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长江上中游地区的社会环境

合集下载

唐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地理基础

唐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地理基础

唐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地理基础历史上,我国的经济重心原来在北方的黄河中下游流域,南方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则比较落后;但到了唐宋时期,这一基本格局发生了变化。

安史之乱以后,北方长期处于战乱之中,人口大量减少,生产日益凋蔽;与其相反,南方却人口剧增,生产勃兴,经济地位渐渐地超过了北方,成了全国的重心所在。

经过五代十国及两宋时期的发展,南方在全国的经济重心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并持续发展到了今天。

在这一重心转移过程中,政治的、社会的因素固然起了重要的作用,但南方的地理条件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本文的目的,就是想探讨一下江南广袤土地的开发、众多水利工程的兴修,人口的增加、气候的优越、物产的丰富、交通的发达等各种地理因素在经济重心南移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以便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土地的开发和高效利用根据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的记载,汉代的江南地区仍是“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可见那时的江南地区虽有广袤的土地,却因人口稀少和生产力的不发达而得不到很好的开发。

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长期处于动乱之中,南方则相对和平稳定,因而北人南下较多。

这不但给南方带来了大批的劳动力,也带来了许多先进的工具与生产技术,使江南地区的土地开发形成了一个高潮,所谓“扬部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会土带湖傍海,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值一金,郡、杜之间,不能比也”,[1]描述的就是南朝刘宋时期江南土地得到初步开发的景象。

但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土地的开发大多数还局限于“带湖傍海”的条件优越地区,许多丘陵山地及湖沼地带还没有得到普遍开发和利用。

唐宋时期,特别是安史之乱和靖康之乱以后,北方人口陆续不断地大量南迁,对土地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其垦殖的范围自然就要扩大到条件较为艰难的山陵及湖沼地区。

据《元和郡县志》江南道润州下记载,当时润、常,苏、杭、湖、睦六州垦田达五万七千九百三十二顷。

这六州均在太湖周围,土地肥沃,六朝时有许多北人迁居,土地已得到过大量开发,唐代又在原有基础上开发出五万多顷土地,足见其开发的对象已不是条件优越的平原,而是低洼的湖沼地。

从唐代夔州诗看当时三峡地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开发

从唐代夔州诗看当时三峡地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开发

历史 地理 因素 。① 历 史交通 地位 和商 业贸 易 作为沟通西南各省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要道 ,


雄伟的三峡独特 自然景观之外 ,还与该地区的交通 位置 、 农业 开 发 、 贸地位 等 密 切相 关 , 有其 深 刻 的
三峡交通地位 十分重要 。古夔州位于三峡峡江水路 交通 线入 口处 ,唐 以前 夔 州 的经济 和交通地位 虽不 如川 北 的金 牛道重 要 , 但位 于峡 江水路 口岸 , 连峰峭 壁, 山川 险阻 , 称 为 “ 被 巴蜀 咽 喉 ”是 三峡 西首 的重 , 要军事关隘 , 因此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 杜甫《 夔 州歌 》 曾云 :白帝 高为 三峡镇 , “ 瞿塘 险过百牢关 ” 此 。 处 留有许 多军事 地理遗 迹 , 春秋 战 国时期 , 们就 已 人 经 普遍认 识到峡 路在军 事上 的重 要 。 巴蜀 相争 , 先后 置捍关 和江关 均在今 奉 节县境 。三国诸葛亮 的八 阵 图也是名垂千古。成都图经》 “ 《 云:武侯八阵有三。 在 夔 者 , 十有 四 , 阵 法也 … 在棋 盘市 者 , 六 方 二百 五 十 有六, 下营阵法也。” 唐代诗人咏怀八阵图的代表作 有: 杜甫 的“ 盖三分 国 , 成八 阵 图 。江 流石 不转 , 功 名
长江三峡 是在地 质时 代经 过多 次强烈 的造 山运 动 引起的海 陆变迁 和江河 发育 过程 而形 成的 。大 自 然 的鬼斧神 工造 就 了三峡 的 山川 秀丽 , 下奇绝 。 天 长 江三峡 , 自古 以来就令 人神 往 。 而古 城奉节( 州)更 夔 , 是一方让人流连忘返的土地。 西汉至近代 , 自 历代封 建 官吏或 贬谪 于此 , 文人 墨客或 过往 于斯 , 这里俯 在 仰 咏 哦 , 别是 在唐 朝 , 特 以李 白 、 杜甫 、 自居 易 、 禹 刘 锡 为代表 的许 多著 名诗人 , 留下 了不朽 的诗 篇 , 都 给 这 个峡江 小城带来 了“ 诗城 ” 的美誉 。仅 杜甫 一人在 公 元 76年 至 公 元 7 7年 寓 居 夔 州 期 间 ,就写 诗 6 6 47 , 3 首 约占现存杜诗的三分之一。 这些诗歌不仅有 极 高 的文学 艺术 价 值 , 是 历 代 政 治 、 史 、风 土 也 历 人 情 的实 录 , 还有 许 多古 动 植物 、 候 、 文 等资 料 气 水 的记述 。 唐代 三峡文化 的繁荣 不是孤 立 的 , 了幽深 除

唐代粮食作物分布与自然环境制约

唐代粮食作物分布与自然环境制约

历史地理第+二辑唐代粮食作物分布与自然环境制约** 本文承蒙张泽咸先生提出多处修改意见,谨此致谢!① 参见拙作《唐代粟、麦生产的地域布局初探r 载.«中国农史相990年2~3期;《唐代水稻生产的地理布局及其变迁初探f 载《中国农史》1992年2期。

一② 周殿杰:《安史乱前唐代经济重心在北方说b 载《学术月刊辺982年9期。

③ <大唐六典》卷3“尚书户部"产!日唐书•食货志入④ 《通典"卷6 «食货•赋税下和⑤ 《证类本草"卷2产秫米”条引《唐本草注⑥ 《新唐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志"《通典*卷6;«册府元龟》卷24、卷25、卷484、卷502。

⑦ 《元和郡县志通典》卷6《赋税新唐书•地理志》等。

⑧ 《通鉴》卷211 ; «新唐书•五行志三》;«唐会要》卷44=全唐文"卷271韩思复《谏捕蝗疏》等’⑨ 《册府元龟》卷484、卷502。

⑩ 《元和郡县志《新唐书•地理志*;《太平寰宇记》:《册府元龟》卷24〜25。

⑪ 《新唐书•独孤及传⑫ 《旧唐书・武元衡传和《新唐书-五行志二和《丈平御览$卷838;«全唐诗*卷878 “打麦谣”。

⑬ 《唐太宗集》第262页《赈关东等州诏仁第265页«旱蝗大赦诏⑭《全唐文•卷26玄宗《宣慰河北州县制性华林甫中国历史上每个时期粮食生产的地理分布状况,在其形成过程中,都表现出不同的地 域范围和集中产区。

宋、元、明、清以来,这种状况所表现出来的最大特点是南稻北麦;但 在宋朝之前的唐代,情况并非如此。

据笔者初步研究①,就唐代绝大部分人的粮食而言,占第一位的粮食作物是粟(谷子),其次是麦,再次是稻,它们的集中产区也因情况不同而别。

大体说来,唐代粮食生产的综合分布状况,可划分为以下五个区:黄河中下游粟-麦-稻区、江淮荆湖稻-麦区、巴蜀稻-粟-麦区、河西粟-麦区和岭南诸地粮食 稀疏区。

浅谈历史课渗透环境教育

浅谈历史课渗透环境教育

浅谈历史课渗透环境教育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加强环境教育也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学校的环境教育是渗透到各学科中的,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的研究领域,不仅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主要方面,也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等自然要素。

历史学科的这种特殊地位,决定了它环境教育中应该而且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完全可行的。

本文就历史课堂教学与环境教育的关系谈谈自己的看法。

历史课堂教学中环境教育内容的挖掘目前的各种历史教材只是史实的罗列,还缺少对有关环境问题内容的叙述,有些知识其实非常适合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却因种种原因未能编入。

因此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注意研究教材,挖掘教材,适当补充教学内容,找出与环境教育的结合点,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1.环境知识的挖掘中国古代农业以有机农业为主要特征。

战国时期人们就大量使用粪肥、草木灰肥、绿肥等有机肥来改良土壤,增进土壤肥力;采用生物措施除草除虫在我国也有非常悠久的历史。

桑基鱼塘等生产方式是我们祖先保护耕地和合理开发农业资源的伟大创造,清朝同治年间(高明县志)中,就有“基种桑,塘养鱼,桑叶饲蚕,蚕屎饲鱼,两利俱全,十倍禾稼”的记载。

今天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就是古代人们留传下来的一种生态农业。

当然,类似的素材有很多,许多经济、军事的史实都与环境有或多或少的联系,这些都有待教师在备课时挖掘。

2.环境意识的培养历史课堂教学中很多知识点与环境有关,如果我们能很好地指出这些潜在的内容,那么会使课堂更活跃,教学效果也更好。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古巴比伦,曾经在历史上创造出了繁荣灿烂的古巴比伦文明,这一文明正是得益于它的自然环境。

在沙漠和高山之间,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带来了上游茂密的森林、中游的草原和下游肥沃的平原,两河流域的文明也正是在这里蕴育。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多,古巴比伦人破坏森林、开垦草原,大量引入河水灌溉,使土地沙漠化、盐渍化十分严重,最终古巴比伦在人们心中只留下了历史的辉煌和如今满目荒凉的遗址。

中国茶道的起源与发展历史

中国茶道的起源与发展历史

中国茶道的起源与发展历史茶道历史悠久,那么你们知道茶道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吗?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茶道的起源与发展历史,一起来看看。

茶道的起源历史茶道起源于中国。

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中国茶道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

由此可见,最早最完善的茶道流程就是唐代陆羽所创的煎茶茶道。

吕温在《三月三茶宴序》中对茶宴的优雅气氛和品茶的美妙韵味,作了非常生动的描绘。

在唐宋年间人们对饮茶的环境、礼节、操作方式等饮茶仪程都已很讲究,有了一些约定俗称的规矩和仪式,茶宴已有宫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

对茶饮在修身养性中的作用也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宋徽宗赵佶是一个茶饮的爱好者,他认为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闲和宁静、趣味无穷:“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

中澹闲洁,韵高致静……”南宋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日本僧人荣西将茶种从中国带回日本,从此日本才开始遍种茶叶。

在南宋末期(公元1259年)日本南浦昭明禅师来到我国浙江省余杭县的经山寺取经,交流了该寺院的茶宴仪程,首次将中国的茶道引进日本,成为中国茶道在日本的最早传播者。

日本《类聚名物考》对此有明确记载:“茶道之起,在正元中筑前崇福寺开山南浦昭明由宋传入。

”日本《本朝高僧传》也有:“南浦昭明由宋归国,把茶台子、茶道具一式带到崇福寺"的记述。

直到日本丰臣秀吉时代(公元1536~1598年,相当于我国明朝中后期)千利休成为日本茶道高僧后,才高高举起了“茶道”这面旗帜,并总结出茶道四规:“和、敬、清、寂”,显然这个基本理论是受到了中国茶道精髓的影响而形成的,其主要的仪程框架规范仍源于中国。

中国的茶道出现很早,但遗憾的是中国虽然很早提出了“茶道”的概念,也在该领域中不断实践探索,却没有能够旗帜鲜明地以“茶道”的名义来发展这项事业,也没有规范出具有传统意义的茶道礼仪。

从唐诗看唐代嘉陵江流域的生态环境

从唐诗看唐代嘉陵江流域的生态环境

从唐诗看唐代嘉陵江流域的生态环境马楚婕①复旦大学历史系,上海杨浦 200433摘要:本文主要采用“以诗证史”的方法,以现存唐诗中有关嘉陵江及其沿岸生态环境②的描写为切入点进行研究,以期还原唐朝时期嘉陵江流域的生态环境。

唐代是我国诗歌繁荣的黄金时代,嘉陵江流域则是诗人常来巴蜀地区游历的交通要道。

唐嘉陵江诗虽然在数量上并不是很多,但从“以诗证史”角度看,它们却多角度地反映了古代嘉陵江流域的生态环境、社会风俗、乡村生活、沿江景观及旅历嘉陵江时诗人的文化心态;从历史地理学角度来讲,有关嘉陵江描写的唐诗具有独特的地域特征,对于研究唐代中国西南部生态环境变迁史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且其对当今生态环境保护的借鉴价值也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唐诗;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嘉陵江发源于今陕西宝鸡凤县嘉陵谷,自北而南流经陕、甘、川、渝四省市,在重庆市朝天门汇入长江,是长江上游的重要支流。

它历史悠久,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地理研究价值与意义。

唐代诗人的入蜀诗中对嘉陵江流域的森林、动物、气候及嘉陵江水质等情况多有涉及,留下了唐代嘉陵江生态环境信息的若干“摄录”。

事实上,目前所存留下来的有关唐代嘉陵江流域的正史、舆地文献均不充足,不能为当代人提供探明当时生态环境的充分依据,而由亲历者真切感知后写成的唐诗却可以很大程度上弥补文献的缺略,因此成为研究唐代历史地理的重要资料。

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顾颉刚、徐中舒等学者就对嘉陵江流域的自然环境的演变进行了深入调查,开启了嘉陵江流域的历史地理研究。

而近年来,嘉陵江流域历史地理的研究更可谓硕果累累。

马强在《嘉陵江流域历史地理研究的现实意义》[1]中对当代有关嘉陵江流域历史地理研究探索的现实意义作了提纲挈领式的揭示,在其著作《汉水上游与蜀道历史地① 马楚婕,女,复旦大学历史系2014级本科生。

② 《辞海》中定义:生态环境,又称自然环境。

构成生态环境的物质种类很多,主要是水、光、大气、土壤、植物、动物、太阳辐射等,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长江上游出鬼才,长江中游出天才,长江下游出人才论

长江上游出鬼才,长江中游出天才,长江下游出人才论

长江上游出鬼才,长江中游出天才,长江下游出人才论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第一长河,全长 6211.31公里,流域总面积一百八十余万平方公里,年平均入海水量约九千六百余亿立方米。

流域介于北纬24°30′~35°45′,东经90°33′~112°25′,面积180余万平方公里(不包括淮河流域),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5。

居世界第3位。

它流经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省市区,在上海市注入东海。

它源远流长,与黄河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被誉为“母亲河”。

每当我看到长江水,就感慨万千。

还曾记得诗圣杜甫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又想起诗圣李白的千古绝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那种逼人的夺情气魄,那种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气势,又岂是中国其他哪条河流能够比拟的呢?一方水养一方人,长江古称大江,是中国巴蜀文化,楚文化,乃至吴文化的发祥之所,是多少代文人骚客,侠骨英雄的故乡。

而长江不同水域所养育出来的人,其实在各方面个性上,也都有着各自不同的个性和风骨。

有一句话叫做"长江上游出鬼才,长江中游出天才,长江下游出人才",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先简要介绍一下长江不同水域的:长江源于唐古拉山脉,在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西南侧,长江在湖北省宜昌市以上为上游,水急滩多;宜昌至江西省湖口间为中游,曲流发达,多湖泊(鄱阳、洞庭两湖最大);湖口以下为下游,江宽,江口有冲积而成的崇明岛。

长江水量和水利资源丰富,盛水期,万吨轮可通武汉,小轮可上溯宜昌。

正是由于水文和生存环境的不一,生活在长江不同地区的人们也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和人格。

处于长江上游的四川人,吃苦耐劳,勤劳勇敢,又富于智慧。

在先秦李冰父子开发蜀地以后,在都江堰的工程竣工运行以后,四川以成都平原为核心,逐渐成为天下富庶之地,西汉以后四川地区社会、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繁华程度超过关中地区,有"天府之国"的美称,汉代著名诗赋作家司马相如和杨雄就成长于斯,近代革命家,中国同盟会义士邹容(重庆巴县),抗战时期为国捐躯的国军上将李家钰也都生长在这片土地上。

唐代气候变化与唐代历史兴衰

唐代气候变化与唐代历史兴衰

唐代气候变化与唐代历史兴衰作者:蓝勇【内容提要】本文支持唐代是一个温暖湿润的时期。

温暖湿润的气候使唐代农牧业界线北移,农耕区扩大;农业经济作物种植北线北移,复种指数提高,产出的多样性更明显;农作物单产量提高,粮食总产量也提高;水利建设成效显著。

由于国力强盛,使南方地区的开发有了保证。

气候的温暖湿润为唐代农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农业经济的发展为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基础。

本文赞同8世纪中叶气候有一个由暖转冷过程的观点,认为8世纪中叶的气候转寒造成了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压力增大,北方游牧民族纷纷入主中国北方建立区域性王朝,安史之乱是这个南下进程开始的标志性事件。

经过南宋12世纪的再一次寒冷突变后,北方游牧民族则开始了入主中原建立大一统王朝的历史。

【关键词】唐代/气候变化/兴衰【正文】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强盛的一个王朝,经济强盛,城市繁荣,文化昌盛,人才辈出,幅员广阔,国力鼎盛,外夷四服。

对于造就唐代文明的原因,以往多从人为的因素出发去考察,从历史的积累和开明的君主去寻求原因,这不失为一个重要的考察角度。

近年来已有学者注意到气候温暖时期往往与兴盛的中国封建王朝在时间上相对应。

不过,这种温暖湿润的环境基础与文明昌盛的机理怎样?这种机理与历史的承传积累和开明君主的功用怎样?本文拟从唐代气候变化与唐代历史的关系来解决这个问题。

再者,治史者都知道,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鼎盛的王朝,而开元、天宝年间又是唐王朝鼎盛的时期,也是一个由盛转衰的转折时期。

在这个时期内“安史之乱”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在某种程度上讲,安史之乱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个很令人玩味的转折点,而这个转折点是否与唐代百年以上尺度的气候变化有内在联系呢,这是本文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

一1.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温暖时期竺可桢先生认为,公元7世纪是一个温暖湿润的时代,其主要是通过对梅树、柑桔物候和农作物生长期的对比,从物候学角度得出结论,后又用一万年挪威雪线、格陵兰冰块反映的气候特点作了应证。

上中下游文化区

上中下游文化区

上游:巴蜀文化中游:荆湘文化下游:吴越文化在北人南来的三次移民浪潮冲击下,长江流域逐渐确立了全国的经济重心和文化重心地位,文明的传播和扩展也逐渐由社会精英阶层普及到下层民众。

然而长江流域地域辽阔,上中下游自然环境复杂多样,文明发展的脚步并不是同步一致的。

概括起来看,长江上游以四川盆地为中心,秦汉时期文明的发展程度可能要高于中下游地区;唐宋时代,中下游逐步崛起,已与上游地区并驾齐驱,下游地区文明程度可能还要超过上游地区,唐代中后期流行的“杨(扬州)一益(成都)二”民谚,形象说明了下游与上游的对比和变化,两宋时期,今江西省区人才辈出,文明程度位于长江流域之首。

而到了明清时期,长江流域文明程度普遍提升,长江三角洲狭义的“江南”即今江浙地区已成为长江文明发展的先锋和重镇。

由此可见,在整个文化重心南移时期,长江流域内部,文明的发展也有一个由西向东推进的过程。

一、巴蜀文章冠天下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四川盆地被纳入秦国政治版图。

此后直到秦帝国统一之后,中央政丨府一直未停止向巴蜀地区移民,秦始皇十九年(前228年)灭赵,迁赵人入蜀;二十四年灭楚,徙楚王族于严道(今四川荥经县)。

在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爰书》中,规定“迁蜀边县,令终身毋得去迁所。

”表明移民巴蜀是秦帝国一项经常性行为。

这些移民多来自关中及关东地区,具有较高的生产技能和文化水平。

蜀地自然条件优越,自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后,水旱灾害消除,成都平原一跃而成为天府之国。

蜀地山川险阻,交通闭塞,从秦灭蜀后以迄汉初,始终未受战乱的影响,所以百余年间社会稳定,经济发达,文化昌盛。

司马迁写《货殖列传》,描述西汉初年各地经济水平及风俗习俗,将巴蜀列入关中经济区,以与长江中下游楚越地区相区别,他说:(关中)南则巴蜀。

巴蜀亦沃野,地饶卮、、丹沙、石、铜、铁、竹木之器。

南御滇、?僮、西近邛笮,笮马、旄牛。

然四塞,栈道千里,无所不通,唯褒斜绾毂其口,以所多易所鲜。

地理知识知识:亚洲最大的河流——长江

地理知识知识:亚洲最大的河流——长江

地理知识知识:亚洲最大的河流——长江长江位于中国中部,是亚洲最大的河流。

它源于青藏高原,流经11个省份和直辖市,最终注入东海。

全长6300公里,流域面积约为180万平方公里。

长江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地理上,还在经济、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长江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它是中国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商贸交流和军事征战的重要航道。

在唐代,长江流域成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区。

如今,长江流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

长江流域不仅有丰富的水资源和地理优势,同时也是工业化、城市化最早兴起的地区之一。

长江流域有三个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长江下游城市群和长江上游城市群。

这些城市提供了巨大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潜力。

长江还对中国的文化和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长江流域素有“中华水乡”的美誉,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遗产,如峨眉山、三峡、武当山、荆州古城等。

而长江的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在近几十年中,由于人类的活动和气候变化等原因,长江流域的各种生态问题愈演愈烈。

保护长江生态环境、实现长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中国政府的重要目标。

长江经济带战略是中国政府提出的一个全面发展长江流域的重要战略。

长江经济带战略旨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和互动、提升环境保护、发挥长江文化优势。

长江还是一个旅游胜地。

除了三峡大坝、三峡景区等著名旅游景点之外,长江流域还拥有许多美丽的自然景点,如桂林的漓江、重庆的洪崖洞、宜昌的夷陵、南昌的庐山等。

这些地方可以让游客感受到中国的自然之美和人文之韵。

总之,长江作为中国和亚洲最大的河流,不仅仅是一个自然景观,还是中国历史、文化、经济和环境等各个方面都占据着重要地位的重要符号。

它的存在不仅反映了中国的地理面貌,也反映了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深度。

因此,我们需要珍惜这一地理宝藏,更好地保护和发挥它的作用,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地区和谐。

学习中国茶道的知识

学习中国茶道的知识

学习中国茶道的知识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益的一种和美仪式。

茶道最早起源于中国。

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

当时社会上茶宴是一种很流行的社交活动。

唐吕温在《三月三茶宴序》中对茶宴的优雅气氛和品茶的美妙韵味,作了非常生动的描绘。

在唐宋年间,人们对饮茶的环境、礼节、操作方式等饮茶仪程都很讲究,有了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和仪式,茶宴已有宫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

对茶饮在修身养性中的作用也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宋徽宗赵佶是一个茶饮的爱好者,他认为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闲和宁静、趣味无穷:“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

中澹闲洁,韵高致静......”在茶事活动中融入哲理、伦理、道德,通过品茗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达到精神上的享受。

到目前为止中国的最高端的茶道服务由茗泉邮驿的运泉来为茶道提供原生态泉水的服务,这种服务近乎于奢侈,这也是茶道的最高境界。

喝茶:将茶当饮料解渴。

品茶:注重茶的色香味,讲究水质,讲究茶具,喝的时候又能细细品味。

茶艺:讲究环境、气氛、音乐、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等。

三国两晋长江中游成为茶业发展壮大秦汉时期,茶业随巴蜀与各地经济文化而传播。

首先向东部、南部传播,如湖南茶陵的命名,就是一个佐证。

茶陵是西汉时设的一个县,以其地出茶而名。

茶陵邻近江西、广东边界,表明西汉时期茶的生产已经传到了湘、粤、赣毗邻地区。

三国、西晋阶段,随荆楚茶业和茶叶文化在全国传播的日益发展,也由于地理上的有利条件和较好的经济文化水平,长江中游或华中地区,在中国茶文化传播上的地位,逐渐取代巴蜀而明显重要起来。

三国时,孙吴据有东南半壁江山,这一地区,也是这时中国茶业传播和发展的主要区域。

【2016年】论唐代文学士族的迁徙流动(上)【文化研究论文】

【2016年】论唐代文学士族的迁徙流动(上)【文化研究论文】

文化研究论文-论唐代文学士族的迁徙流动(上)【内容提要】唐代文学士族的迁徙主要有三种类型:科举仕进、战争与贬谪宦游。

迁徙使士族的地方代表性不断丧失,亦使文学的地域风格不断弱化,但却提升并丰富了移入区的文化。

士族迁徙不仅影响个人及家族的荣枯兴衰,而且表征出文学重心的潜转暗换及南北经济文化倾斜失衡格局的形成。

迁徙是社会流动的一个侧面。

根据笔者的理解,社会流动既有横向的,也有纵向的。

横向的流动即地域的迁徙,纵向的流动即阶层与等级的上下移动。

如果说东晋南北朝的社会流动主要表现为横向的即地域的迁徙,那么唐代的社会流动则既有横向的,也有纵向的。

唐代士族的纵向流动即阶层的突破也是作者关注的问题,本文则集中讨论横向流动现象,虽然两者是密不可分的,但从学理上还是应首先厘定并予以澄清。

如果说文学士族的地域分布形成一种空间壁垒,藉以标志彼此的区别性,保存各自的独特性。

那么迁徙就是对地域空间的一种突破与超越,趋向于文化共同体,寻求一种超空间超地域的认同。

这种新变化是一种合力作用的结果,是社会变革使然。

在承认其变化所含的历史必然性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它是以减弱或丧失文学的地域独特性为代价换来的。

唐代文学士族与本时期一般移民或流民的迁徙既有相似处,又有差别处。

作为一个独特的社会阶层,其定居或迁徙受当时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的影响制约,故与整个时期迁徙流动的总趋势有一致性,但是士族在经济文化方面多具自足性与独立性,故其移动又与整个移民大潮不尽一致。

其对原住地与迁徙地的影响亦大于一般流民。

关于一般流民的迁徙,学术界较早注意,且成果丰硕①。

本文讨论唐代文学士族的迁徙,受惠于以上成果处颇多,但因论题的差异,容或与诸家之说有所不同,势所难免,这是首先要说明的。

除过个别的、小型的流动外,有唐一代士族大规模的迁徙有三次;第一次在隋唐之际(或更早);第二次在安史之乱爆发后;第三次则在唐末及五代战乱中。

迁移的原因分别为科举仕进、战争及贬谪,本篇依原因分类描述这些迁徙,并试图比较其异同以及对文学风貌的影响,进而突显这些大事件对作家心灵的震动与撞击。

唐代的人文地理与旅行文化

唐代的人文地理与旅行文化

唐代的人文地理与旅行文化一、背景介绍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时期之一,同时也是旅行文化兴盛的时期。

唐代的人文地理和旅行文化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在唐朝社会中形成了独特的景观和文化内涵。

本文将从人文地理与旅行文化两个方面探讨唐代的发展情况,以及它们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二、人文地理与旅行路线1. 长安:唐代的都城,作为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吸引了大量的人口和游客。

这座城市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也成为了东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节点。

2. 关中平原:作为长安的周边地区,关中平原是农业发达的地带。

沿着黄河流域,有许多美丽的风景名胜,也是当时人们旅行观光的热门地区。

3. 维扬:维扬位于长江下游,是唐代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

这里经过了繁荣的海上丝绸之路,吸引了大量的商人和外国人。

维扬的独特地理位置也使其成为文化交融的中心。

4. 洛阳:洛阳虽然在唐代不再是都城,但仍然是文化繁荣的地区。

洛阳以其众多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而闻名,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学者。

5. 四川:位于唐代的西南边陲地区,四川以其壮丽的自然风景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而吸引了众多游客。

蜀道的开通使四川与其他地区的交通更加便利,促进了四川旅游业的发展。

三、旅行文化的兴盛1. 诗词与旅行:唐代著名的文化现象之一是士人文化的兴盛。

许多士人酷爱旅行,并将其所见所闻写成诗词,表达自己对自然景观和人文地域的感悟和赞美。

2. 游览胜地:唐代的旅行文化还催生了许多著名的游览胜地。

例如,在维扬,游客可以登临瘦西湖,欣赏美丽的湖泊和园林景观;洛阳的白马寺也成为了人们朝拜和游览的圣地。

3. 旅行手册:唐代还出现了一些旅行手册,这些手册记录了各地的风景名胜,提供了旅行的指南和建议。

这些手册不仅丰富了人们对各地景点的认识,也促进了旅行的发展。

四、人文地理与旅行文化对社会的影响1. 经济发展:旅游业的兴盛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旅游产业的兴盛带动了相关产业的繁荣,如酒店、饭店、交通等,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中国历史上五大都城定位的政治地理因素

中国历史上五大都城定位的政治地理因素

中国历史上五大都城定位的政治地理因素北京作为有影响的都城可以从938年算起,比南京晚了七个世纪。

后起的金、元情况大致相同,既要统治中原,不可能将首都设在民族的发祥地,但又不能离得过远。

于是北京就成为最合适的地方。

东西徘徊与南北往复——谈谈中国历史上五大都城定位的政治地理因素今天我想跟大家探讨一下中国历史上主要都城定位的问题。

定位就是指首都应该确定在全国范围内的哪一个地理位置或者说区位上。

从宏观的方面讲,这个位置必须是最有利的,其他地点都不如它。

从微观的方面讲,这个地点的地理环境又适宜建设都城。

前贤今哲对中国古都的研究已有许多成果,我在这里想换一个角度,从政治地理背景来思考这一问题。

中国古代一统王朝与分裂时期以及近现代的首都,主要都设在现在五个城市或其附近,这五个城市即西安、洛阳、北京、南京与开封。

如果从地理位置与历史发展而言,这五个城市可以分成两组:东西向的西安、洛阳与开封,南北向的北京与南京。

这两组首都所占历史时期也正好明显地分开:前一组占据了前大半段历史,后一组则占据了后小半段历史。

再仔细一点分析,每一组的定都过程及其变迁都出现往复徘徊现象。

也就是说,在一段时期里同时存在两个地点都适宜建都的情况,难有绝对的取舍,于是首都经常在这两个地方来回搬迁,这种搬迁不仅仅发生于王朝变更之后,有时在一个朝代里也存在短时迁移或同时两都并建的情况。

仔细点说,在从西周到唐代长达2000年的时间里,西安与洛阳都同时是适宜建都的地方,所以首都在两地之间徘徊搬迁多次。

从唐末到北宋200年间,则是洛阳与开封的徘徊时期,这可以算作是一个短短的间奏曲。

而大致从金朝至今则是从北京到南京的往复时期,这一时期也长达800年,而且由于与当代相关连,更显其重要。

一一般而言,统治集团都力图将首都定在与自己起家的政治根据地不远的地方。

除此之外,首都所在地的经济地理条件也有一定的重要性。

首都必须位于交通枢纽处,这样既有利于对全国的政治控制,同时又保证对首都的经济供应。

唐代长江上中游地区的饮食文化——以民间饮食中的主、副食为例

唐代长江上中游地区的饮食文化——以民间饮食中的主、副食为例

旱 作 生 产 也 同 样 存 在 。 杜 甫 诗 又 写 道 : “ 蜀 冬 西
不雪 ……敢 辞 茅 苇漏 ,已喜 黍 豆高 ” 又其 《 ; 为 农 》 诗 云 : “ 里 烟 尘 外 ,江 村 八 九 家 。 园 荷 浮 锦 小 叶 , 细 麦 落 轻 花 。 另 外 ,在 蜀 JI 资 州 ,据 ”④ I 之
@ J N H NLNA 0 . I G A UTN 2 9 A 06

区 域 物 产 也 是 十 分 丰 富 的 。 唐 夔 州 一 带 即 约 当 “ 屯 大 江 北 , 百 顷 平 若 案 。 六 月 青 稻 东
水 沃 野 ,山林 竹 木 疏食 果 实 之 饶 …… 民食 稻 鱼 . 亡 凶 年 忧 ” ① 《 阳 国 志 ・ 志 》 对 汉 晋 间 该 地 。 华 蜀
饮 食 在 饮 食 结 构 带 有 地 区 性 、 民 族 性 的 特 点 , 同 时 也 与 不 同 的 社 会 阶 层 及 其 物 质 条 件 相 关 联 。而 且 ,这 种 饮 食 结 构 和 饮 食 方 式 也 并 非 一 成 不 变 , 它是 随着生 产力 的发展 ,随着该 地 物产 的变化 而 逐 步 演 进 .尽 管 这 种 演 进 相 对 缓 慢
唐 代长 江 上 中游 地 区 的饮 食文 化
以民 间饮 食 中的主 、 副食 为 例
刘礼 堂 黄 薇
摘 要 :饮 食 文 化 ,是 人 类 有 关 饮 食 实 践 的 多 方 面 社 会 经 济 内容 各 方 面 表 现 形 式 的 总 称 它 随 着 人 类 社 会 的 出现 而 产 生 , 又 随 着 人 类 物 质 文 化 和 精 神 文 化 的 发 展 而 丰 富 自 己 的 内 涵 唐 代 长 江 上 中 游 地 区 因 其 特 殊 历 史 地 理 条 件 和 经 济 文 化 因 素 , 因 而 其 饮 食 风 俗 丰 富 多彩 . 它从 一 个 特 定 的方 位 体 现 了 中 华 民族 的 创 新 精 神 和 独 特 风 貌

高三语文阅读题测试练习题

高三语文阅读题测试练习题

高三语文阅读题测试练习题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材料一:要想科学地解读三星堆考古发现,我们认为必须将这些发现置于其所处的时空框架、时代背景和文化传统之中去分析研究,即情境分析法。

情境分析法就是将研究对象放到它所处的特定环境中去分析、理解,正如伊恩·霍德所说:“在情境之中,器物通过和共存的其他器物的关系和对比获取象征意义。

脱离情境的客体是不可读的。

”从情境分析法角度认识三星堆考古发现,我们赞同霍巍教授提出的“观察三星堆有三个重要维度”的观点,即自身发展脉络的维度、三星堆文化与中原文化关系的维度和世界古代文明视野的维度。

从发展脉络看,三星堆文化有一个清晰的形成与发展谱系。

从成都平原早期的宝墩文化和长江上中游地区的史前文化中,可以找到与三星堆早期文化相似的因素,它们是三星堆文化的源头之一。

紧接三星堆文化的金沙文化虽然新出现圈足罐、敛口罐等器物,但也继承了小平底罐等三星堆文化器物,显示出彼此之间的传承关系。

此后的东周时期蜀文化又继承了金沙文化的诸多文化传统。

从三星堆文化与中原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看,据文献记载,商末周初时,蜀人曾参与周人伐纣灭商的战争。

进入西周时期,四川盆地的蜀文化不仅出现有周文化风格陶器、铜器,还将自身文化扩展到关中地区。

进入东周时期,四川盆地的文化先是受到东方楚文化的影响,随着秦国灭蜀,又接受秦文化的影响,逐步融入华夏礼乐文化圈之中。

到秦汉时期,最终完成“多元一体”的华夏化过程。

从世界古代文明视野的维度来解读三星堆考古发现,原则上是对的,但现在条件还不成熟,还存在太多的缺环。

比如,有人提出三星堆很可能通过蜀身毒道和西亚进行商贸,西亚和南亚的货物和文化顺着这条道路进入四川乃至中原,中原和四川的特产、文化也随着这条道路对南亚、东南亚、西亚产生影响。

不过,迄今为止这种观点还缺乏四川与南亚之间中间地带的考古发现与研究的支撑。

唐宋时期自然环境的变化对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唐宋时期自然环境的变化对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唐宋时期自然环境的变化对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一)唐宋时期气候的变化对经济重心南移的阻碍在农业社会中,一样讲来气候是决定经济状况好坏的要紧因素。

历史时期我国气候的演变大致是冷暖交替,但其总趋势是由暖变寒,即温顺期趋短,程度趋弱;冰冷期趋长,程度趋强。

七世纪中期气温变得高于今天,此种状况一直连续到十世纪后半叶。

十一世纪初气候转寒。

十二世纪初气候加剧变寒,气温低于现今。

十三世纪初气候开始回暖,但气温仍低于现今,这种情形连续到十三世纪后半叶[2]。

由此可知唐五代处于温顺期,而两宋差不多上处于冰冷期。

唐宋之际经历了由暖转寒的气候变化。

上述气候变化阻碍了粮食作物的生长期。

唐五代温顺期作物的生长期比现今长十天以上,两宋冰冷期作物的生长期则比现今短[3]。

唐人韩鄂在《四时纂要》四月条下已谈及麦之贵贱与贮麦之事,而宋太宗、真宗几次在汴京之郊“观刈麦”则在五月[4],讲明北宋小麦收成日期比唐代大大推迟了。

唐两税法规定夏税无过六月,秋税无过十一月。

而北宋夏税纳毕期南北三个不同的地区分别为七月十五日、七月三十日、八月五日;秋税则十二月十五日毕,后又并加一月[5]。

此亦可证北宋谷物收成期大大迟于唐代。

南宋时连江南的冬小麦也要迟至五月才成熟[6]。

麦收的推迟必阻碍其他作物的种植,因此一年中总的生长期缩短了。

气候变化的幅度会随纬度增高而增大,因而北方气候变迁幅度大于南方,因此两宋时气候转寒所导致的生长期缩短,南方没有北方严峻。

气候变化也阻碍了粮食作物的产量。

在我国,气温每变化1℃,产量的变化约为10%。

此外年温普遍升高或下降1℃,冷害的频数会随之大量减少或明显提升,这对产量也有重大阻碍[7]。

唐五代温顺期北方麦的单位面积产量比前代增长了10.3%,宋金冰冷期则比前代减少了8.3%[8]。

但在低纬度地区,温顺气候对冬小麦种植反而不利,因为它需要通过春化时期,即一定的低温条件。

因此直到两宋冰冷期,小麦才在南方普遍种植。

水稻是需要高温的作物,其产量受温度的阻碍尤为明显。

描写三峡大坝的诗句

描写三峡大坝的诗句

描写三峡大坝的诗句篇一: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位于湖北省宜昌市、湖北省秭归县和重庆市奉节县交界处,由刘备七军坡、夷陵之战、三峡工程纪念碑和船闸等设施组成。

三峡大坝的建设历时近20年,于2011年正式完工。

在建造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有许多著名的诗句被用来赞美它的宏伟和伟大。

其中最著名的一句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大坝的高度和规模,暗示着人们要不断向上追求更高的境界。

除了诗歌,也有许多民谣和歌曲描述了三峡大坝的美丽和壮观。

例如,美国民谣歌手约翰·列侬的《三峡大坝的摇滚》中有一句歌词:“三峡大坝,高高耸入云间,水坝发电,世界领先。

”这首歌表达了人们对大坝的赞美和钦佩之情。

三峡大坝的建设不仅改变了长江上游的水资源利用方式,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还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乡的变迁。

它是人类文明和水利工程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也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典范。

拓展:除了诗歌和民谣,还有许多其他的方式来赞美三峡大坝。

例如,苏联诗人叶夫根尼·伊万诺维奇·扎米亚京的《在三峡的船闸上》中这样写道:“船闸的喧嚣,被高耸的大坝所掩盖。

巨大的水流,像一条巨龙,在船闸里翻腾。

”这首诗歌深刻地表现了大坝的力量和影响。

三峡大坝的建设还引发了许多社会和伦理问题。

例如,一些人担心大坝会改变长江上游的生态环境,对当地鱼类和鸟类造成伤害。

此外,大坝的建设还引发了一些争议,尤其是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人们担心大坝的建设会对他们的利益产生负面影响。

总之,三峡大坝是人类历史上一项重大工程,它的建设不仅改变了长江上游的水资源利用方式,还引发了许多社会和伦理问题。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我们需要继续深入探讨和解决这些难题,以确保三峡大坝的可持续发展,并为保护人类和自然生态环境作出贡献。

篇二:三峡大坝,位于湖北省宜昌市、湖北省秭归县和重庆市奉节县交界处,是中国长江流域上最大的水电站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 期
刘礼堂: 唐代长江上中游地区的社会环境
・ (++・
按 《 记序》 所言, 剑南西川所辖 #" 州之户数即达百万, 远远超过 《 元和志》 所载元和初年剑南全道存 剑南道户数 户州的总户数, 而且不包括川东诸州在内。 《 寰宇记》 载北宋太平兴国年间 ( $%& —$’" 年) 接近于唐天宝户数。户数最多的仍然是益州, 唐代户数较高的成都平原及周 合主客在内共 ’&% "’’ 户, 围地区各州, 仍保持唐代盛时的规模, 眉、 梓、 阆州有所增加。值得注意的是位于川东南的荣州 ( 今自 贡、 荣县一带) 和川西山地的雅州 ( 今雅安附近) 户数却大增, 雅州户数高达 ’" (&# , 仅次于益州, 荣州户 远高于唐天宝盛时户数。而黎、 泸、 维、 茂等州仍是稀少, 与唐代无异。 至&& ))) 万余, 其二, 关于 “ 荆楚” 之地的户口, 因涉及诸道州的归并、 置废或技术处理问题, 很难稽考。今只以唐 贞观中仅余 #&) (+$ 户 ( 成州入陇右 山南道户口为例以概言之。隋代相当唐初山南道境有 %*% ))$ 户, 道) , 其中大部分州郡户口明显下降。部分州郡与隋代相比有所上升, 如蓬、 巴、 璧三州。唐初山南道人 户减损最严重的州县集中在南阳盆地和江汉平原一带, 川东、 鄂西和汉中盆地诸州略好一些。这与隋末 不 的战乱有关。大致在开元、 天宝时期, 该区诸州府著籍户数有了迅速增长。如梁州, 天宝户达 +% "%) , 仅比贞观户增加近 ( 倍, 而且远多于隋大业户数。其它州也大都比贞观户成倍增加。这一时期该区的 人口分布状况, 大致以汉水流域的襄、 荆两州和南阳盆地的唐、 邓两州以及东关、 益迁、 下蒲诸水流域的 通州、 川北的巴州、 汉中盆地的梁州、 洋水、 汉水流域的洋州等较为稠密, 户数均在 *, + 万至 ", % 万余户 之间。其次是地处长江三峡的夔州、 消水、 流江水流域的蓬州、 巴水流域的璧州、 汉、 沔诸水流域的金州, 嘉陵江、 白水流域的利州、 武当山南麓的房州、 洞庭湖、 澧水流域的澧州和汉水、 富水流域的郢州等, 均有 万户以上。其余各州人户较稀疏。安史乱后, 该道人户数字和分布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地处南阳盆 地的唐、 邓二州人户丧亡最为严重, 不过, 该道大部分州郡在肃、 代二朝以后相当安定, 户口升降与北方 , 相关州县户口有所恢复甚至明显增长, 具见 《 元和志》 。 不同。唐宪宗元和年间 ( ’)& —’*) 年)
! " # 庶” , 统治者曾下令京城一带的官员率其部众赴蜀川 “ 就食” , 并曾运剑南米粮 “ 以实京师” 。
至于汉中一带, 其地理特点与经济状况也可一提。晋人常璩 《 华阳国志》 卷) 《 汉中志》 称: “ 其地东 接南郡, 南接于巴, 西接武都, 并接秦川。其壤沃美。赋贡所出, 略侔三蜀。 ” 知汉中谷地土壤肥沃, 物 产、 “ 贡赋” 等与蜀郡、 广汉、 犍为三郡基本相同, 其在当时政治经济上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其次, 从本区的民族情况看, 也是十分复杂的。学术界早有论述 $ , 这里只交待几句。汉晋至唐, 大 都将居于中国南部的诸族为称之为 “ 蛮” 。在 《 史记》 、 《 后汉书》 中曾多处提到这种 “ 蛮” 族, 但却没有为 之立传。在 《 后汉书》 卷 %! 《 南蛮西南夷列传》 中, 首次分别列述了盘瓠蛮、 廪君蛮、 板楯蛮夷。从其所 记诸蛮的具体内容和活动地区看, 盘瓠蛮大致在荆楚区。廪君蛮在巴郡及南郡, 即跨巴蜀及荆楚之地。 其称巴郡南郡蛮, 居民有五大姓, 巴氏、 樊氏等自成系统, 他们敬奉白虎, 有以 “ 人祀” 的习俗, 该 “ 蛮” 氏 族似已分化, 有所谓 “ 君长” 和 “ 民户” 之分。据 《 太平寰宇记》 卷 $(% 《 四夷》 记廪君蛮 “ 散居巴梁间…… 大约为今巴、 峡、 巫、 夔四郡地皆是也” 。知廪君蛮处川峡一带, 而且在唐宋之际, 仍活跃在今川鄂之间。 关于板楯蛮, 《 后汉书》 卷 %! 《 南蛮西南夷列传》 、 《 华阳国志・巴志》 及 《 太平寰宇记》 卷 $(% 所记, 似主 要在巴蜀一带。这些蛮族在与汉人长期错居、 交往的过程中, 逐渐走向融合, 但正如我们在以下诸章所 提到的, 他们在社会风俗方面与当地的普通汉人之间仍有一定差异。 其三, 在本区的人口问题上, 也有一定的特点。我们知道, 人口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而 人的生产离不开具体的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一定的自然环境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人们的活动范围, 也影响着人口的增殖; 一定的经济条件, 也与人口的增殖相关联。因此, 人口自身的发展通常是与生产 的发展以及自然环境相适应的。中国历史上人口分布的不平衡状态在某种意义上也正是该地区生产发 展不平衡的表现之一。与此同时, 人作为生产者, 同时又是消费者。因而一定的人口数量在一定程度上 也反映了该地社会生产的基本状况。 关于唐代本区人口的基本状况, 学术界已有详细讨论, 这里也只是简略地概括几句。其一, 关于唐 代巴蜀一带人口, 《 旧唐书・地理志》 载贞观十三年 ( !*& 年) 剑南诸州府总户数为 !* 万余, 若合以后割 隶该道的渝、 合二州在内, 户数更高达 !! 万余, 较隋大业户净增近 *" 万。增长的幅度在各道中居首位。 但多属新招抚 “ 生羌” 、 “ 夷僚” 所置, 户数均稀少, 因而无 其中虽含涂、 炎、 向、 彻等 )+ 羁縻州户数在内, 足轻重。天宝以后, 剑南地区虽未受安史乱兵重创, 但缘边诸州却屡受吐蕃的劫掠。缘边诸州户数自有 减耗, 但其大部分地区尤其最为富饶的成都平原及川东诸州仍为唐廷所直接控制, 在中央财政中的重要 地位并未丧失。宪宗元和二年 ( %"( 年) , 李吉甫所上 《 国计簿》 言天下每岁赋入倚办止于东南八道四十 九州, 未及剑南。可能是因刘辟叛乱, 一度未上供钱物。当然, 此时的剑南西有吐蕃之患, 南有南诏威 逼, 又经过刘辟的乱事, 经济状况已不可与天宝盛时相比, 人户也应有所下降。但据 《 全唐文》 卷 (++ 卢 求 《 成都记序》 称: 大中六年四月, 诏以丞相太原公……镇蜀。蜀为奥壤, 领州十四, 县七十一, 户百万, 兵士 五万, 外疆接两蕃, 人性劲勇, 易化以道, 难诬以智。
唐代长江上中游地区的社会环境
刘’ 礼’ 堂
( 武汉大学 文学院, 湖北 武汉 ()""#! ) [ 作者简介]刘礼堂 ( %&*)$) , 男, 湖北大悟人, 武汉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历史学博士, 主要 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 有其显著的特点。因此, 在探 [ 摘’ 要]唐代长江上中游地区社会环境同其它地区相比, 讨长江上中游地区的民俗文化的同时, 很有必要对该地区的社会环境进行论述, 特别是着重从 经济结构、 开发进程、 民族、 人口状况等方面予以钩沉。 [ 关 键 词 ]唐代; 长江上中游; 社会环境 [ 中图分类号] +!(! ’ [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 ) "($"/)%$") 唐代长江上中游地区社会环境可以从经济结构、 开发进程、 民族、 人口状况等方面予以概观。 首先, 从本区的经济结构和开发进程看, 无论上游巴蜀之地还是中游荆楚一带, 均早已有其明显的 特征。古代特别是六朝至唐, 这两大区域的经济状况和开发进程, 当代学者已有详细讨论, 此仅述其大 概而已。 《 宋书》 卷 /( 传末沈约 《 论》 有云: 自晋氏迁流, 迄于太元之世, 百许年中, 无风尘之警, 区域之内, 晏如也。及孙恩寇乱, 歼亡 事极。自此以至大明之季, 年逾六纪, 民户繁育, 将曩时一矣。地广野丰, 民勤本业, 一岁或稔, 则数郡忘饥。会土带海傍湖, 良畴亦数十万顷, 膏腴上地, 亩直一金, 鄠、 杜之间, 不能比也。荆 城跨南楚之富, 扬部有全吴之沃, 鱼盐杞梓之利, 充仞八方, 丝绵布帛之饶, 覆衣天下。 沈约这段话或许是夸大的, 暂且不说。但他指出东晋至刘宋时期江南农业和家庭手工业有了很大进步, 却也是有一定道理的。这一时期江南社会经济的开发主要集中于江东吴会一带和赣水流域的豫章郡、 湘水流域的长沙郡、 汉水流域的荆州等地。沈约这里特别提到了 “ 荆城跨南楚之富, 扬部有全吴之沃, 鱼盐杞梓之利, 充仞八方, 丝绵布帛之饶, 覆衣天下” 。在他的印象中, “ 荆城” 居然可以与 “ 扬部” 对举, 知长江中游一带特别是以荆州为中心的江汉平原社会经济有着明显的进步。不过, 这种发展或开发是 很不平衡的, 我们相信当时长江中部的开发主要体现在汉、 湘、 赣诸水流域的少数州郡, 其它边远地区和 本区的广大山区仍然是相对后进的。也就是说, 六朝以及以往的时期江南主要是长江中游的开发顶多 是体现在点和线上, 而面上的开发还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换言之, 唐代长江中部的显著开发即在深 度和广度上都超过以往的时代大致应在唐代或以后。有关这一问题, 如唐代长江中游地区农业生产的 精耕细作、 水利事业的发展、 土地面积的扩大以及粮食产量的提高等, 学者们已有较多探讨! , 我们不准 备多说。仅就土地的垦辟而言, 最突出地表现在沼泽洲渚的开发。唐代江汉平原和洞庭湖畔及湘水流 域的河洲湖渚, 许多地方可以看到土地的垦发和水稻等农作物的种植, 如窦巩 “ 山连巫峡秀, 田傍渚宫 肥” , 钱起 《 赠汉阳隐者》 诗称汉阳一带 “ 衡茅古林曲, 粳稻清江滨” , 说 ( 《 全唐诗》 卷 !#% ) ( 《 全唐诗》 卷 !)- ) 的是江汉平原河湖洲渚地带的垦殖情形。张九龄诗中也提到他在湘中所见 “ 江间稻正熟, 林里桂初荣” , 李频在湘口, 见江边良田连畴, 称 “ 苇岸无穷接楚田” , 可知今湖南沿江 ( 《 全唐诗》 卷 (& ) ( 《 全唐诗》 卷 /-# )
注! 释: 《 试论汉唐间的水稻生产》 , 载 《 文史》 第 #’ 辑等, 此类论着甚丰, 不拟详举。 !! 参见张泽咸 卷 #$$ 唐纪贞观二十二年 ( &"’ 年) 六月条。 "! 《 资治通鉴》 卷 "’& 《 迁徙》 ; 《 旧唐书》 卷# 《 高祖纪》 。 #! 《 册府元龟》 ! 《 册府元龟》 卷 "$’ 《 漕运》 。 $ 《 南朝境内之各种人及政府对待之政策》 , 收入同著 《 魏晋南北朝史论集》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年版; 唐长 %! 周一良 孺 《 孙吴建国及汉末江南的宗部与山越》 , 收于同著 《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 , 三联书店 #$(( 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