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大行星名字的由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方木,其帝太昊,其丞句芒,其神上为岁星。
西方金,其帝少昊,其丞蓐收,其神上为太白。
南方火,其帝炎帝,其丞朱明,其神为荧惑。
北方水,其帝颛顼,其丞玄冥,其神上为辰星。
中央土,其帝黄帝,其丞后土,其神上为填星。
西汉时期,天文学家司马迁把五大行星与春秋战国以来的「五行」学说联系在一起,正式把五大行星命名为「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五行配五色,《周易》中,南方为离卦,北方为坎卦,东方为震卦,西方为兑卦,中方为“中宫”之位。离为火,坎为水,震为木,兑为金,中为土。火为赤色,水为黑色,木为青色,金为白色,土为黄色。 即木为青,火为赤,土为黄,金为白,水为黑。司马迁从实际观测发现,岁星呈青色,故称木星;荧惑呈红色,故称火星;填星为黄色,故称土星;太白为白色,故称金星,辰星呈灰色,故以黑色配水星,这些在《史记?天官书》中有明确反映,可见司马迁对五大行星的命名也是从事实出发,原本不含任何神话观念,这与古希腊人依据神话中的神祇人物命名形成鲜明对比,再一次反映出中国天文观念的重实用黜幻想精神。
中国古人对五大行星的认识始于五行观念。《尚书?洪范》曰:「初一日五行」,「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五行」从名称及其属性看,显然指人们生活和生产所利用的五种物质要素,这一观念一直维持到战国阴阳五行学说形成以前,这在《左传》襄公二十七年、昭公二十五年,《国语》中的〈郑语〉、〈鲁语〉等文献中都有提及,丝毫未见有神话色彩。春秋以前中国古人称金星为明星,又叫太白,因为它光色银白,亮度特强。《诗经》有「子兴视夜,明星有烂」,「昏以为期,明星煌煌」,都是指金星说的。金星黎明见于东方叫启明,黄昏见于西方叫长庚,所以《诗经》说「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木星古名岁星,或称岁。古人认为岁星每十二年绕天一周,每年行经一个特定的星空区域,并据以纪年。水星一名辰星(营室),火星古名荧惑,土星古名填星,这些命名或依行星自身颜色,或从行星运行规律,无一源于神话传说。战国至秦汉之际,占星术在中国渐渐盛行,五大行星才开始与神祇联系在一起。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帛书《五星占》,可称是迄今所知最早的星占学专着,其中将五星与五方、五行、五帝等作了严整的对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