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主题诗文
古诗文《【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赏析
![古诗文《【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4ecfa368453610661fd9f431.png)
古诗文《【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赏析【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朝:卢梅坡méi xū xùn xuě sān fèn bái ,xuě què shū méi yī duàn xiāng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古:平平仄仄通通仄仄仄通平仄仄平◆香【下平七阳】今:平平仄仄平通平仄仄平平通仄平◆香【十唐,ang,iang,uang】出自:宋代·卢梅坡《雪梅》作品原文: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释义】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问答】“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什么意思?答: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
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
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了梅花的淡淡清香。
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
这首诗既有情趣,也有理趣,值得咏思。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出自于哪首诗?答: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相让。
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
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了梅花的淡淡清香。
【句例】汉语句例:‘不是一番寒彻骨,怎么得梅花扑鼻香’,想我许幽涵饱览诗书堪称才女,可今天在这晦迹韬光的小子面前,却是‘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了。
【翻译】:英:Mei xuxun snow three points white, snow but mei a sweet韩:매화는눈과눈이세푼하얗지만, 눈은매실의향을잃는다.繁: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卢梅坡卢梅坡,宋朝末年人,具体生卒年、生平事迹不详,存世诗作也不多,与刘过是朋友,以两首雪梅诗留名千古。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阅读答案及赏析-诗词阅读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阅读答案及赏析-诗词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febc7e8e284ac850ad0242af.png)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阅读答案及赏析-诗词阅读卜算子咏梅毛泽东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作者歌颂梅花的高尚品格,为什么要多次提到春天?下边的分析哪一项不正确?A.写春归春到,交代梅花开放的背景,暗示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
B.预示春天就要到来,表现出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豪迈之情。
C.通过春天里的烂漫山花衬托出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崇高品格。
D.以春天为线索展示梅花的俏丽,以梅花的高洁反衬春天的美好。
[答]D(线索与反衬的说法均错误)(2)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来咏梅,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请举例说明。
[答]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描写梅花在百花盛开时笑逐颜开的样子,表现她崇高的精神境界,体现出诗人积极乐观的精神。
(3)同样是写梅花,毛泽东的《十算子咏梅》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有着明显的不同,专题荷中写荷的诗文也是多姿多彩的。
请你举例说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答]这些诗文视角不同、立意不同,作者的经历不同、情感不同、反映的价值观不同,作品也就不相同。
如,同是咏梅,同是借物抒情,毛泽东笔下的梅花是积极乐观的,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表现了诗人乐观豪迈之情;陆游笔下的梅花则是寂寞凄凉的,抒发的是孤傲清高之情。
同是写荷,《爱莲说)借莲言志,赞美坚贞刚正的气节和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芙蕖》则强调莲的实用价值:可鼻、可口、可用。
(4)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赞美了梅的哪些优秀品质?[答]凌寒傲雪,报春却不争春。
阅读练习二:1、毛泽东在《卜算子咏梅》一词中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偶、夸张、拟人等,请分别写出例句。
2、说说你对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句词的理解。
3、这首词的韵脚字是哪些?4、写出两三句咏梅的诗句。
答案1、对偶: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三课《古代诗词三首》字词解释、诗文翻译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三课《古代诗词三首》字词解释、诗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c6867f62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9e.png)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三课《古代诗词三首》字词解释、诗文翻译该课程是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一部分。
主要介绍了三首古代诗词:《梅花》、《清明》和《登高》。
以下是这些诗词的字词解释和诗文翻译:《梅花》雪压梅花成壮志,冰破岸柳展英姿。
春色撩人都入梦,不知何处是花枝。
- 壮志:强烈的意愿或抱负。
- 冰破:冰消化开。
- 岸柳:河岸上的柳树。
- 英姿:优美的风度和神情。
- 撩人:引起人的注意或兴趣。
- 花枝:花的枝干。
此处用于比喻春天的美景。
翻译:雪壓梅花時展現強烈意志,冰破岸柳時展現優美風度。
春色吸引人們進入夢境,不知道美麗景緻來自何方。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在4月4日或5日。
- 雨纷纷:连绵细雨纷纷落下。
- 欲断魂:形容极度悲伤的心情。
- 酒家:酒馆。
- 牧童:牧民的孩子。
- 杏花村:杏花的村庄。
此处用于比喻片刻的休息地。
翻译:清明时节,细雨点点,路上的行人都心灰意冷。
问酒馆在何处,一个来自杏花村的牧童远指方向。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风急:风势强烈。
- 猿啸:猿猴的叫声。
- 渚:水边的小洲。
- 沙白:白色的沙子。
- 无边落木:看不到边际的落叶。
- 萧萧:落叶声。
- 长江:亚洲第一大河。
翻译:风势猛烈,天空高远,猿猴的啸叫十分悲哀。
河滩清澈,白色的沙子,小鸟飞回来。
落叶萧条,琐琐作响,长江滚滚不绝。
【古诗梅花王安石】王安石梅花的阅读答案
![【古诗梅花王安石】王安石梅花的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49d9f7aaea998fcd220e6f.png)
【古诗梅花王安石】王安石梅花的阅读答案篇一:王安石梅花阅读答案为:因为。
暗香:形容若隐若现、时断时续的花香。
本篇指梅花淡淡的似有似无的幽香。
【佳句赏析】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雪是高洁的,但梅花除了具有雪一般的高洁以外,还具有雪所不具有的香的品格。
这梅花不仅凌寒呈艳,而且在严寒中播送出暗香。
严寒压不倒梅花的香,于此更显出它凌寒的傲骨。
【阅读训练】(1)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早春或初春)(2)________两字点明地点;_______两字交代时间,突出了春梅于严寒中傲然怒放的性格特征。
独自开与_________相照应,传递了梅先天下春的信息。
(墙角凌寒数枝梅)(3)诗歌并没有描写梅花的枝叶和花朵形态,而是着意写梅花怎样的品格?用诗句回答。
(凌寒独自开)(4)南宋人李壁评此诗说:《古乐府》庭前一树梅,寒多不觉开。
只言花似雪,不悟有香来。
荆公(王安石)略转换耳,或偶同也。
其言下之意,是说王安石的诗有抄袭这首乐府诗的可能。
你的看法呢?请简要评析。
阅读答案:这首古乐府只不过就梅花而咏梅花,形象和意境都没有跳出梅花本身。
而王安石诗的凌寒独自开,显示了诗人对梅花的感情,表达了不惧恶境的心境,所咏的是有我之境,不是客观的描写。
【译文】墙角里生长着几枝梅花,正冒着严寒独自在开放。
远望就知道那不是白雪,因为有阵阵幽香飘过来。
【古诗今译】在偏僻的墙角,有几枝梅花正在冒着严寒默默地开放。
远远地就知道那不是雪,因为梅花那淡淡的幽香早就一阵一阵地从远处隐隐传来了。
【赏析】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谥号文。
神宗熙宁三年(1070)和八年(1075)两任宰相,曾积极进行政治经济改革。
但由于受保守势力的反对,终于失败并被罢相。
晚年退居在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钟山,悲愤死去。
他工于绝句,且内容充实,语言精练,风格雄健。
晚年作品艺术造诣极高。
陆游《梅花绝句》三首
![陆游《梅花绝句》三首](https://img.taocdn.com/s3/m/fdd1dbdf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32.png)
陆游《梅花绝句》陆游《梅花绝句》三首梅花是古代很多诗人的挚爱,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陆游《梅花绝句》三首,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其一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注释(1)闻道:听说。
坼(chè):裂开。
这里是绽开的意思。
(2)雪堆:指梅花盛开像雪堆似的。
(3)何方:有什么办法。
千亿:指能变成千万个放翁(陆游号放翁,字务观)。
(4)梅花:一作梅前。
(5)坼晓风:(梅花)在晨风中开放。
解读陆游写过不少咏梅诗,这是其中别开生面的一首。
头两句写梅花绽放的情景。
以白雪堆山喻梅花之盛,语言鲜明,景象开阔。
而三、四两句更是出人意表,高迈脱俗:愿化身千亿个陆游,而每个陆游前都有一树梅花,把痴迷的爱梅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写此诗时作者已78岁高龄,闲居在故乡山阴,借咏梅来宣泄自己落寞孤高的情愫。
前两句的写梅是为后两句写人作陪衬。
“化身千亿”长在梅前,与梅相连,心相印:人梅合一,凸现了作者高标绝俗的人格。
鉴赏诗人以奇思妙想与形象的语言表达了对梅花的挚爱。
首句写梅花在清晨凛洌的寒风中傲然绽放。
次句写诗人放眼四顾,树树梅花开遍山野,犹如山中落满了皑皑的白雪,极为壮观,显示出梅花不畏严寒、果敢独立的气势,语句干净利落,耐人寻味。
接着诗人以物喻人,悔花那不屈不挠的精神,正是诗人自身的情怀和节操的写照。
诗人以梅花形容自己,自问何时才可化身千亿,立于每一株梅树前,仔细地欣赏着梅花的容颜呢?全诗来用一字抒写自己对梅花如何如何,仅在三四两句中,用“身千亿”和“一放翁”既表现了对梅花的依恋、爱护,又流露出自己孤高的性格情操。
翻译听说山上的梅花已经迎着晨风绽开,四周大山的山坡上一树树梅花似雪洁白。
有什么办法可以把我的身子也化为几千几亿个?让每一棵梅花树前都有一个陆游常在。
其二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
翻译一树梅花长在背阴的山谷,加上枝条伸向北方,阳光终年罕至,所以每年开花总是比较迟。
关于梅花的诗句积累
![关于梅花的诗句积累](https://img.taocdn.com/s3/m/55db7fa3b8f67c1cfad6b879.png)
关于梅花的诗句积累梅花,又名梅,别名:春梅、干枝梅、酸梅、乌梅。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关于梅花的诗句积累,欢迎阅读。
关于梅花的诗句一早梅唐·齐己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
杂诗唐·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杂咏唐·王维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
梅花唐·崔道融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技依病看。
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梅花唐·庾信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
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觅不见,真悔著衣单。
雪里觅梅花唐·萧纲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
下枝低可见,高处远难知。
俱羞惜腕露,相让道腰羸。
定须还剪采,学作两三技。
梅花唐·蒋维翰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
几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如何入得来?梅花宋·陈亮疏技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冬日杂兴宋·张耒空山身欲老,徂岁腊还来。
愁怯年年柳,伤心处处梅。
绿蔬挑甲短,红蜡点花开。
冰雪如何有,东风日夜回。
再和杨公济梅花宋·苏轼莫向霜晨怨未开,白头朝夕自相摧。
斩新一朵含风露,恰似西厢待月来。
赠岭上梅宋·苏轼梅花开尽白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
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
墨梅宋·朱熹梦里清江醉墨香,蕊寒枝瘦凛冰霜。
如今白黑浑休问,且作人间时世妆。
题杨补之画宋·楼钥梅花屡见笔如神,松竹宁知更逼真。
百卉千花皆面友,岁寒只见此三人。
雪梅宋·卢梅坡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香。
忆梅唐·李商隐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江上梅唐·王适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 王安石《梅花》原文、译文、赏析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 王安石《梅花》原文、译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e7d40198804d2b160a4ec0c1.png)
王安石《梅花》原文、译文、赏析梅花唐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
抚州临川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
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
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特强,从小受到较好的教育。
庆历二年(1042)登杨镇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官吏。
治平四年(1067)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
熙宁二年(1069)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
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钟山,谥文。
安石从小随父宦游南北,对北宋中期隐伏的社会危机有所认识。
在他进入仕途地方官吏时,能够关心民生疾苦,多次上书建议兴利除弊,减轻人民负担。
由于较长时期接触了解社会现实,“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
嘉佑三年(1058)《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系统地提出了变法主张,要求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抑帛大官僚地主的兼并和特权,推行富国强兵政策。
在他任参知政事和宰相期间,取得神宗的支持,抓住“理财”和“整军”两大课题,积极推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方田均税、免役、市易、保甲、保马等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或“熙宁变法”。
由于受到以司马光为代表的大官僚大地主集团的坚决反对,神宗后来也动摇、妥协,革新派内部又产生裂痕等,新法终被全部废止。
安石变法,虽然归根结底是为加强皇权,巩固封建地主统治地位,但在当时对生产力的发展和富国强兵,确曾起了推动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在历史上有其进步的意义。
伟大革命导师列宁称誉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列宁全集》第十卷第一五二页)。
为了给变法确立理论根据并反击守旧派,安石提出“天变不足畏”,“尚变者,天道也”,用“新故相除”的进化观点驳斥了守旧派的“道不可变”的形而上学论调。
陆游的诗词《梅花绝句》(其二)赏析
![陆游的诗词《梅花绝句》(其二)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40c6836d6edb6f1afe001f76.png)
陆游的诗词《梅花绝句》(其二)赏析《梅花绝句》(其二)宋•陆游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
【赏析】陆游一生酷爱梅花,曾经写过《卜算子》词来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歌颂梅花傲霜雪、凌寒风、不畏强暴、不慕富贵的高洁品质,当然词里的梅花也有作者自己的影子。
“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
”一幅雪压梅花、俏色生春的寒梅图映入眼帘,寥寥数字便把梅之风骨、梅之清艳,刻画得入木三分,十分到位。
梅花生存在幽谷之中,并非平常之地,那品质便与寻常花朵不同,梅花冒寒,每年开花要比普通的花迟,如此“高标逸韵”,君却不知,委实是极大的遗憾。
诗人这句诗表面赞美梅花的高洁品质,实际上是以梅花自比,其中更有一些话外之音。
诗人生活在屈辱的南宋时期,北伐报国一直是诗人的心愿,诗人写这首诗时是78岁,当时国家失地仍未收复,北伐派一直受到偏安势力的打击,诗人希望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北定中原,至老不休,临终前仍然念叨着“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望告乃翁”的遗愿,难以瞑目。
梅花傲霜雪、不畏强暴、不改初衷,品质高洁,诗人以梅花自比,是说虽然自己遭受保守派的打击摧残,但自己的初心不变,自己对国家的忠心不变。
尽管“君不知”,皇上不明白我,尽管“层冰积雪”,我被雪藏未被重用,但我的“高标逸韵”是不会变的,更不会和保守派同流合污。
作者以梅自况,表达了诗人炽热的爱国之心。
诗中浓厚的诗情画意,夹杂着难以诉说的心头之痛,虚实相照,浑然一体,烘托出一种清逸深幽的美感。
扩展阅读:陆游的家世背景陆游出生于名门望族、江南藏书世家。
陆游的高祖陆轸是大中祥符年间进士,官至吏部郎中;祖父陆佃,师从王安石,精通经学,官至尚书右丞,所著《春秋后传》、《尔雅新义》等是陆氏家学的重要要典籍。
[1]陆游的父亲陆宰,通诗文、有节操,北宋末年出仕,南渡后,因主张抗金受主和派排挤,遂居家不仕;陆游的母亲唐氏是北宋宰相唐介的孙女,亦出身名门。
关于梅花的故事古诗
![关于梅花的故事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95af2752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34.png)
梅花古诗文 1 (一)梅花 朝代:唐朝 作者:李煜 殷勤移植地,曲槛小栏边。
共约重芳日,还忧不盛妍。
阻风开步障,乘月溉寒泉。
谁料花前后,蛾眉却不全。
失却烟花主,东君自不知。
清香更何用,犹发去年枝。
(二)梅花落 朝代:唐朝 作者:卢照邻 梅岭花初发,天山雪未开。
雪处疑花满,花边似雪回。
因风入舞袖,杂粉向妆台。
匈奴几万里,春至不知来。
(三)十月梅花书赠 朝代:唐朝 作者:卢僎 君不见巴乡气候与华别,年年十月梅花发。
上苑今应雪作花,宁知此地花为雪。
自从迁播落黔巴, 三见江上开新花。
故园风花虚洛汭,穷峡凝云度岁华。
花情纵似河阳好,客心倍伤边候早。
春候飒惊楼上梅, 霜威未落江潭草。
江水侵天去不还,楼花覆帘空坐攀。
一向花前看白发,几回梦里忆红颜。
红颜白发云泥改, 何异桑田移碧海。
却想华年故国时,唯馀一片空心在。
空心吊影向谁陈,云台仙阁旧游人。
傥知巴树连冬发, 应怜南国气长春。
(四)和薛秀才寻梅花同饮见赠 朝代:唐朝 作者:白居易 忽惊林下发寒梅,便试花前饮冷杯。
白马走迎诗客去, 红筵铺待舞人来。
歌声怨处微微落,酒气熏时旋旋开。
若到岁寒无雨雪,犹应醉得两三回。
(五)梅花二首 朝代:唐朝 作者:王初 应为阳春信未传,固将青艳属残年。
东君欲待寻佳约,剩寄衣香与粉绵。
迎春雪艳飘零极,度夕蟾华掩映多。
欲托清香传远信,一枝无计奈愁何。
(六)春日咏梅花二首 朝代:唐朝 作者:王初 靓妆才罢粉痕新,递晓风回散玉尘。
若遣有情应怅望,已兼残雪又兼春。
青帝来时值远芳,残花残雪尚交光。
隔年拟待春消息,得见春风已断肠。
(七)山驿梅花 朝代:唐朝 作者:李群玉 生在幽崖独无主,溪萝涧鸟为俦侣。
行人陌上不留情,愁香空谢深山雨。
(八)初识梅花 朝代:唐朝 作者:崔涂 江北不如南地暖,江南好断北人肠。
燕脂桃颊梨花粉,共作寒梅一面妆。
梅花古诗文 2 1、《咏早梅》 何逊 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
【古诗文阅读】陆游《梅花绝句》阅读答案
![【古诗文阅读】陆游《梅花绝句》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7e26ea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71.png)
【古诗文阅读】陆游《梅花绝句》阅读答案梅花绝句(陆游)低空的银钩是三英尺高的野生玉石。
愁绝水边花,无人问消息。
砂砾应该意味着分散。
野外的砂砾意味着散落在田野上。
低空银一钩,糁野玉三尺天上挂着钩状银器的明月落在田野上,变成了一棵梅花树,像一块三英尺长的白玉(1)前两句为梅花的出现展示了一个怎样的背景?(2)你如何理解这首诗中的梅花意象?参考答案:(1)回答:开放、孤独、寒冷、干净(2)答:高洁而寂寞,无人问津,是罢官而不得起用的陆游自身的写照.二:梅花绝句陆游闻道梅花坼①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谁能化身千亿?鸟前有一棵梅树。
【注】①坼(chè):裂开。
这里是绽开的意思。
(1)“雪堆四山”中的梅花,与唐代诗人齐骥的“一枝”和宋代诗人林复的“薄影”不同。
请欣赏这首诗。
(3分)(2)本诗的三、四两句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这两句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5分)陆游写了许多关于梅花的诗,这是一首新的诗。
前两句是关于梅花的。
雪山被比作梅花的白色。
语言清晰,场景开阔。
“堆”、“满”、“满”三个字准确生动,描绘了梅花盛开、境界开阔的景象。
第三句和第四句更是出人意料和精致:用想象和夸张的手法,表现出它愿意化身千亿陆游,每一棵梅花前都有一个欣赏梅花的野人,它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对梅花的痴迷之情。
在写这首诗的时候,这位诗人已经78岁了,在家乡的阴影下悠闲地生活着。
他吟咏梅花来表达自己的孤独感。
前两句中的“梅”在后两句中充当了作者的陪衬。
“梅与俗”的统一体现在梅与人的胸前,梅与俗的统一体现在人的胸前。
答案(1)在周围的山坡上,雪白的梅花迎着寒风怒放。
诗人把梅花比作雪,把梅花写成白色,把梅花写成“堆”、“满”、“满”,非常繁盛、生动、广阔。
(2)三、四两句写诗人愿化出千亿个自己,这样,每树梅花前都有一个赏梅的放翁。
诗人运用了想象、夸张的手法,将自己对梅花的痴爱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王安石《梅花》原文、译文、赏析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王安石《梅花》原文、译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15f0e8b2b14e852458fb578c.png)
王安石《梅花》原文、译文、赏析梅花唐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
抚州临川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
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
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特强,从小受到较好的教育。
庆历二年(1042)登杨镇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官吏。
治平四年(1067)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
熙宁二年(1069)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
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钟山,谥文。
安石从小随父宦游南北,对北宋中期隐伏的社会危机有所认识。
在他进入仕途地方官吏时,能够关心民生疾苦,多次上书建议兴利除弊,减轻人民负担。
由于较长时期接触了解社会现实,“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
嘉佑三年(1058)《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系统地提出了变法主张,要求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抑帛大官僚地主的兼并和特权,推行富国强兵政策。
在他任参知政事和宰相期间,取得神宗的支持,抓住“理财”和“整军”两大课题,积极推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方田均税、免役、市易、保甲、保马等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或“熙宁变法”。
由于受到以司马光为代表的大官僚大地主集团的坚决反对,神宗后来也动摇、妥协,革新派内部又产生裂痕等,新法终被全部废止。
安石变法,虽然归根结底是为加强皇权,巩固封建地主统治地位,但在当时对生产力的发展和富国强兵,确曾起了推动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在历史上有其进步的意义。
伟大革命导师列宁称誉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列宁全集》第十卷第一五二页)。
为了给变法确立理论根据并反击守旧派,安石提出“天变不足畏”,“尚变者,天道也”,用“新故相除”的进化观点驳斥了守旧派的“道不可变”的形而上学论调。
李清照梅花诗词
![李清照梅花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408fe750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65.png)
李清照梅花诗词李清照,北宋时期女词人,其诗文优美动人,尤以擅长写梅花而闻名。
她曾写过许多描绘梅花的诗词,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和《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梅花,寒冷季节中的一抹傲骨清香,她虽不及牡丹的富丽,但却有一种清雅素净的气质。
在李清照笔下,梅花更是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内涵。
在《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中,梅花被描绘为“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表现了李清照对离愁别绪的感慨和凄美。
这种凄美中蕴含着对人生离别的无奈和对爱情悲欢离合的感慨,给人以深深的触动。
而在《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中,梅花被写成“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将梅花和离别的情愫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表现了李清照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梅花在短暂的盛放中展现出了生命的脆弱和美丽,正如人生的短暂和珍贵一样,让人不禁感慨时光荏苒,生命易逝。
李清照的梅花诗词不仅仅是对梅花本身的描绘,更是对人生沧桑和情感起伏的抒发。
她通过梅花这一形象,表达了自己对生活和爱情的理解和感慨,使诗词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和生活气息。
梅花在她的笔下不再仅仅是一种自然景物,更是一种寄托情感和思想的载体,成为了抒发内心感受和情感的窗口。
李清照的梅花诗词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展现了她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
梅花在她的诗词中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和情感,成为了诗人表达自己思想和感情的一种方式。
在她的笔下,梅花不再是一种单纯的花卉,而是一种承载着诗人内心世界的象征,让人们感受到了诗人对生活和爱情的独特理解和感慨。
总的来说,李清照的梅花诗词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而闻名,她用梅花这一形象,表达了自己对生活和爱情的感悟和感慨。
梅花在她的诗词中不再是一种单纯的自然景物,而是一种承载着诗人内心情感和思想的象征,使诗词充满了浓郁的情感和独特的意境,让人感受到了诗人的深情和悲愁。
李清照的梅花诗词至今仍然被人传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中不可或缺的经典之作。
红梅 元 王冕 颜色虽殊心不异 赏析 注释
![红梅 元 王冕 颜色虽殊心不异 赏析 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611b013f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02.png)
红梅元王冕颜色虽殊心不异赏析注释摘要:一、引言二、红梅的寓意及其在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三、王冕的《红梅》诗背景及创作意图四、诗文赏析1.诗句意境2.艺术手法3.诗句中的寓意与哲理五、注释解析六、结论正文:【引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花以其傲雪凌寒的特性成为诗人墨客们喜爱的题材。
王冕的《红梅》一诗,以鲜艳的色彩描绘出梅花的精神风貌,传达出作者对梅花高洁品质的赞美。
本文将对这首诗进行赏析和注释解析,以揭示其背后的寓意和哲理。
【红梅的寓意及其在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红梅,顾名思义,是指梅花的红色。
在传统文化中,梅花寓意着坚韧、高洁、清雅。
梅花凌寒而开,傲雪怒放,被视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红梅则更具有浓烈的生命力,代表着一种奋发向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王冕的《红梅》诗背景及创作意图】王冕的《红梅》一诗创作于元朝时期,当时社会风气日下,士人阶层追求功名利禄,道德沦丧。
王冕借梅花的红艳,表达了自己对高洁品质的坚守,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通过赞美红梅,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价值观念。
【诗文赏析】王冕的《红梅》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红梅的美丽与坚韧。
1.诗句意境:诗人以“颜色虽殊心不异”为主线,描绘了红梅在寒冬中绽放的景象。
尽管环境恶劣,红梅依然顽强地生长,成为冬日里的一道靓丽风景。
2.艺术手法:诗人运用对比、拟人等手法,形象地展现了红梅的美丽与坚韧。
如“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瑶地”,“玉骨冰肌皮肉厚,颜色虽殊心不异”。
3.诗句中的寓意与哲理:王冕以红梅为载体,传达了自己对高洁、坚韧品质的崇尚。
诗句“颜色虽殊心不异”意味着在不同环境中,保持一颗高洁的心是最为重要的。
这不仅是对梅花的赞美,更是对人生态度的阐述。
【注释解析】在这里,我们对诗句中的关键字词进行注释解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句含义。
1.颜色:指梅花花瓣的颜色,此处寓意着人生的多样性。
2.心:指梅花的精神品质,此处寓意着人生的内在品质。
古诗文《【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赏析
![古诗文《【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4ecfa368453610661fd9f431.png)
古诗文《【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赏析【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朝:卢梅坡méi xū xùn xuě sān fèn bái ,xuě què shū méi yī duàn xiāng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古:平平仄仄通通仄仄仄通平仄仄平◆香【下平七阳】今:平平仄仄平通平仄仄平平通仄平◆香【十唐,ang,iang,uang】出自:宋代·卢梅坡《雪梅》作品原文: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释义】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问答】“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什么意思?答: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
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
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了梅花的淡淡清香。
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
这首诗既有情趣,也有理趣,值得咏思。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出自于哪首诗?答: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相让。
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
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了梅花的淡淡清香。
【句例】汉语句例:‘不是一番寒彻骨,怎么得梅花扑鼻香’,想我许幽涵饱览诗书堪称才女,可今天在这晦迹韬光的小子面前,却是‘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了。
【翻译】:英:Mei xuxun snow three points white, snow but mei a sweet韩:매화는눈과눈이세푼하얗지만, 눈은매실의향을잃는다.繁: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卢梅坡卢梅坡,宋朝末年人,具体生卒年、生平事迹不详,存世诗作也不多,与刘过是朋友,以两首雪梅诗留名千古。
古诗文《【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赏析
![古诗文《【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53c3ff7010661ed9ac51f331.png)
古诗文《【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赏析【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宋朝:王安石qiáng jiǎo shù zhī méi ,líng hán dú zì kāi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古: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开【上平十灰】今:平通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开【四开,ai,uai】出自:宋·王安石《梅花》作品原文: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释义】:墙角有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
为什么远看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简析:这首诗通过写梅花,在严寒中怒放、洁白无瑕,赞美了梅花高贵的品德和顽强的生命力。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问答】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首诗的意思时什么?答:“墙角数枝梅”,“墙角”不引人注目,不易为人所知,更未被人赏识,却又毫不在乎。
“墙角"这个环境突出了数枝梅身居简陋,孤芳自开的形态。
体现出诗人所处环境恶劣,却依旧坚持自己的主张的态度。
“凌寒独自开”,“独自”,语意刚强,无惧旁人的眼光,在恶劣的环境中,依旧屹立不倒。
体现出诗人坚持自我的信念。
“遥知不是雪”,“遥知”说明香从老远飘来,淡淡的,不明显。
诗人嗅觉灵敏,独具慧眼,善于发现。
“不是雪”,不说梅花,而梅花的洁白可见。
意谓远远望去十分纯净洁白,但知道不是雪而是梅花。
诗意曲折含蓄,耐人寻味。
暗香清幽的香气。
“为有暗香来”,“暗香”指的是梅花的香气,以梅拟人,凌寒独开,喻典品格高贵;暗香沁人,象征其才气谯溢。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中树枝和遥的意思?答: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梅花》是北宋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此诗前两句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后两句写梅花的幽香,以梅拟人,凌寒独开,喻典品格高贵,暗香沁人,象征其才气谯溢。
冬天古诗文
![冬天古诗文](https://img.taocdn.com/s3/m/f4ce8962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b0.png)
冬天古诗文1、《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日幕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3、《夜雪》唐·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4、《雪梅》宋·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5、《观放白鹰其一》【唐】李白八月边风高,胡鹰白锦毛。
孤飞一片雪,百里见秋毫。
寒冬十二月,苍鹰八、九毛。
寄言燕雀莫相啅,自有云霄万里高。
6、《守岁》【唐】李世民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7、《风雪中作》【唐】白居易岁暮风动地,夜寒雪连天。
老夫何处宿,暖帐温炉前。
两重褐绮衾,一领花茸毡。
粥熟呼不起,日高安稳眠。
是时心与身,了无闲事牵。
以此度风雪,闲居来六年。
忽思远游客,复想早朝士。
踏冻侵夜行,凌寒未明起。
心为身君父,身为心臣子。
不得身自由,皆为心所使。
我心既知足,我身自安止。
方寸语形骸,吾应不负尔。
8、《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唐】李白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9、《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1、和李上舍冬日书事(宋代-韩驹)北风吹日昼多阴,日暮拥阶黄叶深。
倦鹊绕枝翻冻影,飞鸿摩月堕孤音。
推愁不去如相觅,与老无期稍见侵。
顾藉微官少年事,病来那复一分心?12、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唐代-王维)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梅花”的诗文1.卜算子·咏梅毛泽东【近代】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2.卜算子·咏梅陆游【宋代】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3.梅花 / 梅王安石【宋代】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4.墨梅王冕【元代】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版本一)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版本二)5.雪梅·其一卢梅坡【宋代】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6.杂诗三首·其二王维【唐代】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7.清平乐·年年雪里李清照【宋代】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公众号语文资料王(yuwenzlw)全集全系列下载8.白梅王冕【元代】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9.早梅张谓【唐代】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村路一作:林村)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10.山园小梅·其一林逋【宋代】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金尊通:樽)11.雪梅·其二卢梅坡【宋代】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12.梅花绝句·其一陆游【宋代】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13.赠范晔诗陆凯【南北朝】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折花一作:折梅)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14.梅花落鲍照【南北朝】中庭多杂树,偏为梅咨嗟。
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
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
(寒风一作:风飚)公众号语文资料王(yuwenzlw)全集全系列下载15.梅花崔道融【唐代】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16.西洲曲佚名【南北朝】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17.忆梅李商隐【唐代】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18.咏早梅 / 扬州法曹梅花盛开何逊【南北朝】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
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
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
朝洒长门泣,夕驻临邛杯。
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
19.墨梅张嵲【宋代】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
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
20.临江仙·梅李清照【宋代】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
为谁憔悴损芳姿。
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
浓香吹尽有谁知。
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21.山中雪后郑燮【清代】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公众号语文资料王(yuwenzlw)全集全系列下载22.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李清照【宋代】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
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
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23.早梅齐己【唐代】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24.红梅王十朋【宋代】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
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
25.早梅柳宗元【唐代】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
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26.寒夜杜耒【宋代】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27.汉宫春·梅晁冲之【宋代】潇洒江梅,向竹梢疏处,横两三枝。
东君也不爱惜,雪压霜欺。
无情燕子,怕春寒、轻失花期。
却是有,年年塞雁,归来曾见开时。
清浅小溪如练,问玉堂何似,茅舍疏篱。
伤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诗。
微云淡月,对江天、分付他谁。
空自忆,清香未减,风流不在人知。
28.绝句王庭筠【元代】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
公众号语文资料王(yuwenzlw)全集全系列下载29.上堂开示颂黄蘖禅师【唐代】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30.西江月·梅花苏轼【宋代】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
海仙时遣探芳丛。
倒挂绿毛么凤。
(么同:幺)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
高情已逐晓云空。
不与梨花同梦。
31.南乡子·冬夜黄升【宋代】万籁寂无声。
衾铁稜稜近五更。
香断灯昏吟未稳,凄清。
只有霜华伴月明。
应是夜寒凝。
恼得梅花睡不成。
我念梅花花念我,关情。
起看清冰满玉瓶。
32.梅花罗邺【唐代】繁如瑞雪压枝开,越岭吴溪免用栽。
却是五侯家未识,春风不放过江来。
33.念奴娇·梅辛弃疾【宋代】疏疏淡淡,问阿谁、堪比天真颜色。
笑杀东君虚占断,多少朱朱白白。
雪里温柔,水边明秀,不借春工力。
骨清香嫩,迥然天与奇绝。
尝记宝篽寒轻,琐窗人睡起,玉纤轻摘。
漂泊天涯空瘦损,犹有当年标格。
万里风烟,一溪霜月,未怕欺他得。
不如归去,阆苑有个人忆。
34.梅花李煜【唐代】殷勤移植地,曲槛小栏边。
共约重芳日,还忧不盛妍。
阻风开步障,乘月溉寒泉。
谁料花前后,蛾眉却不全。
失却烟花主,东君自不知。
清香更何用,犹发去年枝。
35.生查子·重叶梅辛弃疾【宋代】百花头上开,冰雪寒中见。
霜月定相知,先识春风面。
主人情意深,不管江妃怨。
折我最繁枝,还许冰壶荐。
公众号语文资料王(yuwenzlw)全集全系列下载36.虞美人·宜州见梅作黄庭坚【宋代】天涯也有江南信。
梅破知春近。
夜阑风细得香迟。
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
飘到眉心住。
平生个里愿杯深。
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37.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李清照【宋代】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
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
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38.卜算子·竹里一枝梅向子諲【宋代】岁见梅追和一首,终恨有儿女子态耳竹里一枝梅,雨洗娟娟静。
疑是佳人日暮来,绰约风前影。
新恨有谁知,往事何堪省。
梦绕阳台寂寞回,沾袖余香冷。
39.满庭芳·小阁藏春李清照【宋代】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
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
手种江梅渐好,又何必、临水登楼。
无人到,寂寥浑似,何逊在扬州。
从来,知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
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
莫恨香消雪减,须信道、扫迹情留。
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
40.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李清照【宋代】红酥肯放琼苞碎。
探著南枝开遍未。
不知酝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
闷损阑干愁不倚。
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41.早梅道源【明代】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
香闻流水处,影落野人家。
42.卜算子程垓【宋代】几日赏花天,月淡荼_小。
写尽相思唤不来,又是花飞了。
春在怕愁多,春去怜欢少。
一夜安排梦不成,月堕西窗晓。
公众号语文资料王(yuwenzlw)全集全系列下载43.梅花绝句·其二陆游【宋代】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
44.临江仙·探梅辛弃疾【宋代】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
一枝先破玉溪春。
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
剩向空山餐秀色,为渠著句清新。
竹根流水带溪云。
醉中浑不记,归路月黄昏。
45.菩萨蛮·梅雪周邦彦【宋代】银河宛转三千曲。
浴凫飞鹭澄波绿。
何处是归舟。
夕阳江上楼。
天憎梅浪发。
故下封枝雪。
深院卷帘看。
应怜江上寒。
46.访妙玉乞红梅曹雪芹【清代】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
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孀娥槛外梅。
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
槎枒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
47.疏影·苔枝缀玉姜夔【宋代】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
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二妓肆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
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
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
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
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
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
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48.梅花陈亮【宋代】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49.暗香疏影姜夔【宋代】【序】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
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
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暗香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
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疏影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
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
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
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
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
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
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公众号语文资料王(yuwenzlw)全集全系列下载50.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李商隐【唐代】匝路亭亭艳,非时裛裛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51.早梅谢燮【南北朝】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52.长相思·惜梅刘克庄【宋代】寒相催。
暖相催。
催了开时催谢时。
丁宁花放迟。
角声吹。
笛声吹。
吹了南枝吹北枝。
明朝成雪飞。
53.题画梅李方膺【清代】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