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高中语文课件-离骚(节选)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骚》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 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以《离骚》为代表的屈原的作品,是我 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 诗人。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 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
后人还将《诗经》与《楚辞》并称为 “风、骚”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 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 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 成。
张仪许以六百里 土地,劝怀王绝齐联 秦。
屈原痛斥奸臣滑 使,力劝怀王持守盟 约。
盟约既毁,张仪 赖账,说所许土地为 六里。
怀王大怒,率兵 十万,进攻秦国。
秦王改变攻齐 计划,约齐国两路 攻楚,连下楚城。
屈原上言,子兰 靳尚等罗织罪名,屈 原被革职放逐。
屈原走了。从怀王 27年起,秦连年对楚国 用兵。楚国事日颓。
我只是喜欢修洁美好而自我约束啊,却早上进谏晚上就被 抛弃一边。。
(2)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既因我用蕙草做成佩带而遭废弃啊,又加上我采集了香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这就是我出自内心的爱好啊,即使让我死上千百次我也决 不后悔。
整体感知,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1)速读课文,找出第一段中表现作者心理状
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 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 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 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俗说屈 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 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 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 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屈原的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 《九章》《招魂》,共23篇。以《离骚》为代 表的屈原的作品,是我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 源头,《离骚》也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充分表现出“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 颇”(《离骚》)的“美政”理想。与此相关, 屈原的作品还深刻揭露了楚国政治的黑暗、楚 国贵族集团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表现了他坚 持“美政”理想、坚持节操,“虽九死而犹未 悔”的斗争精神和忧国忧民、忠贞爱国的情怀。
百姓的生活
余虽好修修洁姱而以美好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唯 爱慕
束缚 句首语气词 谏诤 废弃、贬斥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薰草 佩带
重复
采集 香草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爱好,崇尚 死亡多次
(1)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我长叹息不住地擦拭眼泪,我悲哀民生是这样的多灾多难。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总说《离骚》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
是我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 它采用浪漫的手法,抒发了 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名 句有:“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等。 《离 骚》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的 浪漫主义基础。
《离骚》内容简介
《离骚》是屈原最重要的代表作。全诗 三百七十二句,二千四百余字, 《离骚》 的题旨,司马迁解释为“离忧”,意思尚 不够明白;班固进而释“离”为“罹”, 以“离骚”为“遭忧作辞”;王逸则说: “离,别也;骚,愁也。”把“离骚”释 为离别的忧愁。二说均可通。
整体感知,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3)对于这种社会现实,对自己遭受的不公正 的待遇,作者是否一味哀怨?作者报以怎样的态度?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坚持真理, 献身祖国)
宁溘死以流亡兮,吾不忍为此态兮(嫉恶如仇, 不同流合污)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刚正不阿,一 身正气)
神仙,这里指怀王 荒唐
2、“楚辞” ①诗体名。屈原吸收楚地民间语言和民歌形式 而创作的一种诗歌样式,又因为屈原作品中的《离 骚》一篇最著名,。因此又称“骚”体。 ②总集名。西汉刘向所辑,收屈原、宋玉及汉 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的诗歌作品, 主要是屈原的作品。 ③特色:“楚辞”以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想象, 溶化神话传说,塑造鲜明形象;以楚地的诗歌形式、 方言声韵,描写楚地的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 色彩,富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影响很大。
《离骚》前半部分,作者反复倾诉其对于楚 国命运的关怀,表达了他要求革新政治、与权贵 集团斗争的强烈意志;
后半部分又通过神游天上、追求理想的实现 和失败后欲以身殉的叙述,反映出他热爱楚国的 思想感情。
作品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喻、大量的神话 传说和丰富的想象,形成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 构,表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的精神,对后世文学有 深远的影响。全诗 372 句, 93 节, 2464 字, 课文是节选。
屈原的作品充满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其主 要表现是他将对理想的热烈追求融入了艺术的想象和 神奇的意境之中。屈原的作品还以一系列比兴手法来 表情达意。如他以鲜花、香草来比喻品行高洁的君子; 以臭物、萧艾比喻奸佞或变节的小人;以佩带香草来 象征诗人的品德修养 。这种“香草美人”的比兴手 法,使现实中的忠奸、美丑、善恶形成鲜明对照,产 生了言简意赅、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屈原的 作品形式上参差错落、灵活多变;语言上采用了大量 楚地方言,极富于乡土气息;其方言土语大都经过提 炼,辞藻华美,传神状貌,极富于表现力。
秦王来信,约怀 王到秦的武关商谈盟 约。
怀王被囚咸阳, 于顷襄王3年病死。 骨架运回楚国。
屈原进言顷襄王, 力主联络诸国,共同抗 秦。
顷襄王革去屈原 三闾大夫之职,派人 押送,流放江南,永 不北返。
屈原遭遇国家忧 患,苦痛愤怨,写下 《离骚》。
秦将白起攻破楚 国国都,屈原抱了块 楚国的石块,纵身跳 下汨罗江。
听录音,注意诵读节奏,音节的划分。
骚体诗与《诗经》相比有所不同。《诗经》 以四字句为典型句式,句中节奏为“二二”;骚体 诗的典型句式则有六字与五字两种(语气词“兮” 除外),一般是每句诗两至四个节拍,随文切分, 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 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兮”为语助词, 它不仅加强了生活色彩,而且使诗歌的调子回荡顿 挫,婉转动人,读时应拉长语气,体现出整个句子 的似断实连,若连若断。
“楚辞”与《楚辞》
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 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 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 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 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 因此将《诗经》与《楚辞》并称为“风、 骚”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 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 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课文串讲
屈原《离骚》一诗博大精深,主题是表达忧国 忧民的爱国热情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课文节选 部分共13节、52句。
前七节自叙受屈遭贬的政治原因,表示不愿同 流合污;
后六节表现追求美政、九死未悔的高尚节操, 抒发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感情。
屈原画像
自沉汨罗江
长太叹息息以掩语气涕助兮词,,相哀当于民“生啊”之多艰。
屈原的作品《离骚》、 《天问》、《九歌》(11 篇)、《九章》(9篇)、 《招魂》 ,凡23篇 皆为不朽 诗篇。其中,《离骚》是屈 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 最长的抒情诗,
诗中深刻揭露了楚国政 治的黑暗、楚国贵族集团的 腐朽和楚王的昏庸,表现了 他坚持“美政”理想、坚持 节操,“虽九死而犹未悔” 的斗争精神和忧国忧民、忠 贞爱国的情怀。
百姓爱戴屈原, 每年5月初5,摇着龙 船,拜祭屈原。
作为一位杰出
的政治家和爱国 志士,屈原爱祖 国爱人民、坚持 真理、宁死不屈 的精神和他的人 格,千百年来感 召和哺育着无数 中华儿女。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 国诗人。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 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

离忧也。离,犹罹也。 骚,忧愁也。离骚者,乃言遭遇忧愁,陷入困境 (东汉班固) 离,犹畔也,别也。骚,忧愁也。离骚者,乃言摆 脱忧愁。(西汉司马迁) 离骚,为叠韵连绵词,犹言牢骚,忧愁。离骚者, 离别的忧愁。(东汉王逸) “离”──遭遇, “骚”──忧愁, 《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
突然
(3)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怨君王是这样地放纵荒唐啊,始终不能体察我的良苦用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你(4周)围的侍女嫉妒我的美妙娥眉,诽谤我好做淫荡之事。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 国志士,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 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 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后人 也因此将《诗经》 与《楚辞》并 称为“风、骚” 。“风、骚”是
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 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 伟大的爱国诗人。 1953年,屈 原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 意大利但丁)受到全世界人民的 隆重纪念。
战国时代,连年 混战。屈原为楚国左 徒,忧心百姓苦难。
屈原立志报国, 劝怀王任贤用能,深 得怀王信任。
怀王11年,屈原 外交成功,六国联盟 抗秦,怀王为盟主。
楚国以公子子兰 为首的贵族,嫉恨屈 原,进谗言,怀王疏 远屈原。
张仪乘机向秦王 献计,离间齐楚两国, 六国联盟自解。
张仪使楚,将 价值连城的白璧献 予怀王宠姬郑袖。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高尚德行
造谣
淫荡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本固来时俗之善工于巧取巧兮,背偭向规、矩违背而改错。通“措”措施
墨斗,指准则
苟合取容
准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原指(路)
忧愁 郁闷 失意的样子
阻塞不通,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引申为走
投无路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屈子行吟图 [明]陈洪绶 绘
屈 原 雕 塑
湖北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归
屈 原 墓














屈原(约前339~约前278):名平,字原。 湖北丹阳人。战国末期楚武王熊通的后代。 我国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 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 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 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 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 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 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 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流放江南, 辗转流离于沅 、湘二水之间约九年之久。顷襄王 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 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明其忠贞爱国之志。
态的词语,并分析造成这种心理状态的原因。 哀:民生多艰,朝谇而夕替
怨:灵修不察民心,众女嫉余蛾眉,谓余善淫
整体感知,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因为“蕙纕”、“揽茝”遭嫉、被贬, 反映出怎样的现实?
作者追求美德,洁身自好却遭嫉、被贬,反 映出屈原与周围群小之间的尖锐冲突和君主清浊 不分、忠奸不辨的昏庸。“哀”“怨”揭露了楚 国政治黑暗、君王昏聩的社会现实,表现出作者 因“蕙纕”、“揽茝”遭嫉、被贬而产生的对现 实的不满以及自己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的痛苦和 愁闷。
《离骚》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叙述诗人的政治理想、高尚的品格、遭谗被疏的经历以 及决不同流合污的意志。
2、通过一系列“上下求索”幻想境界的描写,表现诗人理 想不能实现的苦闷抑郁心情。
3、描写诗人经过激烈的去国和留楚的思想斗争之后,最终不忍 心离开自己的祖国,并决心以身殉国。
第一部分作为对往事的追忆,偏重于叙写现实;第二部分作 为对未来的探求,偏重于驰骋想象;最后则以回到现实,结束 全篇。
部编人教版高中语文 必修(选修)教学课件
泽畔行吟五月孤忠沉夜月 离骚寿世三闾遗恨泣秋风
汨罗屈子祠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天
长沙岳麓屈子祠
君不圣相空贤苦求美政感天地 信见疑忠被谤高扬蛾眉观四荒
近人集句吊屈原
【注】呵壁:屈原放逐,入楚先王庙, 见壁画天地山川神灵,呵而问之。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 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 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 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 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