 地 下 古 宫 原 有 布 局 及
平 方 米 。 后 座 主 体 建 筑 是
。 观 音 阁 高
余 米 , 建 筑 面
主 体 建 筑 是 观 音 阁 , 两 边 是
前 后 座 两 个 部 分 , 坐 北 朝 南 。
, 建 筑 面 积 约 为
万 平 方 米 ,
显应宫
显应宫始建于宋绍兴八年即 公元1138年,距今已有860多年历史。 几百年间,显应宫数度重修。据出土 的碑文记载,最后一次重修是在清道 光二十一年即公元1841年。此后,由 于一场风暴海啸之类的特大天灾袭击, 显应宫随同邻近的村舍,一夜之间被 风沙掩埋在地下。斗转星移,沧海桑 田。若干年后,人们在这里又建起了 村庄,村的名字叫“仙岐”,却没人 知道显应宫及其“仙人”们就在村庄 的地下…..
筑 专 家 规 划 设 计 重 建 的 地 面
和 地 下 古 宫 两 个 部 分 。 根 据
现 有 的 显 应 宫 景 点 分 为 地 面
在福建长乐,有一座保留明代格局的庙宇,
名叫显应宫。前殿有两位女神,一左一右,并排 而立。右边是妈祖林默,左边这位名为陈靖姑, 西侧神台上供奉的主像是福州民间普遍尊祟的一 位妇女、儿童的保护神----临水夫人陈靖姑
白 玉 带 , 脚 穿 文 武 皂 朝 靴 , 完 全 是 明 代 宦 官
像 头 戴 嵌 金 三 山 帽 , 身 着 簇 新 蟒 龙 袍 , 腰 系
番 人 ” 外 , 其 他 六 个 均 着 太 监 服 饰 。 居 中
“ 巡 海 大 臣 ” 群 塑 了 , 七 个 神 像 中 除 一 人
神 像 。 。 最 引 人 注 目 的 要 算 是 前 殿 西 侧 神 台
明弘治长乐县志
明弘治长乐县志明弘治《长乐县志》点校本目录卷之一地理:沿革邑名分野疆域形胜风俗里至山川城池坊巷乡都桥渡公署(仓库铺舍等附)学校(书院乡贤祠附) 坛壝卷之二食货:户口土田贡赋水利物产宫室(亭榭附) 祠庙(各乡土谷祠附)卷之三寺观(庵堂等附) 丘墓(漏泽园附) 古迹祥异秩官历官名宦卷之四选举:进士举人岁贡荐辟卷之五人物:道学宦绩儒林忠节孝义武功卷之六人物:仕宦隐逸贞烈寓贤仙释恩典封赠卷之七词翰:纪述卷之八词翰:题咏长乐县志卷之一赐进士前刑部主事长乐刘则和,署儒学教谕事举人栝苍潘援同修地理建置沿革长乐县禹贡扬州之域,周时为七闽地,秦置闽中郡,汉初封无诸为闽越王,都此。
武帝灭闽越徙其人于江淮间,尽虚其地,后立冶县,属会稽郡。
东汉末分冶县地为东南二部,此为南部。
三国吴属建安郡,晋析置原丰县为晋安郡治。
至隋开皇中改原丰为闽县。
唐武德六年都督王义童析闽县地置新宁县(即今之十二都敦素里,曰“古县”者是也)。
寻改为长乐县。
上元元年,防御使董介以其地卑隘迁置今所。
元和三年省入福唐,五年复置。
五代时闽(闽,系闽县之误。
)改为昌安(昌安,可能是安昌之误。
),后复为长乐,宋元仍旧。
而我朝因之初编户三十二里,今一百一十三里。
为乡者四,统二隅,二十有四都。
邑名新宁(唐县名取《书经》:“宅新邑,宁厥止”之义);长乐(唐名。
《闽志》云:“地名长乐,居者安之。
”);安昌(五代时名)。
分野福州在《禹贡》属扬州,为百粤之地。
按《天官书》云:“牵牛婺女属扬州。
”《天文志》以须女为粤分,《尔雅》谓须女即婺女。
福为粤地应须女,而长乐固在其域中矣!疆域本县东抵海,西抵闽县界,袤一百二十一里,南抵福清界,北抵海,广六十五里。
形胜前揖平原,后负崇冈,沧海环其左,双江拱其右,而首石一山高出霄汉,登高望远,足为胜观,虽东南之边疆,实闽邦之名邑也!风俗地硗产薄,人多业儒,父子兄弟同登科第者有之,次则习句读为童子师。
又俗尚俭朴,虽膏粱之家皆耻服华丽。
古所谓“海滨邹鲁”,长乐近之矣。
说说长乐市的来历
说说长乐市的来历秦朝,废闽越王无诸为君长,以其地置闽中郡。
汉朝,无诸因从诸侯灭秦,助汉击楚,高祖五年(前202年),复立为闽越王,称闽越国,都旧地,改名东冶。
后无诸之子余善杀其兄郢,夺王位,称东越王;至元封元年(前110年)冬,武帝灭其国,迁其民于江淮间。
始元二年(前85年),汉兵退,遗民归旧地,自立为冶县(今福州冶山旧址),隶会稽郡南部都尉。
建武二年(26年),改南部都尉为侯官都尉。
建安元年(196年),设五县,其一为侯官,置南部都尉统之。
三国时,吴永安三年(260年),改会稽南部都尉为建安郡,上隶扬州,侯官县属之,置典船校尉于此。
晋朝,西晋太康三年(282年),由建安郡分置晋安郡,分侯官县地设原丰县,上属扬州部。
元康元年(291年),改隶江州。
南朝时,宋太始四年(468年),改晋安郡为晋平郡。
齐建元二年(480年),复旧名,均属江州。
梁天监间(502年~519年),改原丰县为东侯官;普通六年(525年),晋安郡改隶东扬州。
陈永定元年(557年),增置闽州,晋安郡属之;天嘉六年(565年),撤闽州,晋安郡复隶东扬州;光大二年(568年),晋安郡升为丰州。
隋朝,开皇九年(589年),改丰州为泉州,复改东侯官为原丰县;开皇十二年(592年),改原丰县为闽县。
大业二年(606年),改泉州为闽州;翌年,再改闽州为建安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改建安郡为建州,武德六年,复置泉州,分闽县南部,地设新宁县,县治在敦素里平川(长乐市古槐镇)。
同年,改称长乐县,《闽志》载:“地名长乐,居者安之。
”《福建通志》载:“取长久安乐之义。
”改隶岭南道。
圣历二年(699年),析长乐县南部八乡地设万安县。
景云二年(711年),改泉州为闽州,改岭南道为闽州都督府,长乐县均属之。
肃宗上元元年(760年),防御使董玠因长乐县治原址卑湿,移置六平吴航头(长乐市吴航镇)。
旧志载,春秋时吴国、三国时东吴都在此(指吴航头)造船,因此,长乐别称吴航。
福州长乐市旅游景点
福州长乐市旅游景点福州长乐市旅游景点1、长乐九龙山生态旅游景区九龙山生态旅游景区,山清水秀,群山环抱,景区宜人,为国家级AAA级旅游景区,并荣获福建省乡村旅游四星经营单位、福建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福建省水乡渔村称号。
景区位于长乐市江田镇,距离福州市区仅50多分钟车程,交通便捷。
景区靠山面海,背倚南阳省委旧址红色旅游景区,面朝下沙海滨度假村,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生态旅游区占地约2000亩,分为山下、山上两个区域。
山下九龙山庄,现有现有住宿、农家乐、土特产专卖部,游泳、荡舟、垂钓、烧烤、骑马射箭、漂流、登山及30亩观赏鱼养殖基地等项目,是集旅游、休闲度假的好地方。
这里的农家宴和当地的海鲜也堪称一绝。
山上九龙溪漂流区离九龙山庄约2公里,九龙溪穿流景区全程终年流水不断。
这里有享有“海峡第一漂”美誉的热情漂流,农家乐、射箭区、100余亩天然跑马场、农业生态园等,是一个集度假休闲、观赏、运动、娱乐为一体的现代海滨旅游胜地。
景区项目众多,周边旅游景点众多,非常适宜两天一夜的长乐深度游。
2、猴屿洞天岩猴屿洞天岩,即长乐市著名侨乡猴屿的屏山洞天岩,俗称猴屿岩,位于闽江口南岸最北端,距市区15公里。
猴屿岩石奇岩怪,肖形状物,千姿百态。
已发现的有:野猪、松鼠、河豚、海豹、玉兔、乌龟、壁虎、蜥蜴、鲤鱼、螃蟹、老蛇、母鸡、鹦鹉、苍鹰、颓鹫、老虎、羔羊、白马、黄牛、鳄鱼、犀牛、虎爪、象耳、仙桃、西瓜、玉鼓、金钟、砚盆、笔架、书包、签筒、济公帽、金刚靴、状元帽、天仙履、老君卧榻、仙姑玉枕、孔明摇扇、织女抛梭、八戒仰眠、沙僧坐禅、三藏佛冠、佛祖袈裟……猴屿岩绿荫如盖,松、竹、榕、樟、兰、菊、紫薇、杜鹃、糃子、铁树、桂花、马英丹、美人蕉、黄心榕、白玉兰……层层叠叠,团团簇簇,外头天气再热,日火再大也失去威力。
大雄宝殿前有一株光绪年间种下的百年茶花,是屏山寺的镇寺之宝。
茶花树杆粗如大腿、弯曲如弓,高丈余,树冠罩在屏石之上,每年春天,盛开上千朵姹紫嫣红的花朵,远处望去,以为一片红云飘动在殿前。
长乐市概况——精选推荐
第一讲长乐市概况长乐市位于闽江口南岸,是福建省会福州的门户,国内屈指可数的空海“两港”城市。
市区距福州市中心29公里,长乐国际机场距福州49公里。
世界上最大的迭合梁双塔双面斜拉桥青洲大桥和乌龙江特大桥把闽江南北两岸紧密连在一起。
全市土地面积718平方公里,总人口68万人。
青洲大桥市区一角长乐设县始于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地名长乐,居者安之”。
相传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和三国时期东吴孙皓都在此屯兵造船,故长乐别名“航”,简称“航”。
明代伟大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庞大船队“累驻于斯,伺风开洋”,随航中不少长乐人。
其后,移居海外的人越来越多,“尤以操舟行船居多”,所以长乐又是著名的侨乡和海员之乡。
现有海外乡亲40万人。
金刚腿江海分界碑长乐是一个准半岛,江海岸线长130公里,大小岛屿35个,海域面积1237平方公里。
秀峰、奇石、湖泊、海滩、岛礁和闽江岸线等景观要素共同构成以海景为主,山景为辅,江景为补,别具一格的旅游风景线。
海岸线绝大部分是可供开发的沙质、石质海岸。
大致中北部为丘陵--滨海沙滩,林带园圃萦绕其西,礁石盘岩星卧其东,不仅适宜开发海滨浴场,而且是修建休闲娱乐度假设施的理想区域。
这一带沙丘南北连绵37公里,东西横亘2至4公里,随山峦起伏,高达百余米,雄伟壮观,堪称“闽海沙漠风光”,是沙浴、滑沙和野营活动的理想场所。
南部为山地--沙滩海域,奇岩秀峰逼近海滨,海中又有小岛列矗。
在此登山,近可欣赏苍松黛石,远可眺望帆影岛礁。
山中平地、滨海丛林浅丘都可构筑度假别墅和高级娱乐设施。
海滨浴场海滨沙丘双帆礁天池山长乐不仅江海山野自然风光多姿多彩,而且人文景观古今兼备。
做为郑和下西洋庞大舟师的驻泊基地和开洋起点,长乐有国内最多的郑和下西洋史迹。
最珍贵的有郑和刊立、署名详载其历次下西洋经过与成果的“天妃灵应之记”碑。
最新发现的有从地下挖掘出土,被老百姓尊为“巡海大臣”,与天妃妈祖并祀,出自明代的彩绘泥塑郑和像;这是目前国内外发现的年代最早、形象最逼真的郑和雕塑。
长乐显应宫简介
长乐显应宫简介门票:欣欣成人门票价:20元起(省5元)。
A.免票政策:儿童身高1.2米以下免费;70岁以上白叟持老年证或身份证免费;残疾人持残疾证免费;军官持军官证免费。
B.优惠政策:在校学生持学生证购景区优惠票。
开放时间:07:00--17:00 交通概况:福州—景区:机场高速公路—沈海高速公路—机场高速公路—行驶19.5KM—过通道小桥—左转—行驶410米右转—行驶250米右转—行驶至终点显应宫简介:显应宫又称大王宫、妈祖庙。
位于长乐市漳港镇仙岐村。
始建于宋绍兴八年即公元1138年,距今已有860多年历史。
几百年间,显应宫数度重修。
据出土的碑文记载,最后一次重修是在清道光二十一年即公元1841年。
大约在清光绪年间也就是100多年前,由于一场风暴海啸之类的特大天灾袭击,显应宫伴同邻近的村舍,一夜之间被风沙掩埋在地下了。
显应宫地下宫出土于1992年6月,发掘面积一千余平方米。
考古发掘证实,湮没之前的显应宫为一处四面土墙围护、前后二进的宫庙建筑,前后二进的主座均为四扇三开间、进深五柱、明间抬梁式建筑。
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因为突发的灾害而被湮埋的。
出土的文物有陶瓷器皿、古币21件,木匾、石碑各一方,其中,清道光廿一年的重修碑,是显应宫湮没前的最后文字记载。
碑上可见简化的汉字,具有汉字研究的史料价值。
最重要的是五组50余尊泥彩塑像,这批泥塑像在原址按原样、原序列复原,真实反映出当时显应宫的宫庙历史氛围。
泥塑像保留基本完好,塑像形态各异,色泽鲜艳,神情毕肖,且分组摆放,数量众多。
其制作年代可以较明显地分为明代和清代二类,少量可早至元代,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地下宫为二进结构,四周为土筑和石砌围墙,宽13.2米,深26.4米。
宫内共有五个神台,别离供奉不同的群塑神像。
二进殿内共有三个神台。
正中神台供奉的群塑主像为本地的当家神“大王”。
西侧神台上供奉的主像是福州民间遍及尊祟的一位妇女、儿童的庇护神----临水夫人陈靖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海重兴
1
福建长乐显应宫历史发展分析
显应宫历史演变的四个阶段
元代
元至正元年(1841年),乡人集 资大修,立碑记事,其碑至今尚存
现代
1992年,村民绝地挖沙发现显应宫遗址 1993年,按原址重建 2006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7年,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宋代
宋绍兴八年(1138年) 始建
明朝
明弘治三年(1490年),长乐知县潘府将显应宫的后殿辟做 “凤岐书院”,为当地三大官办书院之一。书院因曾培养出郑 庆、郑宪兄弟双进士等一批人才,而在长乐历史上颇具声誉
清代
清光绪年间,因风沙之灾, 显应宫被高达二十多米的 黄沙湮没,随之匿迹
因海而建
因海而兴
因海而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