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材料学复习资料
印刷设计学习重点
《电脑印刷设计》(10132本科段)总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5分)1.电子分色版中,如有大面积的厚重底色和光泽色时,就需设置专色版。
2.塑料薄膜在印前必须进行一定的处理,这是因为其表面对油墨、涂料等粘合能力很差。
3.摄影原稿从印刷工艺角度分为透射稿和反射稿两大类。
4.设计师经常选用画报、书刊上的图片作素材,这些印刷品本身也是四个色版的网点组成的,若直接作原稿扫描分色,处理不当,会产生较大的有规则的井状扰射纹,一般称之为龟纹。
5.电脑印刷设计制作的流程可分为原稿的准备、图文的输入、电脑前端运作,校样输出及完稿输出。
文书处理与排版应属于电脑前端运作。
6.在印刷色彩的标注中,CMYK分别代表了蓝、红、黄、黑四种颜色的油墨。
7.在一般的单色印刷中,其制版的网线角度多采用45°,以产生最舒适的视觉效果。
8.色彩渐变,制版称之为化网,就是在指定的面积里,用有规律的,由深至浅的印刷效果。
9.在拆色工艺中,软片的修版工序可以用红色的膜来遮挡,代替手工修刮工作。
10.在印刷结构设计图的绘制中,点划线的含义是外折叠痕线。
11.雕版印刷是我国最早的整版印刷方式。
12.15世纪,意大利人菲尼古拉在雕刻金属时无意中发明了雕刻金属凹版印刷法。
13.凹版印刷主要利用油墨的半透明性和凹痕的深浅、大小来反映原稿的明暗层次。
14.凹版印刷的印版是与承印物直接接触,属于直接印刷。
15.事实上,有限的制版工艺技术,对于表达设计者无穷的意图,是有着很大规定性的。
16.印胶印版的网点排列是整齐的,因此在应用上便会有角度之分,如单色印刷时,其网线角度多用45°。
17.特殊网屏常用的有沙目网屏、波浪网屏、直线网屏等,是印刷设计人员进行图象创意的重要手段之一。
18.纸张开本是印刷与出版部门表示书刊纸张大小的术语。
19.在印刷的CMYK图象中,当四种成分的百分比均为100%时,则会得到黑色。
印刷工艺复习题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印刷工艺(本科)复习题一、填空题(每空2分)1、发明铅合金活字印刷术的人是德国的约翰·谷登堡。
2、根据印刷方式的不同,印版的主要类型有平版、凸版、凹版、孔版。
3、印品表面覆膜方式主要有湿式复合法干式复合法热熔复合法挤出复合法四种。
4、凸版印刷机器根据其历史发展的先后进程,可分为平压平、圆压平、圆压圆三种基本类型。
5、最常见的装订方式一般分为骑马订、平订、锁线胶订、无线胶订。
6、从历史上看,曾经被用作制作活字的材料有泥、木、铜、锡等。
7、光色合成原理中的三原色是指红、绿、蓝。
8、我国现存最早的铜活字本是明代华燧刻印的《宋诸臣奏议》。
9、印刷的五要素为信息源、印版、承印物、油墨、印刷设备。
10、 1845 年,英国人制成了由重珞酸盐与胶组成的感光液,从而实现了用照相的方法制作印版,当时的印版材料是铜锌。
11.印刷用的纸张的两种形式是卷筒纸和单张纸。
12.印刷最常见的两种纸张规格是正度纸和大度纸。
正度:109.2 * 78.7 大度: 119.4 * 88.913、PS版是指预涂感光版。
14、雕版印刷多以梨木和枣木为版材。
15、电子分色机器发明于二十世纪 70 年代。
16、DTP技术是指桌面出版技术。
二、单选题(每题5分)1、下列属于大度纸张尺寸的是( B )A 787mm×1024mmB 1194mm×889mmC 868mm×1092mmD 960mm×1086mm2、柔版的印刷方式属于:( A )A 直接印刷B 拓印C 间接印刷D 特种印刷3、以下色彩模式中,利用颜色纯度、明度、色相三要素进行选择色彩的是:( C ) A RGB B CMYK C HBS D LAB4、矢量图形的特点是: ( B )A 准确还原自然图象B 放大后仍然保持清晰C 通常比点阵文件大D 必须含有黑色通道5、柔版的印刷方式属于:( A )A 直接印刷B 拓印C 间接印刷D 特种印刷6、铅合金活字的发明者是: ( C )A 毕升B 王桢C 古登堡D 蔡伦7、纸容器的加工流程一般为: ( A )A 印刷——表面加工——摸切压痕——制盒B 摸切压痕——印刷——表面加工——制盒C 制盒——印刷——表面加工——摸切压痕D 表面加工——印刷——摸切压痕——制盒8、以下所给出的金属中,属于平凹版制版的基本材料的是: ( D )A 铜B 铁C 铅D 锌。
《包装印刷》复习题
一、名词印刷:使用印版或其他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工艺技术。
原稿:是制版所依据的实物或载体上的图文信息。
印版:是用于传递油墨至承印物上的印刷图文载体。
油墨:是印刷过程中被转移到承印物上的成像物质。
它主要由色料、连结料和辅助剂组成。
承印物:是指能接受油墨或吸附色料并呈现图文的各种物质。
特种印刷:是采用不同于一般制版、印刷、印后加工方法和材料生产供特殊用途的印刷方式的总称。
包装印刷:以满足包装要求为目的,在包装材料、包装容器上印刷图文。
色光加色法:按红、绿、蓝三原色的加色混合原理生成新色光的方法为色光加色法。
色料减色法:指按黄、品红、青三原色料(如颜料、油墨)减色混合原理成色的方法。
阶调:在图像复制中,用以定性描述像素的明亮程度。
层次:层次是指图像上最亮到最暗阶调的密度等级。
通常用灰梯尺来量度。
龟纹:任何两种周期性结构的图案叠加时,很可能产生第三种周期性结构,即莫尔花纹,当莫尔花纹十分醒目,对正常图案产生干扰时,就称作龟纹。
连续调:色调值是连续渐变的画面阶调称为连续调.网目调:用网点大小表现的画面阶调。
网屏线数:是指网屏上单位长度内所含有的平行线的数目(线数/英寸、线数/厘米)网距:丝网版与承印物之间的距离。
网线角度:基准线与网目线的夹角。
平凹版:图文略低于(1~5μm )空白部分的平印版。
平凸版:图文略高于空白部分的平印版。
PS版预涂感光树脂版预先涂布的感光层可随时进行晒版平印版网墙用白线网屏晒版,使碳素纸上的感光胶层形成网格上垫:俗称“贴滚筒”,即在衬垫(压印滚筒)上进行垫贴、刮挖的工艺过程。
下垫:在版托的背面进行垫或撤(在底板下贴纸片或把底板下的纸片撕掉)。
丝网开度:是指网孔面积的平方根,用K表示,它是表示网孔大小的物理量。
丝网目数:丝网目数是指单位长度内所含丝的根数(目/厘米或目/英寸)。
网框:是用来固定丝网的装置。
绷网:是把丝网以一定的张力绷紧并固定在网框上,以作为丝印版图文的支持体。
2021年自考《印刷包装材料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2021年自考《印刷包装材料学》复习试题及答案参考答案见最后一页。
一、名词解释(30分,共6题,每题5分)定量耐破度环压强度热塑性塑料玻璃化温度粘弹性二、简答题(60分,共6题,每题10分)1、什么是制浆?机械法制浆与化学法制浆在原理上有什么区别?2、瓦楞的形状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3、试从LDPE,LLDPE,HDPE的分子结构特征分析其性能上的差异;4、玻璃表面处理的目的是什么?表面处理的技术有哪几种?5、铝作为包装材料有哪些优,缺点?6、常用的包装材料复合技术有哪些?湿法层合、干法层合和热熔层合有什么不同?三、计算题(10分,共1题,每题10分)1、已知某单瓦楞纸箱尺寸为560×360×480mm3,单个重25Kg,堆码9层,正常堆积方式,储藏时间为10天,最高环境湿度90%RH,计算瓦楞纸箱的抗压强度应为多少?a由储藏时间(10天)引起强度下降35%;b由环境湿度(90%RH)引起强度下降35%;c由堆码方式(正常)引起的强度下降20%;d由于运输工具振动冲击引起的强度下降10%;e由于表面印刷引起强度下降5%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30分,共6题,每题5分)定量:单位面积的重量耐破度:一定面积的纸或纸板在匀速加压直至破裂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环压强度:在一定速度下,使环形试样平行受压,压力逐渐增加至使试样压溃时的压力热塑性塑料:能够受热熔融,冷却后凝固,再次加热又可软化熔融,这一过程可以反复进行多次,材料的化学结构基本上不起变化,这一类塑料叫——玻璃化温度:高分子材料在温度较低时,分子热运动能量较小,不足以克服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因此整个分子链的活动基本停止,连链段的内旋转运动也处于被冻结状态,这种状态称为玻璃台,对应的转变温度称为玻璃化温度粘弹性:聚合物材料表现出弹性固体和粘流液体的两种特性,该特性称为粘弹性二、简答题(60分,共6题,每题10分)1、什么是制浆?机械法制浆与化学法制浆在原理上有什么区别?答:也叫纤维分离,将植物纤维原料变成适合于造纸的单根纤维的工艺过程化学制浆:利用化学药剂在一定的温度与压力下,溶解掉木片中的木素及其它杂质,使纤维分散,成为纸浆。
(完整word版)印刷材料与适性复习资料
第一章纸张的基础知识1 纸张的分类和规格⑴分类:文化用纸(印刷用纸、书写用纸、艺术用纸);包装用纸;工农业用纸;生活用纸。
⑵规格:①平板纸:1000mmx1400mm,900mmx1280mm,880mmx1230mm,787mmx1092②卷筒纸:以幅宽来计算,787 1092 880 1575㎜,750~850㎜⑶丝缕性的规定:纸张的丝缕性用M表示880×1230M纵丝缕纸,880M×1230横丝缕纸⑷纸张与纸张的区别:纸张厚度﹤0。
5㎜,层数为一层,定量﹤250g/㎡,纸板厚度〉0.5㎜,层数为两层以上,定量>250g/㎡。
2 纸张的定量:指单位面积的纸具有的质量,又称为克重,单位g/m2.纸张的令重:指500张全张纸的重量.3 纸张的组成⑴在造纸过程中,要尽可能保持植物纤维中的纤维素成分,适当保留半纤维素成分,必须去除木质素成分。
⑵辅助剂的作用:①填料:填补纤维间的空隙,提高纸张平滑度,白度,不透明度,紧度,增加单位面积重量.减少纸张的吸湿性并提高尺寸稳定性,改变纸张的柔软性,吸墨性和适印性,降低纸张的生产成本。
②胶料:施胶的目的使纸张获得一定抗拒液体渗透的能力,以防止印刷时网点扩散和书写时发生洇水,同时提高纸张的机械性能和表面强度。
③色料:用作纸张的染色和调色.⑶制浆:利用化学、机械或者两者相结合的方法将植物原料离解,变成以纤维素为主体的漂白浆或本色浆的生产过程。
其主要生产工序为;原料储存、备料、离解、洗涤、筛选和漂白等。
磨木浆:用木材为原料磨解出的浆料成为磨木浆,以草类为原料的称为机械草浆。
4 涂布加工的目的:在表面存在的有纤维形成的凹凸不平和具有较大孔隙的普通纸张上覆盖一层有细微粒子组成的对油墨吸收性良好的涂料,以便得到具有良好的均匀性和平滑度的纸张。
此外,涂布还能提高纸张的光泽度,改善纸张的形稳性和不透明度。
5 纸张的结构⑴氢键缔合:相邻的纤维素分子链之间通过脱水形成了氢键,使纸张获得了强度.遇水后氢键缔合力会被破坏。
印刷概论复习 印刷工程导论思考题答案
印刷工程导论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章印刷综述1.在印刷术发明之前,有哪些记录文字的方法?答:结绳记事、刻木记事、图画、文字。
2.在印刷术发明之前,有哪些文字复制方法?答:印章、拓石。
3.简述从雕版印刷到彩色套版的发展过程?答:(1)雕版印刷:产生:唐初(公元7世纪)工艺:木板(一定厚度、大小)---刷浆糊---反贴原稿(薄而透明的纸上)---刻去非图文部分---印版----印版上墨---铺纸----刷印----揭下(2)套版印刷:14世纪发明,源于朱墨本同一幅面上印两色以上的印刷方式(只套不叠)用于印刷文字书籍(3)鋀版印刷:17世纪发明根据原稿设色的深浅浓淡和阴阳背向不同分色,刻成多块印版,依据色调套印或叠印。
用于复制图画。
4.活字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答:第一阶段:宋毕升发明胶泥活字工艺:制活字,排版,印刷(原理同铅活字印刷)第二阶段:元初(13世纪70年代)锡活字。
第三阶段:元(1297-1298)王桢发明木活字,轮转排字架。
第四阶段:15世纪末铜活字(晚于朝鲜1403)。
第五阶段:15世末16世初铅活字(晚于朝鲜1436,欧洲1450)。
5.谷登堡对近代印刷术有哪些贡献?答:(1)以字母为活字。
(2)应用压印原理制成简单的木质印刷机——为印刷机械化开创了道路。
(3)创造金属字模使活字规格得到严格控制,便于排版。
6.什么是短版?答:短板印刷又称数字印刷,是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数据化,并将数字文件直接转换成印刷品的一种印刷方式。
数字印刷过程中不需要印版和压力。
7.什么是印刷?数字印刷与传统印刷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印版上图文信息部分所粘附的色料转移到承印物表面的工艺技术。
传统印刷中需要印版和压力,且压力原理是传统印刷的基础。
而数字印刷不需要印版和压力。
8.常规印刷的五大要素是什么?在印刷过程中各起什么作用?答:(1)原稿:原稿是印刷复制的对象,是载有需要印刷复制的图文信息的实物或记录媒体。
原稿是制版、印刷的信息源和依据,是制版和印刷的基础。
第三届全国印刷大赛复习题3-2相关知识(材料)-4ok
三、相关知识2、印刷材料知识(1)单选题1.一般用于印刷的纸张,其不透明度( A )。
A、愈高愈好B、愈低愈好C、可高可低D、不一定2.在润版液中,添加适量的( C )能降低润版液的表面张力。
A、磷酸盐B、阿拉伯树胶液C、表面活性剂D、磷酸3.橡皮滚筒包衬的压缩量与其所受的压力成( A )。
A、正比B、反比C、等比D、不确定4.PS版分辨率跟( D )关系最大。
A、显影时间B、显影温度C、曝光时间D、电解粗化5.一般根据不同的印刷材料,润版液PH值控制在( B )之间为宜。
A、3~5B、5~6C、6~7D、7~86.印刷油墨的流动性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其黏度值是( B )。
A、增大B、减少C、不变D、都有可能7.在油墨中加入( C )可以增大其流动性。
A、去粘剂B、0#调墨油C、6#调墨油D、10#调墨油8.醇类在润版液中的功用是( A )。
A、降低水的表面张力B、减少油墨乳化C、增加导电度D、以上皆是9.油墨的透明度取决于油墨中( A )折射率的差值,并与颜料的分散度有关。
A、颜料与连结料B、填料与连接料C、颜料与填料D、颜料与助剂10.胶印机橡皮布伸长率控制在不大于( B )。
A、1.5%B、2%C、2.5%D、3%11.* 油墨中使用撤黏剂用量一般控制在( D )。
A、2%以下B、3%以下C、4%以下D、5%以下12.正常情况下胶辊的硬度超过出厂胶辊硬度( B )就应该更换。
A、3肖氏硬度B、5肖氏硬度C、7肖氏硬度D、9肖氏硬度13.在润版液中加入原液后溶液的电导率会( D )。
A、降低B、无变化C、大量降低D、升高14.气垫橡皮布与普通橡皮布的最主要区别是( D )。
A、表面胶,气垫层,内胶层B、橡胶层,织物层,气垫层C、表面胶,气垫层D、气垫层15.胶印油墨颜料含量越多,则着色力应( D )A、弱B、稍小C、适中D、强16.电解质润版液中能够起到降低表面张力作用的物质是( B )。
印刷材料学课件印刷材料及适性-油墨(六)
N
D
3M
2R3
p
3(M1 M 2R3
2
)
1 2
B
pD
3M 2R3
p
a
D
3M
2R3
2021年7月17日星期六
·31·
四、触变性
触变性的定义 触变性产生的原因 触变性的意义 触变性流体的特性 触变性的测量
2021年7月17日星期六
2021年7月17日星期六
·36·
影响触变性的因素
颜料粒子的形状:针状、片状>球状; 颜料粒子在油墨中的含量:含量越高, 触变性越高;
颜料与连结料之间的润湿情况:二者 间润湿越好,触变性越小。
2021年7月17日星期六
·37·
触变性流体流变曲线的滞后现象 τ τ τ
A
D
0D
2021年7月17日星期六
·2·
流动与变形是属于两个范畴的概念。流动是 液体材料的属性,而变形是固体材料的属性。 液体流动时,表现出粘性行为,产生永久变 形,形变不可恢复并耗散掉部分能量;而固 体变形时表现出弹性行为,其产生的弹性形 变在外力撤销时能够恢复,且产生形变时储 存能量,形变恢复时还原能量,材料具有弹 性记忆效应。通常液体流动时遵从牛顿流动 定律,称为牛顿流体;固体变形时遵从胡克 定律,称为胡克弹性体。
平行板粘度计
2021年7月17日星期六
·25·
可以测量浆状油墨的剪切应力、速度梯度、 屈服值、拉丝性、软硬程度等。
2PV
2r5
D 6r2 dr 6r2 0.4343 SL
V dt V
t
2PV
a
电脑印刷设计复习资料
电脑印刷设计复习资料电脑印刷设计复习资料电脑印刷设计是一门涵盖了广泛技术和创意的学科。
在这个数字时代,电脑印刷设计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制作海报、包装、名片还是宣传册,电脑印刷设计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在这个领域中取得成功,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技巧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了解色彩理论对于电脑印刷设计非常重要。
色彩是设计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它可以传达情感、引起共鸣,并且对于产品的视觉吸引力起着关键作用。
在电脑印刷设计中,我们需要了解色彩的基本属性,例如色相、饱和度和亮度。
同时,还需要了解不同颜色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如何使用色彩来传达特定的信息或情感。
其次,掌握设计软件是电脑印刷设计师必备的技能之一。
Adobe Creative Suite是目前最常用的设计软件套件,其中包括Photoshop、Illustrator和InDesign等。
Photoshop主要用于图像处理和修饰,Illustrator则适用于矢量图形的创作和编辑,而InDesign则是用于页面布局和排版。
熟练掌握这些软件的使用方法,可以大大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在进行电脑印刷设计时,考虑到输出的质量也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的印刷材料和设备可能会对设计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需要提前了解和考虑这些因素。
例如,不同的纸张质地和光泽度会对印刷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在设计时需要选择合适的纸张类型。
此外,还需要了解不同的印刷方式和色彩模式,以确保设计能够在印刷中保持原有的效果。
除了技术方面的知识,电脑印刷设计师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意能力和审美观。
创意是设计的灵魂,它可以让设计作品脱颖而出并引起观众的共鸣。
因此,在进行电脑印刷设计时,我们需要不断开拓思维,寻找新的灵感和创意。
同时,审美观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判断设计是否符合美学原则,并且能够提供有关设计改进的反馈。
最后,与其他设计师和行业专家进行交流和学习也是提高电脑印刷设计技能的重要途径。
印刷材料复习参考
1. 如何考察纸张的均匀性?定量和厚度的均匀性对印刷工艺过程和印刷品质量有什么影响?一,纸张的性质能保证印刷生产的正常进行、二能够获得预期的印刷效果。
定量影响纸张的物理性能以及许多光化学性能和电学性能,厚度影响印刷纸的不透明度和可压缩性,。
2. 纸张的正反两面性是如何形成的?在各项性能上有什么差异,为什么?纸张的正反面如何鉴别?答:由于纸页在成型过程中单面脱水,网面细小纤维和填料流失过多所致。
纸张的正面平滑度较高,着墨效果较好,但表面强度较反面低,在印刷中更易发生拉毛现象。
相反,纸张的反面较粗糙,着墨效果较正面差,但表面强度高,在印刷中不易发生拉毛现象。
纸张正反表面状况不一致,一般用放大镜可看出。
也可用水或碱液把纸业润湿几秒钟,然后在良好的光线下观察纸面,铜铜网印迹清晰的一面为反面,印迹较浅而且不清晰的一面为正面。
3.纸张的方向性是是如何产生的?纸张的纵向和横向在各项性能上的差异有那些?什么是纵向纸和横向纸,在印刷中应该如何选择使用?纸张的方向性是由于在职业成型过程中纤维受到造纸机运转方向较大的牵引力作用,使纤维大多数沿着造纸机运转方向排列,造成纸张的纵向和横向在许多想能上存在差别。
纸张的纵向和横向相比,纵向纸的抗张强度和耐折度均大于横向纸的,而横向纸的吸湿变形率大于纵向纸的。
裁切方向沿着纸张纵向的叫做纵向纸,裁切方向沿着纸张横向的叫做横向纸。
在印刷中选用纵向纸。
4.从纤维素的结构分析纤维素的性质。
木素对纸张性能有何影响?答:纤维素大分子中每个基本单元上均有三个醇羟基,可使纤维素发生氧化、酯化和醚化反映,分子间形成氢键、吸水、润张以及接枝共聚等,都与纤维素分子中存在的大量羟基有关;整个大分子具有极性和方向性;苷键的存在,是纤维素大分子对水解作用的稳定性降低。
木素不易吸水润涨,不便于纤维间的相互交织;木素使纸张的持久性差,易变黄变脆。
5.纸张的强度基础是什么?为什么纸张吸湿后强度降低?分子间氢键的缔合和纤维的机械交织氢键广泛存在于纤维原料的纤维素和木素之间,纸张吸湿后影响氢键缔合,使得纸张的强度降低。
印刷概论1~8章节复习
第一章印刷发展史一、单选题:1.是发明印刷的前提。
A.语言的产生B.文字的产生C.笔的产生2.是发明印刷术的物质基础。
A.拓石的产生B.文字的产生C.笔、墨、纸的出现3.是发明印刷的技术条件。
A.盖印与拓石B.文字的产生C.墨、纸的产生4.从现存最早文献和最早的印刷实物来看,我国雕印刷术是在时出现的。
A.唐朝初期B.宋朝初期C.唐朝末期5.毕昇发明了,是我国印刷术又一伟大发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
A.木活字B.胶泥活字C.铅活字二、填空题:1.谷登堡在的改进、的应用以及的制造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面奠定了现代印刷术的基础。
各国学者公认,现代印刷术的创始人是德国的谷登堡。
答案:一、单选题:1.B 2。
C 3。
A 4。
A 5。
B二、填空题:活字材料脂肪性油墨印刷机第二章印刷概述一、单选题:1.下列属于透射原稿的是。
A.照片B.天然色正片C.印刷品原稿2.下列不属于连续调原稿的是。
A.照片B.印刷品原稿C.国画原稿3.最为常用的承印物是。
A.皮革B.玻璃C.纸张4.广泛应用于报纸、书刊等纸张印刷中,它占据着印刷工业的主导地位。
A.凸版印刷B.平版印刷C.凹版印刷5.印刷的成品墨色厚实,色彩鲜艳,并具有防伪功能,适合印刷有价证券、精美画册、食品包装等。
A.凸版印刷B.平版印刷C.凹版印刷6.下列哪种原稿最适合做为印刷复制的原稿________。
A.照片B.天然色正片C.印刷品原稿二、填空题:1.广义的印刷是指从图文载体到印刷成品的过程,通常要经过、和三个阶段。
2.是被印刷复制的对象,印刷必须以为基础。
3.制成的印版上吸附油墨的部分为,也称印刷部分,不吸附油墨的部分为,也称为非图文部分。
答案一、单选题:1.B 2.B 3.C 4.B 5.C 6.B二、填空题:1.印前、印刷、印后2.原稿、原稿、3.图文部分、空白部分第三章印刷媒介一、单选题:1.色盲片不能感受________。
A.蓝光B.青光C.红光2.涂布在乳剂层的另一侧,使胶片不发生弯曲的结构是________。
2013印刷材料学复习题 答案 (2) 答案
2013印刷材料学复习题:第一篇1.造纸植物纤维原料的种类。
(1)木材纤维原料:针叶木(松、柏)、阔叶木(枫木、桉木)。
(2)非木材纤维原料:禾本科纤维(稻草、麦草、甘蔗渣)、韧皮纤维(大麻)、籽毛纤维(棉花)、叶部纤维(香蕉叶、龙须草)。
(3)再生(二次)纤维原料。
2造纸纤维原料的化学组成,各成分的作用。
(1)纤维素:定义:由脱水D-葡萄糖基通过β-1,4苷键联接而成的线形高分子化合物。
纤维素组成微细纤维,构成纤维细胞壁的网状骨架。
(2)半纤维素定义:由不同量的多种单糖和糖醛酸基构成的,并且分子中还常常带有不同数量支链的复合聚糖的总称。
(3)木素:定义:由苯基丙烷结构单元(即C6-C3单元)通过醚键、碳-碳键联接而成的、具有三度空间网络结构的芳香族高分子化合物。
半纤维素和木素则是填充在纤维之间的“粘合剂”和“填充剂”。
3.纸张辅助添加剂有哪些?施胶剂和填料的作用?(1)胶料、填料、色料、其他化学助剂。
(2)施胶的目的赋予纸张抗拒液体渗透和扩散的性能。
(根据施胶方法的不同,分为内部施胶和表面施胶。
)表面施胶的目的和作用目的:改善和提高纸张的印刷适性。
作用:•提高抗拒液体扩散和渗透的能力•提高纸张的表面强度•提高纸张的机械强度•提高纸张的尺寸稳定性(3)加填料的目的•改善纸张的光学性能提高白度、亮度、不透明度等•改善纸张的印刷适性提高平滑度增加柔软性提高形稳性改善纸张对油墨的亲和性•降低纸张的生产成本4.纸张制造的工序?具体各工序的目的?纸张涂布对原纸和涂料的要求?(1)制浆:目的:利用化学方法、或机械方法、或化学与机械相结合的方法,使植物纤维原料中的纤维离解,成为本色纸浆(未漂浆)或漂白纸浆。
(2)漂白:目的:利用适当的漂白剂通过氧化或还原或分解等反应,使纸浆中残留的木素进一步溶出,或在保留木素的情况下使有色物质褪色。
(3)纸料的制备:打浆:利用机械方法处理水中的纤维,使其具有满足造纸机生产要求的特性,使生产的纸张能达到预期的质量指标。
印刷工程《防伪印刷》复习资料
一、填充题1. 新版100元纸币包含面额信息的防伪特征有、、。
2. 新版100元纸币中,随着观察角度变换而产生颜色变化的防伪特征有、。
3. 新版100元纸币中,、部分采用了雕刻凹印技术.4. 本次中国人民银行公告的201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100元纸币将于2015年正式发行。
5. 新版100元纸币包含水印的位置有、、。
6. 新版100元纸币采用的光变镂空开窗安全线,位于票面正面,当票面上下转动时,安全线的颜色在品红色至绿色间变化。
7. 新版100元纸币的正面左下方和背面右下方,均有的局部图案,透光观察,可组成完整的对印图案。
8. 新版100元纸币采用的光彩光变数字,在垂直观察时,数字以为主;平视观察时,数字以绿色为主。
随着观察角度的改变,数字颜色交替变化,并可看到一条亮光带上下滚动。
9.常用的防伪技术分为、、、。
二、选择题1. 输入分辨率的单位是( )。
(3 分)A. dpcB. ppcC. LpiD. dpi2. 铁皮印刷工艺属于( ) (3 分)A. 平版印刷B. 孔版印刷C. 数字印刷D. 凸版印刷3. 印刷过程中有水参与的是( )。
(3 分)A. 平版胶印B. 柔印C. 凹印D. 丝网印刷4. 制作阳图型PS版时需用( )。
(3 分)A. 正向阴图B. 反向阳图C. 正向阳图D. 反向阴图5. 以纲刀片根据设计要求的形状排成摸框,在模切机上把印刷品或纸板扎切成需要形状的工艺叫( )。
(3 分)A. 切割B. 切模C. 覆膜D. 抛光6. 一般印刷网点的排列是整齐的,单色印刷时,其网线角度多采用( )度。
(3分)A. 45度B. 15度C. 75度D. 40度7. 彩色图像的色调可分为高光区、中间区和( )。
(3 分)A. 亮度区B. 柔和区C. 暗调区D. 低调区8. 单色印刷包括黑灰色印刷和( )印刷两种。
(3 分)A. 红色B. 黄色C. 蓝色D. 专色9. 传统印刷是以原稿、印版、、承印物、印刷设备五大要素为基础的印刷技术。
第一章 印刷技术发展简史
形成了化学腐蚀凹版
19世纪初完成凹版印刷 ●印刷机械的发展 圆压平印刷机、圆压圆印刷机
3.凹版印刷技术的发展
直接雕刻凹版 ●印版的发展 化学腐蚀凹版
手工雕刻
机械雕刻 影写版 照相加网凹版 道尔金制版凹版 电子机械雕刻凹版 激光雕刻凹版 电子束雕刻凹版
电子雕刻凹版
●印刷机械的发展
圆压平印刷机、圆压圆印刷机
●纸的发明
纸发明于东汉时期(公元25-220)
蔡伦
蔡伦发明的纸
西汉的纸 (前206-8)
造纸过程基本与现代相同
准备造纸原材料
制浆
成纸
为印刷做好了承印材料的准备
3、盖印与拓石
盖印——雕版技术雏形
印章阳刻
印章阴刻
汉代印章的图片
周朝封泥
秦砖
汉瓦
拓石(拓印,碑帖)
拓石:一种把碑刻上面的文字图样印下来的简单 方法
第二节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
印章: 公元前4世纪 种类:阴文反写印章,阳文反写印章 方法:盖印 反刻文字到正写文字的复制方法 公元4世纪 拓石: 阴文正写 方法:刷印 阴文正写文字到正写文字的复制方法 雕版印刷: 阳文反写到阳文正写 是我国印刷术的最早形式 准备了技术 条件,为印 刷发明的先 驱。
铸造铅活字的工具
铅活字
印刷机 拉丁文圣经
成就:改变了油墨的性质;制造了木制印刷机
发明了铅活字;规范了字体的大小
• 谷登堡创建活字版印刷术大约在公元1440~1448年, 虽然比毕昇发明活字版印刷术晚了400年之久,但是, 谷登堡在活字材料的改进、脂肪性油墨的应用,以 及印刷机的制造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而 奠定了现代印刷术的基础。各国学者公认,现代印 刷术的创始人,是德国的谷登堡。 • 谷登堡用作活字的材料是铅、锡、锑合金,易于成 型,制成的活字印刷性能好,像这样的配比成分, 甚至到500年后的今天,也没有太大的改变。在铸字 的工艺上,谷登堡使用了铸字的字盒和字模,使活 字的规格容易控制,也便于大量的生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刷材料学复习资料1 简述植物纤维的主要化学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素2 纤维素和木素的性质对纸张的性能各有何影响纤维素:高抗张强度、抗塑变性、内在结合能力、化学稳定性、柔韧性、水不溶性、吸附改性助剂能力、无色或白色、亲水性、可适应性木素:木素对纸张强度有不良影响,且木素容易使纸张氧化而返黄;原料中含木素越多,则制浆和漂白越困难;木素含量高的纸浆的不透明度大于木素含量低的纸浆,是因为木素的折射率比纤维的其他成分的折射率要高。
3 纸张的强度基础是什么?纸张吸湿后为何强度下降?植物纤维纸张吸湿后,破坏了植物纤维之间形成的氢键,从而使纸张强度下降。
4 加填的目的是什么?施胶的目的是什么?加填为了提高纸张的不透明度和亮度,改善纸页的外观,解决纸的透印问题;为了改进纸的平滑度和匀度,增加纸张的柔软性和手感性,提高纸张的吸收性和吸墨,使纸张具有更好的适印性能并降低纸张的保水性和变形性。
填料的相对密度小,价格便宜,能节约造纸原料。
为了改善纸张的干燥,有利于提高纸机车速,减少蒸汽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施胶给予纸张抗液体渗透和扩散的性能。
5 打浆的作用是什么?它对纸张的性能有何影响?作用:使纤维细胞发生位移变形,破除初生壁和次生壁外层,纤维润胀和细纤维化,并受到部分切断。
影响:增加了纤维的结合力;降低了纤维的平均长度,两者都对纸张的性能产生影响。
6 纸张涂布加工的目的是什么?改善纸的表面性能,提高印刷适应性;改善和提高纸的物理化学性能,以达到各种特殊的使用要求;改善纸的外观,以达到美观、装饰等目的。
7 什么是纸张的两面性?它是如何形成的?对纸页的性能有何影响?正、反面的各种性质都不一样,纸张的这种两面不均的现象,称之为纸张的两面性。
在纸页成型过程中单面脱水,网面细小纤维和填料流失所致。
纸张两面性会导致印刷品质量的不均匀性,不利于印刷品质量的控制。
正面平滑度较高,着墨效果较好,但表面强度较反面低,在印刷中更易发生拉毛现象。
反面较为粗糙,着墨效果较正面差,但表面强度较高,在印刷中不易发生拉毛现象。
8 何为纸页的方向性?单张纸胶印过程中,纸张丝缕的方向与印刷方向是何关系?方向性指在纸页成型过程中纤维受到造纸机运转方向较大的牵引力作用,使纤维大多数沿造纸机运转方向排列,造成纸张的纵向和横向在许多性能上存在差别。
纸张丝缕的方向与印刷方向相同为横向纸纸张丝缕的方向与印刷方向垂直为纵向纸9 何为纸张的印刷适性?纸张性能的评价方法有哪些?印刷适性是指能使纸张顺利完成印刷过程及相关操作并达到预期产品质量的印刷品所具备的全部性质。
方法:实验室规模测试、中试规模测试、生产规模测试9 何为纸张的Z向强度?纸张中纤维间的粘结状态决定了纸张在垂直方向的抗张强度,称为剥离强度或z向强度。
10 定量、紧度和松厚度的定义及之间的关系定量是指纸张单位面积的质量,以g/m2表示。
紧度是指纸张单位体积的质量,以g/cm3表示,是衡量纸张结构疏密程度的物理指标。
松厚度(bulk)是紧度的倒数,是指1g重纸张的体积,用cm3/g表示。
物理意义上,表示了在特定的压力下,某一定量纸张的厚度,松厚度越高,相同定量的纸页厚度也越大。
关系:紧度是用纸页的定量除以纸页的厚度而获得的,松厚度在数值上等于纸张紧度的倒数。
11 影响纸张紧度的因素有哪些?分析纸张紧度的大小对其强度、吸收性(油墨透印或油墨的干燥)及不透明度的影响纤维的种类、打浆程度、加填情况、压榨和压光程度紧度越大,纸张强度越大;纸张吸收性能下降;不透明度提高。
12简述纸张的表观平滑度、印刷平滑度及其印刷方法表观平滑度是指纸张自由状态下纸张表面的平滑度。
印刷平滑度是指印刷压力作用下纸张的平滑度。
13 简述纸张的表面可压缩性及其对印刷质量的影响与材料表面有关的体积受压力作用而减少时,称该种材料的表面是可压缩的。
一定压力下,表面可压缩性系数k值越大的纸张具有越高的印刷平滑度。
14 简述PPS值、PPR值,PPR值对印刷有何实际意义?PPS测得的绝对粗糙度值称之为PPS值。
印刷质量与纸张的表面可压缩性、表观平滑度有关,取决于两者综合的参数,即PPR值。
PPR值较准确地反映了纸张印刷平滑度的大小,PPR值越低的纸张,越容易取得满意的印刷效果。
15 纸张的印刷平滑度对印刷品质量有何影响?纸张的生产工艺对其平滑度有何影响?影响纸张的油墨需要量;影响纸张着墨的均匀性;影响印刷品的光泽度。
采用较大的印刷压力;印以较厚的墨膜。
16 简述纸张对油墨的接受性和吸收性,加压渗透和自由渗透对印刷品光泽、透印等性能的影响?接受性指纸张表面在印刷过程中在印刷机上压印瞬间接收转移油墨的能力。
吸收性是指纸张对油墨的吸收能力。
17 简介油墨脏污实验?①将过量的试验油墨涂于纸张表面;②让油墨在纸面保留一定的时间;③用软布或脱脂棉将过量的油墨擦掉;④分别测量脏污区域的反射率与干净纸面的反射率。
二1、绘制纸张的拉伸变形和压缩变形的特性曲线,并说明各阶段的性质2、简介应力松弛的特性、蠕变蠕变是指材料在恒定载荷作用下,变形随时间而增大的过程,是由材料的分子和原子结构的重新调整引起的。
材料在恒定应变下,应力随时间的变化而减小至某个有限值,这一过程称为应力松弛3、简介拉毛、掉毛掉粉在破裂的纸面出现不连续的或连续的未着墨区域的现象称为拉毛掉毛掉粉是指在印刷过程中纸张表面松散粒子的脱落现象。
4、简介纸张的表面强度和临界拉毛速度的定义、影响临界拉毛速度的因素、vvp 值表面强度是指纸张表面纤维、胶料、填料间或纸张表面的涂料粒子间及涂层与纸基间的结合强度。
对于一定的印刷油墨,当油墨的分离力大于纸张的拉毛阻力时,纸面便发生所谓的拉毛现象,因此发生拉毛时印刷速度便间接表示了纸张拉毛阻力的大小,该印刷速度称为临界拉毛速度。
影响临界拉毛速度主要因素有:表面强度(表面强度越大,临界拉毛速度越高);油墨的粘度、厚度以及压力。
对于不同的拉毛油或油墨,尽管相同的纸张,其临界拉毛速度是各不相同的,这就不便于不同纸张之间的相互比较,也难以与实际印刷联系起来,所以用临界拉毛速度与拉毛试验油墨塑性粘度的乘积来度量纸张拉毛组力的大小。
5、简介影响纸张光泽度的因素纸张的光泽度受纸张的微观粗糙度和光学粗糙度的共同影响。
6、简介影响纸张不透明度的因素反射率、纤维原料种类、填料、染料、纸张定量、纸张抄造情况、浆料化学组分以及不同制浆方法7、纸张的表面效率的定义是什么?其对油墨的呈色效果有何影响?测定纸张表面效率有何实际意义?纸张光泽度和吸墨性的综合效应表现为纸张的表面效率。
纸张表面效率对油墨在纸上的色相具有重要作用,印品颜色的强度和色效率随纸张表面效率的增加而提高,而色偏和灰度则随纸张表面效率的增加而降低。
纸张的表面效率是由纸张的光泽度和吸收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掌握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取得相同的颜色再现效果,保证印品质量的稳定。
8、简述纸张的吸湿、脱湿与滞后现象吸湿:湿含量小于其平衡水分的纸页放在空气中时,它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与空气达到平衡。
脱湿:湿含量大于其平衡水分的纸页放在空气中时,它会向空气脱湿,至与空气达到平衡。
滞后现象:同一纸张,在同一温度和同一相对湿度下,吸湿时的吸着水量低于解吸时吸着水量。
9、简述纸张调湿的目的与方法目的:由于纸张具有吸湿性,在印刷前都应对纸张进行了调湿处理,使之与印刷车间的温湿度条件相适应,以适于印刷。
方法:在印刷以前,可以把纸张放在比印刷车间湿度大的空气中预先调节,然后再放到与印刷车间湿度相等的空气中调节,使纸张从高湿度的一面接近平衡,也就是水分的解吸。
10、简述纸张的pH值对印刷质量的影响纸张的酸碱性大小不适,可使某种不耐酸和碱的油墨变色,并影响印迹的干燥性。
偏酸性或弱酸性纸张→印迹干燥速度相对较慢弱碱性或碱性纸张→印迹干燥速度比较快→有利于叠印。
纸张ph值高→油墨干燥快→提高印刷品的光泽11、油墨的组成及各组分的作用分别是什么?色料:赋予油墨颜色,决定油墨的色相、透明度、耐光性等。
连接料:提供油墨的转移传递性能和干燥性能,决定油墨的流变性质、干燥性质、抗水性、光泽度等。
填充料:主要用来减少颜料的用量,降低油墨成本;可以调整油墨的颜色,改善油墨的印刷适性。
助剂:调节油墨的印刷适性12、油墨有哪些类型?按印刷版型分类平版印刷油墨,凹版印刷油墨,凸版印刷油墨,孔版印刷油墨按连结料类型分类树脂型油墨,溶剂型油墨,矿物油型油墨,水性油墨,UV型油墨按干燥形式分类氧化结膜干燥型油墨,挥发干燥型油墨,渗透干燥型油墨,光固干燥型油墨按承印物种类分类书刊纸用墨,新闻纸用墨,塑料薄膜用墨,印铁墨,织物印花墨等特种油墨防伪油墨,发泡油墨,香味油墨,导电油墨,磁性油墨等13、颜料的理化指标有哪些?定义?表达方式?颜料:不溶于水、油或有机溶剂;颜料仅使物体表面着色。
颜料—是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的具有各种颜色的粉末。
表达方式:颜料在连结料和助剂的混合物中,经过充分搅拌、研磨后,固相的颜料分子与液相的连结料分子界面之间相互作用,以细小颗粒状态,分布在连结料中,形成复杂而稳定的胶体结构。
14、填充料的作用是什么?有哪些类型?1、一种着色力很低的白色颜料,调节油墨浓度2、不用于制作白色油墨,而与其他彩色颜料的调色添加物3、调整油墨固体—液体的浓度、流动性、油墨体质、冲淡油墨颜色4、可取代一些高成本颜料,降低油墨成本类型:碳酸钙硫酸钡氢氧化铝铝钡白高岭土等白色固体粉末状物质15、简述连接料的主要成分和作用连结料=油+树脂+(有机)溶剂+辅助材料作用:1、作为颜料的载体,将其很好地分散在连结料中;2、利用其黏度完成印刷转移;3、使油墨在承印物上干燥、固着并成膜;4、其性质决定了油墨的流变性质、干燥性质、抗水性、光泽度等印刷适性。
16、连接料的理化指标有哪些?定义?表达方式?理化指标:粘度、干燥性、色泽、抗水性、酸值、透明度、软化点定义:油墨连结料又称凡立水(Vehicle),是由高分子物质混溶制成的液状物质,在油墨中作为分散介质,是一种具有一定黏度和流动度的液体,但不一定是油质的。
表达方式:使油墨在印刷后形成均匀的薄层,干燥后形成一定强度的膜层17、简述树脂型的连接料的成分及各自的作用树脂——主要的成膜物质,保证了膜层的质量,含量越多,膜层质量越好,固着越快植物油——使膜层柔软有韧性矿物油——树脂的溶剂,其渗透决定了油墨的固着18、各种油墨分别与何种连接料对应?19、辅助剂有哪些类型、各有何作用?粘稠度调整剂:a.明显提高油墨的粘度和稠度——提高油墨的内聚力;b.增加油墨的弹性;c.可防止胶印中的油墨乳化、浮脏和脏版现象;d.会破坏树脂胶印油墨的组成比例,使油墨中的干性植物油含量增多,从而降低树脂胶印油墨的固着和固化速度——即延缓油墨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