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礼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明礼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演讲人:萧放演讲地点:山西省图书馆

《光明日报》( 2017 年 04 月 04 日 06 版)

萧放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亚细亚民俗学

会副会长、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中国人类

学民族学会民族节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岁时节日、礼仪民俗、历史民俗学、中国文化史。

清明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它将节气日与民俗节日融为一体,是天时与人时的合一,

清明礼俗文化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传统观念。祭祖与踏青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

在祖先祭祀仪式中慎终追远,在踏青郊游中活跃生命,文化传承与身心调适是清明礼俗文化

的重要功能。在当代社会,清明礼俗的传承创新体现在着重培育感恩情怀、

提升生命伦理意识;贯彻环境保护理念,调整更新传统祭祀方式;亲近自然,拥

抱生命的春天等方面,只有我们主动进行清明礼俗文化的传承与

创新,我们的民族才能生生不息。

“天时”与“人时”的融合

清明是传统社会节气、节日合一的重要时间,“天人合一”观念在清明中得到了生动体

现。

清明是节气与节日的合体,节气是“天时” ,是纯粹的自然时间,

节日是“人时” ,它是社会文化的时间选择。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

清明最初主要为时令的标志,时间在冬至后一

百零七日、春分后十五日,公历的 4 月 5 日前后。《淮南子· 天文训》

记载:春分后十五日,北斗星柄指向乙位,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古称

八风之一,它温暖清爽;在和煦的春风之下,

天地明净,空气清新,自然万物显出勃勃生机。“清明” 节气由此得名。清明是春天的节气,

春天是四季之始,也是农业播种的时节,民谚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

农业是传统社会的主业,为了农事的丰收,除了祈求自然风调雨顺外,还得请祖先保佑,

因此在清明时节逐渐形成春祭的传统,在汉魏之际形成的寒食节,

就承载了这一古老的祭祀

传统。清明真正成为民俗节日是在唐宋之后,它走了与传统节日生成的不同路线。古代节日

一般依据节气时令,但脱离节气时间点,另外生成民俗节日,

立春到新年、夏至到端午走的

就是这一路径。但清明却没有沿用这一文化习惯,它将古已有之的寒食节俗收归到自己名下,

与此同时清明也改变了自身纯粹属于自然时间的性质。清明在唐宋后具有时令与节日的双重

意义,古代天人合一理念,在节日生活中得到落实与传承。

祭祖与踏青

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它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社会的重大春祭节日。

明真正体现天人合一观念。清明节俗丰富,但归纳起来是两大节令传统:一是礼敬祖先,慎

终追远;二是亲近自然、珍重生命。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传承千年,至今不辍。

礼敬祖先,慎终追远清明虽然晚出,但它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是传统春季节俗的综合

与升华。对于祖先的祭祀我国向来十分重视,上古四时祭仪中春季祭祀宗庙的大礼称为春礿

庙祭祀。春秋战国时期,墓祭风气渐浓,《孟子》记述的齐人乞食墓间的故事,似可证明,

但对于身份低微、财力薄弱的庶民阶层来说,并不普遍。汉代随着儒家学说的流行,宗族生

活的扩大,人们因现实社会生活的需要,返本追宗观念日益深化,人们对于祖先魂魄托寄的

坟墓愈加重视,上墓祭扫之风转盛。清

唐人沿袭前代祭墓风俗,并扩大到整个社会。从礼经的记载看,

古代并没有春季上墓祭

扫的例规, 但唐时已成风气。 唐玄宗鉴于士庶之家无不寒食上墓祭扫, 于是下诏“士庶之家, 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 ”朝廷以政令的形式将民间扫墓的风俗固定在清明前的寒 食节, 由于寒食与清明节气日的相连,寒食节俗很早就与清明发生关联。寒食禁火,清明取 火,扫墓亦由寒食扩展到清明,唐人已将寒食清明并称,白居易《寒食野望吟》描写寒食情 景:“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清明不仅从寒食中分担了祭墓的功能,同时它也 将一些原本属于寒食节日的游戏娱乐置于自己名下, 如蹴鞠、 秋千是寒食的著名节俗, 这时 也已成为清明的娱乐项目,杜甫《清明》诗云: “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 ”如果 说唐朝寒食与清明并列, 清明地位逊色于寒食的话, 那么宋朝清明已基本上完成了对寒食的 置代, 除禁火冷食仍为寒食特有的习俗外, 清明已承担了许多原属于寒食的节俗功能。 明清 时期,寒食基本消亡,春季大节除新年外唯有清明了。 祭祖扫墓是清明节俗的中心。一到清明, 人们就忙着上坟祭扫,湖北有民谚“三月清明 雨纷纷,家家户户上祖坟。 ”无论城郊还是乡村,清明祭祖扫墓都显得非常热闹,古代帝王 宫廷祭扫陵墓的声势与排场自不必说,就是一般百姓也是提篮担盒、携纸将烛,竞上墓地。 上坟祭扫, 包括两项内容: 一是挂纸烧钱;一是培修坟墓。唐代以前已有烧钱祭亡的习 俗,但因寒食期间禁火, 墓祭亦不能火化纸钱,人们将纸钱插挂在墓地或墓树之上,有的压 在坟头, 表示后辈给先人送来了费用。 这种因禁火而改变的祭祀习俗在当时曾受到一些人的 质疑,“三日无火烧纸钱, 纸钱哪得到黄泉” ,但民间习惯一经形成, 就往往成为一种特定的 民俗传统, 它在后世已不禁火的环境下仍然流传, 挂钱成为清明墓祭的特色之一。 随着寒食 禁火习俗的松懈,清明祭墓的流行, 在清明墓祭中,人们不再忌讳烧纸钱, 再说清明本来就 是钻取新火的日子, “神前新火一炉香” ,自然有它的灵应。 烧纸钱与挂纸钱的习俗并存。 修 整坟墓,培添新土,清除杂草,是清明扫墓的又一活动。在雨水到来前的春季,人们借清明 祭祀的时机,对坟墓进行清整,既保全了先人,又尽了孝心。唐人就很在意这种习俗行为, “但有陇土无新土,此中白骨应无主” ,由墓上有无新土可判断墓主有无子孙的存在。现在 某些乡村仍以清明祭墓活动的有无作为家族是否绵延的标识, 民间有“有后人,挂清明,无 后人, 一光坟” 的说法。清明祭扫在传统的宗法社会里的确不能等闲视之。民间也有一套自 发形成的习俗压力, “清明不祭祖,死了变猪狗”的俗谚,正是对试图不履行祭祖义务的人 的告诫。 清明祭祖除扫墓的“山头祭”外,后世还有祠堂祭,称为“庙祭” ,庙祭跟古代春礿之 祭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虽然在时间上相距遥远,血脉确实相通。庙祭是宗族的共同聚会, 有的地方径直称为“清明会”或“吃清明” 。在祭祖仪式结束后,族长主持共商族内大事, 申诫族法家规, 最后会聚饮食。 以同食共饮的形式分享祖宗福分, 团聚宗族,是古已有之的 传统,所谓“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 。如《诗经·公刘》所记“执豕于牢,酌之用匏,饮 之食之,君之宗之” 。后世祭祖费用一般由专门祭田田租开支,祭田为祖业族产。

清明处在生气旺盛的时节, 也是阴气衰退的时节, 人们一方面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