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习作内涵把握教学尺度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的三维空间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的三维空间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的三维空间包括内容、结构和语言三个方面。
作文的内容是作文写作的核心。
学生的作文内容应该丰富、真实、有内涵。
学生可以从自己的生活经验、观察和思考中找到写作的素材,也可以从课堂教学中获取写作的题材。
在选择题材时,学生应该注重真实性和个性化,避免套作和填鸭式写作。
学生在表达时要注重情感的真实性和充实性,通过感受和思考自己的情感,将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融入到作文中,使作文更有个性和深度。
作文的结构是作文写作的框架。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应该有一个清晰的写作框架,即引子、主题、分论点和总论点。
引子要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主题要明确,并能通过几个分论点展开讨论,最后通过总论点对文章做一个总结。
这样的结构可以使作文有条理,思路清晰,逻辑性强。
学生在写作结构时要注重段落的划分,每个段落要有一个主题句,通过铺垫、论证和总结的方式展开,使文章更有层次感。
语言是作文的表达方式。
学生在写作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和语言的多样性。
语言准确性是指学生要注意用词的准确性和用词的恰当性,尽量避免重复使用相同的词汇。
语言的生动性是指学生要尽可能地使用形象、生动、具体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使文章更有感染力和吸引力。
语言的多样性是指学生要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排比等,丰富文章的表达手法,使文章更具艺术性和美感。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要注重三维空间的培养,即内容、结构和语言。
通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个性发展。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选材、构思结构和丰富语言的能力,使学生在写作中能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个性和思想。
教师还要注重给予学生充分的写作指导和评价,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不断提高作文质量。
只有这样,才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课标中“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内涵及教学策略
新课标中“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内涵及教学策略作者:李宇星来源:《牡丹》2017年第27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2011年版)中要求阅读时“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文依据小学教育学、小学心理学和基础写作学等基本理论,探讨了“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内涵:感知文章的大意、感悟和领会文章的关键性内容或主要内容、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和鉴赏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而提出关注学段差异、突出文体特点和摒弃平均用力,力求教学的横向联系等教学实施策略。
正确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阅读能力之一,也是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指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只有准确地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深入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受到情感熏陶。
但是自《新课标》实施以来,很多教师生搬硬套《新课标》,只关注到局部,不能关注到整体。
有的教师认为“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一教学环节仅停留在第二学段,忽视了其他学段,尤其是第一学段,甚至在课堂教学中直接忽视这一环节,没有对学生进行专项训练;有的教师将“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作为一个过渡环节,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大多数教师则缺乏有效的方法来指导,因而难以达到教学的目标,进而不能收到长远的教学效果。
这样的现象,都是阅读教学不到位的表现。
因此,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要求有所不同,所以在不同学段有意识地训练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新课标中“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内涵《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把握”一词的理解是:掌握、抓住(抽象的东西)的意思。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解释是: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阅读文章,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括中心思想。
拿捏好作文的尺度是什么
拿捏好作文的尺度是什么
内容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是基础。
作文所表达的观点、描述的事件或阐述的道理应当基于可靠的事实和正确的逻辑,避免虚假、夸大或歪曲。
这要求作者在写作前进行充分的调研和思考,确保自己对所写的主题有清晰、准确的理解。
情感表达要适度。
情感可以为作文增添色彩和感染力,但过度的情感宣泄可能会让文章显得浮夸或失去重心。
无论是喜悦、悲伤还是愤怒,都应在适度的范围内展现,使读者能够产生共鸣而不是感到厌烦。
再者,语言运用要恰当。
词汇的选择应贴合主题和文体,避免生僻、晦涩或过于随意的用语。
句子结构要有变化,长短句结合,使文章富有节奏感。
同时,要注意语法和标点的正确使用,避免因语言错误影响文章的质量。
结构的合理性也至关重要。
开头要引人入胜,能够迅速抓住读者的注意力;中间部分内容充实、条理清晰,论证有力;结尾则要简洁有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或引发思考。
整篇文章要有明确的线索和逻辑顺序,使读者能够轻松跟上作者的思路。
创新与传统的平衡。
在遵循写作基本规范的同时,可以尝试新颖的写作手法、独特的视角或个性化的表达方式,但不能为了创新而偏离作文的本质和目的。
拿捏好作文的尺度需要作者在内容、情感、语言、结构、篇幅和创新等方面精心把握,找到一个恰到好处的平衡点,使作文既有质量又有魅力,能够有效地传达作者的意图并吸引读者。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的三维空间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的三维空间作文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手段。
作文不仅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遣词造句、行文结构的能力等多个维度的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的三维空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作文的主题选择和创造空间。
主题是指作文的内容核心,是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对于小学生而言,主题的选择和创造是较为困难的。
在教学中应给予学生一定的引导,通过师生互动、课堂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观察的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写作情景,引导学生写出丰富多样的作文,让学生在这个空间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作文的语言表达和运用空间。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要求学生能准确、适当地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除了要传授基本的写作技巧外,还应引导学生学习优秀的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在语言运用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诗歌朗诵、模仿写作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各种文体的特点及其语言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作文的思维逻辑和批判思维空间。
作文既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察,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出一些具有争议性的话题,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在批改作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和改正自己作文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和批判意识。
作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三维空间,主要表现在主题选择和创造、语言表达和运用以及思维逻辑和批判思维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引导和培养,可以帮助学生全面提高作文水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和学生应共同努力,不断完善和提升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的三维空间,实现语文教学的真正效果。
小学语文教材习作指导及教学之道分析
小学语文教材习作指导及教学之道分析一、教材习作指导的重要性语文习作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而习作指导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和引导的具体方法和策略。
习作指导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通过习作指导,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在完成习作时,有意识地进行写作思考,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使其在语言、结构、逻辑等方面有所提升。
2.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习作指导不仅关注学生的写作技巧,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使其能够准确、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3.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习作指导不仅仅是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更是对学生个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培养。
通过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发散思维和独立思考,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4.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
习作指导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让学生感受生活、体验情感,并将其表达出来,锻炼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二、教学之道分析1.启发性引导。
习作指导应该以启发性引导为主导。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范文、提供写作素材、引发学生思考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积极性,引导他们自主地进行写作探索。
2.个性化指导。
习作指导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和写作水平进行个性化指导。
不能一刀切地要求所有学生按照同一格式去写作,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因材施教。
3.多元化表达。
习作指导要鼓励学生在表达方式上多元化。
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比喻、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丰富表达内容,使作文更有张力,更具魅力。
4.关注写作过程。
习作指导不仅关注写作结果,更关注写作过程。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思维的展开过程,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写作习惯和规范,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5.评价与反馈。
习作指导中的评价与反馈环节是很关键的一部分。
教师应该及时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和指导,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并指出作文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作文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写作技巧,更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情感表达。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从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作文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以及作文批改等方面进行浅谈。
让我们来谈谈作文教学的重要性。
作文作为语文教学的一种形式,是学生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方式,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
在作文中,学生可以展现自己的语言能力和思维深度,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作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
我们来谈谈作文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作文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作文的题目选择、作文的结构和写作技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话题作为作文的题目,引导学生自由发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教师还应该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如如何构思文章、如何组织语言、如何运用修辞手法等,帮助学生提高作文水平。
在作文教学的方法上,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讲解分析法、示范引导法、启发式教学法等。
通过讲解分析法,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的范文,分析范文的结构和表达技巧,帮助学生了解作文的要点和特点。
通过示范引导法,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完成一篇作文,让学生亲自参与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通过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有趣的话题,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
让我们来谈谈作文批改。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不足,促进学生的进步和提高。
在批改作文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全面的评价,不仅仅注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更要注重思想内容的完整性和深度。
教师还可以给学生一些具体的修改建议,帮助学生改正错误,提高写作水平。
浅谈小学生习作教学
浅谈小学生习作教学小学生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关乎学生的语文学习,更涉及到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的培养。
在教学实践中,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小学生习作教学是每位语文老师都需要认真思考和不断探索的问题。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浅谈小学生习作教学,即教学目标的明确、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评价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的明确是小学生习作教学的重中之重。
习作教学的目标不仅包括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老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水平,确定适合学生的习作类型和题材,并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在一年级的教学中,可以以描写身边的事物和人物为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在三年级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写一些小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五年级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尝试一些议论文和记叙文的写作,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小学生习作教学的关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老师可以通过示范教学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优秀的习作样品,让学生模仿并学习其中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
老师可以组织一些写作活动,例如写作比赛、写作分享会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写作的乐趣,并及时得到他人的建议和鼓励。
老师还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设置不同的教学环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情境中进行写作实践。
教学评价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教学评价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更是教学过程的有效监控和调整。
在小学生习作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对学生习作的评阅和批改,了解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老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写作作业和测试,检验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的写作成果和写作过程,来评价自己的教学效果,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把握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三个度”
把握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三个度”摘要:就小学生而言,写作能力的提升对其有一定的难度。
然而写作学习又是小学语文学习的核心,学生具备了较强的写作能力之后不但能够提升学习语文的质量,还能够养成利用文字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习惯。
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寻找到写作的重点以及学生的兴趣点,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教学习作学习指导教学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具有一定的长期性,也是师生共同付出的结果。
小学生并没有充足的词汇储备,也无法熟练地应用写作技巧,通常情况下所表达的内容都比较直白、稚嫩,在写作的时候时常寻找不到写作的思路,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对写作产生抵触心理的重要原因。
然而学生在完成一定数量的写作训练之后便能够留意身边的细微小事,从细节处见真章,逐渐在观察生活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一、创设习作情境,让习作教学有“趣度”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对于写作持有抵触心理。
教师在学生写作之前会为学生布置好特定的主题,然而学生在阅读题目过后却并不知道切入点在何处,因此在写作的时候出现了逻辑不通、认真态度欠缺、记录无意义的流水账等现象,对于作文课也逐渐厌烦。
倘若放任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学生将会彻底对作文丧失兴趣。
为了能够使学生重新喜爱作文,教师要多变化自身的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为目标,增加学生写作的自主性,使学生自觉地投入到写作训练之中。
例如,一位教师在对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写作训练进行教学时,学生在选择“大自然中的一员”进行习作的时候深感无从入手。
其实这是由于该写作需要学生拥有一定的想象力,要把自己置身于大自然中,而学生并没有这方面的体验。
因此教师便在课堂中为学生播放了《人与自然》纪录片中的片段,带领学生进一步了解动物所在的环境以及日常生活,使学生想象的空间更加丰富。
为了能够使教学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还找到了许多以动物为题材的动画,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增强了学生写作的趣味性。
暑假生活同学生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学生只需要把自己的经历真实地叙述下来即可,然而很多学生却无法生动地叙述出自己的经历。
初三年级作文的论述深度与广度
初三年级作文的论述深度与广度在初三年级的作文教学中,论述的深度与广度是评判作文质量的重要标准。
深度指的是作文内容的内涵深度和思想的深刻程度,广度则涵盖了作文话题的广泛性和思维的开阔度。
这两者密切相关,相辅相成,共同构建出一篇优秀的作文。
首先,论述的深度是评价作文的重要方面之一。
一篇深度思考的作文,不仅在表面上讲述事物的现象和表象,更重要的是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原因、影响及其意义。
例如,当学生写作关于环境保护的话题时,深度的作文不仅停留在“环境污染严重,应当节约用水、减少垃圾”的表层观点,而是通过探索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深远影响,以及个人责任与全球视野的关系,展示出作者对问题的深刻理解和思考。
其次,广度则要求作文能够涉及多个方面、多个角度来探讨和分析问题。
一篇有广度的作文,不仅仅局限于狭隘的视角,而是能够从多个角度出发,全面而系统地展示出作者的思维广度。
例如,在写作关于科技发展的作文时,广度的作文会考虑到科技对社会生活、经济发展、文化传播等多个层面的影响,展现出作者对于科技进步背后的复杂影响和深刻认识。
此外,深度和广度在作文中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作文的整体质量。
深度的思考为作文提供了内涵和思想的深刻性,而广度的展示则增加了作文的知识面和视野的开阔度,使作品更加丰富和有说服力。
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根本原因和深层次影响,同时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探讨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总之,初三年级的作文教学应当注重论述的深度与广度的培养。
深度思考和广度展示不仅是评价作文优劣的重要标准,更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有效途径。
通过这样的教学理念和实践,可以帮助学生在作文创作中提升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写出更具有思想性和影响力的优秀作品。
把握尺度作文范文
把握尺度,其实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学习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因为只有把握好了尺度,我们才能做好自己的事情。
而要想把握好尺度,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它的含义,再进一步探讨如何在实际操作中应用到生活中。
什么是尺度呢?一般来说,我们说的尺度,往往是指事物的大小或范围,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需求,需要不同的尺度。
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选择朋友、交往对象和处理家庭关系时,需要注意尺度,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交往的人和处理的方式,不能太过于偏激。
在工作学习中,我们需要根据任务和要求,合理划分时间和精力,不能过于苛刻或过于放松,需要把握好工作与休息的比例。
如何把握好尺度呢?以下是几点建议: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尺度常常与价值观相关,一个人的价值观决定了他对待事物的态度和方式。
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更好地把握尺度。
例如,虚荣心过强的人可能会过于追求物质财富和感官刺激,容易跨越道德底线;而珍惜友情和家庭的人则更加容易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把握好尺度。
二、主动学习和思考在面对不同的场合和人际关系时,需要灵活应对,随时调整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思考,丰富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情商。
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智慧和修养,才能更好地把握好尺度,做到恰到好处。
三、坚持原则和底线把握好尺度并不意味着随意与事物妥协,我们需要在尊重他人的同时,坚持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不能轻易妥协。
比如,在面对工作压力和种种困难时,我们要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不能为了某些利益而丧失自己的良心和责任感。
四、保持平衡和谐在把握尺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平衡和谐,尽量避免极端的情况。
例如,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我们应该注重平等、互惠、尊重和谅解,避免过于任性或过于依赖,保持关系的平衡和谐。
把握好尺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
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工作学习中,我们都需要在实际操作中加以应用和实践。
只有在不断尝试和摸索中,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好尺度,做出更为恰当和合适的决策和选择,为自己和他人带来更多的利益和效益。
把握尺度的作文
把握尺度的作文
把握尺度的作文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写作文。
但是,写作文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我们需要把握尺度,遵守规定,不得使用敏感词汇或不当用语。
这样才能写出高质量的作文。
首先,把握尺度是写作文的重要条件。
我们应该了解作文的主题,理解所要表达的意思,明确写作的目的和对象。
在写作时,我们要注重词汇的运用,避免使用敏感词汇或不当用语。
如有必要,可以使用比较客观和中立的表述方式。
这样可以让读者更加理解和接受我们的观点。
其次,我们需要遵守规定。
在写作文时,我们必须遵守学校和国家的规定,不得出现违反法律法规的内容。
同时,我们也要遵循作文的基本原则,如思路清晰,条理分明,重点突出,语言简洁。
这些原则不仅可以让我们的作文更加有说服力,而且可以让我们的作文更加易于阅读和理解。
最后,我们要注意写作文的方式和风格。
在写作文时,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写作方式和风格。
如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等,每种文体都
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我们应该根据作文的主题和需要选择适合的写作方式和风格,使我们的作文更加生动、形象。
总之,把握尺度是写作文的重要条件。
只有把握好尺度,遵守规定,注意方式和风格,才能写出高质量的作文。
希望大家在写作文时,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写出更出色的作品。
小学语文教材习作指导及教学之道分析
小学语文教材习作指导及教学之道分析语文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学科,习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习作,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和理解。
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如何进行习作指导和教学,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对小学语文教材习作指导及教学之道进行分析,以期对教师们进行一定的借鉴与启发。
一、习作指导的重要性习作指导应该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写作的动机和情感体验。
在指导学生进行习作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自身的生活经验中找寻素材,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使写作不再是一种枯燥的任务,而是一种愉悦的体验。
只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才能够真正地参与到习作中来,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成绩。
二、小学语文教材习作指导的方法1. 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词汇习作离不开对语言的驾驭能力,而语言的积累主要是通过阅读来实现的。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词汇。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推荐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可以告诉学生一些词汇的积累方法,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
2.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应该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可以引导学生从自身的生活经验中找寻写作素材,也可以采用各种游戏、比赛等形式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才会愿意投入到写作中去。
3. 注重写作技巧的教学在习作指导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写作技巧的教学。
可以通过分析优秀习作、讲解写作方法等方式来教授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技能,提高写作水平。
4. 鼓励学生进行多样的写作尝试在习作指导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多样的写作尝试,包括散文、诗歌、议论文等多种文体的尝试。
只有通过多种方式的写作尝试,学生才能够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写作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5. 注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在习作指导中,教师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可以通过介绍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把握作文教学的内涵特点实施科学高效的教学策略
把握作文教学的内涵特点实施科学高效的教学策略发布时间:2021-05-21T09:47:13.321Z 来源:《教育学》2021年3月总第244期作者:张婷婷[导读] 要求学生综合利用学习要素,发挥主体性和创造性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理解与感悟。
辽宁省朝阳市向阳学校122000《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提出“学生作文也是一种体验,一篇好作文应是学生的一种独特体验”。
可见,建构初中语文体验式作文教学是值得深入探究的一个课题。
一、把握体验式作文教学的内涵特点所谓体验式作文教学,就是教师指导学生围绕某一主题,通过观察、阅读、讨论等形式,使其形成对自然、社会、人生、自我等的认识和感悟,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准确表达思想感情的过程。
从本质上说,它是一种以写作为重点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求学生综合利用学习要素,发挥主体性和创造性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理解与感悟。
体验式作文教学的特点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文性体验式作文教学以发挥学生主体性、激发学生主动性为目标,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真、善、美,在各种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提高精神境界,做人与作文相统一,人的境界的高低直接影响文章品味的高下,二者相互促进。
要让学生有感而发,写心里话,写真实的话。
2.开放性体验式作文教学是一种开放的写作指导模式,其开放性表现在四方面:一是写作内容开放。
体验式作文教学根据教学重点和学生年龄特点确立一个主题,围绕这个主题给学生较大的思维发散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自拟题目,选择写作内容。
二是写作时空开放。
学生在写作前有较长的准备时间,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积累素材。
三是写作形式开放。
不给学生过多的体裁和字数方面的限制,鼓励学生张扬个性、直抒胸臆。
四是评价标准开放。
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不要把教师的评价原则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
3.综合性体验式作文教学以综合性学习为主要的学习方式,把语文学习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用系统论的观点去考察课程培养目标以及各个教学环节间的内在联系。
小学语文教材习作指导及教学之道分析
小学语文教材习作指导及教学之道分析语文教育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语文教材习作指导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教学中,如何进行语文教材习作指导及教学之道也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本文将从小学语文教材习作指导的意义、方法及教学之道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小学语文教材习作指导的意义小学语文教材习作指导的意义首先体现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语文教材习作指导是让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提高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教材习作指导的意义还在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写作是思维的表达,通过写作可以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和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综合素质。
小学语文教材习作指导的意义还在于帮助学生规范用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规范性和语法意识。
在写作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语言规范和语法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在写作中逐渐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规范性和用语准确性。
小学语文教材习作指导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比较常用的方法有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等。
情境教学法是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进行写作。
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进行写作,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写作内容,加深对写作内容的理解。
启发式教学法是通过提供一定的启发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
老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写作的主题和内容,让学生主动进行写作,从而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任务型教学法是通过给学生布置一定的任务来进行写作。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写作任务,让学生完成,这样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进行小学语文教材习作指导时,老师需要注意一些教学之道,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要注重启发学生的兴趣。
在进行写作指导时,老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和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愿意进行写作。
要重视引导学生的思考。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的三维空间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的三维空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作文既是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考验,也是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而作文的教学也涉及到了三维空间的概念和方法。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的三维空间。
作文的内容要有深度。
作文是对学生思维和想象力的培养,所以作文的内容不能只停留在表面。
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深入挖掘和发掘作文题目背后的内涵。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讲解相关知识或者引导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并帮助学生在作文中体现出深度和思考的能力。
只有作文的内容有深度,才能体现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作文的结构要有层次感。
作文的结构是整个作文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作文题目,并组织开展作文的结构。
这就要求教师从整体到细节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的作文能够体现出层次感和条理性。
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常用的写作模板或者进行修改意见等方法,帮助学生提高作文的结构能力。
只有作文的结构具备层次感,才能使作文更具逻辑性和条理性。
作文的语言要有生动感。
作文的语言是表达作者思想和情感的工具,所以要求作文的语言要具备生动感,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提升作文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词语搭配的训练、进行形象化的表达等等。
只有作文的语言具备生动感,才能使读者更容易被作文所吸引,并更能理解和感受到作文中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的三维空间包括作文的内容、结构和语言三方面。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提高作文的结构能力、和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的作文能够更具深度、层次感和生动感。
只有在这样的教学中,才能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的三维空间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的三维空间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作文教学中的三维空间主要包括主题、结构和语言三个方面。
主题是作文的灵魂,也是作文的核心。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选择有意义和有趣的主题。
主题的选择应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相结合,既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又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个性特点,合理安排各种主题的教学。
在小学一年级,可以以“我的家”、“我的朋友”等生活化的主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家庭和朋友;而在大一年级,可以以“我的梦想”、“我的假期”等更具抽象性和思辨性的主题为教学内容,促使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表达。
结构是作文的骨架,也是作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掌握常用写作结构,例如记叙文常用的时间顺序结构、故事结构和观点结构等。
教师还应该教授一些写作技巧,例如如何开始作文、如何过渡段落和如何进行总结等。
通过训练学生在写作中运用恰当的结构和技巧,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作文的逻辑性和条理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语言是作文的表达方式,也是作文的精华部分。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
在语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训练学生的词汇积累、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等,使学生能够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在鉴赏方面,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阅读和分析范文,培养学生对于优秀作品的辨析能力和欣赏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写作自信。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应该构建一个三维空间,注重主题、结构和语言等方面的培养。
通过合理选择和引导主题、训练结构和技巧,培养语言和鉴赏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作文水平,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同时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文教学中的写作意分析与解读作文大全
作文教学中的写作意分析与解读作文大全作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写作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然而,在作文教学中,很多学生常常会遇到困惑和难题,包括理解题目、组织思路、表达观点等等。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教授作文的写作技巧,还应该进行写作意分析与解读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目,开展写作。
一、理解题目写作的第一步就是理解题目。
不同类型的作文题目可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要求,教师应该帮助学生理清题意,明确写作目的和对象。
在理解题目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解读:1. 题目的命题意图:通过审题,分析题目背后的命题意图。
这有助于学生抓住文章的重点,并明确自己的写作目的。
2. 关键词的解读:仔细阅读题目中的关键词,并解读这些关键词的含义。
例如,如果题目中出现了“比较”、“分析”、“阐述”等词语,那么学生就应该明白这是一道要求比较不同观点或分析问题的题目。
3. 题目的限制条件:有些作文题目会对长度、字数或句型等方面有一定的限制条件,学生需要在解读题目时注意这些要求,并在写作时加以考虑。
二、组织思路理解了题目之后,学生需要进行思路的组织。
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指导:1. 关联词语的使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一些关联词语,如“首先”、“其次”、“最后”、“因此”等,帮助学生合理连接各个段落和观点,使文章思路更加清晰。
2. 框架结构的构建:根据题目要求和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常见的作文框架结构,如问题解决型、比较型、因果分析型等,帮助学生组织好自己的思路。
3. 示范写作的展示: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优秀的范文,通过分析范文的思路和结构,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合理组织自己的写作思路。
三、表达观点在作文中,学生需要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用恰当的语言进行阐述和说明。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观点,教师可以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指导:1. 提供词汇和短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作文题目,提供一些相关的词汇和短语,帮助学生扩展词汇量,提高表达的准确性和多样性。
把握四度,理解统编教材习作教学编写用意——例谈统编版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内容
把握四度,理解统编教材习作教学编写用意——例谈统编版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内容摘要】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加大了习作内容的比重,这体现了教材编写者对习作教学的重视,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变了什么?这种变化的用意又是什么?这是每个语文老师都应该关心和了解的内容,只有如此,我们才能较好地完成当前的教学任务。
本文就是以此为基点,提出“四度”,展开思考与论述。
【关键词】统编版教材习作编写用意儿童生活自去年开始,统编版语文教材一统全国。
在统编版教材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习作内容的变化。
在统编版教材习作内容上,编写者特别注重对儿童兴趣与认知的重视,降低了成人化思维的一厢情愿,增加的是对儿童认知的尊重与社会现实的重视。
教材编写思路的变化,就必然引起内容的变动,习作内容的变动,也必然引起教学认识与教学策略的变化。
在新形势下,作为一个教育者,只有了解统编版教材习作内容变化,了解编写用意,才能更好的把握教材精神,才能出色地完成我们的教学任务。
那么,在课堂教学上,应该关注教材编写的哪些度,才能较好地用好教材,教好习作呢?一、生活情趣,把握时代主题的亮度统编版教材,在习作训练内容上,可以说是匠心独运,充满了儿童生活情趣,采取“语文素养”与“人文精神”双线结合的编排方式是一个创新,达到了语文教育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例如4年级上册第1单元《推荐一个好地方》的题目设计:介绍一处风景名胜。
如:水乡小镇让我们赏心悦目,游乐场让我们兴奋不已,书店让我们流连忘返,住家附近的小树林是我们的快乐天堂……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地方,你愿意和大家分享吗?推荐一个好地方给同学吧。
你打算推荐什么地方?这个地方在哪里?它有什么特别之处?写出推荐的理由,吸引大家去看看。
如:推荐一个古镇:这个古镇很美……在那里可以了解以前人们的生活……这个古镇有很多好吃的……这样的习作练习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内容,同时也体现着我们时代气息,这样的编写思路,将写作活动从“习作制造”走向“语境需求”,将习作任务放置在学生耳熟能详的写作活动中,让学生与写作发生相应的关联,让写作的发生成为学生触动自我、展示自我、沉淀自我、反思自我、创造自我的契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解习作内涵把握教学尺度
作者:刘洁
来源:《甘肃教育》2014年第21期
〔关键词〕习作教学;兴趣;个性;
习惯
〔中图分类号〕 G62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21—0046—0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将写作目标分为四个学段,并有不同的称谓。
第一学段称之为“写话”,第二、三学段称之为“习作”,第四学段称之为“写作”。
称谓不同,作文的性质和要求也各不相同。
小学阶段的作文起点从“写话”开始,第二、三学段进入练习作文阶段,即习作,其性质是练笔,不是创作。
因为是“习作”,所以在内容上要求更贴近学生的实际,强调“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因为是“练笔”,所以淡化了文体意识,在“篇”的写作上适度降低了要求,力图减轻学生的写作压力。
因此,教师只有准确理解习作的内涵,才能把握习作教学相应的尺度,有层次、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习作的练笔活动。
一、激发写作兴趣,催生表达欲望
动机是行动的直接动力,是激励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原因。
学习动机是人与生俱来的,是人处于积极心理状态和良好支持环境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倾向和能力,作文动机也是一样。
人天生就具有表达与交流的愿望,这是由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
但是,缺乏自信、在书面表达中遇到困难以及来自他人的消极评价等,影响了学生进行书面表达的动力。
因此,在习作教学设计中,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需要和兴趣,设计适合学生的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这在作文初期是非常重要的。
语文课程标准十分强调习作动机的培养。
例如,第一学段重点培养学生的写话兴趣,以兴趣激发动机。
第二学段重点关注“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以自信心催生表达动机。
第三学段“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具有初步的写作意识,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二、鼓励自由表达,写出个性习作
第一,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特征,确定各年级段不同的习作训练形式,以逐步培养学生智力活动的基本功。
具体说,低年级是学生想象活动的“敏感期”,因此最佳的习作训练是想象作
文和童话体作文。
中年级是学生观察活动的“敏感期”,因此最佳的习作训练是观察作文。
从高年级开始,学生的抽象概念思维进入“敏感期”,其习作训练应该从观察作文转向有明确表达需要的实用型作文。
教师可根据社会发展和学校、家庭中人际交往的需要确定各种有趣的主题,让学生写目的明确的记实作文、想象作文和各种应用文、读书笔记等,以培养学生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的技能和发散思维能力,培养思维的针对性、逻辑性、灵活性和独创性。
第二,切实抓好语言文字基本功的训练。
字、词、句、段、篇的基本功是语文素养的基础,也是作文创新能力的基础。
语言的本质特性在于它是社会交际的工具,只有亲身体验语言的各种交际功能以及它的社会效益,学生才能自觉地去学习语文和掌握语文。
虽然字、词、句、段、篇都是语文表达的单位,但是能够完整地体现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的不是字、词、句、段,而是成篇的文章。
因此,教师应主张从篇章着手进行语言表达训练,鼓励低、中年级的学生写“放胆文”、“观察文”,让他们把文章写开,把思路写活,把笔头写顺,使学生写出个性习作。
三、培养习作习惯,提高习作效率
小学是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良好习惯的养成对提高学习效率起着巨大的作用。
习作教学应将培养学习习惯当作重要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养成仔细观察、主动积累、认真表达与自主修改的习惯。
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认真表达”。
认真表达是一种态度、一种责任,更是一种良好的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旗帜鲜明地强调“要关注作文的书写质量,要使学生把作文的书写当作练字的过程”。
“自主修改”强调学生要有自己修改文章的意识,能够自主运用一定的修改方法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长期以来,作文批改都是教师的事,教师负担很重,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课标要求学生在中年级段“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在高年级段“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学生自主修改不是对学生作文的批改放任自流,而是要让学生了解自己修改文章的重要意义,知道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教师要循序渐进地提出修改的要求,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具体方法,让学生能运用规范的修改符号自主修改自己的文章。
教师可在学生自改、互改的基础上有选择性地进行批阅,了解本次习作的情况。
?笙编辑: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