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古语大全
经典古语大全
![经典古语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7c9fe276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e7.png)
经典古语大全1、存以甘棠,去而益咏。
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3、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4、道不同,不相为谋。
(孔子)5、晋楚更霸,赵魏困横。
6、俊义密勿,多士实宁。
7、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陈子昂8、矫手顿足,悦豫且康。
9、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10、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
(礼记)11、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礼记》)12、纨扇圆洁,银烛炜煌。
13、昼眠夕寐,蓝笋象床。
14、妾御绩纺,侍巾帷房。
1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16、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孔子17、贫,不是耻辱;贱,才是真正地耻辱。
18、玩物丧志。
书经1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2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21、置之死地而后生。
孙子2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23、三千功名尘与土,八千里云和月。
岳飞24、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高明25、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26、苛政猛于虎。
(礼记)27、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孟子)28、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2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3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31、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3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33、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旧唐书)34、人有坎,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
颜之推3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36、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增广贤文》37、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38、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39、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
(刘禹锡)40、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4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4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论语)4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44、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新唐书)45、不以一眚掩大德。
经典古文名句1000条
![经典古文名句1000条](https://img.taocdn.com/s3/m/5a36207a3169a4517723a3bf.png)
经典古文名句1000条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湛奥》)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4.投我以桃,报之以。
(《诗经·大雅·抑》)5.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团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涉江》)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10.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楚辞(离骚》)11.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对楚王问》)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13.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左传·僖公十年》)1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15.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僖公五年》)16.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1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策))18.亡羊补牢,犹未迟也。
(《战国策·楚策》)19.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子兵法·谋攻》)2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六十四章))2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五十八章))22.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七十三章))2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2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2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26.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微子))2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2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2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中国老古话大全
![中国老古话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4bf9bfb3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92.png)
中国老古话大全夏不睡石,秋不睡板。
春不露脐,冬不蒙头。
白天多动,夜里少梦。
睡前洗脚,胜吃补药。
晚上开窗,一觉都香。
贪凉失盖,不病才怪。
早睡早起,怡神爽气。
贪房贪睡,添病减岁。
夜里磨牙,肚里虫爬。
一天吃一头猪,不如床上打呼噜。
三天吃一只羊,不如洗脚再上床。
枕头不选对,越睡人越累。
先睡心,后睡人,睡觉睡出大美人。
头对风,暖烘烘;脚对风,请郎中。
睡觉莫睡巷,最毒穿堂风。
睡觉不点灯,早起头不晕。
要想睡得人轻松,切莫脚朝西来头朝东。
谚语第一缉◆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
◆久住坡,不嫌陡。
◆马看牙板,人看言行。
◆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儿宽。
◆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
◆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
◆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头回上当,二回心亮。
◆发回水,积层泥;经一事,长一智。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
◆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
◆老牛肉有嚼头,老人言有听头。
◆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吃一回亏,学一回乖。
◆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
◆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真把式,连说带练全把式。
◆多锉出快锯,多做长知识。
◆树老根多,人老识多。
◆砍柴上山,捉鸟上树。
◆砍柴砍小头,问路问老头。
◆砂锅不捣不漏,木头不凿不通。
◆草遮不住鹰眼,水遮不住鱼眼。
◆药农进山见草药,猎人进山见禽兽。
◆是蛇一身冷,是狼一身腥。
◆香花不一定好看,会说不一定能干。
◆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
◆经得广,知得多。
◆要知山中事,乡间问老农。
◆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
◆要吃辣子栽辣秧,要吃鲤鱼走长江。
◆树老半空心,人老百事通。
谚语第二缉◆一人说话全有理,两人说话见高低。
◆一正辟三邪,人正辟百邪。
中国古语
![中国古语](https://img.taocdn.com/s3/m/61d7788c6529647d272852e7.png)
1.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2.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中庸)3.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礼记)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5.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6.苛政猛于虎。
(礼记)7.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8.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9.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书经)10.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家经)11.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12.知耻近乎勇。
(礼记)13.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礼记)14.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远。
(易经)15.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书经)16.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
(礼记)17.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两耳塞豆,不闻雷霆。
(冠子)18.放之四海而皆准。
(礼记)19.皇皇不可终日。
(礼记)20.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书经)21.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人。
(礼记)2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2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2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25.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26.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论语)27.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论语)28.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
(论语)29.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孔子)30.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孔子)31.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孔子)32.道不同,不相为谋。
(孔子)33.季孙之忧,不在?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孔子)34.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
(孔子)35.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孔子)3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37.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38.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孔子)39.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孔子)40.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孔子)41.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孔子)42.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孔子)43.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孔子)4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00句国学经典名句大全!建议收藏
![100句国学经典名句大全!建议收藏](https://img.taocdn.com/s3/m/41bb330b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34.png)
100句国学经典名句大全!建议收藏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易经·系辞上》5、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系辞上》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9、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渔父》10、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11、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1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1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傅玄14、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唐·王勃15、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16、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1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18、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1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易经》20、君子忧道不忧贫。
——论语2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22、百学须先立志。
――朱熹2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24、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2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2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荀子·劝学》27、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清·郑板桥·竹石》28、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100条中华千年古训让你受益终生(原文释义)
![100条中华千年古训让你受益终生(原文释义)](https://img.taocdn.com/s3/m/a82d66fb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9e.png)
100条中华千年古训让你受益终生(原文释义)中国千年古训及释义1.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增广贤文》译: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举动,小乌鸦有衔食喂母鸦的情义,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顺父母。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
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
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
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
小人却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
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译:同心协办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中国经典古语大全_经典古语大全
![中国经典古语大全_经典古语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59f88d92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f0.png)
中国经典古语大全_经典古语大全1、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
——《荀子》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3、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黄糵禅师4、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5、天下事以难而废者十之一,以惰而废者十之九。
——颜之推6、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孔子7、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论语》8、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李白9、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家经》10、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屈原11、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孔子12、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易经》1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14、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礼记》15、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孔子16、敏于事而慎于言。
——孔子17、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18、道不同,不相为谋。
——孔子19、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20、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孔子21、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曹雪芹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23、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孔子24、人有坎,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
——颜之推25、损者三乐:乐骄东,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孔子26、过而不改,是为过矣。
——孔子27、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孔子28、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29、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孔子30、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3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32、一言而兴邦,一言而丧邦。
——孔子33、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论语》34、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经典古语大全
![经典古语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d6b6145a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9d.png)
经典古语大全1. 善谋者行远,实干者乃成。
2.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
3. 安危不贰其志,险易不革其心。
4.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做则必成。
5.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
6.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7. 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民不争;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怨益亡。
8. 明鉴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9.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10.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11. 慧者心辨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
12.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13.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14.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15. 治乱绳,不可急。
16.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17. 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
18. 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
19.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20.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21.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22.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23. 学如弓弩,才如箭簇。
24.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25. 落其实思其树,饮其流怀其源。
26.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27.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
28.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29.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
30.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31.洗尽铅华不忘本,初心路上再长征。
32.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33.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34.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中国经典古文
![中国经典古文](https://img.taocdn.com/s3/m/b9b15451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4d.png)
中国经典古文1. 《论语》十二则(孔子及其弟子)-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2. 《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3. 《爱莲说》(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4. 《河中石兽》(纪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中国古语大全
![中国古语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01196ea10c22590102029d79.png)
中国古语大全1、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2、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罗大经3、识时务者为俊杰。
——孔子4、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5、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司马迁6、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孔子7、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论语》8、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9、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后汉书》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11、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刘禹锡1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13、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孔子1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16、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秋瑾17、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东海骑长鲸。
——陆游18、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19、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20、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吕氏春秋》21、放之四海而皆准。
——《礼记》2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孔子2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24、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孔子25、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2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27、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2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29、季孙之忧,不在?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孔子30、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孔子3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32、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子·修身》33、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张衡3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35、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3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常用的古语名句
![常用的古语名句](https://img.taocdn.com/s3/m/6aba17209ec3d5bbfc0a74a3.png)
常用的53个古语名句1.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出处:(战国)韩非子《韩非子·有度》原文:国无常强,无常弱。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释义:国家不会永远富强,也不会长久贫弱。
执行法令的人坚决,国家就会富强;执行法令的人软弱,国家就会贫弱。
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出处:《战国策·赵策一》原文: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
释义:不要忘记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
3.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出处:《周易·系辞下》原文: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释义: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的发展。
4.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出处:《诗经·大雅·文王》原文:文王在上,于昭于天。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释义:周虽然是旧的邦国,但其使命在革新。
5.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出处:南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原文:世传李白读书象耳山中,学业未成,即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释义: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再难的事也能成功。
6.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出处:宋·苏轼《代侯公说项羽辞》原文:臣闻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
释义:在眼前不可白白流失掉的是时间,遇上了就不可错失的是机会。
7.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出处:《大学》原文: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
伐冰之家,不畜牛羊。
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
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
”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释义:治理国家不以财富为利,应该以仁义为利。
8.法者,天下之准绳也出处:春秋·文子《文子》原文:夫法者,天下之准绳也,人主之度量也。
释义:法律,是天下人做事的共同遵循,也是裁量是非的根本依据。
9.凡交,近则必相靡以信,远则必忠之以言出处:《庄子·人间世》原文:凡交,近则必相靡以信,远则必忠之以言。
中国古代经典语录大全
![中国古代经典语录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542e5e05240c844768eaee27.png)
中国古代经典语录大全1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2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3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4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5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6 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荀子·非十二子7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8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9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荀子·劝学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10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1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谋攻2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诗经·小雅3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诗经·小雅4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5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6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7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8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9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周语10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11 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12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13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14 欲加之罪,何患辞。
左传15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16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吴越春秋17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史记·项羽本纪18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史记·滑稽列传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史记·张仪列传19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20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史记·太史公自序1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2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史记·高祖本纪3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中国经典古语大全
![中国经典古语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0b60af8d700abb68a982fbd1.png)
中国经典古语大全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
是草都有根,是话都有因。
吃饭品滋味,听话听下音。
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道高龙虎伏,德高鬼神钦。
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
生死不由命,富贵全在勤。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久在江边站,必有望海心。
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
有品德不贱,有学问不贫。
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
何必丝和竹,山水有清音。
交友无贫富,情义重千金。
损友敬而远,益友近而亲。
砣小压千斤,椒小辣人心。
打不断的亲,骂不断的邻。
千里不欺孤,独木不成林。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白酒红人面,黄金黑人心。
无钱休入众,遭难莫寻亲。
篱笆扎得紧,野狗钻不进。
生无一堆土,常有四海心。
是亲不是亲,非亲却是亲;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
穷人见穷人,非亲胜似亲;富人见富人,是亲不认亲。
人心换人心,八两换半斤。
长存君子道,事久见人心。
认理不认人,帮理不帮亲。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让人非我弱,得志莫离群。
再三须重事,第一莫欺心。
宁忍自己气,莫伤父母心。
无病休嫌瘦,家安莫怨贫。
虎生犹可近,人毒不堪亲。
无本休言利,有货不愁贫。
盛世藏古董,乱世屯黄金。
饱暖思淫泱,饥寒起盗心。
同欲者相憎,同忧者相亲。
酒逢知已饮,诗向会人吟。
救烦无若静,补拙莫如勤。
床上书连屋,阶前树拂云。
官清民接近,主雅客来勤。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人皆因禄富,我独以官贫。
隐士不可仿,政客不可近。
伴君如伴虎,刻刻要当心。
从来名利地,易起是非心。
大海波涛浅,小人方寸深;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权势不能侵。
一勤交十懒,不懒也要懒;一懒交十勤,不勤也要勤。
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行无愧于人,止无愧于心。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中国古籍中100句经典语录——含出处,注解|品国学经典,适合典藏
![中国古籍中100句经典语录——含出处,注解|品国学经典,适合典藏](https://img.taocdn.com/s3/m/cb122cd2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da.png)
中国古籍中100句经典语录——含出处,注解|品国学经典,适合典藏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摘《大学》(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2、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数若子必慎其独也。
一摘《大学》(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像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天恶邪恶,像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一摘《大学》(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4、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一摘《大学》(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满足于自己庄稼的好。
)5、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
—摘《大学》(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香。
)6、《诗》云:“桃之天天,其叶幕幕。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摘《大学》(《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7、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摘《中庸》(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
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于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8、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一摘《中庸》(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也不要施加给别人。
)9、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
一摘《中庸》(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10、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摘《中庸》(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1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摘《中庸》(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12、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中国经典古语大荟萃
![中国经典古语大荟萃](https://img.taocdn.com/s3/m/adb81e56a6c30c2259019efe.png)
中国经典古语大荟萃b开头古语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百学须先立志。
(朱熹)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杜甫)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杜甫)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司马迁)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韩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
(孟子)c开头古语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管子》)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刘勰)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吕氏春秋》)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汉书》)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吃一堑,长一智。
(古谚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屈原)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
(杜甫)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春宵一刻值千金。
(苏轼)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d开头古语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北齐书)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杜甫)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苏轼)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汉书)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新唐书)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刘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三国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古语大全
![古语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cb0884bd83d049649b665854.png)
古语大全古语大全(一):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2、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北齐书元景安传)3、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唐韩愈送孟东野序)4、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宋朱熹读书之要)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6、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苏轼题西林壁)7、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宋朱淑真生查子)8、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陆游游山西村)10、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宋陆游)1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游子吟)12、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唐李白宣州谢饯别校书叔云)13、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唐贾岛剑客)14、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唐李商隐锦瑟)1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唐李白行路难)16、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唐杜甫寄本十二白)1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18、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1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2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杜甫望岳)2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22、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23、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2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25、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宋柳永凤栖梧)26、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五代晏殊蝶恋花)27、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宋李清照如梦令)28、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29、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后汉书王霸传)3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31、他山之石,能够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3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韵)33、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中国经典古语大全
![中国经典古语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c16b1197a76e58fafbb00319.png)
中国经典古语大全1、乌盈兔缺天涯迥,鹤背松梢拂槛低。
湖镜坐隅看匣满,海涛生处辨云齐。
夕岚明灭江帆小,烟树苍茫客思迷。
萧索感心俱是梦,九天应共草萋萋。
---李绅2、严城画角三声闭,清宴金樽一夕同。
银烛坐隅听子夜,宝筝筵上起春风。
酒徵旧对惭衰质,曲换新词感上宫。
淮海一从云雨散,杳然俱是梦魂中。
---李绅3、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蒲松龄4、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孔子5、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孙洙6、千里云山恋旧游,寒窗凉雨夜悠悠。
浮亭花竹频劳梦,别路风烟半是愁。
芳草傍人空对酒,流年多病倦登楼。
一杯重向樽前醉,莫遣相思累白头。
---牟融7、搔首惊闻楚些歌,拂衣归去泪悬河。
劬劳常想三春恨,思养其如寸草何。
浙水梦怀千里远,苏台愁望白云多。
伤心独有黄堂客,几度临风咏蓼莪。
---牟融8、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序》9、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10、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明代谚语11、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韩非子》12、永嘉风景入新年,才子诗成定可怜。
梦里还乡不相见,天涯忆戴复谁传。
花倾晓露垂如泪,莺拂游丝断若弦。
愿得回风吹海雁,飞书一宿到君边。
---钱起13、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汉·陈蕃14、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
——宋·文天祥15、读书本意在元元。
——宋·陆游16、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老子17、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老子18、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孔子19、功高成怨府,权盛是危机。
——王迈《读渡江诸将传》20、莫将死句入诗中,此诀传来自放翁。
——袁枚《仿元遗山论诗》2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22、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孔子23、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经典古语大全
![经典古语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3acfb2ee284ac850ad02425d.png)
经典古语大全导读:1、存以甘棠,去而益咏。
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 3、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 4、道不同,不相为谋。
(孔子) 5、晋楚更霸,赵魏困横。
6、俊义密勿,多士实宁。
7、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陈子昂8、矫手顿足,悦豫且康。
9、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 10、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
(礼记) 11、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礼记》) 12、纨扇圆洁,银烛炜煌。
13、昼眠夕寐,蓝笋象床。
14、妾御绩纺,侍巾帷房。
1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16、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孔子17、贫,不是耻辱;贱,才是真正地耻辱。
18、玩物丧志。
——书经1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2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21、置之死地而后生。
——孙子2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23、三千功名尘与土,八千里云和月。
——岳飞24、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高明25、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26、苛政猛于虎。
(礼记)27、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孟子)28、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2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3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31、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3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33、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旧唐书)34、人有坎,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
——颜之推3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36、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增广贤文》37、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 38、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 39、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
(刘禹锡) 40、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4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经典古语大全
![经典古语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3162b6dd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61.png)
33、尺有所短,⼨有所长。
(楚辞⼘居) 34、尽信书,不如⽆书。
(孟⼦尽⼼下) 35、⽣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告⼦下) 3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公孙丑) 3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尽⼼上) 38、穷则独善其⾝,达则兼济天下。
(孟⼦尽⼼上) 3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和。
(孟⼦公孙丑) 4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滕⽂公) 41、锲⽽不舍,⾦⽯可镂。
(荀⼦劝学) 42、吾⽣也有涯,⽽知也⽆涯。
(庄⼦养⽣主) 43、君⼦之交淡如⽔,⼩⼈之交⽢若醴。
(庄⼦) 4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之。
(中庸) 45、临渊羡鱼,不如退⽽结⽹。
(淮南⼦说林训) 46、风萧萧兮易⽔寒,壮⼠⼀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47、桃李不⾔,下⾃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 4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49、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之外。
(史记⾼祖本纪) 50、忠⾔逆⽿利于⾏,良药苦⼝利于病。
(史记留侯世家) 51、⼈固有⼀死,或重于泰⼭,或轻于鸿⽑。
(史记报任少卿书) 52、智者千虑,必有⼀失;愚者千虑,必有⼀得。
(史记淮阴侯列传) 53、绳锯⽊断,⽔滴⽯穿。
(汉书枚乘传) 54、若要⼈不知,除⾮⼰莫为。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55、少壮不努⼒,⽼⼤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 56、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后汉书王霸传) 57、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后汉书冯异传) 58、精诚所⾄,⾦⽯为开。
(后汉书⼴陵思王荆传) 59、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后汉书宋弘传) 60、志⼠不饮盗泉之⽔,廉者不受嗟来之⾷。
(后汉书) 61、⽼骥伏枥,志在千⾥;烈⼠暮年,壮⼼不已。
(三国曹操龟虽寿) 62、⼭不厌⾼,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
(三国曹操短歌⾏) 63、⾮学⽆以⼴才,⾮志⽆以成学。
(三国诸葛亮诫⼦书) 64、⾮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三国诸葛亮诫⼦书) 65、勿以恶⼩⽽为之,勿以善⼩⽽不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经典古语大全
导读:本文是关于中国经典古语大全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
2、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人。
——《礼记》
3、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
——周恩来
4、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
5、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列传》
6、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孔子
7、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曹植《赠白马王彪》
8、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
10、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孔子
11、天下事以难而废者十之一,以惰而废者十之九。
——颜之推
1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
13、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古诗诗话》
1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
15、花经雨后香微淡,松到秋深色尚苍。
——袁枚
16、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论语》
17、一日不书,百事荒芜。
——李诩
18、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后汉书》
19、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书经》
20、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21、放之四海而皆准。
——《礼记》
22、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孟子》
23、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
2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
2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
26、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论语》
27、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诸葛亮
28、言必行,行必果,果必信。
——孔子
29、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孔子
30、坚志而勇为,谓之刚。
刚,生人之德也。
——《练兵实纪》
3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增广贤文》
32、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3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
34、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孔子
35、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论语》
36、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
3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38、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
39、此生泰山重,勿作鸿毛遗。
——苏轼
40、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
4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苏轼
42、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黄糵禅师
43、一言而兴邦,一言而丧邦。
——孔子
4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孔子
4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4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
47、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48、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荀子》
49、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
——《荀子》
50、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韩愈
5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5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
53、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孔子
54、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
5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孔子
56、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吕氏春秋》
57、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诫外生书》
58、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孔子
5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60、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
61、季孙之忧,不在?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孔子
62、损者三乐:乐骄东,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孔子
63、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
——陆游
6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
65、识时务者为俊杰。
——孔子
6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孔子
67、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
——《论语》
68、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
6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
7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