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线的由来
“三八线”的故事
“三八线”的故事“三八线”的故事三八线是朝鲜半岛的同纬度线之一,也是韩民族与朝鲜民族交界的分界线。
这条分界线见证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丰功伟绩,也成为两个国家人民心灵的疮疤。
下面是关于“三八线”的故事。
在朝鲜战争爆发之前,朝鲜半岛是一个统一的朝鲜国,但是随着战争的爆发,半岛被分割成了南北两个独立的国家。
朝鲜战争的结束并没有解决朝鲜半岛的矛盾,而是通过划定“三八线”将半岛分割为两个势不两立的国家。
时光回到1950年,当时北朝鲜军队发动进攻,企图统一朝鲜半岛,南朝鲜军队寡不敌众,国家处于危难之中。
中国政府接到南朝鲜政府的请求,决定派遣中国人民志愿军支援南朝鲜。
中国人民志愿军经过艰苦的战斗,在“三八线”附近一举打退了北朝鲜军队。
由于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贡献,半岛的南北对峙被牢牢地保持住了。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南北双方之间的矛盾没有得到解决,相反,由于国际政治形势的复杂性,朝鲜半岛的问题成为大国之间的争夺焦点。
1953年,朝鲜战争停战协定在“三八线”附近达成。
协定规定,两个国家之间建立停火线,这就是著名的“三八线”。
从此以后,“三八线”成为了两个国家之间的分界线,南北韩民族之间的往来被大大地限制起来。
“三八线”之内的生活并不如人意。
两个国家之间的争议不断升级,南韩的经济发展逐渐超过朝鲜导致朝鲜居民的逃亡现象越发严重。
面对这一局势,朝鲜政府决定加强对“三八线”的防守,禁止任何人员跨越“三八线”。
在“三八线”的往来中,随着交流的增多,南韩居民和朝鲜居民之间建立了一种特殊的关系。
南韩居民常常通过“三八线”将一些生活必需品送给朝鲜居民,而朝鲜居民则通过“三八线”将朝鲜特产带给南韩居民。
这种特殊的往来建立起了南北韩民族之间的纽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
今天,“三八线”已经成为韩朝关系的象征,也成为韩国的旅游胜地。
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来到这里,游览韩国的最北端。
他们站在“三八线”前,感受着南北韩民族之间的距离,感受着战争的背后。
三八线的历史故事
三八线的历史故事三八线,是朝鲜半岛上韩国和朝鲜之间的一条分界线,自1945年起,这条线便成为半岛南北分界线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中国老一辈人的记忆中,“三八线”曾经是一个代表着战争、分裂、痛苦的符号。
但除了这些让人痛心的记忆,三八线的历史也有许多值得我们思考和铭记的故事。
1. 分界线的划定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为了维持战后秩序,美国、苏联、中国三国代表签署了《波茨坦公告》。
根据公告,韩国北部由苏联及其协助者占领,南部由美国占领,南北分界线定在三十八度线上。
1948年,南北韩国建立了分别以首尔和平壤为首都的政府,三八线成为南北韩国之间的政治分界线。
2. 战争爆发1950年6月25日,朝鲜军队越过三八线进攻韩国南部。
此时,韩国军队仅拥有13万人,而朝鲜军队则有15万人,加上支持朝鲜的苏联和中国的援助,朝鲜军队初始的进攻势头强劲。
然而,美国及其联合国盟友迅速开始援助韩国,随后通过进攻和反击,使得冲突逐渐扩大为一场代价惨重的战争。
三年后,1953年7月27日,停战协定签署,战争结束,三八线成为两个交战国的实际边境。
3. 交错的家族自朝韩战争后,沿着三八线形成了一条“禁地带”,成千上万的民众也因此被迫与自己的亲人隔离,这其中便有许多家庭。
这个“禁地带”禁止人员出入,禁止饲养家禽、牲畜,甚至禁止打来自“对方”的电话。
因此,众多本该团圆的家庭已经被迫分开超过半个世纪,只能通过书信、邮件互通消息。
2016年,韩国政府为这些因战争而分离的家庭举办了一场重聚仪式,这些家庭终于得到了一次短暂的聚会机会,但这也让人更深刻地认识到了战争的残酷和大家庭的珍贵。
三八线,成为了半个世纪以来朝鲜半岛上的一条界线,界线之下,南北对峙,轰轰烈烈的战争已成为历史。
在如今的时代,南北韩国已经多次高层会谈和签署和平宣言等和平合作协议,但是三八线的记忆,依旧是人们对于和平稳定的渴望和对于历史的沉思。
在历史的长河里,三八线的历史值得我们来反思与珍视。
三八线
施纳贝尔提供了另一种情况:日本突然投降促使美国迅速起草关于投降程序的“总命令第一号”,而这个命 令的第一段便涉及到受降区域的划分问题,陆军部作战局为尽快搞出一份文件,一直工作到1945年8月10日深夜。 讨论的结果是盟国应在远东分几个区域受降,并且明确规定这些区域地理上的界线。政策组的负责人博尼斯蒂尔 上校只有30分钟来起草命令第一段,国务院-陆军部-海军部协调委员会正在急切地等待着结果。最初,博尼斯蒂 尔曾设想按朝鲜的行政区划来划分受降界线,但身边一时没有资料。后来他注意到北纬38度线差不多从朝鲜中部 穿过,而且汉城及其附近的集中营都在三八线以南,于是他决定用三八线作为受降区......
相关资料
说法
意义
至于把三八线作为分界线问题的提出,有几种不同的说法。
韩国外交协会会员金基兆提供的情况是:1945年8月10日凌晨6时左右,美国窃听到日本大本营发出的电报, 电文内容是日本御前会议决定接受无条件投降宣言。不久又截获驻朝日军司令官发给大本营的电报,电文说: “苏联军队正大批进入朝鲜半岛。如果美军进入这个地区,全体日本军队就可能向美军投降”。马歇尔获知这种 情况后,立即召见作战局长赫尔及林肯准将,命令他们划出一条苏联攻入朝鲜半岛时南下的界线,并指示美军也 要即刻制订向朝鲜半岛南部进军的计划。据说林肯准将接受命令后回到办公室,偶然地从《纽约时报》上得到了 划定三八线的启示。因为,《纽约时报》在报道苏军进攻情况时刊登的那幅地图,只画出了三八线以北的地区。 于是,美国将军的这个偶然的发现,便成为美国提出以三八线为界的根据。
“三八线”的故事
“三八线”的故事在长达约250公里的朝鲜半岛上,有着一条被称为“三八线”的分界线。
这条分界线继续了朝鲜战争时期的停火线,将朝鲜半岛分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北韩)和大韩民国(南韩)两个截然不同的国家。
“三八线”的故事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末的朝鲜战争。
朝鲜战争爆发于1950年,北韩穿过“三八线”进攻南韩,开始了长达三年的战争。
以联合国军为首的联军与东北亚人民解放军激烈对峙。
双方签署了一项停火协议,使得朝鲜半岛在“三八线”附近分割为两个国家。
这条分界线被世界上最严格的军事区域之一所包围。
北韩和南韩之间的距离只有几米。
据说,在这条线上,双方每天都在执行严格的军事巡逻和监视任务。
军事基地、哨所和防御工事遍布整个区域,随时准备应对敌军的进攻。
这些巡逻和监视任务对双方士兵来说非常艰苦和危险,因为他们时刻面临着可能爆发战斗的风险。
除了军事风险,这条分界线还导致了数十年来的家庭分离和不和谐。
由于无法过境,南韩和北韩的家人无法见面,无法互相联络。
这给无数家庭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悲伤。
许多人曾经被迫永远离开自己的家乡,并在遥远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
尽管“三八线”分割了朝鲜半岛,但并没有阻止人们为和平和团聚而努力奋斗。
每年,南韩和北韩的家庭成员都有机会通过一种称为“重聚努力”的项目来见面。
这项努力使选定的幸运家庭能够在特定日期和时间通过“三八线”互相见面。
这些家庭成员能够共度数小时,互相交流和相互照顾,让他们重新感受到亲人的温暖。
除了“重聚努力”,南韩还与北韩保持着一些民间交流项目。
通过联同自己的弟子一同召开年会,这个节日的目的是通过跳舞、歌唱和交流来加强分割的家庭和社区的联系。
这些活动为两个国家之间的人民建立了一种友谊和理解的桥梁。
“三八线”的故事充满了战争、分离和不和谐的悲伤,但也有着不同国家人民之间团结、友谊和和平的决心。
希望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努力来减少这条分界线所带来的困难,帮助这些分离的家庭重新团聚,并为朝鲜半岛带来持久的和平。
朝韩三八线的由来
朝韩三八线的由来:朝韩历史背景来源:朝韩三八线的由来“三八线”是指北纬38度线。
在朝鲜半岛境内,这条线长约300公里韩朝历史大事记韩朝关系历史背景1945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韩国从日本的殖民统治下摆脱出来。
不幸的是,韩国却沿着38线被分裂开来。
最无能的美苏联合委员会全然不顾韩国人民渴望成立一个单一的独立国家的意愿,没有阻止韩国的分裂。
1950年,北韩突然发动进攻,引发了韩战,从而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分裂。
韩战不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且在韩国人之间留下了一条巨大的鸿沟。
战后,双方在冷战的气氛中在非军事区两侧紧张对峙。
南北韩双方对统一有各自不同的见解,并以自己的方式去实现这一目标。
北韩按照所谓“一个朝鲜”的逻辑追求以共产主义统一韩国,而南韩认为自己的政府才是韩半岛上唯一的合法政府,统一只是其主权的延伸。
由于观点不同双方直到60年代才进行接触。
70年代,国际环境趋于和解,南北双方互相承认对方的政府,这标志着双方对统一的看法发生了划时代的转变。
第一个具有积极变化的象征是,南韩在1970年的光复日提出了与北韩进行真诚的和平竞赛的建议。
次年8月,南北双方红十字会根据南韩全国红十字会提出的建议举行了会谈,这是双方自分裂26年来首主动。
特别是,北韩外长白南淳于1999年出席联合国大会期间同各国外长举行了一轮会晤,从此北韩作出了各种外交努力改善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关系。
在200O年中,北韩与意大利、澳大利亚和菲律宾建立了外交关系。
北韩一直在努力改善与美国、日本和欧盟的关系。
这些外交举措被认为有助于使北韩成为国际社会中负责任的成员。
三八线的由来:“三八线”是指北纬38度线。
在朝鲜半岛境内,这条线长约300公里,它原本是一条自然和地理的划线,大致把朝鲜半岛一分为二。
1896年后,日本和沙皇俄国多次企图利用这条线瓜分朝鲜半岛,但均未得逞。
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半岛。
1945年2月,日本把部署在朝鲜半岛的日军以“三八线”为界划为两部分,北部归关东军指挥,南部为大本营所属。
三八线的故事
“三八线”的故事
三八线的故事
三八线是朝鲜半岛的一个重要地带,也是朝鲜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作为中国的一名学生,我对三八线的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
1945年8月日本投降之后,朝鲜的独立问题成为了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然而,由于苏美两国在对朝鲜的统治权分配问题上存在分歧,朝鲜半岛的分裂成为了不可避免的结果。
1948年,南北两个政府分别成立,导致了朝鲜战争的爆发。
朝鲜战争从1950年开始,持续了三年。
三八线成为了双方的前线,也是战争的主要战场之一。
在三八线上,中朝联军和联合国军展开了激烈的军事冲突。
这里的战争如火如荼,鲜血淋漓,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尽管三八线的战争给人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灾难,但是它也孕育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
比如说,那些无数次冲锋陷阵的中国志愿军战士,他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守卫了国家的尊严和领土的完整;比如说,那些在枪林弹雨中咬紧牙关,发扬着不怕困难、不怕牺牲、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的朝鲜人民和解放军,他们用自己的
强大战斗力,迎击着敌人的进攻。
三八线上的故事,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也展现了人性的伟大和爱国主义情感的深厚。
从这些故事中,我们可以汲取勇气和力量,学习那些英勇的战士们的奋斗精神,共同建设我们的祖国。
总之,三八线是一条充满血泪和荣光的线,它见证了朝鲜半岛的历史变迁,也让人们深刻认识到了战争的危害和和平的珍贵。
我们应该铭记历史,珍惜现在,为了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奋斗。
三八线的由来
三八线的由来“三八线”是如何产生的?它是怎样成为南北朝鲜之间的祸根呢?它为何能引发多国参与朝鲜战争呢?事情还得从二战结束前说起。
1945年8月10日,深夜,美国国务院—陆军部—海军协调委员会在五角大楼召开紧急会议,主要议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在朝鲜的受降问题。
助理国务卿邓恩提出美国军队接受日本投降的区域应尽可能向北推移,但国防部部长马歇尔的参谋人员迪安-腊斯克上校指出,军方缺乏供立即投入使用的兵力,加上时间和空间等.抢在苏军进入朝鲜南部地区之前向北部更远地区推进会有困难。
于是,陆军助理部长麦克洛伊和另一位上校查尔斯—博尼斯蒂尔搞出了“一条尽可能向北推进”,但又不致“被苏联拒绝”的分界线。
腊斯克和查尔斯曾设想按朝鲜的行政区域来划分受降界限,但身边一时没有资料。
匆忙中,他注意到在地图上北纬三十八度线差不多从朝鲜中部穿过,而且汉城及其附近的集中营都在“三八线”作为受降区域的分界线。
这个建议迅速得到美国军方和国务院的同意,并于14日被总统杜鲁门批准。
15日,杜鲁门给斯大林发出密电,通报了盟军最高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的有关日本武装部队投降细节的“总命令第一号”,该命令的内容之一就是以“三八线”作为美苏双方在朝鲜半岛的受降区域的分界线。
16日,斯大林复信表示“基本上不反对命令的内容”,对于有关朝鲜分界线的问题也没有提出异议。
9月2日,麦克阿瑟在日本东京湾密苏里战舰上的日本受降签字仪式后,发布了“总命令第一号”,其内容根据斯大林的提议略有修改。
命令提到:“驻北纬三十八度线以北的韩国、满洲、库页岛、千岛列岛等地的日本高级指挥官以及陆海空和辅助部队,应向苏联远东军最高司令官投降;日本帝国主义政府大本营和日本本土及其周围诸岛以及北纬三十八度线以南的韩国、琉球列岛等地的日本高级指挥官以及陆海空和辅助部队,应向美国太平洋地区路军最高司令管投降。
”就这样,“三八线”作为美苏两国在朝鲜受降和事实军事占领的分界线便被明确规定下来。
“三八线”的故事
“三八线”的故事三八线是战后国际上一种地理分界线,最早是指朝鲜战争时的停战线。
后来在中国东北也出现了这样一条分界线,分隔了东北的农村和城市。
故事开始于1950年代的中国东北,三八线是一道清晰的分界线,将农村和城市严格分开。
农村的人们为了生存,每天都在田间劳作,而城市的人们则过着奋斗的生活,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现代科技也日新月异。
这条分界线让两个世界彼此隔绝,但也因此有了很多让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小明的农村孩子,他从小就在田间劳作,生活过得十分艰苦。
每天一大早就得帮助父母干活,无暇顾及自己的学业和未来。
而在城市的另一边,有一个叫小红的女孩,她家住在城市的高楼大厦里,一家人过着优渥的生活。
小红每天都能穿着美丽的裙子去上学,有很多空余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小明和小红虽然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但他们的生活却截然不同。
小明希望有一天,也能进城去读书,过上城市里的精彩生活。
而小红却对农村的生活充满好奇,她梦想着有一天能够去农村探险,看看那里的田野和农作物。
一天,小明和小红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相识了。
小红在城市的街头迷路了,正巧遇到了小明,他二话不说带着小红回到了她家。
小红感激不尽,从此开始了和小明的友谊。
小红对小明的生活十分好奇,决定暑假去小明的农村玩两天。
小明很高兴,心想这次她一定能体验到农村的烟火气息,也能明白我们的辛苦。
暑假到了,小红按照约定来到了小明的家乡。
一进村子,小红感觉到了浓浓的农村气息,朴实的民风和勤劳的村民让她感到十分新奇。
小明带着小红参观了他们的农田,小红看到了小麦、玉米等作物,还亲自下地插秧,感受到了农民的辛劳。
她感叹道:“原来农村的生活也是那么的充实和有意义。
”小明和小红在村子里玩了两天,两人之间的友谊也更加深厚了。
小红感受到了农村的朴实和乡村的宁静,也对小明的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
暑假过后,小红回到了城市,她对农村的生活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更加珍惜自己美好的生活。
而小明在小红的陪伴下,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梦想,他决心要进城去读书,过上城市里的精彩生活!故事讲述了小明和小红两个不同生活背景的孩子之间的友谊,也展现了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三八线”的由来
[键入文字]“三八线”的由来三八线是朝鲜半岛上以地球北纬38 度来划分的军事分界线。
三八线究竟是如何划定的?划分三八线本身到底说明了什么?我们来说说它究竟有什么来历。
史料介绍,半岛上248 公里长的三八线斜穿朝鲜东西两端,它截断了75 条小溪和12 条河流,以不同的角度越过崇山峻岭,穿过181 条小路、104 条乡村土路、15 条道际公路和8 条高级公路,以及6 条南北铁路线。
显然,对于行政管理和经济发展来说,以及从地理的角度来看,三八线都是一条极不合理的分界线。
但有人戏称,现在自然生态恢复最好的地方,就是朝鲜半岛上的三八线。
北纬38 度线原本是一条自然的和地理的划线,虽然在朝鲜半岛境内的这条长约300 公里的无形的划线,将朝鲜半岛分为面积大体相同的两部分,但是其本身并不含有什么意义。
而人为地从军事或政治上利用这条划线,最早是由日本和沙皇俄国提出来的。
1896 年,日俄密谋瓜分朝鲜,日本曾向沙俄秘密提出以三八线为分界线。
1904 年日俄战争前夕,沙皇也曾做出决定,俄国只控制三八线以北,听凭日本在三八线以南任何地方登陆。
但这两次划分均因双方利害冲突而未付诸实践。
真正使三八线成为从军事角度利用的分界线,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朝鲜驻军的兵力部署进行调整时提出的。
1945 年2 月,日本把部署在朝鲜半岛的日军以三八线为界划分为两部分,北部的军队归关东军指挥,南部的军队为东京大本营所属。
后来,针对苏联可能参加对日作战的情况,日本大本营提出了把全部驻朝日军划归关东军指挥,并由朝鲜总督兼任关东军总司令官。
但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带着这个方案去见裕仁天皇时,遭到天皇拒绝。
但这一历史经历,使三八线在实际上为后来苏联在中国东北和朝鲜对日本关东军作战,而美国则在韩国和日本列岛与大本营直接指挥的日军作战提供了客观依据。
1。
“三八线”的故事
“三八线”的故事讲述“三八线”的故事需要一千个字,那么就让我为您带来一个有趣而真实的故事吧。
在朝鲜半岛上有一条纬度为38度的线,被称为“三八线”。
这条线是朝鲜战争结束时,由战争双方协商划定的军事分界线。
它将北朝鲜和南朝鲜分隔开来,成为了一个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分界线。
让我们回到那个年代,时间是1953年,战争的硝烟刚刚散去。
南北朝鲜之间的连通渠道被切断,人们无法互相交流。
南朝鲜成为了一个由韩国主导的资本主义国家,而北朝鲜则成为了一个以社会主义为基础的国家。
两国的民众渐渐形成了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时光飞逝,多年来南北朝鲜的人们几乎没有机会见面。
在1998年,风向突然转变了。
南北朝鲜之间实现了历史性的第一次领导人会晤。
这一次见面标志着南北朝鲜关系的缓解,同时也意味着一个新的历史篇章的开始。
为了互相了解,南北朝鲜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文化交流活动。
在三八线周围,一座座临时桥梁被建立起来,南北朝鲜的人们可以通过这些桥梁相互访问。
这种访问对于许多长久以来失散的亲人来说,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幸福。
南北朝鲜开始举办文艺演出、体育赛事和民间舞蹈表演,各种文化活动不断展开。
人们纷纷前往参加这些活动,欣赏彼此的艺术和文化,重新认识对方的人民。
在“三八线”的南北朝鲜之间,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也开始合作。
他们在商贸领域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互相贸易。
这使得南北朝鲜的经济开展了新的篇章,也为民众带来了更多的工作机会。
“三八线”的故事不仅有着文化交流和经济合作的层面,还有许多个人故事。
有很多在战争中分离的家庭终于得到重逢的机会,他们通过三八线的相关活动重新团聚。
在这个故事中,南北朝鲜的人民反思了战争的悲剧,开始思考和寻找和平的途径。
他们通过相互交流,理解了对方的文化和思想,清晰地认识到这个半岛上两个国家的未来应该是和平的。
大约一个世纪过去了,南北朝鲜的人们已经开始建立更加深入的联系。
虽然时不时地还会有些问题,但相比之前的敌对,他们已经变得更加友好和理解。
知识拓展:三八线
知识拓展:三八线
三八线是一条横跨亚洲、地中海和美国的纬线,也指位于朝鲜半岛上北纬38度附近的一条军事分界线。
它是朝鲜和韩国的军事分界线,右侧为朝鲜领土,左侧为韩国领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苏联在朝鲜半岛商定以北纬38°作为接受日军投降的范围的界限。
北部为苏军受降区,南部为美军受降区。
以38度线为分界线的理由,一是该线将朝鲜半岛近似分割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二是1945年日本撤消朝鲜军编制,将38度线以北的朝鲜军并入关东军,38度线以南的朝鲜军并入国内军。
1948年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三八线成为朝鲜和韩国的国界。
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后,停战界线大致上仍沿三八线自东至西横贯朝鲜半岛,因此在中文中仍习惯将其称为“三八线”。
三八线北部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南部为大韩民国。
长度248公里,宽度大约4公里。
双方一度都有重兵把守,并互相播放广播。
近几年局势缓和,除了少数船舰越界事件以外,基本没有冲突,双方的广播对峙也已经停止。
军事分界线,右侧为朝鲜领土,左侧为韩国领土
1/ 1。
三八线知识点总结
三八线知识点总结三八线(38th parallel)是指朝鲜战争期间划定的韩国和朝鲜之间的分界线。
下面我们将通过对三八线相关的历史、地理、政治等方面的知识点进行总结,来更全面地了解三八线。
一、历史背景三八线的历史起源于朝鲜战争时期。
1950年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北朝鲜)出兵入侵大韩民国(南朝鲜),引发朝鲜战争。
在朝鲜战争爆发后,联合国军在美国领导下介入战争,并推进至朝鲜半岛北部地区。
1953年7月27日,双方在板门店签订《朝鲜停战协定》,正式结束了朝鲜战争。
根据协定规定,双方在三八线以北设立了一个朝鲜人民军和联合国军的非军事区,来实现停火、控制冲突并维持和平。
二、地理位置三八线位于朝鲜半岛的中部,大体上是维持北纬38度线,由中国和朝鲜的边境一直延伸到朝鲜半岛的东海(即韩国半岛东部的朝鲜海)和黄海(即韩国半岛西部的黄海)。
三、政治影响三八线是朝鲜半岛的政治分界线,划分了朝鲜半岛南北两个政治实体。
自朝鲜战争停战以来,朝鲜半岛南北两部分长期处于对立状态。
三八线成为了政治分界线的象征,分隔了民主的韩国和专制的朝鲜。
朝鲜半岛南部的韩国成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盟友,而朝鲜则成为了以中国和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盟友。
在三八线以北的朝鲜,经历了几十年的经济困境和政治孤立,成为世界上最封闭的国家之一。
四、文化差异三八线也引发了朝鲜半岛南北两地文化的差异。
南北朝鲜在语言、风俗、饮食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
韩国成为了亚洲的文化强国,娱乐、时尚、电影等产业在世界范围内享有较高的声誉。
而朝鲜的文化、艺术受到政治制约,相对封闭。
三八线成为了南北朝鲜文化交流的一道障碍。
五、国际影响三八线的存在也给国际社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朝鲜半岛的南北分裂成为了东亚地区的政治和安全难题。
南北朝鲜之间的紧张局势,经常引发地区内和国际社会的关注。
美国、中国、日本等东亚国家,以及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等国际组织,一直在通过外交途径努力化解朝鲜半岛的紧张局面,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三八线”是怎样产生的?
“三八线”是怎样产生的?作者:李庆山来源:《晚晴》2018年第06期“总命令第一号”三八线是位于朝鲜半岛上北纬38度附近的一条军事分界线,是“二战”末期,盟国协议以朝鲜半岛上北纬38度线作为苏、美两国对日军事行动和受降范围的暂时分界线,北部为苏军受降区,南部为美军受降区。
战后,三八线就成为韩国和朝鲜的临时分界线,通称“三八线”。
1945年8月10日深夜,美国国务院、陆军部、海军部协调委员会在五角大楼召开紧急会议,主要议题是在朝鲜的日军受降问题。
助理国务卿邓恩提出美国军队接受日本投降的区域应尽可能向北推移,但国防部长马歇尔的参谋人员迪安·腊斯克上校指出,军方缺乏可供立即投入使用的兵力,加上时间和空间等因素,抢在苏军进入朝鲜南部地区之前向北部更远地区推进会有困难。
于是,陆军助理部长麦克洛伊请腊斯克和另一位上校查尔斯·博尼斯蒂尔搞出“一条尽可能向北推进”,但又不致“被苏联拒绝”的分界线。
腊斯克和查尔斯曾设想按朝鲜的行政区域来划分受降界线,但身边一时没有资料。
匆忙中,他们注意到在地图上北纬38度线差不多从朝鲜中部穿过,而且汉城及其附近的集中营都在“三八线”以南,于是决定用“三八线”作为受降区域的界限。
这个建议迅速得到美国军方和国务院的同意,并于14日被总统杜鲁门批准。
15日,杜鲁门给斯大林发出密电,通报了给盟军最高司令官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的有关日本武装部队投降细节的“总命令第一号”,该命令的内容之一就是以“三八线”作为美苏双方在朝鲜半岛的受降区域的分界线。
16日,斯大林复信表示“基本上不反对命令的内容”,对于有关朝鲜分界线的问题也没有提出异议。
不合理的分界线9月2日,麦克阿瑟在日本东京湾密苏里战舰上举行的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后,发布了“总命令第一号”,其内容根据斯大林的提议略有修改。
命令提到:“驻北纬38度线以北的韩国、满洲、库页岛、千岛列岛等地的日本高级指挥官以及陆海空和辅助部队,应向苏联远东军最高司令官投降;日本帝国主义政府大本营和驻日本本土及周围诸岛以及驻北纬38度线以南的韩国、琉球列岛等地的日本高级指挥官以及海陆空和辅助部队,应向美国太平洋地区陆军最高司令官投降。
三八线的由来
三八线的由来
三八线就是北纬38度线,把朝鲜半岛大体一分为二。
但这条线也是军事政治分界线,北边是朝鲜,南边是韩国。
三八线是二战后产物。
战后,美苏两国在朝鲜半岛划分势力的分界线,据资料显示是美国提出的,但解放朝鲜半岛却是苏联的事,为什么苏联却轻易接受美国这条分界线呢?
其实三八线是最早日本人提出来的,从地图上三八线贯穿朝鲜半岛东西两端,长度约300多公里,这条线最早提出的日俄战争时期。
甲午战争后,日本借机占领朝鲜半岛,并在朝鲜半岛进行殖民统治,而此时沙俄势力也想进入朝鲜半岛。
日本对俄国当时还有畏惧,日本曾提议以北纬38度线划界,与沙俄平分半岛,但俄国却强硬拒绝。
此后日俄战争爆发,俄国没想到居然败于日本。
此后日本独自占领朝鲜半岛,三八线就没有这个提法了。
抗日战争时,日本占据中国东北,日军在朝鲜半岛有部署。
到了1945年,日军以三八线为界分为两部分,北部由关东军负责,南部则归日军大本营。
正是由于日本划分,战后给美国提供了思路及依据。
因此最早的“梗”出自日本,只是日本未落实这条线而已。
朝韩军事分界线――“三八线”――特殊的“国界”
朝韩军事分界线――“三八线”――特殊的“国界”由于南北朝鲜均宣称拥有朝鲜半岛全境主权,因此这条军事分界线并不被双方视为“国界”。
今天了解一下朝鲜半岛上的军事分界线,一般来说,国与国之间都是国界线,因特殊原因,同为单一民族朝鲜族朝韩两国分别建国,都有统一意愿,可惜在地缘政治和两种政体及巨大的贫富差异下统一难一实现啊!理论上,朝鲜停战协议签订只是双方停战,还没有签署和平协议,双方是处于战争状态的。
大韩民国(韩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两方的现有界线是根据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划设的军事分界线(又称作停战线),成为了一条特殊的“国界”,铁丝网围起来及边境有军队驻守巡逻。
历史:三八线是朝鲜半岛上北纬38度附近的一条军事分界线。
二战末期,盟国协议以朝鲜半岛上北纬38°线作为苏、美两国对日军事行动和受降范围的暂时分界线,北部为苏军受降区,南部为美军受降区。
日本投降后,美、苏军队分别进驻三八线南北地区,就成为相同民族朝鲜族但不同政治体制的大韩民国(南朝鲜,1948年8月成立,美国扶持)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北朝鲜,1948年9月成立,苏联扶持)两个政权的临时分界线,通称“三八线”。
朝鲜战争结束后(即三年抗美援朝战争),根据双方签署的《朝鲜停战协定》,当时双方以实际控制线(即在三八线的基础上进行调整)为基础划分的南北军事分界线,习惯上仍称为三八线,以三八线两侧各2公里的划定南北朝鲜非军事区,非军事区宽约4公里、长约248公里。
三八线因接近北纬38度而得名,但不等于北纬38度线。
例如由北朝鲜实际控制的开城市,就位于北纬38度以南。
值得一提的是,非军事区内由于人的活动较少,已成为动植物的家园乐土。
韩国首都首尔(原名汉城)距离军事分界线只有40公里,韩国政府考虑安全及经济发展需要,迁都世宗市(首尔以南约160公里),但是在2012年到2014年,韩国政府的36个机构如教育部、农林畜产食品部、环境部、知识经济部等等陆续迁入了新建的行政首都世宗市,但是,像韩国总统府、韩国国会、韩国大法院、国防部、外交部等重要部门依然是留在了首尔,世宗市成为一个陪都。
历史上的三八线是如何划定的.doc
历史上的三八线是如何划定的三八线,即北纬38度线,原本只是一种地理概念,后来却演变成一道鸿沟,将统一的朝鲜半岛切割成两个国家,即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大韩民国,三八线成了朝鲜和韩国的分界线。
追溯三八线如何变成了分界线,不能不追溯朝鲜的近代史。
十九世纪末中日甲午战争之前,朝鲜本为大清国的“保护国”。
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失败后,日本逐步控制了朝鲜半岛的政治、经济大权。
1904年,日俄战争中日本打败了俄国,成为东亚地区的霸主,于1905年占领了全朝鲜,朝鲜从此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1907年,日本强迫朝鲜国王退位,解散朝鲜军队,朝鲜从此变成了日本的附属国。
1910年,日本强迫朝鲜国王退位,解散朝鲜军队,朝鲜从此变成了日本的附属国。
1910年8月22日,日本干脆把朝鲜并入日本版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朝鲜问题引起世界关注。
1943年12月,中、美、英联合发表的《开罗宣言》中,对朝鲜问题进行了表态:“我三大盟国轸念朝鲜人民所受之奴役待遇,决定在相当的时期使朝鲜自由和独立。
”1945年2月举行的雅尔塔会议决定,战后的朝鲜由苏、中、美、英共管。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
8月9日,苏军对盘踞在中国东北的关东军发起攻势。
紧接着,苏联红军第25集团军由契斯季亚科夫上将指挥,从中国东北攻入朝鲜,对驻朝鲜的日军部队发起全歼之战。
8月10日,苏军占领雄基,12日和13日苏军又登陆朝鲜罗津和清津。
美军原本预计日本会在朝鲜半岛与苏军展开激战,却没料到苏军的进攻会如此神速。
当时美军还在离朝鲜半岛几百公里以外的冲绳岛,短时间内难以赶到朝鲜半岛,而苏军此时已挺进到朝鲜半岛北部,眼看要向朝鲜半岛南部前进。
美国倘若不马上想出阻止苏军南进的对策,整个朝鲜半岛将落入苏联红军之手。
8月10日,从东京传出日本准备无条件投降的消息,美国国务院、陆军部、海军部连夜紧急商议对策。
就在这次匆忙的会议上,迪安·腊斯克上校经过思索,用铅笔在朝鲜半岛的半腰处画了一道线,即北纬38度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八线的由来
三八线指朝鲜半岛上北纬38度线附近的一条军事分界线(朝鲜战争之后称为休战线)。
休战线以北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控制,以南为大韩民国控制。
按照朝鲜停战协定,三八线两侧的朝韩非军事区宽约4公里、长约248公里。
需注意的是:三八线因邻近北纬38度而得名,因此不等于北纬38度线。
例如由北朝鲜实际控制的开城市,就位于北纬37度。
三八线的由来及其历史作用
1945年8月,苏联对日本宣战,向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大举进攻,并越过中苏边境,进入朝鲜半岛,其势锐不可挡,大有席卷整个朝鲜半岛之势。
美国政府面对朝鲜半岛形势的急剧变化,顿感手足无措。
根据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达成的协议,日本投降后,朝鲜必须置于苏、美、中、英四国共同托管之下。
然而,四国对朝鲜托管问题尚未达成具体办法。
8月,日本即宣布无条件投降。
此时,美国距朝鲜最近的地面部队尚在600英里以外的冲绳岛。
因此,美国政府企图通过外交途径,使疾速推进的苏联红军停滞下来。
8月10日,美国国务院、陆军部、海军部协调委员会在五角大楼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在朝接受日本投降问题。
助理国务卿邓恩提出:美国军队接受日本投降的区域应尽可能向北移。
国防部长马歇尔的参谋人员迪安·腊斯克上校认为:军方缺乏可供立即投入使用的兵力,加上时间和空间等因素,抢在苏军进入朝鲜南部地区之前向北部更远的地区推进会更有困难。
于是陆军助理部长让迪安·腊斯克和查尔斯·博尼斯蒂尔上校搞出“一条尽可能向北推进”,但又不致“被苏联拒绝”的分界线。
迪安·腊克斯上校和查尔斯·博尼斯蒂尔上校受命后,经查看地图和分析研究,向国务院提交了一份“实施方案”。
建议以横穿朝鲜半岛中部的北纬三十八度线作为美苏两军接受日军投降的分界线,即用这条线将朝鲜一分为二,美军接受三八线以南的日军投降,苏军接受三八线以北的日军投降。
这个建议迅速得到美国军方和国务院的同意,并被总统杜鲁门批准。
8月15日,杜鲁门给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发去密电,通报了给盟军最高司令官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的有关接受日军投降细节的“总命令第一号”,该命令内容之一就是以三十八度线作为美苏双方在朝鲜半岛受降区域的分界线。
16日,斯大林复电杜鲁门,表示“基本上不反对命令的内容”,对于有关在朝鲜受降分界线的问题也没有提出异议,只提出略加修改的意见。
9月2日,麦克阿瑟在日本东京湾密苏里战舰上举行的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后,发布了“总命令第一号”,其内容根据斯大林的提议略加修改,命令中说:“驻北纬三十八度线以北的韩国、满洲、库页岛、千岛列岛等地的日本高级指挥官以及陆海空和辅助部队,应向苏联远东军最高司令官投降;日本帝国主义政府大本营和驻日本本土及周围诸岛以及驻北纬三十八度线以南的韩国、琉球列岛等地的日本高级指挥官以及陆海空军和辅助部队,应向美国太平洋地区陆军最高司令官投降”。
从此,这条三十八度线作为美苏两国在朝鲜等地受降和实行军事占领的分界线被明确规定下来,简称“三八线”。
在朝鲜,这条线斜穿半岛,长约300公里,隔断了南北,截断了75条小溪和12条河流,以不同的角度越过崇山峻岭,穿过18条小路、104条乡村土路、15条道际公路和8条高级公路,以及6条南北铁路。
这条线作为军事分界线的划定,为朝鲜内战的爆发及引发多国部队参加的侵朝战争埋下了祸根。
38度线的由来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一直将朝鲜看作是遭受日本侵略的受害者而不是「帮凶」,因此早在1943年12月开罗美英中三国首脑会议宣言中就明确写到:「我三大盟国轸念朝鲜人民所受之奴隶待遇,决定在适当时间,使朝鲜自由独立。
」
二战后期,随着盟军反攻的脚步逐渐逼近日本本土,朝鲜问题也逐渐提到议事日程。
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上美国首先提出了由美国、苏联和中国对朝鲜进行国际托管的提议,苏联提出还应增加英国,就这样形成了美苏中英四大国托管的初步决定。
1945年7月波茨坦会议上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对朝鲜问题进行了讨论,主要是讨论同盟国对日本在朝鲜驻军的军事行动。
苏联询问美国是否可以在苏军进攻朝鲜时在朝鲜海岸进行配合的军事行动?美国军事代表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歇尔明确答复,在日本未被摧毁前,美国不准备在朝鲜实施两栖登陆行动。
但实际上美军却在波茨坦会议前就已经将在朝鲜的登陆列入占领日本本土的计划之中。
虽然在波茨坦会议上,美苏军事代表提出了把朝鲜、中国东北和日本海分别划为美苏受降范围的计划,但该计划与后来将朝鲜分为南北两部分并无关系。
8月9日,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东北。
眼看日本的最后崩溃已经到来,美国陆军部作战处立即开始起草投降程序的第一号令,具体负责起草的作战处战略与决策科政策组组长博尼斯蒂尔上校知道苏军肯定能在美军到达朝鲜之前就占领整个朝鲜,如何使苏联接受一个可以接受的受降方案至为重要,一旦苏联拒绝受降方案,美国根本就没机会登上朝鲜半岛。
最初他设想将受降分界线与朝鲜的行政区划一致,但他手上的地图却没有标出行政区划,所以他只好改以地理区划来确定受降界限。
他发现北纬38度线差不多正好从朝鲜半岛中部穿过,如果以38度线为界,那么首都汉城就在38度线以南的美国受降区内,于是他便决定以北纬38度线为美苏受降分界线。
8月11日,这一草案被呈交给参谋长联席会议,美国海军部长福莱斯特却提议将受降界限北推到北纬39度线,但美国国务院认为这样将使大连划在美国受降区内,是苏联绝对不会接受的,因此最后仍然以38度线为界。
8月15日杜鲁门总统批准了这一方案,随即将方案通知了苏联和英国——美国对苏联的反应极为焦虑,因为苏军已于8月11日进入朝鲜!苏联于16日答复这一方案,并没有对在朝鲜以北纬38度为界提出异议,只要求将日本北海道以北划入苏军受降区。
但美国方面以异常强硬的态度表示绝对不会接受苏军进入日本本土。
9月2日,远东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发布第一号令,明确宣布38度线为美苏军队的受降区分界线,也是占领区分界线。
已进入38度线以南地区的苏军随即北撤到38度线以北。
9月4日,第一支美军在汉城附近的金浦机场着陆。
9月8日起美军第24军在仁川登陆,随即进入汉城。
苏军恪守了以38度线为界的受降区划分,在美军到达前始终未进入汉城。
谁也不曾想到,一位小上校的匆忙画出的受降分界线北纬38度线(简称38度线)却在日后成为了南北朝鲜分裂的楚河汉界。
这条人为划分的界限,长约305公里,全然没有考虑地理特点,截断了75条溪流和12条河流,穿过了181条小路、104条乡村土路、15条道际公路、8条高等级公路和6条铁路。
38度线以南地区,面积约9.58万平方公里,约占朝鲜半岛总面积的42%;人口约2,100万,约占总人口的70%。
南方以农业和轻工业为主,耕地面积约占总耕地的70%,1940年时轻工业产品约占全朝鲜轻工业品的74%。
除钨和煤以外,其他资源都相对匮乏。
38度线以北地区,面积约12.4万平方公里,约占朝鲜半岛总面积的58%;人口约900万,约占总人口的30%。
北方以重工业为主,1940年时重工业产品约占朝鲜重工业的86%,有朝鲜唯一的化肥厂和石化厂以及8家水泥厂中的7家。
北方资源相对丰富,如水力资源、铁、煤资源丰富,钨、锰储量更多,几乎占全世界储量的70%。
【更多相关文章阅读】
>1.>>年的由来
>2.>>纸的由来
>3.>>中国的由来
>4.>>过年的由来
>5.>>和平鸽的由来
>6.>>中国节日的由来
>7.>>中国国庆节的由来
>8.>>字的由来
>9.>>国庆的由来简介
>10.>>艾滋病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