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创新型教师 走科研兴教之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学习型教师走科研兴教之路
松原市扶余县弓棚子镇第一中学王国辉
【个人简介】:王国辉,男,1972年出生,1994年毕业于白城师范学院。中共党员,扶余县弓棚子镇第一中学高级教师,市级骨干。先后被授予“扶余名师”“优秀教师标兵”“松原市初中教学新秀”“松原市优秀教师”“松原市继续教育先进个人”“松原市教育系统师德先进个人”“松原市教育系统教书育人楷模”等称号。五年间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两项,省级课题一项。有两项成果获得松原市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十几年来的教育科研经历,让我受益匪浅,使我从一名普通的师范生成长为学科教学能手,从一名中规中矩的“教书匠”成长为科研骨干。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几年来的学习和收获做以简要的回顾。
一、潜心学习,更新观念,提高自我
可以说,多年来的教育科研的过程就是我个人思想和观念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自实施新课改以来,特别是我县作为课改实验区后,我作为实验区课改骨干教师,参加了省教育学院组织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省级培训”,学习了较为前沿的新课改理念,使我的教育观念有了较大转变。我又先后自学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走进新课程》、《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等相关书籍,同时利用课余时间通过音像资料、网络视频等途径学习相关的教学理论。学习中我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自我查摆与自我提高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地开阔视野,充实自我,以适应新形势下教育教学的需要。几年来,我坚持写自学笔记几十万字,平均每周写一篇心得体会,每月写一篇自我总结。在反思中总结,在总结中提高。
二、悉心培训,强化素质,丰富自我
十几年的教研经历也告诉我,一位教师的学科素养高度决定着他教育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因此,在进行教育科研的同时我始终把提升学科素养,丰富业务知识作为重中之重。
1、积极参加培训,完善自我。
为了能更快捷、更直接地武装自己的头脑,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我倍加珍惜每一次培训学习的机会。在我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先后参加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省级培训”、“松原市骨干教师培训”,“县科研骨干培训”以及东北师范大学举办的“支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等。在培训中,我严格遵守培训时间,细心听讲,认真记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讲课教师沟通交流,在讨论中主动发言,就教育教学中的热点和困惑的问题和同行们交换见解。每一次培训我都会进行自我总结,发现不足,阐发困惑,积累经验,并在实际教学中加以验证,进行自我完善。
2、立足校本学习,强化自我。
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的发展,始终会让我们有种充电不足之感。所以,我首先苦练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从最基本的电脑常识,到汉字输入,从幻灯片的制作,到多媒体的应用,我都一点一点地学习、反复地操作训练。学校的微机教师,网吧的管理员,电脑销售店的老板,我都会虚心求教。为了熟记字根我可以不吃饭,为了制作一组满意的幻灯片常常熬到深夜。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下来,我终于熟练地掌握了信息技术,并用之服务于自己的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领导的好评;
三、专心研究,提升技能,发展自我
1、积极学习,探索教学新途径
在认真学习新课程改革相关理论,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的同时,我更加关注较为前沿的教学理念和成型的教学模式。在学校领导的帮助下,身为教研组长的我,带领语文组的其他教师一道结合我校的学生实际不断地总结、摸索、研究、实践。我们以作文教学为突破口,提出了作文教学中“主体批改,教师点拨”的教学模式。几年来,我们边实践边完善,已在我校广泛实施,得到了县进修学校的认可。2009年,在我县全面实施“有效教学行动策略研究”后,我们又以阅读教学为载体提出了“整体感悟——美点赏析——拓展应用”的阅读教学新思路,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我们因生而异,因材施教的基本做法,使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我校学生自发组建的“浪花”文学社不断壮大,发挥了应有的作用,由语文组主办的“浪花”校报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学生们积极写作,踊跃投稿,全校掀起了阅读与写作的热潮。
通过不断地努力与探索,使我和我的同事们产生了对语文教学研究的浓厚兴趣,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教改经验。2007年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圆满完成2003年我们申请实施的中央教科所“中小学作文个性发展与研究”的子课题任务后,我带领语文组的其他教师又承担了中央教科所“十一五”重点课题“中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实验研究”的子课题任务。在整个课题实施中,我们认真地调查研究,详细地制定实施方案和阶段目标,边学习边实践,边摸索边总结,取得了一系列的实验成果,达到了预期的实验目的,并于2010年6月圆满结题。并在2011年松原市基础教育成果评比中获得二等奖。
2、跻身网络,寻求更广阔的教研空间。
网络的普及,突破时空,使专家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有了更为广泛的交流和学习的空间。自从接触网络,我便在网络中浏览教育信息,与专家同行交流对话,搜索教学资源,记录个案、反思教学,网络成了我的教学好帮手。2009年7月我申请并加入了吉林省教育社区和扶余教师网络研修交流空间,在社区中拜读省内专家、教师教育教学文章上百篇。在学习他人的教育教学经验的同时,我自己也积极撰写教育随笔、博客日志,总结经验,反思不足,提升自我。2008年我撰写的《浅谈新课程下的作文教学》发表在国家级期刊《个性化作文通讯》上,与此同时,网络也是我指导和教育学生的平台。在教学研究中,我尝试让学生坚持写日记,写随笔以提高写作水平的做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我也是常常参与其中,和学生一道坚持练笔。日记、随笔、下水文,并且定期和学生一起通过自己的博客、QQ空间展示,互评互点,和学生进行练笔交流。阅读博文,撰写日志,成了我的上网习惯,也是我积淀知识,完善自我的最直接手段。累计至今,我已上传文章60多篇,网上留言及与学生交流达十余万字。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几年的教学中,我所指导的学生习作有近60篇发表在国家级课题专刊《作文个性化平台》上;有12人在华东师范大学组织的“新世纪杯”全国中学生作文竞赛中获奖。本人撰写的近30多篇论文分别发表在《课题通讯》、《现代教学发展研究》、《松原教育》、《扶余教育》、《扶余教育科研电子期刊》等各级刊物上;2008年6月被松原市教育局认定为“市级骨干教师”;2009年4月在县教育局组织的“中小学生教师基本功竞赛”中获得全能一等奖;2009年10月在松原市第三届中小学教师教学能手评选活动中获得“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