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围城》主题意蕴的多重复杂性
围城的主题及内涵的理解
《围城》是中国作家钱钟书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小说通过对大学生裘小龙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变化的描写,展现了上个世纪4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现实困境和思想困境。
本文将从主题和内涵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主题1. 人的生存状态与自由意志的冲突:《围城》以裘小龙为中心,描绘了他在婚姻、事业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的种种困境。
小说中的围城象征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处的封闭状态,受到外界观念、制度和社会压力的束缚。
裘小龙在婚姻中感到束缚,希望自由选择爱情;在事业上感到迷茫,渴望自由发挥才华;在社会环境中感到压抑,渴望自由表达个性。
小说通过裘小龙的遭遇,探讨了人的生存状态与自由意志之间的冲突。
2. 知识分子的虚无与迷茫:《围城》通过塑造裘小龙等知识分子形象,表达了他们在现实社会中的虚无和迷茫。
裘小龙有着优秀的才华和高尚的理想,但他却陷入了一种空虚的状态,无法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
他在婚姻中感到迷茫,对现实的婚姻模式缺乏认同;在事业上感到困顿,无法融入社会的规范;在思想上感到纠结,对传统道德观念产生怀疑。
小说通过描写知识分子的内心矛盾和挣扎,呈现了他们在社会现实中的无助与迷茫。
3. 持续的“围城”现象:《围城》不仅展现了裘小龙个体的困境,也反映了当时整个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普遍处境。
小说中的围城现象并不仅仅局限于裘小龙一人,而是普遍存在于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知识分子面临着来自政治、文化、道德等方面的重重困扰和束缚,他们被困在封闭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中,无法真正实现自由与个性的追求。
小说通过裘小龙的经历,揭示了知识分子长期以来被围困的现象。
二、内涵1. 对传统价值观念的反思:《围城》通过对裘小龙等人物的塑造,探讨了传统价值观念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和局限。
裘小龙在婚姻观念上与传统观念相悖,他对婚姻的期待与传统观念背道而驰;他对事业的追求也与传统社会的规范不符。
小说通过对传统观念的反思,呼吁人们在面临选择时要超越传统束缚,追求真实的幸福和个性的发展。
浅析温儒敏《〈围城〉的三层意蕴》
公共文化建设Construction of Public Culture《〈围城〉的三层意蕴》是北京大学教授温儒敏先生1989年发表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的一篇文章。
基于四五十年代中国读者热衷于现实主义作品的事实,加上作者对这部小说常有新的阅读发现,他便以客观冷峻的态度分析了《围城》所包含的三层意蕴这一具体问题,层次清晰、观点明确,全文围绕“围城”“三层意蕴”这两个关键词,用层层递进的方式带领我们解剖了《围城》蕴含的深厚意义,为读者阅读此书提供了深入的研究指南。
文章架构上,作者以“总——分——总”的结构将全文分成五大部分。
先是在第一段总说《围城》丰厚的意蕴有三个层面,需要深入体味;然后从第二段至倒数第三段分说这三层意蕴;最后两段则是总结小说特有的艺术魅力。
整篇文章层次清晰,因此我们不难抓住其重点进行解读。
文章紧扣小说思想内容,围绕总起段中“意蕴丰厚”“‘现代派’味道”“写实的手法”“象征的总体结构”(原文“总体结构却又是象征的”)这几个大关键词详细展开,以小关键词“生活描写层面”“文化反省层面”“哲理思考意蕴”为落脚点深入分析,并且总是将点评与小说具体内容相结合——或指出其艺术技巧,或剖析主要人物形象,或介绍小说情节,甚至有时还将其与国内外其他文章进行比较,从而将小说三层意蕴的图卷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
第一层意蕴可被称为“生活描写层面”——表面上的对抗战时期古老中国城乡世态世相的描写,具有“认识历史”的价值。
作者先概括小说内容,指出钱锺书勾勒的笔触是艺术的。
然后对内容进行点评,指出小说的主题是揭示抗战时期教育界的腐朽,批判站在时代大潮之外的知识分子的空虚、苦闷。
第二层意蕴可被称为“文化反省层面”——以写“新儒林”来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反省,分析了传统文化的劣根在半殖民地土壤上新结出来的恶果,着重剖析了“崇洋”这一精神恶果,体现出当时中华民族不健全的社会心态。
作者先总评这一文化层面,提出其角度是“反英雄”的。
对复杂人性的探讨――从三个意象论小说《围城》的主题_百.
李创对复杂人性的探讨旧著新读一、《围城》的传播对复杂人性的探讨——从三个意象论小说《围城》的主题李创一部小说自有一个自己独立的纯粹虚拟的世界。
《围城》作于1944年沦陷区的上海,发表于1946年,1947年在上海出版。
《围城》首先是一部爱情小说,在小说中,作者采用全知叙事的手法,讲述了主人公方鸿渐与四个女子的感情经历。
小说叙事的时间范围是从1937年三伏到1939年冬至,空间范围主要为回国船上——家乡——上海——内地——途经香港——上海。
全书共分九章,结构上较为自由。
主人公方鸿渐是一个欧洲留学生,他言语刻薄却又涉世未深;自以为是而又心地善良;有民族气节,却胸无大志;苦闷却又懦弱,聪明而又百无所用。
在感情生活上,他犹豫不定,没有主见。
他想追求一种理想中的女孩子,却无法摆脱精神的寂寞和肉欲的诱惑。
在回国途中,他禁不住旅途寂寞和鲍小姐肉欲的诱惑,与鲍小姐相处。
当下船之后,与鲍小姐的感情也随之结束,又与高傲的留洋博士苏文纨产生感情纠葛;在苏文纨的家里认识了她的表妹唐晓芙,一个尚未毕业的清纯的女大学生,一个“真正的女孩子”,方鸿渐开始热烈地追求唐晓芙,最终却由于苏文纨的报复而追求失败,失恋的伤痛深深地打击了方鸿渐,同时和已往岳丈家的关系也逐渐僵化,这使他决定离开上海去内地,在去内地三闾大学的途中,出现了一个女人孙柔嘉,孙柔嘉是个表面单纯可爱的女孩,内心却很有主见,经过孙柔嘉的用心经营,方鸿渐最终与她在三闾大学订婚,感情稳定了下来。
接下来,由于同事的告密,方鸿渐经历了失业的打击,在离开三闾大学回上海的途中,与孙柔嘉在香港正式结婚。
在婚后的平淡而又琐碎的日子里,因双方对彼此家庭的不满而逐渐产生矛盾,因方鸿渐的再次失业而激化,相互误会之下,感情出现危机。
小说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了一个沉重的思考空间。
小说的精彩之处是通过方鸿渐的视角展现了一幅生动逼真的民国社会生活的众生相。
尤其刻画了一群知识分子的的丑态。
作者用尖刻幽默的语言对人物进行了笑谑和讽刺,令人发噱。
围城的主题及内涵的理解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一个大学校园为背景,讲述了许倬云这个人物在爱情与婚姻、价值观与信仰方面的挣扎与探索。
小说主要探讨了围城的主题及内涵,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围城的主题1. 个人选择与社会期望的矛盾小说中,许多人物都面临着个人选择与社会期望的矛盾。
例如,许多男性角色都有结婚的压力,而女性角色则常常面临着嫁人或不嫁人的抉择,这些都是社会期望与个人自由选择之间的矛盾。
而主人公许倬云也在这种矛盾中挣扎:他既想要独立自主地掌握自己的命运,又无法逃避社会的期望和家庭的责任。
2. 真实与虚幻的对比小说以围城为象征,表现了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对比。
围城中的人们过着虚幻的生活,但他们并不真正快乐,而是被外界的压力所束缚。
相比之下,许多没有进入围城的人物反而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他们虽然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挑战,但却能够真正享受生活的乐趣。
3. 爱情与婚姻的探索小说的主要情节围绕着许倬云和孙一娘之间的爱情展开。
孙一娘是一个传统的女性角色,她希望成为一个贤妻良母,而许倬云则更加追求自由和个性。
小说通过许倬云和孙一娘之间的矛盾,探讨了爱情与婚姻、个性与传统价值观之间的关系。
二、围城的内涵1. 人性的复杂性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非常鲜明,在他们的言行举止中都体现出了人性的复杂性。
例如,许倬云既有自我意识和自由意志的追求,又有家庭责任和社会期望的压力;孙一娘既有传统女性的美德,又有对自我价值的追求。
他们的复杂性反映了人性的多样性和矛盾性。
2. 现实与理想的冲突小说中的人物常常追求理想,但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挑战和压力。
这种冲突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人们普遍面临的问题。
在小说中,许倬云和孙一娘的爱情便是一个充满理想主义的例子。
他们希望能够享受纯洁的爱情,但现实的诸多因素却使得他们无法实现。
3. 个人选择与社会期望的矛盾小说中的人物常常被社会期望所束缚,但他们仍然不能放弃自己的自由和个性。
《围城》的思想意蕴-5页精选文档
《围城》的思想意蕴《围城》是钱钟书先生的代表作。
自它问世以来,关于其主题意蕴的论争纷纷扰扰,莫衷一是。
有人从社会本质论、典型说等角度去阐发解释它;有人认为作品对中西文化进行了反思;还有人深入阐释作品的哲学意蕴。
究竟如何看待《围城》的思想意蕴呢?我认为《围城》是一部有着多重意蕴的作品,本文从社会、文化、哲学思考三方面探究《围城》的深层意蕴。
一、社会批判意蕴《围城》以抗战时期生活为背景,以方鸿渐为中心,描绘了一群留学归来的知识分子和大学教授在生活、工作和婚姻上的矛盾纠葛。
作者以戏谑的笔调,形象地勾勒出纷繁复杂的知识界众生相,展现出一幅中国知识分子的灰色人生图画。
作家对于他们的钩心斗角、尔虞我诈,他们的贫乏、卑微和空虚等种种畸形性格和丑陋灵魂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揭露与嘲讽:满口仁义道德、满腹男盗女娼的李梅亭;外形木讷,内心龌龊、伪造学历、招摇撞骗的假洋博士韩学愈;道貌岸然、老奸巨猾、口称维护教育尊严,其实却是酒色之徒的伪君子高松年;依附官僚、意在结党自固、终于自蹈覆辙的汪处厚;一心攀龙附凤、浅薄猥琐的势利小人陆子潇与顾尔谦。
此外,还有虽然混迹学界,却在情场上施展手段、争强斗胜的大家闺秀苏文纨、范懿……尤其是方鸿渐、高辛楣、苏文纨等留洋归来的学生们,接受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但他们有的沉沦,有的堕落,有的一事无成,在传统的围困中消磨着人生。
在着力刻画病态人物的同时,作家把犀利的目光投向他们所生活的社会,对四十年代官场腐败、政府无能、学术虚伪、社会落后等都进行嘲弄讽刺,笔触触及了十里洋场的政界、银行界、新闻界和工商界的丑陋,随着方鸿渐一行人的足迹,我们还看到了当时社会的腐朽、沉滞与混乱。
而作家对丑陋社会的批判最主要还是围绕三闾大学展开的。
在这里唯文凭是举,不讲什么真才实学,校长阴险狡诈,善弄权术;系主任们拉帮结派,扩张势力;教师们则明争暗斗,相互诋毁。
学校条件差,教学质量低,学生意识落后,教育界的败类、投机政客、伪君子充斥了校园,反动当局的严密控制导致师生思想禁锢,学校如一潭死水,这里活动着老奸巨猾的高松年、厚颜无耻的韩学愈、痞气十足的李梅亭和奴颜婢膝的顾尔谦等,他们不务正业,打牌,赌博,偷情,逐利倾轧,蝇营狗苟,在三闾大学里我们看不到一张稍微可爱的面孔,这一班形形色色的学阀政客、文化匠人占据着中国文化界、知识界的上层地位,担负着教书育人、启蒙苍生的重要职责,怎不令人心冷胆寒!就连那些青年学生也毫无救国救民的理想与热情,愚昧无知、崇洋媚外。
《围城》的思想意蕴
《围城》的思想意蕴作者:常亚南来源:《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13期摘要:《围城》的思想意蕴具有多层次性。
第一层生活描写层,描写抗战时期古老中国城乡的世相,对当时的教育界、知识界腐败现象进行尖锐的讽刺,批判知识分子的空虚、苦闷。
第二层文化批判层,通过对一批留学生的生存状况、精神状况的描写,揭示中西文化的畸形对接所带来的深刻矛盾。
第三层哲理思考层,表达对于生活的真正价值的哲学思考,揭示人生的真谛——在绝望孤独中超越自我。
关键词:思想意蕴生活描写层文化批判层哲理思考层《围城》是钱钟书先生的代表作。
自它问世以来,关于其主题意蕴的论争纷纷扰扰,莫衷一是。
有人从社会本质论、典型说等角度去阐发解释它;有人认为作品对中西文化进行了反思;还有人深入阐释作品的哲学意蕴。
究竟如何看待《围城》的思想意蕴呢?我认为《围城》是一部有着多重意蕴的作品,本文从社会、文化、哲学思考三方面探究《围城》的深层意蕴。
一、社会批判意蕴《围城》以抗战时期生活为背景,以方鸿渐为中心,描绘了一群留学归来的知识分子和大学教授在生活、工作和婚姻上的矛盾纠葛。
作者以戏谑的笔调,形象地勾勒出纷繁复杂的知识界众生相,展现出一幅中国知识分子的灰色人生图画。
作家对于他们的钩心斗角、尔虞我诈,他们的贫乏、卑微和空虚等种种畸形性格和丑陋灵魂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揭露与嘲讽:满口仁义道德、满腹男盗女娼的李梅亭;外形木讷,内心龌龊、伪造学历、招摇撞骗的假洋博士韩学愈;道貌岸然、老奸巨猾、口称维护教育尊严,其实却是酒色之徒的伪君子高松年;依附官僚、意在结党自固、终于自蹈覆辙的汪处厚;一心攀龙附凤、浅薄猥琐的势利小人陆子潇与顾尔谦。
此外,还有虽然混迹学界,却在情场上施展手段、争强斗胜的大家闺秀苏文纨、范懿……尤其是方鸿渐、高辛楣、苏文纨等留洋归来的学生们,接受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但他们有的沉沦,有的堕落,有的一事无成,在传统的围困中消磨着人生。
在着力刻画病态人物的同时,作家把犀利的目光投向他们所生活的社会,对四十年代官场腐败、政府无能、学术虚伪、社会落后等都进行嘲弄讽刺,笔触触及了十里洋场的政界、银行界、新闻界和工商界的丑陋,随着方鸿渐一行人的足迹,我们还看到了当时社会的腐朽、沉滞与混乱。
浅析《围城》的结构模式及其审美意蕴
浅析《围城》的结构模式及其审美意蕴《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在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在情节和人物刻画上有独特的魅力,更在其结构模式和审美意蕴上体现了独特的艺术价值。
本文将从结构模式和审美意蕴两个方面对《围城》进行浅析。
就《围城》的结构模式而言,它采用了“镜像结构”的方式,通过对比和呼应来展现故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整个小说以“围城”为主题,围绕着主人公方鸿渐的人生经历展开。
小说分为三部分:前中后三个部分,通过对人物关系和事件走向的不同展示了作品的镜像结构。
在前半部分,作者通过对方鸿渐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的描述,描绘了他内心的矛盾和迷茫。
这部分还展现了方鸿渐和苏小姐之间的情感纠葛,以及方鸿渐与自己的矛盾与冲突。
而在中部分,作者则主要展现了方鸿渐对两位女性的感情纠葛和内心挣扎,同时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虚伪与无奈。
在后半部分,则是方鸿渐逐渐认清自己的迷茫和无奈,通过对苏小姐的远离而寻找到自我,并最终脱离“围城”的束缚。
从这样的结构模式来看,作者通过将故事分为前中后三个部分,呈现了不同角度下的人物关系和社会生活。
这种镜像结构不仅体现了小说的层次丰富和情感深刻,更通过对比的手法,使得小说的主题和思想更加深刻和丰富。
就《围城》的审美意蕴而言,它在情感表达和言语运用上有着独特的魅力,展现了作者对生活和人性的深刻洞察。
作品中的语言运用非常精细,既有古朴雅致的文言风格,也融合了大量现代白话文的表达方式。
这种独特的语言风格,不仅丰富了作品的艺术性,更富有叙述的情感和张力。
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塑造非常丰满和生动,无论是方鸿渐、苏小姐还是其他配角,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作者通过对人物的细致描写和情感表达,成功地展现了作品的审美情感和内在张力。
通过对社会生活的反思和对人性的探讨,《围城》展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生活和人性的深刻洞察。
作品中揭示了当时社会虚伪和人性冷漠的一面,同时也通过对方鸿渐的内心挣扎和成长历程,展示了对生活和命运的追问和思索。
围城的主题研究
围城的主题研究在《围城》中,钱钟书以细腻入微的笔触,塑造了一幅男女关系错综复杂的画卷。
这部小说,既是对上世纪初期中国社会风貌的精彩描绘,同时也是对个人与社会,自由与责任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本文将从人物形象的塑造、财富与爱情、自由与责任三个方面,对《围城》这一经典作品的主题进行探讨。
人物形象的塑造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非常细致入微。
作者通过精心刻画,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立体,以至于人物形象已然超越了小说本身,成为了读者心中的经典。
以男主角方鸿渐为例,作者通过描写他的家庭、学术、情感和社会经历,深刻揭示了一个身处历史巨变中的知识青年思想与情感的纠结与挣扎。
而女主角柔嘉,则因其自由不羁的性格和思想,形成了鲜明的性格特征,同时也成为了作品中的另一种自由与责任的代表。
财富与爱情的关系小说中财富和爱情的关系,既是小说情节的发展线索,也是作者思考自由和责任的一个切入点。
在《围城》中,财富名利固然诱人,但是在真正需要自己付出去的时候,却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作者通过描绘作品中各位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生动的诠释了金钱、利益与人伦、情感之间的矛盾和瓶颈。
同时,他也告诫人们,应该把握好自己的底线,遇事冷静思考,在面对命运的时候,更应该把握自己的选择权。
自由与责任的矛盾与和谐自由和责任是本书的核心概念。
在《围城》这一作品中,作者极强的思想意蕴,呈现出了自由与责任的矛盾和和谐。
正如书中所言,“人生苦短,何必太认真。
”但是在人的自由和责任面前,却不是随意可以选择的。
我们应该学会如何在自由和责任之间做出权衡,以获得最大幸福。
这既包括顺应历史的进步方向,也包括对自己、对他人的负责任的态度。
结语《围城》是一部深山隐士、不羁少女、肆意青年间的爱情故事,同时也是一部思考个人与社会、自由与责任等哲学问题的经典之作。
小说中,作者以其娴熟的笔触,勾画出了一个个真实鲜活的人物形象,告诉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处理人际关系,应该有怎样的人生态度和精神追求。
浅析《围城》的结构模式及其审美意蕴
浅析《围城》的结构模式及其审美意蕴1. 引言1.1 关于《围城》通过对《围城》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其结构模式是多样而独特的。
从线性结构到循环结构再到跳跃式结构,作者以巧妙的布局和安排,构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故事世界。
采用不同的叙事视角,更加凸显了小说中人物的心理变化和命运起伏。
这些结构模式不仅使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趣,更深化了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
在审美意蕴方面,《围城》通过对人性和社会现实的深刻剖析,呈现出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
小说中所展现的人物性格和情感纠葛,以及他们在生活中所遭遇的困境和挑战,无不引人深思。
通过对于现实社会的描写和批判,小说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观。
结合结构模式,审美意蕴更加凸显,使读者在品味小说的不仅获得了审美的愉悦,更得到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启发。
1.2 分析的重要性分析是一种深入思考和理解的过程,通过分析,我们能够揭示出作品背后的深层内涵和意义。
在阅读《围城》这部作品时,分析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小说的结构模式和审美意蕴。
通过对《围城》的结构模式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揭示出作者钱钟书在构思和写作过程中所蕴含的意图和技巧。
而对《围城》的审美意蕴进行分析,则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刻地领略作品的艺术魅力和情感内涵。
分析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清作品的脉络和框架,还可以为我们打开一个更广阔的思维空间,让我们更好地品味和体会《围城》这部小说带给我们的美学享受和情感触动。
分析在理解和赏析《围城》这部经典作品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领略其独特的魅力和内涵。
2. 正文2.1 《围城》的线性结构《围城》的线性结构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叙述的结构模式,整个故事呈现出线性的发展轨迹,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
在小说中,作者从主人公周刊的初入读书会开始,逐渐展开了他与各种人物之间的关系,最终走向了悲剧的结局。
线性结构使得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整个故事的发展脉络,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和情感纠葛。
简述《围城》的主题意蕴
简述《围城》的主题意蕴
《围城》的主题意蕴有三个层面:
第一层,是比较浮面的。
如该书是“写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
”具体讲,就是对抗战时期古老中国城乡世态世相的描写,包括对内地农村原始、落后、闭塞状况的揭示,对教育界、知识界腐败现象的讽刺。
第二个意蕴层面,即“文化反省层面”。
《围城》是从“反英雄”角度写知识分子主人公的。
不只是揭露“新儒林”的弱点,或探求知识者的道路,而企图以写“新儒林”来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反省。
作者的着眼点在于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从文化层次去把握民族的精神危机,逼使人去思索、去寻找传统文化的弊病。
第三层面是“哲理思考意蕴”。
主人公方鸿渐的经历无非就是他不断地渴求冲出“围城”,然而冲出之后又总是落入另一座“围城”,就这样,出城,然后又进城,再出城,又再进城……永无止境。
人生终究不可能达到自己原来的意愿,往往是你要的得不到,得到的又终非你所要的,人生就是这么一个可怜的“寻梦”。
表现了对人的生存困境的思考。
围城的主题及内涵的理解
围城的主题及内涵的理解《围城》是钱钟书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主要通过描写人物欧阳锋在城市生活中的种种困顿和迷茫,展现了当时社会风气的某种普遍现象,借以反映封建社会的腐朽与现代社会的虚无。
围城的主题是人物欧阳锋在现代都市生活中面临的种种困境和无法逃离的窘境,其中包括个人生活和婚姻关系的困局、思想理想的迷茫与失落、社会现实的无奈与沉沦。
小说展现了欧阳锋在追求自由和幸福的过程中,却无法摆脱困境,最终陷入了一种虚无和无意义的状态,体现了作者对封建社会及现代城市背景下的人性状态的深刻思考。
小说通过描写欧阳锋在婚姻关系方面的困境,传达了现代人在婚姻中的压力和无奈。
欧阳锋通过结婚来逃避寂寞和孤独,但婚姻关系成了他另一种束缚和困境,让他感到无法呼吸和自由。
这一情节体现了封建婚姻观念对个体生活的束缚,以及现代社会中个人在婚姻关系中面临的压力。
小说还通过欧阳锋的追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展现了现代人在精神层面上的困顿和无助。
欧阳锋在思想上一直在寻求真理和追求理想,但受到现实的限制和人性的弱点,无法真正实现理想,最终深陷于虚无与迷茫之中。
这一情节揭示了现代社会对个人思想追求的压抑和套绑,以及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和冲突。
另外,小说还通过欧阳锋在社会现实中的拮据和受困,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以及个体在社会中的沉沦和无奈。
欧阳锋面临着一系列社会现实的问题,如就业、生活困顿等,但他无法真正走出这些困境,被迫陷入一种被动和消极的状态。
这一情节反映了当时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虚伪、功利和失落的现象,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和不满。
通过这些情节的描写,《围城》展现了封建社会和现代社会背景下人性的腐朽和虚无,呈现了个体在困境中挣扎的过程,并深刻思考了人的追求和意义。
作品以独特的笔触和幽默的手法,使人们对当时社会风气进行反思,引起了广泛的共鸣和关注。
现代散文围城的主题与意义
现代散文围城的主题与意义现代散文《围城》的主题与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主题之一:围城《围城》这个题目在现代散文中十分独特,它主要围绕着城市生活中的“围城”现象展开。
作者钱钟书通过小说中刻画的一系列人物以及他们所处的场景来体现这种主题。
在小说中,社交圈子、婚姻观念、人际关系等都成为了人们心灵囚禁的城墙,从而形成了一种被自我困住的现象,这就是围城主题的核心。
二、主题之二:自由与选择《围城》中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和思想的展示,表达了对自由和选择的思考。
小说中的人物大都为名校毕业的知识分子,他们拥有高学历和一定的社会地位,但却似乎对自己的生活和婚姻感到迷茫和不满足。
他们常常陷入到选择的困境中,面对婚姻、事业、社交圈子等抉择,却又无法下定决心。
这样的情境使人感叹于当代社会中个体的束缚和困扰,让人思考自由和选择的真正含义。
三、主题之三:对传统观念的审视《围城》在表达主题的同时,对中国传统观念进行了审视。
小说中展现了传统婚姻观念对人们生活的束缚和困扰,也暗示了封建礼教对个体的压迫。
通过对人物的塑造,作者展现了传统观念对人性自由与幸福的限制,从而唤起了读者对传统道德伦理的反思和批判,引发了对社会变革的思考。
四、主题之四:对人性的探索在《围城》中,作者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描写,深入探索了人性的种种弱点和矛盾性。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丰满而鲜活,他们在追求幸福的同时,也频繁面对内心的挣扎和矛盾。
这使得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人性的复杂性,反思人生的意义和目标。
总之,《围城》这部现代散文作品在主题与意义上围绕着围城、自由与选择、传统观念以及人性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展示。
通过对这些主题的描绘和探究,读者可以进一步思考和反思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自身的内心世界,探究人们在自由选择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困惑。
同时,也提醒了人们要对传统观念进行审视,勇敢追寻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
爱情的美丽与痛苦《围城》的情感复杂性
爱情的美丽与痛苦《围城》的情感复杂性《围城》是钱钟书先生的经典长篇小说,它以爱情为主题,通过一系列细腻而真实的描写,展现了爱情的美丽和痛苦,并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
小说中的人物情感错综复杂,他们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经历了各种挣扎与困惑,同时也揭示了现代社会对爱情的冷漠与怀疑。
通过对《围城》中情感复杂性的分析,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爱情的本质与现实。
首先,小说中的人物情感丰富多样,表达了爱情的美丽。
作为小说中的主要情侣,方鸿渐和孙小姐之间的爱情在他们的交往过程中逐渐升温。
方鸿渐对孙小姐的温柔和美丽深感着迷,而孙小姐则对方鸿渐真挚的情感有所感知。
他们之间的互动展现了纯真、甜蜜的爱情。
然而,小说中也展现了爱情的痛苦一面。
方鸿渐和王小妮之间的感情纠葛体现了爱情的复杂性。
王小妮对方鸿渐的吸引力不仅源于他对自己的关心,更多的是他对她心灵的触动。
尽管和孙小姐的感情日益牢固,方鸿渐还是在某种程度上对王小妮产生了不舍之情。
他在纠结和痛苦中挣扎,无法得出一个清晰的选择。
此外,小说还揭示了现代社会对爱情的压抑和怀疑。
围城外的现实社会对方鸿渐和孙小姐的爱情充满了质疑和嘲讽。
他们的感情是在物欲横流的市井中形成的,被认为是虚荣和利益的产物。
这种对爱情的冷漠和嘲讽使得方鸿渐和孙小姐面临了巨大的压力和困扰,使他们不得不将自己封闭在一个围城之中。
小说中,与爱情情感密切相关的还有友情。
通过方鸿渐与鹿兆麟之间的友情,小说展现了友情与爱情的竞争关系。
鹿兆麟是方鸿渐的挚友,在方鸿渐对孙小姐产生感情后,他对方鸿渐的友谊和支持转变成了嫉妒和挫败感。
这种情感的变化进一步丰富了小说中情感的复杂性,也使得爱情与友情之间的取舍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主题。
总结起来,爱情的美丽与痛苦在《围城》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小说通过对人物情感的描写,展示了爱情的丰富多样性及其背后的痛苦和挣扎。
同时,小说也揭示了现代社会对爱情的冷漠和怀疑,以及友情和爱情之间的复杂关系。
通过对小说中情感复杂性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爱情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与价值,以及人性的复杂性。
爱情与欲望《围城》的情感复杂性
爱情与欲望《围城》的情感复杂性《围城》是一部以爱情与欲望为主题的经典小说,描绘了人们在封闭的社会环境中面对情感和欲望的复杂抉择。
小说通过悲喜交织的故事情节,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内心的挣扎。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围城》中爱情与欲望的情感复杂性。
首先,小说通过刻画男主角方鸿渐和女主角李竹芸之间的爱情,展示了情感追求和现实考量的矛盾。
方鸿渐与李竹芸相爱,却因社会地位、家庭背景以及婚姻观念等因素而面临着巨大的困扰。
方鸿渐深爱着李竹芸,但他对于面对现实的恐惧又让他犹豫不决。
他渴望与李竹芸共度一生,但又担心这种选择会带来的社会压力和生活不安。
这种矛盾心理使得方鸿渐陷入了困境,爱情与欲望之间的冲突使得他无法坦然面对自己的内心。
其次,小说通过塑造周甸与慕容世家之间的爱情纠葛,体现了欲望对人性的侵蚀和迷惑。
周甸是一个孤独而渴望真实爱情的女孩,而慕容世家则代表着虚荣和名利的追逐。
在周甸对慕容世家的爱情欲望中,她不断地追求着无法真正满足她内心渴望的东西。
慕容世家像一个漩涡,将周甸吸引进来,使她迷失了自我,最终使她对真爱的追求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同时,小说还通过描写人物周瑶瑶和韩婧之间的婚姻与欲望问题,表现了婚姻与情感的复杂性。
周瑶瑶在与丈夫的婚姻中感到不满和空虚,她渴望得到更多的爱和关注。
然而,她却在与韩婧的暧昧关系中寻求安慰和满足。
这种欲望的追求不仅使周瑶瑶与丈夫的婚姻关系破裂,也让她自己深陷于痛苦和内心的挣扎之中。
最后,小说还通过描写方鸿渐与白流苏之间的情感纠结,探讨了欲望对人性的折磨和破坏。
白流苏是一个表面坚强,内心寂寞的女人。
她对方鸿渐抱有爱慕之情,但也因为她的欲望和自尊心,让她无法真正接受方鸿渐的爱。
她的欲望驱使着她在感情中一次次地拒绝方鸿渐的感情,并最终造成了她自己的孤独和痛苦。
综上所述,《围城》通过描绘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爱情与欲望关系,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内心的挣扎。
小说中的各个角色都面临着现实与情感的冲突,他们在欲望的驱使下无法追求真正的幸福。
浅析《围城》的结构模式及其审美意蕴
浅析《围城》的结构模式及其审美意蕴【摘要】《围城》是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其结构模式和审美意蕴引人深思。
本文从小说结构的特点、主要人物关系的呈现、情节线索的安排、审美意蕴的探讨以及小说风格的体现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小说以独特的叙事手法描绘了围城般的生活困境,呈现了主人公与周围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通过精心安排的情节线索引发读者思考。
审美意蕴的探讨使得读者在品味作品时体会深层次的情感冲击和思考。
小说风格的独特之处也体现了作者的独特见解。
通过对《围城》结构模式和审美意蕴的分析,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这部作品的内涵和价值,从而达到更深层次的阅读体验。
《围城》的结构模式及审美意蕴让人不断思考生活和人性的本质。
【关键词】《围城》、结构模式、审美意蕴、小说、特点、人物关系、情节线索、审美意蕴、小说风格、总结1. 引言1.1 浅析《围城》的结构模式及其审美意蕴《围城》是当代作家钱锺书的代表作品,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其结构模式及审美意蕴一直备受学者和读者的关注和探讨。
本文旨在通过对《围城》的结构模式及其审美意蕴进行浅析,揭示其中的精妙之处。
小说结构的特点是《围城》的一个重要方面。
钱锺书在小说中巧妙地设置了主线和支线,通过交织的叙事手法将各个人物的遭遇和命运联系在一起,展现出一个错综复杂的人生画卷。
作者还通过flashback 和foreshadowing等技巧,使整个故事呈现出丰富的层次和韵味。
主要人物关系的呈现也是《围城》的一大亮点。
作品中的角色形象鲜明,性格鲜活,彼此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展现出了人性的种种弱点和局限。
尤其是围绕着方鸿渐、孙少平和英子之间的三角关系,作者构建了一个扣人心弦的爱情故事,引人深思。
情节线索的安排也是《围城》成功的关键之一。
作者通过巧妙地安排情节发展,将读者引向一个又一个悬念之处,使人不禁想要一探究竟。
故事中的反转和突发事件也给读者带来了不少惊喜和震撼,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浅析《围城》的结构模式及其审美意蕴
浅析《围城》的结构模式及其审美意蕴《围城》是钱钟书先生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中国现代小说的经典之作。
该小说以精妙的结构模式和深刻的审美意蕴为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们来谈谈《围城》的结构模式。
小说以围城的概念为中心,通过描写主人公方鸿渐在人生的各个阶段中所面临的种种“围城”,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无奈。
小说的开篇即以“围城”为引子,以围城的刻画为线索,透过方鸿渐与周世钊、李双儿、满嘴脏话的唐小姐等一系列人物的相互关系,折射出当时中国社会的局势和人们心灵的困境。
整个小说以围城为中心旋转,通过图文并茂的描述,巧妙地展示了人物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以及其所面临的各种触目惊心的困境,将围城的意象深入人心。
我们来探讨一下《围城》的审美意蕴。
小说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描写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无奈。
方鸿渐这个主人公既是一个文化知识分子,又是一个无法融入现实社会的局外人,他不断被各种“围城”所包围,使得他迷茫、无助、挣扎,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社会的喧嚣和无情。
小说中的其他人物形象也描绘得十分立体生动,他们或奋力抵抗围城,或无奈沉默,或主动融入围城,或境遇堪忧,或沉溺于自我,或顾及眼前,都展示了人性的复杂多样性。
作者还通过对人物一些细微的动作和情感的刻画,让读者从中体悟人性的脆弱和努力,以及在现实社会中的种种困境和感触。
通过对《围城》的结构模式和审美意蕴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形式和深刻的内涵,深深触动了读者的心灵。
小说中的“围城”意象,既代表了人性的局限和社会的束缚,也反映了作者对当时中国社会风气的忧虑和思考。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往往在围城中挣扎,无法自拔,而小说提示我们要从心底抗争、解脱,追求真正的自由和内心的宁静。
小说还表达了对于人性的关怀和对社会困境的无奈,这种关怀和无奈让我们反思自己的处境和生活,引发了我们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浅析《围城》的结构模式及其审美意蕴
浅析《围城》的结构模式及其审美意蕴《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小说之一,该小说在叙事中使用了多种语言和文学形式,呈现出了多重的结构模式和审美意蕴。
一、结构模式整部小说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的结构:主线故事的情节,插叙的历史事件和哲理闲话以及角色内心的独白。
主线故事描述了珍妮与钱钟书的婚姻生活,包括他们相识、相恋、婚姻以及婚姻面临的各种困境和危机。
在这个层次的结构中,小说呈现出了现实和虚幻、生活和艺术、爱情和婚姻等多重关系和矛盾。
插叙的历史事件和哲理闲话则是通过章节之间的穿插安排,给主线故事提供了丰富的背景和深层次的思考,同时也扩大了小说的视野和内涵。
角色内心的独白则是通过写实手法展示了每个角色的思想、心理和情感状态,这种内心景观的展示使得小说显得更为细腻深刻,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小说中复杂多变的人物关系和情感背景。
二、审美意蕴1. 关于爱情和婚姻小说中主要以珍妮与钱钟书的婚姻为描写对象,通过揭示其中的矛盾和危机,反思了婚姻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认为,爱情和婚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爱情是纯粹的情感体验,而婚姻则是一种社会约定的制度,当婚姻变成一种束缚和负担时,爱情也就变得苍白无力。
2. 关于现实和幻想小说中的城墙是一个重要的隐喻,它象征着人们为了保护自己而建造的心理墙壁。
城内的人繁华美丽,城外的人贫穷落后,但他们之间的差距并不是真正的,城外的人同样拥有美好的梦想。
作者希望人们能够打破自己的城墙,追求真实的理想和人生价值。
3. 关于生活和艺术小说中的许多场景、人物和对话都充满了哲理性的深度,作者用艺术的方式表现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探索。
小说的结构、语言和叙事手法也体现了作者对艺术表达与生活关系的认识,作者指出,艺术是生活的升华,生活是艺术的源泉。
总之,《围城》以其独特的结构、风格和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朽的经典,它通过对人生困境的探索和对人性的审视,展现了人类精神的深度和复杂性。
浅析《围城》的结构模式及其审美意蕴
浅析《围城》的结构模式及其审美意蕴《围城》是钱钟书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华语文学的经典之作。
小说以“我”全局的叙述,讲述了一个最终失去了自我的知识分子在婚姻选择上的喜悦、矛盾、纠结和终极选择,具有深刻的哲学意义和人生智慧。
从结构上来看,《围城》呈现出一种特殊的线性结构,这种结构模式恰到好处地体现了小说的审美意蕴。
小说一开始以“我”入手,把一个初出茅庐的知识分子置身于一个复杂而又有趣的婚姻市场中。
小说的第一部分通过“我”和其它人的对话、咀嚼以及与父亲的互动来刻画“我”这一角色的性格和心态,引出三位女子:孔慕青、陈淑芝和孙小姐。
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和强烈的意象描绘出这三位女子的形象和各自的优缺点,通过对比与归纳,使得“我”对自己的婚姻需求有了清晰的认识。
接着,小说进入了中间部分,也是小说的看点所在。
作者展现了一个充斥着现实残酷和想象幻境的婚姻市场。
在这里,“我”经历了一场有趣而又荒诞的婚姻“大戏”,而陈淑芝、孙小姐和孔慕青之间的角力和争斗更是折射出了人们在现实中的婚姻困境。
在这样的情景下,小说中的各个人物都开始否定自己的婚姻选择,质疑生活中的种种价值观。
作者以幽默的方式描绘这一场面对市场婚姻只感到无助而又无可奈何的现实场景,也反映出一个个个体在错误的选择中反思自己的人生。
最后,小说进入了结尾部分。
在这个部分里,“我”最终回归到了“单身”状态。
但这一结局并非是美好的,而是内心中的一种失落和颓废,或者说是对现实的疏离感和对婚姻失去信心的体现。
小说后面还有父亲自述部分,这一部分揭示了父亲的心理变化,透露了他对“我”这一儿子的思考。
最后,钱钟书先生以阿Q的精神探讨了人们对现实难以面对时所采取的“幽默”态度。
《围城》的三部分各具特色,而它们之间的联系与联系方式更是紧密的,这种结构特征无疑增强了文本的内在意蕴。
在整个小说的结构中,从开始到结束,作者始终以“我”为线索来进行叙述,使得小说看似只是一个个人的经历,实则却暗合了时代背景下人民群众的普遍困境和心路历程,展现出人类文明面对思想和价值的挑战和变化时的审美观点和独特的审美风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围城》主题意蕴的多重复杂性
摘要:文学作为一种话语蕴藉,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历来人们对《围城》的多种认识,正是体现了《围城》主题意蕴的多重性,笔者认为《围城》在对现代中国知识分子众生相的揭露及其精神病态的分析中,站在哲学的高度对宇宙人生进行了更高一级的认知和思考,揭示了人类生存的围城状态。
关键词:《围城》;主题意蕴;悲悯;人类关怀
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真正成功的作品总是善于把隐秘的意识形态掩藏或渗透在审美的诗意世界之中,并赋予这种诗意的审美世界以多重读解的可能性。
同时文学作为一种话语系统蕴涵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一定的作品总是以一定的话语形态去蕴涵多重复杂意义,或是把多重复杂意义蕴涵在一定的话语形态之中。
作家的创作是话语蕴藉的创作,读者则在文学接受和消费过程中,经过认识、审美和阐释,力求解读作家创造的这种话语蕴藉,把作家蕴藉在有限的话语之中的无限意味挖掘出来。
正是由于文学的这种特殊的审美意识形态和话语蕴藉性质,以及作者和读者的双重创造,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话语蕴藉蕴涵了多重而不确定的意义,一部优秀的用品往往如此。
《围城》正是这样一部有着多重主题意蕴的小说。
一、爱情婚姻的悲喜剧
关于《围城》的主题,历来说法很多。
有人说它是“男女间爱情之神的围困与跳脱”,把《围城》说成是地地道道的一部“爱情小说”。
因为《围城》“从头到尾离不开女人”,“实在与鸳蝶一墙之隔”。
也有人
认为《围城》在“描述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时,呈现了一种腐朽、没落的社会画面,揭示了这个社会必然灭亡的客观规律。
”。
还有人认为“《围城》是一部以旧中国中上层知识分子病态畸形生活为描写对象的幽默而辛辣的讽刺小说”。
这些说法虽有一定道理,都能在作品中找出相应的事实加以证明,然而都有其片面和不足之处。
作为文学作品的主题不是假设一个观点,再从作品中找出例子加以证明,也不是从作品中反映的部分社会生活中总结概括出来的,而是“作品中所描绘的社会生活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
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把握作品的主旨。
我们具体来看作品,《围城》写于1944年至1946年间,是钱钟书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出版后声誉极佳。
小说的情节很简单:写了一个游学回国的学生方鸿渐,在回国船上,空虚无聊之际,遇上了一个放荡不羁、耐不住寂寞的女性——香港的鲍小姐。
二人打得火热,但很快一切化为乌有,方鸿渐得到的仅是被玩弄的屈辱。
船到上海后,百无聊赖之中,又和船上相遇的国内大学同学、留法博士——官宦千金苏文纨恢复了交往。
经她介绍,认识了苏文纨的表妹唐晓芙,一个甜美纯真的少女。
一面是方鸿渐暗中追求唐晓芙,一面是苏小姐苦苦期待方的表白和求婚。
到最后摊牌时,苏恼羞成怒,唐也因误解而去。
事业不顺,感情受伤,方鸿渐到内地教书,糊里糊涂地在无任何打算的情况下,中了孙柔佳温柔的圈套。
结婚之后,觉得自己要娶的不是这个人。
新家和旧家两个家庭之间的矛盾激化了他们之间的冲突,家庭就这样不离而散。
丢下了昨日的失望,怀着莫名的希望,方鸿渐又
开始了新的流浪。
据次,有评论者说这是一出方鸿渐与四个女人的恋爱悲喜剧,它形象的描绘了人们婚姻生活中的这种“围城”状态,没有结婚的想结婚,结了的又想离,而且用文中人物引用的英国古语(结婚就像金漆的鸟笼,笼外的鸟想进去,笼内的鸟想出来,所以结了离,离了结,没有结局)和法国古语(结婚就像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内的人想冲出来)来证明他们的看法。
实际上通过对作品的深层思考,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写作品的意图并不仅如此。
《围城》写了爱情婚姻,但并不着意于爱情婚姻,而是穿着恋爱的外衣,进行更深刻的人生思考。
主人公方鸿渐口中这样说:“我记得那一次褚慎明还是苏文纨讲的什么围城、鸟笼,我近来对人生万事都有这个感想。
”可见《围城》的主题比爱情这一单一主题更为深刻丰富得多。
二、知识分子精神病态的揭露和批判
依据国内学术界对本文层次的研究,本文可以分为文学话语层面、文学形象层面和文学意蕴三个层面。
前两层反映的是本文的表层意蕴,后一个指本文的深层意蕴,而文学意蕴层又可分为历史内容层、哲学意味层和审美意蕴层。
据此我们可以认为爱情小说只能属于《围城》本文层次的表层,而那种认为《围城》“呈现了一种腐朽没落的社会画面,揭示了这个社会必然灭亡”的主题论,它也只是反映了《围城》主题的一个层面,属于本文的历史内容层(文学意蕴层面的第一层面)。
作为一部作品,它产生于一定的时代,作品中的形象本身就必然要包含或暗示一定的社会内容。
抗战时期主人公方鸿渐到内地,沿途的经历生动地展示了抗战时期大后方社会的风俗画:蚤虱云集的
“欧亚大旅社,”苍蝇、妓女与国民党大兵出没的鹰潭小饭馆,浑身颤抖的破旧的公共汽车以及在钱钟书笔下那群丑态毕露的儒林知识分子,读者不难看出大厦将倾、为时不远。
作者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对现代知识分子进行了刻意的描绘。
对他们的钩心斗角尔虞我诈,他们的贫乏、卑微和空虚,痛加指责:满口仁义道德,满腹男盗女娼的李梅亭,外形木讷、内心龌龊、伪造学历、招摇撞骗的假洋博士韩学愈,道貌岸然、老奸巨猾,口称维护教育尊严其实却是酒色之徒的伪君子高松年,依附官僚,意在结党自固终于自蹈覆辙的汪处厚,一心攀龙附凤,专事吹拍的势利小人陆子潇,此外还有虽然混迹学界,却以在情场上施展手段,争强斗胜为己任的大家闺秀苏文纨、范懿,尤其是方鸿渐、赵辛楣等留洋归来的学生们,接受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但他们有的沉沦、有的堕落、有的一事无成,在传统的围城中消磨着人生。
作者正是通过他们的彷徨无主,空虚和爱情发酵,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乱世中一代清醒文人的宿命感,展现了知识分子在封建传统文明与西方现代文明夹击中的精神病态。
并对此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作为一部多层意蕴的小说,这是《围城》主题最显然的一个层面。
那么什么是《围城》的真正意图?《围城》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三、人类命运的关怀与思索
我们认为那种超越了话语、形象及历史内容层面这些形而下的具象之上,表现了人类对宇宙人生更高一级的认知和思考的深层文学意蕴——哲学意蕴层,便是《围城》的真正主题。
《围城》作为全书的标题,它是一种隐喻或象征,蕴涵着一种复杂的
哲理和丰富的意蕴。
它不是肤浅的就事论事,而是站在哲学的高度俯视人生,揭示了人类生存的“围城”状态。
作品主人公方鸿渐的活动主要集中于1938-1939年间,此时中国已进入全面抗战阶段,战争的阴云笼罩了整个世界,不难想象它给每个人所带来的巨大影响。
动荡的局势,使知识分子对前途充满了迷茫,作为一个时代的思想波动,这些不能不在知识分子方鸿渐身上表现出来。
而到了钱钟书成书的时候(1944年-1945年),人类刚经历了二战的灾难,战争把人类抛向了一个精神荒原,信念的支柱倒塌了,曾经憧憬过的光明在一夜之间荡然无存。
因为旧的秩序的破坏,二战后的西方,那些经历创伤的一代年轻人,看不到希望,徘徊在痛苦与迷茫、悲伤与困惑之间,命运的不可预测、不可抗拒的孤独和无所适从就像瘟疫一样,到处蔓延。
作为个体,弱小的心灵难以承受社会的灾难,他们寻求着一种精神保护,把自己的心灵封闭起来,在难忍的孤独和欲望的焦灼中品尝着生命的痛苦。
出没于人生的一个又一个围城之中,每一次从理想的峰巅跌入现实失望的谷底,每一次在欲望满足的快感中品尝完稍纵即逝的快乐,换来的却又是长久的痛苦,像钟摆一样永远在希望和失望,快乐与痛苦之间两极运动。
海明威笔下的“迷茫的一代”,艾略特的《荒原》,萨特的“存在主义”,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就是20世纪四、五十年代人类社会的精神写照。
“生命整个地根本就是痛苦,它是和痛苦不可分割的。
每一部生命史就是痛苦史。
”《围城》书中280页讲述的“贝尔纳驴”,就是人生的隐喻,希望、理想就像那块挂在驴头前面诱人的胡萝卜一样,明知道
永远得不到,却要永不停息的奔波。
理想与现实的不可缩短、希望与失望、欢乐与痛苦的交织、人类无限的追求和追求的无意义之间的矛盾,这些编织在人间万事中的痛苦,构成了人类的“围城”状态。
作为20世纪初期的知识分子徘徊于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明相互碰撞的空间里,他们同样也经历着裂变的痛苦。
一方面无法割舍传统;一方面在扑面而来的暴风骤雨中无所适从,在痛苦和寂寞中,他们寻找着出路,但前途渺茫,只能在黑暗中瞎撞,无目的的走向人生的一座座围城,这就是传统文化走向现代文明转型期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危机。
在方鸿渐身上集中地体现了20世纪西方“迷茫的一代”的困惑和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危机。
四、结语
钱钟书作为一位现实主义大师,驰名中外的学者,他对中国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对立与冲突、文化价值的混乱与尴尬,予以了深切的关注与深广的表现。
他对人类在20世纪面临的精神困境有着深刻的体会和清醒的认识,他站在人类精神阵地的前沿,怀着一颗大悲之心,用他清晰而锐利的目光,揭开了知识分子在乱世里的心理特征,展示了20世纪人类生存的困境。
他锐利的笔触直指人类精神的内核,表现了作家对人类命运的悲悯、忧虑和思索。
正因为如此,《围城》表现出了深广的主题,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小说。
参考文献:
[1]李健吾.重读《围城》[J].文艺报,1981,(3).
[2]周锦.《围城》研究[M].台北:成文出版社,1980.
[3]高月娟,谈《围城》的主题意蕴[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1996,(4).
[4]郭志刚,孙中田.中国现代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童庆炳.文学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