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中的对称性与互补性

合集下载

政治学国际关系基础知识点清单

政治学国际关系基础知识点清单

政治学国际关系基础知识点清单

一、国际关系概述

1. 定义国际关系的概念

2. 国际关系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3. 国际关系的核心问题和研究对象

二、国际关系理论

1. 现实主义理论:权力政治和国家利益为核心

2. 自由主义理论:强调国际合作和多边主义

3. 结构主义理论:强调国际体系结构对行为的影响

4. 构成主义理论:关注国际关系中的观念和身份

5. 后现实主义理论:批判传统理论模式,强调主观解释

三、国际政治经济

1. 国际经济体系:自由贸易和全球化

2. 国际金融体系:国际货币体系与金融危机

3. 国际贸易体系:关税和贸易壁垒

4. 区域合作与经济整合:如欧盟、亚太经合组织等

四、国际安全与冲突

1. 国际安全的概念和形式

2. 冷战与国际安全格局的演变

3. 战争与冲突:国际冲突的成因和解决途径

4. 恐怖主义与非传统安全威胁

5. 大国关系与地区安全:如中美关系、朝鲜半岛问题等

五、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

1. 联合国及其机构的结构和功能

2. 国际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和影响

3. 区域组织与全球治理:如北约、金砖国家合作等

六、发展与援助

1. 发展理论与实践: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2. 发展援助与国际合作:南南合作与北南合作

3. 发展中的问题与挑战:贫困、环境与性别不平等

七、国际法与国际社会

1. 国际法的概念和特点

2. 主权原则与国际社会的国际行为准则

3. 国际法与国际关系的关系与争议

八、全球性问题与治理

1. 环境与气候变化问题

2. 跨国犯罪与恐怖主义问题

3. 移民与难民问题

4. 贸易保护主义与经济全球化挑战

九、国际关系的热点问题

1. 中美关系:竞争与合作

多样性如何影响国际关系和政治合作?

多样性如何影响国际关系和政治合作?

多样性如何影响国际关系和政治合作?

一、多样性加深了国际关系的复杂性与互动

1. 不同国家、民族和文化间的差异使得国际关系更加复杂。例如,各

国的历史背景、宗教信仰、价值观等都会对国际合作产生影响。由于

文化差异,各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领域的立场和利益常常存在分歧。

2. 多样性促进了国际关系的互动与交流。不同国家之间的多元文化交融,通过交流与对话,各国可以增进相互了解与认知,从而减少误解

与偏见,为国际合作打下基础。

二、多样性对国际政治合作的影响

1. 多样性加强了国际政治合作的互补性与互惠性。各国的不同文化和

制度可以为国际事务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与资源,使得各国可以共享

利益、实现合作共赢。

2. 多样性也带来了国际政治合作的挑战与难度。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

的矛盾与冲突可能会导致合作的障碍,例如历史遗留问题、民族问题、边界争端等。在政治合作过程中,各方需要通过对话与妥协,解决分歧,推动合作的达成。

三、多样性的应对策略与合作机制

1. 推动多元文化交流与教育。通过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和教育培训,加强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对话与了解,减少误解与偏见,增进合作的良好氛围。

2. 建立国际多边合作机制与框架。各国可以在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框架下达成共识,制定共同规则,解决国际事务中的分歧与挑战。

3. 促进政治互信与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各国可以通过高级别对话、合作项目和政策互惠等方式,增进政治互信,建立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

4. 实现共享发展与互惠合作。各国可以在经济、科技、环境等领域开展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实现共同发展与繁荣。

从国际关系角度探析一带一路倡议

从国际关系角度探析一带一路倡议

从国际关系角度探析一带一路倡议近年来,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国际舞台上备受关注的话题。作为中国提出的倡议性项目,一带一路涵盖了亚洲、欧洲、非洲等多个地区,旨在致力于促进双边和多边的合作关系,并打造一个共同繁荣的区域。本文从国际关系的角度出发,探讨一带一路倡议的意义、影响和挑战。

一、一带一路的意义

1.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提出的重要区域经济合作倡议,旨在推进欧洲、亚洲、非洲等多个地区的经济一体化。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地区内的产业链、供应链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和配合,在共建多边经济区的基础上,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更加密切,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

2.进一步促进全球合作

一带一路倡议是一项全球性的合作倡议,对促进全球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以亚洲、欧洲、非洲为主要合作区域,一带一路倡议覆盖范围广泛,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合作、人文交流等多个方面都会得到全球各国的积极支持和配合。这种全球化的合作模式,有助于打破区域壁垒,进一步促进全球合作,共同推进全球化进程。

3.促进互联互通和贸易便利化

一带一路倡议旨在打造亚洲-欧洲金融贸易走廊,促进各国之间的互联互通,这对于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一带一路倡议还通过构建贸易、投资、金融、人才等多种形式的合作机制促进了各国之间的贸易便利化,有助于降低贸易壁垒和各种非关税壁垒。

二、一带一路带来的影响

1.推动相关国家经济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为各参与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强大的推动力。一方面,通过金融、产业等多种合作方式,加强区域内国家之间的互补性和优势性;另一方面,借助贸易、运输、环保等方面的投

两国关系等级划分标准

两国关系等级划分标准

两国关系等级划分标准

两国关系等级划分标准是一个复杂而又深刻的议题。它不仅涉及到两国之间的政治、

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也反映了各国之间的利益、态度和情感等多重维度。在现实的

国际关系中,不同国家之间往往有着不同的关系等级,这种等级的划分标准需要考虑到多

方面的因素。下面就此,笔者将提出一份关于两国关系等级划分标准的大致思路。

两国之间的关系等级可以从政治层面进行划分。政治因素是国际关系中最为基础和重

要的因素之一。两国之间的政治关系等级可以考虑如下因素:首先是外交关系的正常与否。如果两国之间建立了正常的外交关系,具有大使馆或领事馆等外交机构,那么可以认为他

们之间的政治关系是在一个较高的等级。其次是安全合作与共同防范的程度。如果两国在

安全上有密切的合作,共同防范恐怖主义、非法移民等问题,那么可以认为他们之间的政

治关系是在一个较高的等级。再次是在国际事务上的协调与合作。如果两国在国际事务上

有一定的协调与合作,尤其是在重大的国际问题上存在共同的立场和行动,那么可以认为

他们之间的政治关系是在一个较高的等级。最后是领导人之间的亲近程度。在国际关系中,领导人之间的亲近程度通常也能反映两国政治关系的好坏。如果两国领导人之间有着较为

密切的关系,那么可以认为他们之间的政治关系是在一个较高的等级。

两国之间的关系等级可以从经济层面进行划分。经济因素在当今国际关系中占据着非

常重要的地位。两国之间的经济关系等级可以考虑如下因素:首先是两国间贸易的规模和

程度。如果两国之间的贸易规模较大,贸易往来频繁,具有较高水平的经济互补性,那么

国际政治学概论复习

国际政治学概论复习

国际政治学概论复习

第二章:国际关系行为体

名词解释:

非国家行为体

有别于主权国家的国际关系行为体,非国家行为体包括政府间国际组织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两大类。进入20世纪后,非国家行为体的数量和类型急剧增长,他们的活动及影响也涉及国际社会的各个领域,对国际事务发挥日益重大和不可忽视的作用。他们与国家行为体相比,具有参与国际事务的间接性、对外行为的跨国性、职能作用的协调性。其影响是:非国家行为体在国际关系中往往能够起到一单一国家所难以起到的作用,在国际事务能够发挥不同于主权国家的独特作用。

国际非政府组织

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概念可被概括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界定。

狭义:指在三个以上国家活动、拥有两个以上国家成员、在两个以上国家筹资的非政府组织。

广义:指除了狭义上的国际非政府组织之外,还包括了具有国际性的所有非政府组织。

国际非政府组织在国际舞台上进行各种活动主要表现为:

①从事信息咨询活动;②游说各国政府和国际政府间组织,宣传自己的政策主张;③在全球问题和其他许多重大问题上,影响主权国家和国际政府间组织的决策,并对主权国家和国际政府间组织的行为进行监督等。

但国际非政府组织作为国际关系中的非国家行为体,既难以拥有政府间国际组织那样程度的政治权利和权威,也缺乏大型跨国公司所具有的物质力量,其拥有的影响力更多来自其所具有的到的权威。在当今国际舞台上,国际非政府组织的许多意愿和目标只有借助于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力量才能实现。

思考题:

国际关系行为体的基本特征和类型

1.基本特征:

①拥有较稳定的组织结构和形式。(它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超国家的地区性或国际性的国际组织、

国际政治经济学和国际关系

国际政治经济学和国际关系

国际政治经济学与国际关系的理论创新

国际政治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作为国际关系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和深化历程中,国际政治经济学不仅回应了国际关系现实出现的重大变革,而且推动了国际关系研究的理论创新。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兴起与国际关系理论的构建

20世纪30年代,国际关系研究出现一次大的理论论战,论战的双方是崛起的古典现实主义与传统的理想主义。然而,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期,古典现实主义理论受到国际关系现实变革中一系列事件的挑战,这些事件使得美国霸权主导的战后世界经济以及与其相应的国际体系受到了挑战。相应的国际关系研究也开始关注经济要素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国际政治经济学得以兴起。围绕着“霸权衰退”和世界政治经济变革,无论是现实主义者,还是自由主义者,抑或是马克思主义者,在20世纪70—80年代都加入到关于美国霸权是否衰退以及世界经济变革的研究之中。对于这些重大议题的研究,不仅催生了国际政治经济学,拓宽了国际关系研究的视野,而且推动了国际关系理论的构建。

“开放经济政治学”与理性主义的深化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冷战结束,尽管国际关系学界出现了理性主义和建构主义的论战,但在经济全球化以及世界经济稳定的背景下,研究者们将研究转向国内政治,他们围绕着“利益和制度”“国内和国际”的关联性,通过强化理性主义的分析工具,进一步深化国际关系研究中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美国学术界甚至提出了“开放经济政治学”(OEP)的分析框架,努力使国际政治经济学“科学化”。理性主义的深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向性研究议题之中。

国际关系中的对称性与互补性

国际关系中的对称性与互补性

国际关系中的对称性与互补性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保罗·瓦茨拉维克所提出的交际理论为跨文化交际开辟了新的研究视角。其中关于交际过程中的对称性与非对称性关系的理论零散见诸于少许相关文献之中。在现实生活中,对称性与互补性(非对称性)理论并非仅停留在人际交往层面,甚至可以借以分析国家间对话,为国际政治理论提供一种新的社会学观察视角,这种跨学科研究方法能够更好地理解国际关系领域中的复杂政治现象。

标签:国际政治;交际理论;对称性;互补性

上世纪下半叶,国际政治研究领域呈现百花齐放的繁荣态势,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两大传统主流理论受到新兴主义的冲击。这些新兴理论(如建构主义、女权主义)将不同学科贯穿起来共同探讨国际政治,由此产生了很多成果性创新。虽然这些理论观点由于其自身的片面性而饱受质疑与批评,但其中出现的跨学科的政治探究方法未尝不是理论创新的敲门砖。本文借助社会学的相关知识,即瓦茨拉维克(Watzlawick)的社会交际定理对国际关系进行初步探讨,从社会交际视角对几类常见的国家关系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一种理想的国际关系模式进行初步探讨。

一、交际定理的对称性与互补性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瓦茨拉维克认为,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对称性和互补性是根据双方之间的关系是否建立在相同或不同的基础上而划分的。〔1〕人际交往存在多种行为方式,包括强势行为(One-up)、弱势行为(One-down)和中和行为(One-cross)。所谓强势行为,即某一行为者在交际中占据强势地位,试图主导双方的交际行为;弱势行为与之相反处于被动状态;中和行为则表示,行为者试图缩小双方在行为方式的差异而做出的行动。交际关系可以根据双方在上述行为方式的差异或等同分为互补性与对称性。如果行为体双方的行为方式表现为一一对等,那么两者交际关系可称作为对称关系。但如果双方出现行为风格上的差异,则其交际关系表现出互补性。但在实际交往中是不可能出现完全对称的,因为交际双方的行为方式不可能完全对等,其行为方式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方的实际力量,正因为双方力量的不对等,交际的对称性是难以实现的。即双方交际的最终形态将回归到互补性关系上来。

21世纪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21世纪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21世纪以来的国际经济关系变化及特点

一、国际关系中的“4C”规律

国际经济关系中的“4C”规律是指:竞争(competition)、矛盾(controdiction)、协调(coordination)、合作(cooperation)之间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的演进趋势和内在规律。国际经济关系中,各个经济主体,为了自身的利益中心相互竞争,在开放的、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世界经济体系中,竞争是最主要的经济关系。竞争必然产生矛盾,这种因经济利益所产生的矛盾造成的结果有两个:一是两败俱伤,而是共同发展,后者是竞争者的理想追求,要实现共同发展,必须通过利益协调,实现新的利益分配,这就是合作。所以,“4C”规律构成了当今国际经济关系中最主要的经济关系。他们之间相互转化,相互演绎形成了国际经济关系中的基本规律。

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1.世界经济进入全球竞争。

80年代以后,特别是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正处在两大潮流之中。一是现代高科技的蓬勃发展,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和现代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充分显示出当代世界经济竞争本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二是世界各国,包括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都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适应前一个潮流即现代高科技和现代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因此,冷战结束以来,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都把注意力集中在谋求高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发达国家之间展开了一轮高科技发明权、领导权和控制权的争夺战。这都表明,80年代以后,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国相继卷入了争相发展高新技术的国际竞争的大潮之中。展望未来,221世纪上半叶这种国际竞争将会更加发展、深化和激烈。

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解析

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解析

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解析

国际关系是指各个国家相互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关系。它是国际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反映了各个国家之间的合作、竞争、冲突和变革等现象。了解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首先,国际关系具有多样性。世界上的国家形态、政治制度、文化习俗各不相同,因此国际关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对于国际冲突的解决方式、对待全球性问题的态度等会产生深远影响。而世界上的国家也有着不同的发展水平、经济体系和外交政策,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国际关系的发展。

其次,国际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各国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依存程度越来越高。无论是经济交流、科技合作还是环境保护等议题,都需要各国共同努力来解决。国际关系中的相互依存性体现在各国之间的经济互补性、文化交流以及共同面对的全球性挑战等方面。

第三,国际关系是一个竞争与合作并存的过程。在国与国之间,既存在着竞争,也存在着合作。竞争是国际关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各国为了争夺资源、实现国家利益,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竞争。同时,合作也是解决国际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各国通过合作取得共赢的结果。

第四,国际关系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国际关系中的政治、

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都在不断变化和发展。国际关系的发展受到世界各国内外环境的影响,国家的利益、政策和目标也会不断发生变化。因此,我们需要持续关注国际形势的变化,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政策和战略。

最后,国际关系需要通过国际法和国际组织来管理与规范。国际法是国际社会共同遵守的法律规范,它约束着各个国家的行为和行动。国际组织则是各国为共同解决问题、推动合作而建立起来的机构,如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通过国际法和国际组织,国际关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有序和和谐的发展。

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

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

5月9日,记者张帆在曾经1997年被菲律宾非法移除的中国 主权碑和国旗的地方,再次插上一面五星红旗。
主权问题是不能谈判的。 我们不是满清政府,我不是李鸿章,如果到时还 不收回,就无法向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交待。
维护国家利益就是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正当的、正义的。
渔政船就是渔民的“家”
有渔政船的守护,在黄岩岛捕鱼很安心!
李克强会见“国际货币 基金组织”总裁
中菲对峙
3. 1. 参与国际关 2.图片中反映 图片中反映 了国际关系的 系的主体包括 了国际关系哪 哪些形式? 哪些? 些内容?
联合国加强与奥委会合作 苏丹对南苏丹宣战
1.国际关系: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 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 2.国际关系的内容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 化关系、军事关系等。 3.国际关系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基本形 式有竞争、合作和冲突。
2012年4月16日,在华盛顿访问的石原慎太郎称日 本政府决定从私人手中购买钓鱼岛,计划已获钓 岛“土地拥有者”的同意,并声称,如果钓鱼岛 成为日本政府土地的话,日本不仅可以开发,而 且可派驻警察。 钓鱼岛位于中国台湾省基隆市东北约92海里的东 海海域,早在明朝时,它就已明确为中国领土 ……根据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的结论, 钓鱼岛附近可能成为第二个“中东”,油气储量 达77亿吨。 材料中涉及我国哪些方面的利益?

国际关系与合作

国际关系与合作

国际关系与合作

国际关系与合作是国家之间的联系和合作的重要方面,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繁

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全球化趋势下,国际关系和合作已经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国际关系与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首先,国际关系和合作对于维护世界和平至关重要。由于不同国家之间的差异

和利益冲突,国与国之间的紧张关系时常会导致冲突和战争。然而,通过国际关系的建立和加强合作,可以实现冲突的缓解和解决。例如,美苏冷战期间的外交交流和合作,为两个大国关系的缓和铺平了道路,最终减少了全球核威胁,提升了世界和平与安全。

其次,国际关系和合作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繁荣也具有重要意义。各国之间的

贸易和合作使得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得以实现,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互补性也得到了充分发挥。例如,亚洲国家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在过去几十年间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亚洲地区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此外,国际关系和合作还对于解决全球性问题至关重要。全球性问题如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粮食安全和恐怖主义等不仅仅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而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共同努力和合作来应对。通过国际关系的建立和合作机制的建设,国家间可以共同制定政策和行动方案,共同应对这些挑战。例如,巴黎气候协定的达成,反映了各国通过合作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共同努力。

此外,国际关系和合作也有助于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的增进。通过各国之间的

人员往来、教育合作和文化交流等途径,可以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这种相互理解和友谊为国与国之间的合作提供了基础和动力,使得合作更加顺利和有效。

国际的多极化趋势与挑战

国际的多极化趋势与挑战
其次,国际社会应加强多边主义和国际组织的作用。多边主义能够帮助各国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维护全球治理的公平性和合法性。
此外,各国应加强经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只有通过经济的交流与合作,才能够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5.结语
国际的多极化趋势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通过加强合作与对话,加强国际组织的作用,以及加强经济合作,国际社会可以更好地应对多极化带来的挑战,实现更加和平稳定的国际秩序。
国际的多极化趋势与挑战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关系体系正在经历着日益多极化的趋势。多极化带来了新的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本文将探讨国际的多极化趋势及其所面临的挑战。
1.多极化的定义与意义
多极化指的是国际关系中力量与影响分布的多样化趋势。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全球的政治、经济、军事力量逐渐由少数几个国家集中掌握,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崛起,并开始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这种多极化的趋势对国际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3.多极化的挑战
然而,多极化背后也存在着一系列的挑战。
首先,强权政治的发生仍然是多极化过程中的一个主要问题。一些大国依然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采取霸权主义的行为,不愿与其他国家平等合作。这种情况可能导致各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和冲突。
其次,多极化也增加了国际协商与协调的复杂性。不同国家拥有不同的利益和追求,如何在多极化Biblioteka Baidu件下找到共同的点并加强合作,对国际社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第四讲重要的国际关系

第四讲重要的国际关系

中国与东盟的关系: 中国坚持奉行“以邻为伴,与邻为 善”的周边外交方针和睦邻安邻、富 邻的周边外交政策,在双方的努力下 ,东盟与中国的关系近年来得到了长 足的发展。
2010年建成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
从2010年1月1日起,中国与东盟双方约有7000种产品将 享受零关税待遇,实现货物贸易自由化。服务贸易方面,双 方也将实质性地开放彼此的市场。投资方面,双方致力于建 立一个自由、便利、透明及公平的双向投资体制。
2008年中美双边贸易高达3337亿美元,比30年前增长了139倍之多。 美国是主要对华投资方之一,中国对美国的投资也在增多。中国是美国债 券的最大持有国。这些数字和事实表明,中美经贸互补性越来越强,逐渐 形成了相互依存、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格局。
再次,随着人员交流规模的增大和人文领域关系的 发展,两国人民间相互理解增多,友好感情加深
三、中美关系
(一)、中美关系的历史观察 (二)中美关系的现实评估 (三)中美关系的未来思考
(一)、中美关系的历史观察
1、中美关系相互敌对时期(1949——1968)
美国对中国实施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安全包围 的政策.两国在朝鲜战场直接交锋,在越南战场间接冲 突,在台湾海峡隔岸对峙
2、中美关系改善和发展时期(1969_1989) 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华,双方发表了 《上海公报》,奠定了两国关系改善和发展的 基础。

国际关系理论归纳

国际关系理论归纳

国际关系理论归纳

国际关系理论是研究各国之间相互关系以及国际体系的学科,它旨在解释国际政治行为的原因和动力,并提供对国际体系的结构和演变的理论框架。在这个领域中,有许多不同的理论流派和观点。下面将对一些主要的国际关系理论进行归纳。

一、现实主义理论

现实主义是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主要流派之一。它强调国家的自利性和权力斗争,认为国际体系是由于国家之间的相互竞争和争夺权力而形成的。现实主义者相信,国家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与者,它们通过追求自身利益来推动国际事务,并通过实力的竞争来维护自身地位。

二、自由主义理论

自由主义理论则强调国际合作和互惠关系的重要性。自由主义者认为,国际体系是由国家之间的合作和共同利益所驱动的。他们主张通过国际组织、法律和规则来促进国家之间的合作,并通过互惠关系来实现共同利益。

三、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观念、信念和规范对于国际关系的影响。建构主义者认为,国际关系不仅仅是国家之间的力量博弈,还受到思想、文化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他们认为国际体系是由社会构建的,并通过不同的观念和信仰来塑造国际行为。

四、制度主义理论

制度主义理论强调国际制度对于国际关系的影响。制度主义者认为,国际体系中的规则和机构可以影响国家之间的行为和合作。他们主张

通过制度建设和合作来实现国际稳定和和平。

五、依赖理论

依赖理论关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依赖理论者认为,发展中国家受到发达国家的经济、政治和军事依赖,导致其在国际体

系中处于弱势地位。他们主张通过减少对发达国家的依赖,实现自主

发展。

六、文化理论

文化理论认为,国际关系不仅取决于国家之间的权力和利益,还受

国际组织理论课堂笔记整理

国际组织理论课堂笔记整理

国际组织理论

理想主义:缔造永久和平,主张建立超国家组织、法那么,维护和平。例如威尔逊的“十四点原那么"主张建立国际联盟,但把美国的领导作用与国联结合,有其固有的局限性。

现实主义: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认为国际组织的制的世界是不理智的,主张用权利来维持。例如卡尔对国联的批判,认为有其固有局限缺陷:表现:1、国际社会没有同等对待不同国家,具有双重标准。2、国际社会难以看到国际道德的作用,看到的是大国间的权利和利益。

卡尔总结国际组织发挥作用要具备一定条件:

1、共同道德标准,一视同仁,不能有双重标准。

2、共同利益的认同而不是单个利益,也就是组织的整体利益大于局部利益。

3、超国家的权力,即国际组织的权力大于成员国的权力。

国际组版的内涵

1、国际组织是一种跨越国界的国际机构,强调跨越国界。

2、是由不同国家或其政府或不同国家的自然人或法人组成的机构,既可以为国家,也可以为自然人或法人。

3、具有较完整的结构体系。

4、它根据其组成分子间的协议而建立,基于组成分子的是其组成分子集体契约的结晶。

5、具有特定的目的和使命。

6、在国际社会中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国际组织未来开展趋势呈现的特点

1、数量方面,今后不会有大幅度的增加,会趋于重新的分化和组合。

2、其职权范围在逐步扩大。1.其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足条件。2.专门性国际组织区域性国际组织对国际世界的奉献

也不可无视。

国际组板在国际格局中的作用和地位

1、国际组根对国际格局的独特作用

I、国际组织是多国机构,普遍认为其结局问题比拟对其有信任感,直接或间接成为国际力量的补充,

欧洲经济现状与国际合作中的亚欧互补关系

欧洲经济现状与国际合作中的亚欧互补关系

欧洲经济现状与国际合作中的亚欧互补关系

编辑整理:徐佳唯

萨科曼尼(Fabrizio Saccomanni ) 采访人:陈志敏

意大利前经济财政部长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

院院长

“我们可以实现双方方法上的整合,现在正是合作共同促进国际基建投资的好时机。我希望双方能一直对基建投资这一理念进行推广实施,尤其是要将基础建设和技术创新联系在一起。“

陈志敏:萨科曼尼先生,欢迎来到上海论坛,我很高兴能够在上海继续我们的谈话。您曾担任意大利财政部长,并深入参与了欧洲经济挑战的管理。相信您对现在的欧洲经济现状一定有很多想谈的。首先让我们看一下希腊问题,希腊政府正在与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新的纾困协议进行谈判,现在的希腊政府一定希望能够结束部分经济紧缩政策,同时希望能得到新的国际贷款。所以基于您的观察,您如何评价此次谈判的进展,能否避免希腊退出欧元区的情况?

萨科曼尼:我认为现在已达成的共识是,希腊若退出欧元区不仅对希腊不利,对整个欧元区来说也是不利的。现在各方正在尽全力寻找一个可接受的解决方案,这意味着,希腊政

府需要有更好的方案来调整计划。因为之前的计划并不可靠,让希腊的底层民众付出很大代价,给人的印象是富人并没有为解决希腊问题做出什么贡献。而现在,欧洲的其他国家,包括意大利,也赞同希腊政府应当规划出一个新的欧元区计划,现在的主要问题是目前该计划并不具体,只有几条通项。当前双方都在加紧达成共识,我也相信未来将会产生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但正如你所说的,目前希腊急需更多国际贷款,我认为他们也必须准备一个切实可行的改革计划。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关系中的对称性与互补性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保罗·瓦茨拉维克所提出的交际理论为跨文化交际开辟了新的研究视角。其中关于交际过程中的对称性与非对称性关系的理论零散见诸于少许相关文献之中。在现实生活中,对称性与互补性(非对称性)理论并非仅停留在人际交往层面,甚至可以借以分析国家间对话,为国际政治理论提供一种新的社会学观察视角,这种跨学科研究方法能够更好地理解国际关系领域中的复杂政治现象。

标签:国际政治;交际理论;对称性;互补性

上世纪下半叶,国际政治研究领域呈现百花齐放的繁荣态势,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两大传统主流理论受到新兴主义的冲击。这些新兴理论(如建构主义、女权主义)将不同学科贯穿起来共同探讨国际政治,由此产生了很多成果性创新。虽然这些理论观点由于其自身的片面性而饱受质疑与批评,但其中出现的跨学科的政治探究方法未尝不是理论创新的敲门砖。本文借助社会学的相关知识,即瓦茨拉维克(Watzlawick)的社会交际定理对国际关系进行初步探讨,从社会交际视角对几类常见的国家关系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一种理想的国际关系模式进行初步探讨。

一、交际定理的对称性与互补性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瓦茨拉维克认为,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对称性和互补性是根据双方之间的关系是否建立在相同或不同的基础上而划分的。〔1〕人际交往存在多种行为方式,包括强势行为(One-up)、弱势行为(One-down)和中和行为(One-cross)。所谓强势行为,即某一行为者在交际中占据强势地位,试图主导双方的交际行为;弱势行为与之相反处于被动状态;中和行为则表示,行为者试图缩小双方在行为方式的差异而做出的行动。交际关系可以根据双方在上述行为方式的差异或等同分为互补性与对称性。如果行为体双方的行为方式表现为一一对等,那么两者交际关系可称作为对称关系。但如果双方出现行为风格上的差异,则其交际关系表现出互补性。但在实际交往中是不可能出现完全对称的,因为交际双方的行为方式不可能完全对等,其行为方式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方的实际力量,正因为双方力量的不对等,交际的对称性是难以实现的。即双方交际的最终形态将回归到互补性关系上来。

在国际政治研究领域中,国家作为主要行为体,它们之间所形成的国际关系也会呈现类似人际关系的对称性与互补性。不同国家拥有自己的行为风格及其背后的行为力量。国家的“社会行为会趋于朝着有利于权力较大一方的方向发展”〔2〕。在此有必要提及权力与上述两者之间的关系:所谓权力,就是“在一种社会关系里哪怕是遇到反对也能贯彻自己意志的任何机会”〔3〕。它更多地强调行为体贯彻自己意志时的行为,此时既可以表现为对自己行为力量的运用;又可以以口头警告的方式体现在对话中,即行为风格。一定程度上可以将权力看成行为风格与行为力量的上位概念。国家行为力量(因素)可以进行细分:军事力量、

经济实力、政治地位、地缘特点、人口、领土等多种因素。霍布斯学派对力量的理解基于资源、财富或者潜在实力上,以上三个概念是可以交换使用的;像摩根索等一些学者将补充了资源、人口、国家特征、国家道德、外交能力和国家机器的水平,此外还有人将气候、地缘、教育和人口因素加入其中。〔4〕但国家力量绝不是所有因素的叠加,正如华尔兹所言,“强国将因自身所拥有的力量而感到烦恼,尽管弱国并不会因此而变得强大,但是它们却可以像强国一样行事”〔5〕。国际关系也因此呈现各种各样的对称与互补关系,下文将逐一对这些国际关系进行梳理。

二、完全对称关系与部分对称关系

双方对称关系和互补关系是基于双方的相似性或差异性。存在这样的一种假设,若世界被唯一两个国家行为体均质地占有所有资源,那么双方在任何领域的对话将会呈现理想式的完全对称,此时双方都表现为中和行为,因为完全强势的行为必然导致新一轮的危机冲突甚至会面临同归于尽的后果。合作将成为双方不言而喻的默契。这样的话,囚徒困境时候不再是一种困境,双方只会向共赢发展,我们也可以称之为理想对称关系。这种积极的、基于同质化的对称关系形式只能称作为一种理想,它只能适用于乌托邦式的社会。〔6〕

所谓部分对称关系,即双方在交际行为中同时表现出强势行为或者弱势行为,在当前无政府体系的国际关系中,“那些不实行自助或自助效率较低的行为体将无法实现繁荣”〔7〕,甚至会面临其他国家的威胁。所以双方的弱势对称关系是不现实的。双方都试图通过各自的强硬态度来占据对话的主导地位,因此常见的部分对称关系表现为强势对称关系。正如针对乌克兰问题上俄美两国互不相让的强势行为使我们感受到此次争端的遥遥无期。俄美两国长期以来在核心利益上的对抗传统总是呈现出强强对抗的稳定对称关系,由于双方之间的力量差异较小,使双方的强势行为风格呈现出稳定性的特点。

当然存在另一类部分对称关系,正如美国与伊朗双方在核谈判中的存在的强强对称关系,由于核因素的存在,与美国不可同日而语的伊朗屡次表现出的强势行为风格使美国时常陷入尴尬的境地。但这种部分对称关系并不稳定,某种意义上可称作危险对称关系,伊朗不可能期望存在那种像俄美对抗式的对称关系,因为伊朗不具有保持长期强势风格的对抗资本,也就是说,伊朗的强势行为很快将会被纠正,一方面可能来自于国际舆论或国际制裁的压力,另一方面可能会引发类似于伊拉克的政权推翻。在这个层面上我们可以称之为危险对称关系。

部分对称关系是暂时的,或者通过军事威胁、国际舆论使一方屈服,或者导致双方对话的无限期搁置(往往以冷战形式表现出来),但通过无限制搁置的强强对话最终会被一种互补性关系所替代,因为在当前高度全球化的世界中,想要让自身偏安一隅的理想不现实的。问题争端最终会重新摆上谈判桌。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对称关系的最终形态将会导向一种更加稳定的互补关系模式。三、互补关系及其相互转化

国际政治中的互补关系是行为体双方所建构的常态和最终形式。“不对称性

是相互依存政治的核心”〔8〕。这种交际关系的存在以共同承认一方的主导地位或认可一方的主导行为为前提。也就是承认一方的领导权地位。当前世界范围内的互补关系表现为霸权世界的存在,地区性互补关系则表现为一国与周边国家的不对称。纵观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互补关系在人类互动初期表现为征服与被征服,因为其共有知识是建立在一种敌对认知的基础之上的,一国实力的膨胀必然会将势力范围伸向周边国家,这种关系的最终结果形成了人类历史上持续不断的动荡时期。而当人类历史进程过渡到一种“康德”式文明时,军事手段已被国际社会所摒弃,国家间对话是处理国际关系的主要手段。

“等级制是最稳定的,也是最倾向于和平的体系”〔9〕,单极世界的出现反而会引领世界朝向一个更高效率的社会发展。成功的霸权领导,自身也依赖一定形式的非对称的合作。霸主扮演着一种独特的地位,为其伙伴提供领导,换取服从的回报。〔10〕霸主如果可以“自我克制”,并“运用其权力服务共同体的整体利益”,在这种理想模式下,霸主的“权力便能以最有效的方式转变为影响力”〔11〕。正如美国所努力的那样,尽管某些行为会招致其他国家的不满和指责,但这却是未来和平的前提保障。究其不称职的原因,一方面世界无政府体系使国际社会并不能像国家机器一样正常的运转,由于缺失一种绝对权威的国际司法程序,美国维护世界秩序的行为往往表现为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另一方面欧盟、中国、俄罗斯以及其他新兴国家等力量的崛起使得美国的权威主义往往陷入尴尬局面,当地区动荡出现时,当事国可能会有更多的选择性,不再看美国人的眼色,而是可能求助于临近的大国,若此时美国仍充当这一世界警察的角色,国际舆论反而会质疑美国的真实目的。但由于美国角色在避免世界规模的战争方面确实起到了一种制约作用,大多数国家还是默许了美国的这一光荣使命,但当作为拥有世界上最强大暴力工具的警察国家出现在对话平台上时,难免会出现这样一种行为惯性:特权意识和领导观念将会渗透到行为方式中使得一种与其他国家间的不对称关系无处不在。美国得益于其“较多方面的权力资源“处于“一个比较有利的地位”,但“当今的世界秩序并不是美利坚帝国的时代” 〔12〕。

同时一种基于互补关系上的国家对话往往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高效率,往往能够很快地达成某种一致,不管弱势一方表现为主动或被动接受,世界政治将会向一种秩序化机制发展。因为“秩序产生于一个支配性大国将它的偏好强加给其他国家的能力” 〔13〕。

权力转移理论认为,占有支配地位的大国以及它的受益国“不愿意让渡给新兴国家更多的东西”,同时“新兴国家从现状中可以得到的好处较为有限”〔14〕。因此,当出现双方行为力量的对比与行为方式不相称时,往往伴随着战争来加速权力转移进程。通过战争来进行角色关系转换往往是收效最快的。当然军事手段存在一种高风险性,如果失败,双方之间的权力地位差距将会进一步拉大甚至有灭亡的危险。

但军事手段并不是可以逆转角色的唯一方式。是否会出现一种缓慢的转换模式,它通过时间与历史的检验而产生关系互换呢?即一种和平崛起的范例。

这种和平渐进式的逆转的模式在历史进程中往往比较困难,较弱方需要做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