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肠胃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疗报告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疗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8a6b671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e5.png)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疗报告一、临床症状二、病原学检测猪传染性胃肠炎主要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引起。
诊断该疾病可通过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采集病猪的粪便、消化道内容物或者肠黏膜组织,经过样品处理后,通过病毒分离培养技术筛选出阳性样本。
然后利用病毒特异性抗血清或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进一步的鉴定。
三、病理学检查四、诊断方法诊断猪传染性胃肠炎主要根据临床症状、病原学检测和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在确认大规模猪群患病前,需先从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沙门菌病等猪胃肠炎常见病进行排除。
五、治疗方法目前,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主要采取支持治疗和预防措施。
在临床症状出现时,应立即隔离患病猪,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加强饲养管理。
对于发病较重的猪,可适当补液、支持治疗,避免其他疾病的二次感染。
提高猪的抵抗力,可通过合理饲养和合理营养,增强猪的免疫力。
六、预防措施1.疫苗预防:可选用同种类疫苗接种和异种类疫苗接种两种方法进行预防。
同种类疫苗接种主要是利用同种病毒进行接种,促使猪产生特异性抗体。
异种类疫苗接种则是利用与病毒有交叉免疫原性的病毒进行接种,也可起到一定的预防效果。
2.日常管理措施:加强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确保猪群的生活环境干净整洁。
避免混养与传播,定期检测病毒感染情况,及早发现病例并进行隔离处理。
七、总结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猪的胃肠炎症,常见于全球范围内。
诊断猪传染性胃肠炎需通过临床症状、病原学检测和病理学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主要采取支持治疗和预防措施,包括隔离患病猪、保持环境卫生、疫苗预防和日常管理措施等。
通过综合预防措施的实施,可有效减少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发生和传播,保障猪的健康和生产业的稳定发展。
传染性胃肠炎特效药
![传染性胃肠炎特效药](https://img.taocdn.com/s3/m/8303994df705cc1754270981.png)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消化道传染病,以呕吐、水样腹泻、脱水为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该病的传染性强,在短期内能引起各种年龄的猪100%发病,病势依日龄而异,日龄越小,病情愈重,死亡率也愈高,2周龄内的仔猪死亡率达90%-100%。
康复仔猪发育不良,生长迟缓,在疫区的猪群中,患病仔猪较少,但断奶仔猪有时死亡率达50%。
该病给养猪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应当做好疫苗,提防该病的发生。
当猪群发病之后,还要重视治疗方面的工作,这时可以使用科立好。
【功能】:调节免疫,靶向精准干扰病毒繁殖。
【目的】:防控各种病毒性、细菌性、营养性、应激性腹泻。
【效果】:
1 、保健:体质好、不腹泻、长势好、均匀度好。
2、发病后快速康复、恢复生长,3-5天控制各种腹泻。
3、2-3周可清除猪场多年病毒性腹泻顽症。
4、治疗病毒性腹泻时需要全场所有母猪猪同时使用方能根治。
【工艺】:超分子中药活化工艺+基因工程干扰技术
【作用机理】:超分子中药可提高机体免疫力,靶向酶精准干扰病毒各阶段繁殖抗病毒,克服了病毒在细胞内复制不容治疗的难题,相催化作用可使消化道内食糜更均匀分布,有利于消化道内氧气的均匀分布,创造不利于病原菌繁殖条件。
多年来历经临床反复试验,对病毒性腹泻效果显著。
养殖者如有购买需求,可联系河南威立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详细的了解。
该企业作为早期的生产厂家,公司坚持诚信为本、质量上乘的经营理念,同时以质量创品牌,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信赖。
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https://img.taocdn.com/s3/m/5f26755eb8f67c1cfbd6b881.png)
【发病机理】
病毒经口、鼻感染后,在局部繁殖,然后 沿着咽、食道、胃或血液进入小肠,与肠 上皮细胞接触,上皮细胞受感染后,使空 肠和回肠的绒毛显著萎缩,肠粘膜的功能 性上皮细胞迅速破坏脱落,消化吸收能力 下降,引起腹泻和脱水。仔猪发病严重是 由于小肠粘膜绒毛未发育完全,死亡是由 于脱水和代谢性酸中毒以及高钾血症引起 的心功能异常和肾功能减退。
【症状】潜伏期很短,为15-18小时,最长 2-3天。传播迅速,数日可蔓延到全群。
仔猪突然发病,首先呕吐,继而发生频繁 水样腹泻,粪便黄色、绿色或白色,常含 有未消化的凝乳块。病猪极度口渴,明显 脱水,体重减轻,日龄越小,病死率越高。
幼猪、肥猪、和母猪症状轻重不一,通常 只有1天直数天出现食欲不振,个别猪油呕 吐和腹泻症状,5-8天腹泻停止而康复。
2、实验室诊断 ①荧光抗体法 取腹泻病猪的空场会回肠的刮取物作涂片
或冰冻切片,观察上皮细胞的荧光。 ②血清学诊断 双份血清测抗体。
【防制】
加强检疫、消毒、隔离等措施。
对症治疗,防止脱水、酸中毒和细菌感染
静脉注射葡萄糖盐水,最好在饮水中加入 电解质和营养。
疫苗:弱毒苗于45日和15日注射于妊娠母 猪,猪严重腹泻
发病仔猪呕吐
病猪腹泻呈喷射状
病猪小肠壁菲薄
病猪小肠肠壁变薄呈半透明状
病仔猪由于腹泻引起明显脱水
病仔猪畏寒怕冷,相互拥挤于母猪背部
病仔猪发生严重水样下痢,最后因脱水死亡
病猪肠壁变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病猪肠绒毛萎缩(下),上为正常对照
发病猪(右)肠绒毛与正常对比
荧光抗体检测小肠粘膜的病毒抗原
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https://img.taocdn.com/s3/m/16d58266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a2.png)
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病原
疾病病原
TGE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电镜负染观察,TGE病毒粒子呈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病毒直径为 90-200nm,有双层膜,外膜覆有花瓣样突起,突起长约18-24nm,突起以极小的柄连接于囊膜的表层,其末端呈 球状,病毒粒子内部在以磷钨酸负染以后可见一个电子透明中心;也有人描述病毒粒子内部具有一个呈半球样的 丝状物。
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01 疾病概述
03 疾病病原
目录
02 分布危害 04 流行病学
05 临诊症状
07 防制方法
目录
06 机理病理
基本信息
猪传染性胃肠炎(Transmissiblegastroenteritis of swine)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猪的一种高 度接触性消化道传染病,二类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呕吐、水样腹泻和脱水为特征。OIE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
TGE病毒核酸为单股RNA,分子量为6.8×10道尔顿,完整的TGE病毒在蔗糖的浮密度为1.19-1.218g/ml。病 毒粒子由3种主要结构蛋白构成,一种是磷蛋白(N,即核蛋白),它包裹着基因组RNA;另一种是膜结合蛋白(M或 E1),主要包埋在脂质囊膜中;第三种为大的糖蛋白(S或E2),它形成病毒的突起。据推测,E2在决定宿主细胞亲 嗜性方面起作用,还具有膜融合作用,使病毒核蛋白进入细胞浆,E2还携带主要的B淋巴细胞抗原决定簇,在提 高获得免疫力中可能起关键作用。用单克隆抗体竞争性放射免疫电泳证明:E2糖蛋白存在三种水平的抗原结构, 即抗原位点(SITES)、抗原亚位点(SUBSITES)和抗原决定簇(EPITOES);抗原分A、B、C、D四个位点,A位点可分 为a、b、c三个亚位点,这些亚位点又可再分为抗原决定簇。E2糖蛋白共有11个抗原决定簇,其中8个是与中和作 用相关的重要抗原决定簇。
猪的传染性胃肠炎
![猪的传染性胃肠炎](https://img.taocdn.com/s3/m/795a7b5d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75.png)
流行季节和地区
流行季节
多发于寒冷季节,特别是寒冷的冬季。
地区
全球范围内均可发生,但主要流行于规模化养猪场。
传播方式和途径
直接接触
病猪与健康猪直接接触, 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等途 径传播。
间接接触
通过污染的水源、饲料、 用具等间接传播。
垂直传播
母猪感染后可通过胎盘垂 直传播给胎儿,引起新生 仔猪的感染。
猪的传染性胃肠炎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疾病概述 • 病原学 • 流行病学 • 诊断和鉴别诊断 • 防治措施 • 公共卫生和社会影响
01
疾病概述
定义和症状
定义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由冠状病 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 病。
症状
患病猪只表现出食欲不振、呕吐 、严重腹泻等症状,伴有脱水、 体重下降和电解质失衡。
血清学检测
检测病猪血清中的抗体,以确定是 否感染过该病毒。
RT-PCR检测
利用RT-PCR技术检测病毒的特异性 核酸片段,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
与猪流行性腹泻的鉴别
猪流行性腹泻的发病率更高,传播更快,且 仔猪死亡率更高。
与细菌性腹泻的鉴别
细菌性腹泻的病原体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 菌等,常伴有发热、精神沉郁等症状。
定期消毒猪舍和用具
对猪舍和饲养用具进行定期消毒,以杀灭潜在的病原菌。
消毒和隔离措施
消毒方法
可采用化学消毒剂或紫外线等方法对猪舍、饲料、饮水等进 行全面消毒。
隔离措施
发现病猪后应及时隔离,防止疾病在猪群中传播。同时,要 对病猪进行治疗和护理,以减少死亡率。
06
公共卫生和社会影响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发病症状与防治措施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发病症状与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a5dc6f1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4b.png)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在猪群饲养管理过程中比较常见,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为呕吐、腹泻和脱水,可感染各种日龄的猪,尤其是10日龄内的仔猪最易感,并且死亡率很高,几乎能够达到100%的死亡率。
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死率越来越低,5周龄以后的猪只感染本病后死亡率会很低,架子猪和成年猪感染后几乎不会发生死亡情况。
发病猪或康复后的带毒猪只会通过粪便或分泌物向环境中排放病原体,成为传播本病的重要传染源[1]。
本病于1946年首次在美国发现,此后流行于世界各养猪国家和地区。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本病的疫区不断扩大,给养猪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同时本病的发生还具有季节性,通常寒冷季节或产仔多的季节发病率较高。
随着饲养规模化发展,如果预防措施不利,就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发病机理猪群感染本病的潜伏期会随着猪只年龄的增加逐渐延长,一般仔猪发病的潜伏期仅仅12~24h ,大龄猪只的潜伏期为2~4d 。
健康猪只可以通过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病毒,无论病毒侵入是呼吸道还是消化道,最后都可以进入血液,定居在肠道黏膜的上皮细胞,损害肠道绒毛,致使绒毛缩短或萎缩,甚至上皮脱落,造成肠道分解或吸收营养的功能受到障碍或完全丧失,最终出现严重的腹泻、呕吐症状[1]。
2症状与病变由于本病具有病程短、发病快的特点,通常仔猪会发生突然呕吐,在吃完奶之后就呕吐出来,随后出现严重腹泻,粪便稀薄如水,有的粪便中有没有消化的凝乳块,粪便颜色呈灰白色或黄绿色。
体温在短时间内开始升高,随着腹泻的发生体温有所下降,整个病程为2~4d 时间,刚出生的仔猪死亡率很高,即使治愈后的仔猪生长速度很慢,发育不良,饲料报酬较低,明显降低养殖效益,也常常被管理者所淘汰。
后备猪、架子猪和成年猪感染本病后因体质差异表现的临床症状有所不同,通常发生精神不振、食欲下降或停止采食,极少数病猪发生呕吐和腹泻症状,有的急性腹泻呈喷状,粪便中携带有没有消化的饲料,颜色呈浅黄色。
猪的传染性胃肠炎
![猪的传染性胃肠炎](https://img.taocdn.com/s3/m/91ab026ac8d376eeafaa3133.png)
猪的传染性胃肠炎猪传染性胃肠炎是高度接触传染的病毒性疾病,其感染敏感幼猪时会导致100%死亡。
哺乳仔猪呕吐、腹泻、和高死亡率是传染性胃肠炎的特征。
感染时的猪龄越大,则对此病的耐受力就越强。
敏感的成年猪和肥育猪感染此病时死亡率很低,但仍常见呕吐和腹泻。
在保育猪中可发生地方流行性的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病原是一种冠状病毒,此病毒与引起猪呼吸道疾病的呼吸道冠状病毒(PRCV)密切相关。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对猪的小肠粘膜上皮细胞有亲和力,而猪呼吸道冠状病毒则与肺组织有亲和力。
这二种病毒在血清学上有交叉反应。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可长时间存活于寒冷、阴暗的环境之中,在冷冻条件下十分稳定。
日晒、干燥、高热以及大多数消毒药可灭活这种病毒。
五十多年前就已经知道这种病毒对猪的危害。
在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急性爆发中,仔猪会呕吐、水泻并迅速发生脱水。
这些症状实际上会发生在所有2周龄以内的敏感仔猪中。
这一疾病蔓延迅速,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此病的潜伏期只有18小时到3天之短。
2-3天之后,猪场中大部分猪都会感染。
小于7周龄的猪一般都会严重受害,并且会在2-3天之内死亡。
3-4周龄的猪感染此病后死亡率就低得多,但这些猪常常生长不良,保育猪和肥育猪的症状一般仅限于腹泻和厌食。
这样大小的猪常会在1-2天内痊愈。
敏感的母猪小母猪感染此病后会出现相当明显的症状。
繁殖猪群中的母猪会严重发病,发现高热厌食、呕吐、腹泻和精神沉郁等症状。
感染后排出病毒的猪是猪场中病毒传播和持续存在的主要来源据认为人员工流动在不经意间散播了有病毒污染的粪便,是病毒在猪场内和猪场间传播的第二大原因。
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只危害猪,但狗、猫、狐、椋鸟和苍蝇都可感梁此病毒并可排出此病毒达2周之久。
幼猪发病原生急性呕吐和腹泻,大龄猪发生腹泻以及可能发生呕吐都必须考虑是否传染性胃肠炎,2周龄以内的仔猪染后会出现很高的死亡率。
对感染的幼获得了进行剖检,常可见到胃中有凝乳块,肠壁会变得非常薄,这是因为肠道绒毛萎缩的缘故这可通过组织学检查加以证实,可对感染仔猪的肠道新鲜切片或片进行荧光搞体试验,根据临床证状加上绒萎缩的组织学检查结果以及阳性的荧光体试验结果,访问演出可确诊为传染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与防治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与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8ea2900f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6e.png)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与防治猪传染性胃肠炎(PIGE)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猪的消化道疾病。
这种疾病会给生猪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传染性胃肠炎主要通过粪口传播,感染后会引起猪的腹泻、呕吐、发热等临床症状。
及早的诊断和防治对于减少疫情传播,缓解猪的病情,对于保障猪的生产和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一、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方法1. 临床症状观察猪传染性胃肠炎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发热等。
病猪会出现粪便稀薄、有泡沫、带黏液或血丝,有时还伴有腹痛和不适等。
病猪的食欲会减退,体温会升高,精神状态也会变差。
养殖户可以通过观察猪只的表现来初步判断是否患有传染性胃肠炎。
2. 病毒学检测通过病毒学检测可以检测病毒抗原或抗体,包括ELISA、荧光抗体法、PCR等技术。
PCR技术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以检测出极少量的病毒核酸,因此在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3. 病理学检查对于死亡或处于濒死状态的猪只,可进行病理学检查。
主要表现为胃肠道黏膜出血、水肿、充血等病理改变。
还可通过组织切片观察肠道上皮细胞的变化,如膜状变性、剥脱、坏死等。
4. 传染源预警在养殖场发现疑似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病例后,需要及时进行传染源预警,以防止疫情的蔓延。
预警措施包括对可疑病猪的隔离处理、对猪舍和饲料进行彻底的消毒清洁、限制人员和物品出入等。
5. 诊断标准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应该综合考虑临床症状、病毒学检测、病理学检查等多方面因素,结合疫情情况和现场调查来做出综合诊断。
二、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措施1. 加强养殖管理加强猪只的饲养管理是预防传染性胃肠炎的重要措施。
养殖户应根据季节和气候变化合理安排猪只的饲喂和运动,确保饮水和饲料的干净卫生,保持猪舍的通风和卫生。
2. 做好环境消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在环境中存活力强,因此环境消毒是防治传染性胃肠炎的重要手段。
养殖户应定期对猪舍、饲料和饮水设施进行消毒,杀灭潜在的致病菌和病毒。
人传染性胃肠炎治疗方案
![人传染性胃肠炎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4f787c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24.png)
一、概述人传染性胃肠炎(Human enteric infection,HEI)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
该病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发生,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对儿童和老年人危害较大。
针对人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主要分为对症治疗和抗病毒治疗两大类。
二、治疗方案1. 对症治疗(1)休息:患者应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2)饮食调整:给予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如粥、面条等。
禁食油腻、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3)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由于腹泻、呕吐导致水分和电解质大量丢失,应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可口服补液盐(ORS)或静脉补液。
(4)止吐和止泻药物:对于剧烈呕吐和腹泻的患者,可适当使用止吐和止泻药物,如山莨菪碱、多潘立酮、蒙脱石散等。
(5)降温:对于发热的患者,可使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或药物降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2. 抗病毒治疗(1)干扰素:干扰素是一种具有抗病毒作用的蛋白质,可抑制病毒复制。
对于HEI患者,可使用干扰素α-2b或干扰素α-2a进行抗病毒治疗。
(2)利巴韦林:利巴韦林是一种抗病毒药物,可抑制病毒复制。
对于HEI患者,可使用利巴韦林进行抗病毒治疗。
(3)中药治疗:中药在治疗HEI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可选用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止泻作用的中药,如金银花、黄芩、黄连、白芍、白术等。
三、预防措施1. 健康教育:普及HEI的传播途径、症状、预防措施等知识,提高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
2. 严格的个人卫生:勤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食。
3. 食品安全:确保食品卫生,避免食用被病毒污染的食物。
4. 环境卫生:加强公共场所的清洁消毒,减少病毒传播。
5. 免疫接种:对于高危人群,如儿童、老年人等,可接种肠道病毒疫苗,降低感染风险。
四、注意事项1. 及时就医:出现HEI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以免病情加重。
2. 遵医嘱用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切勿自行乱用药。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方法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8bd06a8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3c.png)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方法猪传染性胃肠炎(PED)是一种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猪的肠道疾病,该病毒主要感染幼猪,并且对幼猪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严重影响。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PEDV)主要以粪-口途径传播,导致猪出现严重的腹泻和呕吐等症状。
目前,对PEDV的控制依赖于疫苗预防和治疗措施。
本文将介绍PEDV的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和对策。
一、治疗方法1. 营养支持对于患有PEDV的猪,腹泻和呕吐等症状通常会导致脱水和营养不良的情况。
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就是给予患病猪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
可以通过饲料添加营养保健品,或者特殊配方的饲料,来提高患病猪的营养水平,促进其康复。
2. 对症治疗针对PEDV引起的腹泻和呕吐等症状,可以采取对症治疗的方法,如使用抗生素、止泻药和抗病毒药等药物,以帮助猪克服病毒感染并缓解症状。
3. 隔离治疗一旦发现猪出现PEDV的症状,应立即将其隔离治疗,以避免病毒传播给其他健康猪只。
隔离治疗要求猪只要有单独的饮水和饲料,饲养环境要做到严格的消毒和清洁,以减少病毒的传播。
4. 免疫治疗疫苗的开发对于PEDV的控制至关重要。
通过疫苗接种,可以有效提高猪只对PEDV的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并减轻疾病的严重程度。
免疫治疗是PEDV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预防措施和对策1. 疫苗接种预防疫苗是预防PEDV的最主要手段。
养殖户可以在猪只幼年时接种PEDV疫苗,有效提高猪只的免疫力,减少病毒传播和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2.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环境卫生是预防PEDV的重要工作之一。
要求养殖户严格做好猪舍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合理使用农药、杀菌剂等,保持猪舍的空气新鲜,避免脏水和脏食物对猪只的污染,减少病毒的传播。
3. 检疫和隔离在养殖场引进新的猪只时,要求对引进的猪只进行检疫和隔离处理,确保其健康状况符合要求后再放入繁育场。
在发现PEDV病例时,及时实施隔离治疗,避免病毒传播给其他健康猪只。
4. 合理饲养合理饲养是预防PEDV的重要保障。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名词解释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2f0aef76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d1.png)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名词解释猪传染性胃肠炎(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简称PED)是一种猪类常见的病毒感染疾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PED病毒属于科罗奈病毒科(Coronaviridae),可以引起猪的胃肠道炎症。
该病最早于1971年在欧洲被报道,随后在全球范围内流行。
PED对于猪的健康和农场的生产效益造成了严重威胁。
PED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粪便-口腔途径,即患病猪的排泄物通过饲料、水、动物接触或其他污染物传播给其他猪只。
当猪接触到感染了PED病毒的粪便后,病毒进入猪的消化道并侵入肠上皮细胞,引发肠黏膜充血、坏死和脱屑。
这导致猪只出现腹泻、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猪的死亡。
PED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腹泻、水样便、黄绿色便、呕吐等。
母猪在妊娠期感染PED病毒后,往往会导致流产、死胎和仔猪死亡。
婴儿猪(特别是出生7天内的仔猪)感染PED后,可能出现严重的腹泻,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和营养不良。
PED的症状与其他猪类胃肠道疾病相似,因此准确的实验室诊断技术对于确认PED感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目前,PED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流行。
疫苗是预防PED传播的一种有效手段。
疫苗通过引入弱化的PED病毒或病毒的功效蛋白,来刺激猪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从而提高猪只对PED的抵抗力。
此外,加强妊娠母猪的管理措施、保持猪舍的清洁和卫生以及控制病原体传播途径也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然而,PED的抗原变异性较高,这给疫苗的研发和使用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总之,PED是一种具有较高传染性的猪类疾病,给猪养殖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通过加强防控措施和研发有效的疫苗,我们可以帮助农场主预防和控制PED的传播,并保护猪只的健康和农场的生产效益。
传染性胃肠炎OK
![传染性胃肠炎OK](https://img.taocdn.com/s3/m/b89635d626fff705cc170abe.png)
2、实验室诊断:
2.1 病毒抗原检测:小肠上皮细胞中检测TGEV 抗原,是最简单和常用的方法。常用IF(免 疫荧光):空肠、回肠粘膜刮取物或空肠、 回肠制备冷冻切片、直接或间接IF染色。
2.2 病毒核酸检测:RT-PCR 2.3 病毒的电镜检测:免疫电镜(IEM)效果好。 2.4 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小肠肠回处呈球状膨胀,内有黄色粪污痕迹,肠道中空无一物
小肠充血,肠腔充气,肠壁变薄,弛缓,呈半透明状
肠壁极薄,由于细菌 感染致粘膜严重出血
左为病猪肠绒毛变平,肠 陷窝不明显,右为正常
五、诊 断
1、现场初步诊断:寒冷季节,呕吐、水泻。
黄痢:1w内,分离大肠杆菌,抗菌素。
白痢:10-30日龄,一般不死。
•
地方流行性TGE:
四、病变
• 小肠绒毛变短和萎缩,绒毛长度与肠腺深度 几乎到1:1(正常是7:1); • 胃内充满凝乳块,胃底粘膜充血; • 肠内充满白色至黄色液体,肠壁菲薄缺乏弹 性;
• 肠系膜充血、淋巴结肿大;
• 肾浑浊肿胀和脂肪变性,并含有白色尿酸盐。
胃浆膜出血
胃粘膜弥漫性充血,肿胀,呈卡他性炎症
一、病
原
TGEV,感染性核酸,S蛋白具 多种生物学功能。
TGEV在空肠、十二指肠及肠系膜淋巴结中
含量最高。
病毒对阳光、乙醚、氯仿、许多消毒剂敏感,
对胰蛋白酶不敏感,在猪胆汁中相当稳定, 常用消毒药为0.03%福尔马林,1%来苏尔。
二、流 行 病 学
1、猪是唯一的易感动物; 2、犬可参与本病的传播;50%康复猪排 毒达2-8周,最长的达104天; 3、新疫区呈流行性,老疫区呈地方流行 性或周期性流行;多发于冬季。
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https://img.taocdn.com/s3/m/2c390ccf58f5f61fb73666de.png)
由于此病是急性、大面积爆发的高接触性传染病,所以一 旦发病应全群投药。对于能采食和饮水的猪,供给充足的 清洁饮水,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VC、葡萄糖和补液盐 连饮5天,饲料中加入黄芪多糖、灵芝多糖或金丝桃素等 抗病毒的中药,连喂一周。对严重脱水的小猪和不能饮水 的病仔猪,可采取以下方案治疗。(以25kg猪为例) 方案1:地塞米松:8-12㎎,5%糖盐水:300ml,维生素 B1:100mg,维生素C:200mg,磺胺间甲氧:1000mg。 方案2:地塞米松:8-12mg5%糖盐水:300ml维生素B1: 100㎎维生素C:200㎎链霉素:100万单位。 以上两种方案任选其一,每天一次,临床治疗效果很好。
图3.1 小肠的内容物以电子显微镜负染色法,可见冠状病 毒颗粒.(临床症状.doc)
8.治疗
本病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可采用对症治疗如止泻、补液、 防止酸中毒和抗继发感染。
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发病特点具有爆发性,猪场一旦发病病猪较多,普遍 用药治疗较困难,可以采用以下治疗程序: (一)早期腹泻,60~80%的猪采食量没有明显下降,可每50斤饲料拌护仔康1号500 克饲喂15天;或用抗腹泻急救包按1.5%加入饲料中饲喂5天,然后按1%加入,再喂10 天,同时用口服补液盐作饮水。 (二)20~30%的猪采食量明显下降,则拌料口服给药效果不佳,需注射用药或灌服, 具体方法是2.5%恩诺沙星4~8ml,灌服10ml藿香正气水;(责任编辑:养猪人) (三)约5~10%的猪脱水严重,耳、四肢出现紫绀时,应静脉补液5%葡萄糖生理盐 水100-300ml+10%碳酸氢钠25-50ml +20%安钠咖4-6ml,同时配合运用抗生素如恩诺 沙星或磺胺药如20%磺胺嘧啶钠10-20 ml。(6.txt)
猪传染性胃肠炎课件
![猪传染性胃肠炎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cc13796dd36a32d72758133.png)
床症状是B
A.腹泻
B.繁殖障碍
C.呼吸困难
D.神经症状
E.运动失调
26 26
六、病理变化
六、病理变化
1. 尸体脱水明显,主要病理变化在胃和小肠。 2. 哺乳仔猪胃常胀满,滞留有未消化的凝乳块。 3. 3日龄小猪中,约50%在胃横膈膜憩室部黏膜下 有出血斑,胃底部黏膜充血或不同程度的出血,小 肠内充满白色或黄绿色液体,含有泡沫和未消化的 小乳块,肠壁变薄而无弹性,肠管扩张呈半透明状。 4. 肠系膜充血,肠系膜淋巴结轻度或严重充血肿大。 5. 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到空肠绒毛显著缩短。
猪传染性胃肠炎
(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of Pigs, TGE)
一、概念及背景 二、病原 三、流行病学 四、发病机理 五、临诊症状 六、病理变化 七、诊断 八、防制 九、思考题
一、概念及背景
一、概念及背景 本病是由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猪 的一种急性胃肠道传染病,临诊上以 发热、呕吐、严重腹泻、脱水和2周 龄以内仔猪高死亡率为特征,属于世 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法典B类疫病 中必须检疫的猪传染病。
一、概念及背景 该病可发生于各种年龄的猪,但
对仔猪的影响最为严重。10日龄以内 的仔猪死亡率高达100%,5周龄以上 的猪感染后的死亡率较低,成年猪感 染后几乎没有死亡,但严重影响猪的 增重和降低饲料报酬。
一、概念及背景
1946年Doyle和Hutchings首次报道该病 发生于美国,然后逐渐传播到欧洲、日 本和我国的台湾。
3.血清学诊断 康复期血清中和抗体滴度超过急性 期4倍以上者即为阳性(常用VN试验、双份血清)。
五、临床症状
4.幼猪、肥猪、母猪:常只限厌食和腹泻1 至数天,偶尔伴有呕吐。极少死亡(因多种因 素如应激或混合感染。
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https://img.taocdn.com/s3/m/78227d7e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75.png)
病初突然发生呕吐,继而发生猛烈水样腹
泻。呕吐多发于哺乳之后。排出灰白色或
黄绿色、含有凝乳块粪便,恶臭。发病末
期因为脱水,粪便黏稠,快速消瘦,体温
下降,常见发病后2~7 d死亡耐过小猪生长
发育迟缓,出生后5日龄以内仔猪病死率达
100%。
☺
☺母猪
常与仔猪一起发病。有些哺乳中母猪发病
时,表现高度衰弱,体温升高,泌乳停顿
4、用康复猪抗凝全血治疗发病猪仔、 哺乳猪仔,4~5毫升/次,断奶仔猪10 毫升/次。
猪传染性胃肠炎
25/33
病猪呕吐物与腹泻物,呕吐物中有未消化凝乳 块,粪便呈灰黄色、淡绿色或灰白色
猪传染性胃肠炎
26/33
发病仔猪快速脱水、消瘦,极度口渴 ,被毛粗乱无光,后躯被粪便污染
猪传染性胃肠炎
27/33
Ø 当前为止该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在抗原 上与猪呼吸道冠状病毒(PRCV),猫传染 性腹膜炎病毒和犬冠状病毒有一定相关性 ,并已证实PRCV是由TGEV突变而来。 (实用猪病诊疗与防治技术)
猪传染性胃肠炎
3/33
Ø 存在于猪各器官、体液和排泄物中,但以 病猪空肠、十二指肠和肠系膜淋巴结含量 最高。在发病早期,在呼吸系统组织和肾 含毒量也较高。
糊状内容 菌 效,
物
疫苗
预防
龄 ,发育迟
多 滞,易继
见 发其它病
,
地
猪传染性胃肠炎
方
21/33
八、预防
1、加强检疫,预防将猪病或隐性感染猪 引入猪群。必要时,可从无猪传染性 胃肠炎病毒或血清学检测阴性猪场引 入,并在混群前隔离观察2到4周。
2、喂养管理过程中,预防犬、猫等动物 进入猪场并加强环境消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制
平时不引入病猪; 母猪产前免疫,仔猪吮初乳获得被动免疫; 平时做好隔离消毒工作; 康复猪抗凝全血或血清治疗(10ml/只)3天; 抗生素防止细菌继发感染。 免疫机理主要是细胞免疫和局部免疫,体液免疫几乎
无抵抗病毒的能力,肌肉接种无效,口鼻内接种可 行。
流行病学
猪是唯一的易感动物; 犬可参与本病的传播;50%康复猪排毒达2-8
周,最长的达104天; 新疫区呈流行性,老疫区呈地方流行性或周
期性流行;多发于冬季。
症状
突然发病,传播迅速,表现呕 吐和水泻,粪便黄绿色或灰白色, 其中夹有未消化的凝乳块。10日龄 内仔猪死亡率高,随日龄的增加, 死亡率降低。5周龄以上症状轻,很 少死亡。
左为病猪肠绒毛 变平,肠陷窝不 明显,右为正常
诊断
现场初步诊断:寒冷季节,呕吐、水泻。 – 黄痢:一周内,分离大肠杆菌,抗菌素。 – 白痢:十日至三十日龄,一般不死,与轮状病 毒并发则病情加重,有一定病死率。
实验室诊断: 1、在PK15上作血清中和试验 2、小肠内容涂片或肠管冰冻切片作FA试验。 3、双份血清的中和试验,康复血清效价4倍于病初血
猪传染性胃肠炎 病猪腹泻粪便黄绿色
猪传染性胃肠炎 -死亡仔猪,严重脱水
病变
胃内充满凝乳块,胃底粘膜充血;肠内充满白色 至黄色液体,肠壁菲薄缺乏弹性;肠系膜充血、 淋巴结肿大;小肠绒毛变短和萎缩;肾浑浊肿胀 和脂肪变性,并含有白色尿酸盐。
胃浆膜出血
猪传染性胃肠炎-胃肠弛缓肠壁菲薄
肠壁极薄,由于 细菌感染致粘膜 严重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