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推进大中小政治一体化,注重学段衔接

合集下载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视野下高中时政教育的实践探索——以华东师大一附中时政述评活动为例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视野下高中时政教育的实践探索——以华东师大一附中时政述评活动为例

ft/K 教今2020/5B1聚焦:虹口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视野下高中吋政教育的实践探索—以华东师大一附中时政述评活动为例文/叶莉【摘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要不同学段教师的主动参与。

高中时政述评活动以时政 教育为栽体,通过时政播报、.时政评论、生生答辩、点评与评价四个环节,将理论和现实相结合,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逐步提升学科核心素养,这是发挥高中阶段思政课在大中小学思政课 一体化建设中街接作用的一条可行的、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高中时政教育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求推进大中 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在落实过程中既需要科学 的顶层设计,也需要不同学段教师的主动参与。

本 文以华东师大一附中时政述评活动为例,对高中思 政课教学如何以时政教育为抓手,发挥其在大中小 思政课一体化中的衔接作用进行了初步思考。

一、时政述评活动的实施背景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 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 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在大中 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

高中作为承 上启下的学段,高中思政课教学能否体现一体化理 念,做到教学内容前后观照、教学方法上下勾连、学 生能力培养递进衔接,这直接关系到大中小思政课 能否实现连点成线、循序推进。

因此,高中思政课应 找准定位,.基于学段特点改进教学以呼应大中小学 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要求,此为高中思政课教学之 ''应为”。

高中思政课教师对初中和大学思政课教学的必 要认知是实现有效衔接的基础。

所有教师心中应当 有一张思政课程的整体图谱,依据这一图谱教师既能了解本学段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又能 够了解其他学段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形成大 中小学思政课程的全景图像。

只有如此,教师才能 够更加清晰地把握教学从哪里来,又往哪里去,明确高中学段应该“教到什么程度”,做好教学的衔接、延展和提升工作。

推动区域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推动区域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2020/5B it t K M f聚焦:虹口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k推动区域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的实践探索文/顾旭元高巍【摘要】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学院思想政治课教研室依托科研、教研、教师培训“三联动”,促进教 师专业发展,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

主要举措包括:以科研课题为引领,助推顶层 设计落地;以现实问题为基础,促进一体化教研;以师资队伍建设为目标,构建一体化培训内容与机制。

【关键词】区域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教研一体化为了落实区域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目标,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学院思想政治教研室依托科研、教研、教师培训“三联动”,不断培育优质师资,提升中小学思政课的教学质量。

一、以科研课题为引领,助推顶层设计落地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研活动形式之一。

在教育局李琰副局长带领下,“思政课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一体化实践研究”等课题立项,聚焦如何进行各学段法治意识培育、红色文化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研究内容,推动教研一体化建设,助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顶层设计的落地。

课题研究为我们落实顶层设计的要求提供了抓手,促进了教研一体化的实践。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课题研究为教研工作的目标、内容、任务提供 了方向课题研究的内容为我们设定近期教研工作目标提供了指引,使我们能够凝心聚力,围绕法治教育主题,找寻贴近学生实际又具有现实意义的教学切入点,也促使我们挖掘出了许多区域层面可资运用的教学资源。

2.以课题研究为契机,培养了一批骨干教师课题研究唤醒了许多教师的主体意识,采取的任务驱动模式推动了教师参与其中,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

青年教师积极参加课题研究,精心撰写教案,研究各学段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学生在课堂中可能出 现的情况准备多套引导学生的方案,等等。

教师在这 样的实践活动中可以获得快速成长。

3.课題研究推动了基地学校的联合与积极竞争为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我们分别成立了 以复兴高级中学和华师大一附中为首的两大实践基 地校,促进了各基地校之间的联合互动,并促成了 两大基地学校积极地开展竞赛活动,推动各基地学 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推进大中小思政一体化活动方案设计

推进大中小思政一体化活动方案设计

推进大中小思政一体化活动方案设计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活动背景。

1.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区域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实践研究——以“新课程新教材”国家级示范区上海市杨浦区为例

区域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实践研究——以“新课程新教材”国家级示范区上海市杨浦区为例

A'*2020/12B思政课教学编者的话:2020年,值此陈望道先生翻译《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100周年之际,上海市杨浦区以《共产党宣言》教研为抓手,开展“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大中学生学习《共产党宣言》,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教学教研活动,引领广大青少年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

针对当前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杨浦区率先实施大学与高中学段思政课教学一体化,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和教育场域等方面探索有益做法,以有效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践。

区域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实践研究——以“新课程新教材”国家级示范区上海市杨浦区为例文/杨鹏【摘要】作为新课程新教材国家级示范区,上海市杨浦区20多年来處续思政课建设优良传统,针对当前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进过程中不同学段教学内容、不同类型教学方式、不同教学场域等如何实现“一体化”的问题进行反思。

在区域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探索实践中,把教学内容一体化作为突破关口,把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作为关键一步,把教学与科研作为坚实基础,形成了既适合区域特色,又具有推广复制意义的经验做法。

【关键词】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区域推进新课程新教材一、当前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如何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全国各地大力探索的热点问题,在此期间形成了许多有益的探索经验,也提供了许多参考思路。

但目前看来,许多实践并没有很好地聚焦于如何解决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难点问题,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进中主要存在以下困惑:1.不同学段如何依循教材实现教学内容一体化2019年,高中思想政治和初中、小学道德与法治全国统编教材启用以来,思政课“教材一体化”的实践走在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整体推进进程的前列。

统编教材各个学段思政课教学内容的编排,充分考虑了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智发展和认知起点。

立德树人,推动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

立德树人,推动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

2019/2AB班々永歹卷首语立德树人,推动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文/于漪全国教育大会召开,吹响了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号角。

到2020年,上海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就必须在立德树人、推动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上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人之所以为人,重要的是要有精神支柱,一个人立于天地之间,服务于祖国,造福于人民,精神养料是必不可少的,这精神养料是长期被哺育的结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新时代教师的任务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

谈的就是人精神世界的建设。

一个人能不能气象万千,归根到底取决于思想的高度、情怀的广度以及文化的积淀。

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就是要“滴灌生命之魂”。

“生命之魂”是什么?一个是德性,一个是智性,这些是需要靠平时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才能获得的。

大中小幼德育一体化的探索,就是要培养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为每个学生树立民族精神之根,铸就爱国主义之魂。

基础教育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国家的未来。

今天的教决定明天的国民素质,所以这个事业是非常神圣的。

要推动大中小幼德育一体化的发展,教师就要不断提升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首先就要树立学生第一的立场。

播撒做人的良知,讲大道理没有用。

课堂要有情感的注入,情感的震动和激荡是引导孩子重要的切入口,精神世界建设就是靠“水滴石穿”一点一点建设,真的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如果有这样一个精神世界的建设,不管孩子将来做什么工作,工作岗位在国内还是国外,走到哪里都有一颗爱国心,知道“这是我的祖国”,知道“根在哪里,走向何方”。

课堂教学应该“德智融合”。

教材本身的内涵是德育的家园,也是进行德育的依据,离开对教材、文本的深入钻研,随意延伸,无限发挥,那就成了空洞的说教。

任何一个学科不能见术不见道,更不能见术不见人。

“术”“道”合一的核心是完整地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只有德育口号,没有专业能力,学科育人流于空洞;只有专业能力,没有德育融入,学科育人无法实现。

大中小幼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方案

大中小幼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方案

大中小幼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方案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当代中国教育的重要任务。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育的灵魂,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发展,我们提出了大中小幼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方案。

一、大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大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指在大学阶段,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专业课程相融合,形成一门系统的综合性课程。

通过大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加强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和国情教育。

同时,通过跨学科的教学方式,大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思想政治理论,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中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指在中学阶段,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形成一种有机的教育模式。

中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法治素质,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中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

三、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指在小学阶段,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其他课程中,形成一种有机的教学模式。

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社会公民意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通过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可以使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四、幼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幼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指在幼儿园阶段,通过游戏、歌曲、绘画等形式,培养幼儿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社会行为规范。

幼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旨在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观念。

通过幼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可以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在大中小幼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过程中,我们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政课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一体化建设的困境与出路

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一体化建设的困境与出路

接班人为总体目标。

总体目标居 于核心地位,是思政课教学的中轴 线,育人目标在总体目标的关照下 具化为学段目标,进而确定教学大 纲、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等。

学段 目标具有相对独立性,但都服从、 服务于总体目标,两者体现出高度 的统一性。

第二,育人目标具有渐 进性。

一方面,学段间教学目标逻 辑关联。

思政课学段目标是一个 由低到高、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 杂的复合体,各学段教学目标有着 衔接递进的逻辑关联。

另一方面, 学段间教学目标有序过渡。

任何 一个学段目标都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在原有基础上的不断升级,学段目标间承前启后、构成序列。

3.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基础教育基于升学导向,思政 课教学实效性主要是对教学内容 的知识性考量。

高等教育阶段作 为教育终端,知识性考量退居次要Sil 位,价值性考量凸显出来,由于“前摄”较多,社会影响多元,实效 性欠佳的尴尬局面长期存在。

究 其缘由,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 果。

但是,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各 自为营,教学体系独立制定,学段 间衔接不够、梯度不明,引发内部 效能耗散是重要原因之一。

大中 小学思政课教学一体化建设,是化 解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基础教育 各层级之间矛盾,实现育人合力的 必然选择。

二、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一体 化建设存在的问题1. 教学目标缺乏整体设计学段间相互割裂的育人格局,造成教学目标的设计缺乏整体安 排。

第一,系统性观照不够。

大中 小学思政课教学总目标一以贯之, 但各学段目标统一设计、科学分 解、有序串联的系统性观照不够。

第二,层次性区分不明。

学段教育 目标抽象模糊,存在诸如小学培养 共产主义接班人,中学培养社会主 义建设者,大学培养社会合格公民 的现象。

第三,递进性衔接不足。

教学目标基于学生身心发展阶段, 由浅人深、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 到抽象的递进性衔接不足。

2. 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架构教学内容一体化建设平台的缺失,造成教学内容布局不够合 理。

第一,重复问题。

“五育融合”教育之培训心得

“五育融合”教育之培训心得

“五育融合”教育之培训心得五育融合教育之培训心得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积极发挥全国教育改革探路者的作用,顺利完成教育综合改革、高考综合改革、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等国家重大教育改革试点任务,破解了一批长期制约教育事业发展体制机制的瓶颈问题,积累了一批先行先试制度成果,各级各类教育内涵发展持续深化,教育整体水平继续位居全国前列,教育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已经率先达成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主要指标。

在这个基础上,上海的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将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教育的更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增强学生综合素养和把握未来的能力为重点,更加关注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努力构建形成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发展体系。

一、坚持德育为先,用党的思想铸魂育人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

要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近年来,上海在德育改革上不断探索,率先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建设以中国系列课程为特色的思政课选修课,课程思政和学科德育改革在全国推广。

十四五期间,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首要任务是不断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坚持用党的创新成果铸魂育人,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使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坚定理想信念,塑造健全人格。

作为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上海有丰富的红色资源、深厚的红色底蕴,这是德育最生动的素材和有效的载体。

二、注重智育转型,培养善于学习的创新人才以前的教育更多的是谈数量,注重的是知识传授,侧重的是教什么。

现在的教育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的理念,更多关注质量,唤醒激励,更注重提升学习素养,让教育回归本质。

上海的教育质量走在全国前列,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和教师参加国际教育质量测评取得了优异成绩,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发展,多所高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上海时事课堂:坚持“一体化”立足主渠道

上海时事课堂:坚持“一体化”立足主渠道

上海时事课堂:坚持“一体化”立足主渠道如何根据中小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引导中小学生学思践悟十九大精神,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党的十九大精神进课堂、进头脑?如何激发每一位莘莘 学子树立四个自信,将个人发展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相连?上海坚持“三个结合”,即坚持教材先行和教研跟进相 结合,明确“特色示范课堂”建设融合点;重点学科和全体学科相结合,推进“特色示范课堂”建设全覆盖;协同研究和名师示范相结合,提升"特色示范课堂”建设实效性。

深 入推进大中小幼纵向衔接,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网络)横向贯通,家校社“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建设, 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打好中国底色。

从2017年上海举办首届市中小学"时事课堂”教学 展示评优活动开始,上海通过时事主题说课,提升了教师对当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把握,以及教师们将之融入课堂教学的能力。

一等奖获得者上海田 家炳中学教师王丹踢谈到自己参加的感受:“时事课堂教学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化,在教学中用数字,用案例,引导 学生在分析、判断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

”通过全市各学段区德育课教研员、各学段参赛教师进行集中培训,从上海16个区、72所中职校近千名德育课教师中,走出了 73名教师来到市级展示平台进行时事主题说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大飞机”"中国实力”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法治中国新进展” “人工智能新挑战”等20个来自时代发展的热点热词,成为了教学主题。

同时,还在发挥课程育人功能的过程中,不断推进从“主导学科”向“全体学科”的延伸,不仅进一步明确以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课为核心学科,以语文课、历史课为重点学科,同时还明确提出“特色示范课堂建设”要覆盖本市中小学的 所有课程、科目,各门学科都要认真梳理本学科教材内容与“十九大”精神的融合点,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入,有 效实施,打造覆盖全学科的优秀教师“特色示范课堂”。

学校法治教育的阶段性目标、内容与方法——基于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语境下的讨论

学校法治教育的阶段性目标、内容与方法——基于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语境下的讨论

疙代永.序2019/2AB」聚焦二:中小学政治课程教学一体化建设中小学政治课程教学—体化建设编者的话:当前,上海市着力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立足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在全国率先提出“学科德育”和高校“课程思政”育人理念并付诸实践,其核心是进行政治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结合“道德与法治”和“思想政治”学科的特点,中小学如何有针对性地设计各学段政治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与教学评价手段,构建符合不同学段特点、依次递进、衔接有序的中小学政治课程教学体系?2018年12月3日,在全国首个宪法宣传周开始之际,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举办了“讲台上的新思想——上海市大中小学政治课程一体化建设探索教学交流会”,以“宪法与美好生活”为主题,组织大学、高中、初中和小学政治课教师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成长规律和认知特点分别开设了教学展示活动。

会后,专家与教师聚焦“政治课程教学一体化”建设这一主题,从理论与实践层面进行了梳理与分析。

本刊撷取其中部分研究成果,以飨读者。

30I2019/2AB班代永厅聚焦二:中小学政治课程教学一体化建设」一学校法治教育的阶段性目标、内容与方法——基于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语境下的讨论文/李红勃【摘要】在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背景下,应明确法治教育在不同阶段的目标与任务,实现教育效果的螺旋式上升。

在义务教育阶段,应以掌握生活规则和自我权益保护为重点;在高中阶段,应以 认识国家体制和理解公民责任为重点;大学阶段要准确理解法治方略及其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各个阶段的目标内容应相互衔接、逐步提升,从而实现法治教育立德树人的终极目标。

[关键词】德育一体化法治教育公民养成“课程德育,是指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课程教学的德育价值和德育作用,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课程建设、课程实施和课程资源开发等各环节、全过程,充分实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课程评价等课程要素中的德育价值。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推进本市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工作的通知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推进本市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工作的通知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推进本市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工作的
通知
【法规类别】义务与基础教育
【发文字号】沪教委发[2016]50号
【发布部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6.02.16
【实施日期】2016.02.1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推进本市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工作的通知
(沪教委发〔2016〕50号)
各区县教育局: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本市城乡发展一体化若干意见》(沪委发〔2015〕2号)和市教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住房建设管理委、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市体育局、市编办印发的《促进本市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实施意见(暂行)》(沪教委发〔2015〕139号)精神,进一步推进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资源配置标准化、均等化,到2020年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学校配置、信息化建设、教师配置与收入、生均经费等标准实现统一,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提升全市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现就本市推进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工作具体要求通知如下:
一、建立健全工作架构,完善工作协调机制
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成立上海市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工作小组的通知》(沪教委发〔2016〕13号)要求,各区县教育局参照市级工。

上好拔节孕穗期的这一课中小学思政课改革创新的上海探索

上好拔节孕穗期的这一课中小学思政课改革创新的上海探索

上好“拔节孕穗期"的这一课中小学思政课改革创新的上海探索3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八位座谈会发言代表中有三位来自中小学,其中一位是上海的高中思政教师。

这是党中央首次为一门学科召开的教师座谈会,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意义重大而深远。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关系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

它不仅是知识传授的平台和载体,更是价值引领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课程育人一直是上海教育人的不懈追求。

2005年,《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发布,明确强调要充分发挥德育课程在弘扬和培育学生民族精神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潮确提出我国“要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

2010年起,上海承担教育部“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按照教育规律,既“瞻前”又“顾后”,大力推进大中小德育课程体系一体化建设,使纵向上学段分工明确又有内在联系,使横向上德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形成教育合力,围绕政治认同、国家观念、文化自信和健全人格四方面学生德育发展目标,确立了“育公民品德,树理想信念”的课程核心育人价值。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

如何让这门课上出味道、上出效果,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金课”?如何一体化设计大中小学的思政课程,更好地从学校抓起、从娃娃抓起,给学生心灵埋下貢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如何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正走进学生头脑,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回归课程之本、铸就德肓之魂、成于知行之道,上海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步伐始终不停步、更将大踏步。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价值意蕴及保障机制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价值意蕴及保障机制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价值意蕴及保障机制[摘要:]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是新时代新征程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的原则方向和时代课题,充分体现出党中央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性认识的不断深化。

构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是一体化的重要保障,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进一步明确思政课程一体化、课程思政一体化、日常思政一体化的内涵要求,以教育内容的穿透力为牵引,以教育主体的感召力为动力,以教育方法的创新力为驱动,不断深化内容贯通机制、主体联动机制、监测评价机制,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保障机制党的二十大立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安排,科学阐明新时代新征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一系列重要问题,明确提出“要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

[[1]]这一重要论断需要我们不断提高站位,全面把握党中央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一体化建设的丰富内涵,深刻理解战略定位和时代要求,并通过各学段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制度设计为突破口,以各学段的有效衔接为关键点,不断完善一体化有序建设的保障机制,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一、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基本内涵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具有多维度、动态性、立体化的理论内涵,包含为什么一体化、如何一体化、一体化成什么、如何不断升级与深化等理论环节。

青少年作为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通过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树立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遵循各学段循序渐进的发展规律,按照不同年龄特点螺旋上升的实践路径全面推进,赋予新时代新征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以鲜明的现实性与时代性。

(一)“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是完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重要支撑思想政治工作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更是具有自身特殊的育人功能,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使命担当,因此在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上海高校与中小学开展探索实践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上海高校与中小学开展探索实践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上海高校与中小学开展探索实践作者:刘昕璐来源:《学生导报·高中版》2021年第13期聚焦“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12字下真功夫,上海一批高校纷纷与中小学展开共建,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

最近,上海健康医学院党委与周浦镇党委举行区域化党建深度融合发展签约仪式,并紧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育人,形成全社会支持发展教育新局面。

此次,上海健康医学院党委与周浦镇党委积极探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开启“上海健康医学院-周浦中学-澧溪中学-周浦小学”一体化思政教育大格局。

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校与张江学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的首堂集体备课也在最近开讲。

小学老师与中学、高校的老师一起研究、备课,以期更好地引领小学思政课的教学方向,用更好的方式,为孩子心中埋下一颗爱国的种子。

之后,張江学区11所中小学将与上海中医药大学紧密联手,精准发力,在课程建设、网络平台开发等诸方面切入,注重不同学段间差异予以有机融合,有条不紊推出思政教育一体化等系列精品课程。

作为国内首个面向师范生的现代书院,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立足师范生特色,搭建学科中的“四史”研学平台。

师范学子与中学教师同台讲述“学科中的‘四史’教育”,为思政课和“四史”学习注入新活力。

华东师大2019级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齐沁儿基于文本的关联性和学情的适切性,设计教案《百合花》,探究茹志娟小说“清新俊逸”的风格,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历史,强化学生对青春、理想、责任的思考与表达。

2020级英语专业本科生马佳雯、2019级思政专业本科生邓荔元以流行音乐为切入点,运用年轻化的话语带来一堂社会主义发展史主题团课,带领大家回顾和理解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历史探索与实践。

螺旋上升地开展法治教育,切实有效地提升法治素养

螺旋上升地开展法治教育,切实有效地提升法治素养

法治教育一体化 是根据各年龄段青少 年 的 思 维 模 式、 心 理 特 点 和 认 知 能 力, 以 宪法为统领,对小学、 初 中、 高 中 设 置 不 同 内容的法治课程和教 育 方 式, 并 注 重 连 贯 性、递进性和互补性。
上海法治教育一体化的总结与反思
上海着眼于教育现代化治理体系建设, 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的德育内容体系、课 程体系、教学体系、教师培养体系、制度 体系,真正实现一体化。法治教育作为学 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一体化进程 既依托于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的建设, 又将反过来促进德育体系的优化和改革。
法治教育一体化是根据各年龄段青少年 的思维模式、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以宪法 为统领,对小学、初中、高中设置不同内容 的法治课程和教育方式,并注重连贯性、递 进性和互补性。但是无论哪个学段,“ 立德 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不会变。“ 立德树 人”的关键,就是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教育有机、有效地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细、落 小、落实,在学生中入耳、入脑、入心。
上海法治教育一体化的实践
法治教育一体化兼具针对性和有效性,循序渐进、螺旋 上升地开展思政课教学是法治教育一体化的一种创新探索。
教学设计是秉持整体架构、有效交叉、必要重复、合理反复、 螺旋上升等原则,构建了各学段之间相互贯通的学科德育内 涵、彼此衔接的德育要求,以及将知识与方法、情感态度价 值观有机融合的方法,增强了法治教育一体化的针对性和有 效性。落实《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所强调的:“ 法治教育要 以宪法教育和公民基本权利义务教育为重点,覆盖各教育阶 段,形成层次递进、结构合理、螺旋上升的法治教育体系。 要将宪法教育贯穿始终,培养和增强青少年的国家观念和公 民意识;将权利义务教育贯穿始终,使青少年牢固树立有权利 就有义务、有权力就有责任的观念。”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中小学、幼儿园课程教材改革第二期工程试验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中小学、幼儿园课程教材改革第二期工程试验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中小学、幼儿园课程教材改革第二期工程试验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03.03.18•【字号】沪教委基〔2003〕20号•【施行日期】2003.03.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其他规定正文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中小学、幼儿园课程教材改革第二期工程试验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沪教委基〔2003〕20号各区县教育局、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有关局、公司教育处:上海中小学、幼儿园课程教材改革第二期工程于1998年正式启动,目前本市179所课程教材改革研究基地学校(幼儿园)已开始进行全面的课程教材改革试验。

现将《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课程教材改革第二期课程试验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你们在施行的过程中,认真研究,积极实践,实施中如有什么问题和建议,请及时报告市教委。

附件:《上海中小学、幼儿园课程教材改革第二期工程试验工作实施方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二〇〇三年三月十八日附件上海中小学、幼儿园课程教材改革第二期工程试验工作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一)坚持以二期课改的课程理念指导整个试验工作,重点围绕本次课程改革的要点开展试验。

(二)坚持把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转变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贯穿于试验的始终。

(三)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试验学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坚持以课程教材试验为核心,带动本市中小学、幼儿园师资队伍的建设与课程管理、考试评价、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的配套建设。

二、目的与任务通过先行在市课改研究基地学校(幼儿园)全面开展课程教材改革试验,为2004年在本市所有中小学、幼儿园试行新课程方案和新教材做好准备。

为此,试验工作主要承担以下具体任务:(一)验证《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征求意见稿)是否充分体现二期课改的方向,有利于学生打好终身发展的基础,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课程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实效性和创新性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为进一步修订和完善课程方案提供依据。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本市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改革促进优质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本市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改革促进优质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本市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改革促进优质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8.02.11•【字号】沪府发〔2018〕2号•【施行日期】2018.02.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正文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本市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改革促进优质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沪府发〔2018〕2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继续落实《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40号)和教育部印发的《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教督〔2017〕6号)、《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本市城乡发展一体化若干意见》(沪委发〔2015〕2号)等的要求,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振兴乡村教育,全面提升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现就深入推进本市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改革、促进优质均衡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上海市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三五”规划》,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创新联动发展机制,激发学校变革内生动力,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整体提升城乡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努力破解居民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资源需求和不均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办好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让城乡居民享受更加优质公平的教育。

二、基本原则(一)区域自主发展与城乡联动相结合。

推动各区找准区域义务教育发展定位和目标,以区为主体,落实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各项任务;加强统筹规划和部门协作,突破城乡优质教育资源有序流动的制度性瓶颈,健全完善市、区两级义务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辐射推广机制,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

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中小学政治课程一体化建设
政治课程是中学生学习的基本课程之一,它不仅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起着重要作用,也为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服务。

在当今社会特殊的背景下,实施中小学政治课程的一体化建设变得更加迫切、急需尽快实现。

课程的一体化建设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综合整合,也应了解教学目标的定位、
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考核的评价。

首先,要把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任务放在
首位,明确教学目标,把教学重点放在灌输“爱国、守法、爱社会、爱文明、尊重
家庭、崇尚自然”等理念和“政治家、公民、专家、国际人”等主题上。

其次,要重视教材的整合,重点强调教材的实质内容和教学过程的有效性,以确保将主题——教育内容——教学法——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政治课程更加生动活泼。

最后,要充分考虑评价方式——如问卷调查、人际沟通、证书考核、学期考核等方式来评价学生学习政治课程的情况,紧紧围绕主题、观点、态度、综合素质和评价技能,积极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把握学生学习和管理的质量。

中小学政治课程的一体化建设,不仅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还要重视政治引领、
道德礼仪教育和社会文化教育的实施,形成一个完整的又贴近实际的设计安排。

总之,中小学政治课程的一体化建设为学生思想解放的主旋律和社会文明的一体精神
提供了向上的动力。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中小学专题教育整合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中小学专题教育整合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中小学专题教育整合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14.05.27•【字号】沪教委基[2014]54号•【施行日期】2014.05.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中小学专题教育整合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沪教委基〔2014〕54号)各区县教育局:为进一步落实国家有关部委对中小学开展各类专题教育的要求,提高本市中小学校课程领导力,探索中小学专题教育整合实施的有效经验,我委联合有关部门对中小学专题教育的内容要求进行系统梳理,并制定了《上海市中小学专题教育整合实施指导意见(试行)》(见附件),自2014学年度起试行,请认真落实。

各区县和中小学整合实施专题教育的有效经验,请及时报我委基础教育处,以便推广辐射。

联系人:金莉莉;联系电话:23116707附件:上海市中小学专题教育整合实施指导意见(试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2014年5月27日附件上海市中小学专题教育整合实施指导意见(试行)为进一步整合中小学专题教育课程资源,加强对专题教育教学和评价的专业指导和管理,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丰富学生学习经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快乐成长,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挖掘中小学专题教育的丰富内涵,努力将专题教育纳入课程改革全过程,使专题教育成为学校坚持全面质量观,创新课程教学活动,提高办学水平的载体;使专题教育实施过程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引领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让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二、课程设置(一)课时安排中小学专题教育一般安排在拓展型课程的课时内进行,平均每周1课时。

各学段专题教育可根据课程计划要求自行安排,课时可集中使用,也可分散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围绕对 宪法的认识 各抒 己见,陈骁炯 法的 誓词 ,与 国 家工 作人 员入职 宣誓 时
“不 同年龄段 的教 学方式和 内容 都是
适 时启 发 ,最 后 总 结 “宪 法是 治 国 安 邦 的 不 同 .、
不 同的 ,课 堂要 有情 感 的注入 ,情 感 的震
总 章程 ”一
上 海市建平 中学 刘宏福认 为 ,成人仪 动 和 激 荡 是 引 导 孩 子 重要 的 切 入 口 ”于
不 要 这 些 设 置 ?… ‘非 机 动 车 能 不 能 占用 变 ,公 民权 利 与 义务 也 随之 变化 :”刘 宏 福 德 育教 育的核 心课 ,要 让教 育润物 无 声、
机 动车道?”学生初 看是 交通 问题 ,细 想 与学生对两份 不 同誓词 的深入 比较 ,明确 直指人心就要将 情感注入课 堂 ,去 了解 学
她 从 专 业 角 度 解 读 权 利 来 源 的 传 统
了集体 中每 个人 的权 益。宪法 亦是 ‘国家 认 为,政治课 中的法治教育重点不是 法律 观 点与 马 克 思 主 义权 利 来 源观 ,引 导 学
版 ’的 班 规 家规 。”
条文的分析 而是 法治精神 的传 扬 ,情理 结 生 认 识 “宪 法 是 对 权 利 作 为 ‘经 验 性 共
选择政 治学科 ,是 因为 高校 思想政 治 理 论课 和 中小学德 育课 程 是 牢 固确 立理
想信 念 的核 心课 程 ,也 是 循 序 渐 进 作 用 于
学生心灵的价值观课 程。从 “思品课”到
“思政课”,小学讲 法治故事 完成基本 的认
知 ,初 高中讲 法律规 范针对制度 和知识教
学 生们意识到 ,一 个班级 的稳 定运作 合 才能讲好 故事 ,传递理 念。
识 ’的最高确认 ,宪法确认权利 ,保障 关好
要 有章 可循 ,一 个 国家的 长治久安须有 法
比如 对 高 中 生 来说 ,他 们 可能 从 未 生 活,公 民权利 的保 障 没有 最好 ,只 有更
可依 。再通过《第一部 宪法的诞生》视频 , 注 意 过 自 己 在 十 八 岁 成 人 仪 式 面 对 宪 好”。
上 海市久 隆模 范 中学张世 敏 向 学生 式是 引发 高中生情感激 荡的契机 ,其 中不 漪在课后总 结时指 出,教 育是 要培养 有 中
展 示了校 门外一条标 准 双向 四车道 的照 仅 有生命和 感恩 ,也是 思政 与德育的切入 国心的现代 文明人 ,为每 个学生树立 民族 片 ,“绿化带 、隔离栏、人行道 ,马路上 能否 口。他 说 :“身份 的 转 变会带 来要 求 的转 精神之根 ,铸就 爱国主义之魂。政 治课是
育 ,大学讲 法理观 点 ,提 升 到理 论探 知和
思维训练的 高度。环环相扣 ,层层递进 。 值 得 一提的 是 ,不仅跨 学段 ,而且跨 候 ,不 得损 害 国 家 的 、社 会 的 、集 体 的 利 益 娟 的 课 堂 向 大学 生 提 出的 “我 们 的 权 利 从
学科 。国家 “改革先锋 ”、全 国教 书育人楷 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他 公 民 的 合 法 的 自由和 权 利 ”的 公 民 哪 里 来 ”引 入 了权 利 正 当性 的 讨 论 。抓 住
模 于漪 ,也 在 当天站 上 了政 治 课 大 讲 台 权利与 义务层 面。一条校 门口的马路 ,串 了学生的情 感诉 求 大学 是个人 价值 和
闵 行 区 七 宝 镇 明 强 小 学 教 师 陈 骁 炯 联 起 了生 活 与课 堂 ,宪 法与 德 育 。
世界发展性彼 此碰撞 的 时期 ,大学生有即
文 l本刊记者 潘 晨聪
2018年 12月 4 日是 国 家 第 五 个 宪 法
日,也 是 首 个 宪 法 宣 传 周 的 开 始 。前 一 天 ,
在 最早探 索 “大中小幼”德 育课 程一体化
的上海 ,来 自大学、高中、初 中和 小学 不同
学段 的政 治教 师走 上讲 台,以 “宪法与 美 好 生 活”为主 题 ,同上 一 堂 宪法 课
为让小学生对宪法有 直观 的认知 ,又要避
以身边事 引发情 感共鸣 ,进 而讲 《宪 将成为社会人 的幢憬 ,也 有如何行使 权利
免 理 论 灌输 :他 以 学 生 熟 悉 的 “制 定班 规 ” 法》、讲 宪法 、讲德 育,是 中小 学课 程的好 的 迷 茫 。
开篇 ,“班规 让集体生 活更加有序 ,也保 障 教 法 北京 外 交学 院法律 系教授 李红 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