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件 (共36张PPT)

合集下载

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件(共36张PPT)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件(共36张PPT)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02.说明对象
本文的标题是《恐龙无处不有》, 那么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否就是恐龙呢?
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板块构 造”理论或大陆漂移假说提供了一个强 有力的证据。
03.说明顺序
1、梳理本文的说明思路 2、概括本文的说明顺序 3、《恐龙无处不有》这篇短文在哪两个 科学领域之间建立起了联系?
1.梳理《恐龙无处不有》的说明思路。
• 在作者看来,“撞击说”和“火山说”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研 究它们的另一个意义是,我们将来也许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灾 难,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希望将来一 旦面临这种事件,我-14段,思考:斯石英具有什么特性? 斯石英是如何形成的? • 师生讨论,明确:
04.说明方法
小组讨论:《恐龙无处不有》 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 用?结合具体语句赏析?
04.说明方法
示例一:例如,在1989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鸟臀目恐龙。
• 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例说明在南极海岸附近也有恐 龙化石,为下文提出“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这 一问题做铺垫。
鸟臀目恐龙
7、文章最后一句“那么,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 该是撞击”,作者做出这样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 师生讨论,明确:
• 二氧化硅处于超高压的状态下,会变为极为致密的斯石英,如果在 850℃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
• 由此可以推断,在自然界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巨大的撞击, 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
主要作品:“基地系列”“银河帝国系列”“机器人系列”等 科幻文学作品。 “基地系列”对科幻小说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激起了20世 纪70年代的外太空题材的科幻影片浪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 品是乔治·卢卡斯的杰作《星球大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有》课件(共29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有》课件(共29张PPT)

遗骸( ):曾是有生命的躯体的化石骸骨(如人的尸体)。
一、质疑讨论解答,把握主要内容
1、为什么说恐龙无处不在? 2、在南极发现恐龙说明了什么问题? 3、这篇文章主要说明一个什么问题? 4、课文说明的对象涉及哪两个学科? 5、从中我们可以明白一个什么道理?
讨论一:为什么说恐龙无处不在?
讨论二:在南极发现恐龙说明了什么问题?
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 ①作者由恐龙化石的发现,作者联想到什么?
25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相互连接,紧密拼合在一起的,只有一块大陆。 25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相互连接,紧密拼合在一起的,只有一块大陆。
在一起但又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 1、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的专家 当大陆相互分离时,每一个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
褶皱( ):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弯曲的 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
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 也比喻诗文浑然一体,没有雕琢的痕迹。
过程。 也比喻诗文浑然一体,没有雕琢的痕迹。
其作品《基地系列》《银河帝国三部曲》和《机器人系列》被誉为“科幻圣经”。
当大陆相互分离时,每一个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 去。到6500万年以前,由于种种原因,所有的恐龙灭绝了, 大陆也已完全分开。现在的每一个大陆都有自己的恐龙化石。
讨论三:
这篇短文主要说明一个什么问题? 下列哪个可以作为答案?
1、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2、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出现,说明恐龙确实 遍布于世界各地。 3、恐龙化石为什么会在南极被发现? 4、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5、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板块理 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佐证。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八下第二单元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件(共35张PPT)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八下第二单元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件(共35张PPT)

地质学
不同科学领域
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
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这一句补充交代了大陆漂移学说的一个最显而易见 的证据,即南美洲和非洲海岸线惊人的互补性,这不
是能用巧合来解释的,只能说明它们原来在一起。当
然,大陆漂移学说还有很多深层证据。
整体感知
全文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1—4),提出“撞击说”和“火山说”这两种观 点:提出恐龙灭绝的问题——举例提出“撞击说”——举例
慢地向另一个板块下面俯冲。
4.什么是“泛大陆” ?复述“泛大陆” 分离成七大 洲的过程。
25亿年前——完整的泛大陆
2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 6500万年以前——完全分开
本文是如何展开叙述的?怎样一步步进行
说理的?
发现问题
南极发现恐龙—恐龙并不适应南极气候—它们
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是大陆在漂移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提
说明顺序
两篇文章都采用的都是逻辑顺序,重在说明事理,
在短小的篇幅内,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剖析,既严谨 又深入浅出地解释清楚。
B
说明方法
都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 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 列数字、作诠释
C
说明角度
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但选用的材料不同,所说明的主要问 题也不同。 前者:谈到恐龙的化石无处不在,是为了证明另一种科学理 论(“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 后者:恐龙的灭绝则成为探讨的主题,“被压扁的沙子”则 成了证据。 由此可见,作者具有多角度、多侧面看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
大量灭绝的灾难。
火山说
2.这篇文章中作者的看法是什么?根据又是什么?
“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证据1:因为在恐龙灭绝的那个年代的岩石层中, 发现了斯石英 ——压扁的沙子。 证据2:斯石英只在被撞击后才形成,所以如果是 火山爆发吞没了恐龙,就不会有“斯石英”存在。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阿西莫夫短文两篇》PPT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阿西莫夫短文两篇》PPT课件
从中我们明白一个什么道理?
道理: 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
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想一想:作者把这两句放在开头有什么作用? 开头突发议论,这两句议论是全篇行文的逻辑
基础。用“紧密相连”“影响”等词语揭示事物之 间的联系。
二、默读课文,探究问题: 这篇短文在哪两个科学领域之间建立起了联系?
这一句补充说明了大陆漂移假说的一个最显而 易见的证据,即南美洲与非洲海岸线惊人的吻合, 这不是能用巧合来解释的,只能说明它们原来就在 一起。
2.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 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这是俏皮话,但也并非无稽之谈。星体撞击地 球虽然十分罕见,但在历史上真实地发生过。作者 做这样的假设,意在强调天文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学习目标
1.了解文中揭示的恐龙灭绝的原因;体会事理说明 文的特点,把握作者在文中阐释的事理。(重点)
2.梳理文章内在的逻辑关系,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 (难点)
3.培养科学的思考方法,激发爱好科学、主动探索 的精神。(重点)
作者名片
阿西莫夫(1920—1992),美国著 名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美国科幻小 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曾获代表 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奖。代 表作有《新疆域》《基地》等。
2.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这是由巨 大撞击引起的。
能否把这句话中“所有”删去?为什么?
不能删。删去后就不能强调只是一部分科学家 持这种观点,就不能突出作者在下文的说明内容, 不符合实际情况。
下列语句是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补充 说明文字。试结合上下文,说说它们各自的作用。
1.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 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件(共26张PPT)

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件(共26张PPT)
破绽。
【课前准备】
1.自主学习生字词。 2.搜索解释“板块构造”理论、泛大陆、撞击说、
火山说、斯石英等名词。 3.熟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活动一:寻找说明对象 1.速读两篇课文,找出文章的说明对象,并说说是从文中哪里 找到的。
恐龙无处不有——标题; 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结尾; 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 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开头; 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运动——结尾。
恐龙在地球上足足生存了一亿四千多万年之后,竟突然全部 都神秘的消失了。
在六千七百万年前,暴龙之类的肉食龙类、脚龙类、鸭嘴龙 类和鸟脚龙类还相当繁盛,然而两百年之后竟全部都绝迹了。
在六千五百万年前之后所形成的岩层中就再也没有恐龙的化 石,不只陆地上的恐龙如此,甚至在空中飞行的翼龙类、在水中 游泳的蛇颈龙类和沧龙类也随之消失,就连水中的一些小型无脊 椎动物和菊石类等也不例外。
识字记音
遗骸( hái) 追溯( sù ) 骨骼( ɡé )
硅 ( ɡuī)
褶皱(zhě ) 两栖( qī ) 衍射( yǎn) 携带( xié)
劫难( jié) 鸟臀目( tún) 潮汐( xī )
铱 ( yī )
预习检查
词语解释
【劫难】灾难;灾祸。 【致密】细而密,细致精密。 【褶皱】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连续弯曲的构造形式。 【追溯】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迹象】指表露出来的不显著的情况。可借以推断事物的过去或将来。 【不解之谜】解不开的谜。比喻还没有弄明白的或难以理解的事物。 【天衣无缝】形容事物(多指诗文、话语等)严密,没有一点儿
活动三:品读说明语言 1.本文是科普作品,语言表达也富有特色,主要表现在准确 严谨上,请找出文中具体的句子,读一读,分析其表达效果。

八年级下册语文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件(共35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件(共35页)

问题探究
1.文章怎样引出“撞击说”的?找出有关表现这一 内容的文字: 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 金属铱。→这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 对地球撞击的结果。→ 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 潮汐大浪,使许多尘埃进入平流层,导致很长一段
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这也许是导致所
由于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的撞击,引起 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使许多尘埃进入平 流层,导致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
恐龙灭亡原因之一
恐龙灭亡原因之一
本文对恐龙灭绝的原因提出了哪两种科学假说?
请解释这两种学说。
“撞击说”
“火山说”
解释“撞击说”和“火山说”: 撞击说: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毁灭
性的撞击,是导致包括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
物灭绝的原因。 火山说: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使
得包括恐龙在内的大量生物灭绝。
2.“板块构造”理论的依据是什么? 大陆漂移的事实,即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 密拼合在一起但又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 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 许会缓慢地向另一个板块下面俯冲。
3.“板块构造”理论为地质界的哪些问题提供了答
案?
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问题。
3.“泛大陆”是怎样形成的?
(2) 举金刚石的例子; 因为金刚石的形成与斯石英类似,用人们较熟悉的 “金刚石”进行类比,便于说明道理。 (3)举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的例子。在新墨 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中发现了斯石英,而且有证 据显示这些地区曾经受到巨大陨石的撞击。撞击所 产生的巨大压力形成了“斯石英”。
3.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字词积累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部编版)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PPT课件(共51张PPT)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部编版)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PPT课件(共51张PPT)

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 (1) 用一个科学观 点—“在一个 科学领域的新 发现肯定会对 其他领域产生 影响”引出说 明内容。 第二部分 (2—14) 阐述说明内 容—由恐龙化 石在南极的发 现说明“恐龙 无处不在”这 一发现推究原 因。 第三部分 (15)
以“南极恐龙化石 的发现,为支持地 壳在进行缓慢但又 不可抗拒的运动这 一理论提供了一个 强有力的证据”总 结说明内容,结束 全文。
作者谈恐龙的灭绝,谈到恐龙 化石无处不在,是为了证明另一项 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立论的正确。
合作探究一
为什么说恐龙无处不在?
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 所的专家在南极发现一些化石骨骼, 而这些骨骼属于鸟臀目恐龙。在地 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 石。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 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 地。
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想一想: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 个什么道理?
恐龙
紧密联系 相互影响
板块理论
地质学
生物学
不同科学领域
行文思路
南极发现恐龙化石 不同科学领 域之间是紧 密相连 (总起)
南极外各洲发现恐龙化石
恐龙无处不有 恐龙不会迁徙 大陆漂移
(具体说明)
大 陆 漂 移 学 说 成 立
(总结)
文章结构
3.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个所有的 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 海洋深渊等等.( 举例子 )
拓展延伸
由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式,我们能得 到哪些启示? 启示一:看问题从多个角度去研究
启示二:敢于大胆想象和猜测
启示三:看问题不是简单化和孤立化
启示四:学会举一反三
挑战自我 :
想象一下恐龙是如何灭绝的?
发现问 题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ppt课件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ppt课件
大陆在漂移而不 是恐龙在迁移
恐龙遍布于世界各地 恐龙并不适应南极气候
“泛大陆”形成时, 所有陆地都处在热带 和温带环境中,适合 恐龙生活。
由此推断“泛 大陆”分裂成 四部分。
每一块个大陆都携带 着自己的恐龙而去。
3.举一反三,认知原理。
整个推理过程,其实印证了科学界 的一个原理?请在课文中找出这一原理。 确如文章开头所说:“不同科“学不领域同之科间是学紧密领相域连的之。间在一是个紧科学密领域相里连的发的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在一个科学领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 生影响。”这就是这篇文章由生物考古 学延展、推及到地质学的写作思路。
龙并不适应寒冷的气候。 石英和普通沙子的区别。
三、揣摩语言,体会功效。
1.开展语言赏析活动。 本课两篇短文除了理趣和思想,语言也富有特色,这主要体现在准确
严谨和幽默风趣上,请找出文中具体的句子,读一读,分析其表达效果。
确如文(1章)开把头握所准说:确“周不密同科的学说领明域之语间言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2)科感学受领域幽里默的风发现趣肯的定会说对明其语他领言域。产生影响。”
论-—大陆漂移假说是成立的。
恐龙化石无处不有的事实与大陆漂移假说这一科学论断之间是因
与果的逻辑关系,从而明确本课阅读的重点在于,理清事实与事理间
的说明与被说明关系。
4.比对分析,把握特质。
对比分析《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与《恐龙无处不有》两 类文章的区别所在。
事理说明文旨在回答“事物为什么是这样”的问题,即侧重于分 析事实与事理之间的关联,由此介绍科学道理。其说明对象不像《中 国石拱桥》《苏州园林》这类事物说明文那么外显。
三、细读推理,理清思路。
1.理清事实,建立联系。 再读文章,标注段序,边读边圈点勾画文中的关键语句: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件(共36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件(共36张PPT)
化严密的科学论证为幽默诙谐的类比说明, 表现了本文语言幽默风趣、引人入胜的特点。
小结
本课的两篇短文,层层推进,逻辑链条严密, 都贯彻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这一 认识原则,用一个领域的探究成果,去推进对于另 一个领域问题的认识,展现出善于联系和多角度思 考方法的强大力量,富有“理趣”和思想之美,充 分体现了事理说明文的特点。我们在阅读这类文章 时,要学会去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科学的思考方 法,感受这种“趣”和“美”。
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八年级 语文
大家看过《侏罗纪公园》这部电影吧,你 们一定被影片中那奇特的想象和栩栩如生的 画面震撼到了吧。那么,你们知道恐龙这种 曾经世界上最庞大的动物,为什么却在6500 万年前灭绝了吗?恐龙的化石会告诉我们一 些什么秘密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美国 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阿绝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课文为我们 提供了两种假说,其实还有很多种相关的假说。 请同学们课外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写一篇小短 文阐述你的认识。
同学们,科学的世界奇妙无穷,它需要我们 不断地去发现,去探索。“他山之石,可以攻 玉”,利用科学发现相互佐证来进行科学研究, 打开了一扇又一扇新的窗户,我们不禁为作者道 好称奇,科学需要激情,需要创新!请同学们生 活中多注意观察细微的现象,探寻其“理”,你 会发现更多的科学的奥秘!
学习目标
1.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在文中说明的事理。 2.梳理文章内在逻辑关系,理解文章严谨的推
理思路,体会事理说明文的特点。 3.学会留心观察生活,思考自然和社会问题,
多角度去看问题,获得新知、真知。
《恐龙无处不有》《被压扁的沙子》这两 篇科普短文选自阿西莫夫晚年的著作《新疆 域》。这两篇短文在原书中编排在一起,同 在“地球科学新疆域”的章节里,这两篇短 文在内容上有怎样的关联呢?写法是否异曲 同工呢?让我们一起探究这个问题。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ppt课件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ppt课件
辩证分析
对于复杂问题,运用辩证思维进行分析,看到问题的多个方面和内 在联系。
实践验证
将批判性思维应用于实践中,通过实践验证自己的想法和决策的正确 性和可行性。
06
知识拓展与延伸阅读建议
阿西莫夫其他经典作品推荐
《基地系列》
这是阿西莫夫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讲述了人类在银河系建立基地以保护人类文明的故事。该系列包括《基地》、《基地 与帝国》、《第二基地》等多部作品,构建了一个宏大的宇宙历史背景。
03
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体现
科技发展与人类命运关系思考
1 2
科技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阿西莫夫在短文中通过描述科技产品的出现和普 及,展示了科技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科技的双刃剑效应 虽然科技带来了便利和进步,但也给人类带来了 新的问题和挑战,如信息泛滥、隐私泄露等。
3
科技发展与人类命运的紧密关联
对未来社会的担忧
虽然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但阿西莫 夫也表达了对一些潜在问题的担忧, 如技术失控、人类精神生活的匮乏等。
跨学科知识融合在文本中展现
文学与科学的融合
阿西莫夫作为一位科幻作家,其 作品中融合了丰富的文学和科学 元素,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深 入的科学分析,引导读者思考人
类面临的现实问题。
历史与未来的交织
对现代科幻文学和影视 产业有深远影响
科幻小说特点及价值
01
02
03
04
以科学为基础,通过想象和推 测构建未来世界
探索科技对社会、人类和宇宙 的影响
激发读者对科学和未来的好奇 心和思考
具有文学、哲学和社会学等多 方面的价值
短文创作背景及意图
创作于20世纪中叶,正值科技飞速发 展时期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精品课件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精品课件
• 找出答案: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提出大陆板 块构造理论—— “泛大陆”形成时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 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后 来“泛大陆”又分裂成四部分,所以每一块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 龙而去。
• 得出结论:“恐龙无处不在”是支持“板块构造理论”的新的有力 证据。
1.分析“大陆漂移”学说推断思路: 恐龙的化石在现存各个分离的大陆上都有发现。 这说明,恐龙曾经生活在每一块大陆上。
但是,恐龙不可能是在每块大陆上独立生存的。
所以,现在的各块大陆在远古曾经是联结在一起的一 整块大陆或者说“泛大陆”。
这块“泛大陆”在恐龙出现之后逐渐分裂成为现在的 各块大陆。
• 2.发现问题:南极发现恐龙——恐龙并不适应南极气候——它们是 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霸王龙
三角龙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 业
新课导入——“恐龙无处不在”
恐龙出现在中生代时期,曾经称霸整个地球长达一亿 七千多万年之久,但却在6500万年前突然全部灭绝,只留 下了各种各样的恐龙化石,这也是生物进化史上的一个迷, 那究竟这些化石在告诉我们什么信息呢?今天我们就一起 看看美国著名小说家阿西莫夫是如何解答的呢?
第二节
整体感知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 业
整体感知—— 学习目标
1.了解文中揭示的恐龙灭绝的原因,把握作者在两篇 短文中阐释的观点。
2.理清说明顺序,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体会文章 严谨的论证思路。
3.激发对科学世界的兴趣,培养主动探究科学的精神。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 业

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件(共35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件(共35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几乎”是差不多、接近的意思,表范围;说 明“板块构造”理论解决了地质界的大部分问题, 但是不排除仍然存在有些疑难问题无法解决的情 况;“几乎”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科学性和严密性。
写法品析
2、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000万年前与亚 洲相碰撞……
“大约”是可能的意思,表估计;说明印度可能 在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但并不绝对;“大 约”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和 严密性。
从内容看:“板块构造”学说。 √
初读感知 2、在南极及其他大陆上都发现了恐龙化石, 作者首先想到了什么?
恐龙无处不在
3、恐龙能在今天南极地区生存吗?为什么? 作者经过分析思考得出了什么答案? 不能,因为恐龙不能适应寒冷的气候; 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板块构造理论
南极发现恐龙—恐龙并不适应南极气候—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阿西莫夫
如今统治地球的是人类,但人类的历史也 不过几百万年。在人类出现之前,曾有一种爬 行动物统治过地球,这种爬行动物是什么呢?
恐龙。
然而在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一 亿六千万年的恐龙突然消失了。这成了生物史 上最大的一个谜。如今在不同的地区发现的恐 龙化石,这意味着什么呢?恐龙灭绝的原因又 是什么呢?对此,美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阿西 莫夫针对上述两个问题分别做出了回答。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这两篇短文。
这一句补充说明了大陆漂移学说的一个最显而 易见的证据,即南美洲与非洲海岸线惊人的吻合, 这不是能用巧合来解释的,只能说明它们原来在 一起。

恐 不同科
龙 无 处 不
学领域 之间紧 密相连
有 (总 起)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南极发现恐龙化石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PPT优秀课件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PPT优秀课件

PPT优秀课件•介绍与背景•文本解读与赏析•科幻元素探讨•主题思想阐释目录•艺术手法鉴赏•跨文化对比研究•课堂互动环节介绍与背景阿西莫夫简介短文背景及主题两篇短文的创作背景及时代背景主题概述:探讨科技与人类的关系反映的社会问题及现实意义文学价值与影响独特的文学风格与特点对后世科幻文学的影响与启示对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与思考文本解读与赏析灯塔的象征意义描绘手法主题思考030201短文一:《夜晚的灯塔》短文二:《星际旅行》科幻元素的运用作者借助星际旅行这一科幻题材,展现了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渴望与勇气。

想象与现实的交融在描绘星际旅行的过程中,作者将科学知识与想象力相结合,创造出既具有科学依据又具有艺术美感的画面。

主题思考通过星际旅行的比喻,引导读者思考人类在面对未知时的勇气、智慧与担当。

写作风格与技巧精炼而富有诗意的语言巧妙的比喻与象征科学与人文的融合科幻元素探讨科技发展与未来展望描述现代科技发展的速度和对未来的分析科技发展与人类社会变革的关系。

影响。

探讨阿西莫夫对未来科技的预测和展望。

探讨寻找外星生命的方法和可能性。

分析外星生命对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介绍阿西莫夫对外星生命的描述和设想。

外星生命与宇宙探索描述阿西莫夫对时间旅行和平行宇宙的设想。

探讨时间旅行和平行宇宙的科学原理和可能性。

分析时间旅行和平行宇宙对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时间旅行与平行宇宙主题思想阐释1 2 3科技进步带来的伦理道德问题资源枯竭与环境恶化社会变革与不稳定因素人类面临挑战与困境勇敢面对未知与变革鼓励探索未知领域拥抱科技变革培养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与自由精神捍卫思想自由追求科学真理他强调思想自由的重要性,反对思想专制和言论限制,倡导开放、包容的社会氛围。

倡导独立思考艺术手法鉴赏独特叙事结构安排线性叙事与倒叙结合01并置与对比02悬念与伏笔03多样化的修辞手法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多样化的修辞手法,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细腻入微的描写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将人物、场景、情感等呈现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ppt(共40张PPT)

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ppt(共40张PPT)

恐龙于是( 灭绝 )
恐龙于是( 灭绝 )
科学家怎样证明“撞击说” 的?
沙子 超
高 压
假如是火山爆发,则
斯石英 无法形成斯石英。

斯石英
高 温
沙子
假如是火山爆发,则 斯石英就会变成沙子。
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 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用一句半开玩笑 的话强调说明天 文学研究的现实 意义。
3. 阅读下面的材料,说说材料中描述的现象与课文中的哪个理论是 相联系的。
深海沟是在大陆与大洋之间靠大洋一侧的地方。地球上水深超过6000 米的海沟共24处,其中19处在太平洋中。全球最深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 水深约11034米。海沟是板块构造活动的杰作。一个板块向下俯冲到另一 个板块之下时,一边下垂,一边上翘,这中间就形成了海沟。所以说海沟 是板块构造俯冲带开始的地方,也是板块构造挤压活动的场所。这里好像 一个枢纽或传动带,一方面海洋板块的岩石俯冲下去,另一方面大陆板块 翘起来。
(1)本文是用何种科学领域的发现去说明了何种科学领 域的问题?
本文通过“被压扁的沙子”来说明了恐龙灭绝的原因。
(2)本文主要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恐龙的灭绝”。
(3)对于恐龙的灭绝,科学界存在着哪两种对立的理论? 各自的依据是什么?
科学界对于恐龙灭绝的两种对立的理论是:“撞击说” 和“火山说”。
(2)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 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这是俏皮话,但也并非无稽之谈。星体撞击地球虽然极 为罕见,但在地球的历史上确实发生过。作者做这样的假设, 意在强调天文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3)即非常纯的沙子。 这是对“二氧化硅”的解释,一方面指出“二氧化硅” 即沙子的学名,另一方面也强调只有非常纯的沙子才能称得 上是“二氧化硅”,一般的沙子都含有杂质。

初二语文八年级下册(部编人教版)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ppt课件

初二语文八年级下册(部编人教版)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ppt课件

恐 龙 的 世 界
原角龙
鹦鹉嘴龙
梁 龙
鸭嘴龙
三角龙
剑 龙
甲龙
慈母龙
嗜 鸟 龙
双 冠 龙
异齿龙
恐爪龙与栉节龙
异特龙
霸 王 龙
翼 龙
中国考古人员新近在甘肃省永靖县发现的巨大恐龙足迹化石证 明,这种一亿年前的恐龙,两步就可跨过一个篮球场,是日前世界 上已发现的最大恐龙足印。记者:中新社
4、复述“泛大陆”如何分离成七大洲的过程石无处不有。
2、恐龙无法迁 移,大陆在漂移。
板块构造理论被证实。——简介“泛大陆”理论
说明: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 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一)说明方法的判断
1、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 箱 ( 打比方 ) 2、大约在2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 ( 列数字 ) 3、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个所有的问题 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 渊等等.( 举例子 )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阿西莫夫(1920 —1992)
出生在苏联彼得罗维奇小镇, 3岁时随父母移居美国纽约。自小喜 欢读科幻小说, 18 岁那年,就发表 了第一篇科幻小说《偷乘飞船的 人》,在 1941 年的《理智》第一 次提出了著名“机器人三原则”, 1942 年开始创作《基地三部曲》 (1966年获雨果奖),1972年科 幻小说《神仙们自由》获当年雨果 奖和星云奖。他发表的科幻小说和 科普作品已 300 部,是公认的当今 美国科幻小说家泰斗。
比较两篇文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逻 辑 顺 序
火山说
2、科学家研究了拉顿地区的岩层。 说明: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 动,而是撞击。

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件(共35张PPT)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件(共35张PPT)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梳理逻辑,学会推理
2 梳理逻辑,学会推理
通读文章,梳理两篇文章的说明思路, 了解其内在的逻辑关系。
提示:梳理文中的已知条件,证明作 者要说明的事理。
∵恐龙的化石在现存各个分离的大陆上都有发现。 ∴恐龙曾经生活在每一块大陆上。 又∵恐龙不可能是在每块大陆上独立生存的。 ∴现在的各块大陆在远古曾经是联结在一起的一整 块大陆或者说“泛大陆”。 ∴这块“泛大陆”在恐龙出现之后逐渐分裂成为现 在的各块大陆。 ∴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
由现象到本质 逻辑顺序
角度多样,善于联系 层层推理,逻辑严密
事理说明文:逻辑性
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 一个学科领域的知识肯定会对其他学科产 生影响。
品味语言,体会特点
1 品味语言,体会特点
精读你喜欢的段落,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本文语言的特点。
分析角度:词语理解、说明方法。
1 品味语言,体会特点
事理说明文:生动性、通俗性 科学小品
科学小品用文学笔法来写,寓科学性、 知识性、生动性、通俗性为一体,使读者 在文学欣赏中获得科学知识。
科学因互联彼此促进, 生活因关联更加美好。
谢谢观看
输入副标题
科学疑问:南极恐龙化石从何而来?

龙 作出假设:是大陆自己在漂移。


生物学:南极发现恐龙化石
不 有
分析问题 地质学:大陆分裂带走恐龙
证明结论:“板块构造”理论
提出问题:恐龙灭绝的原因。

压 作出假设:撞击说、火山说) 扁

物理学:斯石英的发现
沙 分析问题

生物学:恐龙灭绝的原因
得出结论: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
1.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 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 学 生 秋 游 计划作 文 秋 游 多 见 于 中小学 校,每年 秋季会 组织全 校或全 年级的 郊游活 动。由 学校老 师以班 级 为 单 位 带 领学生 出游。 出行工 具多为 旅游大 巴,路线 以周边 城市近 郊为主。,欢迎
阅读。 一 :去 年 的 金 秋时节 的一天 ,天高 云淡,秋 高气爽 。学校 组织我 们去秋 游,我们 喜出望
名师导学
1.背景解读
(1)阿西莫夫的作品极其丰富,代表作有 《我,机器人》《基地》系列、《钢窟》系 列等。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著名的“阿西莫 夫机器人三定律”。作者擅长以真切的物质 科学以及人文现象演绎出他的科幻世界,又 加进侦探与推理小说的技法,使得他的作品 情节生动、扣人心弦,让人不忍释卷。
名师导学
名师导学
2.内容梳理
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阐述说明内容 ——由恐龙化石在南极的发现说明“恐龙无处不 有”,再由“恐龙无处不有”这一观点推究原因。
第三部分(第15自然段):以“南极洲恐龙化 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 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总 结说明内容,结束全文。
考点链接
(2)《被压扁的沙子》采用的说明顺序 为“科学发现→产生观点→科学研究发现→ 印证观点”,这是一种追本求源,由因到果 考 的逻辑说明顺序。具体的推理过程为:撞击 点 的发生——斯石英(被压扁的沙子)的形 链 成——岩层的研究——6 500万年前的“大 接 劫难”——恐龙的灭绝,由此得出:撞击的 发生——恐龙的灭绝,由猜测“可能”变为 事实“肯定”。
名师导练
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出现,并且有机会分 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所有陆地似乎都处 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 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名师导练
5.选文第一自然段的设问句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2分) _作__者__采__用__设__问__句__,__提__醒__读__者__注__意__,___激__发__读__者__思_____ _考__;__自__然__地__引__出__下__文__的__内__容__,__使__得___行__文__条__理__清_____ _晰__,__过__渡__自__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
D.《我是歌手》第二季总决赛舞台上,韩磊的唱功 精致至极,天衣无缝。
名师导练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走过这家温暖的书店,安慰着这个城市行色匆 匆的人们疲惫的精神和灵魂。(删去“走过”) B.因为搭上了网络购物的顺风车,快递行业迸发 出极大的生长活力让人瞠目结舌。(把“生长” 改为“生命”) C.大雁之所以能够穿越风雨、行稳致远,关键的 原因在于其结伴成行,相互借力。(删去“的原 因”) D.深海勘探开发技术装备的研制,将不断推进我 国大洋海底可燃冰的开采工程的效率。(把“效 率”改为“发展”)
名师导练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D) A.抬头仰望天空,只见深邃的夜空中,挂着一轮圆月, 周围有几丝白云在漂移,月儿发出淡淡的白光。
B.挑起岛屿争端、参拜战争罪犯、扩张军事实力,
充分暴露了其狭隘的民族主义和贪婪野蛮的军国主义 本性。
C.阅读是源头活水,课堂是半亩方塘,只有把活水 引入方塘,语文教学才能清澈如许, 这是不言而喻
地面
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考点链接
1. 把握文章的说明对象,了解科技说明文 的特点以及本文说明事物的逻辑顺序 学 习 2. 品味本文语言严密准确的特点,把握典 目 型的说明方法 标 3. 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对所观察到的自然 现象进行推测想象、分析求证的逻辑能力
考点链接
【考点1】准确把握说明对象
考 《恐龙无处不有》的说明对象是地壳在 点 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即“板块构 链 造”理论;《被压扁的沙子》的说明对象 接 是恐龙的灭绝。
名师导练
4.仿照画线句子再续写两个句子,使前后衔接, 语意连贯。
三年过去了,三年就这样匆匆地过去了!
不论是鸟语花香的清晨,还是夕照临窗的黄昏;
不论是柳絮飘舞的春天

还是大雪纷飞的冬季

不论是茁壮成长的白杨

还是绿意盎然的草坪

于母校的一切,我都充满着眷恋之情。
名师导练
课内精读
(一) 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 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 恐龙自己在迁移。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 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 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 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 面俯冲。“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 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 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 谜。
外 …… 这 天 同 学 们 早早就 来到了 学校集 合,排着 整齐的 队伍跟 随着导 游老师 到达了 目的地 ——海 上 田 园 。 我 们先来 到一个 游乐场 ,那里有 很多碰 碰车,我 和我的好朋友江思毅 挑 了 一 辆 漂 亮的碰 碰车,两 人坐稳 后开起 车就跟 其他同 学对碰 起来,欢快的笑声在我 们 耳 边 不 断 响起……笑 声 一直带 着我们 来到了 泥鳅河 ,我们卷 起裤脚 和衣袖,把手小 心 翼 翼 伸 进 水里,大 家一起 齐心协 力抓了 许多小 泥鳅,并 把它们 都放进了一个矿泉水 瓶 里 ,看 到 它 们在里 面蹦蹦 跳跳的 ,我心里 可高兴 了。然 后,我 们再来 到一个 大大的 博 物 馆 ,我 看 到了很 多人造 的青蛙 手里一 个个拿 着不同 的乐器 围着一 个机器人跳舞, 非 常 形 象 、 逼真,好 像是在 庆祝某 个节日 。接着 ,老师又 带领我 们来到了一个又大又 壮 观 的 房 子 里面,那 里的家 具、墙 壁就像 人类未 来房屋 设计的 模型,非常高雅、特别 !我 们 最 后 的 一 个 景 点是来 到了人 工建造 水灾的 房子,那 里房 子只有 窗子大 的空间 ,
考点链接
【考点2】理清说明顺序
(1)《恐龙无处不有》一文中作者采用的
考 点 链 接
是逻辑顺序(现象—本质),即“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推理论证→得出结论”,将抽象的 科学知识既严谨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解释 清楚。本文的说明顺序:南极发现恐龙化石 ——南极外各洲发现恐龙化石——恐龙无处不
有——恐龙不会迁徙——大陆漂移。
名师导学
2.内容梳理
(1)《恐龙无处不有》是一篇平实严谨的说明 文,表面看好像是要向人们描绘上亿年前恐龙家 族繁衍生息、遍布世界的盛况,但读了全文,才 明白这是一篇通过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证明 “板块构造”学说的科普论文。全文共15个自然 段,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用一个科学观点—— “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 响”引出说明内容。
名师导学
2.内容梳理
(2)《被压扁的沙子》一文通过“被压扁的沙 子”来探讨恐龙灭绝的原因。全文可分为四部分:
名师导练
基础训练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 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化石gǔ gé( 骨骼 )。 (2)两个陆块在那里聚合并缓慢地zhě zhòu ( 褶皱 )变形。 (3)岩层的年龄为6 500万年,因此可以zhuī sù ( 追溯 )到恐龙灭绝的年代。 (4)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 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tiān yī wú fèng( 天衣无缝 )。
名师导练
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 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 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 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 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当板块继续 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
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 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 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 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名师导练
6.“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一句中 “漂移”与“迁移”能否互换?为什么?(3分) ____不__能__互__换__。__因__为__漂__移__是__指__漂__浮__的__物__体__朝__某_______ ____个__方__向__移__动__;__迁__移__是__指__离__开__原__来__的__所__在__地_______ ____而__另__换__地__点__。__虽__然__都__有__“__移__动__”__的__意__思__,_______ ____但__是__二__者__又__有__不__同__之__处__。__漂__移__强__调__在__水__中_______ ____移__动__,__而__“__板__块__构__造__”__理__论__中__认__为__:__大__陆_______ ____就__像__漂__浮__在__海__洋__上__的__物__体__一__样__随__着__板__块__运_______ ____动__而__一__起__运__动__;__迁__移__一__词__则__无__法__表__达__出__理_______ ____论__的__意__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背景解读
(2)板块构造学说:1912年,德国气象学家魏 格纳在总结前人有关大陆漂移概念的基础上,提 出一种大地构造假说——大陆漂移说,引起全世界 科学界的重视。魏格纳认为在3亿年前的古生代后 期,地球上所有的大陆和岛屿是连在一起的,构 成一个庞大的联合古陆,称为泛大陆,周围的海 洋称为泛大洋。从中生代开始,这个泛大陆逐渐 分裂、漂移,一直漂移到现在的位置。大西洋、 印度洋、北冰洋是在大陆漂移过程中出现的,太 平洋是泛大洋的残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