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论文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论文3篇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论文3篇第一篇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及公共财政体系的不断建立完善,事业单位服务管理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为了进一步适应新形势下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各项要求,财政部于2012年2月正式颁布了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并从2013年1月1日开始在全国事业单位中实施。
新的制度与旧的相比无论是目的要求还是具体操作都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在旧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和创新,它的颁布不仅解决了因旧制度与新环境的不适应而引起的弊端,把没有必要支出款目删除,并且由于其加强了核算与监督的分量,在一定程度上还能遏止贪污腐败的现象。
1事业单位新会计制度的创新之处1.1事业单位新会计制度的指导依据发生了较大变化我国自从1997年以来一直应用实施的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其在很长时间内为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和依据,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一项积极探索。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事业单位所扮演的角色和职能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事业单位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广,其服务职能也在不断的强化。
在这种背景下,原有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在一定程度上开始与企业会计接轨,《会计法》与《企业会计制度》成为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重要指导基础,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这种条件下应运而生。
新会计制度实施的主要目的在于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提供指导和依据,规范事业单位的各项财务活动,提高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这一点从新会计制度的第一条规定中可以看出。
1.2事业单位新会计制度在会计科目设置上更加合理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会计科目设置方面更加科学合理,其重点提出了要提高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强化国有资产的价值管理,对政府受托责任进行了强调,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资产类科目的设置更加强调价值管理。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资产类科目的数量增加到了6个,会计科目的设置更加明细,有利于对单位资产价值以及完整性进行全面的呈现,并能够反映出单位资产管理与应用的实际状况,从而为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核算和会计管理的问题论文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核算和会计管理的问题论文关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核算和会计管理的问题论文在行政事业单位中,财务工作是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所以为了打好会计工作的基础,管理和规范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性工作,保证会计资料的完整性,促进行政事业单位严格遵守国家财经法规,结合近几年来审计部门的事实调查以及会计基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将从三方面进行论述。
一、会计基础工作的内容和重要性会计基础工作主要内容包括会计凭证的填制、审核。
由于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安逸,造成了许多财务人员对工作的懈怠,发现错误不会积极改正,后来人也会按照原来不对或不好的方法做下去,恶性循环。
长此以往,财务会计工作就出现了问题,使会计基础工作效率下降甚至混乱,造成会计职能作用不能有效的发挥,会计工作秩序出现问题。
因此必须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管理,提高会计基础工作的科学性、严谨性。
二、行政事业单位在会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支出票据审核不严格,造成会计资料缺乏真实性对原始凭证审核不严格把关,会出现以下问题:发票的`内容和应该用的发票不一致;一些凭证没有说服力自制凭证甚至是白条;记录的时间不准确或内容不完整。
2.资金管理不规范,现金乱支付现象严重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以下违规现象:(1)总预算会计支出管理不规范,存在大额现金支付现象。
总预算会计的各种会计凭证都不能用现金。
行政事业单位却存在这种现象。
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现金管理法律规范,给单位造成很大的风险。
(2)现金账月未余额较大,这种资金管理很不安全,也会给单位带来一定的风险。
3.内部控制制度不严谨(1)资金管理制度没有建立。
很多单位没有建立资金管理等制度,财会内部人员审核不严格,造成会计人员自己出钱承担损失。
(2)票据管理制度不健全。
许多单位忽视对票据的管理甚至都没有设立,从而造成票据使用不符合规定,比较混乱。
4.会计科目的设置不正确(1)会计科目使用不正确。
审计发现有些单位只设总账科目而有的设置总账科目、二级科目,每个单位都不统一,学习不规范,分不出每一年的具体账目。
行政单位会计论文优秀例文
行政单位会计论文优秀例文行政单位会计不仅应对资金运动情况进行客观的反映,同时对其所占有和使用的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要进行监督管理。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行政单位会计论文优秀例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行政单位会计论文优秀例文篇1浅议行政单位会计科目的改革【摘要】本文从行政单位职能转变的实际出发,针对当前会计科目设置的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以期提高行政单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而规范行政单位的业务活动。
【关键词】行政单位;会计科目;会计信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行政单位由单纯的经济管理职能向服务型、绩效型转换,行政单位会计环境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现行行政单位会计科目的设置无法满足行政单位会计自身核算的需要。
因此,行政单位会计科目的改革势在必行。
本文分别对行政单位资产类、负债类、净资产类、收入类和支出类会计科目的改革进行探讨。
一、会计科目设置的原则(一)会计科目的设置以修正的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行政单位会计一直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基本上能够满足预算收支管理的需要,但是收付实现制提供的会计信息难以满足会计核算的需要。
按权责发生制提供的信息更具有决策的相关性,能全面准确地记录和反映行政单位的财务状况,我国目前应分层次、分步骤地引入权责发生制记账基础,即采用修正的权责发生制。
因此,本文以此为基础改进行政单位会计科目的设置。
(二)会计科目设置应遵循简明性原则会计科目设置宜简不宜繁,会计科目的名称应与经济内容一致,以便于运用。
但是在现行行政单位的会计科目设置中,有多个科目核算的经济内容相似或者反映的是同一项业务的不同侧面,过多设置显得会计科目冗余,本文对其进行了简化。
(三)会计科目设置应遵循相关性原则会计科目设置应该为会计信息的内外部使用者提供相关的信息,以满足决策需要。
然而,当前行政单位设置的会计科目不齐全或者会计科目核算的内容过多,都影响了对经济业务的正常核算。
因此,本文遵循相关性原则对其进行了改进。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论文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论文一、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中有偿使用收入的会计核算(一)行政单位的有偿使用行政单位有偿收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行政单位在能够保证原有工作的前提下,在部门审核通过的情况下,通过借出、出租国有资产等方式获得的收入;(2)如附属在行政单位的机关后勤服务中心等单位,经审核同意后,通过使用国有资产进行生产经营等活动而获得的国有资产收入;(3)行政单位中属于内部经济体制中相关的上缴国家资产占据费用收入;(4)单位财政部门确定的其他来源收入。
国家财政部明确规定,行政单位在正常业务中取得的不需要上缴到财政部门的收入比如零星财务费用、证券利息等属于其他收入,可以在其他财务中进行核算。
行政单位管理中对这一收入进行了说明,其他收入也属于国家资产,其产权性质不变,形成的收入按照政府的非税收管理规定进行收入分开管理,即其他有偿收入不计入单位财务核算中,计入其他财务账目的分类中,本属于上缴的费用则要按照上缴费用管理规定,计入到应缴财务账户中,从而进行分离式会计计算管理。
(二)事业单位的有偿使用事业单位中国有资产的有偿使用收入主要包括利用国有资产进行出租、外借等获得的收入,以及事业单位利用固定资产对外进行投资而获得的投资收益。
由于我国事业单位类型的多样化,因此取得有偿收入的来源也比较多,但是国家现阶段尚未有事业改革的法律规定,因此事业单位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没有使用“收支分离”的方法进行记录,而是进行统一的核算和记录,统一管理。
除了国家的特殊要求之外,事业单位的有偿使用核算仍然按照事业单位管理办法和财务规章制度进行,将投资的收益计入到“其他收入”的科目中,将出资获得的收入计入到“经营收入”类别中,当国家推出事业单位收入改革方案后再进行记录变动。
二、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中处置收入的会计核算(一)行政单位行政单位管理办法中关于国有资产处置的部分有如下规定:因涉及该类资产处置而发生变价或者残留收入时,要严格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规定,对该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和收缴分离管理,因此会计科目在进行核算时,要将资产处置的收入计入到单位财政预算管理的科目中,将上缴之前购置的资金来源纳入到“应缴财政专项账户”中。
会计论文: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论文3篇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论文3篇第一篇一、构建区域性财政信息网络平台对于事业单位财政的管理机构而言,建设财政部门信息网络平台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事业单位会计管理的水平和质量。
因此,在建设事业单位财务信息网络平台时,一定要重视资源整合、标谁制定和综合监管的作用,这样才能够构建出一个科学的财务信息网络平台。
比如:作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工作人员,首先要采用专业的管理软件,统一数据口径、开发标谁和编码体系,然后构建涵盖部门预算、资产管理、工资统发等多项内容的财务信息网络平台。
不管怎么说,只有构建和完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才有利于实现稽查和审核手段的信息化,才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资金使用的效益,从而真正规范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
二、构建科学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当今社会,市场经济占流,在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下,我国事业单位面临着来自行业内部的竞争压力,同时在运行和生存发展中又要面对市场经济波动所带来的风险等等,而这一切都会影响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的有序运行。
为此,完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一定要构建科学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的风险管理,这就要增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树立风险理念,真正建立一个科学的、系统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
与此同时,作为事业单位,只有高度重视财务风险的事前防范,不断提高人员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认真预测、评估和控制财务风险,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质量。
三、完善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基础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深入改革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必须完善会计核算基础,以便弥补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存在的缺陷。
所以,事业单位很有必要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核算基础,这样可以实现双管齐下,更加准确地反应事业单位的成本、消耗的资源及其收入,从而公正地反映事业单位的经济绩效。
只有这样,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改革才能取得胜利,从而提供出真实、完整、准确的财务信息,进而提升事业单位管理层和决策层的财务决策能力,使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确保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论文4篇【论文】
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论文4篇第一篇: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措施一、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一)财务预算管理未能合理科学预算管理要求严肃性和科学性,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中心。
事业单位中常常出现预算编制内容不具体,预算收支范围狭窄和数据不准确与实际状况不相符等现象,因此导致预算与实际状况脱节。
部分预算开支仍以过去的历史值为基准,没有认真的对待对实际的新的项目活动评估和预算,因此预算指标缺乏实际性和客观性。
在资金使用上,预算不切实际等于事先无计划,各项财务支出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因而致使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二)财务管理意识不强,财务会计从业人员素质有待加强财务会计人员是事业单位的重要人物,优秀的财务人员有助于推动事业单位的发展和进步。
由于缺乏财务管理意识,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较为薄弱。
为适应经济体制所要求会计分散核算制度,致使事业单位不断出现弊端,财务开支五花八门,巧立名目,资金的分散使用,不仅容易造成部分部门资金闲置,另一方面调度资金困难,急用资金紧张。
财务管理理念观念的落后,部分管理人员缺乏防范意识和依法理财的观念。
(三)财务预算过于偏重,财务监督管理不到位目前事业单位会计人员从属本服务单位,对本单位直管领导负责。
而上级财政部门仅对任用的会计人员职业资格和职业技能进行管理,对会计人员没有进行直接的领导。
因此做账容易产生漏洞,发生财务做账人员“真账假作,假账真做,查出是本事,没查是运气”的侥幸心理。
国家没有对财务人员直接管辖,容易使财务人员私立项目,私设小金库,造成财务账目管理混乱的现象。
同时会计人员只重注核算,过于偏重项目核算,没有根据实际项目情况来同步分析和检验,也没有相关人员进行检查和监督,财务监督管理不到位。
二、加强财务会计管理的具体措施(一)完善财务会计管理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财务制度环境首先要完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努力实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要求。
【财务会计论文】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论文(共1610字)
【财务会计论文】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论文(共1610字)一、影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因素分析从我国目前的状况来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难以达到高质量会计信息应该具备的质量标准,一些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甚至严重失真,背离了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要求。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原因较为复杂,既涉及会计制度的局限性、会计监督不力、现行会计管理体制的缺陷等外在因素,更与单位领导不重视、财经法纪意识淡薄、会计人员专业能力不足、职业道德素质缺失等内在原因密切相关。
就外在原因来看,首先,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带有一定的滞后性和局限性,会计制度本身尚有许多不完善之处,在会计制度指导下所产生的会计信息有可能偏离实际情况,不能真实反映单位经济活动和会计事项。
其次,在会计监督方面,单位内部控制往往流于形式,而财政、审计等部门的外部监督并不给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
再次,从会计管理体制来看,会计人员身为单位一员,不能不听命于单位领导,会计工作缺乏独立性,容易导致会计人员放弃原则,屈从领导意志弄虚作假。
就内在原因而言,一是单位一把手身为会计工作的首要责任人,对会计工作不重视,责任心差,导致单位会计工作基础薄弱,管理混乱。
有些单位领导法律意识淡薄,甚至授意会计部门编造、篡改会计数据,造成会计信息虚假。
二是行政事业单位中,多数会计人员专业能力欠缺,整体专业素质不高,部分人员职业道德缺失,工作中粗心大意,缺乏敬业精神,会计信息质量深受影响。
二、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举措(一)单位领导应遵纪守法,重视会计工作单位负责人是单位会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主体,其对待会计工作的态度将直接影响单位会计信息质量。
各单位负责人要重视会计工作,将其纳入单位议事日程,加强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管理,并认真学习国家财经法规,严格执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切实维护会计人员依法监督、依法核算、客观真实反映单位财务状况的权利。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思考论文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思考论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思考论文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现状分析(一)内部会计控制环境还不完善内部会计控制环境主要包括单位风险防控意识、管理者内部会计控制意识、员工综合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单位组织结构、内控信息沟通渠道、岗位职能职责设置情况等。
单位管理者的内部会计控制意识对于单位内部会计控制质量高低至关重要,目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者对内部会计控制管理的意识还不强,认为行政事业单位主要承担社会服务等公共职能,没有追求经济效益的目标,因此内部会计控制不是单位管理工作的重点,部分管理者对内部会计控制的现实意义和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内部会计控制工作是财务部门的事,对内部会计控制执行和监督也不够重视。
部分单位虽然已经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是与单位的实际情况并不匹配,因此内部会计控制往往流于形式,执行效果不好。
另外,部分单位的财务人员的内部会计控制意识不强,没有明确的岗位制约,监督和考核制度薄弱,甚至存在资金管理缺乏控制和预算意识,专项资金挤占挪用等现象。
(二)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不够科学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还不完善和建全,单位业务流程不合理,导致内部会计控制效果欠佳。
主要体现在:授权审批制度不健全,部分单位授权审批未确定明确的授权主体,未明确授权审批流程,也未划定授权审批的金额权限,部分单位实行一枝笔审批政策,使得单位的内部财务监督功能流于形式;部分单位未完全实现不相容职位分离,按照内部控制规范规定,涉及授权审批、会计记录、业务经办和财产保管等岗位,必须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岗位或者人员相互制约和监督,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单位由于人手紧张或者编制有限等原因,不相容职务尚未进行合法分离,形成事实上的兼岗;部分单位未建立科学透明的决策制度和重大决策集体审议制度,在重大工程项目决议、收款付款、对外投资、担保业务等重要事项决策方面,没有相应的决策审议制度可遵循,因此容易造成决策失误,影响单位的正常业务开展和单位的健康发展。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论文3篇【论文】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论文3篇第一篇一、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一)资产管理意识薄弱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中有如下规定:核算事业单位应付、暂收其他单位或个人的各种款项。
例如应付统筹退休金、存入保证金、租入固定资产的租金等。
但是由于部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资产管理意识的缺乏,再加上个人意志力与财务吸引力的冲突或者由于单位本身利益的影响,相关人员就会出现利用职务之便隐藏部分暂管财产、尤其是通过隐匿本单位收入克扣代管资金(养老金等)的现象,将预算外收入资金列作其他项目挂账。
这些没有上交返还给被保管人的财产就转变为事业单位内部流转资金和部分个人的口袋收入,这种对资金管理意识薄弱的弊病便导致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信息不真实的问题,使得其资金流转不透明或说不清道不明。
(二)资产核算问题我国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资产的核算做出了明确要求,资产核算包括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由于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直接来源于财政拨款,购置成本和发生的相关费用以期计入了当期支出,使得当期支出加大,事业单位支出虚增,结余虚减,不同的会计期间的支出悬殊大,不便于会计分析;而且,固定资产和固定资金在账目中需保持一致,他们的增加使得负债表的净资产的反映欠真实;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使用时不计提折旧对资产的损耗反应不明确。
另外,事业单位的无形资产的核算也存在着问题,部分事业单位存在着无形资产的核算方法不完整制度不健全的问题,有的则忽略了无形资产的入账问题,致使事业单位的无形资产的核算得不到保障。
例如事业单位尽管总是在鼓励单位人员申请专利发明,却不能将所申请的专利转化为生产力,未将其所获得收入纳入会计核算的内容中,发明创造不能应用于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就只是走了形式,在无形之中造成了知识成果的浪费。
二、改进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策略(一)强化会计基础工作,组织会计人员培训活动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形势下,会计基础工作与会计人员的素质是财务管理水平提高的基础,要保证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就必须进行会计核算体制的改革活动,相应的就必须加强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管理工作,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又因为会计基础的强化与工作人员素质的密切关系,使得会计基础工作的强化成为促进会计核算问题得以解决的必然要求。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论文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论文论文标题1: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越来越重要。
在这个背景下,管理会计被广泛应用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中。
本文通过对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探讨管理会计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以及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情况和实践效果。
首先,文章总结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说明其对于财务会计管理的重要性。
其次,文章分析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的现状和问题,阐述了管理会计在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等方面的具体应用方法和实践效果。
最后,文章总结了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中的应用对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效益、进一步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论文标题2:弹性预算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中的应用弹性预算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旨在探讨弹性预算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和实施效果,以及弹性预算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意义。
文章首先介绍了弹性预算的概念及其理论。
其次,文章阐述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中的主要问题,如传统预算缺乏灵活性、费用难以控制、效率低下等。
接着,文章重点探讨了弹性预算在解决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中所面临的问题方面的应用方法和实施效果,如弹性预算的实施流程、预算分配机制的改进、预算稳定性的提高、预算实施结果的监控等。
最后,文章总结了弹性预算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中的应用的具体意义,如提高预算的透明度、促进预算执行的有效性、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等。
论文标题3:绩效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应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越来越重要。
绩效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更能够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
本文旨在探讨绩效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中的应用,重点研究绩效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中的意义和作用。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论文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论文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点内容,由于我国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的来源主要依靠财政部门审批的财政预算进行相关的运作,因此,如何以内部控制手段降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风险,使资金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进行合理的分配,提高资金的有效利用率是非常有必要的。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机会,现代行政事业单位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行政事业单位实力的竞争,其最主要的还是行政事业单位之间内部财务管理水平的竞争。
行政事业单位要想在未来的社会中获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构建符合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特点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以有效的控制手段降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风险。
下面将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信息化条件下财务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着手展开相关的论述。
一、信息化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单位内部工作人员进行信息化财务管理的意识较差在信息化的条件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工作人员财务会计管理意识较差,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之一。
在信息化管理条件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人员由于意识较差,过分重视传统的财务会计工作操作手法,难以在掌握会计账务处理办法的同时熟练地掌握计算机技术,进而影响信息技术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中的运用。
(二)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由于信息化管理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运用还处于探索的阶段,因此在信息化管理条件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尚不完善。
而信息化管理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主要体现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预算管理制度不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存在一定的问题。
(三)单位财务内部监管不完善除了上述的两点外,信息化条件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监管不完善,也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之一。
信息化条件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没设立一套完整地内部控制监管体系,难以对单位内部财务会计工作进行严格的监管,进而难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水平。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现状分析的论文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现状分析的论文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的现状分析〔1〕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行政事业单位中涵盖的职能部门种类较多,因此许多的部门在工作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
实现对各部门的有效监管,必需有完善的监督约束机制。
就财务部门的会计核算而言,还存在许多的问题急需改良。
首先,没有建立健全内部的会计制度。
因此部门的会计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简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阻碍。
会计制度是开展会计工作的基本前提,许多行政企业虽然设立基本的会计制度,但是由于制定的会计制度比较薄弱,还不能适应现如今单位的会计核算需求,如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财产清查制度、内部牵连制度等等,这些都是会计核算中非常基础的会计制度。
其次,没有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
会计人员在开展正常工作的时候,需要完善的审计制度作为根据,以此来保障会计工作的有序开展。
行政事业单位通过开展审计工作,可以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水平,保证会计工作的高效性。
但是现如今的行政事业单位比较缺乏完善的内部审计监督制度,因此会计核算中的问题也是层出不穷。
〔2〕会计基础工作薄弱拥有扎实的会计基础是会计工作人员开展会计工作的必备前提。
现如今,从行政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方面反映出来的问题来看,会计工作中反映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原始凭证方面。
行政事业单位在处理睬计核算的过程中,会接收许多的原始凭证,但是许多原始凭证的书写极其不规范,还存在许多的问题。
有些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对原始凭证的审核比较马虎,并没有认真查看,除了在内容的书写上存在不完好之外,还有许多的书写格式不规范。
其次,记账凭证方面。
记账凭证是依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进行记载的,假如原始凭证自身有问题,却没有审核出来,在后续记账凭证的记载中确定会将问题暴露出来。
或者是处理的不准时,以致许多描述不同业务的单据混在一起,最终统计在一张记账凭证上面,影响记账凭证的精确性。
〔3〕预算执行缺乏约束力和严厉性行政单位在负责某些项目的时候,都会事先制定相应的预算执行方案,明确整个项目可能需要耗费的资金,以便做出更加完善的决策,对于后续项目的开展也是非常有关心的,保障单位资金的最大化利用。
权责发生制在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论文
权责发生制在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论文权责发生制在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论文「篇一」预算会计制度是会计领域的重要内容,预算会计制度的全面性与稳定性对提高整个社会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近几年,伴随着我国公共财政制度改革的完善,公共财政体系逐渐建立,并形成了新型的预算会计模式。
这种发展变说明了我国预算会计的变化,不仅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并且也推动了预算会计制度的创新发展。
一、现阶段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现状(一)缺乏合理的预算会计体系在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中,预算会计体系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关系到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主要采取的预算会计体系涉及到了各项内容,并将预算会计体系划分为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这种条块分割的方式不仅无法保证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全面性,也无法真正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此外,我国预算会计制度仍旧处于探索阶段,具备不合理性与不全面性。
(二)缺乏预算会计制度改革观念从整体角度分析,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存在非常多的弊端与问题,所以需加强实施会计制度改革。
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之中,改革形势与改革方法存在多样性,改革效率却难以提高。
归根结底便是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观念有所落后,在整个管理过程中缺乏责任感与创新性,导致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无法得到深层次变革。
(三)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不够灵活众所周知,我国目前所采取的预算会计制度是上个世纪所制定的,虽然在近几年的发展进程中得到变化,但是从某种角度分析,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主要采取的预算会计制度呈现出了不灵活现象,这种现象过于死板,与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趋势不符合,对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阻碍作用。
因此,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现状以而言,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改革迫在眉睫。
(四)预算会计信息内容缺乏透明性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阶段,政府的职能正在发生变化,要想真正推动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信息的完整性,需要针对性的构建公共财政体系,保证该体系的公平性与透明性。
谈行政事业单位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论文
谈行政事业单位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论文谈行政事业单位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论文摘要:近年来,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水平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在发展中也遇到了一定困难,存在一系列问题,这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产生一定阻碍,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迫在眉睫。
本文研究了当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提高会计基础工作水平的措施,希望能够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问题;建议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的意义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是单位处理会计事务的首要环节,是开展会计工作的前提。
只有保证会计基础工作的有序、精准进行,才能确保会计工作规范化。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主要包括单位会计岗位人员配备、会计凭证的填写、审批、资产管理、票据管理等部分。
重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是维持财政资金纪律的重要保障。
因为会计基础工作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岗位设置和人员配备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各岗位之间的回避和制约关系更加明晰,这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了利用公职之便而进行的舞弊行为,利于发挥会计的监督作用。
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也可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质量。
行政事业单位可以通过会计工作控制单位各项经费的使用和流转,对各类财政资金的收支和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实时跟进,方便管理者进行管理决策。
另外,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建设也可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
行政事业单位如果对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势必要对单位的会计凭证填写、审批、入账、档案资料管理等工作逐项梳理,使原始凭证内容更为准确,审批标准更为细致规范,提升整体信息质量。
二、当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1)记账凭证不规范。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严重的就是会计记账凭证工作不规范。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研究思考【论文】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研究思考摘要:现如今经济体制深化改革,行政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会计工作的落实能够夯实财政管理基础,为财政经济化管理提供支持,这就需要重视会计工作的变化,探寻最佳的工作方式。
本文就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进行简要介绍,分析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究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可行策略,旨在促进会计工作成效的改善,为行政事业单位的良性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会计人员引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开展,能够为财政改革与发展而服务,新时期下必须要对会计工作加以准确定位,把握公共财政管理改革的复杂性,明确会计工作的职能,进而探寻会计工作的最佳方式。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存在一些问题,有必要就会计工作可行策略开展探究。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简介(一)概念在经济活动中,以会计理论和方法为支持,保证所获得数据与资料的价值性,这一过程就是会计工作。
行政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在会计监督中通过一系列基础性工作的开展,来落实管理与服务,这就是行政单位会计工作。
会计工作的开展,必须要保证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与可靠性,确保其实质作用得到发挥,为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行管理提供支持。
会计工作是行政事业单位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基础性环节,为各项事务的运行提供支持。
(二)重要性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公益性机构,能够为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供支持,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高质量开展,能够减少资源浪费,防范徇私舞弊的情况出现,对国家财产实施保护,提高资金利用率,为社会发展提供支持。
行政事业单位发展中,规范会计工作应提升其质量,确保能够保障各项事务的平稳、顺利运行。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行政事业单位自身发展过程中,由于单位属性较为特殊,上级主管直接影响着会计管理。
尽管近年来改革不断深化,这种影响有所降低,但主管部门过多干预也会对会计工作质量造成影响。
与此同时,结构不合理,资金使用控制不到位,相关制度不完善,都会导致资金使用问题出现,甚至会威胁到国有资产的完整性。
行政单位财务会计论文
行政单位财务会计论文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人员面临重重压力1.面临形势强度大、压力大。
随着这两年国内形势的日新月异,国家法制化进程的步伐加快,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管力度空前且日益加大,预算公开、决算公开、项目细化、三公经费公开、会议费、培训费、差旅费严控,规范津贴补贴、公车改革、压缩公用支出;国库集中支付,提高支付比例;使用公务卡结算;资产管理系统;非税收入系统;会计制度改革、会计电算化系统更新升级换代越来越多的政策性、技术性要求在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人员洗脑,必须在要求的时间内快速接受消化,然后快速贯彻落实。
面临突如其来的专项检查、专项审计,诸如地方债务审计、公务卡使用检查、、三公经费审计等,时间紧、任务重、唯有加班加点、熬夜奔波,不敢有半点懈怠,工作强度和压力只有在检查、审计结束;报表审核通过后,自己的四肢乏力,长舒气息后感受的真真切切;正所谓工作时在拼命向前跑,再回首身后已留下长长的足迹。
2.沟通不可能如愿,理解万岁是梦想。
社会的发展,每个人的思想、价值观、世界观,对待规则的意识都呈现出多元化态势,人际关系的复杂多变,追求金钱、待遇、获利想法越来越多,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人员因长年与数字报表打交道,一是一、二是二在心中根深蒂固,说好听是一丝不苟,说不好听是较真。
领导从单位全局考虑问题,大家从自身利益出发,而财务会计人员必须从财务角度合法合规考虑问题,必然造成矛盾;并不是所有的事都能想出两全其美的解决办法,底线思维必须牢不可破,"擦边球"的做法依然是要经得起时间和政策的考验。
比如,有些名目的补助去年发了,今年就不能发,因为政策在变化在完善,时代不同了,必须换思想了,因为不换思想就要换人的。
在其位,谋其政;干啥吆喝啥;财务人员站在财务角度,本着沟通无限的想法,却往往是沟通受限受挫;渴望得到大家的理解,但是理解万岁只是口号,难以实现。
3.行业的变化,心理压力重重。
财务会计行业是个更新飞快的行业,处于财务会计的大行业,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是少数一方;处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人员是弱势群体。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论文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论文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现状1.相关法律法规及制度规定。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相关法律法规一般包括会计法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此外,也包括中央八项规定等反腐败反浪费各项条例。
当前我国执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了会计监督的运行制度,单位内部会计机构及相关人员作为会计监督主体,整个经济活动状况为会计监督对象。
要求监督机构和相关人员严格依法履行岗位职责,严禁授意、指使或强令其他人员违法办理、执行相关会计事项。
对违反会计法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事项,有权拒绝办理或依据职权予以纠正。
发现重大违法情况时,国务院财政部门有权向相关单位进行调查取证,要求各单位积极配合;为了进一步规范、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修订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加强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资产管理、会计监督等要求,规范了会计收支核算管理制度,提高了财务报表的合理性和实用性,改善了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的结构;《医院会计制度》根据医改意见和实施方案的要求,规范了科教收支、医疗风险基金计提、医疗收入确认等处理办法;为了推进教育、科研成本核算工作、适应财政预算改革和高等学校经济业务发展需要,修订了《高等学校会计制度》、《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增加了国库集中支付、政府收支、部门预算、国有资产管理等监管内容,对高校财务预算、决算、绩效评价、风险防范、总会计师职责等内容进行修订,完善了高校财务监督体系,明确了单位组织行为违规的责任风险;《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强调了机关经费运行成本,对因公出差、公务接待、公车私用、办公用房、会议活动等资金支出加强管理,约束全体党员干部的思想、行为,抵制浪费腐败行为。
2.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内容与方式。
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工作,主要是针对单位财政的预算、收支、结余以及负债的监督。
现行的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模式,通常是由单位内部的财政监督管理部门或上级纪检监督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日常与专项相结合的监督管理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读书报告————行政单位资产管理姓名:杭佳慧学号:20100464 班级:财务管理—3在学习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这门课程后,我初步了解了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性质,职能,会计制度以及会计核算办法,对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认识也更全面。
在对行政单位的资产管理的学习中,我发现其中的管理办法和一些规定很多,而且很复杂,所以我的读书报告主要针对行政单位的资产管理。
首先,要准确全面的了解什么是行政单位。
行政机关是指依宪法和有关组织法的规定设置的,行使国家行政职权,负责对国家各项行政事务进行组织、管理、监督和指挥的国家机关。
行政单位是进行国家行政管理、组织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单位,主要包括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检察机关以及实行预算管理的其他机关、政党组织等。
与行政机关是有区别的,这里主要是财政上的概念。
其人员实行公务员体制管理,经费、工资福利等全部由政府拨付。
很多人很容易混淆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所以,还是有必要对两者进行区别,而主要的区别在于:(1)内涵不同——行政单位是国家机关,而事业单位是实施政府某项公益服务的部门,是社会服务组织。
(2)担负的职责不同——行政单位是负责对国家各项行政事务进行组织、管理和指挥;而事业单位是为了社会的公益目的从事教育、文化、卫生、科技等活动。
(3)编制和工资待遇的来源不同——行政单位使用行政编制、由国家行政经费负担。
事业单位使用事业编制,由国家事业经费负担。
事业单位由全额拨款的,有部分拨款的,还有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
行政单位管理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暂付款,库存材料,有价证券,固定资产。
对于现金的管理,书中有明确提到主要的一些管理要求:1 坚持“钱账分管,互相牵制”的原则;2 按国家规定的范围使现金;3 严格遵守银行核定的库存现金的限额;4 不准坐支现金;5 现金收支业务必须根据合法凭证办理;6 如实反映现金库存,以堵住漏洞。
对于核算,主要分为现金收支的核算和清查的核算。
而现金的管理依然是有漏洞的,主要有一线漏洞:1.超现金使用范围。
(1)根据《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单位的结算限额为1000元,超过限额的部分应当银行结算。
(2)根据规定,企业除发放工资、奖金、收购单位向个人收购农产品、支付个人劳务报酬和各种福利及出差费用外,开户单位之间的经济往来必须通过银行进行转账结算。
2.坐支现金现象较严重。
3.白条抵库现象严重。
4.现金账面余额巨大。
对于这些在现今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希望国家有关部门能够合理的解决,毕竟这些现金里还是会有普通百姓的血汗钱的。
对现金的核算主要的方法是:1.收到现金,借记现金,贷记有关科目;支出现金,借记有关科目,贷记现金。
科目借方余额,反映行政单位库存现金数额。
2.行政单位应设置“现金日记账”,由出纳人员根据收付款凭证,按照业务的发生顺序逐笔登记。
每日业务终了,应计算当日的现金收入合计数、现金支出合计数和结余数,并将结余数与实际库存数核对,做到账款相符。
3.有外币现金的行政单位,应分别按人民币、各种外币设置“现金日记账”进行明细核算。
第二是银行存款,行政单位在银行开户后,必须严格遵守银行规定的一下管理要求:1 严格遵守在银行的各项结算制度和现金管理制度,接受银行的监督和管理;2 银行存款户只能供本单位使用,不准出租,出借或转让银行账户;3 各种收付款凭证必须如实填明款项的来源或用途,不得巧立名目,弄虚作假,严禁利用银行存款户搞非法活动;4 银行存款户必须有足额的资金以供支付,不准签发空头支票和其他远期支付凭证。
核算主要要求是:1.银行存款科目核算行政单位存入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各种款项。
2.行政单位将款项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现金”等有关科目;提取和支出存款时,借记“现金”等有关科目,贷记银行存款。
银行存款借方余额,反映行政单位银行存款数额。
3.行政单位应按开户银行、存款种类等,分别设置“银行存款日记账”。
由出纳人员根据收付款凭证,按照业务的发生顺序逐笔登记,每日终了应结出余额。
“银行存款日记账”应定期与银行对账,至少每月核对一次。
月份终了,行政单位账面结余与银行对账单余额之间如有差额,应逐笔查明原因,分别情况进行处理。
属于未达账项,应按月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相符。
4.有外币存款的行政单位,应在银行存款下分别人民币和各种外币设置“银行存款日记账”进行明细核算。
行政单位发生的外币银行存款业务,应将外币金额折合为人民币记账,并登记外国货币金额和折合率。
外国货币折合为人民币记账时,应按业务发生时的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人民币外汇汇率折算。
年度终了(外币存款业务量大的机关可按季或月结算),行政单位应将外币账户余额按照期末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人民币外汇汇率折合为人民币,作为外币账户的期末人民币余额。
调整后的各外币账户人民币余额与原账面余额的差额,作为汇兑损溢列入有关支出。
第三是暂付款,是在业务活动中与其他单位、所属单位或本单位职工发生的临时性待结算款项。
属于行政单位的一项资产。
暂付款的主要内容:包括职工的借款、预付的材料款、预付租金等等。
主要管理要求有:1 各种暂付款,要按核定的预算或计划,根据交款单位或收款人的借据,经本单位负责人签字批准,会计主管人员审核后办理;2 借款人在办理事结束后,应在规定的日期结算报销,如有余款应同时交回,以后需要时另行办理手续;3 暂付给所属报账单位的备用金,要根据实际需要,核定一个定额加以控制,平时报销后再予补充,年终时,原则上全部清收备用金,下年初另行办理。
暂付款的核算方法:为了核算行政单位发生的待核销的结算款项,设置“暂付款”科目。
该科目的借方登记发生的应收、暂付款项;收回或核销转列支出时,记入贷方;其借方余额,反映尚待结算的暂付款累计数。
发生暂付款时,借记“暂付款”科目,贷记“现金”、“银行存款”等有关科目;结算收回或核销转列支出时,借记“经费支出”、“专款支出”等科目,贷记“暂付款”科目。
暂付款按实际发生额记账。
第四是库存材料。
库存材料主要涉及:1科目核算行政单位大宗购入、需要库存的物资材料等。
行政单位办公材料随买随用或没有大宗购入,不需要库存的,可以不设本科目。
2购入、有偿调入的材料,分别以购价、调拨价作为入账价格。
材料采购、运输过程中发生的差旅费、运杂费等不计入库存材料价格,直接列入有关支出科目核算。
3购入材料并已验收入库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有关科目;领用出库时,贷记本科目,借记有关支出科目。
本科目借方余额,反映行政单位库存材料的实际库存数。
4本科目应按库存材料的类别、品种等有关项目设置明细账,并根据库存材料入库、出库单逐笔登记。
5行政单位的库存材料,每年至少应盘点一次。
对于发生的盘盈、盘亏等情况,应当查明原因,属于正常的溢出或损耗,作为减少或增加当期支出处理。
盘盈时,借记本科目,贷记有关支出科目;盘亏时,借记有关支出科目,贷记本科目。
属于非正常性的毁损,应按规定的程序报经批准后处理。
库存材料变价处理,恢复存款。
变价发生损溢,相应增减当期支出。
第五是有价证券,有价证券的管理要求主要有五条:1 行政单位只能购买中央财政发行的国家公债,不能购买其他有价证券;2 行政单位购买有价证券的资金来源,只能是有权自行支配的结余资金,不能因购买有价证券而影响履行行政职责的财力保证;3 行政单位购买有价证券,不能列作支出预算;4 有价证券的利息收入和转让证券取得的收入与账面成本的差额,计入当期收入,反映在“其他收入”账户中;5 行政单位购入的有价证券,应视同货币资金一样保管,做到帐券相符。
核算方法有:1本科目核算行政单位购入的有价证券;2购入有价证券时,按照实际支付的款项,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兑付本息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本金)和“其他收入”(利息)科目。
本科目借方余额,反映尚未兑付的有价证券本金数。
第六类是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是指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使用年限1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
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分为六类,第一类是房屋及建筑物,第二类是专用识别,第三类是一般设备,第四类是文物和陈列品,第五类是图书,第六类是其他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的计价,就是以货币表现固定资产的价值。
为了如实的反应固定资产价值的变动。
保证核算的统一性,各个单位应按照国家规定的统一计价原则,正确的对固定资产进行计价。
固定资产的计价标准一般有一下两种:1 原始价值。
2 重置完全价值。
固定资产的核算如下:1.本科目核算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的原价。
2.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应按照下列规定确定其价值,登记入账:(1)购入、调入的固定资产,按实际支付的买价、调拨价以及运杂费、保险费、安装费、车辆购置附加费记账。
(2)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应按建造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记账。
(3)在原有固定资产基础上进行改建、扩建的固定资产,应按改建、扩建发生的支出,减去改建、扩建过程中发生的变价收入后的净增加值,增记固定资产。
(4)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同类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或者有关凭据记账。
接受固定资产时发生的相关费用,应当记入固定资产价值。
(5)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应当按估计价值记账。
(6)盘盈的固定资产,按重置完全价值记账。
(7)已投入使用但尚未办理移交手续的固定资产,可先按估计价值记账,待确定实际价值后,再进行调整。
购置固定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差旅费,不计入固定资产价值。
3.已经入账的固定资产,除发生下列情况外,不得任意变动:(1)根据国家规定对固定资产价值重新估价;(2)增加补充设备或改良装置的;(3)将固定资产的一部分拆除的;(4)根据实际价值调整原来暂估价值的;(5)发现原来记录固定资产价值有错误的。
4.本科目的使用方法:购建、有偿调入固定资产时,借记有关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同时,借记本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
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借记本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
盘盈的固定资产,按重置完全价值,借记本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
有偿调出、变卖的固定资产,按其账面价值销账。
借记“固定基金”,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盘亏、毁损、报废的固定资产,按减少固定资产的账面原值销账。
毁损、报废固定资产清理过程中发生的收入记入“其他收入”科目,清理过程中的支出,记入有关支出科目。
5.本科目借方余额,反映行政单位所有固定资产价值的总额。
6.行政单位应设置“固定资产登记簿”或“固定资产卡片”,按固定资产类别进行明细核算。
以上就是在学习过行政单位的资产管理后我所收获的全部知识,但在我看来行政单位在资产的管理方面还需要加以改进,因为在一些方面还是会有漏洞,例如: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不同程度存在着固定资产浪费利用和效率低的问题,购置固定资产没有经过多方面的批准,很容易有一些为了谋取自己利益的人把还能再用的资产假装谎称报废,再和购买人员私下达成一致,双方收取回扣,导致资产的流逝,而且很多时候都是很少评价资金效率及固定资产投资的可行性,导致固定资产配置和布局不合理,缺乏共同配置、调剂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