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卫平、彭刚《国际经济学教程》第3版配套题库
国际经济学试题及答案(题库)
国际经济学试题及答案(题库)国际经济学习题集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选择、判断题(每题1分):第一章:1、国际贸易理论以微观经济学原理为基础,讨论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
2、最常用国际贸易模型的结构形式为两个国家、两种产品(或部门)和两种要素。
3、在完竞争的假设前提下,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
4、国家间的供给、需求方面的差异是造成相对价格的根源。
5、贸易后,国际均衡价格由两国的供需共同决定,国际均衡价格处于两国封闭下的相对价格之间。
6、国际贸易利益包括两个部分:来自交换的利益和来自专业化的利益。
7、贸易理论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国际贸易的格局、国际贸易的条件、国际贸易的收益。
第二章:1、斯密的绝对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别。
2、哈伯勒首先用机会成本概念来阐明比较优势论。
3、重商主义者提倡的国家经济政策有:限制进口和鼓励出口,采取奖金、退税、协定和殖民地贸易等措施鼓励出口。
4、李嘉图认为在国际贸易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绝对成本,而是相对成本。
5、斯密的绝对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别;劳动生产率的比较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别。
6、在李嘉图模型中,生产可能性边界线方程是一个线性方程式,表示A、B两国的PPF曲线是一条直线段。
7、重商主义者提倡的国家经济政策有:限制进口和鼓励出口,采取奖金、退税、协定和殖民地贸易等措施鼓励出口。
8、李嘉图认为在国际贸易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绝对成本,而是相对成本。
9、机会成本概念表明:彼种选择的机会成本就构成此种选择的机会成本。
选择题:1、首先用机会成本理论来解释比较优势原理的学者是: C、A、李嘉图B、罗布津斯基C、哈伯勒D、穆勒第三章:1、要素禀赋理论最初是由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后经萨缪尔森等人加工不断完善。
试论从技术转移的周期理论角度分析跨国公司的对外经济战略
试论从技术转移的周期理论角度分析跨国公司的对外经济战略摘要:本文首先介绍和分析了产品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以及技术转移周期中出口、直接投资和技术输出三者之间的关系,这也是跨国公司对外经济战略的重要部分,其中重点分析了决定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因素。
最后简要阐述了国际技术转移的政策含义以及对我国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技术转移周期理论;跨国公司;对外经济战略一,技术转移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技术转移是指因经济原因产生的,用于生产的工艺、程序和方法等系统知识在国际间的转移。
对技术输入国来说,技术的引进能够带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给引进技术的企业带来经济收益,同时技术的引进会使得产业结构发生变化,从而提高引进技术的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从技术输出者的角度来说,也是转移即将过时的技术,延长某种技术生命周期的手段,同时也会带来转移技术的经济收益。
总的来说,一个国家经济体和企业引进技术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利益的驱动。
从技术转移的角度来看,国际贸易中产品的生命周期包括四个阶段,如下图所示:第一阶段,即产品创新阶段,在图中表示为T0-T1。
在该阶段,产品在创新国被发明或创造出来,并开始在创新国国内生产和消费,产量不断提高,生产能力不断扩大。
这一阶段,创新国的生产全部用于本国的消费。
当创新国的生产超过消费时,即在T1时创新国开始出口该种新产品。
第二阶段,即创新国出口、模仿国开始消费该新产品的阶段,在图中表示为T1-T2。
在该阶段,创新国的生产除满足本国消费之外,还向其他国家出口,模仿国则认识到该种产品,并开始消费。
创新国的厂商由于拥有对新产品的生产和市场上的垄断地位,所以能够获得国内外的垄断性利润。
在T2时,创新国达到出口顶峰。
第三阶段,即模仿国开始模仿生产该产品的阶段,在图中表示为T2-T3。
在该阶段,这一创新技术已经成熟,生产过程标准化,模仿国厂商开始模仿生产该种产品,并且自我供给消费,创新国的出口逐渐下降。
到T3时,创新国出口为0,模仿国开始停止进口该种产品。
国际经济学教程(黄卫平彭刚) 第十一章 国际经济非均衡传导
三、影响经济非均衡无形 传导的因素
• (一)从搜集、加工信息到把信息运用 于经济中的时滞
• (二)对于技术的吸收、应用和改造使 之适应引进国国情的能力
• (三)一个国家的民族开放性
若国际收支逆差,因为进口属于国民收入衡等式 中供给方的一项,于是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在其他条 件不变的情况下。将出现经济衰退,失业增加。
在进出口变化而产生经济失衡时,可通过调节投 资,储蓄,进口,出口中的任何一项,使经济恢复均 衡。
(二)国际商品交换中的乘数效 应
国际商品交换中的乘数效应反映的是,一国的出口增长代表 了有效需求的增长,它将一轮一轮地引起与这一出口增量直接或 间接有关的国内其他产业的连锁反应,从而使国民收入出现倍数 的扩大效果。
况下,一个国家出口所产生的国民收入增长作用,不仅
取决于本国的边际储蓄倾向和边际出口倾向,而且还要
受其他国家边际储蓄倾向和边际出口倾向的影响。
三 影响国际商品交换领域中传导 机制的因素
(一)一个国家经济的开放程度 (二)一个国家的贸易地位 (三)一个国家的贸易地区结构 (四)各国的经济政策
第二节 国际资金流动领域 中的传导机制
一、加入国际资金流动后的经济均衡 与失衡
• 这里考察的是包括国际商品流动和国际 资金流动在内的经济均衡与失衡。加入 国际资金流动后国民收入模型改变为:
总需求Y=C+I+G+X+IF+RF
总供给Y=C+S+T+M+if+rf
假设G=T,则S-I=(X-M)+(IFif)+(RF-rf)为均衡条件。
二、通过资本国际流动产生的非均衡 传导
二、通过国际劳动力流动产生 的非均衡传导
黄卫平、彭刚《国际经济学教程》第3版配套题库
黄卫平、彭刚《国际经济学教程》第3版配套题库黄卫平、彭刚《国际经济学教程》(第3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目录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一、单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三、判断题四、名词解释五、简答题六、计算题七、论述题第二部分章节题库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第三章国际贸易价格的确定第四章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Ⅰ)第五章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Ⅱ)第六章国际贸易政策分析第七章国际收支分析第八章汇率决定理论第九章国际货币危机与国际货币体系第十章要素的国际流动第十一章国际经济非均衡传导第十二章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第十三章经济一体化与国际经济秩序第十四章经济全球化分析•试看部分内容考研真题精选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哪一项表述是正确的?()[中央财经大学2018研] A.绝对优势理论强调黄金和白银是国家财富的主要支撑,对充满活力的商业是非常重要的B.正和博弈指博弈中一个国家盈利而另一个国家受损C.比较优势理论传达的基本信息是无限制的自由贸易比限制的贸易创造更多的世界生产量D.要素禀赋仅包括各国拥有劳动力和资金资源的程度,而不包括拥有土地的程度【答案】C查看答案【解析】A项,重商主义强调金银的重要性,力图通过奖出限入的措施保证和扩大贸易顺差,以达到金银流入的目的。
B项,正和博弈是指博弈双方的利益都有所增加。
D项,要素禀赋包括各国拥有劳动和土地资源的程度。
2在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中,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两国的()。
[北京邮电大学2015研]A.绝对劳动生产率差异B.相对劳动生产率差异C.绝对生产要素禀赋差异D.相对生产要素禀赋差异【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产生不仅在于绝对成本的差异,而且还在于比较成本的差异,比较成本的差异来源于相对劳动生产率差异。
3国际生产折中理论所阐述的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必须具备的“三个优势”不包括下列哪一项?()[中央财经大学2018研]A.市场竞争优势B.所有权优势C.内部化优势D.区位优势【答案】A查看答案【解析】国际生产折中理论也称国际生产综合理论,是由当代西方研究跨国公司问题的著名专家约翰·邓宁提出的。
国际经济学第三版课后答案
第一章练习与答案1.为什么说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答案提示:当生产处于生产边界线上,资源则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时,要想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降低另一产品的生产,也就是说,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是有机会机本或社会成本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任何一点都表示生产效率和充分就业得以实现,但究竟选择哪一点,则还要看两个商品的相对价格,即它们在市场上的交换比率;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时,生产点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位置也就确定了;所以,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2.仿效图1—6和图1—7,试推导出Y商品的国民供给曲线和国民需求曲线;答案提示:3.在只有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当一个商品达到均衡时,另外一个商品是否也同时达到均衡试解释原因;答案提示:4.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试确定过剩供给或需求曲线;答案提示:5.如果改用Y商品的过剩供给曲线B国和过剩需求曲线A国来确定国际均衡价格,那么所得出的结果与图1—13中的结果是否一致答案提示:国际均衡价格将依旧处于贸易前两国相对价格的中间某点;6.说明贸易条件变化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答案提示:一国出口产品价格的相对上升意味着此国可以用较少的出口换得较多的进口产品,有利于此国贸易利益的获得,不过,出口价格上升将不利于出口数量的增加,有损于出口国的贸易利益;与此类似,出口商品价格的下降有利于出口商品数量的增加,但是这意味着此国用较多的出口换得较少的进口产品;对于进口国来讲,贸易条件变化对国际贸易利益的影响是相反的;7.如果国际贸易发生在一个大国和一个小国之间,那么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更接近于哪一个国家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答案提示: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将更接近于大国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8.根据上一题的答案,你认为哪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福利改善程度更为明显些答案提示:小国;9.为什么说两个部门要素使用比例的不同会导致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向外凸答案提示:第二章答案1.根据下面两个表中的数据,确定1贸易前的相对价格;2比较优势型态;表1 X、Y的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投入A BX Y621512 表2 X、Y的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投入A BX Y 10 455 答案提示:首先将劳动投入转化为劳动生产率,然后应用与本章正文中一样的方法进行比较;表2-2a 和表2-2b 部分的内容2. 假设A 、B 两国的生产技术条件如下所示,那么两国还有进行贸易的动机吗解释原因;表3 X 、Y 的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投入A B XY 4 2 8 4答案提示:从绝对优势来看,两国当中A 国在两种产品中都有绝对优势;从比较优势来看,两国不存在相对技术差异;所以,两国没有进行国际贸易的动机;3. 证明如果一国在某一商品上具有绝对优势,那么也必具有比较优势;——题出错了证明即使一国在某一商品上具有绝对优势,也未必具有比较优势;答案提示:如果X X b a 〉,则称A 国在X 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如果Y X Y X b b a a //〉,则称A 国在X 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当Y Y b a =或者Y Y b a 〈的时候,由X X b a 〉可以推出Y X Y X b b a a //〉,但是,当Y Y b a 〉的时候,X X b a 〉不能保证Y X Y X b b a a //〉;所以,即使一国在某一商品上具有绝对优势,也未必具有比较优势;4. 根据书中第二个例子的做法,如果按照比较劣势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工,那么会对世界生产带来什么净影响答案提示:5. 假设某一国家拥有20,000万单位的劳动,X 、Y 的单位产出所要求的劳动投入分别为5个单位和4个单位,试确定生产可能性边界方程; 答案提示:2000000004151=+Y X L L ;X L X 51=;Y L Y 41= 6. 根据上一题的条件,再加上以下几个条件,试确定该国的出口量,并在图中画出贸易三角形;(1) X 的国际相对价格为2;(2) 进口为2,000个单位;答案提示:封闭条件下,此国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斜率是YX P P =-=-455141;因为X 的国际相对价格为2,所以此国出口X 进口Y;出口1,000个单位的X 可以换得2,000个单位的Y;贸易三角是C A DA ’见图2-5a;7. 在图2—2b 中,过剩供给曲线两端是否有界限试解释原因;答案提示:过剩供给曲线两端是有界限的,因为一国生产能力和消费需求是有界限的;8. 仿照图2—4,你能否画出这样一种情形:两条曲线的交点所决定的国际均衡价格与某一国封闭下的相对价格完全相同如何解释这种结果答案提示:从大国、小国的角度考虑;9. 试对下列说法加以评价:(1) 由于发达国家工资水平高于发展中国家,所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行贸易会无利可图;(2) 因为美国的工资水平很高,所以美国产品在世界市场缺乏竞争力;(3) 发展中国家的工资水平比较低是因为国际贸易的缘故;答案提示:以上三种观点都不正确;10.试根据李嘉图模型证明:如果A 国在两种产品上都具有绝对优势,那么贸易后A 国的名义工资水平肯定高于B 国;答案提示:比较w x a p w 与wx b p w 之间的大小;第三章答案1.根据下面的两个表,试判断:1哪个国家是资本相对丰富的;2哪个国家是劳动相对丰富的;3如果X 是资本密集型产品,Y 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那么两国的比较优势如何表1要素禀赋A B 劳动资本45 15 20 10 表2要素禀赋A B 劳动资本 12 48 30 60 答案提示:表1中A 国劳动相对丰裕,A 国在生产Y 产品上有比较优势;表2中A 国资本相对丰裕,A 国在生产X 产品上有比较优势;2.如果A 国的资本、劳动总量均高于B 国,但资本相对更多些,试仿照图3—3和图3—4的做法,确定两国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的位置关系;答案提示: Y E aK X=a X3.根据上一题,试在图中画出两国在封闭和开放下的一般均衡;答案提示:4.如果两个部门的要素密度完全相同,那么要素禀赋差异还会引发国际贸易吗如果贸 易发生的话,那么国际分工与贸易型态如何试将你得出的结果与李嘉图模型加以比较;答案提示:如果两个部门的要素密度完全相同,那么要素禀赋差异将不会引发国际贸易;不过,国际贸易还可能存在,这时候的国际分工将有更多的偶然性质; 5.试证明在图3—7中,两国的消费点共同位于从原点出发的一条直线上; 答案提示:根据两国的消费结构来判断 6. 如果两国存在技术差异,那么贸易后两国要素价格是否均等,为什么 答案提示:如果两国存在技术差异,那么贸易后两国要素价格将不均等;可采用图3—8的方式来解释 7. 需求逆转是否会影响要素价格均等为什么答案提示:需求逆转导致两个国家相同产品的价格不一样,使得要素价格无法均等;8. 如何根据罗伯津斯基定理,来解释要素禀赋不同的两个国家生产可能性边界之间的差 别答案提示:罗伯津斯基定理是,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如果两个国家的要素禀赋不一样,则某种要素多的国家,会生产更多密集使用该要素的产品,反之亦然;所以,两个国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就出现了差别;9. 如果一国的资本与劳动同时增加,那么在下列情况下,两种产品的生产以及该国的贸 易条件如何变化(1) 资本、劳动同比例增加;(2) 资本增加的比例大于劳动增加的比例;(3) 资本增加的比例小于劳动增加的比例;答案提示:1两种产品的产量同比例增加,贸易条件没有变化;2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增加更快,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价格有下降的压力;3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增加更快,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价格有下降的压力;10.对小国来说,经济增长后福利如何变化答案提示:对于小国来说,经济增长以后,不对国际价格形成影响,其贸易条件不会变化,所以福利将上升;11.在战后几十年间,日本、韩国等东亚的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主要出口产品由初级产品到劳动密集型产品,再到资本密集型产品,试对此变化加以解释;答案提示:随着国际贸易的开展,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发挥了比较优势,促进了生产,提高了福利;随着资本的不断积累,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比较优势由起初的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变成了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所以贸易结构也就相应地发生了变化;12.试析外资流入对东道国贸易条件和比较优势的影响;答案提示:外资流入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东道国的要素禀赋,比如,使得原来资本相对稀缺的国家变成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当要素禀赋改变以后,东道国可以发挥新形成的比较优势进行国际贸易,提高福利水平;如果外资流入的东道国在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上增加特别多,以至于影响到国际价格,这将使得此国此种产品的出口价格有下降的压力,不利于贸易条件的维持和改善;第四章习题答案提示B O YX A / B / A E b p a p b E aQ a C a C b B O YX A / B / A O b O a Q b p wp w1.如果劳动不是同质的话,那么劳动技能的差别是否会造成特定要素的存在试举例说明;答案提示:会的;2.如果短期内资本和劳动都不能自由流动,那么国际贸易对要素实际收入会产生什么影响答案提示:出口产品密集使用的要素,其价格将上升;进口竞争产品密集使用的要素,其价格将下降;3.根据本章所建立的特定要素模型,试析劳动增加对要素实际收入和两个部门的生产会产生什么影响提示:将图4—1中的纵坐标由原点O x或O y向外平行移动,然后比较一下新旧均衡点; 答案提示:劳动增加并且完全就业,则整个经济的资本-劳动比例下降,劳动力价格将下降;劳动力增加将增加密集使用劳动力产品的产量;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产量下降;4.如果是某一特定要素增加,那么要素实际收入和两个部门的生产又将如何变化提示:考虑一下劳动需求曲线的变动;答案提示:某一特定要素增加,将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产品的产量上升,同时由于另一个部门释放出了一部分共同要素,使得另一个部门的产量下降了;共同生产要素的收入将上升;5.根据你对3和4题的回答,试判断在上述两种情况下,罗伯津斯基定理是否依然有效答案提示:依然有效;6.假设某一国能源部门比如石油部门和制造业部门除劳动是共同的投入要素外,各使用一种不同的特定要素,那么,世界市场上能源价格的上涨对该国制造业部门的生产会产生什么影响答案提示:随着世界市场能源价格上升,一部分劳动力将由制造业部门流到能源部门,能源部门产量增加,制造业部门的产量下降;7.根据特定要素模型,试判断短期内国际贸易能否导致要素价格均等化为什么提示:根据要素禀赋理论,长期条件下,要素禀赋的任何变化都不影响要素实际收入,但在短期内,要素禀氟的变化会影响要素实际收入,根据这一区别,并联系一下两国的要素禀赋的差异,再加以分析;答案提示:根据特定要素模型,短期内,特定要素在两个部门间无法流动;按照本章的分析,虽然都是资本,但是x和y部门的资本回报是不一样的,所以不会导致要素价格均等化;第五章习题答案提示1.试比较重叠需求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的异同;答案提示:这两个理论都解释了国际贸易的原因;不过,二者也有很大区别;第一,这两个理论解释国际贸易的出发点并不相同;要素禀赋理论是从供给方面来探讨国际贸易的基础;重叠需求理论从需求角度探讨了国际贸易的起因;第二,要素禀赋理论主要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间贸易,即工业品与初级产品或资本密集型产品与劳动密集型产品之间的贸易;而重叠需求理论则适合于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即制造业内部的一种水平式贸易; 2.你认为重叠需求理论适合解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吗为什么答案提示:适合;因为不同的发展中国家在不同的产品生产上有优势,虽然这些产品有可能都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品;发展中国家虽然从总体上发展水平相近,但是在具体产品上却不一样,发展中国家之间也可能有产业内贸易,并用重叠需求理论来解释;3.重叠需求理论与第三章中所提到的需求逆转都是讨论需求因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答案提示:需求逆转主要解释产业间贸易,而重叠需求理论则解释产业内贸易;需求逆转解释要素禀赋理论为什么在有的时候不符合现实情况,强调需求有可能使得贸易方向发生变化;重叠需求理论解释的是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原因;4.如果考虑收入分配格局这一因素的话,重叠需求理论的结论会受到影响吗为什么答案提示:会有一定影响,但是基本结论不会变;当一个国家收入分配越是平均的时候,本国有代表性的需求所占份额越大,当所有国家的收入分配都非常平均的时候,重叠需求的份额会减少;但是,一个国家的收入分配不可能会完全平均的,所以重叠需求理论的基本结论不会变;5.试举例说明产品周期理论;答案提示:6.试比较产品周期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的异同;答案提示:产品周期理论是一个动态理论,产品周期理论从技术变化的角度,探讨了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变;而要素禀赋理论是静态的;两个理论都强调生产方面的优势,即从供给角度讨论问题; 7.如果创新国在丧失比较优势之后,转而研究开发新品种,在这种情况下,是否可发生产业内贸易如果发生产业内贸易,那么贸易应发生在哪些国家之间答案提示:创新国如果研究的是相同产业中的更新品种,则创新国和其他发达国家之间会出现产业内贸易,因为此时其他发达国家生产的是此产业产品的旧品种;8.结合重叠需求理论和产品周期理论,试解释为什么美国始终是世界汽车生产和出口大国答案提示:根据产品周期理论,美国作为创新国,一直保持在汽车新产品方面研发和生产的优势,是其保持生产和出口大国的原因;由于欧洲等发达国家的部分消费者也对汽车新品有需求,这使得美国对汽车新品的研发和生产有了动力,较大市场使得新品的研发和生产有利可图;第六章练习答案1.假设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X部门存在外部规模经济,而Y部门则规模收益不变,试确定在这种情况下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形状;答案提示:生产可能性边界将向内凹;2.试根据图6—2证明,如果贸易后Y商品的相对价格下降很大的话,那么完全专业化生产Y产品的国家福利可能因贸易而遭受损失;答案提示:比较贸易后的国际相对价格线与贸易前的相对价格线的位置关系;3.除了本章正文中所提及的因素外,你还能提出其他一些影响在外部规模经济下国际分工格局的因素吗答案提示:4.在外部规模经济下,各国从国际贸易中所获得的利益并不平衡,那么你认为一些低收入国家经济发展缓慢是否与其在国际分工格局中的地位有关答案提示:有关系,这是为什么各国都希望提升出口结构的原因;不过,各国在分工格局中的地位并不会依人们的意志改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比较优势、国内市场规模等因素;所以,提升产业结构不能操之过急;5.在垄断竞争市场结构下,市场短期和长期均衡条件分别是什么答案提示:6.本章所介绍的产业内贸易理论与前一章的重叠需求理论有什么异同答案提示:本章所介绍的产业内贸易理论和前一章的重叠需求理论都可以解释产业内贸易;不同点是:第一,本章的理论是从供给角度讲的,而前一章的重叠需求理论是从需求角度讲的;第二,本章的产业内贸易理论探讨的是在不完全竞争情况下的国际分工与贸易,而前一章的重叠需求理论并不是针对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理论;7.假设某国是资本丰富的国家,X 相对于Y 而言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并且是垄断竞争市 场,而Y 是完全竞争市场,那么贸易后,图6—5中两条曲线AA /与BB /如何变动答案提示:考虑贸易后用于X 部门的要素量的变化;8. 如果贸易前两国市场不是完全垄断,而是寡头垄断,那么本章正文所得出的结果是否改 变答案提示:9.试比较“新贸易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之间的异同;答案提示:新贸易理论解释的是产业内贸易,而比较优势理论解释的是产业间贸易;新贸易理论的假设是不完全竞争市场,而比较优势理论的前提假设是完全竞争市场;比较优势理论都是从供给角度已经研究,新贸易理论还从需求角度进行了说明;新贸易理论强调差异产品在形成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比较优势理论假设所有产品都是同质的;第七章练习答案1. 关税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国内生产,但为什么在保护国内生产的同时还会造成消费者福利的损失答案提示:因为消费者无法消费到更加便宜的国外产品,消费量减少了;国内相对没有效率的生产代替了国外有效率的生产;2. 如果将关税改为直接对国内进口替代部门进行生产补贴,那么消费者福利还会受到影响吗答案提示:不会;3. 试比较上述两种作法的净福利效应;答案提示:征收关税将减少消费者的福利,至于整个国家的福利,如果是小国,则福利下降,如果是大国,福利是下降还是上升,不一定;采取补贴的做法,将不会减少消费者的福利,因为产品价格将不会上升;不过,政府支出补贴是一个很大的成本;4. 试析关税对国内要素实际收入的影响;提示:利用斯托伯—萨缪而森定理答案提示:关税的征收有利于进口竞争部门密集使用要素的收入提高;5. 假设某一行业X 1需要另两个行业X 2和X 3的产品作为中间投入,投入产出系数分别为,2.021=α 5.031=α,三个行业的进口关税分别用t 1、t 2和 t 3表示,试计算在下列情况下X 1的有效保护率;(1)t 1=30%、t 2=20%、 t 3=10%;(2)t 1=30%、t 2=20%、 t 3=40%;(3)t 1=30%、t 2=50%、 t 3=10%;答案提示:征收关税前的附加值是:1V =征收关税后的附加值是:()()5.012.0113211⋅+-⋅+-+='t t t V 有效保护率是:%1001111⋅-'=V V V ERP 6. 进口配额与关税在保护本国产业方面的有什么异同如果让国内生产者来选择的话,他们会选择哪种措施答案提示:进口配额与关税都在保护本国产业方面能够发挥作用,不过,进口配额是比关税更加严厉的限制措施;关税将导致进口产品价格一定幅度的上升与关税幅度一致,当消费者对此种产品的需求上升以后,产品价格不会进一步上升;配额也会导致进口产品价格的上升,当消费者对此种产品的需求上升以后,由于配额已经确定,产品价格将会进一步上升;所以,对消费者有利的是关税而非配额;7. 以大国情形为例,试画图分析配额的福利效应;答案提示:在图7-4的基础上进行讨论;由于大国实施配额,此种产品的国际价格将下降;不过,国内价格不会变化,因为配额已经确定了;8. 以小国为例,在下列两种情况下,试比较关税与配额对国内生产、消费及进口的 影响效果的变化;(1)由于某种外来冲击,进口商品世界市场价格突然下跌;(2)由于收入水平的提高,国内需求增加;答案提示:1关税情况下,进口国进口价格也将下降,这有利于消费者福利提高,不利于国内生产商的福利;在配额情况下,进口国的价格不会变化,这实际上增加了对国内生产商的保护,不利于消费者的福利;2考虑国内需求曲线的外移;9. 以小国情形为例;试画图分析出口补贴的福利效应;答案提示:在图7-5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小国情况下,出口补贴不会造成产品价格的下降,即补贴后的国外或者国际价格不会下降;10.欧洲的飞机制造得到好几个国家政府的资助,根据估计,这些资助相当于某些售价的20%;也就是说,1架卖5,000万美元的飞机,其成本可能为6,000万美元,成本与售价的差额就是由欧洲各国政府来补贴的;同时,一架欧洲飞机售价的一半是从其他国家购买的零部件成本假设对零部件进口不征关税,按照这种估计,请问欧洲飞机制造商得到的有效保护率是多少答案提示:11.试结合实际分析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的应用前景;答案提示:在GATT的几轮关税减让后,尤其是WTO成立后,关税的作用收到了很大的限制;非关税壁垒越来越多地被各国使用;第八章练习答案1.最佳关税收入的来源是那些最佳关税如何确定答案提示:最佳关税收入的来源是生产出口产品企业的垄断租金;确定最佳关税的条件是进口国由征收关税所引起的额外损失或边际损失与额外收益边际收益相等;2.试评价幼稚产业的三种判断标准;答案提示:见本章第二节;3.试析幼稚产业论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意义;答案提示:幼稚产业论指出发展中国家的某些产业由于是幼稚产业而应该在国际贸易中受到保护,以促进发展中国家这些产业的发展和成熟;这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有很大意义; 4.如果自由贸易下国内市场完全由外国厂商垄断,那么征收关税除了可抽取一部分外国厂商的垄断利润外,是否还可导致国内的一些潜在厂商或投资者进入市场为什么答案提示:可能,因为关税将提高此种产品的国内售价,有可能使得国内技术稍差的投资者由本来无利可图变成可以获得利润,这样,国内生产者将进入市场;5.如何看待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理论答案提示:参考本章第三节;6.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怎样改变市场结构的答案提示:根据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内容,在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下,政府对贸易活动进行干预目的是,改变市场结构或环境,以提高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使本国企业获得更多的垄断利润或租金;战略性贸易政策最为强调的政策主张主要有两种:一是出口补贴;二是进口保护以促进出口;通过这些政策措施改变市场结构,使得本国在原来没有优势的产品中获得优势; 7.在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不变的情况下,进口保护能否使某一行业由进口替代部门转变为出口部门为什么答案提示:在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不变的情况下,进口保护无法使国内企业的边际成本随着国内产量的增加而减少,即国内企业无法通过这种形式获得优势以变成出口部门;8.试根据贸易政策政治经济学,解释出口补贴政策的制定过程;答案提示:贸易政策政治经济学是基于这样一种思想:任何一项经济政策都可能会影响到一国的收入分配格局,因而不同社会阶层或利益集团对此会有不同的反应,受益的一方自然支持这项政策,而受损的一方则会反对这项政策,各种力量交织在一起最终决定政策的制定或选择;我们把利益集团分成三种:进口替代部门、出口部门和消费者群体;对于出口补贴政策,出口部门是支持的,进口替代部门和消费者虽然不支持此项政策,但是从此项政策中受到的直接损失不明显,也不会激烈反对;另外,需要考虑的还有民族情绪;。
黄卫平《国际经济学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汇率决定理论)【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8章汇率决定理论8.1 复习笔记一、外汇与汇率1.外汇定义及其作用(1)外汇定义外汇是货币行政当局(中央银行、货币机构、外汇平准基金组织以及财政部)以银行存款、财政部库券、长短期政府证券等形式保有的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国际支付手段或债权。
①外汇是静态意义的外汇,并未涉及债权、债务的转让与支付,而只是支付的手段。
②外汇必须具有国际性。
③外汇必须具有可偿性。
④外汇必须具有可兑换性。
⑤该种货币的发行国要具有相当规模的经济与实力,使其他国家的人们愿意接受该种货币,同时该种货币要能够自由地兑换成其他国家的货币,而可以自由兑换的货币也只有在发行国之外才能算作外汇。
(2)外汇的作用①外汇作为价值尺度,用来衡量不同国家的商品、劳务、金融产品的价值(价格)。
②外汇作为国际购买手段进行国际间的货物、服务及金融资产等产出的买卖。
③外汇可以作为国际支付手段为国际商品、国际金融、国际劳务、国际资金等方面债权、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债务的清偿。
④外汇作为国际储备手段,支付一国必须偿付的债务,维持本币汇率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与增长,同时可以作为国际财富的象征。
(3)国际储备与最佳外汇储备规模①储备资产的定义储备资产是一国货币当局随时可以利用并控制的外币资产。
它的作用是为国际收支失衡提供融资,通过干预外汇市场影响汇率间接地调整收支失衡以及达到其他各种目的。
②最佳外汇储备规模适度的储备资产规模是受到若干因素控制的,一般要求保持三个月的进口支付水平的外汇;10%的国内生产总值,即国内生产总值中有10%的沉淀作为应付外部失衡时调整之用;另外外汇储备应该为外债余额的30%,即可以应付支付外债的需要。
储备资产少了经济安全受到影响,多了影响资金的经济效益,但随着国际融资的难易度的变化,国际储备的数量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③储备资产的来源a.国际收支的顺差是外汇储备的主要和直接来源。
《国际经济学》黄卫平版 第三章 要素禀赋理论
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思考题:1. 试述规模经济与差异产品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内容。
2. 试比较新贸易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之间的异同。
讲解要点: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的国际贸易理论一、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和差异产品的含义:规模经济是由大规模生产产生的经济效果,是指在生产出的某一范围内,平均成本随着产出的增加而递减。
在比较利益理论中,我们讲到过机会成本变化的问题。
二、建立在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基础上的产业内贸易:无论是生产者追求差异产品,从而获得某种定价操纵权,还是消费者追求差异产品,从而最大限度满足自己的需要,这都是与大规模生产的经济性相矛盾的。
三、产业内贸易的衡量: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扩散,各发达国家之间的生产技术已经非常接近,建立在技术差异的基础上的比较优势已十分接近,;在此这些国家之间贸易的基础已经转向规模经济。
国际市场竞争的激化要求各国企业具有市场战略意识,从而占领国外市场,扩大规模经济优势显得十分必要。
第一节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1学时 )一、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产生的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大影响和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国际分工向世界范围内的全球分工发展。
在国际贸易实践发生的重大变化面前,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遇到了新的挑战。
20世纪60年代后特别是80年代以来,在世界贸易格局中,不仅发达工业国之间的工业制成品出口贸易量大大增加,而且在工业发达国家之间,同类工业制成品的双向贸易量也大大增加,即许多国家不仅出口工业品,还进口大量的相似工业品,这种产业内贸易和发达工业国之间的贸易现象是要素禀赋理论无法解释的。
此外,传统理论所假设的生产技术不变、规模报酬不变、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以及生产要素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的情况在现实中已经不复存在。
二、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与传统理论的关系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它取代了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
从解释对象上看,它们分别解释的是不同的贸易现象,前者主要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而后者则着重解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间贸易;从理论基础上看,前者以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为前提,建立在不完全竞争理论基础之上,而后者则以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为前提,建立在完全竞争理论基础之上。
国际经济学教程(黄卫平彭刚) 第十三章 经济一体化与国际经济秩序
(三)最优货币区条件分析
商品市场高度融合
– 经济学家认为:一个成功的货币区应具有高度的内部开放性,即区 内产品的广泛交易
– 区内货币汇率固定还是采用单一货币?(1963年麦金农)
假定此地区对外高度开放,即可贸易商品占总产出和总消费中极大比重。 此种情况下,若采用对外币值调整来纠正对外收支失衡时,会引起进口 商品的国内价格上升,从而引起国内价格水平的全面波动。这时,如果 要限制非贸易商品国内价格上升,就必然会带来需求紧缩和失业
(二)最优货币区的基本概念
最优货币区是指采用单一货币,或几种货币之 间汇率永久固定、对外统一浮动的经济区域, 达到内部经济增长、物价和就业均衡,外部国 际收支平衡
货币一体化是指采用单一货币的最优货币区, 区域内流通单一货币,建立超国家的统一的中 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职能
(三)最优货币区条件分析
价格与工资弹性
– 价格和工资完全弹性的情况下,相对价格和工资的 调整可使整个区域内的市场随时出清,从而使各地 区间收支差额的平衡过程不会引起失业率上升,所 以区域内汇率的浮动是不必要的
– 只要符合一定条件,即使工资和价格无弹性,采用 固定汇率制,也可达到经济的内外均衡
(三)最优货币区条件分析
要素市场融合
由于开放经济中人们缺少“货币幻觉”,本国货币贬值后,人们会明显 感到消费支出的增加和实际收入减少,所以人们会要求相应增加工资。 这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抵消汇率变动对贸易条件的改善
开放经济的消费对进口依赖很大,需求弹性较低,这样为纠正某一水平 的对外失衡所需汇率变动的幅度也就相对较大
因此,浮动汇率对开放经济来讲,并不是最有利的选择
– 组成货币区的两国在面对需求转移引致的收支失衡时,除了 汇率政策外也还有其他的平衡机制,如生产要素的完全流动
国际金融第三版课后习题集与答案解析
第一章外汇与外汇汇率Foreign Exchange & Exchange Rate练习题一、填空题练习说明:请结合学习情况在以下段落空白处填充适当的文字,使上下文合乎逻辑。
外汇的概念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考察:其一,将一国货币兑换成另一国货币的过程,也就是(1)的外汇概念;其二,国际间为清偿债权债务关系进行的汇兑活动所凭借的手段和工具,也就是(2)的外汇概念。
通常意义上的外汇都是指后者。
外汇的主要特征体现在两个方面:外汇是以(3)表示的资产,外汇必须是可以(4)成其他形式的,或者以其他货币表示的资产。
因此,外汇并不仅仅包括可兑换的外国货币,外汇资产的形式有很多,例如,(5),(6),(7)等等。
(8)是外汇这样特殊商品的价格,又称(9),是不同货币之间兑换的比率或者比价,或者说是以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
(10)和间接标价法是两种基本的汇率标价方法。
前者是指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折合多少单位的本国货币;后者是指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折合多少单位的外国货币。
目前,国际市场上通行的(11),是以美元作为标准公布外汇牌价。
汇率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例如,买入价,卖出价和中间价;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12)和套算汇率;电汇汇率,(13)和票汇汇率;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贸易汇率和金融汇率;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
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的是(14)制度,各国货币都以黄金铸成,金铸币有一定的重量和成色,有法定含金量;金币可以(15)、(16)、自由输出入,具有无限清偿能力。
在这种货币制度下,汇率是相当稳定的,这是因为,两种货币汇率决定的基础是铸币平价,即两种货币(17)之比。
而各国货币法定的含金量一旦确定,一般不轻易改动,因而铸币平价是比较稳定的。
当然,金本位制度下的汇率同样会根据外汇供求关系的作用而上下浮动。
当某种货币供不应求时,汇价会上涨,超过铸币平价;反之,汇价就会下跌,低于铸币平价。
国际经济学教程(黄卫平彭刚) 第五章 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
二、产品的同质性与异质性
㈠ 产品的同质性与异质性
产品同质性指产品间可以完全相互替代,即商品 需求的交叉弹性极高,消费者对这类产品的消费偏好 完全相同。
产品异质性指产品相似但不完全相同,存在一定 的差异,产品彼此之间不能完全替代但尚可进行一定 程度的替代, 交叉弹性小于同质产品,在生产中要素 投入具有相似性。
在生产者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的时候
Qi Pi Xi (a bXi )W
垄断竞争条件下行业的超额利润为零,则价格等于平 均成本
PXi (a bXi )W
即
P (b a )W
X
均衡条件下每一商品品种的产量和都等于单个个人消费和
对于任一商品i有
n
X i Ci li
i 1
生产全部品种产品所需要的劳动量不能超过固定供给量的劳动 决定了厂商的数目
(二)基本内容
C a W aR
C '(a) W ' aR '
C(a1) C '(a1) 即:C(a1) C '( 0 W a1R W ' a1R ' 或:a1 (W W ') /(R R ')
C(a1) C '(a1) W W ' / a1 (a1 a)
四、需求偏好相似论
C
A
A国Y产品出口 B国X产品出口
B国Y产品进口
O
B
B
X
(三)对于规模经济论的评价
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中的事实,具有一定 的说服力
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产业内贸易的产生,对比较优势学 说、禀赋学说的不足进行了某种弥补
黄卫平《国际经济学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12章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12.1 复习笔记一、蒙代尔-弗莱明模型1.模型的提出蒙代尔在一篇开拓性的文章(1963)“Capital Mobility and Stabilization Policy under Fixed and Flexible Exchange Rates”中阐述了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和财政政策的短期效应,阐述了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传递。
蒙代尔将外贸和资本流动引进封闭条件下的IS-LM模型分析得出稳定政策的效果是与国际资本的流动程度紧密相联的。
而且,论证了汇率制度的重要性,即在浮动汇率下,货币政策效果明显,财政政策软弱无力,而在固定汇率下,结果与此相反。
2.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结论在固定汇率和资本完全流动条件下,一国无法实行独立的货币政策,或者说单独的货币政策基本上是无效的。
固定汇率对政府政策制定者提出挑战,这些政策制定者既要实现本国经济的外部均衡(国际收支的总体平衡),又要实现经济的内部均衡(实际产出等于经济的供给潜力或高就业率——不存在使通货膨胀率上升的压力)。
在短期和中期内,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往往难以兼顾。
一国政府如果只追求外部均衡而置国内通胀和失业不顾,那么,即使国际收支达到了完美的平衡,国内压力仍然很大。
反之,一国政府如果只考虑用货币政策控制国内产出,则可能会扩大国际收支逆差或顺差,进而破坏掉保持汇率不变的承诺。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二、宏观经济的对内与对外均衡1.经济的宏观目标(1)宏观经济的四个目标一个国家的经济才处于最佳的增长状态包含有四个目标: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
(2)经济的对内与对外均衡经济的对内均衡,主要是指国内的总供给等于总需求,既实现资源的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同时可以获得有保证的经济增长;经济的对外均衡,主要是指一国与外部经济体之间的经济流入量和流出量相等,国际收支处于平衡状态。
从倾销与反倾销视角看中美贸易摩擦问题
国消费者的利益为代价的。3 (扰乱出口国市 ) 场秩序。噼 肖 f 因其低价的销售行为会造成一 过加大对华的反倾销力度来减少贸易顺差。 河北工 业大学 2 0 o 7 曩 l l 、 翟 l 潦的托 最; 因和 成 种虚 假 的竞 争优势 从而 引发 国内其他 厂商 的 3 、中国仍被美国视为 “ 非市场经济国 7 冯岩祥≥ 中美贸易 组l 动态 过渡竞争 , 降低资源按照比较优势进行配置 家” 美国将 中国视为 “ 。 非市场经济国家”并 应 对 策略 世界贸 易 织 与研 究 时的使用效率 , 造成出口国人力资源和生产 对中国实施非常苛刻的歧视性政策。
销, 短期或问接性倾销以及长期或连续 『倾 生
销。 ( ) - 反倾销 的认定 当进 口产 品被证明存在倾销价格 ,损 害及倾销价格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时 , 进 口国将对倾销产品采取反倾销措施 , 这种行
物质的浪费,同时还会助长假 冒伪劣产品, 扰乱市场的公平竞争和价格机制的形成。 2 、倾销对进 口国的影响 :() 1阻碍进 口 国相应产业的发展 。出口国倾销产 品的入侵 使得进 口国被迫与其进行价格竞争, 导致利 润下降甚至经营亏损。由于消费者转而购买 f销的进 口产品从而减少了对进 E国产品的 顷 l 购买,严重损害了进 口国生产者的利益。() 2 扭曲进 口国市场秩序。 倾销是以进 口国产业 生 产规 模缩小 , 去 国内市场 , 润下 降 , 失 利 企 业倒闭甚至工人失业为代价的。 倾销行为会 引起消费 ̄x产品价格的过分注意从而导致 1 , - 进 口国市场的过渡价格竞争 , 扰乱其正常的 市场 秩序 。 3 、倾销对第三国的影响 :倾销行为由 于导致进 口国企业生产规模和产量的缩小使 得进 口国对 第 三 国产 品的市 场需 求下 降 , 减 少 了第三 国在 进 口国的市 场 份额 和利 润 。 ( 反倾销 的经济效应分析 二) 由于倾销行为 会导致进 口国的生产者 受到某种程度的损失, 故进 口国政府会采取 些措施加以制止。不同的倾销行为进 口国 政府会采取不同的态度。对于偶然性倾销, 消费者可以享受到物美价廉 的产品而生产者 又未受到实质性 的损害,此时政府会允许这 种倾销行为 的存在。但对于长期性倾销,政 府则会对其征收反倾销税 。
黄卫平《国际经济学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国际经济非均衡传导)【圣才出品】
一国出口收入应更多的购买国内产品,如果出口收入中较大部分用于进口,则对于经济
的促进作用较小;反之较大。因此当需求倾向不变时,出口收入的增量应尽量少用于进口,
这样可以扩大出口对经济的刺激作用。
2.通过国际商品交换产生的传导
(1)国内开放部门与非开放部门
①开放部门是指一国经济中与世界市场(国外市场)有着直接联系的部门;非开放部门
图 11-1 一国经济受世界经济变化影响的传导机制 (3)通过贸易乘数的国际传导(收入效应) 假设世界是由两部分组成的:甲国和乙国,以此为出发点,研究甲乙两国的进出口对国 民收入的作用,以及通过国际商品交换渠道,甲乙两国国民收入扩张与收缩过程的传导(两 国间由贸易产生的国民收入变化的相互作用)。 ①国民收入扩张的传导过程。 甲国首先发生自发性出口增加,由于贸易乘数作用,甲国国民收入相应产生了倍数增加; 甲国国民收入增量中,有一部分按照甲国既定的边际进口倾向而用于从乙国的进口,导致乙 国的诱发性出口增加,它又透过贸易乘数效应,带动乙国国民收入的增长,而乙国国民收入 的增量中,也必然有一部分按照乙国既定的边际进口倾向用于从甲国进口商品,与上述过程 一样,它促使甲国产生诱发性出口增加,这种出口增长又会在甲国产生第二轮的乘数效应,
3 / 28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2)通过国际商品价格传导的过程和机制(价格效应) 在传导过程与机制的模式中,世界经济的变化是自变量,国内开放部门既是因变量也是 传导介质,国内非开放部门是因变量。 从世界经济的角度看,如果世界市场的总供给与总需求发生了变化,就会通过一国开放 部门而最终影响一国国内经济;如果世界市场中总供给与总需求并未发生变化,但某些具有 世界意义的商品(例如粮食、能源、重要矿物原料)供求产生了根本性的结构变化,世界市 场这些产品严重过剩或短缺,造成价格相应的上涨或下跌,也会通过一国的开放部门影响其 国内经济。如图 11-1 所示。
黄卫平《国际经济学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Ⅱ)【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5章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Ⅱ)5.1 复习笔记一、产业内贸易理论1.产业内贸易理论的提出与假设前提(1)产业内贸易理论的提出传统产业内贸易理论不能很好的解释当代国际贸易的实际,因为多数贸易是在禀赋相似的国家之间进行(如发达国家),而相当部分的贸易又是在相同的产业内进行,如相同类别产品的双向贸易,等等,而且当代贸易并没有引发大规模的资源的重新配置和收入的再分配。
所有这些需要新的理论进行说明,产业内贸易理论应运而生。
(2)假设前提①理论分析基本是从静态出发的,简化的模型分析只侧重于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原因、结果而不是强调过程。
②分析不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市场,这样更接近现代世界经济的现实。
③经济中具有规模收益,并将其分析为国际贸易发生后的重要利益来源之一。
④在分析中要考虑需求不相同与相同的情况,即比较其它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更加重视需求方面的影响。
2.产品的同质性与异质性(1)同质性与异质性的定义①产品同质性或相同产品是指产品间可以完全相互替代,即商品需求的交叉弹性极高,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消费者对这类产品的消费偏好完全一样。
②产品的异质性或差异产品是指产品相似但又不完全一样,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产品彼此之间不能完全替代但尚可进行一定程度的替代,交叉弹性小于同质性产品,在生产中要素投入具有相似性,大多数产业内贸易的产品都属于这类产品。
(2)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①不同国家间大宗产品的交叉型产业内贸易,如水泥、木材、玻璃和石油的贸易。
②经济合作或因经济技术因素而产生产业内贸易,如各国银行业、保险业走出去引进来。
③转口贸易。
转口贸易是指进口国并不是最终的消费者,而是将进口的商品进行再出口(或者经过一定的加工后再出口),这样在该国的国际收支中,同类产品将同时反映在转口国的进口项目(当进口时)与出口项目(当出口时)中,便会形成统计意义上的产业内贸易。
超星_通识_国际经济学_彭刚_(仅供参考)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二)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理论和历史都证明,完全按照自由贸易()原则建立的国际分工模式是一种不利于后进国家的发展模式。
窗体顶端
A、收入分配
B、运行规范
C、绝对利益
D、比较利益
我的答案:D得分:14.2分
窗体底端
2
【单选题】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之所以叫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是因为讲具体劳动的形式()化。
窗体顶端
A、抽象
B、简单
C、同质
D、异质
我的答案:A得分:14.2分
窗体底端
3
【单选题】李嘉图体系的两个矛盾是指()和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的矛盾。
窗体顶端
A、市场
B、资源
C、劳动价值论
D、生产劳动
我的答案:C得分:14.2分
窗体底端
4
【单选题】广义上说,“比较利益陷阱”是指一国根据比较成本进行资本配置时可能出现的()缺陷。
A、从实践贸易中总结提炼出来的
B、是推理和归纳的过程
C、建立在现实问题基础之上提出来的
D、是逻辑的演绎和抽象过程
我的答案:D得分:20.0分
4
【判断题】大卫·李嘉图关于“世界上最大的市场是全球市场”的假定在20世纪就已经出现。()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5
【判断题】在大卫·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中假设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是完全竞争型的。()
1
【单选题】大卫·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假设前提中()和贸易无关。
A、劳动价值
B、要素
C、收入分配
D、利益分配
我的答案:C得分:20.0分
2
【单选题】阐述自由贸易主张的著作是()。
黄卫平《国际经济学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国际收支分析)【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7章国际收支分析7.1 复习笔记一、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表1.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表国际收支是一张统计表,它反映了以货币为媒介国际的债权、债务关系。
(1)广义国际收支与狭义国际收支①狭义的国际收支概念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同其他国家由于贸易、劳务、资本等往来而引起的资产转移。
其特点是仅计入现在或将来有外汇收支的交易。
②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是指:在特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一个经济体与世界其他地方的各项经济交易。
大部分交易是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进行的。
经济交易包括:货物、服务以及收入交易;金融资产和负债交易;无偿转让即一方向另一方无偿提供的实物或金融资产。
国际收支强调居民的概念,即国际经济交易应该是不同国家的居民之间的交易,而居民除了在本国生活的公民外,还包括在该国居住一年以上的外国的特定个人与机构,但留学生、外交人员、国际经济组织以及在飞机上过境的个人、机构不计入居民范畴。
(2)国际收支表的构成国际收支表的标准组成有经常账户与资本和金融账户两个基本组成部分。
经常账户表示实际资源(货物、服务、收入)交易以及经常转移;资本金融账户记载的是实际资源流通的融资情况(通常是以金融工具进行的交易或资本转移)。
①经常账户。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经常账户包括的项目有:货物和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
货物和服务包括货物与服务两个子项目。
收入包括职工收入和投资收入两个子项目。
经常转移包括各级政府和其他部门的转移等。
②资本和金融账户。
这一账户下包括的项目有:资本账户、金融账户。
另外,对于这一账户还有一个补充信息的表格。
资本账户包括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放弃等。
金融账户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和储备资产。
补充信息不是国际收支表的基本组成部分,只是将在金融账户中没有反映出来的其他重要交易信息,通过金融账户的补充信息来得到反映,以满足各种分析的需要。
黄卫平《国际经济学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Ⅰ)【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4章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Ⅰ)4.1 复习笔记一、H-O模型及其分析H-O模型,又被称为赫克谢尔俄林模型或要素禀赋论,是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谢尔和俄林提出来的。
1.H-O模型的基本命题(1)H-O模型的提出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认为,比较利益产生自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劳动成本差异。
后人以机会成本差异代替了劳动成本差异,但俄林认为劳动成本差异产生的原因并未因此而得到根本的解释,H-O模型以要素的生产率一致为出发点,力图从其他的角度对生产成本的差异给予说明。
(2)H-O模型的假设前提①两个国家(A、B)、两种要素(劳动和资本)、两种产品(X、Y),即2×2×2的模型。
②两国在生产同一产品时,技术方法相同,技术水平一样,具有同样的生产函数,产量只是要素投入量的因变量。
③商品、要素市场属于完全竞争市场,要素在一国内可以充分流动,在国际间完全不能流动。
这可以保证同种商品在一个国家之内具有相同的价格,而在国际上则存在价格差异。
④两个国家中一个是资本存量相对丰富的国家,因而资本的报酬——利息率相对较低;一个是劳动存量相对丰富的国家,因而劳动的报酬——工资率较低。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⑤在两种产品中,其中一个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劳动相对更多些(资本-劳动比较低),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另一个则使用的资本要素相对更多些(资本-劳动比较高),为资本密集型产品。
⑥影响贸易的一些其他因素,如运输成本、需求偏好、规模效益、贸易壁垒等在分析中被抽象掉,不予考虑。
(3)H-O模型的基本命题分析①在国际贸易体系中,一国出口的总是那些以自己相对丰富的要素生产的产品,而进口的则总是那些需要用本国相对稀缺的要素生产的产品。
②如果两个国家生产要素存量(如劳动与资本)的比例不同,即使两国相同生产要素的生产率完全一样,也会产生生产成本的差异,从而使两国发生贸易关系。
国际经济学黄卫平彭刚重点名词解释
国际经济学黄卫平彭刚重点名词解释摘要:一、国际经济学基本概念1.定义与国际贸易相关的关键概念2.解释国际贸易的原因和影响二、国际贸易理论1.经典国际贸易理论a.比较优势理论b.绝对优势理论c.要素禀赋理论2.现代国际贸易理论a.产业组织与国际贸易b.贸易政策与国际贸易c.南北贸易与经济发展三、国际贸易政策1.贸易政策的类型与作用2.贸易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3.我国贸易政策的发展与实践四、国际经济一体化1.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形式与层次2.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及其影响3.全球化与我国参与国际经济一体化五、国际金融体系1.国际金融市场的构成与功能2.国际金融政策与宏观经济调控3.金融危机与金融风险管理六、国际经济学前沿问题1.全球治理与国际经济秩序2.贸易战与全球化进程3.“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经济合作正文:国际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以及国际经济一体化等现象的学科。
本篇文章将重点解释国际经济学中的关键名词,并分析相关理论,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领域。
一、国际经济学基本概念国际经济学涉及诸多基本概念,如贸易、汇率、关税、跨国公司等。
其中,国际贸易是指各国之间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国际贸易的原因包括比较优势、绝对优势和要素禀赋等。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各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其相对优势的产品,从而实现国际贸易的利益。
绝对优势理论则认为,各国根据自身自然资源、劳动力等优势开展国际贸易。
要素禀赋理论则从资源配置的角度解释国际贸易的产生。
二、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从经典到现代的发展过程。
经典国际贸易理论包括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由大卫·李嘉图提出,主张各国根据比较优势开展国际贸易。
绝对优势理论则由亚当·斯密提出,认为各国依据绝对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
要素禀赋理论由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强调资源配置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则关注产业组织、贸易政策、南北贸易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卫平、彭刚《国际经济学教程》第3版配套题库
黄卫平、彭刚《国际经济学教程》(第3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目录
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三、判断题
四、名词解释
五、简答题
六、计算题
七、论述题
第二部分章节题库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第三章国际贸易价格的确定
第四章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Ⅰ)
第五章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Ⅱ)
第六章国际贸易政策分析
第七章国际收支分析
第八章汇率决定理论
第九章国际货币危机与国际货币体系
第十章要素的国际流动
第十一章国际经济非均衡传导
第十二章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
第十三章经济一体化与国际经济秩序
第十四章经济全球化分析
•
试看部分内容
考研真题精选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哪一项表述是正确的?()[中央财经大学2018研] A.绝对优势理论强调黄金和白银是国家财富的主要支撑,对充满活力的商业是非常重要的
B.正和博弈指博弈中一个国家盈利而另一个国家受损
C.比较优势理论传达的基本信息是无限制的自由贸易比限制的贸易创造更多的世界生产量
D.要素禀赋仅包括各国拥有劳动力和资金资源的程度,而不包括拥有土地的程度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A项,重商主义强调金银的重要性,力图通过奖出限入的措施保证和扩大贸易顺差,以达到金银流入的目的。
B项,正和博弈是指博弈双方的利益都有所增加。
D项,要素禀赋包括各国拥有劳动和土地资源的程度。
2在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中,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两国的()。
[北京邮电大学2015研]
A.绝对劳动生产率差异
B.相对劳动生产率差异
C.绝对生产要素禀赋差异
D.相对生产要素禀赋差异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产生不仅在于绝对成本的差异,而且还在于比较成本的差异,比较成本的差异来源于相对劳动生产率差异。
3国际生产折中理论所阐述的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必须具备的“三个优势”不包括下列哪一项?()[中央财经大学2018研]
A.市场竞争优势
B.所有权优势
C.内部化优势
D.区位优势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国际生产折中理论也称国际生产综合理论,是由当代西方研究跨国公司问题的著名专家约翰·邓宁提出的。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的核心是,企业跨国经营是该企业具有的所有权特定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这三种优势综合作用的结果。
4垄断组织在控制国内市场的条件下,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在国外市场销售产品的行为是()。
[暨南大学2016研] A.商品倾销
B.价格垄断
C.外汇倾销
D.价格战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商品倾销是指出口商在控制国内市场的条件下,以低于国内市场价格甚至低于成本的价格向国外市场抛售商品,以打击竞争者并占领或巩固国外市场的行为。
5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在固定汇率制下()。
[金融联考2007]
A.财政政策无效
B.货币政策无效
C.财政政策中立
D.货币政策有效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在固定汇率制下,政府需要保持汇率的稳定,因此会在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从而导致货币政策无效。
例如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后,本币有贬值的趋势,为维持固定汇率,必须在外汇市场上买本币,卖外币,从而使货币供给减少到之前的水平,固定汇率制下,货币政策无效。
6新古典自由贸易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暨南大学20 11研]
A.凯恩斯
B.亚当·斯密
C.俄林
D.李斯特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在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中,贡献最大的应是瑞典经济学家埃利·赫克歇尔和伯尔蒂尔·俄林。
7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措施主要表现为()。
[暨南大学201 6研]
A.奖励出口
B.限制进口
C.奖出限入
D.禁止进口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措施主要表现为奖出限入。
奖励出口的手段有生产补贴、出口补贴、出口退税、出口信贷与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等。
限制进口的手段有征收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等。
8一般来说,一国国际收支出现巨额顺差会使其()。
[暨南大学2011研]
A.货币疲软
B.货币坚挺
C.通货紧缩
D.利率下跌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国际收支巨额顺差会使外汇供过于求,使本国货币坚挺,本币汇率升值。
9根据货币主义(弹性价格)汇率理论,下列哪一经济事件可能导致美元对日元贬值?()[中央财经大学2011研]
A.美联储提高利率,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
B.日本发生严重通货膨胀
C.美国实际国民收入呈上升趋势
D.美国提高对日本进口品的关税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按照货币数量论的剑桥方程式,两国货币供给量可分别表示为:本国货币供给量,M=k P Y,外国货币供给量:M1=k1P1Y1。
式中,P和P1分别为本国与某外国的物价水平;Y和Y1分别为本国和某外国国民生产总值;M和M1分别为本国和某外国货币供应量。
按购买力平价公式,可得:
r=P/P1=(M/kY)/(M1/k1Y1)=(M/M1)×(k1Y1/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