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词人简介)辛弃疾

合集下载

辛弃疾简介

辛弃疾简介

精心整理辛弃疾简介辛弃疾简介600多首,条陈战守之策。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作品集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公元1207年秋,辛弃疾逝世,年68岁。

关于更名一事,辛弃疾在抗击金人的战斗过程中,将原字"坦夫"改为"幼安",旨在效仿西汉大将霍去病,也能奋勇杀敌,带领将士打败异族侵略。

辛弃疾的始祖辛维叶,在唐曾任大理寺评事,由陇西狄道迁济南,故为济南人。

高祖辛师古,曾任儒林郎。

曾祖辛寂,曾任宾州司户参军。

祖父辛赞,因累于族众,靖康之变时未能随宋室南渡,仕于金,先后为谯县、开封等地守令。

辛弃疾。

有人自辛稼"他出生时北方久已沦陷于金人之手。

他的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却一向期望有机会"投衅而起,以纾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并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美芹十论》),同时,辛弃疾也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

而另一方面,正由于辛弃疾是在金人统治下的北方长大的,他也较少受到使人一味循规蹈矩的传统文化教育,在他身上,有一种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

年,山,被称为。

绍兴三十一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在其后方的汉族人民由于不堪金人严苛的压榨,奋起反抗。

二十一岁的辛弃疾也聚集了二千人,参加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并担任掌书记。

当金人内部矛盾爆发,完颜亮在前线为部下所杀,金军向北撤退时,辛弃疾于绍兴三十二年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

在他完成使命归来的途中,听到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的消息,便率领五十多人袭击敌营,把叛徒擒拿带回建康,交给南宋朝廷处决。

人教版(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西江月

人教版(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西江月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意思:路旁的稻田里,稻花飘香, 预告着又一个丰年的到来。田里的 青蛙也耐不住寂寞,阵阵叫声此起 彼伏,连成一片。
写出了作者热爱自然,夏天的生机勃勃。
上阙(片)写乡村田野清幽的夜色, 恬静的气氛和丰收的年景。 写到的景物有:明月、树枝、生活的喜爱,对恬静美丽大自然的无 比热爱。 ❖ 他憧憬的,心里所思的, 难道仅仅是一 个黄沙道的恬静安乐吗? 他所思的是整个国家、所有的家庭,都 能像黄沙道这样“安居乐业”。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以自然 朴素的语言,清新爽朗的风格, 呈现出一片鲜活逼真的田园风光, 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表达
}上阕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一首词的一段叫一阕。
}下阕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明亮的月亮升起来惊动喜鹊 飞离树枝,清凉的夜风 伴随着蝉 的鸣叫。
由六个名词词组组成,描绘出了一幅清新的 乡村夏日夜景:夜空晴朗,月亮悄悄升起,投下 如水的月光,惊起了枝头的乌鹊;夜半时分,清 风徐徐吹来,把蝉的鸣叫声也送了过来。以动衬 静,表现了乡村夏夜的宁静和优美。
❖。
❖ 1、“西江月”是这首词的( ),“忽见”的“见” 读_____,这里的“忽见”的是______,那份惊喜不 禁让人想起陆游《游山西村》中的一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
❖ 2、尽管是夜行,但作者并不寂寞,词中写到了许多 声音,有____声,有____声,有_____声,有 _______声。
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 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 称为“苏辛”。但他也有清新自然的的 词作。

辛弃疾简介

辛弃疾简介

辛弃疾简介辛弃疾简介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

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

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一生力主抗金。

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作品集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辛弃疾有许多与陆游相似之处:他始终把洗雪国耻、收复失地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并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写出了时代的期望和失望、民族的热情与愤慨。

在文学创作方面,他不像陆游喜欢写作诗歌尤其是格式严整的七律,而是把全部精力投入词这一更宜于表达激荡多变的情绪的体裁。

宋词在苏轼手中开创出一种豪放阔大、高旷开朗的风格,却一直没有得到强有力的继承发展。

直至南渡之初张元干、张孝祥、叶梦得、朱敦儒等人以抗金雪耻为主题的词,才较多继承了苏轼的词风,起到一种承前启后的作用。

但他们的这一类词作,主要是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为内心激情所支配的结果,而没有成为有意识的艺术追求,也没有更大幅度地向其他题材拓展,所以成就不是很高。

到辛弃疾出现在词坛上,他不仅沿续了苏词的方向,写出许多具有雄放阔大的气势的作品,而且以其蔑视一切陈规的豪杰气概,和丰富的学养、过人的才华,在词的领域中进行极富于个人特色的创造,在推进苏词风格的同时也突破了苏词的范围,开拓了词的更为广阔的天地。

辛弃疾存词600多首。

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

他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

李清照对辛弃疾有哪些影响?辛疾弃作为南宋年间豪放派宗师,他受李易安影响较深。

这是因为易安词中表现的故国之思和沦亡之苦,深深打动爱国词家辛弃疾的心。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三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课件)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三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课件)

丰收的喜悦、向往乡村生活
拓展延伸
诗意:京城大道上空丝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 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 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 显得稀疏零星。这是一 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
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课后习题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西江 月·夜行黄沙道中》
朗读指导:《宿建德江》主要围绕“愁” 字展开,借景渲染出淡淡的愁绪,所以朗读 时可把节奏稍微放慢,语调轻缓悠长。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写的是骤雨前后的天 气变化,朗读前三句时可用比较轻快的节奏,读出天气 骤变时惊奇的感觉,最后一句语速放缓,读出雨后湖面 的平静之感。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写的是词人于夏夜在黄 沙岭上所见到的和谐安宁又生机盎然、充满希望的美好 景象,感情基调是“喜”。朗读时语气惊喜,语调舒展 洋溢。注意要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每一句诗都是 一幅画,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刚刚还艳阳高照的天空一下子变了脸。顿 时,乌云像打翻了的墨汁一样滚滚而来,还未 来得及遮住远处的山峰,就下起了瓢泼大雨,白 亮亮的雨点像珠子一样乒乒乓乓地跳进了船里。
忽然,一阵大风把天上的乌云吹散了,太 阳又重新露出了笑脸。这时的望湖楼下水天 相连,风平浪静。
稻花飘香 蛙说丰年
下阕
天边疏星 山前稀雨
路转溪桥 忽见茅店
词牌
题目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黄沙道:黄沙岭,在今江西上饶的西面。
诗意理解
(一)品读上阕
明月别枝①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 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①别枝:横斜的树枝。

辛弃疾简介

辛弃疾简介
● 辛 弃 疾 知 镇 江 府 时 , 曾 登 临 北 固 亭 , 感 叹 对 自 己 报 国 无 门 的 失 望 , 凭 高 望 远 , 抚 今 追 昔 , 于 是 写 下 了 《 永 遇 乐 ·京 口 北 固 亭 怀古》这篇传唱千古之作。开禧元年(1205年)三月,在一些谏官的攻击下,辛弃疾被降为朝散大夫、提举冲佑观,又被 差知绍兴府、两浙东路安抚使,但他推辞不就职。之后,他还被进拜为宝文阁待制,又进为龙图阁待制、知江陵府。朝廷 令辛弃疾赶赴行在奏事,试兵部侍郎,但辛弃疾再次辞免,回到铅山。
● 一连串的打击使辛弃疾心力交瘁。开禧三年(1207年)秋,朝廷再次起用辛弃疾为枢密都承旨,令他速到临安(今浙江杭 州)府赴任。但诏令到铅山时,辛弃疾已病重卧床不起,只得上奏请辞。同年九月初十(10月3日),辛弃疾逝世,享年 六 十 八 岁 。 据 说 他 临 终 时 还 大 呼 “ 杀 贼 ! 杀 贼 ! ” ( 《 康 熙 济 南 府 志 ·人 物 志 》 ) 。 身 故 之 后 , 家 无 余 财 , 仅 留 下 生 平 诗 词 、 奏议、杂著、书集。
● 根据其时形势,为取得南宋朝廷的支持,与南宋军队配合作战,辛弃疾力劝耿京“决策南向”,接受南宋朝 廷 的 领 导 。 绍 兴 三 十 二 年 ( 11 6 2 年 ) 正 月 , 耿 京 命 辛 弃 疾 和 贾 瑞 等 人 奉 表 南 归 , 宋 高 宗 在 建 康 ( 今 江 苏 南 京 ) 接见了他们,任命耿京为天平军节度使,辛弃疾为右承务郎、天平军掌书记,并让他们回山东向耿京传达南 宋朝廷的旨意。但就在辛弃疾与朝廷接洽成功,准备返回军中的时候,义军内部却发生了重大变故。叛徒张 安国、邵进等谋害耿京,带领一部分人投降了金朝。辛弃疾等人行至海州(今江苏东海附近),闻讯,即约 海州统制王世隆等五十人驰赴金营,其时张安国正与金将酣饮,辛弃疾等人出其不意袭进金营,抓获张安国, 在五万金兵中带着张安国,摆脱追敌,急驰而归,献俘行在,后张安国在临安被斩首示众。辛弃疾这一机智 勇敢的行动,在南宋朝野引起极大的震动,正如洪迈所云:“壮声英慨,儒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 辛弃疾后来回忆这段少年时的壮举,感慨道:“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䩮,汉箭 朝飞金仆姑。”

辛弃疾简介及生平事迹

辛弃疾简介及生平事迹

辛弃疾简介及生平事迹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师仲,号稼轩,江西吉州人,北宋末期闻名词人、文学家、政治家。

辛弃疾出生于一个世代有才之家,曾祖父是庐陵太守、祖父是能诗善曲的郎中、父亲辛弃(节退甫)是担任官职的进士。

因家庭环境良好,辛弃疾自小就有良好的文学素养和修养。

辛弃疾年少时即学习诗词,并在当时的初进文场时成功登科及第。

之后,他开始担任当地的官职,但是很快因为公开反对北方民族入侵而被革职。

之后,他离开官场,走上了著述和文学创作之路。

辛弃疾以其才华横溢、文笔优美的词作走红于京城。

他的作品深深地打动了当时的官僚和文人,其风格激情澎湃、超越时代、充满人文关怀,被誉为“词中之龙”。

他的作品代表了南宋时期的文学水平,而且对后世的诗词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辛弃疾不仅是一个杰出的词人,而且还是一个杰出的政治人物。

他主张以实际行动来挽救危局,主张用实力来解决问题。

他曾经参加了许多反对外族侵略的战争,包括遣澎路、抗金、平云南等战争。

他的许多政治思想被广泛应用,对中国政治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辛弃疾的一生充满了战斗和挫折,但他从未放弃过自己的理想和梦想。

他不仅是一个杰出的文学家和政治家,而且也是一个人文主义者,他通过自己的作品,传达着人性的关怀和文化的温情,成为一个著名的文化大使。

辛弃疾的作品被誉为“词中之龙”,他在当时的文坛上重要地地位无人能够撼动。

他的作品成为了后世文人、诗人和读者学习的权威,对中国文学的繁荣与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的文学传统被大量流传至今日,成为中国文学的传统之一。

辛弃疾是一个真正的文化大师,他的作品通过自己的人文关怀、情感深沉、及豪放洒脱、优美清新的文学语言,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为今天的社会和文化价值观念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思考的深度,成为了我们应该学习、信仰、理解、传承和弘扬的典范。

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新教材)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新教材)部编版

狂风散云图
雨后西湖图
课文讲解 请简要描绘诗中所呈现的“西湖骤雨图”。
乌云骤聚,大雨突降, 顷刻间又雨过天晴, 水天一色。
课文讲解 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诗人舟中赏雨 的喜悦心情。
课文讲解
西江月·夜行 黄沙道中
作者:辛弃疾:南宋豪放派词人、 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
主要内容:词人贬官闲居江西时创 作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
层次梳理
黄西 沙江 道月 中夜

·
上阙 下阙
景美
喜悦
说丰年 陶醉
山 雨山前
焦急
路转溪桥忽见 惊喜
主题归纳
《宿建德江》是一首刻画 秋江暮色 的诗。 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 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 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 的归宿,写出了作者羁旅之思 。
主题归纳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诗人苏轼先在船中,后在 楼头,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 云翻 、 雨泻、风卷 、天晴 ,写 得 有远有近,有动有静 ,有声有色, 有景有情,令人读来产 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遮盖, 遮挡。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形容雨点,说 明雨点大,杂 乱无序。
课文讲解
指狂风席地卷来。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形容湖面像天 空一般开阔而 且平静。
课文讲解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黑云像打翻了的黑墨水,还 未来得及把山遮住。白亮亮 的雨点落在湖面溅起无数水 花,乱纷纷地跳进船舱。
唐 宋 宋
苏轼 孟浩然 辛弃疾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词10首详细讲解及欣赏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词10首详细讲解及欣赏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词10首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译文】皎洁的月光从树枝间掠过,惊飞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风吹来仿佛听见了远处的蝉叫声。

在稻花的香气里,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讨论,说今年是一个丰收的好年景。

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忽明忽暗,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往日的小茅草屋还在土地庙的树林旁,道路转过溪水的源头,它便忽然出现在眼前。

【注释】西江月:词牌名。

黄沙:黄沙岭,在江西上饶的西面。

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鸣蝉:蝉叫声。

旧时:往日。

茅店:茅草盖的乡村客店。

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

社,土地神庙。

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

见:同“现”,显现,出现。

【简析】从《西江月》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面看来,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了。

鹊儿的惊飞不定,不是盘旋在一般树头,而是飞绕在横斜突兀的枝干之上。

因为月光明亮,所以鹊儿被惊醒了;而鹊儿惊飞,自然也就会引起“别枝”摇曳。

同时,知了的鸣叫声也是有其一定时间的。

夜间的鸣叫声不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鸣,而当凉风徐徐吹拂时,往往特别感到清幽。

总之,“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接下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把人们的关注点从长空转移到田野,表现了词人不仅为夜间黄沙道上的柔和情趣所浸润,更关心扑面而来的漫村遍野的稻花香,又由稻花香而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年景象。

此时此地,词人与人民同呼吸的欢乐,尽在言表。

稻花飘香的“香”,固然是描绘稻花盛开,也是表达词人心头的甜蜜之感。

在词人的感觉里,俨然听到群蛙在稻田中齐声喧嚷,争说丰年。

先出“说”的内容,再补“声”的来源。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教材简析:这篇课文是一首词。

词的作者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辛弃疾。

写的是夏夜在黄沙岭上所见到的美好景象,表达了词人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生活,企盼丰年的思想感情。

这首词分为上阕和下阕两部分。

词的上阕描写的是黄沙岭夏夜清丽喜人的景象,下阕描写了黄沙岭上轻云、阵雨的天气变化以及词人的愉快感受。

二、设计理念:本课的教学遵循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感悟”的教学原则。

通过创设学习词的美好的意境,引导学生融入想象,自读自悟,勾勒画面,相互交流,体会意境。

在自读、精读、熟读的基础上,自主合作,开展活动,展示学习成果,获得更深的体验。

通过课后搜集辛词,吟诵辛词的活动,拓展学习的时空,实现“大语文”教学理念。

三、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通过语言文字,融入自己丰富的想象,感悟这首词所描绘的意境,开展多种语文活动。

3、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感受词中所表现的自然美,感悟作者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企盼丰年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过程:一、读通——与文本对话课前: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的一颗巨钻,她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

同学们,在你们积累的宋词中,你最喜欢哪一首,能背给大家听听吗?学生自由背诵。

1、语言导入:课前,同学们已经背诵了不少诗词。

唐诗宋词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华,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今天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近宋词,领略它独特的魅力。

(板书课题)2、谁来读读题目?从这首词的题目中,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自由说,如这首词的词牌名,黄沙道是哪里,整个题目的意思,对作者的了解等)相机介绍黄沙岭及作者:黄沙,地名,就是黄沙岭,在江西省上饶县西面,那儿风景优美,农田水利条件好。

本文作者,南宋最卓越的爱国词人辛弃疾,曾遭贬职,那儿多年闲居,对那一带非常熟悉。

3、下面先听老师来读读这首词(出示这首词,教师范读。

诗人辛弃疾的简介

诗人辛弃疾的简介

诗⼈⾟弃疾的简介诗⼈⾟弃疾的简介 ⾟弃疾⼀⽣⼒主抗,所以其词抒写⼒图恢复国家统⼀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

以下是有关诗⼈⾟弃疾的简介由应届毕业⽣⽂学⽹⼩编整理并分享,欢迎⽼师同学们阅读。

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持应届毕业⽣⽹,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编会尽最⼤的努⼒给⼤家收集最好最实⽤的⽂章! ⾟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东济南市)⼈,⽣于北宋灭亡⼗三年之后的⾦⼈统治地区。

他从⼩就受到民族意识与爱国思想的教育,⽴志恢复失地,报效祖国。

南宋⾼宗绍兴三⼗⼀ 年(1161)秋,⾦主完颜亮⼤举南侵,北⽅暴发了以耿京为⾸的农民起义。

⼆⼗⼆岁的⾟弃疾也组织了两千余⼈的抗⾦队伍,在济南南部⼭区起义,不久投归耿京领导的义军,任'掌书记'。

绍兴三⼗⼆年,叛徒张安国杀死耿京投降⾦营。

当时⾟弃疾奉命渡江与南来接洽联合抗⾦事宜,归来途中闻此消息,他即率⾝边仅有的五⼗余⼈,飞骑闯⼊⾦营,活捉张安国,并收拢义军残部万余⼈投归南宋。

⾟弃疾南来后,正值南宋统治集团中妥协投降势⼒嚣张得势之时,他与之进⾏了针锋相对的⽃争。

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他写了《美芹⼗论》六、七年之后,再写《九议》他反复上书,议论恢复⼤计,批驳悲观论点,但均未被采纳。

相反,他却被朝廷派去镇压南⽅的农民起义。

⾟弃疾南来后,先后任建康、滁州、江西、湖北、湖南等地的地⽅官吏。

在任职期间,他做了⼀些对⼈民有益的好事;同时,还尽可能地为北伐做些军事上的准备⼯作。

从四⼗⼆岁起,他先后被削职闲居达⼆⼗年之久。

晚年⼀度起⽤,出任镇江,复被削职,终于未能实现其恢复中原的宏愿⽽病死于铅⼭。

终年六⼗⼋岁。

⾟弃疾是南宋最负盛名的伟⼤词⼈,是我国⽂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

由于恢复失地、抗⾦救国的伟⼤理想不能实现,他就⽤词这⼀⽂学武器来进⾏⽃争,来抒写他积郁于⼼的复杂情感。

他的重要词篇,表现了收复中原、统⼀祖国的`强烈愿望,反映了建功⽴业、报效祖国的坚强决⼼,批判了南宋王朝偏安江左、妥协投降的错误政策,抒发了⾃⼰虚度岁⽉、壮志难酬的满腔悲愤。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让我们穿越时空,来到南宋, 与诗人同行,一起欣赏夜晚的 美景吧。
请同学们默读诗歌上阕,不 懂的地方画上“?”,并以小组 为单位小组研讨,最后向同学们 汇报通过阅读,你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感受 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
辛弃疾,南宋爱国词人。字幼安,
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二 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历任安抚使等 职,一生政治清明,坚决主张抗金。 现存词600多首,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 思想和战斗精神。西江月 来自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
执教者:訾红涛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宋]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我来做小诗人:用现代文改编这首词
在一个夏天的晚上,诗人来到了黄 沙岭的一条小路上,他看到了( ), 听到了( ),闻到了( ),想到 了( ),……走着走着,忽然……
这里的景色太美了,于是,深夜回 到家,诗人忍不住挥笔写了《 》:……
温馨提醒:展开丰富的想象,用上优美的词句, 可诗人的动作、语言、心情等,把当时的画面描 绘出来。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宋]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宋] 辛弃疾
抽如丝,纺若棉, 年年春好,好风催人眠。
只道人生不苦短, 随水流转,作客归北雁。

词人辛弃疾的一生简介

词人辛弃疾的一生简介

词人辛弃疾的一生简介辛弃疾一生力主抗战北伐,提出许多有关方略,均未被采纳。

存词六百多首,词风慷慨悲壮,有不可一世之慨。

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介绍词人辛弃疾,欢迎阅读!个人简历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

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

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一生力主抗金。

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早年经历辛弃疾出生时北方就已沦陷于金人之手。

他的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却一直希望有机会能够拿起武器和金人决一死战,因为辛弃疾的先辈和金人有不共戴天之仇,并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出自《美芹十论》),同时,辛弃疾也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

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

因而他有一种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

起义反金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在其后方的汉族人民由于不堪金人严苛的压榨,奋起反抗。

二十一岁的辛弃疾也聚集了两千人,参加了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并担任掌书记。

当金人内部矛盾爆发,完颜亮在前线为部下所杀,金军向北撤退时,辛弃疾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

在他完成使命归来的途中,听到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的消息,便率领五十多人袭击几万人的敌营,把叛徒擒拿带回建康,交给南宋朝廷处决(当街游行示众,后砍头)。

步入仕途在起义军中的表现,以及辛弃疾惊人的勇敢和果断,使他名重一时。

宋高宗便任命他为江阴签判,从此开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这时他才二十五岁。

【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三首—西江月

【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三首—西江月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词。

词的作者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辛弃疾。

写的是夏夜在黄沙岭上所见到的美好景象,表达了词人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生活,企盼丰年的思想感情。

这首词分为上阕和下阕两部分。

词的上阕描写的是黄沙岭夏夜清丽喜人的景象,下阕描写了黄沙岭上轻云、阵雨的天气变化以及词人的愉快感受。

本课的教学遵循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感悟”的教学原则。

通过创设学习词的美好的意境,引导学生融入想象,自读自悟,勾勒画面,相互交流,体会意境。

在自读、精读、熟读的基础上,自主合作,开展活动,展示学习成果,获得更深的体验。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词。

2. 背诵并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 帮助学生理解词句的意思,想象词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词的理解,感悟词所描绘的意境。

2.通过词的学习、意境的感悟,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与熏陶。

3.通过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探究阅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词的意境,借助语言文字,充分展开想象,感悟词中景、心中情,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中国古诗词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反复阅读,理解词句的含义。

2.引导学生在读中想象,在想象中感悟,在感悟中美读,在美读中编创,从而使阅读、理解、积累、运用这一学习流程循序渐进,在阅读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进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中国古诗词的美好情趣。

教学难点:想象词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词人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交流课前资料,感知词的特点1.师:孩子们,在你们积累的宋词中,你最喜欢哪一首,能背给大家听听吗?抽生背诵。

师:我国是诗词的国度,尤其历代名篇名作,不仅内涵丰富,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感强,易读易记,特别适合小学生诵读。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课古诗词三首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课古诗词三首
最后一句展现了一幅水天一色图:雨过天晴,风平 浪息,诗人舍船登楼,凭栏而望,只见湖面碧波如镜, 水色和天光是一样的明净,一色的蔚蓝。
随堂练习
任选课文三首中的一首诗,用自己的 话说一说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与同桌讨论交流。
拓展空间
描写月亮的诗(词)句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天空中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 的小雨。 从前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 ? 过了小溪上的石桥再转个弯儿,突然出现在眼前。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 年,听取蛙声一片。
【赏析】 这几句通过惊鹊、鸣蝉和蛙声等景物,写出了乡
村夏夜自然界的活力和生机;通过明月、清风、稻花 等意象,衬托出夏夜的优美和静谧。 上阕动静结合, 表现了诗人因景美年丰而欢快的心情。
禅 (参禅)
道 (道路)
易错辨析
◆听到我们班获胜的消息,大家欢呼雀跃。
特指“麻雀”,泛指小鸟。雀跃: 高兴得像雀一样地跳跃。
◆ 这位作家获得了鲁迅文学奖,顿时声名鹊起。
鹊起:像喜鹊忽地飞起,形容名声 兴起、传扬。
整体感知
同学们边诵读古诗,边思考下面的问题: 一、这三首诗分别写了哪些景物? 二、诗中具体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第三步:连缀成完整的画面。一轮明月升上树梢,静静地 照着,稀疏横斜的树枝投下斑驳的树影。突然,一只栖息 在树上的喜鹊被明亮的月光惊动了,扑棱一声飞离了枝头。
第四步:进入审美境界。 作者用宁静的笔调描写了充满活 跃气氛的夏夜。 明月、别枝、惊鹊,这些不过是看来极其 平凡的景物,语言没有任何雕饰。 然而,却把半夜明月下 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找出景物 丰富形象 形成画面 进入审美境界

辛弃疾的生平简介

辛弃疾的生平简介

辛弃疾的生平简介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代表,词风一直是雄浑大气,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却一改其以往作风,以宁静优美的文笔刻画了一副美丽的田园风光,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生活美。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辛弃疾的生平简介,希望有所帮助!辛弃疾简介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汉族,南宋著名词人、豪放派代表人物,在文学上,他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代表作品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清平乐·村居》等。

辛弃疾现存词600余首。

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他的词的基本思想内容。

他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

关于更名一事,辛弃疾在抗击金人的战斗过程中,将原字“坦夫”改为“幼安”,旨在效仿西汉大将霍去病之事,也能奋勇杀敌,带领将士打败异族侵略。

他出生时北方就已沦陷于金人之手。

他的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却一直希望有机会能够“投衅而起,以纾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并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出自《美芹十论》),同时,辛弃疾也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

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

而另一方面,正由于辛弃疾是在金人统治下的北方长大的,他也较少受到使人一味循规蹈矩的传统文化教育,如“四书五经”。

在他身上,有一种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

辛弃疾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出生前13年,山东一带即已为金兵侵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率两千民众参加北方抗金义军,次年奉表归南宋。

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

曾进奏《美芹十论》,分析敌我形势,提出强兵复国的具体规划;又上宰相《九议》,进一步阐发《美芹十论》的思想,都未得到采纳和实施。

在各地上任他认真革除积弊,积极整军备战,又累遭投降派掣肘,甚至受到革职处分,曾在江西上饶一带长期闲居。

光复故国的伟大志向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愤发而为词,其独特的词作风格被称为“稼轩体”。

南宋诗人辛弃疾资料简介

南宋诗人辛弃疾资料简介

南宋诗人辛弃疾资料简介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辛弃疾资料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辛弃疾资料简介辛弃疾,南宋时期的人物,1140年出生在山东的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也就是今天的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这是辛弃疾的故乡。

字幼安,是我国南宋时期一位伟大的诗人,人称词中诗人。

辛弃疾诗词至今都在流传,也是中小学生必学诗词之一,他的诗词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的精神。

他的诗主要以豪放派为主,诗的形式慷慨悲壮,笔锋十分雄厚。

其中著名的词有《水调歌头(带湖吾甚爱)》、《满江红(家住江南)》、《沁园春(杯汝来前)》等等,这些词都被我们所熟悉。

这也是辛弃疾简介中主要内容之一。

辛弃疾出生在金国,中原地区已经被金兵所占领。

于是少年时的辛弃疾抗金归宋,并担任了重要的职位,不久归为南宋。

辛弃疾在职期间,他积极采取了各种措施,招募流亡的人,严格训练军队,沉重打击贪污人员,并且鼓励士气,积极准备作战中。

在思想上,辛弃疾与陆游有很多相似之处,他始终将收复失地,为国洗雪国耻作为他一生的主要事业来对待。

他把这些思想都写进了他的诗词当中,写出了对时代的期望,民族的热情之意。

所以他的词更是表达一种动荡多变的情绪的一种体裁。

辛弃疾的豪放词辛弃疾,是南宋时期重要的将领和伟大的诗人。

辛弃疾的主要文学成就有开拓了词的新的思想意境,他是豪放词的代表人物,也是南宋时期豪放词的第一人。

辛弃疾豪放词尤为著名,他的主要词有《破阵子》、《西江月》、《浣溪沙》等。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辛弃疾豪放词吧。

《浣溪沙·偕叔高子似宿山寺戏作》是辛弃疾豪放词中较有成就的一首,这首诗创作于1200年,当时的作者已经辞去官位,闲居在铅山。

这首词是一首春日小唱。

词的上联描写了春天的景象,词清句丽,别有一番韵味。

下联是作者因景抒情。

表达作者弃政而回归大自然,玩乐与山水,但每当无奈之时,就会想到故人,想要知道他们的情况,于是逐渐的新增了一番惆怅和哀怨。

辛弃疾的诗人简介大全

辛弃疾的诗人简介大全

辛弃疾的诗人简介大全作为身跨南北两宋的词人,其词作与他的家国和个人命运仅仅联系在一起,一生行藏、几许沉浮,皆在词中有着深切的反映。

然而除了他在词史上的重要贡献,他更是一名胸怀家国天下的民族斗士,心怀金戈铁马的英雄梦想,这、是不该被历史遗忘的。

辛弃疾的诗人简介大全1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

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

后被主和派排挤,退隐山居。

1207年病逝,追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词风“激昂豪迈,风流豪放”,代表着南宋豪放词的最高成就。

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辛弃疾的诗人简介大全2主要成就文学词辛词以其内容上的爱国思想,艺术上有创新精神,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

与辛弃疾以词唱和的陈亮、刘过等,或稍后的刘克庄、刘辰翁等,都与他的创作倾向相近,形成了南宋中叶以后声势浩大的爱国词派。

后世每当国家、民族危急之时,不少作家从辛词中汲取精神上的鼓舞力量。

[1]辛弃疾作为南宋朝臣而写的《议练民兵守淮疏》,表达了其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对战争形势的精辟入里的深刻分析和鲜明而又具体的对策。

辛弃疾就是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文体,从不同方面来表达了他慷慨激昂的爱国感情,反映出忧国忧民“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的壮志豪情和以身报国的高尚理想。

平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一生力主抗战,所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又与南宋志士陈亮及理学家朱熹保持深厚友谊,与之砥砺气节,切磋学问。

抗金复国是其作品之主旋律,其中不乏英雄失路的悲叹与壮士闲置的愤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还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江南农村四时的田园风光、世情民俗。

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

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

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
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 古件 诗-三3.首 古诗三首(人教部编版) (31份打包)
西江月 课间操
▪ 军乐声声动心,迅速集队走廊,步伐 豪迈向操场,动作齐迎朝阳。
▪ 玩游戏跳绳忙,齐跑操爱乒乓,今看 我辈朝气受月夜下的 荷塘的美!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词是古代诗歌的一个分支,又因句子参差不齐而 称长短句。最早是入乐的,要按照曲调的要求来写, 所以作词也叫“填词”。每一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 叫“词牌”,如这首词的词牌名《西江月》。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3. 古诗三首(人教部编版) (31份打包)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稻花的香气迎面扑来,青蛙不断的鸣叫, 它们仿佛在谈论着今年的好年成。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 古件 诗-三3.首 古诗三首(人教部编版) (31份打包)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 古件 诗-三3.首 古诗三首(人教部编版) (31份打包)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乌云四起,透过天隙可以看到稀疏的星 光,骤雨初来,雨滴已经洒向山前。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 轩。南宋爱国词人。21岁参加抗金义军, 他力主抗金,屡受打击,隐居上饶达20年。 曾短期被起用,但不受重视,抱恨而终。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 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也有不少吟咏 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 放为主,与苏轼并称为“苏辛”。有《稼 轩长短句》。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过了小溪的石桥,再转个弯,那旧时相 识的茅店突然出现在眼前。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 古件 诗-三3.首 古诗三首(人教部编版) (31份打包)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 古件 诗-三3.首 古诗三首(人教部编版) (31份打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语文【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年),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 .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