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农村信息中心关于农村信息化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信息化现状调查报告
![信息化现状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81bc96e19e8b8f67d1cb926.png)
信息化现状调查报告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可以极大地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变革,是推动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力量。
“xx”时期,是我省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是加快发展、加速转型的攻坚时期,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对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有基础(一)基本情况1.经济信息化快速发展第一,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深入推进。
农业信息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覆盖全省2019个乡镇、5万个行政村和40个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
**农业信息网整合了12个涉农部门,建立了农经、农情、农价三级共建共享数据库,设立服务栏目近万个,数据总量达3760GB,连续五年荣获“中国农业网站百强”称号。
研制开发了40多个农业专家系统,推广面积达2019多万亩,增收节支10多亿元。
“12316”三农热线、“千万农民短信服务工程”等服务平台,提供了快捷、方便的咨询服务。
藁城市“三电一厅”模式在全国得到推广。
**和**被列为国家农村综合信息服务试点。
**市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农村信息化示范单位”。
8个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和8名信息员被国家五部委评为全国先进。
第二,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加速融合。
据不完全调查,大中型制造企业70%实现了生产过程关键环节自动化控制,90%建设了管理信息系统,62%采用了数字化研发设计系统,85%建立了企业门户网站,48%应用了不同程度的电子商务。
**钢铁、**三友、**水泥、**天威等33家企业入围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
钢铁、装备制造和石油化工的部分骨干企业开展了信息化综合集成应用,提高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丝网、**管道管件等一批产业集聚区建设了以信息化为支撑的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促进了中小企业和产业的聚集发展。
农村信息采集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农村信息采集社会实践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fa490d9a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23.png)
农村信息采集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通过参加农村信息采集社会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了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对农村发展的积极影响。
以下是我在实践中得到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农村信息采集是推动农村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实践中,我们深入了解了农村信息化的现状和需求,通过走访农村居民,了解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搜集、整理和分析这些信息,可以为政府制定科学合理的农村政策提供依据,促进农村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其次,农村信息采集能够带来农民的实实在在的利益。
在我们采集信息的过程中,了解到一些农民由于缺乏信息渠道,无法获取市场行情和销售渠道,导致农产品滞销或价格低迷的问题。
通过信息采集,可以建立农民和市场的信息桥梁,使农产品的销售更加顺畅,价格更加公平合理,增加农民的收入。
另外,我们还发现农村信息化建设对教育和医疗等公共服务有重要作用。
在走访中,我们了解到一些农村地区的学校和医院设施较为落后,人们难以享受到优质的教育和医疗资源。
通过信息采集,可以推动农村教育和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让农民享受到同等的教育和医疗条件。
总的来说,农村信息采集社会实践让我对农村信息化建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它不仅是农村发展的推动力,也是农民利益的保护者,更是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者。
我相信随着农村信
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地区将会迎来更加繁荣和发展的未来。
农委信息化工程工作方案
![农委信息化工程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073297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36.png)
农委信息化工程工作方案
农业农村农民学习型信息化工作方案
农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基础产业,农村是我国广大农民生活的重要载体,农民是国家的重要劳动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正日益成为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振兴的关键环节。
为了推动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取得更大成效,农委提出以下工作方案: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 提高农村信息基础设施的覆盖率和质量,建设高速宽带网络,推动移动通信网络覆盖到每一个农村地区。
2. 加强信息化硬件设备的更新换代,提升信息化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推进信息化技术应用
1. 开展农业信息化技术创新和研发,提高信息化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
2. 推动精准农业、智慧农业、远程农业等先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管理
1. 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机制,加强对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督导和监督。
2. 加强信息化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信息化人才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
四、促进信息化与产业发展融合
1. 推动农业产业与信息化产业的深度融合,培育壮大信息化产业。
2. 加强信息化与农产品加工、物流、销售等环节的衔接,优化农产品价值链。
五、强化信息安全保障
1. 建立健全农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提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2. 加强信息安全技术研发和应用,防范和应对各类信息安全风险。
以上是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方案,农委将会紧密围绕以上方案开展具体工作,推动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取得更大成效,为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振兴做出积极贡献。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对省政协第十二届二次会议第0263号提案的答复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对省政协第十二届二次会议第0263号提案的答复](https://img.taocdn.com/s3/m/b5460022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f9.png)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对省政协第十二届二次会议第0263号提案的答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公布日期】2019.06.25•【字号】苏农提复〔2019〕132 号•【施行日期】2019.06.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副产品购销正文对省政协第十二届二次会议第0263号提案的答复苏农提复〔2019〕132 号毛昌宁委员:您提出《关于加快我省农产品流通市场信息化建设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加快农产品流通市场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信息指导生产、引导市场的作用,有利于实现消费需求与生产供给的精准对接,推动农产品流通市场发展和解决农产品销路问题,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您提出的加快农产品流通市场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建议,切合实际,可操作性强,所需要开展的工作有些是目前我厅正在组织实施的重点工作,有些工作还需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推动落实。
根据您的建议要求,5月份,我们与南京农业大学经管学院进行了沟通与协作,启动“江苏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专题研究”课题,目前已在南京、无锡、常州、苏州、连云港、淮安等地开展了专题调研,待全省调研结束后,我们将形成调研报告,就进一步加强农产品流通市场信息化建设制定具体落实措施,提交领导决策。
一、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产品流通领域信息化情况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流通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制定出台了《江苏省农产品市场体系发展规划(2015-2020)》提出了“十三五”我省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具体目标,全省已形成了以城乡农贸市场为基础、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中心、连锁专卖、超市经营和农产品电子商务为新军的农产品市场体系,覆盖了从综合市场到专业市场、从产品市场到生产资料市场,从种植业到畜牧业到水产品全产业链,农产品市场经营范围基本涵盖了各个地区、各个领域和各个优势特色农业产业。
与此同时,我省加大了对重点批发市场的打造,目前,全省已建成75家省级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其中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部定点农产品批发市场达41家。
数字乡村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数字乡村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f64f5b4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6e.png)
数字乡村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苑东平㊀张小漫㊀徐明慧㊀马凤(北京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48)摘要:数字乡村是面向未来发展的一种先进的乡村形态㊂伴随 网络强国 数字中国 智慧社会 乡村振兴 等国家战略部署,大数据㊁物联网㊁移动互联网㊁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农业农村各个领域的全面应用和融合加速,以及智慧城市建设向乡村不断延伸拓展,数字乡村成为 十四五 时期建设的重点,迎来重要战略机遇㊂通过对数字乡村当前的政策文件㊁资金投入㊁项目招投标情况㊁厂商布局㊁建设实践等多个维度的分析,全面阐述了数字乡村行业当前的发展背景㊁政策体系㊁发展现状及趋势,可为各大厂商进入数字乡村行业市场提供决策参考㊂关键词:数字乡村;农业农村信息化;乡村振兴中图分类号:F323.3;D422.6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引用格式:苑东平,张小漫,徐明慧,等.数字乡村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J].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2021,47(5):32-36.doi:10.12267/j.issn.2096-5931.2021.05.0070㊀引言2021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简称: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指出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1]㊂2021年2月25日,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成立,将在 十四五 时期的5年过渡期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与平稳过渡㊂数字乡村作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方向,也作为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成为关注重点㊂1发展背景世界各大国高度重视数字乡村㊂近年来,科技创新的纵深演进态势持续加速,新技术㊁新产业㊁新产品㊁新模式应运而生,改变了传统生产方式和全球经济格局㊂世界主要国家已在农业农村领域积极布局,把数字农业放在重点发展的战略位置,运用现代农业信息科技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提升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和应用普及率,为农民智能化㊁便捷化生活提供完善保障㊂美㊁英㊁德㊁法㊁日等国都高度重视智慧农业的发展,先后出台了 数字农业 农业发展4.0 和 基于智能机械+智能IT的下一代农林水产业创造技术 等战略㊂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呈现新特点㊂ 十三五 时期,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发挥了显著的引导作用,粮食安全获得有力保障,农业转型升级持续加速,农民持续增收致富,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扎实稳步推进,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基本完成㊂但目前农业农村发展还存在农业基础竞争乏力㊁农民收入结构单一㊁农村劳动力逐步流向城镇㊁城乡数字鸿沟等问题㊂预计到2025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65.5%,新增农村转移人口在8000万以上;农业就业人员比重将下降到20%左右;乡村60岁以上人口比例将达25.3%[2]㊂新冠疫情对农业农村影响深远㊂疫情对农村地区㊁农民群众及农业生产造成了全面的影响,由农资购置难到农产品流通受影响,由卖粮难㊁ 菜篮子 产品运销不畅到农业产业链条受影响,由农民无法充分就业到广大农民收入受影响,此外,新冠疫情暴露出乡村社会发展和治理中的诸多问题,如农民信息不畅㊁农村物流不通㊁基层治理无方等㊂2政策解读2018年1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作为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3]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国家高度重视乡村建设㊂2018年9月发布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 2022年)“[4]㊁2019年1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 三农 工作的若干意见“[5]等重要文件战略部署中也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实施 数字乡村 战略㊂数字乡村成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方向和数字引擎,成为 实现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 三农 工作 的重要组成部分㊂2019年5月发布的‘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6]作为数字乡村产业领域的纲领性文件,为 数字乡村 建设明确重点任务㊁指明具体方向,对 数字乡村 建设做出4个阶段目标划分㊂2019年12月,农业农村部㊁中央网信办印发的‘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 2025年)“[7]对 十四五 新时期推进数字农业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㊁发展目标㊁重点任务作出明确部署,并指出 数字农业农村 建设是 数字乡村 战略的有力支撑㊂2020年1月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 三农 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8]明确提出要 开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 ㊂中央网信办㊁农业农村部联合相关部委,于2020年7月相继发布‘2020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9]‘关于开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的通知“[10],明确了2020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目标,统筹部署开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并征集了117个县区作为首批 数字乡村 试点地区㊂2020年10月,十九届五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ʻ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11]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并将解决好 三农 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㊂2021年1月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12]要求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明确提出农业现代化㊁农村现代化都要开好局起好步㊂基于上述国家政策和文件精神指导,各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㊁国务院各项工作部署,已有22个省出台 数字乡村 建设相关政策文件㊂国家㊁省㊁市等各级政府对促进 数字乡村 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基本完善,初步形成了政府统筹协调㊁各方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㊂3发展现状及趋势3.1行业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设施建设相对领先近年来,数字农业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取得历史性成就,但是受限于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差㊁底子薄㊁弱质性特征,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㊂据农业农村部综合测算[13],2019年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总体水平达36%,其中东部地区为41%㊁中部地区为37%㊁西部地区为31%㊂此外,根据‘县域数字乡村指数(2018)“研究报告的评估结果[14],我国县域数字乡村建设整体处于起步阶段,数字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处于相对较高水平,乡村经济㊁乡村治理㊁乡村生活三方面的数字化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有较大提升空间㊂在参评的1880个县级市㊁县㊁自治县行政区划中,参评县的县域数字乡村指数平均值为50,乡村数字基础设施㊁乡村经济数字化㊁乡村治理数字化㊁乡村生活数字化四大分指数平均值分别为71㊁40㊁43㊁45㊂3.2政府财政投入明显不足,社会资本成为主力军财政投入是推动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持,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财政投入与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呈明显正相关㊂2019年,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财政投入为182亿元,仅占全国农林水财政支持的0.8%㊂其中年财政投入不足1万的县高达310个,不足10万的有536个,财政投入严重不足[15]㊂2019年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社会资本投入为479亿元,是财政投入的2.6倍㊂发展水平排名全国前100的县中,社会资本投入是财政投入的3.3倍;排名前500的县中,社会资本投入是财政投入的2.7倍㊂在全国范围内,社会资本投入超过财政投入的县域有962个㊂综上可知,数字农业农村建设以政府为引导㊁市场为主体㊁社会共同参与的协同推进机制开始发挥作用,企业主动投入㊁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广泛参与的共建格局正在形成㊂3.3各县域立足自身特色,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县域是落实 数字乡村 战略的主战场,县委书记是乡村振兴 一线总指挥 ,在国家政策指引下,各县立足自身特色㊁根据资源禀赋,建立与本地乡村特色产业发展㊁农村政务管理服务能力㊁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相匹配的 数字乡村 发展模式㊂3.3.1㊀以新技术赋能优势产业陕西柞水县依靠当地特色资源,扩宽农产品销售渠道,通过农业龙头企业和电商平台合作模式,培育 小木耳,大产业 ,截至2020年8月底,柞水县木耳网络销售额达2300万元,同比增长近300%;黑龙江绥化望奎县在全县建设 互联网+种植业 高标准示范基地,在大田的关键位置部署传感器和视频监控器,对田间的土壤湿度㊁空气温度㊁光照强度等影响庄稼生长的关键信息进行实时监控,通过监控指挥中心对这些信息进行及时掌握并对稻田的生产环境作出相应调整;浙江平湖市根据地方特色优势产业,以农业绿色发展㊁质量兴农为目标,以数字化新基建投入和项目招引为保障,开展金平湖 1+1+N 数字乡村 大脑 建设,即1个数字驾驶舱,1个数字化绿色发展先行区, N 个特色业务应用,打造云购㊁云享㊁云观㊁云游㊁云创5个数字化应用体验专题,构建 金平湖㊃云尚三农 的数字乡村新格局㊂3.3.2㊀以乡村治理现代化为重点浙江杭州临安区㊁湖州德清县以建设全域数字治理试验区为契机,率先开展数字乡村 一张图 建设,依托地理信息系统㊁大数据技术构建乡村治理数字化平台,整合归集涉农数据,实时监测农村生产㊁生活㊁生态情况,为实现乡村精准化自治提供数字化引擎;上海奉贤区建设数字农业云平台,整合各类涉农资源要素,从时间㊁空间等多维度进行数据归集和分析,以奉贤区农用地GIS系统为基础框架,整合基础图层㊁信息直报㊁应用场景以及街镇应用云平台等版块内容,实现对全区涉农数据的统一展示㊁统一发布㊁统一应用,实现过程监管㊁闭环可控,是一个集信息综合展示㊁行业场景应用㊁条线业务监管㊁数据应用服务于一体的综合管理服务信息平台㊂3.3.3㊀聚焦乡村公共服务安徽六安市金寨县是安徽省面积最大㊁人口最多的山区县和旅游资源大县,为推进数字乡村建设,金寨县在提升教育数字化应用水平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开展智慧学校建设:一是完善校园基础设施建设,采用先进的光接入技术实现大带宽㊁高可靠㊁面向校园多场景覆盖的校园光网;二是完成 5G+超高清视频+物联网 部署,采用人脸识别㊁AI算法等先进技术,实现校园视频监控全覆盖㊁异常行为自动报警㊁学生身份快速识别等功能,助力打造平安校园;三是试点以城乡教育资源共享为专题的5G远程互动教学应用,通过5G高速移动网络,实现高清教学直播课堂远程观看,助力贫困偏远地区孩子与名校学生同等享受名校名师教学内容㊂湖北省宜城市创新乡村医疗㊁社保㊁养老助残等线上办理机制,实现线上证件办理㊁服务咨询㊁资格审批等功能,推动基层服务的便利化㊁普惠化㊂3.4招标项目遍地开花,2020年成为数字乡村建设元年㊀㊀2019年以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各地开始推进数字乡村建设㊂2020年成为数字乡村项目建设的元年,招投标项目数量显著提升,形成了以产业发展为核心㊁以农业农村信息系统为基础㊁注重生态环境监测保护㊁农民数字化水平全面提升的数字乡村项目建设格局㊂本文搜集并分析了2018 2021年(截至2021年3月初)的数字乡村领域政府招投标项目信息,得出以下主要结论㊂3.4.1㊀从数量来看,2020年数字乡村建设项目呈现爆发式增长从项目数量的年份占比来看,2018年和2019年的招标项目数量占总量的比重均为3%,2020年招标项目数量占总量的比重为62%,2021年(截至2021年3月初)的招标项目数量占总量的比重为32%㊂可以看出,2020年及以后政府建设的数字乡村项目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2021年1 3月,仅一个季度,就远高于往年同期水平,可见各地政府对数字乡村建设的速度在加快㊂此外,数字乡村项目覆盖14个省,其中浙江㊁广东两省数量占比近50%,且其建设项目在数量㊁深度上都走在全国前列㊂3.4.2从项目类型来看,以乡村智脑为主要建设内容的建设实施类项目占主导项目类型主要包括建设实施类㊁ 方案+服务 综合类以及咨询规划类3种,其中建设实施类项目数量占总量的比重为72%, 方案+服务 综合类占比21%,规划咨询类占比7%,详情如下㊂建设实施类项目:以数字乡村大数据平台为核心的乡村智脑类项目为主流,包括数字乡村数据资源中心㊁与乡村大屏类似的乡村智脑信息化项目,以期实现各业务系统的数据打通㊁汇聚㊁共享,是数字乡村招投标项目中比较常见的,同时,这些数字乡村项目也都在基于乡村数据资源中心建设的基础之上,建立了重点领域的业务系统,目的是实现乡村各领域的业务协同㊁数据融合㊁决策支撑等㊂方案+服务 综合类项目:聚焦乡村产业发展,涵盖智慧农业㊁电商服务体系㊁乡村智慧旅游等领域,如四川成都市金堂县数字兴业项目㊁甘肃定西市临洮县数字乡村建设一期电商服务体系建设项目㊁河北沧州肃宁县数字乡村建设合作项目等㊂这些数字乡村项目多数由互联网电商企业承接,利用其大数据平台㊁电商服务渠道及能力,通过提供产业升级打包服务㊁技能培训㊁平台搭建等 方案+服务 综合性的能力搭建,带动当地乡村产业发展㊂咨询规划类项目:数字乡村类咨询规划类项目较少,且项目额度较小,从收集到的项目信息来看,项目额度均在50万以下,且项目中标单位均为本地企业,如云南省昭通市 十四五 数字农业和数字乡村发展规划编制项目中标金额28万㊁湖北宜城市数字乡村发展规划编制项目中标金额42万㊂3.4.3㊀从中标单位来看,本地企业和大型互联网企业占据市场优势本地公司承接的项目数量占比最高,近七成;大型互联网企业的项目金额占比最高㊂以阿里巴巴㊁腾讯为到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均采用前期通过与县级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后期通过单一来源采购方式与当地政府开展合作,中标金额大部分在百万级,也有千万级的综合项目及百万以内的专项服务项目㊂此外,以三大电信运营商为主体的电信企业中标占比15%,主要通过省市分公司拓展本地化项目,其中中国移动地市分公司走在前列㊂3.5互联网企业深入布局,抢占行业市场先机近年来,阿里巴巴㊁腾讯㊁拼多多等互联网企业纷纷布局农业农村领域,除了有在基于互联网的农产品电商基地直采等新型农业产业模式㊁农业农村流通现代化方面的实践之外,还在乡村产业㊁乡村治理㊁乡村文化等领域进行数字乡村的全方位战略部署㊂腾讯打造 为村 数字乡村平台,用互联网助力党建引领精准脱贫㊁乡村社会治理,截至2019年9月,全国共有14231个村庄㊁超过250万认证村民加入 为村 社区,共覆盖全国29个省级行政区,主要集中在山东㊁广东㊁内蒙古㊁四川等省;阿里巴巴成立数字乡村事业部㊁数字乡村实验室,与数十个县市签订了数字乡村合作协议,并于2020年发布 2020春雷计划 ,用数字化的方式兴农助农;京东在数字乡村领域的建设逐步铺开,与人民日报数字传播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以人民日报电子阅报栏和乡村社区政务信息服务为核心,积极投身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县域融媒体中心建设,助力数字乡村建设,服务乡村振兴㊂4结束语伴随 十四五 新发展时期国家战略的调整和相应政策的加持,我国数字乡村发展迎来巨大机遇期,通过情报搜集及量化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整个数字乡村行业处于起步阶段,已经步入高速发展期,同时伴随智慧城市向县域下沉,各县域政府成为数字乡村的推动主体㊂基于本文对数字乡村行业发展现状的市场分析及研究,各智慧城市厂商可进一步结合自身能力优势及发展战略,在布局数字乡村行业市场方面做出具体决策㊂参考文献[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Z],2021. [2]魏后凯,杜志雄.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20)[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3]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Z],2018.[4]中共中央,国务院.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 2022年)[Z],2018.[5]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 三农 工作的若干意见[Z],2019.[6]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Z],2019.[7]农业农村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 2025年)[Z],2019.[8]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 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Z],2020.[9]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关于印发 2020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⓪的通知[Z],2020.[10]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关于开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的通知[Z],2020.[11]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ʻ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Z],2020.[12]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Z],2021. [13]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2020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报告[R],2020.[14]北京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阿里研究院.县域数字乡村指数(2018)[R],2020.[15]农业农村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报告(2020年)[R],2020.作者简介:苑东平㊀北京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智慧城市设计院咨询业务中心高级咨询顾问㊁智慧城市高级规划师,负责智慧城市领域国家标准编制㊁智慧城市领域顶层规划咨询工作张小漫㊀北京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智慧城市设计院咨询业务中心咨询顾问,主要从事通信㊁智慧城市等领域的研究与咨询工作徐明慧㊀北京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智慧城市设计院咨询业务中心主任㊁高级经济师㊁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主要从事通信㊁智慧城市等领域的研究与咨询工作马凤㊀㊀北京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智慧城市设计院咨询业务中心高级咨询顾问㊁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数字政府㊁智慧城市等领域的研究与咨询工作Research on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digital villagesYUAN Dongping,ZHANG Xiaoman,XU Minghui,MA Feng(Beijing Telecom Planning&Designing Institute Co.,Ltd.,Beijing100044,China)Abstract:Digital villages is an advanced form that represent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National strategies concerning National Cyber Development , Digital China , Smart Society and Rural Vitalization had been issued.As new technologies such as big data,Internet of Things,mobile internet,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ave been comprehensively applied and accelerated in various fields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s,the construction of smart cities has been expanded to rural innovation.For the14th Five-Year Plan period,the digital village will be the focal point, facing the key opportunities of strategic importance.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explain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background,policy system,development status and trend of digital village industr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policy,capital input,project bidding situation,vendor layout,construction practice and other dimensions of the digital villages.The conclusions could provide decision-making reference for company to enter the digital village market. Keywords:digital villages;informatiz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s;rural vitalization(收稿日期:2021-04-23)。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faf30541ee06eff9aef807ae.png)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海事局2月25日)1、你有没有遇到过一个时间非常紧急的事件,需要你去协调处理,请具体谈谈你是如何做的。
2、领导交由你负责搜集单位各项数据,整合汇总进行汇报,之前的准备工作开展的很顺利,临到讲解时,你突然发现其中的部分数据有问题,但数据修改需要1天的时间才能完成,对比你怎么办。
3、海事中心准备开展开放日活动,计划邀请辖区内学校,航运单位等部门一起参加。
如果选择工作日举办活动担心前来参与的人会很少,但选择周末又担心接待人数过多,你认为此项工作的重点是什么,你会怎么开展工作。
4、受天气因素影响,你单位辖区内的航道进行了封禁,但是旅客们很是焦急,不明情况,现在要求直播连线予以解释,领导将任务交给了你,请现场模拟如何与群众沟通。
5、观点反驳题。
总观点:纸质图书的优点多于电子书,且前景更好。
理由一:纸质书籍好做笔记,备注方便。
理由二:可以避开使用电子屏幕,保护眼睛。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海关2月25日)1、为了促进地方外贸工作,[政达教育整理]领导派你到地方挂职锻炼,但在地方工作一段时间后,你发现他们只让你参与开会调研,并不安排重要的工作给你,这次,又让你和小王去做一项调研工作,小王戏称你是来镀金的,不重视你的建议,领导也很生气,认为你没起到什么作用,你怎么办?2、你单位每年都会在年终对优抚对象的身份进行审核查验,保证优抚对象依然健在,防止冒领优抚金,但是很多优抚对象居住分散,年龄大腿脚不方便,而且年终时间紧任务重,参与审核的人手也短缺,对比你怎么办?3、现在95后一般在职时间为七个月,远远低于80.90后,被称为离职闪电军,对比你怎么看?4、你单位要组织一次全省执法资格考试,由于各单位距离较为分散,只有几个单位能采用机考,其他单位需要运送纸质试卷,但是天气预报报道考试前后会有大雪,高速公路可能要封路,参与组织考试的人手也不足,可能会导致试卷运送不到,你会怎么办?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铁路公安2月25日)1、在铁路沿线上有一个塔,经专业人员检修坚定此塔有倾斜倒塌的危险,你是该铁路线路民警,领导让你处理此事,你会怎么处理?2、目前快递行业大学生从业比例较高,甚至都是本科学历,请问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建义村信息化示范村情况汇报材料范本
![建义村信息化示范村情况汇报材料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cac41303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79.png)
建义村信息化示范村情况汇报材料范本尊敬的领导:您好!我是建义村信息化示范村的工作人员,特向您汇报我们村的情况。
建义村位于某市某县,地处山区,总面积约为5平方公里,人口约3000人。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建义村已经初步实现了信息化示范村的目标,并在农业、教育、医疗、电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农业信息化建义村致力于推进农业信息化发展,通过建立信息化农业管理平台,实现了农产品生产、销售、物流运输等环节的全程信息化管理。
我们引入了智能化的农业设备和传感器,实现了对土壤、气象等环境因素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并通过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为农民提供精准的农事指导和农产品市场信息。
同时,我们还积极推广农业电商,通过互联网销售农产品,拓宽了农民的销售渠道,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二、教育信息化建义村重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我们建立了信息化教育管理平台,实现了对学校、教师、学生的信息化管理。
通过平台,学校能够及时发布通知、课程安排等信息,教师和学生可以在线学习和交流。
我们还引入了教学多媒体设备和互联网资源,提高了教学质量。
此外,我们还组织了一些线上学习活动和知识竞赛,通过互联网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视野,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医疗信息化建义村医疗信息化工作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我们建立了村级医疗信息平台,实现了医生、患者、药店等各个环节的信息化管理。
通过平台,患者可以在线预约挂号、查询药店库存等信息,医生可以远程诊断和开具药方。
我们还引入了远程医疗技术,通过视频会诊和远程手术等方式,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的医疗服务。
此外,我们还开展了健康宣教和预防保健工作,提高了村民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
四、电商信息化建义村电商发展迅速,我们建立了村级电商平台,将农产品、手工艺品等村民的特色产品推向市场。
通过村级电商平台,我们实现了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机会。
我们还积极推广电商培训,提高村民的电商运营和管理能力。
总结起来,建义村经过多年的努力,在信息化示范村建设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高素质农民信息化培训实践与操作要点
![高素质农民信息化培训实践与操作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5206e617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48.png)
高素质农民信息化培训实践与操作要点为了实现农业收入最大化,基于中国飞速发展的农业环境,组织高素质农民培育与信息化培训,成为适应行业发展最为关键的一种手段。
基于此,本文以培养高素质农民为前提,讨论信息化培训在实践中应注意的要点。
1高素质农民信息化培训现状中国于2019年开始实施“网络赋能信息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项目,其目的在于扩大农村网络覆盖范围,相关数据显示试点地区平均下载速率大于70 M,基本上实现了农村城市“同网同速”。
在信息化时代下农业发展离不开高素质农民的支持,根据相关数据,截止到2019年,中国农村网民规模仅达到2.25亿,在所有网民数量中占比为26.3%,在所有农村人口中占比40.76%,可见城乡之间的网民数量差距巨大。
总结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农民信息化水平与素质有直接关系。
基于此,开展高素质农民信息化培训工作十分重要。
海南省于2020年开展了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根据农业农村部要求与乡村振兴战略,以实现海南省农民教育培训提质增效为目标组织培训,培训重点为“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3个方面。
海南省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2020年依托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云上智农APP”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训班试用“线下80学时+线上40学时”培训模式,共组织了500余人参与了线上学习。
采用集中授课、实践教学、模拟演练及线上学习等方式,培育高素质农民,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2高素质农民培育信息化培训内容2.1信息道德信息化高素质农民培训包括信息道德素养这一内容,尽管高素质农民专业技术、知识量、文化素养均可以通过培训得到提升,但其本质是重视信息道德。
培训中的信息道德素质,应该要以加强高素质农民道德规范为目标,杜绝私下泄漏他人隐私或分享违法信息等行为。
2.2信息观念高素质农民在培训中应具备信息观念,提高信息化技术应用、检索等能力。
另外,作为信息化时代的高素质农民,面对不断变化的农业发展环境,也应该具备主观能动性与敏感性,认识到信息化培训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人类已经进入信息社会
![人类已经进入信息社会](https://img.taocdn.com/s3/m/8bf58610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96.png)
人类已经进入信息社会,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已向各个领域渗透,对行业现代化建设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渗透和发展,不但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经营方式、管理方式和技术服务方式,而且信息化建设在农村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信息化已作为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成为促进农村繁荣和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一、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我国引进“信息化”的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落后于等国大约20年。
早期农村信息化建设表现为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计算机应用于农业生产,以及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又相继建立一批农林数据库。
而农村信息化产业的起步更晚,与等国的差距更大。
直到1 996年,在第一次全国农村经济信息工作会议才明确了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方向。
现在,我国科技部门无论是在信息传播高速公路的硬件建设方面,还是在农业信息乎台和资源的建设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令世人刮目相看。
1.涉农数据库建设初具规模目前,我国已建成大型涉农数据库100多个,约占世界农业信息数据库总数的10%。
其中最主要的成绩是由农业科研单位先后引进建立的CABI、AGRIS、AGRICOLA和FSTA数据库,以及以农业科学院牵头开展的农业数据库和农业光盘服务网络。
比较有代表性的数据库有:《农林文献数据库》、《农业文摘数据库》、《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农副产品深加工题录数据库》、《植物检疫病虫草害名录数据库》、《农牧渔业科技成果数据库》等。
目前,我国农业信息数据库建设正朝着多元化、平民化、多媒体化、智能化、联合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2.农村信息化建设网络平台逐步坚实按照功能来分,可以将支撑信息发展的网络资源分为三类,即电信网、广电网和计算机网。
前两者是传统媒体的代表,后者为现代媒体的代表。
两者综合起来构成现代农业信息传播的主要通道。
(1)传统媒体功能得到必要的延伸到2003年底,我国已建成的光缆总长度达271万公里,电信网已基本覆盖全国,我国电话用户总数已达5.32亿户,乡村固定电话用户达9201.3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42部/百人,用户总数占世界第一位。
农村信息化发展心得范文
![农村信息化发展心得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2f7a134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64.png)
农村信息化发展心得范文信息化是当下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农村而言,信息化的发展也是推动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农村能够更好地融入市场经济,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
在农村信息化的发展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信息化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和机遇。
其次,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效率。
在过去,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信息壁垒,农民的生产活动往往受制于传统的经验和方法,难以借助科技手段提高生产效率。
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够为农民提供准确、及时的农业知识和技术支持,使其能够更加科学地进行农业生产。
例如,农民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农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解决各种农业问题;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提前预测市场需求,合理安排生产计划。
这些科技手段的应用,让农民在生产中可以更好地应对挑战、提高效益。
再次,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拓宽了农民的就业渠道。
在农村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涌现了一批由农民自主创办的电商企业和农业服务平台。
这些平台不仅提供了就业机会,也为农民提供了销售渠道和增值服务。
农民可以通过这些平台直接将产品销售到市场,不再依赖中间商,获得更多的利润。
同时,农民也可以通过电商平台获取更多的信息,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并通过创业实现自我价值。
最后,信息化的发展还提升了农村的整体发展水平。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不仅加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提升了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
通过信息化技术,农村的教育、医疗、交通等领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学校可以通过网络课堂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医院可以通过远程医疗为农民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交通运输可以通过信息化系统实现更加高效和便捷的运营。
这些改变使得农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提高了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总结起来,信息化的发展给农村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和机遇。
在信息化的浪潮下,农村逐渐摆脱了传统观念和发展模式的束缚,实现了现代化的转型。
然而,在农村信息化的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信息素质的不均衡等。
关于数字乡村建设的情况报告
![关于数字乡村建设的情况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4eaf3ca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26.png)
报告:数字乡村建设情况一、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乡村建设已成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字乡村建设旨在通过数字化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乡村治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从而提升乡村整体水平。
二、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数字乡村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
首先,农村互联网普及率显著提高,网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其次,数字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新的手段。
此外,乡村治理数字化水平也有了很大提升,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共同推进乡村数字化建设。
三、主要问题尽管数字乡村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农村地区网络基础设施仍不完善,部分偏远地区网络覆盖不足。
其次,数字技术应用在农业领域仍存在局限性,如缺乏标准化、规范化的应用标准等。
此外,农民对数字技术的认知和应用水平有待提高,部分农民仍存在疑虑和抵触情绪。
四、解决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案:1. 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网络覆盖率,确保偏远地区也能享受到数字技术带来的便利。
2. 推广数字技术应用:政府应加强数字技术应用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对数字技术的认知和应用水平。
同时,应制定相关标准,规范数字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3. 促进多方合作: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应加强合作,共同推进数字乡村建设。
企业应发挥自身技术优势,为农村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社会组织应积极参与乡村治理,推动数字技术在乡村治理中的应用。
4. 鼓励创新和试点:政府应鼓励企业和个人在数字乡村建设中发挥创新精神,开展试点项目,探索适合农村发展的数字化模式。
五、结语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乡村治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继续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广数字技术应用,促进多方合作,鼓励创新和试点,以推动数字乡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信息化现状调查报告
![信息化现状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d4c2488b9f3f90f76c61bac.png)
信息化现状调查报告【篇一】信息化现状调查报告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可以极大地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变革,是推动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力量。
“xx”时期,是我省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是加快发展、加速转型的攻坚时期,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对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有基础(一)基本情况1.经济信息化快速发展第一,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深入推进。
农业信息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覆盖全省2019个乡镇、5万个行政村和40个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
**农业信息网整合了12个涉农部门,建立了农经、农情、农价三级共建共享数据库,设立服务栏目近万个,数据总量达3760GB,连续五年荣获“中国农业第二,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加速融合。
据不完全调查,大中型制造企业70%实现了生产过程关键环节自动化控制,90%建设了管理信息系统,62%采用了数字化研发设计系统,85%建立了企业门户第三,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稳步发展。
培育了**国大、**晨砻等30家电子商务以及**集团、**港等10家现代物流示范试点企业,网上购物人数迅速增加,形成了以网上订货和物流配送为一体的电子商务运营模式。
依托商务部新农村商务网,从**年开始,每年举办三次“新农村农副产品网上购销会”,累计成交额达47亿元。
中华标准件网、中国耐材之窗网、中国枣网、中国辣椒网等一批特色经济2.电子政务建设成效明显全省电子政务框架初步形成。
实施了“112工程”,构建了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和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重点推进了12个跨部门应用系统。
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为26个部门提供了纵向业务专网服务,支撑网上审批、财政网上支付等多个跨部门应用。
人口与人力资源、法人、基础地理等五大基础数据库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乡村教育信息化调研报告范文
![乡村教育信息化调研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d74b664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1d.png)
乡村教育信息化调研报告范文调研目的:为了解决乡村教育面临的挑战,促进乡村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本次调研旨在探讨乡村教育信息化的现状、问题和发展方向,为乡村教育信息化提供参考和建议。
1.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乡村教育工作者、学生、家长等相关人员的调查和采访,了解他们对乡村教育信息化的认识、需求和建议。
同时,实地调研乡村学校现有的信息化设施和教育资源,了解信息化在乡村教育中的应用情况。
2. 调研结果(1)乡村教育信息化的现状调查显示,乡村学校在信息化设备和网络建设方面存在较大差距,部分学校甚至没有基本的计算机设备和网络条件。
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共享程度较低,导致乡村教育信息化发展相对滞后。
(2)乡村教育信息化的问题在调研中,乡村教育工作者普遍反映信息化设备老化、网络带宽不足、教师培训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乡村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同时,学生和家长也普遍反映信息化教育资源匮乏,无法满足学习需求。
(3)乡村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方向综合调研结果,我们认为乡村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加大对乡村学校信息化设备和网络建设的投入,提高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 加强对乡村教师的信息化培训和支持,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 制定政策支持措施,推动乡村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保障信息化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利用。
3. 结论与建议乡村教育信息化是推进乡村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发现了乡村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我们建议政府加大对乡村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加强对乡村教师的培训和支持,提高他们的信息化教学水平;建立信息化教育资源共享机制,促进信息化资源的共享和利用。
只有如此,才能实现乡村教育信息化的全面发展,提高乡村学校教育质量,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村级信息工作总结
![村级信息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8e2360a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54.png)
村级信息工作总结
近年来,村级信息工作在我国农村地区得到了迅速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
和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村级信息工作已经成为了农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过程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为村级信息工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使得村民们能够更便捷地获取各种信息,提高了村级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首先,村级信息工作在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下,大大提高了村民们获取信息的便
捷程度。
通过建立村级信息平台,村民们可以通过手机或者电脑随时随地获取各种信息,包括政策法规、农业技术、市场行情等。
这为村民们提供了更多的决策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农业生产和经营活动。
其次,村级信息工作也为村级管理提供了更多的支持。
通过信息化技术,村级
管理者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村务管理、资源调配和农业生产组织。
这不仅提高了村级管理的效率,也为农民们提供了更好的公共服务。
另外,村级信息工作也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
通过信息化技术,
农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行情,进行农产品销售,拓展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同时,信息化技术也为农村电商、农村旅游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总的来说,村级信息工作在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下,为农村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新
的机遇和挑战。
在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村级信息工作的建设,提高信息化技术的普及程度,为农村地区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等问题,确保村级信息工作的健康发展。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村级信息工作将会为农村地区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活力。
农村信息化监测工作总结
![农村信息化监测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4741c14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d6.png)
农村信息化监测工作总结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农村信息化监测工作也逐渐成为了农村发展的重要
组成部分。
信息化监测工作通过数据采集、分析和应用,为农村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等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农村信息化监测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在我来对这些工作进行总结。
首先,我们在农村信息化监测工作中,加强了对农业生产的监测和预警。
通过
建立农田信息化监测系统,我们可以实时监测农田的土壤湿度、温度、光照等数据,及时预警灾害风险,为农民的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此外,我们还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农作物的生长情况进行监测,为农民提供科学种植建议,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其次,我们在农村信息化监测工作中,加强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监测和分析。
通过建立农村经济信息化监测系统,我们可以及时了解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包括农产品价格、农民收入、农村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数据。
这些数据为政府决策和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经济信息支持。
最后,我们在农村信息化监测工作中,加强了对农民生活的监测和服务。
通过
建立农村生活信息化监测系统,我们可以及时了解农民的生活水平、健康状况、教育需求等方面的信息,为政府和社会组织提供了更好的服务和支持。
同时,我们也通过信息化手段,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便民服务,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总的来说,农村信息化监测工作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
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提高数据采集和分析的精准度和效率,为农村发展提供更好的信息支持,推动农村信息化监测工作取得更大的成就。
关于农村信息的文章
![关于农村信息的文章](https://img.taocdn.com/s3/m/5a5979ae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a8.png)
关于农村信息的文章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农村地区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农村信息化不仅改变了农民的生活方式,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首先,农村信息化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信息渠道。
过去,农民获取信息主要依靠传统的媒体,如电视、广播和报纸。
然而,这些媒体的覆盖范围有限,无法满足农民对各种信息的需求。
而现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农民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随时随地获取各种信息,包括天气预报、农业技术、市场行情等。
这不仅提高了农民的信息素养,也帮助他们更好地决策和规划农业生产。
其次,农村信息化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农产品的销售更加便捷和高效。
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农民可以直接将农产品上架销售,不再受限于传统的销售渠道。
同时,信息化也提供了更多的农业技术支持,帮助农民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例如,通过无人机的应用,农民可以及时了解农田的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防治病虫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这些都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再次,农村信息化拉近了城乡之间的差距。
过去,由于信息不对称,农村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
而现在,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得农村地区也能够与城市同步获取各种信息,了解社会的发展动态。
这不仅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也增强了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同时,信息化也为农村地区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进一步缩小了城乡之间的差距。
然而,农村信息化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网络覆盖不完善,影响了信息技术的应用。
其次,农民的信息素养相对较低,需要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信息获取和利用能力。
此外,信息安全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防止信息泄露和网络诈骗等问题的发生。
总之,农村信息化为农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提高农民的信息素养,推动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让农村地区的发展与城市同步,让农民享受到信息时代的红利。
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工作总结
![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e2a1048cc17552706220827.png)
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工作总结篇一:农村信息综合服务站工作总结元坝镇XX年农村信息综合服务站工作总结根据市、县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以及苍溪县农业局《关于建设22个镇农村信息综合服务站》(苍溪发[XX]17号)的文件精神,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以人为本,明确目标,强化措施,突出重点,创新机制,扎实工作,把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作为部门转变职能、为农服务的重要抓手来抓,认真调查研究,精心组织实施,制定了详细的实施计划和工作方案,按期完成了项目建设任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一、主要做法1、加强领导,统筹安排。
镇成立农村信息综合服务工作领导小组。
为建好镇村农村信息服务站,镇成立了农村信息综合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农业副镇长任组长,信息中心、办公室、农业产业化服务中心、生态文化服务中心、财政所等单位为成员,协同做好项目建设工作。
同时在各村和镇属机关设立信息联络员56个,形成信息网。
2、严格标准,规范建站。
为了切实建好我镇农村信息服务站下发了《关于组建农村信息综合服务站”的通知》,政府严格按照建设标准,缺什么补什么。
在镇办公室和资金紧张的情况下调节一间办公室专设农村信息综合服务站办公室。
设立农村信息综合服务专干,达到了“一块牌子、一套制度、一套上网设备、一部热线电话、一个农业信息发布栏”。
3、认真抓好信息联络员的业务培训。
为了提高农村信息联络员的服务能力,通过阳光工程,在职中对农业信息员进行了电脑培训,从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实践、办公软件的使用、互联网操作技术等实用操作技能进行了系统的培训,使他们系统地掌握了电脑操作与使用的基础技术,并且进行采集信息、分析信息、发布农业信息培训,为他们更好地开展农业信息综合服务奠定了基础,也提升了我镇农村电脑普及与应用水平,也为加快农产品市场信息传播、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必要条件。
4、广收信息,多渠道发布信息,为农服务。
镇农村信息综合服务工作领导小组要求,每个信息联络员一年必须向服务站提供农民需求信息至少6条以上,服务站根据全镇收集的情况汇总,做到有针对性发布信息,今年发布常规粮油生产信息12条外,国家政策法规6次,收购信息3次。
安徽省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建设实践与思考
![安徽省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建设实践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241354cc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60.png)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Sci,Bull,2022,28(04)安徽省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建设实践与思考方文红丁作坤丁晶晶丁砥(安徽省农业信息中心,安徽合肥2230001)摘要: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大数据发展战略和“数字江淮”建设规划要求,发挥大数据在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倍增效应,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积极探索、顶层设计、认真实践,大力推进安徽省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初步实现了大数据赋能全省农业农村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
关键词: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架构;赋能;启示中图分类号F323;S1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2)04-0120-03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大数据发展战略,发挥大数据在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倍增效应,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围绕农业农村部《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和省委省政府“数字江淮”建设规划目标任务要求,按照需求引领、任务趋动,大数据赋能全省农业农村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建设路径,大力推进安徽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建设。
厅党组将安徽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建设列入重要的信息化项目单独立项,先后召开16次专题会议、主任办公会和协作推进会商会,研究、协调、调度、推进安徽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建设;先后组织到农业农村部、外省和省直单位开展多层次、多方面调研,为安徽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建设谋思路、谋方案,进行顶层设计;制定数据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政务信息系统规范建设意见等工作制度,推动涉农信息系统互联和公共数据共享;将大数据平台数据对接工作列入厅重点督办事项限时推进,全力推进数据资源整合与对接。
历时2年的奋战,大数据中心已于2019年10月基本建成并上线运行,之后紧扣需求和应用2个核心,不断充实数据、完善平台功能、打造应用场景,目前已初步实现了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和用数据服务,建设“网上农业农村厅”的奋斗目标。
1顶层设计,科学谋划,构建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三层”架构按照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农业农村部《关于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依据安徽省“互联网+”现代农业实施意见,统筹谋划、分步实施、科学谋划安徽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三层”架构:层级架构,厅本级、厅属各单位、市县级预留接口;支撑架构,分别为大数据指挥调度中心、云计算中心、标准规范体系、安全保障体系。
以信息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论文
![以信息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05e7da0d1f34693daef3ebe.png)
浅谈以信息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摘要: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如何把信息化手段应用到新农村建设中,是发展现代农业的迫切要求,也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农村信息化新农村建设1.引言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行动纲领,其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强化面向农村的广播电视电信等信息服务,重点抓好‘金农’工程和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工程。
”200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一号文件把“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首次写入《意见》,并特别强调:“按照求实效、重服务、广覆盖、多模式的要求,整合资源,共建平台,健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
推进‘金农’、‘三电合一’、农村信息化示范和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等工程建设,积极探索信息服务进村入户的途径和办法”。
指明了今后我国农村信息化工作的基本原则、基本任务和基本方向。
这表明农业信息化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加快发展农业信息化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2.1加快农业信息化发展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包含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等多方面,涵盖了“三农”工作的各项任务。
随着国家政策的逐步支持,信息化将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突破口。
2.2农业信息化发展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统筹城乡社会发展的关键点也在农村。
农业信息化可以说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结合点,推进农业信息化有利于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有利于消除城乡之间信息占用和利用的差别,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促进农村市场的开拓和城乡协调发展。
浅谈以信息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浅谈以信息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da03bf06ba1aa8114431d9e4.png)
一
要 的 现 实 意 义 和 深 远 的历 史 意 义 。 2. 快 发 展 农业 信 息化 推 进 新 农 村建 设 的 重 要性 加 21 . 加快 农 业信 息化发 展是 推 进社 会 主义新 农 村 建设 的客 观要
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的 2 . ,同比增长 2 . 7% 8 6 %。从互联 网的普 及率 来看 ,截 至 2 0 年 3 09
2 2农业 信 息 化发 展 是推 进 社 会 主 义新 农村 建设 的 重要 手段 .
薅 I 挪∞
1 棚
一 聋 端鸬 娥 蠹
一 枣麟 隐 藏舂赣
§瑚
懒j c 趣
实 现 全 面建 设 小康 社 会 的重 点 和 难点 都 在 农 村 ,统筹 城 乡 社 会 发展 的关 键点 也 在农 村 。农业 信 息 化可 以说 是统 筹 城 乡 经济 发 展 的重 要 结 合点 ,推进 农 业 信息 化 有 利于 实 现 生 产发 展 、生 活 宽 裕 、乡 风文 明 、村 容整 洁 、管 理 民主 的社会 主 义 新农 村 建 设 的 目 标 和要 求 ,有 利 于 消 除城 乡 之 间信息 占用 和 利用 的差 别 ,缩 小城 乡 数字 鸿 沟 ,促 进 农 村 市 场 的开 拓 和 城 乡 协 调 发展 。借 助 网络 、 通讯 技 术 。可 以 使 城乡 居 民直 接 分享 各 种 现代 技 术 知识 与 市 场 信 息 ,引导 农 民改变 传 统 的生 产 生 活方 式 ,促 进农 民享 受 现 代社 会 的文 明成 果 . 农村 科技 、文化 、社 会各 项 事业 的发展 。同时 借 推进 助现代 信息技术还可以实现农业经营、农业管理的高效化 ,促进 农 村 乡村 服 务 组 织 建设 ,改 善农 村 的 发展 条 件 ,构 建 和谐 的社 会 主义 新 农 村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信息中心关于农村信息化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在我国,农业是
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又是弱质、落后产业,经营场所的封闭性、分散性和生产手段的落后性等特点决定了农业信息化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中国已经正式加入wto,信息化技术在农业领域内的普遍应用,将对农业的发展起到难以想象的巨大推动作用。
随着我市农业产业化、农业标准化的不断深入,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农村、农民,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农业信息体系建设已迫在眉睫。
而近年来,中央把加快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摆在重要地位,对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给予高度重视。
近几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了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农业信息化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也是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
为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加快我区农村信息化建设,我们深入乡镇对农村信
息化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区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
我区的信息化程度还比较低,尤其是农村信息化建设尚处起步
阶段。
截止,通电话的乡镇39个,行政村448个,电话覆盖率100%,已连接光纤宽带网的乡镇38个,行政村254个,宽带覆盖率57%,
通信网络覆盖率达100%,广播电视覆盖率达100%。
农村信息化队伍
整体素质比较低。
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凉州区农村信息化建设工程项目启
动实施,我区第一个与涉农各单位及乡镇相连接的农村信息网络建立。
区上成立了农村信息中心,负责全区农业信息采集、发布与信息网络建设。
凉州区新农村建设网站正式启动。
网页内容已全部添加完毕,并对涉农信息能够进行及时地采集、发布,对网页内容定期更新。
目前全区38个乡镇和13个涉农部门已基本建立了农村信息服
务站,各乡镇和涉农部门配备了信息员。
网页内容添加基本完成。
下一步争取为乡镇和涉农部门配备好设备、培训好信息员专兼职信息员、制定好规章制度、完善农村信息服务站、逐步建设村级信息服务点。
二、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要素资源不足,制约我区农村信息化发展
一是人力资源不足。
农村信息化系统网络管理、网站开发、信
息采编、信息化项目的实施缺乏既懂信息技术又懂农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二是硬件资源不足。
由于资金投入有限致使系统硬件技术改造相对落后,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信息化工作的要求。
三是信息资源不足。
农业信息的采集、处理方法还不够科学,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农业信息咨询服务处于初始阶段,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需要。
(二)组织体系不顺,影响农村信息队伍的稳定
区农村信息中心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部分乡镇对农业信息工作
重视不够,兼职农村信息员调换频繁,农村信息工作未列入乡镇的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影响了农业信息人员的积极性、队伍的稳定性,制约了农村信息化工作的推进。
(三)部门协作不畅,限制农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农村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化工程,农村信息也不是单纯的种养业信息,需要所有涉农部门、乡镇及媒体单位的通力协作。
但目前部门协作不畅,严重限制了农村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一是信息共享程度低。
目前我区各涉农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够,受部门职能的限制,信息资源的采集和应用也较片面。
二是协作单位重视不够,支持力度不足。
(四)传输渠道不完善,影响农业信息交流的时效性
虽然目前每个乡镇都有农村信息站,但在农村信息的收集、储备、传播、反馈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
一是由于部分镇村干部、企业协会、合作社及专业大户不会使用互联网,缺乏现代化沟通手段,信息不能直接传送到农民手中。
二是农民的信息意识薄弱。
受经济和文化基础的限制,没有条件及时、直接地从网上获取信息,也没有能力上网发布信息。
三是区农村信息中心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兄弟县市、涉农机构、网上有价值的信息资源之间缺乏稳定、快速、大容量的信息交流渠道。
三、对我区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
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及各乡镇提高对农村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加大对农村信息化建设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力度。
一是完善乡镇、村信息服务机构。
根据目前我区农村信息工作现状和农村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在各乡镇配备专职人员、村级安排兼职人员来负责信息化工作,以促进农村信息化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是强化农村信息工作责任制。
将农村信息工作纳入各涉农部门和乡镇年终考核内容,并与各单
位信息责任人签订目标责任书,制定相应制度,实行规范化管理,确保农村信息工作落到实处。
三是增加资金投入。
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区乡两级应从支农资金中拿出一定比例,专项扶持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扶持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开展村级农村信息服务示范点建设,鼓励农业企业和大户等在凉州区新农村建设网上设立专页,建设数字农业,加快农村信息化步伐。
(二)优化结构,提高素质
一是加强农村信息化管理和服务队伍建设。
把健全队伍、完善
服务网络作为完善农村信息服务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下大力气抓好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开展健全的区、乡、村三级农村信息服务网络;
下大力气抓好农业信息管理队伍建设,尽快建立一支懂农业、精技术、会管理的高素质的农业信息管理队伍;下大力气抓好乡村及涉农部门
信息员队伍建设,按照农业部《关于做好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延伸和农村信息员队伍建设工作的意见》,采取统一教材、统一管理、分级培训的办法,使信息员队伍延伸到村、延伸到企业、延伸到批发市场、延伸到涉农部门。
二是加强农民信息员队伍建设。
加强农民信息员队伍建设是解决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有效途径,从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农民经纪人、专业合作组织以及村干部中选拔事业心强、有经营头脑、掌握一定农业技术、乐于为民办事的同志作为农民信息员,依靠他们把信息传到千家万户,努力建设一支素质好、业务精的农民信息员队伍。
三是提高农民的信息知识水平。
结合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强化农民的信息意识和提高他们获取应用信息的能力,使农民
真正“懂信息、用信息”,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现代农业。
共2页: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