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清洗消毒示范

合集下载

硬式内镜清洗和消毒(灭菌)标准操作规程

硬式内镜清洗和消毒(灭菌)标准操作规程

硬式内镜清洗和消毒(灭菌)标准操作规程硬式内镜主要是金属材料构建,如腹腔镜、关节镜、阴道镜、直肠镜等;内镜材质特殊,构造精密,管腔窦道多,不耐高温,高压,易腐蚀,且该类器械定期地暴露于有机质中,极易携带病原微生物。

使用后的内镜未经恰当的清洗、消毒、灭菌处理,可能埋下隐患,导致患者交叉感染的发生。

一、用后预处理内镜使用后立即在床边用湿纱布擦去外表面污物,除去血液、粘液等污染物;按需进行保湿处理。

处理后将其分别放臵于专用篮筐或容器内。

避免与其他器械混装、防止因碰撞造成镜身损坏,影响成像。

并立即送清洗消毒室进一步清洗消毒处理。

二、回收、核查清洗处理前检查和评估器械的完好状态,检查镜身是否变形,钳类张开闭合是否灵活,外套管或电凝器械绝缘体有无表皮破裂等。

三、清洗1、预清洗、分类拆卸及冲洗:采用手工清洗方法进行预清洗、冲洗。

在流动水下进行冲洗、刷洗或软布擦洗硬式内镜的镜身,打开所有开口,将其拆卸为单元最小化,小物件应选择密纹清洗筐,并检查螺钉、垫圈、密封圈是否缺失损坏。

彻底冲洗空腔;使用毛刷刷洗管腔器械,用压力水枪进行官腔以及表面器械轴节、缝隙处冲洗。

2、清洗消毒硬式内镜可采用的手工清洗消毒和机械清洗消毒两种方法。

干燥。

清洗前,将硬式内镜装载于专用清洗架上,确保器械表面和管腔内部得到彻底清洗,其他器械应放臵于清洗篮筐中清洗。

(2)手工清洗消毒①初洗(酶洗)将镜体、镜鞘等配件浸没于酶清洗剂中,使用软毛刷刷洗弯曲部以及管腔内,使用管腔清洗刷,刷洗时必须两头见刷头。

清洗内镜镜头可使用75%乙醇棉签擦拭。

②精洗(超声机清洗)可采用超声加酶方式进行精洗。

可超声清洗的硬式内镜及附件用超声机清洗5-10min。

③漂洗、检查漂洗时采用高压水枪将管道内冲洗干净,检查有锈渍做除锈处理(除锈剂比例1:10或按产品说明使用),有残留污物重洗,腐蚀或损坏的部件应淘汰。

④润滑、消毒与干燥将部件臵于润滑剂(配比1:10~20或按产品说明进行配比)中30s,消毒方法首选湿热消毒,也可采用75%乙醇擦拭消毒,而后臵于医用干燥柜中干燥或气枪吹干。

内镜清洗与消毒演示文稿

内镜清洗与消毒演示文稿

基本清洗消毒设备
包括专用流动水清洗消毒槽(四槽或五槽) 负压吸引器、超声清洗器、高压水枪、干燥设备、 计时器、通风设施,与所采用的消毒、灭菌方法相 适应的必备的消毒、灭菌器械,注射器、各种刷子 纱布等消耗品。
清洗消毒剂
多酶洗液、适用于消化内镜的消毒剂、75%乙 醇。
测漏
内窥镜结构及其复杂,内部进入水分后会造成 重大故障,因此在洗涤操作之前要进行测漏水试验, 以确认是否保持着防水结构,特别是要注意从先端 的弯曲部和吸引钳子管道处是否有气泡冒出,先端 部,可操作弯曲角度旋钮进行检查,为防止内窥镜发 生故障,必须定期进行检查。

放入第一槽流动水清洗3分钟

用注射器将各管腔内水分吹干


取出放入超声振荡器中在酶洗液内进行超声清洗

用注射器吸清水反复清洗各管腔


取出,干燥器吹干,轴节上油
流 包装消毒(耐高温的用高压蒸汽消毒,不耐高温的用环氧乙烷消毒)

分类存放
二、消毒灭菌方法及要点
1. 适用于压力蒸汽灭菌的内镜或者内镜部件应 当采用压力蒸汽灭菌,
3. 用纱布擦干内镜外表面,用吸引器将各孔道的水 分抽吸干净,取下清洗时的各种专用管道和按钮, 换上诊疗用的各种附件,方可用于下一病人的诊 疗。
4. 支气管镜经上述 操作后,还需用 75%的乙醇或者 洁净压缩空气等 方法进行干燥。
注意:
• 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的内镜,使用前必须用 无菌水彻底冲洗,去除残留消毒剂。
4、然后用注射器或吸引器将个孔道孔道的水份吹
干。
5、将清洗后的内镜
擦干,放入(第二 槽)以配好的多酶洗 液中。
6 、 这些按钮的呢部结构 比较复杂,将取下的吸 引器按钮、送水送气按 钮和活检帽用清水冲洗 干净刷子的刷毛部分和 管则面的开口必须充分 洗涤,在洗涤钳管管道 开口阀时要揉搓洗涤, 将内部的污垢全部洗净, 并擦干,放入酶洗液槽 内。

内镜清洗消毒规范操作流程

内镜清洗消毒规范操作流程

胃镜清洗消毒操作规程一、个人防护工作人员清洗内镜时应当: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防水衣、口罩、帽子、手套、防护镜等。

二、预处理1、内镜使用后立即用酶液纱布擦拭内镜外表污物,并反复送气、送水10秒,擦拭巾一用一更换。

2、取下内镜盖上防水盖,送至清洗消毒室。

3、内镜轻放于水槽内,再次检查防水盖有无盖紧,连接侧漏器进行内镜侧漏,在清洗消毒前确保内镜无渗漏。

三、清洗1、在清洗槽内根据多酶比例正确配置清洗液。

将内镜、按钮、阀门完全浸没于清洗液中,用擦拭布反复擦洗镜身,重点擦拭镜身和操作部,擦拭布一用一更换。

2、用清洗毛刷彻底刷洗活检孔道和导光软管的吸引器管道(刷洗时必须两头见刷毛,并清洗刷头上的污物)。

清洗刷一用一消毒。

3、连接全管道灌流器,使用动力泵或注射器向管道内注射清洗液,刷洗按钮和阀门。

4、酶洗液浸泡时间一般不少于2分钟。

5、含酶洗液一镜一换。

漂洗1、用压力气枪,用流动水冲洗内镜各管道至少2分钟,充分清洗内镜外表面及及各种附件、按钮和阀门,去除残留的多酶。

2、用干净纱布擦干镜身及附件。

四、消毒1、将内镜及各类按钮擦干后置于消毒液中。

2、管腔内充分注入消毒液,确保管腔内无残留空气。

3、消毒时间:浸泡消毒≥10分钟。

五、冲洗、干燥1、更换手套;2、流动水充分冲洗内镜及各管道、按钮。

3、将内镜、按钮和阀门置于铺有无菌巾的内镜干燥台上。

用75%酒精冲洗所有管道,气枪吹干管道水分,用灭菌纱布擦干镜身,安装好各按钮。

六、储存1、灭菌后的内镜及附件应按无菌物品储存。

2、消毒后的内镜悬挂于镜柜内,弯角固定钮应置于自由位。

3、储柜内表面光滑、无缝隙、便于清洁,每周清洁消毒1次。

七、登记内镜清洗消毒登记包括:日期、患者姓名、内镜编号、清洗消毒起止时间、操作者签名。

八、其他1、每天诊治工作结束后,地面和台面应用500mg/L有效氯擦洗。

2、操作人员应做好自我保护,操作时应穿防水围裙,口罩,帽子,手套,手套每人更换。

内窥镜室清洗消毒流程

内窥镜室清洗消毒流程

内镜清洗消毒流程一.床旁清洗:使用后的内镜床旁立即按送气送水按钮进行送气送水,然后用酶洁液纱布对内镜表面粘液进行清洗,戴好防水帽送清洗消毒间处理。

二.水洗:1.确认防水帽戴好后将内镜置于流动水内,取下吸引按钮、送气送水按钮及活检阀并清洗。

2.用短清洗刷分别刷洗吸引按钮开口处,吸引管连接处,活检孔道开口处。

3.用长清洗刷分别于45°角刷洗吸引按钮开口处、于90°角刷洗活检孔道开口处后管道。

4.在流动水下反复擦拭镜身直至清洗干净,将吸引按钮开口、活检孔道开口、送气送水按钮开口处用清洗器分别堵上,用高压水枪分别清洗送气送水管、活检吸引管(反复冲洗5次以上)。

5.用高压气枪注空气排出各孔道内的水分。

三.酶洗:1.将内镜置于酶洁液内抽推注射器使吸引、活检孔道内注满酶洁液,浸泡2分钟。

2.在酶洁液内反复擦洗镜身,用注射器反复向各管道内推注酶洁液。

3.抽吸空气排出吸引、活检孔道内的酶洁液。

四.清洗:1.在流动水下反复擦洗镜身,洗净内镜外表酶洁液。

2.在流动水下洗净镜腔内酶洁液(吸引、活检孔道用高压水枪冲洗5次以上)。

3.将吸引、活检孔道内水分用高压气枪吹干,同时擦干镜身。

五.消毒:1.将清洗后的内镜完全浸泡于消毒液面下。

2.抽推注射器使吸引、活检孔道内注满消毒液。

浸泡10分钟,注入空气将吸引、活检孔道内的消毒液推出。

六.冲洗:1.在流动水下反复擦洗镜身,洗净内镜外表消毒液。

2.在流动水下用高压水枪冲净镜腔内残留消毒液(反复10次以上)。

3.用高压气枪将吸引、活检孔道内的水分吹干。

4.取出消毒好的内镜放于操作台上,用消毒毛巾擦干,安装吸引按钮、送气送水按钮及活检阀,用75%的酒精干燥处理内镜后备用。

内镜测漏操作流程1.先取下吸引按钮、送气送水按钮及活检阀,戴好防水帽。

2.将测漏机开关打开,内镜置于操作台面上。

3.将测漏器插上,检查通气是否完好,另一头与防水帽的测漏孔连接。

4.观察弯角部表皮是否充满气,皱褶是否减少。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范本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范本

清洗消毒过程中的安全防护
佩戴防护用品:如 口罩、手套、护目 镜等,确保操作过 程中的安全。
规范操作流程:按 照清洗消毒的流程 进行操作,确保每 个环节都符合规范 要求。
避免交叉感染:注 意清洗消毒过程中 的卫生,避免交叉 感染的发生。
清洗消毒后的保存和使用
清洗消毒后的内镜 应存放在专用的内 镜柜内,避免与污 染物品接触。
内镜应按照清洗消 毒的先后顺序放置, 方便取用。
内镜在使用前应再 次检查清洗消毒效 果,确保使用安全。
● 05
内镜清洗消毒的常见问题 及解决方法
清洗不彻底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问题描述:内镜清洗不彻底,残留物对病人造成感染风险 ● 解决方法:加强清洗人员的培训,提高清洗技能;采用高压水枪等先进设备辅助清
清洗消毒设备的选择和使用
清洗消毒设备的种类和选择:根据内镜的材质、结构和清洗消毒要求, 的清洗消毒设备。
清洗消毒设备的操作规范:详细介绍清洗消毒设备的操作流程、注意事 问题解决方法。
清洗消毒设备的维护保养:定期对清洗消毒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 运行和使用效果。
清洗消毒剂的选择和使用
根据内镜材质和消毒要求选择合适的清洗消毒剂 严格按照清洗消毒剂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注意清洗消毒剂的浓度、温度和作用时间
消毒剂使用 不当:消毒 剂浓度过高 或过低,影 响消毒效果
操作不当: 清洗、消毒 过程中操作 不当,导致 内镜损坏或 污染
设备问题 清洗、消 设备存在 题,如故 老化等
● 06
内镜清洗消毒的培训和管 理
内镜清洗消毒的培训内容和方法
培训目标:掌握内镜清洗消毒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确保内镜使用安全
培训对象:医护人员、清洗消毒人员等
内镜清洗消毒的 定义:是指对使 用过的内镜进行 清洗、消毒和灭

软式内镜清洗和消毒灭菌标准操作规程

软式内镜清洗和消毒灭菌标准操作规程

软式内镜清洗和消毒灭菌标准操作规程一、预处理1.使用后立即用湿纱布擦去外表面污物,并反复送水送气10 s。

2.取下内镜装好防水盖,送清洗消毒室。

二、测漏清洗消毒前应进行测漏试验。

一般情况下选用湿测;紧急情况下采用干测。

三、水洗1.将内镜放入水洗槽,在流动水下彻底冲洗,用纱布擦洗镜身及操作部。

纱布一用一换。

2.取下活检入口阀门、吸引器按钮和送气送水按钮,用清洁毛刷彻底刷洗活检孔道和导光软管的吸引器管道至少3次,刷洗时应两头见刷毛,并清洗刷头上的污物。

清洗刷一用一消毒。

取下的各类阀门、按钮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擦干。

3.安装全管道灌流器、管道插塞、防水帽和吸引器,用吸引器反复抽吸活检孔道。

4.全管道灌流器接50 ml注射器,吸清水注入送气送水管道。

5.用吸引器吸干活检孔道的水分并擦干镜身。

6.内镜附件如活检钳、细胞刷、切开刀、导丝、碎石器、网篮、造影导管、异物钳等使用后,先放入清水中,用小刷刷洗钳瓣内面和轴节处,清洗后擦干。

四、酶洗1.将擦干后的内镜置于酶洗槽中,用注射器抽吸含酶洗液100ml,冲洗送气送水管道,用吸引器将含酶洗液吸人活检孔道,浸泡2~5 min,操作部用含酶洗液擦拭。

含酶洗液一镜一换。

2.擦干后的附件、各类按钮和阀门用含酶洗液浸泡,附件应在超声清洗器内清洗5~10 min。

五、清洗含酶洗液浸泡后的内镜,用高压水枪冲洗各管道,同时冲洗内镜的外表面,再用气枪向各管道冲气干燥,用干净布类擦干内镜的外表面。

六、消毒或灭菌1.采用消毒剂浸泡消毒或者灭菌时,应将清洗擦干后的内镜置于消毒槽并全部浸没于消毒液中,各孔道用注射器灌满消毒液。

2.非全浸式内镜的操作部,应用清水擦拭后再用75%乙醇擦拭消毒。

3.消毒灭菌时间参见消毒剂的产品使用说明。

4.内镜附件应一用一灭菌。

首选压力蒸汽灭菌方法,也可用环氧乙烷或者符合卫生行政部门相关规定的其他灭菌方法。

5.相关物品清洗后,弯盘、敷料缸等用压力蒸汽灭菌;复用的口圈、注水瓶及连接管使用消毒剂浸泡消毒,复用的口圈再用流动水冲净;注水瓶及连接管用无菌水冲净,干燥备用。

内镜的清洗消毒技术规范【最新资料】

内镜的清洗消毒技术规范【最新资料】

内镜的清洗消毒技术规范软式内镜的清洗与消毒2014-5-10软式内镜使用后应当立即用湿纱布擦去外表面污物,并反复送气与送水至少10秒钟,取下内镜并装好防水盖,置合适的容器中送清洗消毒室。

清洗步骤、方法及要点包括:一、水洗1、将内镜放入清洗槽内:(1)、在流动水下彻底冲洗,用低纤维棉絮反复擦洗镜身,同时将操作部清洗干净;(2)、取下活检入口阀门、吸引器按钮和送气送水按钮,用清洁毛刷彻底刷洗活检孔道和导光软管的吸引器管道,刷洗时必须两头见刷头,并洗净刷头上的污物;(3)、安装管道插塞、防水帽和高压水枪,用高压水枪反复冲洗活检孔道;(4)、用高压水枪冲洗送气送水管道;(5)、用高压气枪吹干活检孔道及送气送水管道的水分并擦干镜身。

2、将取下的吸引器按钮、送水送气按钮和活检入口阀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擦干。

3、内镜附件如活检钳、细胞刷、切开刀、导丝、碎石器、网篮、造影导管、异物钳等使用后,先放入清水中,用小刷刷洗钳瓣内面和关节处,清洗后并擦干。

4、清洗用低纤维棉絮应当采用一次性使用的方式,清洗刷应当一用一消毒。

二、酶洗1、多酶洗液的配置和浸泡时间按照产品说明书。

2、将擦干后的内镜置于酶洗槽中,用注射器抽吸多酶洗液100毫升,冲洗送气送水管道,用吸引器将含酶洗液吸入活检孔道,操作部用多酶洗液擦拭。

3、擦干后的附件、各类按钮和阀门用多酶洗液浸泡,附件还需在超声清洗器内清洗5~10分钟。

4、多酶洗液应当每清洗1条内镜后更换。

三、清洗1、多酶洗液浸泡后的内镜,用高压水枪或者注射器彻底冲洗各管道,以去除管道内的多酶洗液及松脱的污物,同时冲洗内镜的外表面1分钟。

2、用高压气枪向各管道冲气10秒,排出管道内的水分,同时用清洁干纱布擦镜表面,并清洗刷,清洗时间不少于1分钟。

四、消毒软式内镜采用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或者灭菌时,应当按照使用说明进行,并进行化学监测和生物学监测。

1、需要消毒的内镜采用酸性氧化电位水消毒,按使用说明操作;非全浸式内镜的操作部,必须用清水擦拭后再用75%乙醇擦拭消毒。

内镜清洗消毒标准操作流程

内镜清洗消毒标准操作流程

内镜清洗消毒标准操作流程一、清洗消毒内镜时工作人员防护要求(一)穿工作服、戴帽子、口罩。

(二)穿戴防水服或防渗透围裙、袖套、手套、戴防护面罩。

二、消毒内镜清洗消毒操作流程(一)送洗1.内镜使用后立即用清洁纱布擦拭内镜插入部,并反复送气、送水10秒钟。

2.关闭内镜图像处理机器电源。

3.盖上防水帽。

4.置于内镜存放盒或运送车送至清洗室清洗。

(二)测漏1.内镜轻放于水槽内。

2.再次检查防水帽是否盖紧。

3.连接测漏器进行内镜测漏,在清洗消毒前确保内镜无渗漏。

(三)初洗1.在流动水下彻底冲洗,用纱布反复擦洗镜身,同时将操作部清洗干净。

2.取下活检入口阀门、吸引器按钮、送气送水按钮进行清洗,高压水枪冲洗内镜各孔道。

3.用清洁毛刷彻底刷洗活检孔道和导光软管的吸引器管道(吸引器管道分别从45度、90度刷洗),刷洗时必须两头见刷头,并洗净刷头上的污物。

4,正确安装内镜清洗专用按钮,将全自动灌流器中的注液口与内镜口连接,轻触全自动灌流器的“启动”键,对内镜进行充分的清洗。

5.硬式内镜的轴节部、弯曲部、管腔内用软毛刷彻底刷洗,刷洗时注意避免划伤镜面。

6.清洗纱布一次性使用,清洗刷一用一消毒。

(四)酶洗1.根据多酶液的比例正确配置。

2.将带有全自动灌流器的内镜及各类按钮擦干后置于多酶洗液,内镜进行全自动灌流。

3.硬式内镜拆卸后部件用超声清洗机清洗5—10分钟;4.每清洗一条内镜更换多酶洗液。

(五)次洗1.将带有全自动灌流器的内镜及各类按钮擦干后置于次清洗槽内,内镜进行全自动灌流5分钟。

2.彻底冲洗硬式内镜各部件,管腔用高压水枪彻底冲洗。

3,充分清洗内镜外表面及内腔,去除残留的多酶。

(六)消毒1.将带有全自动灌流器的内镜及各类按钮擦干后置于消毒液中,内镜进行全自动灌流。

非全浸式内镜的操作部,必须用XX 擦拭后再用75%乙醇擦拭消毒。

2.硬式内镜全部浸入消毒液中,管腔内充分注入消毒液。

3.胃、肠镜、喉镜用2%戊二醛消毒时间不少于10分钟;支气管镜消毒时间不少于20分钟;结核杆菌、其他分枝杆菌等特殊感染患者使用后消毒时间不少于45分钟;当日不再使用的内镜应当XX消毒时间至30分钟。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ppt课件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ppt课件

院使用2%戊二醛浸泡消毒,时间多为5~10min,不能满足
消毒时间的要求;也有使用含氯消毒剂、二氧化氯、酸性
氯化电位水进行消毒,部分医院使用自动清洗消毒机对用
后的内镜进行清洗消毒,但清洗消毒前常未先手工清洗,
且清洗消毒机缺乏卫生部颁布的卫生许可证批件。
现我国内镜医院感现状状
• 内镜的消毒: 对于活检钳及其他附件的处理多数医院与
我国内镜医院感现状
• 3. 内镜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 各级医院在开展内镜诊疗工作 根据各自医院的条
件和特点,指定了预防患者和医务人员发生医院 感染的规章制度,如内镜室的消毒隔离制度、工 作人员培训制度、检查患者登记制度,并限制每 天预约的患者数量等。
我国内镜医院感染现状
• 4. 内镜的设施 卫生部组织的3省市医院感染管理调查中发现: (1) 需高水平消毒的内镜,多数是在门诊的独立
单元内 完成,布局基本合理,分区明确;不同系统的内镜
在不同 的检查室内行,设有内镜专用储柜并定期对储柜进
我国内镜医院感现状
• 4. 内镜的设施 (2)需灭菌的内镜,一般在手术室内进行,条件相
对较好,设施较规范。 (3)配备内镜的数量往往不能满足诊疗患者数量的
需求。 (4)多数清洗消毒人员受过专门的培训,能做到每
我国内镜医院感现状
• 2. 内镜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 1994年卫生部颁布的我国第一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
行)》中就提出了内镜的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在2000年新 修订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及《消毒技术规范》 中,对内镜的清洗消毒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 2004年颁布的《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是一部专 门针对内镜的清洗、消毒提出了更加详细、具体、具有科 学性和操作性的规定,填补了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内镜清洗消毒流程

内镜清洗消毒流程

内镜清洗消毒流程
一、内镜清洗消毒流程
1、预处理:用湿纱布或器械预清洗巾擦拭使用后的内镜和器械,
去除内镜和器械表面粘液、分泌物、血液等残留污物。

2、冲洗:预处理后仍有残留污物的器械需进行冲洗,冲净残留污
物。

3、酶洗:将内镜和器械放入多酶清洗液中浸泡5—10分钟,在液
面下进行清洗。

多酶配制比例为:2L/7.5mL。

4、消毒:将内镜和器械放入邻苯二甲醛消毒液中浸泡,消毒液一
定要没过要消毒的内镜和器械,浸泡消毒5分钟后取出。

5、漂洗:用纯化水冲净内镜和器械上残留的消毒液。

6、干燥:用无菌纱布擦干内镜和器械上的水。

7、储存:擦干后将内镜放入无菌盘中备用,器械放在治疗盘中备
包装。

二、注意事项
1、管腔器械使用后一定要及时冲净管腔内污染物,以免堵塞。

2、内镜要轻拿轻放,以免损坏镜头。

3、处理污染内镜和器械的手套和处理消毒后内镜和器械的手套一
定要分开放置,以免污染。

4、打开邻苯二甲醛浸泡箱盖取放内镜和器械时一定要洁污分开,
污染手套如果接触右侧箱盖,清洁手套就接触左侧箱盖,以免污染。

打开邻苯二甲醛浸泡箱盖后及时盖严,以免挥发。

5、内镜和器械在邻苯二甲醛浸泡消毒的中途如果重新加入内镜和
器械,一定要重新计时,消毒5分钟后方可取出。

6、多酶清洗液现配现用,邻苯二甲醛消毒液每周更换,周一、三、
五监测浓度。

医院内镜清洗消毒操作流程(标准版)

医院内镜清洗消毒操作流程(标准版)

内镜清洗消毒操作流程1、使用后内镜立即用湿纱布擦去外表面污物,并反复送气与送水至少10秒钟,取下内镜并装好防水盖,置合适的容器中送清洗消毒室。

2、水洗:(1)将内镜放入清洗槽内,在流动水下彻底冲洗,用纱布反复擦洗镜身,同时将操作部清洗干净;(2)卸下可移动的内镜部件、光学导线的连接配件、通道阀等,以流动水冲洗表面污物,小刷轻轻刷洗;(3)用高压水枪或吸引器冲洗关节部位、内腔通道、送气送水管道等,去除隐藏部位血迹或有机物,冲洗干净后擦干。

3、酶洗:(1)将擦干后的内镜置于酶洗槽中,用注射器抽吸多酶洗液100毫升,冲洗送气送水管道,用吸引器将含酶洗液吸入活检孔道,操作部用多酶洗液擦拭。

(2)擦干后的附件、各类按钮和阀门用多酶洗液浸泡,附件还需在超声清洗器内清洗5~10分钟。

(3)多酶洗液清洗内镜后应及时更换。

4、清洗漂洗(1)多酶洗液浸泡后的内镜,用水枪或者注射器彻底冲洗各管道,以去除管道内的多酶洗液及松脱的污物,同时冲洗内镜的外表面。

(2)用50毫升的注射器向各管道冲气,以充分排出管道内的水分。

5、消毒灭菌:(1)需消毒的内镜:如,喉镜、气管镜、支气管镜、胃镜、肠镜、乙状结肠镜、直肠镜等,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消毒,其消毒时间由内镜的种类决定。

非全浸式内镜的操作部,用75%乙醇擦拭消毒。

(2)需灭菌的内镜及附件:腹腔镜、关节镜、脑室镜、膀胱镜、胸腔镜、宫腔镜等及内镜附件如活检钳、高频电刀等。

根据内镜结构性能选择以下灭菌方法:a∙适于压力蒸汽灭菌的,应当采用压力蒸汽灭菌;b∙不能压力蒸汽灭菌的,可以使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10小时灭菌,或环氧乙烷气体灭菌。

6、干燥、保存备用(1)浸泡消毒、灭菌后的内镜,用无菌水冲净残留消毒液,干燥备用,存放于无菌储柜内;(2)压力蒸汽灭菌或环氧乙烷气体灭菌的内镜,直接存放于无菌储柜内。

止匕外,干燥后内镜可定期用专用润滑油直接涂于器械表面、轴节、内腔、弹簧等部位。

胃镜清洗消毒程序

胃镜清洗消毒程序

內镜的清洗、消毒和灭菌程序每日工作前,必需对当日使用的内镜再次消毒〔2%碱式戊醛浸泡 20 分钟以上〕。

方可用于病人检查。

內镜拔出--床侧清洗--漏水测试--初清洗--酶洗--冲洗--浸泡消毒--菌水洗净及枯燥--妥当保管—病例后床侧清洗1)內镜拔出后,马上用纱布蘸上洗涤液擦拭插入部,洗涤液最好参加内酶剂等清洗剂,能对蛋白酶进展溶解。

2)來回送气、送水15秒。

3)拔下送气、送水按钮,並放入洗涤液中。

4)來回吸引洗涤液与空气。

二消毒间:1漏水测试拧紧防水盖—连接测漏器—挤压橡皮球冲气至安全气压区域—旋紧放气旋钮—观看30 秒,查看指针是否有变化。

要确认何处漏水,需要将内镜放入水中,观看气泡的溢出状况觉察有连续的气泡冒出,说明內镜漏水。

请马上将内镜从水中取出!请停顿使用此內鏡,并与修理站联系。

假设没有觉察漏水,则旋送测漏器的阀门或者接上通气管进展放气2初清洗初清洗的程序:1)把整支內镜浸入清水中,擦拭全部外表2)用管道刷刷洗全管道。

从送气送水口插入,直至毛刷从接水瓶口露出。

3)从钳子口插入,直至毛刷露出先端部4)留意冲洗清洗刷5)以清水对全管道作最终的冲洗6)用流淌水冲洗整个内镜7)刷洗全部按钮3酶洗把整支內镜移入含酶的洗涤液中,擦拭內镜外表,并依据初清洗程序中的前 5 个步骤重清洗内镜。

含酶洗涤液的配置和浸泡时间参照产品说明书——通常为5 分钟酶洗液的作用: 应选择多酶洗液快速溶解蛋白酶、黏液、血液等物质除菌率到达98%以上最适宜的温度35-45 度强力去污可增加浓度和浸泡时间4冲洗酶洗后—冲洗: 把整支內镜移入清水中,擦拭內镜外表,将外表的酶液冲掉。

内管道用管路冲洗管加压冲洗,并以高压水枪对全部管道注入清水沖掉残留的洗涤液.冲洗—枯燥枯燥外外表及内管道5消毒液浸泡消毒液浸泡的程序:1) 把整支內镜放入消毒液中2) 用注射器把消毒液注入全部管道,直至沒有气泡冒出3) 將內镜留在消毒液中,直到指定适宜時間4) 結束后,先用注射器注入空气,排出多余消毒液,才取出內鏡5) 冲洗内镜全部的外外表及内管道。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范本ppt(111张)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范本ppt(111张)

腹腔镜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范本(ppt1 11页)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范本(ppt1 11页)
腹腔镜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范本(ppt1 11页)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范本(ppt1 11页)
胆道镜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范本(ppt1 11页)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范本(ppt1 11页)
胆道镜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范本(ppt1 11页)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范本(ppt1 11页)
纤维胆道镜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范本(ppt1 11页)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范本(ppt1 11页)
纤维支气管镜
纤维支气管镜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范本(ppt1 11页)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范本(ppt1 11页)
硬式内镜:
硬管食道镜、硬管喉镜、硬管腹 腔镜、硬管胆道镜、膀胱镜、阴 道镜、宫腔镜、关节镜、鼻窦镜、 电切镜、椎间盘镜等。
内镜附件有:
活检钳、细胞刷、切开刀、导丝、 碎石器、网篮、造影导管、异物 钳、高频电刀等
胃镜
食道镜
食道镜
食道镜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范本(ppt1 11页)
胸腔镜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范本(ppt1 11页)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范本(ppt1 11页)
胸腔镜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范本(ppt1 11页)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范本(ppt1 11页)
胸腔镜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范本(ppt1 11页)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范本(ppt1 11页)
前端部、弯曲部、插入管、操纵 部、接目部和导光光缆。

内镜清洗消毒操作流程

内镜清洗消毒操作流程

内镜清洗消毒操作流程软式内镜用后-湿纱布擦去外表污物-送气送水 10 秒-清洗消毒室-工作人员穿戴好必要防护用品-水洗-酶洗-清洗-消毒灭菌-冲洗与干燥-专柜保存。

操作程序:一、准备工作:工作人员清洗消毒内镜前,应穿戴好必要的防护用品。

二、水洗:1、在清洗槽内 4-5 槽、流动水下冲洗,用纱布反复擦洗镜身,将操作部清洗干净。

2、取下活检入口阀门,吸引器按钮和送气送水按钮,用清洗毛刷彻底刷洗活检孔道和导光软管的吸引器管道,刷洗时必须两头见刷毛,并洗净刷头上的污物。

3、安装全管道灌流器,管道插塞,用水枪反复冲洗活栓孔道和送气送水孔道。

4、用气枪向各管道内充气,排去水分并擦干净镜身,将取下的吸引器按钮,送气送水按钮和活检入口阀门,用清水刷干净并擦干。

三、酶洗:配置多酶洗液,充分混匀,内镜置入酶洗槽中,用全管道灌洗器冲洗送气送水管道,操作部用酶洗液擦拭,擦干后的各按钮和阀门,用多酶洗液浸泡,多酶洗液应每清洗一条内镜后更换。

四、清洗:1、多酶洗液浸泡后的内镜,用水枪彻底冲洗各管道,去除管道内多酶洗液及松脱的污物,同时冲洗内镜的外表面,多酶洗液浸泡后的各种按钮和阀门用清水清洗并擦干。

2、用气枪向各管道内充气:排除管道内水分,以免稀释消毒剂。

将内镜用干纱布擦干净。

五、消毒与灭菌:可采用 2%碱性戊二醛浸泡消毒,将擦干后的内镜置入消毒槽,并全部浸入消毒液中,各孔道灌满消毒液。

1、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浸泡不少于 10 分钟。

2、支气管镜浸泡不少于 20 分钟。

3、结核杆菌及其它分支杆菌等特殊感染患者使用后的内镜浸泡不少于 45 分钟。

4、内镜采用 2%碱性戊二醛灭菌时必须浸泡 10 小时。

六、冲洗与干燥:1、内镜从消毒槽取出前,清洗消毒人员应更换手套,用气枪向管道内注入空气,以去除消毒液。

2、将内镜置入冲洗槽,流动水下用纱布清洗内镜的外表面,用水枪反复冲洗各管道。

3、用纱布擦干内镜外表面,用气枪将内镜各孔道彻底吹干,取下清洗时的专用管道,装上诊疗用的各种按钮及阀门,每日诊疗结束后,用 75%乙醇对消毒后的内镜各管道进行冲洗,干燥。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程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程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程⒈纤支镜使用后应当立即用湿纱布擦去外表面污物,并反复用水冲洗至少1 0秒钟。

⒉酶洗:⑴将内镜置于多酶洗液中,反复用水冲洗1 0秒钟,插入部表面及操作部用多酶洗液擦拭,清洗纱布应当采用一次性使用的方式。

⑵各类按钮和阀门用多酶洗液浸泡,⑶多酶洗液应当每清洗1条内镜后更换。

⑷多酶洗液的配置和浸泡时间按照产品说明书。

⑸取下内镜并装好防水盖,置合适的容器中送清洗消毒室。

⒊水洗:⑴将内镜放入清洗槽内:①在流动水下彻底冲洗,用纱布反复擦洗镜身,同时将操作部清洗干净;②取下活检入口阀门、吸引器按钮,用清洁毛刷彻底刷洗活检孔道和吸引器管道,刷洗时必须两头见刷头,并洗净刷头上的污物;③安装全管道灌流器,管道插塞,防水帽和吸引器,用吸引器反复抽吸活检孔道;④全管道灌流器接50毫升注射器,吸清水注入水管道;⑤用50毫升的注射器向各管道冲气,排出管道内的水分,以免稀释消毒剂。

1.⑵将取下的吸引器按钮、送水送气按钮和活检入口阀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擦干。

⑶内镜附件如活检钳,细胞刷、异物钳等使用后,先放入清水中,用小刷刷洗钳瓣内面和关节处,清洗后并擦干。

⑷清洗纱布应当采用一次性使用的方式,清洗刷应当一用一消毒。

⒋消毒:⑴采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消毒或者灭菌时,应当将清洗擦干后的内镜置于消毒槽并全部浸没消毒液中,各孔道用注射器灌满消毒液。

需要消毒的内镜采用2%碱性戊二醛灭菌时,浸泡时间为:①支气管镜浸泡不少于20分钟;②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浸泡不少于10③结核杆菌,其他分枝杆菌等特殊感染患者使用后的内镜浸泡不少于4 5分钟;钟;分④需要灭菌的内镜采用2%碱性戊二醛灭菌时,必须浸泡10小时。

⒌软式内镜消毒后,应当按照以下方法、步骤进行冲洗和干燥:⑴内镜从消毒槽取出前,清洗消毒人员应当更换手套,用注射器向各管腔注入空气,以去除消毒液。

⑵将内镜置入冲洗槽,流动水下用纱布清洗内镜的外表面,反复抽吸清水冲洗各孔道。

⑶用纱布擦干内镜外表面,将各孔道的水分抽吸干净。

内镜清洗消毒流程

内镜清洗消毒流程

内镜清洗消毒流程
1、水洗:流动水下反复擦洗镜身及操作部→取下吸引控制阀,用清水清洗干净并擦干,戊二醛槽内浸泡消毒→专用毛刷分别彻底刷洗
内镜上下2个孔道(至少2-3次),刷洗时刷头要伸出镜子前端,并洗净刷头上的污物→小毛刷刷洗2个孔道口外污迹→连接双头管,接吸引器,以清水反复抽吸活检孔道(超过10s)→吸引器吸干活检孔道的水份并擦干镜身,放置酶洗槽内;
2、酶洗:镜身及操作部用酶洗液纱布擦洗,连接双头管,内腔注入酶洗液,酶洗液槽内浸泡2min;
3、清洗:流动水下反复擦洗镜身→连接双头管,接吸引器,以清水反复抽吸活检孔道(超过10s),以去除管道内的酶洗液及松脱的污
物→吸引器吸干活检孔道的水份并擦干镜身,放置戊二醛槽内;
4、消毒:2%戊二醛中浸泡20min(连接双头管,内腔注入戊二醛),必要时需达60min;
5、水洗(无菌水冲洗):吸引控制阀、镜子内外用无菌水彻底冲洗干净(外表面用无菌水反复擦洗,内腔冲洗:连接双头管,接吸引
器,抽吸无菌水冲洗)→抽吸无水酒精干燥→酒精纱布擦干吸引控制阀并安装、擦干镜身、目镜部、操作部、导光软管及导光连接部→专柜存放。

软式内镜清洗和消毒流程讲课稿

软式内镜清洗和消毒流程讲课稿

软式内镜清洗和消毒流程装备工作一、着装整齐:穿防水裙,戴帽子、口罩、护目镜、手套二、用物:流水清洗槽,内镜,酶液,纱布,2%戊二醛消毒液,可回收污物桶操作程序一、床旁预处理1)使用后立即用湿纱布擦去外表面污物,按住吸引器按钮和送气送水按钮,并反复送水送气10 s。

2)取下内镜盖好防水盖(?),放至内镜专用运输车,送洗消室。

二、测漏1)检查防水盖是否盖紧2)将测漏检测器与通气阀连好,镜身全部浸没在水中,旋转大小旋钮3)观察有无气泡溢出。

若有连续气泡,马上取出镜子再关测漏器;若气泡断续,测漏為OS。

三、水洗1)将内镜放入水洗槽,在流动水下用纱布擦洗镜身及操作部。

2)取下按钮,清洗刷刷洗管腔(刷头以45°和9O °进吸引器管道,且两端见刷头)3)流动水下小毛刷刷洗按钮及附件(三个按钮:吸引器按钮、送气送水按钮和活检入口阀门),洗后放超声清洗器里震荡5-1O 分钟,高压水枪冲洗管腔4)高压气枪干燥镜身、按钮及附件四、酶洗1)酶液现配现用(5-1Oml 酶液兑1OOOml 水,一般兑12L 酶液)2)将吹干后的内镜及附件全置于酶液中3)冲洗管腔+ 纱布擦拭镜身:用注射器抽吸含酶洗液1OOml ,分别冲洗送气送水管道和活检孔道4)按下计时器:浸泡时间2-1O 分钟五、清洗1)取出内镜及附件,流动水冲洗内镜的外表面,用高压水枪冲洗各管道,后气枪干燥六、消毒1)将干燥后的内镜及附件全部浸没于消毒液中,各孔道用注射器灌满消毒液,盖上盖子。

2)浸泡时间:胃镜、肠镜、喉镜分钟;支气管镜支0分钟;特殊感染(结核杆菌,艾滋,霉菌等)羽5分钟,终末(当日不再使用)延长至绍0分钟。

以计时器控制。

七、终洗1)将内镜及附件取出并置入冲洗槽,流动水下用纱布清洗内镜的外表面,高压水枪冲洗各孔道多分钟(?)(补充:GIF-HQ290, GIF-Q260J,GIF-H260Z,水枪冲洗附送水孔)八、干燥1高压气枪吹干镜身及各孔道水分2)上按钮3)特殊:每次支气管镜使用后,须用注射器抽吸75%酒精冲洗管道,并用酒精纱布擦拭镜身,再用气枪吹干九、储存1消毒后的内镜,取下按钮,垂直悬挂于储镜柜内,固定好位置,以免落地。

硬式内镜清洗和消毒灭菌标准操作规程(标准版)

硬式内镜清洗和消毒灭菌标准操作规程(标准版)

硬式内镜清洗和消毒灭菌标准操作规程
一、预处理
使用后立即用湿纱布擦去外表面污物,置于封闭、防渗漏的容器中送内镜清洗消毒室处理。

特殊感染性疾病患者使用后的内镜应双层封闭包装并注明感染性疾病名称,由CSSD单独送内镜清洗消毒室特殊处理。

二、清洗
1.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并擦干。

2.将擦干后的内镜置于多酶洗液中浸泡。

3.内镜管腔应用高压水枪冲洗,可拆卸部分必须拆开清洗,并用超声清洗器清洗5~10 min。

4.器械的轴节部、弯曲部、管腔内用软毛刷彻底轻柔刷洗。

三、消毒或灭菌
1.内镜的消毒可用煮沸消毒方法,水沸腾后计时20 min。

2.内镜的灭菌可用压力蒸汽、等离子体和消毒剂浸泡等方法。

连台手术应具有快速灭菌条件,否则一套内镜一天限做一台手术。

3.用消毒剂进行消毒或灭菌时,器械的轴节应充分打开,管腔内应充分注入消毒液。

常用消毒剂及作用时间参见《医院常用液体消毒剂使用标准操作规程》。

四、冲洗
1.浸泡消毒的内镜应用流动水彻底冲洗。

2.浸泡灭菌的内镜应用无菌水彻底冲洗。

五、干燥
消毒的内镜可用气枪等设备干燥,灭菌的内镜应用无菌巾擦干。

六、储存
1.带包装的内镜及附件应按无菌物品储存。

2.裸露灭菌的内镜及附件应储存于密闭无菌容器中,有效期不超过4 h。

3.裸露消毒的内镜应储存于密闭消毒容器中,有效期不超过1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镜的清洗消毒技术规范(软式内镜的清洗与消毒)软式内镜使用后应当立即用湿纱布擦去外表面污物,并反复送气与送水至少10秒钟,取下内镜并装好防水盖,置合适的容器中送清洗消毒室。

清洗步骤、方法及要点包括:一、水洗1、将内镜放入清洗槽内:(1)、在流动水下彻底冲洗,用低纤维棉絮反复擦洗镜身,同时将操作部清洗干净;(2)、取下活检入口阀门、吸引器按钮和送气送水按钮,用清洁毛刷彻底刷洗活检孔道和导光软管的吸引器管道,刷洗时必须两头见刷头,并洗净刷头上的污物;(3)、安装管道插塞、防水帽和高压水枪,用高压水枪反复冲洗活检孔道;(4)、用高压水枪冲洗送气送水管道;(5)、用高压气枪吹干活检孔道及送气送水管道的水分并擦干镜身。

2、将取下的吸引器按钮、送水送气按钮和活检入口阀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擦干。

3、内镜附件如活检钳、细胞刷、切开刀、导丝、碎石器、网篮、造影导管、异物钳等使用后,先放入清水中,用小刷刷洗钳瓣内面和关节处,清洗后并擦干。

4、清洗用低纤维棉絮应当采用一次性使用的方式,清洗刷应当一用一消毒。

二、酶洗1、多酶洗液的配置和浸泡时间按照产品说明书。

2、将擦干后的内镜置于酶洗槽中,用注射器抽吸多酶洗液100毫升,冲洗送气送水管道,用吸引器将含酶洗液吸入活检孔道,操作部用多酶洗液擦拭。

3、擦干后的附件、各类按钮和阀门用多酶洗液浸泡,附件还需在超声清洗器内清洗5~10分钟。

4、多酶洗液应当每清洗1条内镜后更换。

三、清洗1、多酶洗液浸泡后的内镜,用高压水枪或者注射器彻底冲洗各管道,以去除管道内的多酶洗液及松脱的污物,同时冲洗内镜的外表面1分钟。

2、用高压气枪向各管道冲气10秒,排出管道内的水分,同时用清洁干纱布擦镜表面,并清洗刷,清洗时间不少于1分钟。

四、消毒软式内镜采用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或者灭菌时,应当按照使用说明进行,并进行化学监测和生物学监测。

1、需要消毒的内镜采用酸性氧化电位水消毒,按使用说明操作;非全浸式内镜的操作部,必须用清水擦拭后再用75%乙醇擦拭消毒。

2、需要灭菌的内镜采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灭菌。

五、内镜附件的消毒与灭菌方法及要点包括:目前大部分附件已经做到了一次性使用,对不能一次性使用的内镜附件应注意严格清洗消毒。

1、内镜器械:拆卸所有可拆卸的部分,用纱布及软毛刷在含酶清洗液中彻底清洗,特别注意关节等难清洗部位。

消毒流程为:清洗、干燥、消毒流动水清洗、干燥、装塑封袋、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灭菌。

2、内镜注水瓶:将注水瓶和连接管彻底清洗后用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灭菌后连接好旋紧备用。

3、台车电缆:每日检查结束后用乙醇纱布擦拭。

4、引流瓶用含氯消毒剂浸泡。

5、清洗槽、酶洗槽、终洗槽刷洗后用含氯消毒剂擦拭。

六、细胞刷、导丝、异物钳等内镜附件必须一用一灭菌。

首选方法是压力蒸汽灭菌。

也可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灭菌,具体操作方法遵照使用说明。

灭菌后的附件应当按无菌物品储存要求进行储存。

七、每日诊疗工作结束,用75%的乙醇对消毒后的内镜各管道进行冲洗、干燥,储存于专用洁净柜或镜房内。

镜体应悬挂,弯角固定钮应置于自由位。

储柜内表面或者镜房墙壁内表面应光滑、无缝隙、便于清洁,每周清洁消毒一次。

八、每日诊疗工作结束,必须对吸引瓶、吸引管、清洗槽、酶洗槽、冲洗槽进行清洗消毒,具体方法及要点包括:1、吸引瓶、吸引管经清洗后,用有效氯含量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分钟,刷洗干净,干燥备用。

2、清洗槽、酶洗槽、冲洗槽经充分刷洗后,用有效氯含量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

九、每日诊疗工作开始前,必须对当日拟使用的消毒类内镜进行再次消毒。

硬式内镜的清洗消毒一、硬式内镜的清洗步骤、方法及要点包括:1、清洗:使用后将内芯从镜鞘中抽出立即用流动水彻底清洗,除去血液、粘液等残留物质,并擦干。

2、酶洗:(1)将擦干后的内镜、镜鞘、内芯、导光束等置于多酶洗液中浸泡5—10分钟,浸泡时注意将官腔内注入酶洗液并拆卸操作部的螺丝等可拆卸的部件。

(2)、用软毛刷彻底清洗内镜各部件,如轴节部、弯曲部、管腔内,刷洗时注意避免划伤镜面,并且必须两头见刷头,然后刷洗头上的污物;用清洁低纤维棉絮或海绵球清洗管腔、镜头等外表面。

注意清洗低纤维棉絮或海绵球应当采用一次性使用的方式,清洗刷定期消毒。

3、清洗消毒(1)多酶洗液浸泡后的内镜,用流动水冲洗内镜的外表面,用高压水枪反复冲洗管道内腔,以去除残留在管道内的多酶洗液及松脱的污物。

(2)将镜鞘、内芯及附件清洗去除多酶洗液。

将清洗干净的内镜及附件用高压气枪吹干、上油保养,待灭菌。

二、硬式内镜的消毒或者灭菌方法及要点包括1、适于压力蒸汽灭菌的内镜或者内镜部件应当采用压力蒸汽灭菌,注意按内镜说明书要求选择温度和时间;2、不能采用压力蒸汽灭菌的内镜及附件采用过氧化氢;3、达到消毒要求的硬式内镜,如喉镜、阴道镜等,可;4、灭菌时,有轴节的器械应当充分打开轴节;三、灭菌后的内镜及附件应当按照无菌物品储存要求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注意注意按内镜说明书要求选择温度和时间。

2、不能采用压力蒸汽灭菌的内镜及附件采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灭菌。

3、达到消毒要求的硬式内镜,如喉镜、阴道镜等,可采用煮沸消毒20分钟的方法。

4、灭菌时,有轴节的器械应当充分打开轴节。

三、灭菌后的内镜及附件应当按照无菌物品储存要求进行储存。

硬式内镜的清洗和消毒(灭菌)标准操作规程(一)用后处理:硬式内镜使用后立即用流动水彻底冲洗,除去血液、黏液等污染物;镜子导光束接头内光钎受污后及时清洗或擦干净。

处理后的内镜分别放置在专用篮筐或容器中。

避免与其它器械混装,防止因碰撞造成镜身内部柱状晶体碎裂,影响成像。

内镜运送到清洗消毒的部门时,还应将盛装内镜的篮筐或容器再置于密闭的容器中转运。

(二)回收、核查:器械处理前应检查和评估器械的完好状态,注意观察镜身有无变形,如是受力弯折或摔落造成变形,将影响正常成像;观察钳类张开闭合是否灵活;外套管或电凝器械绝缘体有无表皮破裂;镜子前端物镜是否被电刀、激光、动力等辅助治疗设备损伤等。

当面交接查对器械完整性和功能状况。

(三)清洗1.分类预清洗(1)硬室内镜的镜体宜采用手工清洗方法,应根据器械厂商建议选择使用机械清洗方法。

不能使用超声波清洗的方法,避免造成镜面的损坏。

硬式內镜器械可选用器械清洗方法。

(2)将能够拆卸的器械分解后清洗并摆放整齐,例如分解穿刺器芯、多功能阀;穿刺器套管等器械附件;分解后的器械应按顺序摆放在台面上,不要堆放,避免清洗损坏,利于器械的组合;密封圈等小的零部件应放在带盖的清洗网盒中,防止丢失。

(3)采用手工清洗方法进行预清洗、冲洗。

在流动水下进行器械表面的冲洗、刷洗或软布擦洗硬式內镜的镜身;打开所有的开口,彻底冲洗空腔;使用毛刷刷洗管腔器械,可用压力水枪进行管腔以及表面器械铰链、缝隙处冲洗。

2.清洗(1)机械清洗方法:经过手工预处理后开始常规清洗步骤,采用喷淋清洗器进行冲洗、洗涤、漂洗、终末漂洗和消毒干燥处理。

清洗前,应将硬式內镜装载于专业清洗架上,确保器械表面和管腔内部得到彻底清洗,其它附件应放置于清洗篮筐中清洗。

建议清洗硬式內镜的清洗篮筐使用塑料制品,防止不锈钢篮筐损伤內镜和器械表面。

(2)手工清洗方法:预处理之后,如采用手工清洗方法,其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应将镜体、镜鞘、操作钳等配件浸没于酶清洁剂内。

酶清洁剂的配置和浸泡时间参照厂家使用说明,一般浸泡时间5—10min.器械应完全浸没在清洗剂中,浸泡内镜镜体的操作以移动或倾斜的方式放入清洗剂中,排除管腔中的空气。

第2步:在清洗液中用软毛刷刷洗镜鞘、操作钳的轴节、齿牙处及器械表面,不应使用金属刷;弯曲部以及管腔内,使用管腔清洗刷,刷洗时必须两头见刷头。

第3步:不能使用刷子和超声波清洗。

避免造成镜面损伤或透镜撕裂,密封受损,或图像中出现尘粒或起雾,成像模糊,甚至视野全黑不成像等问题。

第4步:清洗导光接头处,应拆开清洗。

如果清洗不彻底会引起镜子导光性能差,图像显示偏暗。

清洗內镜镜头可使用75﹪乙醇棉签擦拭第5步:器械附件的关节内必须每次清洗干净。

可用软毛刷清洗拆分的手柄、、外套管和内芯三部分,外套上有冲洗孔易清洗。

残留污迹会影响器械的功能,造成器械张开或闭合偏紧。

第6步:用流动水冲洗器械表面,用高压水枪、气枪反复多次交替冲洗内腔,直至内腔清洁;注意器械的轴节部、弯曲部、管腔内使用相匹配的软毛刷进行彻底刷洗。

第7步:消毒:首选清洗消毒器进行湿热消毒。

也可采用75%乙醇擦拭消毒,或清洗后即可在清洁的环境条件下干燥处理,操作中防止发生二次污染,包装后及时灭菌处理。

3.干燥:用清洁软布擦干或用气枪吹干光学视管的各个部位;可耐受机械处理的部件采用机械干燥方法;管腔器械烘干处理后,需要再使用气枪进行吹干处理例如穿刺器等。

4.检查、保养和包装(1)目测或借助放大镜检查器械的清洗质量。

(2)组装器械时检查部件的完好性。

密封件和密封环是否出现磨损或损伤;进行目镜检查,是否存在划痕、凸起、末端头灼伤等问题;检查目镜清晰度,透过镜头观察写有文字且不反光的白纸,开始目镜前端先距纸8—10cm然后由远慢慢移近距纸2—3cm处,图像应清晰、变形度最低,如图像模糊,可用75%乙醇擦拭镜头,再次复检。

如果仍然模糊或变形,则不应使用;进行器械绝缘层出现裂缝、裂纹和整体松动的问题,可用手检查绝缘体于金属环结合紧密,如果出现移动应由专业维修人员修理后使用。

也可使用电子测试设备进行绝缘性能的检验,检查中出现绝缘体损坏设备自动发出声响;所有器械关节轴、可活动的连接、螺纹、阀门等清洗完毕后必须加入润滑油,部件移动顺畅,不能僵硬;组装尖锐的器械应使用选用适当的防护用具,包括器械保护套,保护袋、器械盒、垫等产品或自制的保护用具。

(四)包装:根据硬式內镜选用特殊的包装材料及包装方法。

(五)灭菌、存储:适于压力蒸汽灭菌的內镜或者內镜部件应当采用压力蒸汽灭菌,注意按內镜说明书要求选择温度和时间;对于可用压力蒸汽灭菌的镜头,应该在134℃的温度下进行灭菌,因为134℃下所需要的灭菌时间比121℃短,对材料的损伤相比要小;环氧乙烷灭菌方法适于各种內镜及附件的灭菌;低温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方法处理效率较快,与大部分器械兼容,如果不兼容器械会发生外观的变化和退色;不能采用压力蒸汽灭菌的內镜及附件且没有低温灭菌设备,可以使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10h灭菌,消毒液进行消毒、灭菌时,有轴节的器械应当充分打开轴节,带管腔的器械腔内应充分注入消毒液;采用其它消毒剂、消毒器械必须符合规定《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的规定,并参照《內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的方法;灭菌操作时应根据生产厂商的说明将镜头安全放置,避免造成损伤;灭菌后的物品应按照无菌物品进行储存和管理。

须消毒的硬式內镜,如喉镜、阴道镜等,可采用煮沸消毒20min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