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失恋心理分析及调适对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泰山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

当代大学生失恋心理分析及调适对策

所在学院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专业名称社会工作

申请学士学位所属学科法学

年级二〇〇八级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完成日期 2012年6月10日

摘要

摘要

当代大学生失恋后,往往表现出一些消极行为,失恋所引发的消极情绪若不及时化解,会导致身心疾病,从而影响大学生的一身,其消极行为对个人会造成极坏的影响,甚至会危及他人及社会,对于大学生失恋后的消极行为,既有个人原因也有社会化不足等原因,减少大学生失恋后的消极行为,除了大学生自己要积极面对外,家庭的教育支持,学校的教育疏导及同辈群体潜移默化的影响都是不可或缺的。

关键词:大学生失恋,心理分析,社会化

I

ABSTRCT

ABSTRACT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after the breakup, often exhibit negative behaviour, lovelorn triggered by negative emotions if not promptly resolve, will lead to mental and physical diseases, thereby affecting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body, the negative behavior of individuals can cause very bad influence, even endanger the people and society, to the students after the breakup of negative behaviors, both personal reasons are insufficient socialization and other reasons, to reduce the college students lovelorn after negative behavior, in addition to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actively face foreign support, family education, school education counseling and peer group influence character by environment influence is indispensable.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lovelorn,Psychoanalysis,Socialization

II

目录

目录

1.引言 ------------------------------------------------------------1

2.大学生失恋后的现状透析-------------------------------------------1

3.大学生失恋后的心理行为特征---------------------------------------2 3.1.积极主动型行为-------------------------------------------------3

3.2.消极被动型行为-------------------------------------------------3

4.当代大学生失恋消极行为原因分析-----------------------------------4 4.1.家庭-----------------------------------------------------------4 4.3.学校---------------------------------------------------------5

4.2.同辈群体-------------------------------------------------------5

5.当代大学生失恋的调适对策-----------------------------------------6 5.1.大学生失恋的自我调节-------------------------------------------6 5.2家庭的教育和支持-----------------------------------------------6 5.3.学校的教育和疏导-----------------------------------------------7 5.3.1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7 5.3.2建设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陶冶大学生良好的情操------------------7

5.4同辈群体潜移默化的作用-----------------------------------------7

6.结论-------------------------------------------------------------8

III 1

1 引言

2007年4月,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枪击事件,造成33人死亡,据称韩国裔嫌犯赵承辉因失恋而导致心理畸变所致,失恋学生的心态再次引起中国的教育界的关注。失恋是在当代大学生的情感危机,也引起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1]。

自2005年9月1日国家教育部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正式出台以后,恋爱行为会在新规定中体现出的人性化、民主化、法制化管理的显著特征下,变得更加富有鲜活的生命力,这也是不可回避的事实和发展趋势[2]。

那么,有恋爱行为,就必然会有失恋现象,这应该也是无法回避的事实。特别是对于高校校园这个特殊的环境和在校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而言,尚未完全具备恋爱资格和条件的年轻人,谈恋爱的“成功率”会远远低于“失败率”。所以,失恋现象必然会频繁出现。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应该把关注的重点由“学生恋爱”转向“学生失恋”。

失恋是指恋爱的一方否认或中止恋爱关系而给另一方造成的一种严重挫折。当代的大学生往往充满浪漫幻想,但由于情感尚未完全成熟,在情感冲动的时候,理智和行为的自控力是一般是很薄弱的。这一群体面对失恋,往往会产生难堪、失望、激动、怀疑、抑郁、孤独、空虚和绝望等一系列的消极情绪,使其身心都受到很大的伤害。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缓解,那么便容易导致失恋者自杀,自残,报复的消极行为。与上个世纪70年代出生的大学生相比较,中国80年后出生的大学生很容易恋爱,但也同样容易失恋,这和20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独生子女的不成熟以及社会化不足有关。大学生作为大学校园里的一个重要群体,他们现阶段的生活状态和成长经历迫切需要被正确认识和给予帮助。

对于失恋的问题,绝大多数都认为顺其自然比较好,很大一部分同学能够对自己自我调整,转移注意力,但是也有少一部分同学则认为自己不能很轻松得从失恋的阴影中走出来,甚至有小部分的人选择报复手段、自杀等一些不成熟的行为。对失恋大学生异常心理与行为应该进行适时疏导和积极应对,既有利于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也有利于高校的德育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