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新政及对中国的启示
罗斯福新政对我国借鉴意义
析罗斯福新政对当代中国发展的借鉴意义年级:09级班级:经济学二班姓名:孙栾雪学号:290701206析罗斯福新政对当代中国发展的借鉴意义摘要:1929年10月24日,一场空前绝后、举世为之瞩目的经济危机爆发并随后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都饱受冲击以致贸易萎缩、企业倒闭、工人失业。
在这各国经济生死攸关之际,日、德等国选择了法西斯主义道路,而美国则是依靠罗斯福上台后实施的“新政”缓解了这次危机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罗斯福新政无疑是十分成功的,它其中的很多政策手段直至今日仍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因此,深入研究罗斯福“新政”中的各项措施,对我国目前的发展方向以及怎样解决发展中的一些问题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借鉴一、简介罗斯福新政1929-1933年,在经济危机爆发,整个美国陷入一片恐慌,农民、工人们已经开始为了生活武装反抗,全美上下一片混乱的时候,民主党人罗斯福代替失败的胡佛入主白宫,口号是“建议搞个新政!”。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有:(一)整顿银行与金融系,下令银行修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的信用,并放弃金本位制,使美元贬值以刺激出口;(二)复兴工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与蓝鹰行动来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三)调整农业政策,给减耕减产的农户发放经济补贴,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四)推行“以工代赈”;(五)大力兴建公共工程,缓和社会危机和阶级矛盾,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六)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时日数等,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七)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使退休工人可以得到养老金,失业者可以得到保险金,子女年幼的母亲、残疾人可以得到补助;(八)建立急救救济署,为人民发放救济金。
罗斯福成为继华盛顿、林肯后美国最受爱戴的总统并不是毫无缘由的。
从意义的三个层面认识罗斯福新政与中国改革开放
从意义的三个层面认识罗斯福新政与中国改革开放作者:胡朗德邱家评来源:《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2010年第10期一、关于罗斯福新政1从美国历史来看:新政使得美国成功地摆脱了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美国资产阶级的统治。
2从整个资本主义发展史来看: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四个阶段,即资本主义萌芽阶段-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大致上从14世纪到17世纪为资本主义萌芽阶段。
在这一阶段,在世界的东西方几乎是同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一种新的生产方式的曙光出现在封建社会的地平线上。
从生产力方面来说,手工业生产逐渐从手工作坊阶段发展到工场手工业阶段;从生产关系方面来说,雇佣关系取代了从前的作坊主与帮工学徒之间的依附关系。
这种新的生产方式经过三个世纪的发展,逐步完善壮大。
到18世纪的中后期,在英国发生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工业革命。
经过大约一个世纪的时间,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基本上都完成了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
机器大生产取代了工场手工业,资本主义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力量得到空前壮大。
这样,资产阶级要求进一步清除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其中主要是封建因素对资本主义的阻碍。
在这个大的背景下,俄国进行了农奴制改革,美国进行了南北战争,德国和意大利进行了统一运动,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
亚当·斯密于1776年发表《国富论》,鼓吹应该让资本主义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让资本主义自由充分地发展,完全由市场来调节资本主义发展。
充分自由竞争的结果是优胜劣汰、弱肉强食,这样生产和资本逐渐集中,当这种集中达到一定规模时就形成了垄断。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
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及生产社会化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生产的能力得到极大提高。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什么及影响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什么及影响罗斯福新政是指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任美国总统后实行一系列经济政策,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希望能帮到大家!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政府全面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生产关系的调整。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因为经济危机是由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所引起,不改变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就不可能消除这一基本矛盾.而罗斯福新政的实施目的,就是为了巩固和维护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因此它不可能根除经济危机.但它在很多方面确实产生了积极影响:①直接影响:它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社会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②间接影响:由于经济的恢复,使社会矛盾相对缓和,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人们对美国国家制度的信心,从而遏制了经济危机期间活跃起来的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③深远影响:新政采取的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政策,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加强经济干预的先河.它不仅成为现代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开端,而且对其他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此,西方国家陆续放弃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逐渐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指导.特别是在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罗斯福新政的评价效果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但失业人数依旧很多。
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和管理得到加强。
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大胆借鉴计划经济的长处,用改革的方法挽救了经济危机,避免了法西斯上台。
新政在美国和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美国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优点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及当时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它不仅基本克服了30年代经济危机,还曾造成战后美国经济长期上升的总趋势。
所以说,它延长了美国经济的生命。
这就是‘新政’的根本作用。
(二)新政对摆脱大萧条危机起了最直接的'作用。
罗斯福新政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借鉴意义1237890
罗斯福新政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借鉴意义1929-1933年,经济危机在全球范围内爆发,世界各大资本主义国家陷入无尽恐慌,纷纷找寻解除危难的良方。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美国第32任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1的“新政”,作为一名优秀的改革家,他把危难中的美国带出了大危机的泥沼,同时为世界各国的经济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世界的和平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最为重要的是“罗斯福新政”拉开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序幕。
我国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实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令世人惊的成绩,有人说“我们用三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资本主义国家用一百年完成任务”,创造出了“中国速度”。
但是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我们遇到的问题也愈加多了起来,金融市场的不规范、工农业生产的不合理以及社会问题增多等问题是我们当前急需解决的事情。
一、资本主义世界的福音——罗斯福新政1929-1933年,由美国爆发的一场经济危机很快波及全世界,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陷入经济崩溃,国内局势不稳的糟糕局面,政权岌岌可危。
1932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他的上台给“病危”的美国打上了一只强心剂,挽救了处于崩溃边缘的美国政治。
富兰克林·罗斯福,一位果断而刚毅的政治家。
在胡佛政府反危机失败之后,在面对政局的动荡不安以及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的情况下,以自己实干家的个人魅力以及过人的才华,给美国民众带去信心,成功击败胡佛,成为美国第32任美国总统。
美国经济危机的情况1929年10月,当美国民众还沉浸在繁荣的美丽景象中时,发生于股票市场的大崩溃而引起的经济危机已经以迅雷之势席卷美国。
10月24日,美国历史上著名的“黑色星期四”,它带来的恐慌令那一代美国人生不如死,造成了美国经济的严重倒退。
股票市场的大量抛售,导致美国金融机构纷纷倒闭。
在大危机的影响下,美国农业出现巨大问题,农产品挤压过多,人们不得不烧毁大量农作物,将牛奶倒入河流,水果烂在树上。
工业方面,工厂纷纷倒闭,大量工人失业,美国的街头处处都是一副萧条的场面。
罗斯福新政给们的启示
罗斯福新政给我们的启示发生在二十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引发了长达10年遍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大萧条、大动荡。
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制定措施克服危机带来的损失。
其中罗斯福政府所采取的措施效果最显著。
不但避免了经济危机带来的全面的社会危机,而且通过系统的制度建设,修正了自由放任市场经济的种种严重弊端,为其后半个世纪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稳定奠定了基础,被许多国家仿效。
它也为目前全世界应对日益恶化的经济衰退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对于中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制度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有如下重要意义。
一、吸收借鉴“以工代赈”,兴建公共工程,鼓励私营经济,创造更多的劳动岗位保证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公民充分就业是政府的应尽职责。
罗斯福政府从第一轮新政开始,就十分重视对受经济危机冲击而陷入贫困人口的救济,并通过直接救济和以工代赈等多种方式提供援助。
创造了大量必要的就业岗位,使大量失业工人重新就业。
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政府的正常干预和宏观调控。
回顾人类发展历史,人们会发现,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否则,便会成为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
每当生产力发展到一个关键的转折时期,政府的制度就必然发生相应的变革。
我国现行政府机构的基本框架,是在原有计划经济条件下逐步形成的。
过去虽然进行过多次调整和改革,但由于历史条件限制和宏观环境制约,很多问题未能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已到了非改不可的程度。
要彻底转变传统的治理国家的方式,采用先进科学的方法,迅速适应经济全球化浪潮的要求。
今天,由美国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各个国家联系紧密,几乎没有国家可以置身事外,这就要求从“罗斯福新政”中吸收借鉴经验教训。
罗斯福新政对我国促进经济改革和解决面临的经济问题有重要启示:当前我国东西部发展严重不平衡,城乡差距逐渐拉大,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我们可以尽可能多地增加以工代赈项目,兴建公共工程,鼓励私营经济,在增加就业、保障民生的同时,鼓励民众通过劳动获得收入。
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历史上一项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政策,对于应对大萧条和重振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虽然也存在着一些负面的评价,但整体来看,这一政策为美国社会带来了重要的变革。
首先,罗斯福新政积极推动了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
通过制定《社会保障法案》,实现了在老年人和贫困人群中建立社会保障网的目标。
这项政策的实施,使得更多的人能够获得医疗保障和退休金,提高了整个国家的社会福利水平。
其次,新政注重推动经济复苏,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通过推行公共工程项目,大规模建设公路、桥梁、电力设施等基础设施,有效地刺激了经济增长。
这不仅增加了就业机会,也提高了国家的竞争力。
此外,罗斯福新政还加强了对金融机构和证券市场的监管。
为了防止出现类似于大萧条的金融危机再次爆发,他通过制定《证券法案》和《银行法案》,加强了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
这为保护投资者的利益,避免了金融风险的扩散提供了保障。
综上所述,罗斯福新政在历史上有着积极的评价。
它成功地推动了社会保障、经济复苏和金融监管等方面的改革,对美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尽管也受到了一些批评,但这一政策在帮助美国走出大萧条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 1 页共 1 页。
罗斯福新政说课稿
罗斯福新政说课稿一、引言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经济改革,它发生在1933年,正值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
罗斯福新政旨在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解决美国经济大萧条带来的严重社会和经济问题。
本课程将详细介绍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原因、主要措施、实施效果、争议与批评,以及它对中国改革的启示和建议。
二、新政背景与原因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经济遭受严重打击,大量企业破产,失业率飙升,社会动荡不安。
传统的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在此情况下显得无能为力,急需政府采取行动来稳定经济。
罗斯福新政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它旨在通过政府的干预和调控,重振美国经济。
三、新政主要措施金融改革:建立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保障银行存款安全;实行“证券真实法案”,规范证券市场。
农业调整:通过农业调整法案,控制农产品产量,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
工业复兴: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规定企业的工作时间和工资标准,促进公平竞争。
社会保障: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为老年人、残疾人、失业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其他措施:推行公共工程,如田纳西河流域项目,增加就业机会;实行“新政住房法”,解决住房问题。
四、新政实施效果经济恢复: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美国经济逐渐走出大萧条的低谷,生产恢复,就业增加。
社会稳定: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有效缓解了社会矛盾,减少了社会动荡。
政府角色转变:罗斯福新政使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角色从被动变为主动,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调控能力。
国际影响:罗斯福新政的理念和实践对其他国家的经济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局限性:新政未能彻底解决财富积累与贫困问题,公平与效率的矛盾依然存在。
五、新政的争议与批评政府干预过度:一些批评者认为,新政过度扩大了政府权力,干预了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
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新政注重公平,但可能牺牲了效率。
例如,对工资和工时的规定可能阻碍了企业提高生产效率。
长期影响有限:虽然新政短期内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对美国经济的长期影响有限,许多问题在后来依然出现。
罗斯福新政:评价及启示
罗斯福“新政”:评价及启示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❶“首先让我明确地说,我坚决相信,我们唯一引为恐惧的是恐惧本身。
” ——1933年罗斯福第一次就职演说 “世道循环,难以猜测。
对于某一时代的人,可谓得天独厚;对于另一时代的人,要求会特别高。
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则应运而起。
”--1936年6月27日罗斯福在富兰克林运动场竞选演讲去年以来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出现了通货紧缩以及经济增长率下滑的迹象,对宏观经济的研讨因此重新成为学术焦点。
我们在《寻求多重经济目标下的有效政策组合》一文中,曾对1998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作了一个综合性的分析,并提出若干建议(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1998a)。
与此同时,我们感到另有两个与中国当前宏观经济分析相关的重要专题需要研究:一是美国大萧条的原因及启示,对此我们在《美国30年代大萧条及对中国当前宏观政策的启示》一文中进行了专题分析(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1998b);另外就是罗斯福“新政”(New Deal)──为对付美国经济衰退,罗斯福采取了哪些做法,其效果如何,对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有何借鉴等等,这正是本文要阐述的内容。
罗斯福“新政”是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
对新政的评价,褒贬不一,总的说来,成败各半。
研究在通货紧缩和萧条的情况下主动实施宏观经济政策,新政是一个最好的案例。
在借鉴了历史的经验得失后,我们有可能做得更好。
一、罗斯福“新政”1933年3月4日,正是美国大萧条最严重的时刻,富兰克林·罗斯福临危受命,成为美国第32任总统。
朋友们对罗斯福说,如果他成功,将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但若失败,则是最糟糕的总统。
罗斯福自己却说:“如果我失败,我就是美国的末代总统了”(威廉·曼彻斯特,1978)。
可见当时的情形是何等严峻。
为了对付前所未有的经济衰退,挽救濒于绝境中的美国经济,罗斯福宣誓就职以后即大刀阔斧地开始了“旋风式”的“新政”运动。
罗斯福新政及对中国的启示
网络信息参考Reference Information from the Net(内部资料注意保存)2009年第03期(1)(总第89期)2009年06月30日国研视点专辑(Ⅰ)目录罗斯福新政及对中国的启示 (2)张玉台:《调查中国农村》序 (4)从股市发展看中国资本市场机制建设 (5)长子中:关注金融危机下的80后女农民工 (9)巴曙松:2009,人民币国际化的起步之年 (10)巴曙松:2009年扩大内需政策可能面临的难题和挑战 (12)吴敬琏:世界金融海啸的由来和应对 (14)吕薇:建设创新型国家有多难? (16)上海市南汇区图书馆Shanghai Nanhui Library责任编辑:钱虹蒋琦罗斯福新政及对中国的启示(国研网首页> 国研视点> 国研视点2009-5-22)在上世纪30年代美国大萧条最严重时刻上台的罗斯福政府实施了两次“新政”,采取了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刺激经济,通过以工代赈扩大就业,并对经济和社会进行了结构性改革,建立起政府监管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雏形。
特别是危机时期政府努力有为的积极态度和乘势而为的施政策略,不仅有效地稳定了社会预期,也有利地推进了深度改革,并由此确定了政府、特别是联邦政府在宏观经济、市场监管和社会保障领域的作用,建立了美国的混合经济和现代国家制度。
1929年10月24日美国股市大崩溃,美国经济进入衰退期。
由于当时在任的胡佛总统采取了收缩性的经济政策和保护主义的贸易政策,导致美国经济从衰退进入大萧条。
其后的3年多,银行纷纷关闭,企业大批破产,工人大量失业,经济哀鸿遍野。
在国内各种经济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的情况下,民主党人富兰克林·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
罗斯福在1933年3月4日的就职演说中“唯一的恐惧就是恐惧本身”一说成为激励和团结美国人民振奋精神、共度时艰的口号,营造了实现危急时刻有效预期管理的氛围。
国内严峻的经济形势和国外苏联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影响日隆的事实,使惧怕在美国出现革命的保守派们不得不在允许政府干预经济还是面对革命之间作出选择。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新政研究综述罗斯福新政的问题,在我国近二十年的史学研究中倍受青睐,研究比较细致深入,并取得斐然绩效,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政的思想来源第一种观点认为罗斯福新政思想并非主要来源于凯恩斯主义,而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这一特定时代的产物。
受到了多种思想的影响。
在这些罗斯福新政来源中韩复敏和胡新勇有三个共同的观点即1、实用主义。
作为美国土生土长的哲学,实用主义发端于19世纪70年代由皮尔斯等人在哈佛大学建立的形而上学俱乐部”,后经过19世纪末20世纪初詹姆斯、杜威的发展和传播,最终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实用主义哲学体系,并在美国广为流行,进入了其发展的黄金时代。
在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体系中,如果说皮尔斯创立了实用主义方法的话,那么詹姆斯则创立了实用主义的真理观,杜威建立了实用主义的理论大厦。
对于实用主义,詹姆斯解释为不讲原则,只讲效果,有用即真理”。
他说:”观念之为真,因为它有用”,或者说:观念之有用,因为它为真。
”他说:”掌握真实的思想意味着随便到什么地方都具有十分宝贵的行动工具。
’,杜威不仅系统论述了实用主义的基本思想,并且将之广泛运用于社会生活和意识形态各个领域,使之世俗化、现实化。
杜威认为实用主义是以经验为基础的哲学理论,”经验既是关于自然的,也是发生在自然以内的。
被经验到的并不是经验,而是自然……。
”同时他还提出了工具主义的说法。
胡新勇认为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可以说是新政的基本思想渊源。
.韩敏复认为“实用主义是罗斯福新政指导思想的哲学。
二者观点大同小异,韩复敏还补充道:罗斯福新政有很强的务实性,这在哲学上表现为美国社会当时的实用主义思想,务实是其核心。
这就使得罗斯福在新政的前期通过大量社会立法加强对经济和社会的宏观干预,建立和健全经济法规,后期兼顾多数人的经济利益成为了可能。
2、制度学派的经济思想。
韩复敏和胡新勇同认为制度学派的经济思想是新政经济思想的直接来源。
罗斯福新政的指导思想“国家干预经济”以及“新政”时代所颁布的如《存款保险法》、《工业复兴法》等法律,从理论基础及其经济角度而言,可以追溯到以凡勃伦为代表的早期制度学派的经济思想即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应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依靠国家的力量从制度上或结构上改革资本主义社会和法律制度是决定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美国两位罗斯福总统政策措施的我们的借鉴意义
1 、强化金融监管力度,实行正确的货币政策,防止金融风险。
现代金融政策对国民经济具有极大的调节作用,而现代经济危机也多由金融界的混乱引起。
去年以来,东南亚的金融危机波及许多国家,我国由于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保持了金融市场和人民币的汇率稳定。
但必须从中吸取教训,采取积极措施,努力防范和化解可能出现的消极影响。
实际上,这次金融危机对我国大量的产品以出口东南亚国家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影响也是明显的,会使一些企业的经营形势更加严峻,导致下岗、失业的职工人数越来越多。
这也警示我们,要时刻注意虚拟资本急剧膨胀的负面影响,预防“泡沫经济”的出现,保持适度外汇储备,加强金融监管力度,及时发现和疏散金融风险,在开放外资和金融市场方面一定要慎重行事。
同时,要在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上狠下功夫,尽快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努力消除投资膨胀、房地产和股市过热、低水平重复建设、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急剧增加等因素对经济发展造成的隐患,从多方面做好抵御金融危机的准备,防止由于金融政策的失误对国民经济和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2 、以工代赈, 启动市场。
政府增加对基础设施的投入, 通常能带来几倍于投资额的社会总需求和国民收入,起到经济学上所说的“乘数效应”。
这方面,“新政”通过兴办基础设施和公共项目促进经济复苏并藉此帮助失业者的做法堪称典范,世人有目共睹。
目前,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仍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也使通过增加国内投资和国内需求来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增长显得更迫切、更有必要。
推行这个战略措施,我们有许多有利条件: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近5 万亿元,储蓄率远远高于其他国家,有外汇储备和外币存款1800 多亿元,社会上还有数万亿元手持现金和流动资金;有各类库存、积压物资近千万元,粮食储备丰富;全国转产的国有集体企业有数万亿元资产的厂房、设备、场,有条块分割体制下形成的盲目建设、重复投资项目和半截子工程等等。
简述罗斯福新政及其启示_李君
《前沿》 2006年第3期简述罗斯福新政及其启示李 君*(菏泽学院社会科学系 山东菏泽 274015)[提 要]罗斯福新政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全面干预社会经济的一次尝试,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阶级矛盾,恢复了社会生产力。
罗斯福新政对我们当今社会仍然具有启迪作用。
[关键词]罗斯福新政 启示[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67[2006]3—0167—02 罗斯福新政是适应20世纪30年代美国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而实行的资本主义改良措施。
它局部地改变了生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处境,缓和了阶级斗争,挽救和加强了美国垄断资本主义制度。
它使我们认识到经济高度发达的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些新规律,同时对我们当今社会仍然具有一定的启示。
一、新政的历史背景1929年~1933年,世界资本主义国家中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遭受得危害更为深刻。
罗斯福总统就职前,工业生产比1929年几乎下降一半,1932年已有86000家工商业停止生产和营业,1933年3月,全国完全失业工人达1700万,在业工人工资削减35%~40%。
农业危机来得更早,到1933年初,农业总收入比1929年降低约60%,约有1019300农民破产,沦为佃农或农业工人,而且有大批工人失业,到处流浪。
饥饿的人民群众忍无可忍,阶级矛盾空前尖锐。
与此同时,美国法西斯主义的威胁也一度增长,新的法西斯团体纷纷成立,共产党和其他进步力量遭受严重破坏。
二、新政的主要内容新政实施分为1933~1935年和1935~1939年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重点在复兴和救济。
第二阶段重点在改革。
1、整顿全国财政金融。
1933年3月9日,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案”,授权总统改组破产的银行。
同时,美国也放弃货币金本位,规定涉及私人和政府合同中要求用黄金偿付的条款一律无效。
另外还改革了税制。
此外,政府还大量发行纸币,实行通货膨胀,刺激工业生产和投资的增加。
罗斯福新政听后感
罗斯福新政听后感
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历史上一项重要的政策举措,对于经济危机时期的美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听完有关罗斯福新政的介绍后,我对这个政策产生了一些感悟和思考。
罗斯福新政在经济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刺激经济复苏。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新政三法”:银行法、证券法和金融法。
通过这些法案的制定和执行,罗斯福政府成功地恢复了金融秩序,重建了市场信心,为经济的复苏奠定了基础。
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在经济危机时期,政府的积极干预是必要的,只有通过政府的有力行动,才能有效地应对经济危机,推动经济的恢复。
罗斯福新政还在社会保障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其中,最著名的是社会保障法。
这个法案的出台,为美国建立了一个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为老年人、失业者和贫困人群提供了基本的福利保障。
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政府的责任不仅仅是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还要关注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保障每个人的基本权益和福利。
罗斯福新政在农业和工业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通过农业调整法案和国家工业复兴法案,罗斯福政府成功地推动了农业和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国家经济的整体繁荣。
这让我意识到,经济发展不能局限于某个领域,而是要全面推进,促进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
总体而言,罗斯福新政是一项重要的政策举措,为美国经济的复苏
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通过听取有关罗斯福新政的介绍,我对政府的积极干预、社会保障和全面发展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希望未来的政府能够借鉴罗斯福新政的经验,制定出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政策措施,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罗斯福新政对当时中国的影响
美国当年走出大萧条靠的是罗斯福新政,而罗斯福新政的另一面就是中国的白银危机和严重的经济危机。
美国经济从1929年的“黑色星期四”开始崩塌,其后四年惨不忍睹。
1933年4月,罗斯福接替焦头烂额的胡佛担任美国总统。
他以“看得见的手”推出了众多强势的国家干预政策,包括禁止私人储存黄金和黄金证券、使美元贬值40.94%以及加大重工业和基础设施的投资等等,把美国经济拉出了泥潭,这就是著名的“罗斯福新政”。
新政中很重要的一项是暂时放弃金本位,这直接导致了世界白银市场的价格大涨,白银每盎司价格从1932年的0.27美元上涨到1933年4月的0.45美元,到1935年更升至0.67美元。
罗斯福的政策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复苏,却“意外”地伤害到了大洋另一端脆弱的中国经济。
白银涨价让中国的银元快速增值,这和我们现在人民币升值的意义是一样的,直接导致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顿失,商品出口大幅减少,而在国内则诱发了金融和工商业动荡,大量白银外流、原材料价格跌落、消费市场陷入低迷。
而且当时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在实行贸易保护政策。
民国经济学家刘大钧提供的数据反映了当时的景象:中国商品的净出口从1931年的14.17亿元猛降到1934年的5.35亿元,棉纱出口从1929年的34万担降到1935年的24万担,生丝从42万担降到18万担,茶叶从94万担降到63万担。
出口萎缩首先影响到农产品价格,从1931年到1934年,全国国民生产总值中的农业产值竟下降了47%,农村一片萧条景象。
总结起来,罗斯福新政的第一手就是汇率大战,第二手就是贸易大战。
80年后的今天,奥巴马所领导的美国新帝国主义,就像我所说的,绝不可能改变对中国的敌视。
根据我的分析,表面上奥巴马总是以圆滑的手段、技巧的方式,不痛不痒地对付我们,因为他要在表面上给足中国面子。
而实际上,奥巴马不但继承了罗斯福的两手——汇率大战和贸易大战,而且还加上了第三手——成本大战。
罗斯福新政及对中国的启示
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5月/26日/第012版新视点罗斯福新政及对中国的启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高世楫张军扩(上接5月22日五版)罗斯福新政的重要意义虽然罗斯福新政时期一些立法和政策一直存在争议,但新政对美国应对大萧条仍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新政所推行的变革,从观念、立法和政策到政府体制改革,都对美国后来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成功地实现了社会预期管理、重建社会信心。
罗斯福成功地稳定了国民情绪,重建了国民信心,带领美国在全球性经济危机中艰难度日,并最终走出困境。
罗斯福反对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的理念,坚定地认为在经济衰退时期政府应该有所作为,这给那些因为政府无所作为而对经济前景极为失望的民众带来了希望,为市场提供了信心。
2.调整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建立了监管型市场经济制度。
作为一个立国时间较短的国家,美国在19世纪基本上实行的是自由放任式的市场经济制度。
19世纪后半叶,由于铁路、轮船、电报等技术进步及由此推进的迅速的工业化,美国进入了一个收入差距扩大、财富向少数人聚集的镀金时代。
19世纪末20世纪初所兴起的进步运动,在推动联邦政府在维护有效竞争和社会公平上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如1906年成立了食品药品监管机构,1913年建立了联邦储备银行、联邦贸易委员会,开征家庭收入所得税,1908年为联邦雇员提供工伤赔偿,1920年为联邦雇员建立养老保险,1918年成立协调处理劳资纠纷的联邦机构,同时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也增加了在提供教育、保护妇女儿童、处理劳资关系等方面的职能。
由于大萧条暴露了美国市场体制运行中的一些内在矛盾,存在严重的市场失灵,罗斯福推动社会各界就调整政府与市场关系问题达成共识。
罗斯福从执政开始就系统全面地主张公民的经济权利,认为联邦政府有义务保障公民免予匮乏的自由,即必须保障公民的就业权、受教育权、就医权、合理收入权、公平竞争权等等。
全面理解把握罗斯福新政
全面理解把握罗斯福新政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实验中学夏克传邮码:528100一、罗斯福新政实施的历史必然性1、是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资本主义经历了长期的发展之后,由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竞争,但都没有从根本上消除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生产与销售的矛盾常常引起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经济造成严重破坏,资产阶级千方百计寻求摆脱危机的出路,新政是这种要求的反映。
2、是由美国的国情决定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与雄厚的经济实力,使罗斯福政府有能力干预国家经济,如给农民大量的补贴、大规模兴建公共工程等。
3、独立战争以来形成的民主传统为新政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4、借鉴当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计划经济成功的经验。
5、30年代,国家干预经济和运用财政政策调整经济成为美国经济学界的强大思潮,为行政提供理论依据。
二、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及其对生产关系的调整1、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这方面的措施克服了资本主义金融系统的无政府状态,扶植了大金融资本家。
2、颁布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工业复兴法要求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章程,制定生产规模、价格水平。
从而把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纳入一定的有控制的轨道,减少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调整了资产阶级内部的矛盾。
另外,对工人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的规定,调整了劳资矛盾。
3、调整农业政策。
奖励农民压缩生产,稳定农产品的价格。
通过限制生产发展解决产销矛盾。
4、积极推行“以工代赈”。
面对庞大的失业队伍,罗斯福政府一方面救济失业工人,另一方面兴办公共工程,减少失业人数,以工代赈不但刺激了生产和消费,也缓和了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
总之,通过上述措施,罗斯福政府运用国家的调节职能,从解决产销矛盾人手,调整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某些方面。
三、罗斯福新政的实质1、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新政既对垄断资本的某些方面进行抑制或扶植,又对劳动人民做出部分让步,以换取劳动人民对现政府的支持,从而保证了垄断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
综合拓展提升
一.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的相同点有哪些?他们分别“新”在何处?给我们什么启示?
(1)相同点:1.都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方法来发展经济。
2.改革都是为了缓解经济困难,恢复国民经济。
3.两次改革的结果都是是国家转危为安。
(2)“新”:新经济政策新在允许多种经济并存,罗斯福新政新在国家干预经济。
(3)启示:1发展经济要从实际出发,立足国情,采取恰当的政策。
2要大胆改革,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3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4要坚持改革,不断完善社会制度。
二.概述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三位总统华盛顿.林肯和罗斯福各自的最主要的事迹,并说一说罗斯福与林肯的共同点
(1)事迹:1华盛顿领导美国独立战争取得了胜利,赢得了国家独立,开创了民主制度的先河。
2林肯领导美国南北战争取得了胜利,维护了国家统一,解放了黑人奴隶。
3罗斯福实施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独孤哦了经济危机,领导美国人民参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倡导,建立联合国。
(2)共和点:都顺应了时代要求,捍卫了国家利益,巩固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推动了历史发展三.比较列宁罗斯福和邓小平三位改革家的改革背景,措施和影响
四.美国,德国与日本拜托经济危机的不同方式及影响
(1)方式:1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政府对国家的经济进行全面干预,2德国日本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对内恐怖独裁,对外侵略扩张。
(2)影响:1美国通过实施罗斯福新政度过了经济危机,维护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为后来的反法西斯战争保存了重要力量,为世界的进步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2.德国日本走上了法西斯侵略道路,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高中历史:罗斯福新政和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启示:重视农业,关注民生
高中历史:罗斯福新政和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启示:重视农业,关注民生重农、民生、和谐问题是近年来持续关注的社会热点话题。
罗斯福新政、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涉及的农业政策与举措、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障措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福利国家”的建立、苏联解决民生问题的探索与失误等,都体现了国家追求公平、公正、正义的社会目标,达到国家稳定、造福民众的目的。
高考命题中,与这一热点相关的古今中外历史上有关发展农业改善民生的历史举措和政策、民生与和谐思想等必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1.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1)罗斯福新政“以工代赈”。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福利国家”的建立等。
2.社会主义苏联的经济政策(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余粮收集制、实物配给制挫伤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引发危机。
(2)新经济政策用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实行自由贸易,使劳动者获得了一定的生产、分配的自主权,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3)斯大林模式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农业、轻工业长期落后,忽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较大的启示。
3.苏联的经济改革与挫折(1)赫鲁晓夫改革:领域——农业、工业,以农业为突破口。
评价:开创了社会主义改革的先河,未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造成人们的思想混乱,改革以失败告终。
(2)勃列日涅夫改革:领域——政治、经济,工业改革为重点。
评价:前期取得一定成效,但没有突破原有体制的束缚,最终失败。
(3)戈尔巴乔夫改革:领域——政治、经济,从经济领域转向政治领域。
评价:改革没有取得预期成效,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4)苏联经济改革的结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赫鲁晓夫改革把苏联搞“乱”了,勃列日涅夫改革把苏联搞“死”了,戈尔巴乔夫改革把苏联搞“垮”了。
4.(对接高考)高考命题主要着眼于辩证地评价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整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苏联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对中国当前的改革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试论富兰克林.罗斯福的对华政策及影响
试论富兰克林.罗斯福的对华政策及影响
富兰克林.罗斯福的对华政策在20世纪30年代末期至40年代
初期,对美中关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他的政策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平等对待,即1933年至1937年间。
在该阶段,罗
斯福认为,美国与中国应该平等对待,他的目标是加强两国之间的
经济合作,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
在这个阶段中,美国支持了中国
政府的积极抗日政策,提供了大量的财政和军事援助。
第二阶段是调整政策,即1938年至1945年间。
在此期间,随
着中日战争的加剧和美日关系的恶化,美国开始加强对中国的援助,并开始采取更加积极的立场。
罗斯福通过再次提供财政、军事和技
术援助,以及通过与英国等盟友合作,争取中国在战争中的支持。
此外,罗斯福也强调重建一个稳定的中国将对世界和平产生积极影响。
总体来说,罗斯福的对华政策广泛地增强了中美之间的关系。
他的政策激励了中国的抗日努力,并消除了中国方面对美国解决亚
洲问题的怀疑。
此外,罗斯福的对华政策也为中美两国后来在联合
国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总的来说,罗斯福的对华政策对于中美两国
的和平发展和互信关系具有深远的影响。
罗斯福新政的意义是什么
罗斯福新政的意义是什么罗斯福新政是指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所实行的一系列经济政策,那么你了解罗斯福新政吗?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罗斯福新政的意义,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罗斯福新政的意义罗斯福新政涉及到金融、工业、农业、社会救济各个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都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虽然并没有完全的消除经济危机但是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的意义要从好几个方面来研究。
首先罗斯福新政最大的意义就是逐渐带领美国民众走出了经济危机的阴霾之中。
这也是罗斯福新政最直接的目的,缓解甚至消除经济危机。
美国的经济得到了回升,到1940年,美国的国民经济已经完全恢复到1929年经济大萧条之前的状态,这算是罗斯福新政的意义里最直接可以看见的。
当时美国的失业率非常的恐怖,罗斯福新政还使得事业人数大大的下降,促进了美国生产力的发展。
因为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新模式使得总统的权力空前的变大,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美联邦政府的权力都能很直接的深入到美国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来。
使得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和管理得到加强。
以及资本主义制度得到了巩固,在经济危机时期,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已经受到了很大的威胁,是新政给了民众希望,从而使得美国资本主义制度也得到了巩固。
罗斯福新政大胆的借鉴了社会主义的长处,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美国走上法西斯的道路。
还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美国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为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很多经验。
罗斯福新政新的体现罗斯福的新政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罗斯福新政到底为何能做到带领美国走出经济危机的阴霾呢,罗斯福新政新在哪里?很多人会存在这样的疑惑,其实从各个不同角度入手很容易就能发现罗斯福新政新在哪里。
罗斯福当时也算是顺应民意,大刀阔斧的实施了一系列克服危机的措施与政策。
在历史上被称为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新在哪里,可以用三个R来概括,即复兴(Recovery)、救济(Relief)、改革(Refor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5月/26日/第012版新视点罗斯福新政及对中国的启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高世楫张军扩(上接5月22日五版)罗斯福新政的重要意义虽然罗斯福新政时期一些立法和政策一直存在争议,但新政对美国应对大萧条仍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新政所推行的变革,从观念、立法和政策到政府体制改革,都对美国后来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成功地实现了社会预期管理、重建社会信心。
罗斯福成功地稳定了国民情绪,重建了国民信心,带领美国在全球性经济危机中艰难度日,并最终走出困境。
罗斯福反对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的理念,坚定地认为在经济衰退时期政府应该有所作为,这给那些因为政府无所作为而对经济前景极为失望的民众带来了希望,为市场提供了信心。
2.调整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建立了监管型市场经济制度。
作为一个立国时间较短的国家,美国在19世纪基本上实行的是自由放任式的市场经济制度。
19世纪后半叶,由于铁路、轮船、电报等技术进步及由此推进的迅速的工业化,美国进入了一个收入差距扩大、财富向少数人聚集的镀金时代。
19世纪末20世纪初所兴起的进步运动,在推动联邦政府在维护有效竞争和社会公平上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如1906年成立了食品药品监管机构,1913年建立了联邦储备银行、联邦贸易委员会,开征家庭收入所得税,1908年为联邦雇员提供工伤赔偿,1920年为联邦雇员建立养老保险,1918年成立协调处理劳资纠纷的联邦机构,同时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也增加了在提供教育、保护妇女儿童、处理劳资关系等方面的职能。
由于大萧条暴露了美国市场体制运行中的一些内在矛盾,存在严重的市场失灵,罗斯福推动社会各界就调整政府与市场关系问题达成共识。
罗斯福从执政开始就系统全面地主张公民的经济权利,认为联邦政府有义务保障公民免予匮乏的自由,即必须保障公民的就业权、受教育权、就医权、合理收入权、公平竞争权等等。
他把人民获得经济权利看作是美国的第二次权利革命,在1944年国情咨文中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保障宏观经济稳定。
除了肯定联邦储备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在经济调控中的作用外,还确立了政府在经济危机时期通过扩大开支刺激经济、实行反周期调节的作用。
虽然后来的研究表明,罗斯福新政中用扩大政府财政支出的方式刺激经济的力度低于将经济从萧条中拯救出来的需要,但新政开启了政府系统地、大规模地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应对危机的先河。
实施市场监管。
在新政期间,美国通过立法确定了联邦政府在市场监管方面的法律地位,成立了一批金融监管机构(SEC、FDIC、PUCHA),网络基础设施监管机构(FERC、FCC),加强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FDA)。
此前,在世纪之初,美国各州都陆续成立了公用事业监管委员会,对电话、电力、水、公共交通等公用事业的价格、质量、普遍服务等实施监管。
1935年的《瓦格纳法案》和随后成立的全国劳工关系署确立了政府对劳动力市场实施监管的法律地位。
提供社会保障。
在新政以前,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就承担了提供基础教育及实施社会救济的责任。
大萧条使罗斯福等人认识到,在高度分工和大规模生产的现代社会,以家庭或小型社区相互依靠而提供安全保障的方法不足以应对现代经济震荡所带来的巨大风险,必须由政府承担或组织。
新政所通过的1935年的社会保障法正是罗斯福时代最重要的立法,奠定了美国现代福利社会的雏形,经过其后几任民主党总统的努力、特别是林登・约翰逊总统的“伟大社会”计划,美国的福利制度得到完善。
3.调整了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关系,建立了中央适当集权的现代国家制度。
美国的联邦政府在新政前职能有限,除了国防、外交和保障宪法统一外,政府仅在少数跨州的经济社会事务中承担一定的职能。
大萧条暴露了美国经济的种种问题,无论是防范金融市场的系统风险,还是要解决全社会生产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都需要在国家层次、全国范围内采取行动,这自然要求联邦政府集中行使权力。
在新政期间,联邦政府加强了市场监管的权力,新设立的政府部门和独立监管机构有十多个。
联邦政府还将社会保障作为联邦政府最重要的职责之一,成立了社会保障署负责相关事务。
从收入和支出结构看,美国各级政府总收入在GDP的比重在1900年大约为7%,联邦、州和地方三级政府支出比例为3∶1∶6。
1932年各级政府总收入占GDP的比例为17%,支出为22%,三级政府支出比例为3∶2∶5。
新政扩大了政府在经济社会事务中的职能,政府收入相应扩大,1938年各级政府总收入占GDP的比重提高到20%,三级政府的收入比例为4∶3∶3,支出比例为4∶2∶4。
其后的几十年中,政府职能不断扩大,联邦政府职能不断加强,到共和党总统里根执政的最后一年即1988年,美国政府收入和支出占GDP的比例分别达到34.8%和37.6%,三级政府的支出比例大致为6∶2∶2。
其后政府收入和支出占GDP的比例一直保持在33%—37%之间,三级政府支出比例大致为5∶2.5∶2.5。
罗斯福新政对我国制度建设的几点启示发生在80年前的那次美国股市大崩溃引发了长达10年的大萧条。
罗斯福政府应对这次危机所采取的措施,不但避免了经济危机带来全面的社会危机,而且通过系统的制度建设,修正了自由放任市场经济的种种严重弊端,创造了美国式混合经济的模式,为其后半个世纪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稳定奠定了基础。
罗斯福新政通过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的做法,同后来凯恩斯创设的应对经济萧条的理论相一致,为目前全世界应对日益恶化的经济衰退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除了要重视危机时期的预期管理、充分利用货币、财政政策工具扩大需求和促进经济回升以外,罗斯福新政的种种做法,对于中国应对这次危机以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制度建设有如下重要意义。
第一,扩大需求的政策要高度重视保民生、保就业,那些有利于改善民生、创造就业的项目应该得到优先支持。
罗斯福政府从第一轮新政开始,就十分重视对受经济危机冲击而陷入贫困的人口的救济,并通过直接救济和以工代赈等多种方式提供援助。
在特殊时期,政府投资既要考虑其效用和效率,更要注重创造就业岗位。
在这次美国政府出台的经济振兴计划中,即使不赞成使用财政政策的共和党人,也对那些能够产生就业的公共工程表示支持。
从当前中国的发展阶段和实际情况来看,应当尽可能多地增加以工代赈项目,在增加就业、保障民生的同时,鼓励民众通过劳动获得收入。
第二,充分把握和利用好经济危机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着力改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我国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既体现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人群之间,更体现在资本、劳动及政府的分配关系之间。
这种状况发展下去,既不符合发展成果由全民共享、构建和谐社会的宗旨,也严重阻滞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扩大,从而也会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制约。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取决于许多深层次的体制和政策根源,比如财产分布格局、劳动组织和保护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税收制度、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等等,涉及十分敏感的利益关系,调整起来绝非易事。
但不对此作出调整,不仅经济难以实现真正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也会受到影响。
罗斯福新政期间及此后几十年的发展经验说明,虽然一些带有根本性的制度变革对于短期经济恢复作用有限,但对于消除或缓解导致危机的根源,保障以后的长期持续增长,却至关重要。
罗斯福新政的经验还说明,危机期间社会最容易形成共识,是推进收入分配格局调整的最佳时机。
第三,加大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力度,大幅度提升基本保障水平。
随着人类进入专业化分工、大规模生产的现代社会,个人和家庭难以承担由于经济周期或其他因素冲击造成系统性危机所带来的风险,必须通过组织化的方式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这是政府应该履行的重要职责。
在危机时期,民众对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的基本保障需求尤其强烈,是完善社会政策和推进制度建设的大好时机。
我们需要通过系统化的制度建设,提高基本保障水平,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为此需要完善税收制度,以保障政府有必要的财力履行公共服务。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增加政府对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经济危机时期最有利于把扩内需、保增长、保就业、保民生很好地结合起来的政策,因而也是今后需要重点加强的政策。
第四,加强政府对市场的监管职能。
在市场竞争条件下,由于不完全竞争、不对称信息和存在外部性带来的市场失灵可能产生巨大的破坏性作用,所以政府必须对市场交易进行有效监管。
按照市场发展到哪里、监管制度就应该覆盖到哪里的原则,美国联邦政府承担了对全国市场实施统一监管的职能。
我们也应该根据我国市场发育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专业化的政府监管机构,并提高监管能力。
关键是要通过完善法律法规,清晰界定政府监管的职能、执法程序和执法责任,减少执法的随意性和自由裁量权,按照“公平、公开、专业、可问责”的原则实施监管,避免以行政手段随意干预市场运作甚至“寻租”的行为。
第五,进一步完善社会政策,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改革开放30年来,在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生活从总体上得到极大改善的同时,贫富差距扩大,特别是利益诉求出现了分化,城乡分割的格局没有从观念、制度上得到根本转变。
在全球经济危机对我们经济增长的冲击日益显现、国内失业人口大幅增加之时,我们不但要采取果断措施保增长、保民生,更要抓住机会转变增长方式,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模式,加快和谐社会建设步伐。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使全国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这是党和政府对公民基本经济权利的庄严承诺。
现在,在面临危机的情况下,更应该以公开承诺保障全中国人民平等的经济权利来凝聚民族力量、振奋民族精神,并在认真研究、周密部署的基础上,加强领导,狠抓落实,使我们在建国60周年的新的历史时刻,怀着更加重大的使命感进入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