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诈骗罪概念论文
论诈骗罪的欺骗行为 论文
一、问题的提出大陆法系国家的刑法理论与审判实践普遍认为,除了行为对象与行为人的故意、目的之外,诈骗罪(既遂)在客观上表现为一个特定发展过程:行为人实施欺骗行为—对方陷入或者继续维持认识错误—对方基于认识错误处分(或交付)财产—行为人取得或者使第三者取得财产—被害人遭受财产损失。
旧中国的判例指出:‚诈欺取财罪之构成要件,在行为者欺罔他人,使其陷于错误,而为交付,从而取得本人或第三者所持之财物是也。
故本罪之成立,要以加害者有不法而取得财物之意思,实施诈欺行为,被害者因此行为致表意有所错误,而其结果为财产上之处分受其损害,若取得之财物不由于被害者交付之决意,不得认为本罪之完成。
‛英美刑法理论也认为,成立诈骗财物罪,除了主观上必须故意或者轻率地实施欺骗行为,不诚实地取得财物并怀有永久性剥夺他人财产的意图之外,客观上必须存在欺骗行为,欺骗行为必须作用于人的大脑,行为人或第三者取得了财物(结果),欺骗行为与被禁止的结果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
从诈骗罪的构造可以看出,成立诈骗罪首先要求有欺骗行为。
我国刑法第266条对诈骗罪的规定较为简短,但刑法理论普遍认为,诈骗行为的方法是‚虚构事实、隐瞒真相‛。
此即本文所说的‚欺骗行为‛。
但问题是,欺骗的实质是什么(欺骗的实质)?‚虚构事实‛中的‚事实‛包含哪些内容?欺骗行为是否仅限于就事实进行欺骗,能否就价值判断进行欺骗(欺骗的内容)?是否存在以及如何认定不作为的欺骗行为(欺骗的方式)?在对方已经陷人认识错误的情况下,使他人继续维持认识错误的,是否属于欺骗行为(欺骗的类型)?欺骗行为是否具有程度的要求(欺骗的程度)?本文旨在对这些于海外存在激烈争议的问题进行探讨。
二、欺骗的实质诈骗罪中的欺骗行为,表现为向受骗者表示虚假的事项,或者说向受骗人传递不真实的资讯。
事项的虚假,既可以表现为全部事项的虚假,也可以表现为部分事项的虚假。
虚假的表示既可以通过提出某种证据予以证明,也可以不提出任何证据‚证明‛。
法学论文 论诈骗罪的欺骗行为
中国网络大学CHINESE NETWORK UNIVERSITY 毕业设计(论文)院系名称:百度网络学院专业:百度学生姓名:百度学号:123456789指导老师:百度中国网络大学教务处制2019年3月1日论诈骗罪的欺骗行为一、问题的提出大陆法系国家的刑法理论与审判实践普遍认为,除了行为对象与行为人的故意、目的之外,诈骗罪(既遂)在客观上表现为一个特定发展过程:行为人实施欺骗行为——对方陷入或者继续维持认识错误——对方基于认识错误处分(或交付)财产——行为人取得或者使第三者取得财产——被害人遭受财产损失。
旧中国的判例指出:“诈欺取财罪之构成要件,在行为者欺罔他人,使其陷于错误,而为交付,从而取得本人或第三者所持之财物是也。
故本罪之成立,要以加害者有不法而取得财物之意思,实施诈欺行为,被害者因此行为致表意有所错误,而其结果为财产上之处分受其损害,若取得之财物不由于被害者交付之决意,不得认为本罪之完成。
”英美刑法理论也认为,成立诈骗财物罪,除了主观上必须故意或者轻率地实施欺骗行为,不诚实地取得财物并怀有永久性剥夺他人财产的意图之外,客观上必须存在欺骗行为,欺骗行为必须作用于人的大脑,行为人或第三者取得了财物(结果),欺骗行为与被禁止的结果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
从诈骗罪的构造可以看出,成立诈骗罪首先要求有欺骗行为。
我国刑法第266条对诈骗罪的规定较为简短,但刑法理论普遍认为,诈骗行为的方法是“虚构事实、隐瞒真相”。
此即本文所说的“欺骗行为”。
但问题是,欺骗的实质是什么(欺骗的实质)?“虚构事实”中的“事实”包含哪些内容?欺骗行为是否仅限于就事实进行欺骗,能否就价值判断进行欺骗(欺骗的内容)?是否存在以及如何认定不作为的欺骗行为(欺骗的方式)?在对方已经陷人认识错误的情况下,使他人继续维持认识错误的,是否属于欺骗行为(欺骗的类型)?欺骗行为是否具有程度的要求(欺骗的程度)?本文旨在对这些于海外存在激烈争议的问题进行探讨。
论被害人的自陷风险以诈骗罪为中心
论被害人的自陷风险以诈骗罪为中心一、概述本文主要研究被害人的自陷风险在诈骗罪中的相关问题。
在诈骗罪中,被害人的自陷风险是指被害人由于自身行为或过失,导致陷入被诈骗的危险境地。
这一概念的提出,旨在探讨被害人的行为对诈骗罪成立与否的影响,以及如何在司法实践中准确认定和处理此类案件。
我们将对被害人的自陷风险进行理论探讨,分析其在诈骗罪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们将结合具体案例,探讨被害人自陷风险的认定标准和判断方法。
我们将提出相应的立法建议,以完善我国诈骗罪的法律规定,更好地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1. 简述诈骗罪的定义及特点主观故意性:行为人必须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主观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使他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交付财物的结果,而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行为欺骗性:行为人实施了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行为,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
这种欺骗行为既可以是积极的作为,也可以是消极的不作为。
被害人错误认识与财产损失的因果关系:被害人的错误认识是由于行为人的欺骗行为所导致,并且基于这种错误认识而自愿交付财物,从而遭受财产损失。
侵犯财产权:诈骗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所有权,行为人通过欺骗手段获取他人财物,使被害人遭受财产损失。
2. 引出被害人自陷风险的概念在探讨诈骗罪的司法实践中,我们不得不关注一个重要而复杂的概念——被害人的自陷风险。
自陷风险,顾名思义,指的是被害人由于自身的原因或过失,而主动置身于某种风险之中。
这一概念在诈骗罪的语境下尤为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犯罪者是否应承担责任,以及被害人是否应为自己的决策负责。
在现代社会中,诈骗罪的形式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许多诈骗案件中的被害人并非完全无辜。
他们可能因为轻信、贪婪、疏忽或其他个人原因,而主动或间接地使自己陷入被骗的境地。
这种自陷风险的情况,在司法实践中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和讨论。
被害人的自陷风险涉及多个法律层面,包括被害人的行为是否构成过错、被害人对损失是否应承担一定责任,以及诈骗罪的构成要件等。
解释刑法中的诈骗罪
解释刑法中的诈骗罪诈骗罪是刑法中一个重要的犯罪构成要素,它在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民财产安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详细解释刑法中的诈骗罪,包括其定义、构成要件、刑罚以及一些相关的问题。
一、定义根据刑法的规定,诈骗罪是指以欺骗手段,非法占有他人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作案,情节较为严重的行为。
可以看出,诈骗罪是一种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的犯罪行为。
二、构成要件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以下几点:1. 欺骗手段:诈骗罪的行为人必须通过欺骗手段实施犯罪。
这些手段可以是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玩弄欺诈性迷信等方式,目的是骗取他人的财物。
2. 非法占有:诈骗罪要求行为人通过欺骗手段来达到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
非法占有是指违反他人财产权益的占有行为。
3. 数额较大或多次作案:诈骗罪通常要求其数额较大或者多次作案。
数额较大是指被诈骗财物的价值较高,多次作案是指犯罪行为的重复发生。
4. 情节严重:诈骗罪的构成要求犯罪情节较为严重。
这包括一些情节如犯罪组织和犯罪团伙参与、使用伪造的公司或组织名义进行诈骗等。
三、刑罚根据刑法规定,诈骗罪的刑罚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 数额较大或多次作案:对于诈骗数额较大或者多次作案的犯罪行为,刑法规定了相应的有期徒刑和罚金的刑罚。
2. 情节严重:对于情节较为严重的诈骗罪,刑法规定了更重的刑罚,例如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等。
需要注意的是,刑罚的具体情况会根据每个案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法院会根据法律规定和案件的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判决。
四、相关问题除了以上的基本内容,还有一些与诈骗罪相关的问题:1. 虚假宣传是否构成诈骗罪?虚假宣传通常不构成诈骗罪,但如果虚假宣传导致他人财产受损,可能涉及其他法律责任。
2. 诈骗行为是否包括网络诈骗?诈骗罪包括了各种形式的诈骗行为,包括网络诈骗。
网络诈骗通常是通过互联网手段进行欺骗和非法占有行为。
3. 是否可以取得受害人的同意后继续实施诈骗罪?如果诈骗行为在取得受害人明知情况下进行,可能会对诈骗罪的构成产生影响,但具体情况需要根据实际案件来判断。
对诈骗的认识和看法
对诈骗的认识和看法
诈骗是一种不道德、非法的行为,其目的是通过欺骗、欺诈的手段获取他人财物或其他利益。
由于诈骗案件在现代社会中屡见不鲜,对于诈骗的认识和看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共识。
首先,诈骗是一种犯罪行为,应该受到严厉的惩罚。
根据刑法的规定,诈骗罪是指以虚假的事实、隐瞒真相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可以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数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这些惩罚措施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人民财产安全、震慑犯罪分子,并借此引起公众对于诈骗行为的警惕。
其次,我们应该不断提高警惕并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只有当我们认真了解世界、学会辨别真假、提高警觉性,才能够理智、冷静地面对犯罪行为。
如果我们身处于诈骗的陷阱中,会面临极大的经济和心理压力,不但无法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更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双重伤害。
最后,加强立法和执法力度,遏制诈骗行为的发生。
由于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犯罪分子常常利用新技术、新渠道进行欺诈行为,不
断地难倒执法部门。
因此,为了制止这些行为,需要加强对诈骗的立法和执法工作。
政府应该加大对于打击犯罪的力度,加强对犯罪分子的追查和惩治,对于被害人和其家属给予应有的关爱和帮助。
总之,对于诈骗的认识和看法应该是全面、客观、理性的,并需要我们付出实际行动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财产安全。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建设一个安全、和谐的社会。
刑法中的诈骗罪解读
刑法中的诈骗罪解读在刑法中,诈骗罪是一种常见的犯罪行为,它以虚构事实、隐藏真相或者其他手段,骗取他人财物,给受害人造成损失的行为为特征。
本文将对刑法中的诈骗罪进行解读,以便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该罪名。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犯以虚构事实、隐藏真相等方法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从法律上来看,诈骗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虚构事实、隐藏真相:犯罪行为人通过编造虚假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来欺骗他人,使其受到误导。
2. 骗取他人财物:犯罪行为人通过虚构事实、隐藏真相等手段,达到了骗取他人财物的目的。
3. 数额较大或者数额巨大:根据犯罪所骗取的财物数额的大小,将犯罪行为分为数额较大和数额巨大两个层次。
4. 其他严重情节:在数额巨大的基础上,如果犯罪行为还存在其他严重情节,比如使用暴力手段或者是多次实施诈骗行为,将会受到更严厉的惩罚。
刑法对诈骗罪的界定刑法对诈骗罪的界定主要体现在骗取方式、数额和刑罚的规定上。
1. 骗取方式刑法规定,诈骗罪可以通过虚构事实、隐藏真相等方式来达到骗取财物的目的。
虚构事实指犯罪行为人在实施诈骗行为时,制造出并不存在的事实,诱骗他人上当受骗。
隐藏真相则是指犯罪行为人在交易或者交往中隐瞒重要信息,通过误导他人来达到骗取财物的目的。
2. 数额区分针对骗取的财物数额,刑法将诈骗罪分为数额较大和数额巨大两个层次。
数额较大是指骗取财物的金额在一定范围内,数额巨大则是指骗取财物的金额超过一定的限度。
3. 刑罚规定根据刑法的规定,诈骗罪一般可以处以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对于数额较大的诈骗罪,处罚可以是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对于数额巨大的诈骗罪,处罚可以是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防范诈骗罪的措施为了预防和减少诈骗罪的发生,社会和每个人都应采取有效的措施。
关于《刑法》中诈骗罪问题的分析
关于《刑法》中诈骗罪问题的分析摘要:诈骗罪不仅是《刑法》规定的一种重要罪名,也是影响人们的一种常见的犯罪形式。
本文从诈骗罪的含义、构成及其危害、认定、刑事责任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并将其与其他容易混淆的罪名进行区分。
关键词:诈骗罪;刑事责任;招摇撞骗一、诈骗罪的含义、构成及其危害1.诈骗罪的含义。
所谓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2.诈骗罪的构成。
(1)诈骗罪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除财产所有权外,同时侵害其他客体的,不构成本罪,但可构成其他犯罪。
如金融诈骗罪(集资诈骗罪、贷款诈骗罪、票据诈骗罪、金融凭证诈骗罪、信用证诈骗罪、有价证券诈骗罪、保险诈骗罪)、合同诈骗罪、骗取出口退税罪、招摇撞骗罪、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
欺骗他人与之结婚,骗取女性贞操的行为(诈骗结婚),因与财物没有直接关系,不构成诈骗罪,但与他人假结婚而欺骗其财物的行为(结婚诈骗)可构成诈骗罪。
本罪的对象是公私财物,即他人占有的他人财物,包括动产和不动产。
行为人自己的财物由他人占有的,属于他人财物。
(2)诈骗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骗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行为人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从而“自愿”交付财物。
诈骗行为由四个部分组成:欺骗他人、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被害人因错误而处分财物、行为人获得财物。
各要素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
1)欺骗行为。
欺骗行为包括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两种形态。
“虚构事实”,是指故意编造客观上不存在的事实。
“隐瞒真相”,是指掩盖客观上存在的事实。
欺骗的方法,既可以是语言,也可以是动作;既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
欺骗行为需要在事实上和一般人价值判断上达到使他人陷入错误的程度。
2)使被害人陷入错误。
“使被害人陷人错误”,是指因行为人的欺骗行为引起被害人产生认识错误。
因此从自动售货机骗取商品的行为,不能构成诈骗罪,而只能成立盗窃罪。
刑法中的诈骗罪
刑法中的诈骗罪诈骗罪是刑法中一个重要的犯罪类别,它对社会秩序和经济安全产生了严重威胁。
本文将从诈骗罪的定义、构成要件、刑事责任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诈骗罪的定义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欺骗手段,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的犯罪成立。
诈骗罪的定义要素包括非法占有、欺骗手段和财物交付。
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1. 非法占有:非法占有是诈骗罪成立的基本要件,即犯罪人通过实施欺骗行为获取他人财物的意图。
2. 欺骗手段:欺骗手段是指犯罪人利用虚假陈述、隐瞒真相、伪造证据等行为,蓄意误导他人,使其误信并作出不当财产处分的手段。
3. 财物交付:财物交付是指被害人在被犯罪人欺骗的情况下将财物交给犯罪人。
三、诈骗罪的刑事责任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诈骗罪的刑事责任包括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
1. 主观方面:犯罪人必须是有故意的犯罪主体。
即犯罪人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属于欺骗行为,且明确意图获取不法利益。
2. 客观方面:犯罪人的行为必须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即必须经过非法占有、欺骗手段和财物交付这三个环节的实施。
四、诈骗罪的刑法适用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诈骗罪的刑法适用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严惩重罚原则:对于构成严重诈骗罪或造成严重后果的诈骗罪,判处较重的刑罚以起到威慑作用。
2. 依法从重原则:对于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诈骗罪,判处较重的刑罚,以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公平性。
- 多次作案;- 超过一定金额;- 利用公共职务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 犯罪手段残忍,造成严重后果;- 损害他人生命或者身体健康的;- 利用未成年人的;- 团伙作案,有组织预谋;- 利用互联网或者信息技术实施的。
五、相关案例分析(在这一部分,可以通过论述一些相关的诈骗案例,分析案件的事实、构成要件是否成立以及判决结果,以增加文章的实证性和可读性)六、中国对诈骗罪的打击措施(在这一部分,可以探讨中国政府对诈骗罪的打击措施,例如国家法律的修订、警方的加强打击力度、加强公众教育以提高防范意识等)七、结语诈骗罪作为刑法中的重要犯罪之一,给社会经济秩序和个人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风险。
浅析信用卡诈骗罪的若干问题刑法论文(1)
浅析信用卡诈骗罪的若干问题刑法论文(1)浅析信用卡诈骗罪的若干问题刑法论文(1)内容简介:浅析信用卡诈骗罪的若干问题一、信用卡诈骗罪概述信用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信用卡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信用卡诈骗罪是我国刑法典规定的金融诈骗犯罪之一,刑法第196条明确规定了它的主要犯罪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浅析信用卡诈骗罪的若干问题一、信用卡诈骗罪概述信用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信用卡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信用卡诈骗罪是我国刑法典规定的金融诈骗犯罪之一,刑法第196条明确规定了它的主要犯罪形式:(1)使用伪造的信用卡的;(2)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3)冒用他人的信用卡的;恶意透支的方法进行诈骗活动。
信用卡诈骗罪要求行为人直接或间接地利用信用卡去实施的骗取财物的行为,而信用卡的涵义和范围则是依据相关金融法来确定的。
1996年1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信用卡业务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本法所称信用卡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商业银行向个人和单位发行的信用支付工具,信用卡具有转帐结算,存取现金,消费信用等功能。
1999年3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本办法所称银行卡,是指由商业银行向社会发行的具有消费信用、转帐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
第五条规定:银行卡分位为信用卡和借记卡。
第六条规定:信用卡按是否向发卡银行交备用金分为贷记卡准贷记卡两类;贷记卡是指发卡银行给予持卡人一定的信用额度,持卡人可在信用额度内先消费后还款的信用卡;准贷记卡是指持卡人必须先按发卡银行的要求交存一定金额的备用金,当备用金不足支付时,可在发卡银行规定的信用额度内透支的信用卡。
从以上表述可知,首先出现的是信用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后来才有的借记卡。
在立法上,随着借记卡的出现,才有了二者的和称,即银行卡这个新概念。
由此而制定了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
刑法论文信用卡诈骗罪研究
刑法论文信用卡诈骗罪研究信用卡诈骗罪是一种在当今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犯罪行为。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信用卡的广泛使用,信用卡诈骗罪也日益猖獗。
本文将从刑法的角度探讨信用卡诈骗罪,并分析其特点、危害以及应对措施。
一、信用卡诈骗罪的定义和特点信用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欺骗、虚假陈述等手段,获取他人信用卡信息并进行盗刷、套现等行为的犯罪。
其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高技术含量:信用卡诈骗罪往往需要使用计算机、网络等高科技手段,通过黑客攻击、钓鱼网站等方式获取他人信用卡信息,因此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
2. 隐蔽性强:信用卡诈骗罪往往在受害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很难被发现。
受害人通常在发现异常消费时才意识到自己信用卡被盗刷,但此时已经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3. 跨地域性:由于网络的全球化特性,信用卡诈骗罪往往涉及跨国、跨地域的犯罪行为。
犯罪分子可以通过虚拟身份和匿名支付方式来掩盖自己的真实身份,使得追查和打击行动变得困难。
二、信用卡诈骗罪的危害信用卡诈骗罪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首先,它对个人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信用卡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支付工具,一旦信用卡被盗刷,将直接导致个人财产受损。
其次,信用卡诈骗罪损害了金融秩序和信用体系。
信用卡诈骗罪的普遍存在会影响人们对金融机构的信任,降低人们使用信用卡的积极性,从而阻碍了金融业的发展。
最后,信用卡诈骗罪还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和身份盗窃。
犯罪分子通过获取信用卡信息,往往也能够获取到个人的其他敏感信息,如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等,从而给个人隐私和安全带来潜在威胁。
三、信用卡诈骗罪的法律责任和打击措施我国刑法对信用卡诈骗罪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并规定了相应的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的规定,信用卡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他人信用卡信息并进行盗刷、套现等行为。
论诈骗罪的欺骗行为
论诈骗罪的欺骗行为一、本文概述诈骗罪是一种常见且多发的犯罪行为,其核心在于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
在诈骗罪中,欺骗行为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构成诈骗罪的关键要素之一。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诈骗罪的欺骗行为,分析其法律性质、表现形式、认定标准等问题,以期对司法实践中诈骗罪的认定和处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首先将对诈骗罪及其欺骗行为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明确诈骗罪的定义和构成要件,以及欺骗行为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详细阐述欺骗行为的法律性质,包括其主观故意、客观行为和危害后果等方面。
同时,结合具体案例,对欺骗行为的表现形式进行梳理和分类,包括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误导他人等。
本文还将探讨欺骗行为的认定标准,包括如何判断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如何认定欺骗行为是否足以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因此处分财物等。
在此过程中,将充分考虑刑法理论、司法解释以及司法实践中的相关规定和做法,力求为司法实践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认定标准。
本文将总结诈骗罪欺骗行为的特点和规律,分析当前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探讨,旨在加深对诈骗罪欺骗行为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司法实践中对诈骗罪的认定和处理能力,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二、诈骗罪欺骗行为的法律界定在法律上,诈骗罪的欺骗行为并非泛指一切说谎或欺诈行为,而是指使他人陷入或维持认识错误的行为。
这种欺骗行为必须达到使一般人能够产生错误认识的程度,对自己出售的商品进行夸张,没有超出社会容忍范围的,不是欺骗行为。
欺骗行为的内容是,在具体状况下,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
因此,不管是言语欺骗还是事实欺骗,只要具有上述内容的,就是一种欺骗行为。
如果欺骗内容不是使他们作出财产处分的,则不是诈骗罪的欺骗行为。
欺骗行为必须使对方产生或者继续维持认识错误,即使受骗者在判断上有一定的错误,也不妨碍行为人行为的欺骗性。
论诈骗罪的保护法益
论诈骗罪的保护法益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网络的普及,诈骗罪也日益猖獗。
因此,保护公民的财产安全、提高社会安全水平,加强打击诈骗犯罪的力度,也就成为了社会的共同责任。
这时候,论诈骗罪的保护法益就显得十分重要。
首先,让我们从法律上来看。
诈骗罪是指通过虚假宣传、欺骗等手段,使被害人将自己的财物交给犯罪分子的罪行。
因为诈骗活动不仅破坏了受害人的财产利益,还可能导致受害人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所以依法打击诈骗犯罪,不仅可以保障公民的财产安全,还能有效维护社会安全。
在我国的刑法中,诈骗罪最高可被判处无期徒刑,这说明了法律对诈骗罪的严厉打击。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社会的环境。
由于现代社会信息爆炸,网络交流也越来越普及,这也给诈骗分子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手段。
例如,有些人通过发布虚假的广告和信息,骗取他人的钱财;还有人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冒充公检法人员、银行工作人员等,以此来欺骗受害人。
这些犯罪行为不仅会对受害人造成财产上的损失,而且也严重损害了受害人的信任感和心理健康。
最后,让我们看看一些具体的案例。
首先,就有不少老年人容易成为诈骗犯罪的受害者。
例如,有些人冒充大陆公安干警,称其子女涉嫌经济犯罪,需要交纳“保证金”等,以达到骗钱的目的。
还有一些犯罪分子通过电话或网络来骗取受害人的个人和财务信息,从而造成诈骗。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恶意网站和APP,在背后进行着诈骗活动。
例如,有些网站会冒充大品牌的购物网站,在让受害人进入“付款页面”后盗窃受害人的银行信息或账户密码。
还有一些涉黄软件也会在背后藏着诈骗分子的身影,通过软件收集受害人一系列的信息并进行诈骗活动。
总而言之,论诈骗罪的保护法益是十分有必要的。
这不仅可以保护公民的财产安全,还能提高社会安全水平,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我们应该共同加强对诈骗犯罪的打击力度,遏制诈骗罪的蔓延。
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更需要加强对网络诈骗的打击。
政府应该出台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强化对网络诈骗的惩治力度。
网络诈骗犯罪的若干问题研究 论文模板
目录第一章网络诈骗犯罪的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我国网络诈骗犯罪的立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我国网络犯罪诈骗的现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网络诈骗犯罪的概念及内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网络诈骗犯罪的概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网络诈骗犯罪的内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犯罪主体............................................................................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犯罪主观方面...................................................................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网络诈骗犯罪的类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普通网络诈骗犯罪.....................................................................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诈骗罪是一项古老的侵犯财产
诈骗罪是一项古老的侵犯财产性犯罪,古今中外的刑法莫不将其作为重要犯罪加以惩治和防范。
我国刑法也不例外。
经过数次大的调整,我国诈骗罪的立法日臻完善,为有效地惩治和防范诈骗罪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武器。
由于诈骗罪在内涵与外延上有着广义、狭义之分,所以本文所论之诈骗罪,乃是指刑法第266条规定的作为我国侵犯财产罪之一种的狭义上的诈骗罪。
鉴于刑法对诈骗罪的规定过于简单、抽象,本文拟就诈骗罪中的诈骗对象、诈骗行为、罪与非罪等几个问题略作探讨,以期裨益于刑事司法实践。
关键词:诈骗罪对象行为罪与非罪略论诈骗罪中的几个问题诈骗罪是一项古老的侵犯财产性犯罪,古今中外的刑法莫不将其作为重要犯罪加以惩治和防范。
我国刑法也不例外。
经过数次大的调整,我国诈骗罪的立法日臻完善,为有效地惩治和防范诈骗罪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武器。
由于诈骗罪在内涵与外延上有着广义、狭义之分,所以本文所论诈骗罪,是指刑法第266条规定的作为我国侵犯财产罪之一种的狭义上的诈骗罪。
鉴于刑法对诈骗罪的规定过于简单、抽象,本文拟就诈骗罪认定中的几个问题略作探讨,以期裨益于刑事司法实践。
一、诈骗对象诈骗对象是诈骗行为所作用的合法权益的物质表现。
其形式除了表现为物、财产性利益之外,还表现为其他利益。
这些利益能否成为诈骗对象,与诈骗罪的犯罪客体密切相关。
一般认为,诈骗罪是一种财产犯罪,其客体为公私财产所有权。
因此凡是能够体现公私财物所有权的物质形态均可成为诈骗对象,如财物、财产性利益等。
但是,国外也有学者主张诈骗罪的保护法益不仅仅是财物,还有财产交易上的信义诚实的维持。
因为处罚诈骗罪就对维持财产交易上的信义诚实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此意义上说,就是维持了社会秩序。
如日本有这样一个案例:被告人为了推销电子按摩器,向众人夸示该仪器不但具有治疗中风等各种功能,而且平时很难购到。
许多消费者受其宣传的影响,购买了该仪器。
此案件最终以诈骗罪论处(日本最高法院1959年9月28日判决)。
论网络诈骗犯罪的类型及其防范的毕业论文
论网络诈骗犯罪的类型及其防范内容提要互联网的日益推进和迅猛发展已为我们建立起一个快捷便利的虚拟世界。
互联网已深度介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网络购物、网络炒股、网络银行、同时,也给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固定通话网、移动通信网等信息网络实施诈骗等犯罪活动提供了可乘之机。
随之而来的网络犯罪层出不穷。
其中,网络诈骗成为网络犯罪活动的主要形式,犯罪分子利用网络实施的诈骗案件日益增多,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当前网络安全问题已成为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遭遇帐号或密码被盗、消费欺诈等网络安全问题以及各类信息泄露事件的曝光,严重影响到网民的网络安全感觉。
对此,应大力宣扬网络安全,不断增强广大网民网络安全意识,并营造网络安全人人有责、人人维护网络安全的网民意识。
还应不断创新网络安全监管机制和管理方法,坚持依法治理、源头治理,共同努力为我国网民营造出安全、稳定、可靠、有序的网络环境。
网络诈骗犯罪是在信息网络时代出现的新形式诈骗,是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的诈骗犯罪,是一种有别与普通诈骗的高科技犯罪,其隐蔽性强、渗透性强、危害范围广的特点也决定了应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
在而我国对其的立法缺失及其配套设施存在诸多问题,使得司法实践中定罪量刑难以操作,不利于网络诈骗的控制与预防。
为此,我们有必要对网络诈骗犯罪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归纳其方法和特点,找出防范和打击网络诈骗犯罪的对策。
因此,有必要从立法完善、执法改善、技术加强、社会各方协调等方面来构建网络诈骗的预防体系,以便更好地预防网络诈骗,减少经济损失。
本文从网络诈骗犯罪与传统诈骗犯罪的相同及不同之处入手,结合我国网络诈骗犯罪形势及执法现状,剖析了网络诈骗犯罪的犯罪构成,分析了网络诈骗的类型、特点及原因,,最后给出了网络诈骗的防范策略。
并从我国对网络诈骗犯罪的刑法规定出发,提出了我们必须明确刑法关于网络犯罪的规定,强化网络监管与监控,提高公众预防网络诈骗的自我保护能力与水平,以有效遏制网络诈骗犯罪。
论诈骗罪
论诈骗罪诈骗罪为人们所熟悉,直接侵犯的是财产所有关系,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各国的统治者都用严厉的法制来惩罚这种犯罪。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诈骗罪更加多样化,复杂化,多极化,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的诈骗范围。
受到法律滞后性的影响,现存的刑法已经无法阻止新诈骗行为受到应有的处罚。
因此有必要研究诈骗的对象,及其量刑等有关的问题。
关键词:诈骗罪对象主体客体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通常认为,该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失。
其主要特征为:1.行为人主观上是出于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2.客观上行为人实施了诈骗行为。
至于诈骗财物是归自己挥霍享用,还是转归第三人,都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才构成犯罪,如果诈骗数额较小,则不构成犯罪。
3。
犯罪主体是自然人和单位4。
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
立案标准:一、个人诈骗公私财物在4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在5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个人诈骗公私财物在2千元以上不满4千元,并有诈骗前科或引起自杀、重伤、死亡等严重后果的,也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单位诈骗公私财物在1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单位诈骗公私财物在3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一般诈骗罪:一般诈骗罪与盗窃罪相同,经济诈骗罪如集资诈骗、贷款诈骗、票据诈骗等见《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
诈骗公私财物:《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浅析诈骗罪
浅析诈骗罪论文摘要:诈骗罪是近年来较为高发的侵犯公民财产的犯罪,由于法律对于诈骗罪概念的规定较为简单,而实际案例中有存在复杂多样的介入因素等情形,因此在以何种罪名进行评价时存在较多的争议。
本文围绕诈骗罪犯罪构成进行了分析,并对司法实践中诈骗罪与虚构借款理由的民间借贷等界限进行了区分,以期为读者们增加些讨论观点。
论文关键词诈骗罪犯罪构成虚构理由民间借贷一、诈骗罪的犯罪构成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手段,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基于错误认识处分了财物,行为人取得了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我国《刑法》在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了诈骗罪,仅表述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而在实践中常因概念的定义等容易发生争议,本文就诈骗罪犯罪的构成要件中一些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一)诈骗罪的犯罪主体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而单位不属于普通诈骗罪的犯罪主体,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单位可以构成集资诈骗罪、票据诈骗罪、金融凭证诈骗罪、信用证诈骗罪、保险诈骗罪等金融诈骗罪。
(二)主观故意本罪的行为主体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他人公私财物的目的。
在实践中,行为人的主观目的往往难以断定,不能仅凭行为人主观上肯定或者否定直接确定,需要综合行为时或行为后的其他客观因素加以断定。
(三)诈骗罪的犯罪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犯罪对象是公私财物。
通常认为侵害了所有权人的所有权和占有人的经济利益,即构成诈骗。
有些犯罪,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
所以,不构成诈骗罪。
例如:拐卖妇女、儿童的,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罪。
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
此罪所侵犯的是物的所有权,而并非物的占有权。
或者因无因管理等发现的遗失物、埋藏物的人而言,虽然是合法占有,但所有权人有权要求占有人返还财产,如果此时所有权人采取诈骗的手段从占有人处取得了财物,并没有侵犯占有人的经济利益,因此不构成诈骗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刑法诈骗罪概念论文
摘要:诈骗不仅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同时也严重扰乱是经济社会的市场秩序,给国家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严重阻碍了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因此打击诈骗是公安机关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一、诈骗罪的概念
诈骗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
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
因本法已于第193条特别规定了贷款诈骗罪。
二、诈骗罪的特征
1.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除财产所有权外,同时侵害其他客体的,不构成本罪,但可构成其他犯罪。
如金融诈骗罪(集资诈骗罪、贷款诈骗罪、票据诈骗罪、金融凭证诈骗罪、信用证诈骗罪、有价证券诈骗罪、保险诈骗罪)、合同诈骗罪、骗取出口退税罪、招摇撞骗罪、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
欺骗他人与之结婚,骗取女性贞操的行为(诈骗结婚),因与财物没有直接关系,不构成诈骗罪,但与他人假结婚而欺骗其财物的行为(结婚诈骗)可构成诈骗罪。
本罪的对象是公私财物,即他人占有的他人财物,包括动产和不动产。
行为人自己的财物由他人占有的,属于他人财物。
2.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骗取
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行为人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从而“自愿”交付财物。
诈骗行为由四个部分组成:欺骗他人、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被害人因错误而处分财物、行为人获得财物。
各要素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
(1)欺骗行为。
欺骗行为包括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两种形态。
“虚构事实”,是指故意编造客观上不存在的事实。
“隐瞒真相”,是指掩盖客观上存在的事实。
欺骗的方法,既可以是语言,也可以是动作;既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
欺骗行为需要在事实上和一般人价值判断上达到使他人陷入错误的程度。
(2)使被害人陷入错误。
“使被害人陷人错误”,是指因行为人的欺骗行为引起被害人产生认识错误。
因此从自动售货机骗取商品的行为,不能构成诈骗罪,而只能成立盗窃罪。
诈骗罪的成立,被欺骗者和被害财物处分者(处分权者)一般是同一被害人。
但被欺骗者与被害财产处分者为不同的人时,被欺骗者需要具有为处分权者处分该财物的权限或地位。
这种情况称为“三角诈骗”。
(3)被害人因错误而交付财物。
“因错误而交付”,是指被害人因被欺骗产生认识错误而处分财物。
对幼儿和高度精神病患者等完全没有交付意思能力的人,欺骗其财物的,不构成诈骗罪,而只构成盗窃罪。
交付行为,形式上是“自愿”的,实质上是非自愿的。
(4)行为人获得财物。
“获得财物”,是指行为人使用欺骗手段获得被害人交付的数额较大的财物。
“数额较大”,是指个人诈骗公私财物在2000元至4000元以上的;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行为,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数额在5万元至10万元以
上的。
3.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并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三、诈骗罪的认定
1.诈骗罪与非罪的界限。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
没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而拖欠贷款或者借款的,不应按诈骗罪处理。
2.诈骗罪的着手、未遂和既遂。
行为人开始实施欺骗他人行为时,是本罪的实行着手;实行着手后,被害人没有陷入错误或者没有交付财物的,是本罪的未遂;行为人因被害人的错误取得他人财物时,是本罪的既遂。
3.按诈骗罪处理的情况。
(1)以虚假、冒用的身份证办理入网手续并使用移动电话,造成电信资费损失,数额较大的;(2)使用伪造、变造、盗窃的武器部队车辆牌号,骗取养路费、通行费等各种规费,数额较大的;(3)组织和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骗取财物的;(4)利用计算机实施诈骗的。
4.诈骗罪与其他犯罪的区别。
(1)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的主要区别:诈骗行为是使用欺骗方法使他人产生错误,从而“自愿地”处分或交付财物;而敲诈勒索行为是通过威胁、要挟的方法使他人感到恐惧而不得不交付财物。
(2)诈骗罪与盗窃罪的主要区别:诈骗行为是通过欺骗手段使被害人“自愿”处分财产;而盗窃行为是使用秘密方法,在被害人没有处分财产的意思和行为的状况下获得他人财物。
5.“诉讼诈骗”。
“诉讼诈骗”,是指行为人(原告)在民事诉讼中主张虚构事实欺骗法官(被欺骗者),使法官基于错误作出判决,从而骗取诉讼对方(被告、败诉者)的财物或者免除债务的行为。
在“诉讼诈骗”中,实际被害人(被告)和被欺骗者或财物处分权者(法官)是不同的人。
法官具有评价证据证明力的权限,因此可以成为被欺骗的对象;法官具有强制执行的权限,可以命令败诉者交付财物,因此法官相当于财物处分权者和财物处分者。
刑法理论上通常认为“诉讼诈骗”构成诈骗罪,但在司法实务上多不按诈骗罪处理。
四、诈骗罪的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266条的规定,犯本罪,数额较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l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l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审判实践中,“数额巨大”,是指个人诈骗公私财物在3万元以上的;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数额在20万元至30万元以上的。
“数额特别巨大”,是指个人诈骗公私财物在20万元以上的。
“情节特别严重”除包括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20万元以上外,还包括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又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诈骗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2)一贯流窜作案或者流窜作案危害严重的;(3)诈骗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急需的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或者造成其他严重损失的;(4)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救济、医疗款物,造成严重后果的;(5)挥霍诈
骗的财物,致使诈骗的财物无法返还的;(6)使用诈骗的财物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7)曾因诈骗受过刑事处罚的;(8)导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9)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和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与“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骗公私财物达到上述规定的数额标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能够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酌情从严惩处:(一)通过发送短信和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二)诈骗救灾和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的;(三)以赈灾募捐名义实施诈骗的;(四)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五)造成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诈骗数额接近上述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并具有前款规定的情形之一或者属于诈骗集团首要分子的,理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五、诈骗罪的危害
诈骗不仅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同时也严重扰乱是经济社会的市场秩序,给国家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严重阻碍了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因此打击诈骗是公安机关一项
长期而艰巨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