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 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行》课件(共14张ppt)

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行》课件(共14张ppt)

“君”“尊君”“家君”的 称谓有什么不同?
“君”: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犹今之“您”; “尊君”:尊称对方的父亲; “家君”:谦称自己的父亲。
品读:聚焦冲突,分析形象 故事中的三人有两组矛盾冲突, 分别是谁和谁的冲突?
品读:聚焦冲突,分析形象
客问元方:“尊君在 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悟读:读懂道理,学会做人
太丘舍去,友人发怒,元方入门不顾,在 这些反常行为的背后,折射出的是汉末魏晋士人 的风度。他们率真,自由,淳至,自然而然,极 富个性,人格独立......
着墨不多,而一代人物,百年风尚, 历历如睹。
吕叔湘先生评《世说新语》
悟读:读懂道理,学会做人
方正率真,就是陈太丘守信讲原则说走就 走的风范;就是友人面对玩泥巴的七岁孩童也 能知错就改的气度;就是元方入门不顾的率真 刚直的正气。就是......
译读:疏通文意,讲述故事
期日中: 约定 不期而遇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舍弃(相委而去)离开 才 尊君在不:同“否”,表正反问,在不在 友人惭,下车引之: 感到惭愧 拉,牵拉 元方入门不顾: 回头看(瞻前顾(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你中午还没有到,就是没有信用
您和我的父亲
请根据你对“方正率真”的理解,续写一两个句子。
初读:读准字音,读好节奏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 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 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朱熹《读书要三到》
初读:读准字音,读好节奏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 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 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 之,元方/入门/不顾。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行》课件ppt优秀课件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行》课件ppt优秀课件

友人:
知无 错信 就无 改礼
元方:
诚Hale Waihona Puke 礼貌元方“入门不顾” 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 法。
观点(1):
不算无礼。对粗俗的客人“入门不顾”正好 他性格率直、好恶情感分明,符合七岁小朋友 特点,对于一个七岁小朋友,不应责备求全。 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子骂父的人,其品行 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千里
2019/7/9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7/9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合作探究
1.“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 的人?结合全文,你怎样全面评价这位友人?
2.元方义正严辞地指出了父亲的朋友的哪两点错 误? 3.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你又怎样评价元方的父 亲陈太丘?
1.“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 怎样的人?结合全文,你怎样全面评价这位友
“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言而无信,不 当得知陈太丘已先行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 野蛮横,十分无礼,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缺乏修养、没有礼貌
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 答曰客:人“便待问君元久方不:至“,你已父去亲。在”家吗?”
元方答道:“等您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人!跟我 约好一块走,却丢下我走了。”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 父,则是无礼。”
自古英雄出少年
司马光砸缸 曹冲称象 王戎识李
王戎识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 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 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陈太丘与友期行《世说新语》二则课件

陈太丘与友期行《世说新语》二则课件

学习任务一
3.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此文讲述了友人与陈太丘相约同行,友人迟到却当着元方 的面责骂陈太丘,结果被元方以无信、无礼驳斥,而后友人 感到惭愧的故事。
学习任务二 体悟道理
再读课文,体悟道理 1.文中的三个人物陈太丘、元方和友人是否符合“方正”的标准? 任选其中一人,进行分析。
陈太丘:从“过中不至, 太丘舍去”“待君久” 可以看出陈太丘是一个 “守信守时”之人,他 的言谈举止符合“方正” 的标准。
学习任务二
(二)常用的谦辞、敬辞 1.“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君:“您”,指有礼貌地称呼对方。 尊:敬辞。用于称跟对方有关的人或事。如:尊姓大名。 家:谦辞。对别人称自己亲属中年长于自己的人。 如: 家父。
2.结合课后第五题,积累常用的谦敬辞知识。
课堂小结
此文通过对陈太丘父子与友人言行的对比, 赞扬了君子认真守信的态度,通过对陈元方幼时 一件小事的描写,表现了他勇敢果决、刚正不阿、 据理力争的方正人格,再现了魏晋风度,对树立 楷模、纠正社会风气起到了积极作用。
学习任务一 文言现象
1.(1)通假字。 尊君在不(同“否”,表疑问,文中可译为“不在”) (2)古今异义。
古:离开。[例]太丘舍去 去൞今: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
对。
委൝今:委古任:舍;把弃事。交[例给]相别委人而去去办。
学习任务一
(3)一词多义。 期൝陈期太日丘中与(名友词期,行约(定动的词时,约间定) )
学习任务一 翻译全文
2.小组合作,结合工具书及注释翻,译全文。
陈太丘和友人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时分。过了正午后 (友人)仍没有到达,陈太丘丢下(他)而离开,离开以后(友人) 才到。(陈太丘的儿子)陈元方这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耍。 客人问元方:“令尊在不在?” 元方回答说:“父亲等您很久 (您)都不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听了)生气地说:“真不是 人哪!和我约定同行,却丢下我走了。”元方说:“您和我的父 亲约定的时间是正午。到了正午,您还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 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友人感到惭愧,走下 车来拉他。元方(径直)走入家门,连头都不回。

《陈太丘与友期行》精品PPT课件

《陈太丘与友期行》精品PPT课件

疏通文意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 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 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家君:对自己父亲的谦称。 引:拉,牵拉。 顾:回头看。
翻译:元方说道:“你和家父约定正午,到了 正午(你)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儿 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听后 )感到惭愧,便下车拉元方(道歉),元方( 径直)进入大门头也不回。
《陈太丘与友期行》这则故事虽然 也表现了元方的聪明,但主要是写他懂 得为人的道理,“无信”“无礼”两个 词是全文核心,可见作者的意图是责备 客人,从反面来说“信”“礼”的重要 性,所以编入了“方正”门。
合作探究
主旨
讲的是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表 现出小小年纪的陈元方明白事理、落落 大方;同时从另一个侧面告诫人们做事 要讲诚信,懂礼仪,为人要方正。
课堂小结
文中友人无信无礼,七岁的元方却诚 实有信。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 们应继承发扬这一光荣传统,为人真诚守 信。让我们以天地为心,真诚为骨,做一 个高尚的人,真正的人。我们相信:诚信 相伴,一生无悔!
板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
友人:无信无礼 知错能改 元方:守信识礼 聪明机灵
主旨:讲诚信,懂礼仪
拓展延伸
如果父母不在家,家中来了客人,你 该如何接待?
在能确定对方身份的前提下,以礼 相待;
如果不明对方身份,要机智地探询 对方情况,提高安全意识。
拓展延伸
你知道哪些关于诚信的名言?
(1)民无信不立。——孔子 (2)巧诈不如拙诚。——韩非子 (3)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充 (4)诚信为人之本。——鲁迅 (5)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要诚信。 ——莎士比亚
课堂检测
2、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 项是( C ) A.陈太丘/与友期/行 B.元方时/年七岁 C.君与家君/期日中 D.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精品PPT课件

《陈太丘与友期行》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精品PPT课件

温度影响酶的活性
温度影响酶的活性
高温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从而使酶失去活性, 并且这种破坏是不可逆的。
低温可以使酶的活性暂时性的失活,这种事 可逆的,条件合适的话酶的活性会重新恢复。
及时训练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 B.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脱氧核苷酸 C.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在细胞内和细胞外均可以起作用 D.酶在催化过程中不断被消耗
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作用特点是具有高效性、专一性、酶的作用条件比较温和,容易受温度、 酸碱度的影响.
酶的特性
探究1:4号比3号气泡更多,说明什么?体现了酶的什么特点?为什么说酶对于细胞内化学反应 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4号试管的反应速率比3号试管快得多。体现了酶的高效性。 注意的问题 (1)、一定要选用新鲜的肝脏,为什么?
当堂检测
1.下列关于酶的概念,最准确的叙述是( D )
A 酶是一种蛋白质
B 酶是一种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
C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种蛋白质
D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一种有机物
2、催化脂肪酶水解的酶是( B )
A、肽酶
B、蛋白酶
C、脂肪酶
D尼发现,放在鹰胃内的肉块经过一段时间后消失了。这主要是由于鹰胃内有起了作
懂礼识仪,聪明机灵。
3.我们应该如何评价文中的三个人物——陈太丘、友人和元方的行为?请从文中找出依据。 陈太丘:太丘舍去。
——对不守信的人不能姑息,让他记住教训,承担后果。 友人:去后乃至;尊君在不;怒;非人哉;惭;下车引之。
——无信无礼,缺乏修养,然知错能改。 元方:(家君)待君久不至。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PPT课件36 人教版 (共21张PPT)

陈太丘与友期PPT课件36 人教版 (共21张PPT)

中外名人讲“诚信”
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 ——莎士比亚
人类最不道德处,是不诚实与怯懦。 ——高尔基
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课外拓展
王戎评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 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 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 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选自《世说新语· 雅量第六》
你怎么看这件事?
你认为友人是怎样的性格? 元方是怎样一个小孩?
思考探究
“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 的朋友是有怎样的性格?元方义正辞严 地指出了父亲的朋友的哪两点错误?
可以看出友人言而无信,不守信用;到来 之后,当得知陈太丘先行离去,不反省自己的 过失,反而怒责太丘,粗野蛮横,十分无礼, 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缺乏修养、没有礼日中,过中( )不至。 2、太丘舍去,( 3、( )去后( )乃至。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无信。
4、日中不至,则是(
你能补出省略的部分吗?
1、期日中,过中(友)不至。 2、太丘舍去,( 太丘 )去后( 友)乃至。
3、( 元方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4、日中不至,则是( 君 )无信。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 委而去。
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 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 个儿走了。”
• ? 别人骂你父亲你该怎么办,为什么?
元方是怎样针锋相对的呢?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 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 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 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陈太丘与友期》课件(共38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陈太丘与友期》课件(共38张PPT)

Sunday, October 20,
6
2019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
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
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
之,元方/入门/不顾。 Sunday, October 20,
7
2019
听读
Sunday, October 20,
8
2019
陈太丘与友期
自学指导一
二、疏通文意
结合注释自读自译课文,圈画出 不能解决的文言字词。
Sunday, October 20,
9
2019
1. 借元方责客之语,赞扬元方的聪 敏,懂礼识仪。
2. 更说明“信”和“礼”的重要性 ,做人应当诚信、有礼。
Sunday, October 20,
17
2019
当堂训练
1、通假字:
尊君在不? 通“否”, 不。
Sunday, October 20,
18
2019
2、古今异义: 陈太丘与友期
太丘舍去
古:约定 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日期
相约而行。期,约定
到达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好同行,约好正午(见面),正午 过了那个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就不再等候离开了,

嬉戏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 方:
陈太丘走后那人才至。元方当时才七岁,在门外嬉戏,那 人问元方: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行》课件(共24张PPT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行》课件(共24张PPT
期行 对话过程 友人发怒,元方对答 对话结果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不顾
文章主旨:做人要诚实守信,礼貌待人。 我的这堂课希望能尽量地围绕新课标所倡导的要求来实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使文言文教学扎实有效,使学生更乐于接受传统经典文化。
陈与 太丘件友期
文 教 学 课
七 年 级 语
语 》 二 则
《 世 说 新

陈纪(128-199),字元方。以
道德知名于世。兄弟友爱,孝养 父亲,家中和睦亲善,其家风成 为人们学习的榜样。
新课导入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 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 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 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 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君在不?”( )元答方曰:“( )家待君君久( )不至君,( )
已去家。君”友人便怒曰:“(
)非人尊哉君!( )与人期尊行君,相
委( )而去。人”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君,
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君,则是无礼。”友人惭,( 之。友元方入门不顾。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下车引
重点积累
A: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 B:培养语感,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C:通过对本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明礼诚信很重要,进一步陶冶性情。培养健全人格。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1、通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积累文言词汇,把握文言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2、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评价人物,使学生认识到明礼诚信的重要性。 二、说教法: 《陈太丘与友期》是叙事性的。其中有包含着议论的内容。这也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方式,确立 为“诵读法 讨论点拨法”相结合。 三、说学法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呵护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是课堂教学的主题。,根据课程材准要求, 结合文本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采用: 1、朗读法。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基本方法,指导学生朗读,体会文章蕴含的道理。2、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勤动笔,积极读书。 3、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人教七年级语文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课件(共32张PPT)

人教七年级语文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课件(共32张PPT)
(太丘与朋友)约定的时间是正午,过 了正午还不见朋友来,太丘丢下(友人) 就离开了,太丘离开后(友人)才到来 。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您和我的父亲约定的时间是中午,(您)中午 不到,就是不讲信用。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询问,很客气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有礼貌,客气的说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诚信与你相伴 你将一生无憾
•1、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2022年4月21日星期四2022/4/212022/4/212022/4/21 •2、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 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人。2022年4月2022/4/212022/4/212022/4/214/21/2022 •3、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里没有窗户。2022/4/212022/4/21April 21, 2022
方) 3、君与家君期日中
(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翻译句子:
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太丘与朋友)约定的时间是正午,过 了正午还不见朋友来,太丘丢下(友人) 就离开了,太丘离开后(友人)才到来 。
课堂小结: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 们应该继承发扬这一光荣传统,为人 真诚守信,让我们以天地为心,真诚 为骨,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诚实有 信的人,我们相信:诚信相伴,一生 无悔!
[波斯]昂苏尔·玛阿里
人生在世,如失去信用,就如同行尸走肉。
[英]赫伯特 履行诺言是名誉的标志。[法] 谚语
言不信者,行不果 。 ——墨子 民无信不立。 ——孔子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ppt课件(80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ppt课件(80页)
古:子女,文中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儿女
今:指儿子和女儿
•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
俄而: 不久,一会儿。
骤: 急。
欣然: 何: 似:
高兴。 什么。
像。
一会儿雪下得急,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 的大雪像什么呢?”
•倒装句
白雪纷纷何所似?
宾语前置句,即“白雪纷纷所似何?”
主谓倒置
2.“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 怎样的家庭氛围?
营造了一种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氛围。
品味赏析
“未若柳絮因风起”被后人称为咏雪佳句, 妙在何处?
①柳絮与雪花在形态和动态上相似,给人以想象和美感,比 喻十分传神。
②预示着春天即将到来,有深刻的意蕴。
写法探究
语言精练,叙事简约。
学习目标
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拟、 未若、舍、乃、期、委、去、引、顾等。 2.学习摹景状物的方法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3.了解古代聪颖机智的儿童的故事,学习古 人的才智和美德。
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太傅(fù) 俄而(é) 雪骤(zhòu) 差(chā) 可拟(nǐ) 无奕(yì) 尊君在不(fǒu) 撒(sǎ) 柳絮(xù) 惭(cán)
陈太丘走后那人才至。元方当时才七岁,在门外嬉戏,那人问元方:
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通“否”
等待
“尊 君在 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你父亲在吗?”元方答道:“等了你好久你不来,他已经离开 了。”
不是
丢下,舍弃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那人便生气的说:“(你父亲)真不是人,和别人约好一起走, 却把人丢下自己走了。”
本文很短,文中的首句仅用了十五个字便交代出 了人物、事件、环境,精练而内容完整。文章客 观地将谢家儿女咏雪一事的始末写出,作者并没 有表明自己的态度,只是在最后补叙谢道韫的身 份,但作者的情感倾向却蕴于叙事之中。

语文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课件

语文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课件

翻译下列句子。 ①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太丘丢下他而离开了,太丘离开后, 那人才来。 ②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 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您和我爸爸约定的时间是中午,您中午 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 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想一想
1 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元方义正辞严
地指出了父亲朋友的哪两点错误?
课文从友人失信无礼的反面事例 告诉我们:
以信做人 以礼待人
拓展
1 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诚信的看法。 2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 ⑴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莎 士比亚 ⑵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⑶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 王充 ⑷ 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 海涅 (5)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 ,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 信;对子骂父,则 是无礼。”
友 人 惭 ,
《世说新语》
• 《世说新语》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 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全书共8卷, 按内容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 学、方正、雅量等36门,分类记载 汉末到东晋期间士大夫阶层的一些 言谈和轶事。《世说新语》在众多 志人小说中以语言简练、辞意隽永 著称,对后代笔记体作品的影响颇 大。
2怎样评价文中三个人物?结合内容说说。 3假如你是文中的某个人物,你有更好的 处理方法吗?
友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课文中,友人与陈太丘“期日中”,结 果“不至”,可以看出他言而无信,不守信 用; 到来之后,问元方“尊君在不?” 表现得较为有礼;当得知陈太丘已先行离去, 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粗野蛮 横,十分无礼,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缺乏修养、 没有礼貌的人;在元方一番义正严辞的批评 后,他“惭”“下车引之”表现得较为诚 恳,有知错勇改的精神。 通过查阅资料,获知友人是比陈太丘官 高两品的官员,平素对陈太丘傲慢无礼。

七年级语文陈太丘与友期行课件

七年级语文陈太丘与友期行课件

步骤三 精读课文 质疑问难
1.友人为什么“怒”?元方是怎样反驳“友人”的? 友人认为陈太丘不等就走,是失约的表现。元方反驳抓住两点:一为“无信”,二
为“无礼”。首先指出“友人”失约在先,是不守信用;其次指出友人不知反省,反而 出言不逊,恶意攻讦,是没有礼貌。 2.从元方的回答可以看出他是个什么样的小孩?
——守信识礼,聪明机灵。
4.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①不失礼。客人得知太丘已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是怒责太丘,语言粗野,不堪入
耳;小元方则针锋相对,指出对方“无信”“无礼”,义正而词严。所以,这一则故事的核心是 “无信”“无礼”,宣扬的是正直不阿、为人正派的品格。
②失礼。因为“友”毕竟是与父亲平辈,不应不尊重长辈。应该始终有礼貌,不能对客人置 之不理,要给人以改错的机会,允许人家道歉。
3.特殊句式 (1)省略句 ①待君久不至,已去。 [省略主语,应为“(家父)待君久不至,已去。”] ②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省略主语,应为“(谢道韫)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感叹句 非人哉! (哉,表感叹的语气助词。本句表示强烈愤怒的感情。)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2)有关诚信的名言。
①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②民无信不立。(孔子) ③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大仲马) ④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莎士比亚) ⑤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人教课标 语文 七年级上册 课件 《陈太丘与友期》(共32张PPT)

人教课标 语文 七年级上册 课件 《陈太丘与友期》(共32张PPT)

就 讲信用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元方说:“您和我父亲约定的时间是中午。中午您不到, 就是不 讲信用;
感到惭愧
拉他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 之,
对着儿子骂他父亲,就是没有礼貌。”友人感到惭愧,走下车来拉 元方,
回头看
元方入门不顾。
元方走进家门连头也不回。
“君”“尊君”“家君”的称谓 有什么不同?
2、假如你独自在家,你父亲的同事有 要事来找他,你会怎么回答呢?
叔叔您好,我爸爸现在有事出去了,您 有急事可以打电话联系他。如果方便的话我 也可以代为转告。
拓展迁移
曾子杀彘(zhì,猪)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 (通“汝”,你)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 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 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 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 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回头看
8.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讲信用
9.友人惭
感到惭愧
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与友期行 约定 不期而然 太丘舍去 离开 去日苦多 入门不顾 回头看三顾茅庐 下车引之 拉 引吭高歌 太丘舍去 放弃 舍己为人 则是无信 讲信用信口开河
料想 过去的 拜访 放开 牺牲 随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很客气地询问
陈太丘与友期行,

,太丘舍
去,去后乃至。
,门外戏。客问
元方:“
”答曰:“____________”
。”友人便怒:“
。”
元方曰:

。”友
人惭,下车引之,

1、通假字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8陈太丘与友期 公开课课件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8陈太丘与友期 公开课课件

诵读全文
注意断句
fǒu
shě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
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
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
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
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
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文意疏通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
约定
中午时分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
放弃 离开

当时 年龄
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
嬉戏
尊称,您的父亲 通“否”
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等待 尊称,“您”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
语气词,“啊”
丢下,舍弃
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2021年3月16日星期二2021/3/162021/3/162021/3/16
•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1年3月2021/3/162021/3/162021/3/163/16/2021
• 16、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2021/3/162021/3/16March 16, 2021
• 明确: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以诚
为本,以礼待人。
• (4)文中在称呼他人时用了不同的称 谓,这几种称谓有什么不同?例:君 ;尊君;家君。(注:敬辞和谦辞)
➢君”是有礼貌的称呼对方; ➢“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家君”是对人称自己父亲时的谦词
5、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呢? 明确:(1)不失礼。客人失礼
•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2021/3/162021/3/162021/3/163/16/2021 4:45:17 PM •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21/3/162021/3/162021/3/16Mar-2116-Mar-2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021/3/162021/3/162021/3/16Tuesday, March 16, 2021 •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21/3/162021/3/162021/3/162021/3/163/16/2021

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人教版部编版 陈太丘与友期行 名师教学课件PPT

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人教版部编版 陈太丘与友期行 名师教学课件PPT

不要主观臆断,妄下结 论,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 应该善待生命,关爱弱小 者。
好好学习 天天 19
四、语言品析
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画出你最欣赏的描写猫的语句, 并说说那些词语用得好,用的妙,最有表现力。
好好学习 天天 20
第一只猫是“花白的毛,很活波,如带着 泥土的白雪球似的。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写出了 猫外貌的可爱。
好好学习 天天 17
2.作者通过回忆三次养猫的经历, 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人生道理?
这篇课文通过回忆三次养猫的经历,告诉我们要 平等地对待生命。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有与其 他的小生命共同相处的时候,我们只有平等地对待他 们,尊重他们,才能感受到生命之美,才能避免看到生 命之悲。
好好学习 天天 18
结局
对我 的
影响
不活泼 若有若 忧郁 无,大 懒惰 家不喜 欢,不 大注意 它。
被我 打伤 致死
更难过 得多。 永不养 猫。
好好学习 天天 12 板书
作者重点写了第几只猫?为什么?
第三只猫。这只猫最终被冤死在邻家的 屋脊上。它让我明白自己冤屈了一只不能 说话辩诉的小动物。它的亡失让我刻骨铭 心。
好好学习 天天 13
好好学习 天天 15
三、合作探究
1.为什么“我”对第三只猫的死亡比前两只猫的 亡失更“难过得多”? 2.作者通过回忆三次养猫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怎 样的人生道理?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16
1.为什么“我”对第三只猫的死 亡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因为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我的主观臆断,断定 鸟是它咬死的,暴怒之下我用木棒打它,它受到冤苦无 处辩诉,最后死在邻家屋檐上。我认为是我把它害死 的,而且这个过失是无法弥补的。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件:8 陈太丘与友期行 (共14张PPT)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件:8 陈太丘与友期行 (共14张PPT)


嬉戏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陈太丘走后那人才至。元方当时才七岁,在门外 嬉戏。
客问对别元人父方亲:的尊称
通“否”
等待
“尊 君在 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那人问元方:“你父亲在吗?”元方答道:“等了你好久你不来,
他已经离开了。”
不是
丢下,舍弃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2022年4月上午1时51分22.4.1101:51April 11, 2022 •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年4月11日星期一1时51分52秒01:51:5211 April 2022 •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那人便生气的说:“(你父亲)真不是人,和别人约好 一起走,却把人丢下自己走了。”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元方说; “你跟我父亲约好正午。你正午不到, 就是不讲信用。”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就是没有礼貌。”那人感到惭愧,便下车 想拉元方, 回头看

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
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

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
行 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
相约而行。期,约定
到达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好同行,约好正午(见面),正午 过了那个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就不再等候离开了,
1、熟练地背诵课文。 2、积累文言词语,能借助注
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近作者
刘义庆(403—444),南宋文学 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宋宗室, 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爱好 文学,招纳文士。
疏通文义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 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 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 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 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 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3.陈元方是一个怎样的人? 聪明、勇敢、明理(或:懂礼识仪,机智聪明,刚正不阿。)
“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A:不失礼(友人失信又失礼,行事不端,态度恶劣;元方 必须用“入门不顾”的态度维护自己和父亲的尊严,这是坚持 原则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给“友人”一个难忘的教训。)
B:失礼(元方批评友人无礼,自己更应该做到有礼——友 人已经认错,又是父亲的朋友,是长辈,即使有错,也应以礼 待之。)
相约同行。期,约定。
丢下(他)而离开。舍,舍弃。去,离开。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
约定正午时分。日中,正午时分。
令尊在不在?
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
(友人)才到。乃,才。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不,同“否”。
语气词,表示感叹。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 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 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 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学习目标
1.结合课文注释,识记文中重点字词的意思,并能“一 字一字落实” 准确地翻译全文; 2.能结合文中句子有理有据地评价文中人物,说出本文 给你的启示; 3.熟读并化的瑰宝,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 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因为有了《论语》,我们方知思想家、教 育家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实精神;因为有了 《三国志》,我们方能知道诸葛亮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 的“神机妙算”;因为有了《离骚》,我们才悟出屈原“路漫 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赤诚……走进古诗文,亲近 古诗文,让我们跨越时空的界限,与古人交谈。今天我们一起 来学习《陈太丘与友期行》这篇古文,让我们徜徉在古文的天 地之间。共享学习古文的乐趣。
读了这则文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在人际交往 中,它给我们一个什么启示?
课堂小结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继承发扬这 一光荣传统,为人真诚守信,让我们以天地为心,真诚为 骨,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诚实有信的人,我们相信:诚 信相伴,一生无悔!
随堂练习
鲁迅说《世说新语》是“一部名士的教科书”,请 课外阅读《世说新语》(如《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等 名篇),文学阅读课交流。
丢下我走了。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
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委,舍弃。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
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拉,牵拉。
回头看。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正中午时分。过了正午(朋 友)仍然没到,陈太丘(便)丢下(他)而离开。(陈太丘) 离开后朋友才到。(太丘的儿子)陈元方当时才七岁,正在大 门外玩耍,朋友便问元方:“令尊在不在?”元方回答说: “等您很久没有来,已经离开了。”这位朋友便发火骂道: “真不是人!和朋友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元方说 道:“您和家父约定正午时分,到了正午您却不来,这是不守 信用;对着孩子骂他的父亲,这是没有礼貌。”朋友听后感到 惭愧,便从车上下来牵拉陈元方(道歉),元方进入大门不回 头看。
扫二维码关注“X数学”微信公众号,
谢谢! 领取更多免费资料
更多资料,请联系小编 成为终身VIP会员
5000G宝贵资料永久免费
重点积累
通假字: 尊君在不 “不”同“否” 古今异义:
1.陈太丘与友期
古: 约定
今: 日期
2.太丘舍去
古: 离开
今: 前去,前往
3.下车引之
古: 拉,牵拉 今: 引用
4.元方入门不顾
古:回头看
今: 照顾或顾客
词类活用: 陈太丘与友期
日期(名词) 约定(动词)
名词活用作动词
把文中缺少人称的句子补充完整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友)过中不至,太丘
课文中“君” “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尊君在不
君与家君
令尊(对别人父 亲的尊称)
您(有礼 我的父亲(对 貌地称呼 人谦称自己的 对方) 父亲)
重点解读
1.“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 是个不守信用,没有时间观念的人。
2.元方指出了父亲友人的哪两个错误?(用原文句子回答)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舍去,(太丘)去后(友)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元方)答曰:“(家君)待 君久(君 )不至,(家君)已去。”友人便怒曰: “(尊君)非人哉!( 尊君)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 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君)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君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友)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