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师 数学院 数据结构试验报告资料
川师数学院数据结构试验报告资料

char data[QueueSize];
int front,rear;
}SqQueue;
void InitQueue(SqQueue &qu)
{
= =0;
}
status EnQueue(SqQueue &qu,char x)
{
if( +1)%QueueSize==
return 0;
=+1)%QueueSize;
{
if (!In(c,OP)){Push(OPND,c);c=getchar();}
else
switch(Precede(GetTop(OPTR),c))
{
case '<' : Push(OPTR,c); c = getchar();
break;
case '=' : Pop(OPTR,c); c = getchar();
3.编写实验报告。
实验结果:入程序代码并进行调试和算法分析;
2.编写实验报告。
实验结果:
入程序代码并进行调试和算法分析;2.编写实验报告。
实验结果:
(1)/*队列存储*/
#include ""
typedef int status;
#define QueueSize 10
typedef struct sqqueue
GetHead(qu,e);
printf("Queue of top elem is: %c\n",e);
printf("show of Queue:\n");
while(!QueueEmpty(qu))
{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简版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践,加深对数据结构的理解,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操作,并学会运用数据结构解决实际问题。
实验背景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中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它是研究各种数据结构及其相应算法的学科。
数据结构可以提供对数据的组织、存储和管理方式,从而有效地支持计算机程序的设计和运行。
实验内容本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线性表的操作- 插入操作:向线性表的指定位置插入元素。
- 删除操作:从线性表中删除指定位置的元素。
- 查找操作:在线性表中查找指定元素。
- 遍历操作:依次访问线性表中的所有元素。
2. 栈的应用- 中缀表达式转后缀表达式:将带有括号的中缀表达式转换为无括号的后缀表达式。
- 后缀表达式求值:根据后缀表达式计算其值。
3. 队列的应用- 模拟打印任务:根据打印任务的到达时间和执行时间,模拟打印机的工作过程。
4. 递归的应用- 计算斐波那契数列:通过递归函数计算斐波那契数列的第n 项值。
实验步骤根据实验内容,进行以下步骤:1. 线性表的操作1. 初始化线性表。
2. 实现插入操作,并在指定位置插入元素。
3. 实现删除操作,并从指定位置删除元素。
4. 实现查找操作,并根据指定元素在线性表中查找。
5. 实现遍历操作,并依次访问线性表中的所有元素。
2. 栈的应用1. 实现中缀表达式转后缀表达式的函数,并进行测试。
2. 实现后缀表达式求值的函数,并进行测试。
3. 队列的应用1. 实现模拟打印任务的函数,并根据指定的打印任务进行测试。
4. 递归的应用1. 实现计算斐波那契数列的递归函数,并计算第n项的值。
实验结果经过上述步骤的实现和测试,得到以下实验结果:- 线性表的操作:插入、删除、查找和遍历操作均得到正确的结果。
- 栈的应用:中缀表达式转后缀表达式和后缀表达式求值的函数均能正确运行。
- 队列的应用:模拟打印任务的函数能够按照指定的顺序执行打印任务。
- 递归的应用:计算斐波那契数列的递归函数能够正确计算任意一项的值。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实验一一、实验目的及要求理解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熟练掌握顺序表结构及其有关算法的设计;理解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熟练掌握动态链表结构及其有关算法的设计;根据具体问题的需要,设计出合理的表示数据的链表结构,并设计相关算法;深入了解栈和队列的特性,以便在实际问题背景下灵活运用他们;同时巩固对这两种结构的构造方法的理解。
二、实验环境硬件:计算机软件:Microsoft Visual C++三、实验内容1.以顺序表作存储结构,实现线性表的插入、删除;2.以单链表作存储结构,实现有序表的合并;3.利用栈(以顺序栈作存储结构)实现进制转换,并用队列(以链队列作存储结构)计算并打印杨辉三角。
四、源程序清单五、实验结果六、总结实验二一、实验目的及要求掌握二叉树的动态存储结构--二叉链表,掌握二叉树的三种遍历方法,会运用三种遍历的方法求解有关问题。
二、实验环境硬件:计算机软件:Microsoft Visual C++三、实验内容1.以二叉链表作存储结构,建立一棵二叉树;2.输出其先序、中序、后序遍历序列;3.求出它的深度;4.统计其叶子结点数四、源程序清单五、实验结果六、总结实验三一、实验目的及要求掌握图的存储结构及其建立算法,熟练掌握图的两种遍历算法及其应用。
二、实验环境硬件:计算机软件:Microsoft Visual C++三、实验内容1.以邻接矩阵法作存储结构,建立一个无向图;2.输出该图的深度优先搜索序列;3.输出该图的广度优先搜索序列;4. 设计算法求出该图的连通分量个数及边的数目。
四、源程序清单五、实验结果六、总结实验四一、实验目的及要求掌握顺序表的查找方法,尤其是折半查找方法。
掌握二叉排序树的查找算法。
二、实验环境硬件:计算机软件:Microsoft Visual C++三、实验内容1.建立一个顺序表,用顺序查找的方法对其实施查找;2.建立一个有序表,用折半查找的方法对其实施查找;3.建立一个二叉排序树,根据给定值对其实施查找;4.对同一组数据,试用三种方法查找某一相同数据,并尝试进行性能分析。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引言: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数据结构的学习和实践,加深对数据结构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探索各种数据结构的特点、优势和适用场景,并通过实验验证它们的效果和性能。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实验的目的、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以及对结果的分析和总结。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以下内容:1. 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各种数据结构的特点、优势和适用场景;3. 数据结构的实现方式和算法;4. 数据结构的性能分析和优化。
二、实验设计:1. 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编程语言为C++,开发环境为Visual Studio。
2. 实验内容:本次实验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线性表的实现和应用;(2)栈和队列的实现和应用;(3)树和图的实现和应用;(4)排序和查找算法的实现和应用。
3. 实验步骤:(1)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进行实现;(2)编写相应的代码,并进行调试;(3)运行程序,测试数据结构的功能和性能;(4)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三、实验结果:1. 线性表的实现和应用: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实现了顺序表和链表两种线性表结构,并对它们进行了性能测试。
通过测试,我们发现顺序表适用于频繁进行查找操作的场景,而链表适用于频繁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的场景。
2. 栈和队列的实现和应用:我们实现了栈和队列两种数据结构,并进行了相应的性能测试。
通过测试,我们发现栈适用于需要实现后进先出(LIFO)的场景,而队列适用于需要实现先进先出(FIFO)的场景。
3. 树和图的实现和应用:我们实现了二叉树和图两种数据结构,并进行了相应的性能测试。
通过测试,我们发现二叉树适用于需要进行快速查找和排序的场景,而图适用于需要表示复杂关系和网络结构的场景。
4. 排序和查找算法的实现和应用:我们实现了常见的排序和查找算法,并进行了相应的性能测试。
通过测试,我们发现快速排序和二分查找算法在大规模数据处理中具有较高的效率和性能。
数据结构实训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中一个重要的基础学科,它研究如何有效地组织和存储数据,并实现对数据的检索、插入、删除等操作。
为了更好地理解数据结构的概念和原理,我们进行了一次数据结构实训实验,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数据结构的认识。
二、实验目的1. 掌握常见数据结构(如线性表、栈、队列、树、图等)的定义、特点及操作方法。
2. 熟练运用数据结构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算法设计能力。
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实验报告撰写能力。
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线性表(1)实现线性表的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
(2)实现线性表的插入、删除、查找等操作。
2. 栈与队列(1)实现栈的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
(2)实现栈的入栈、出栈、判断栈空等操作。
(3)实现队列的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
(4)实现队列的入队、出队、判断队空等操作。
3. 树与图(1)实现二叉树的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
(2)实现二叉树的遍历、查找、插入、删除等操作。
(3)实现图的邻接矩阵和邻接表存储。
(4)实现图的深度优先遍历和广度优先遍历。
4. 算法设计与应用(1)实现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等基本排序算法。
(2)实现二分查找算法。
(3)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四、实验步骤1. 熟悉实验要求,明确实验目的和内容。
2. 编写代码实现实验内容,对每个数据结构进行测试。
3.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和经验。
4. 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内容、步骤、结果分析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线性表(1)顺序存储的线性表实现简单,但插入和删除操作效率较低。
(2)链式存储的线性表插入和删除操作效率较高,但存储空间占用较大。
2. 栈与队列(1)栈和队列的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实现简单,但顺序存储空间利用率较低。
(2)栈和队列的入栈、出队、判断空等操作实现简单,但需要考虑数据结构的边界条件。
3. 树与图(1)二叉树和图的存储结构实现复杂,但能够有效地表示和处理数据。
数据结构 实验报告完整版

四川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实验报告册院系名称:计算机科学学院课程名称:数据结构实验学期2010 年至2011 年第一学期专业班级:2010级教育技术学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实验最终成绩:实验报告须知1.学生填写实验报告应按规范填写,填写格式见由任课老师给出的实验报告样本;2.学生应填写的内容包括:封面相关栏目、第一页中‘本学期(年)开设实验课程情况一览表’中的实验名称、学时数;每次报告中的实验性质、同组人姓名、实验日期、以及实验报告中的一至五项;3.教师填写内容为:实验评价、每次报告成绩、第一页中‘本学期(年)开设实验课程情况一览表’中成绩、及封面的实验最终成绩;4.学生实验结束后,教师应对学生实验结果进行核实,学生方可离开实验室。
5、实验成绩等级分为(90-100分)优,(80-89分)良,(70-79分)中,(60-69分)及格,(59分)不及格。
6.本实验册应妥善保管,本课程实验结束后应交回实验室。
本学期(年)开设实验课程情况一览表实验报告(1)分析:(1)类C语言面对对象,而C语言面对过程;(2)核心算法就相当于C语言的程序;(3)初步了解三元组的建立等知识;(4)初步了解利用C++编程的步骤及编程的组成部分;(5)初次接触还是对很多地方倍感疑惑,需要多多操作理解;实验报告(2)实验名称线性表实验:顺序存储、链式存储同组人姓名实验性质□基本操作■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日期2010年10月9日实验成绩教师评价: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实验报告□其它□五、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评价结果:1)顺序存储2)链式存储分析:实验报告(3)五、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评价结果:1)括号匹配2)队列存储1.链式存储队列2.循环存储队列分析:通过此次的数据结构实验,让我对队列的基本结构有了进一步了解了,以及队列上一些基本操作的实现,掌握了队列在我们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在编程时的基本技巧.不过在编程过程中还是出现了让人头疼的地方,不过同过自己的翻阅资料还是可以独立的解决编程中的问题的,通过本次的实验让自己所学的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加深了对C语言的了解.实验报告(4)实验名称稀疏矩阵实验同组人姓名实验性质□基本操作□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日期实验成绩教师评价: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实验报告□其它□教师签名:分析:注意与C语言的矩阵转置相区分;不要混淆这两个的方案;实验报告(5)。
数据结构 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通过本次实验,旨在加深对常见数据结构(如链表、栈、队列、树、图等)的理解和应用,提高编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编程语言为C++,开发工具为Visual Studio 2019。
操作系统为 Windows 10。
三、实验内容1、链表的实现与操作创建一个单向链表,并实现插入、删除和遍历节点的功能。
对链表进行排序,如冒泡排序或插入排序。
2、栈和队列的应用用栈实现表达式求值,能够处理加、减、乘、除和括号。
利用队列实现银行排队系统的模拟,包括顾客的到达、服务和离开。
3、二叉树的遍历与操作构建一棵二叉树,并实现前序、中序和后序遍历。
进行二叉树的插入、删除节点操作。
4、图的表示与遍历用邻接矩阵和邻接表两种方式表示图。
实现图的深度优先遍历和广度优先遍历。
四、实验步骤及结果1、链表的实现与操作首先,定义了链表节点的结构体:```cppstruct ListNode {int data;ListNode next;ListNode(int x) : data(x), next(NULL) {}};```插入节点的函数:```cppvoid insertNode(ListNode& head, int val) {ListNode newNode = new ListNode(val);head = newNode;} else {ListNode curr = head;while (curr>next!= NULL) {curr = curr>next;}curr>next = newNode;}}```删除节点的函数:```cppvoid deleteNode(ListNode& head, int val) {if (head == NULL) {return;}ListNode temp = head;head = head>next;delete temp;return;}ListNode curr = head;while (curr>next!= NULL && curr>next>data!= val) {curr = curr>next;}if (curr>next!= NULL) {ListNode temp = curr>next;curr>next = curr>next>next;delete temp;}}```遍历链表的函数:```cppvoid traverseList(ListNode head) {ListNode curr = head;while (curr!= NULL) {std::cout << curr>data <<"";curr = curr>next;}std::cout << std::endl;}```对链表进行冒泡排序的函数:```cppvoid bubbleSortList(ListNode& head) {if (head == NULL || head>next == NULL) {return;}bool swapped;ListNode ptr1;ListNode lptr = NULL;do {swapped = false;ptr1 = head;while (ptr1->next!= lptr) {if (ptr1->data > ptr1->next>data) {int temp = ptr1->data;ptr1->data = ptr1->next>data;ptr1->next>data = temp;swapped = true;}ptr1 = ptr1->next;}lptr = ptr1;} while (swapped);}```测试结果:创建了一个包含 5、3、8、1、4 的链表,经过排序后,输出为 1 3 4 5 8 。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数据结构的学习和实践,掌握基本的数据结构概念、原理及其应用,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提升编程实践能力。
二、实验背景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基础,它研究数据的存储方式和组织形式,以及数据之间的关系和操作方法。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合理选用和使用数据结构,能够提高算法效率,优化内存利用,提升软件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线性表的基本操作:包括线性表的创建、插入、删除、查找、修改等操作。
通过编程实现不同线性表的操作,掌握它们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2.栈和队列的应用:栈和队列是常用的数据结构,通过实现栈和队列的基本操作,学会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利用栈实现括号匹配,利用队列实现银行排队等。
3.递归和回溯算法:递归和回溯是解决很多求解问题的常用方法。
通过编程实现递归和回溯算法,理解它们的思想和应用场景。
4.树和二叉树的遍历:学习树和二叉树的遍历方法,包括前序、中序和后序遍历。
通过编程实现这些遍历算法,加深对树结构的理解。
5.图的基本算法:学习图的基本存储结构和算法,包括图的遍历、最短路径、最小生成树等。
通过编程实现这些算法,掌握图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四、实验过程1.具体实验内容安排:根据实验要求,准备好所需的编程环境和工具。
根据实验要求逐步完成实验任务,注意记录并整理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2.实验数据采集和处理:对于每个实验任务,根据要求采集并整理测试数据,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和结果。
3.实验结果展示和分析:将实验结果进行适当的展示,例如表格、图形等形式,分析实验结果的特点和规律。
4.实验总结与反思:总结实验过程和结果,回顾实验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步骤和要求完成实验任务后,得到了相应的实验结果。
对于每个实验任务,根据实验结果进行适当的分析。
川师数学院数据结构试验报告资料

int i=0;
Sqlist p=L->next ;
while(p!=NULL)
{
i++; p=p->next;
}
return i;
}
int Getelem(Sqlist L,int i)
{
int j=1,e;
Sqlist p=L->next;
while(j<i)
{
p=p->next ; j++;
3.编写实验报告。
实验结果://动态分配数组空间
#include "stdio.h"
#include "malloc.h"
int size,i;
int *pArray;
int *p;
void malloc_size()
{
pArray=(int *)malloc(size*(sizeof(int)));
{
p=p->next ;j++;
}
printf("在第%d个位置插入数据:%d\n",i,x);
s->next =p->next ; p->next =s;
return 1;
}
int Delelem(Sqlist &L,int i)
{
int j=1;
Sqlist p,q;
p=L;
if(i<1||i>Getlength(L))
for(i=0;i<size;i++)
{
printf("pArray[%d]= ",i);
scanf("%d",&pArray[i]);
数据结构实验实训总结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结构作为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基础,已经成为现代软件开发和数据处理的关键技术。
为了提高学生的数据结构应用能力,我们学校开设了数据结构实验实训课程。
本课程旨在通过实验实训,使学生深入理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性质、应用,掌握各种数据结构的实现方法,提高编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本次数据结构实验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性质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线性表、栈、队列、串、树、图等基本数据结构的概念、性质和应用场景。
2. 数据结构的存储结构通过实验,使学生熟悉线性表、栈、队列、串、树、图等数据结构的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方法,了解不同存储结构的优缺点。
3. 数据结构的操作算法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线性表、栈、队列、串、树、图等数据结构的插入、删除、查找、遍历等基本操作算法。
4. 数据结构的实际应用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数据结构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网络数据结构、数据库数据结构、人工智能数据结构等。
三、实验过程1. 实验准备在实验开始前,教师首先对实验内容进行讲解,使学生了解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和实验要求。
同时,教师要求学生预习实验内容,熟悉相关理论知识。
2. 实验实施(1)线性表:通过实现线性表的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实现插入、删除、查找等操作。
(2)栈和队列:通过实现栈和队列的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实现入栈、出栈、入队、出队等操作。
(3)串:通过实现串的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实现串的插入、删除、查找等操作。
(4)树:通过实现二叉树、二叉搜索树、平衡二叉树等,实现树的插入、删除、查找、遍历等操作。
(5)图:通过实现图的邻接矩阵和邻接表存储,实现图的插入、删除、查找、遍历等操作。
3. 实验总结实验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总结,总结实验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四、实验成果通过本次数据结构实验实训,学生取得了以下成果:1. 掌握了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场景。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深入理解数据结构的概念、特性和应用,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问题解决和算法设计。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数组的创建和操作:- 数组的定义和初始化- 数组元素的读取和修改- 数组的遍历和排序2. 链表的创建和操作:- 单链表的定义和初始化- 单链表的插入和删除- 单链表的遍历和逆序输出3. 栈和队列的创建和操作:- 栈的初始化和压栈、弹栈操作- 队列的初始化和入队、出队操作4. 树的创建和操作:- 二叉树的定义和初始化- 二叉树的遍历(前序、中序、后序遍历)- 二叉树的查找、插入和删除操作三、实验步骤和方法1. 数组的创建和操作:- 根据题目要求,声明和初始化数组;- 使用循环结构,遍历数组,并根据需求进行元素的修改;- 运用排序算法对数组进行排序,并验证排序结果的正确性。
2. 链表的创建和操作:- 根据题目要求,创建单链表的结构体和相关操作函数;- 使用动态内存分配函数malloc(),创建链表节点并插入到链表中;- 根据题目要求,设计相应的插入和删除函数,实现链表的插入和删除操作;- 遍历链表,并将链表节点的数据逆序输出。
3. 栈和队列的创建和操作:- 根据题目要求,创建栈和队列的结构体和相关操作函数;- 使用数组和指针实现栈和队列的功能,并初始化相关变量;- 实现栈的压栈和弹栈操作,并验证结果的正确性;- 实现队列的入队和出队操作,并验证结果的正确性。
4. 树的创建和操作:- 根据题目要求,创建二叉树的结构体和相关操作函数;- 使用动态内存分配函数malloc(),创建二叉树的节点,并根据题目要求插入到二叉树中;- 实现二叉树的遍历(前序、中序、后序遍历),并验证遍历结果的正确性;- 根据题目要求,实现二叉树的查找、插入和删除操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按照题目的要求,使用所学的数据结构相关知识,设计了相应的代码,并通过调试和运行,得到了实验结果。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是针对数据结构概念与应用的课程要求进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践掌握各种数据结构的基本操作和应用场景。
在实验中,我们学习了线性表、栈、队列、二叉树等数据结构,并实现了它们的各种操作。
通过实验,我们深入理解了数据结构的原理和应用,并且掌握了如何在实际项目中应用各种数据结构来解决问题。
1. 引言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研究如何组织和存储数据以及如何在这些数据上进行操作。
它对于算法的设计和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践,加深对数据结构的理解,并掌握其基本操作和应用场景。
2.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1) 理解线性表、栈、队列和二叉树等数据结构的概念和特点;(2) 掌握各种数据结构的基本操作,如插入、删除、查找等;(3) 学会在实际项目中应用各种数据结构,解决实际问题。
3. 实验工具本实验使用的工具有:(1) 编程语言:C++;(2) 集成开发环境:Visual Studio;(3) 相关库:标准模板库(STL)。
4. 实验内容和步骤4.1 线性表线性表是最基本的数据结构之一,它包括顺序表和链表两种形式。
在本实验中,我们实现了一个基于顺序表的线性表。
具体步骤如下:(1) 定义线性表的数据结构和基本操作函数;(2) 实现线性表的初始化、插入、删除、查找、修改等基本操作;(3) 编写测试代码,验证线性表的功能和正确性。
4.2 栈栈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它遵循先进后出(LIFO)的原则。
在本实验中,我们实现了一个基于数组的栈。
具体步骤如下:(1) 定义栈的数据结构和基本操作函数;(2) 实现栈的初始化、入栈、出栈、查看栈顶元素等基本操作;(3) 编写测试代码,验证栈的功能和正确性。
4.3 队列队列是另一种特殊的线性表,它遵循先进先出(FIFO)的原则。
在本实验中,我们实现了一个基于链表的队列。
具体步骤如下:(1) 定义队列的数据结构和基本操作函数;(2) 实现队列的初始化、入队、出队、查看队首元素等基本操作;(3) 编写测试代码,验证队列的功能和正确性。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一、引言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涉及到组织和管理数据的方式和算法。
数据结构实验是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必修实践课程之一,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探索不同的数据结构类型,并理解它们的优势和应用。
本报告旨在总结我在数据结构实验中的学习和实践经验。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熟练掌握线性表、二叉树和图等常见数据结构的构建与操作方法。
通过编写代码,我们可以加深对这些数据结构的理解并且通过实验验证其性能。
三、实验过程1.线性表实验:在这一部分,我们使用C++语言实现了顺序表和链表两种线性表的数据结构,并比较了它们在插入、删除、查找等操作上的性能差异。
2.二叉树实验:我们在实验中实现了二叉树的构建和遍历算法,包括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和后序遍历。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不同的遍历算法对于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效果。
3.图实验:本次实验中,我们实现了图的邻接矩阵和邻接表两种存储结构,并比较了它们在图的遍历和搜索等操作上的性能差异。
同时,我们还实现了最小生成树和最短路径算法,这些算法对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四、实验结果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对于插入和删除等频繁变动的操作,链表比顺序表更适合,因为链表的插入和删除操作时间复杂度为O(1),而顺序表的插入和删除操作时间复杂度为O(n)。
2.在二叉树的遍历中,前序遍历是最简单和常用的一种方式,而中序遍历和后序遍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更有用。
例如,在寻找路径上的节点时,后序遍历可以更方便地找出叶子节点。
3.在图的存储中,邻接表比邻接矩阵更节省空间,特别在稀疏图的情况下。
而邻接矩阵在搜索操作中更高效,因为邻接矩阵可以在O(1)的时间内检查两个节点之间是否存在边。
4.最小生成树和最短路径算法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例如在城市规划和网络布线中。
通过实验可以发现,Prim算法和Dijkstra算法都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对线性表、二叉树和图等常见数据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通过实践中的编码和测试,提高了我的编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实验)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实验)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实验)1. 实验目的1.1 理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操作1.2 学会使用数据结构解决实际问题1.3 掌握常用数据结构的实现和应用2. 实验环境2.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2 编程语言:C++2.3 开发工具:Visual Studio3. 实验内容3.1 实验一:线性表的实现和应用3.1.1 设计并实现线性表的基本操作函数3.1.2 实现线性表的插入、删除、查找等功能 3.1.3 实现线性表的排序算法3.1.4 应用线性表解决实际问题3.2 实验二:栈和队列的实现和应用3.2.1 设计并实现栈的基本操作函数3.2.2 设计并实现队列的基本操作函数3.2.3 实现栈和队列的应用场景3.2.4 比较栈和队列的优缺点3.3 实验三:树的实现和应用3.3.1 设计并实现二叉树的基本操作函数3.3.2 实现二叉树的创建、遍历和查找等功能3.3.3 实现树的遍历算法(前序、中序、后序遍历)3.3.4 应用树解决实际问题4. 数据结构实验结果4.1 实验一的结果4.1.1 线性表的基本操作函数实现情况4.1.2 线性表的插入、删除、查找功能测试结果4.1.3 线性表的排序算法测试结果4.1.4 线性表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效果4.2 实验二的结果4.2.1 栈的基本操作函数实现情况4.2.2 队列的基本操作函数实现情况4.2.3 栈和队列的应用场景测试结果4.2.4 栈和队列优缺点的比较结果4.3 实验三的结果4.3.1 二叉树的基本操作函数实现情况4.3.2 二叉树的创建、遍历和查找功能测试结果 4.3.3 树的遍历算法测试结果4.3.4 树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效果5. 实验分析与总结5.1 实验问题与解决方案5.2 实验结果分析5.3 实验总结与心得体会6. 附件附件一:实验源代码附件二:实验数据7. 法律名词及注释7.1 版权:著作权法规定的对原创作品享有的权利7.2 专利:国家授予的在一定时间内对新型发明享有独占权利的证书7.3 商标:作为标识企业商品和服务来源的标志的名称、符号、图案等7.4 许可协议:指允许他人在一定条件下使用自己的知识产权的协议。
数据结构课程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课程实验报告目录1. 实验简介1.1 实验背景1.2 实验目的1.3 实验内容2. 实验方法2.1 数据结构选择2.2 算法设计2.3 程序实现3. 实验结果分析3.1 数据结构性能分析3.2 算法效率比较3.3 实验结论4. 实验总结1. 实验简介1.1 实验背景本实验是数据结构课程的一次实践性操作,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数据结构的理解和运用。
1.2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学生将学会如何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来解决特定问题,了解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的关系并能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1.3 实验内容本实验将涉及对一些经典数据结构的使用,如链表、栈、队列等,并结合具体问题进行算法设计和实现。
2. 实验方法2.1 数据结构选择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比如针对需要频繁插入删除操作的情况可选择链表。
2.2 算法设计针对每个问题,需要设计相应的算法来实现功能,要考虑算法的效率和实际应用情况。
2.3 程序实现根据算法设计,编写相应的程序来实现功能,并进行调试测试确保程序能够正确运行。
3. 实验结果分析3.1 数据结构性能分析在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对不同数据结构的使用进行性能分析,如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等,以便选择最优的数据结构。
3.2 算法效率比较实验完成后,可以对不同算法在同一数据结构下的效率进行比较分析,找出最优算法。
3.3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得出结论并总结经验教训,为后续的数据结构和算法设计提供参考。
4.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将对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据结构实验的报告

试验编号:______四川师大数据结构实验报告2011 年3 月27 日计算机科学学院09 级4 班实验名称:线性表实验姓名:余燕敏学号:2009110468 指导老师:李敏实验成绩:________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熟悉线性表的基本运算在两种存储结构(顺序结构和链式结构)上的实现;2)以线性表的各种操作(建立、插入、删除等)的实现为重点;3)通过本次实习帮助学生加深对高级语言C语言的使用(特别是函数参数、指针类型、链表的使用)。
2)认真阅读和掌握本实验的参考程序,上机运行本程序,保存和打印出程序的运行结果,并结合程序进行分析。
按照你对线性表的操作需要,重新改写主程序并运行,打印出文件清单和运行结果。
二、实验内容1)编程实现线性表两种存储结构中的基本操作的实现(线性表的创建、插入、删除和查找),并设计一个主菜单完成各个功能的调用。
三、实验主要流程、基本操作或核心代码、算法片段(该部分如不够填写,请填写至附页)<一>顺序表:主函数main主要调用子函数InitList_Sq(&sq)顺序表的创建、ListInsert_Sq(&sq,s,number)顺序表的插入、PrintNumber(sq)打印新得的数、ListDelete_Sq(&sq,s,&number顺序表的删除,建立新的整型变量s、ret、number,字符变量char。
子函数InitList_Sq(&sq)完成顺序表的创建功能,先构造一个空表L,并设置空表长度为0,然后初始存储容量。
子函数ListInsert_Sq(&sq,s,number)完成顺序表的插入的功能,if(L->length>=L->listsize) {newbase=(ElemType*)realloc(L->elem,(L->listsize+LISTINCREMENT)*sizeof(ElemType));}表示若当前存储空间已满,还要增加分配。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基础课程,通过实验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数据结构的概念、原理和应用。
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包括:1、熟悉常见的数据结构,如链表、栈、队列、树和图等。
2、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操作,如创建、插入、删除、遍历等。
3、提高编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合适的数据结构解决具体的问题。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编程语言为C++,开发环境为Visual Studio 2019。
三、实验内容1、链表的实现与操作单向链表的创建、插入和删除节点。
双向链表的实现和基本操作。
循环链表的特点和应用。
2、栈和队列的实现栈的后进先出特性,实现入栈和出栈操作。
队列的先进先出原则,完成入队和出队功能。
3、树的操作二叉树的创建、遍历(前序、中序、后序)。
二叉搜索树的插入、查找和删除操作。
4、图的表示与遍历邻接矩阵和邻接表表示图。
深度优先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算法的实现。
四、实验步骤及结果1、链表的实现与操作单向链表:首先,定义了链表节点的结构体,包含数据域和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域。
通过创建链表头节点,并使用循环依次插入新节点,实现了链表的创建。
插入节点时,根据指定位置找到插入点的前一个节点,然后修改指针完成插入操作。
删除节点时,同样找到要删除节点的前一个节点,修改指针完成删除。
实验结果:成功创建、插入和删除了单向链表的节点,并正确输出了链表的内容。
双向链表:双向链表节点结构体增加了指向前一个节点的指针。
创建、插入和删除操作需要同时维护前后两个方向的指针。
实验结果:双向链表的各项操作均正常,能够双向遍历链表。
循环链表:使链表的尾节点指向头节点,形成循环。
在操作时需要特别注意循环的边界条件。
实验结果:成功实现了循环链表的创建和遍历。
2、栈和队列的实现栈:使用数组或链表来实现栈。
入栈操作将元素添加到栈顶,出栈操作取出栈顶元素。
实验结果:能够正确进行入栈和出栈操作,验证了栈的后进先出特性。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数据结构试验报告1一、试验目的及要求1)把握栈和队列这两种特别的线性表,熟识它们的特性,在实际问题背景下敏捷运用它们。
本试验训练的要点是“栈”和“队列”的观点;二、试验内容1) 利用栈,实现数制转换。
2) 利用栈,实现任一个表达式中的语法检查(选做)。
3) 编程实现队列在两种存储结构中的基本操作(队列的初始化、判队列空、入队列、出队列);三、试验流程、操作步骤或核心代码、算法片段挨次栈:Status InitStack(SqStack if(!S.base)return ERROR;S.top=S.base;S.stacksize=STACK_INIT_SIZE; return OK;}Status DestoryStack(SqStack return OK;}Status ClearStack(SqStack return OK;}Status StackEmpty(SqStack S) {if(S.base==S.top)return OK;return ERROR;}int StackLength(SqStack S){return S.top-S.base;}Status GetTop(SqStack S,ElemType if(!S.base) return ERROR;S.top=S.base+S.stacksize;S.stacksize+=STACKINCREMENT;}*S.top++=e; return OK;}Status Push(SqStackif(!S.base)return ERROR;S.top=S.base+S.stacksize; S.stacksize+=STACKINCREMENT; }*S.top++=e;return OK;}Status Pop(SqStacke=*--S.top;return OK;}Status StackTraverse(SqStack S){ElemType *p;p=(ElemType *)malloc(sizeof(ElemType)); if(!p) return ERROR;p=S.top;while(p!=S.base)//S.top上面一个...{p--;printf("%d ",*p);}return OK;} Status Compare(SqStackElemType e,x;InitStack(S);flag=OK;printf("请输入要进栈或出栈的元素:"); while((x= getchar)!='#'break;case ')':if(Pop(S,e)==ERROR || e!='('){printf("没有满意条件\n");flag=FALSE;}break;case ']':if ( Pop(S,e)==ERROR || e!='[')flag=FALSE;break;case '}':if ( Pop(S,e)==ERROR || e!='{') flag=FALSE;break;}}if (flag elsereturn ERROR;}链队列:Status InitQueue(LinkQueueif (!Q.front) return ERROR; Q.front->next = NULL;return OK;}Status DestoryQueue(LinkQueue free(Q.front);Q.front=Q.rear;}return OK;}Status QueueEmpty(LinkQueue return ERROR;}Status QueueLength(LinkQueue Q) {int i=0;QueuePtr p,q;p=Q.front;while(p->next){i++;p=Q.front;q=p->next; p=q;}return i;}Status GetHead(LinkQueue Q,ElemType p=Q.front->next;if(!p)return ERROR;e=p->data;return e;}Status ClearQueue(LinkQueuewhile(Q.front->next ){p=Q.front->next;free(Q.front);Q.front=p;}Q.front->next=NULL;Q.rear->next=NULL;return OK;}Status EnQueue(LinkQueuep=(QueuePtr)malloc(sizeof (QNode)); if(!p)return ERROR;p->data=e;p->next=NULL; Q.rear->next = p;Q.rear=p; //p->next 为空return OK;}Status DeQueue(LinkQueueif (Q.front == Q.rear)return ERROR;p = Q.front->next;e = p->data;Q.front->next = p->next;if (Q.rear == p)Q.rear = Q.front; //只有一个元素时(不存在指向尾指针) free (p);return OK;}Status QueueTraverse(LinkQueue Q) {QueuePtr p,q;if( QueueEmpty(Q)==OK){printf("这是一个空队列!\n"); return ERROR;}p=Q.front->next;while(p){q=p;printf("%ddata); q=p->next;p=q;}return OK;}循环队列:Status InitQueue(Sueue if(!Q.base)exit(OWERFLOW);Q.front=Q.rear=0; return OK;}Status EnQueue(Sueuereturn ERROR;Q.base[Q.rear]=e;Q.rear=(Q.rear+1)%MAXQSIZE;return OK;}Status DeQueue(Sueuee=Q.base[Q.front];Q.front=(Q.front+1)%MAXQSIZE;return OK;}int QueueLength(Sueue Q){return(Q.rear-Q.front+MAXQSIZE)%MAXQSIZE; }Status DestoryQueue(Sueuereturn OK;}Status QueueEmpty(Sueue Q) //判空{if(Q.front ==Q.rear)return OK;return ERROR;}Status QueueTraverse(Sueue Q) {if(Q.front==Q.rear)printf("这是一个空队列!");while(Q.front%MAXQSIZE!=Q.rear)} {printf("%dweight=*w;p->parent=p->rchild=p->lchild=0;}for(;iweight=p->parent=p->rchild=p->lchild=0;}for(i=n+1;i>n;w=(int*)malloc((n+1)*sizeof(int)); //记录权值,号单元未用ch=(char*)malloc((n+1)*sizeof(char));//记录字符,号单元未用cout<<"依次输入待编码的字符data及其权值weight"<for(i=1;i<=n;i++){cout<<"dat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p->data ;
printf("第%d个元素是:%d\n",i,e);
return 1;
}
int Locatelem(Sqlist L,int x)
{
int i=0;
Sqlist p=L->next ;
while(p!=NULL&&p->data !=x)
{
p=p->next ; i++;
}
(2)有序表的合并;
(3)集合的并、交、补运算;
实验准备:
1)计算机设备;2)程序调试环境的准备,如TC环境;3)实验内容的算法分析与代码设计与分析准备。
实验步骤:
1.录入程序代码并进行调试和算法分析;
2.编写实验报告。
实验结果:
//线性链表
#include "malloc.h"
#include "stdio.h"
qu.rear =(qu.rear+1)%QueueSize;
qu.data[qu.rear]=x;
return 1;
}
status DeQueue(SqQueue &qu,char &x)
{
if(qu.rear==qu.front )
return 0;
qu.front =(qu.front +1)%QueueSize;
(2)学会用类C的语言对算法进行描述的方法,将类C算法转换成C源程序的方法和过程;
(3)抽象数据类型的定义和表示、实现;
(4)加深对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之间关系的理解;
(5)初步建立起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的概念。
实验内容:(类C算法的程序实现)
(1)输入一组数据存入数组中,并将数据元素的个数动态地由输入函数完成。求输入数据的最大值、最小值,并通过函数参数返回所求结果;
{
p=p->next ;j++;
}
printf("在第%d个位置插入数据:%d\n",i,x);
s->next =p->next ; p->next =s;
return 1;
}
int Delelem(Sqlist &L,int i)
{
int j=1;
Sqlist p,q;
p=L;
if(i<1||i>Getlength(L))
r=L;
for(i=0;i<n;i++)
{
s=(Sqlist)malloc(sizeof(Sqlist));
s->data =a[i]; s->next=NULL;
r->next =s ; r =s;
}
}
int Inselem(Sqlist &L,int i,int x)
{
//1、将所建新结点s的next域指向p的下一结点:s->next=p->next
for(i=0;i<size;i++)
{
printf("pArray[%d]= ",i);
scanf("%d",&pArray[i]);
}
return *pArray;
}
int Compare()
{
int x,y,i;
x=y=p[0];
for(i=0;i<size;i++)
{
if(x>=p[i]) x=p[i];
}
}
void CreatlistR(Sqlist &L,int a[],int n)//尾插法
{
//将新结点插到当前链表表尾,为此必须新增一个尾指针r,使其始终指向当前链表的尾结点
Sqlist s,r;
int i;
L=(Sqlist)malloc(sizeof(Sqlist));
L->next =NULL;
case 2: printf("按尾插法建立线性表:\n");input(Array,M);CreatlistR(L,Array,M);break;
}
printf("原线性表数据为:\n");Displist(L);
Getelem(L,3); Locatelem(L,2);
Inselem(L,5,5);
{
int i=0;
Sqlist p=L->next ;
while(p!=NULL)
{
i++; p=p->next;
}
return i;
}
int Getelem(Sqlist L,int i)
{
int j=1,e;
Sqlist p=L->next;
while(j<i)
{
p=p->next ; j++;
#define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M 6
typedef struct node
{
int data;
struct node *next;
}*Sqlist;
void Initlialize(Sqlist &L)
{
L=(Sqlist)malloc(sizeof(Sqlist));
L->next =NULL;
}
int Getlength(Sqlist L)
}
实验结果:
实验二线性表及其基本操作实验(2学时)
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线性表ADT和相关算法描述、基本程序实现结构;
(2)以线性表的基本操作为基础实现相应的程序;
(3)掌握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和动态存储结构之区分。
实验内容:(类C算法的程序实现,任选其一。具体要求参见教学实验大纲)
(1)一元多项式运算的C语言程序实现(加法必做,其它选做);
}
int input_size()
{
printf("please input the size:\n");
printf("size= ");
scanf("%d",&size);
return 0;
}
int input_data()
{
printf("please input the value:\n");
return 0;
while(j<i)
{
p=p->next ; j++;
}
q=p->next ;
p->next =q->next ;
free(q);
return 1;
}
void Displist(Sqlist L)
{
Sqlist p=L->next ;
while(p!=NULL)
{
printf("%d\t",p->data);
3.编写实验报告。
实验结果://动态分配数组空间
#include "stdio.h"
#include "malloc.h"
int size,i;
int *pArray;
int *p;
void malloc_size()
{
pArray=(int *)malloc(size*(sizeof(int)));
实验内容:(类C算法的程序实现,任选其一)
(1)设计与实现基本的堆栈和队列结构下的各种操作(如堆栈的PUSH、POP等操作)(必做);
(2)以表达式计算为例,完成一个可以进行算术表达式计算功能的算法设计与实现(选做);
实验准备:
1)计算机设备;2)程序调试环境的准备,如TC环境;3)实验内容的算法分析与代码设计与分析准备。
p=p->next ;
}
printf(“\n”);
}
void input(int *pArray,int n)
{
printf("请输入数组数据(共含%d个元):\n",n);
for(int i=0;i<n;i++)
Scanf(“%d”,&pArray[i]);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pArray++;
}
printf("\n");
return *pArray;
}
void paixu()
{
int x=0;
int i,j;
printf("later of paixu:\n");
for(i=0;i<size;i++)
{
for(j=i+1;j<size;j++)
{
if(p[i]>=p[j])
{
x=p[i];p[i]=p[j];p[j]=x;
}
}
printf("%d\t",p[i]);
}
printf("\n");
}
void main()
{
clrscr();
input_size();
malloc_size();
input_data();
Output_data();
Compare();
paixu();
实验准备:
1)计算机设备;2)程序调试环境的准备,如TC环境;3)实验内容的算法分析与代码设计与分析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