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蜜蜂的病敌害及其防治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诊断方法
⒍蜜蜂欧洲幼虫腐臭病诊断方法
利用典型症状诊断 巢房中幼虫移位,扭曲或腐烂于巢房底
死亡病虫日龄—— 4~5 d (无“尖头”状)
病死腐烂虫尸气味——酸臭味 病原染色诊断
将病虫中肠内不透明、白垩色的凝块取出置于载玻片上,按细菌简
单染色法染色,油镜下可见大量病原菌。 (健康幼虫的中肠不容易解剖,而且中肠内容物是棕黄色的。)
第九章 蜜蜂的病敌害及其防治
主要内容
第一节 蜜蜂病害概述 第二节 蜜蜂病害的综合防治方法 第三节 蜜蜂细菌病害 第四节 蜜蜂真菌病害 第五节 蜜蜂病毒病害 第六节 蜜蜂其它传染性病害 第七节 蜜蜂的非传染性病害 第八节 蜜蜂敌害

第一节 蜜蜂病害概述
蜜蜂病害对养蜂业的影响: 造成蜜蜂个体死亡,群势衰弱,或全群灭亡; 不合理的药物治理措施,造成蜂产品中的药 物残留,影响蜂产品的质量。
加强蜂群保温,减小群内温度变化幅度
保持蜂群内食料充足 取蜜尽可能不带子脾分离蜂蜜
饲喂蜜蜂时,适当加入蜂药防病
适当断子,切断传染的循环,减少主要传染源
防治方法03
⑵药物治疗
病毒灵 用药量:1 个成人的药量,用于20足框蜂治病 方 法:将药捣碎加入糖浆中饲喂,每天 1 次,7 d 1 个疗程,治疗 3 个疗程。 青霉素(促进蜜蜂清理病虫作用) 用药量及方法同采用病毒灵的 华千斤藤(海南金不换) 用药量:干块根 8~10 g,用于10~15足框蜂治病 方 法:将药熬汤后加入糖浆中饲喂,每天 1 次,7 d 1 个疗程,治疗 3 个疗程 半枝莲 用药量:干草 50 g,用于20~30足框蜂治病 方 法:与采用华千斤藤的相同 中药复方 用药量:五加皮30g、桂枝9g、甘草6g,用于40足框蜂治病 方 法:与采用华千斤藤的相同
蜂群内部 工蜂饲喂活动 蜂群之间: 将病群病的蜜、粉脾或子脾调到健康群 将受病群污染的蜂具未经消毒处理用于健康蜂群 病群工蜂错投到健康群 病群工蜂盗健康群的贮蜜,或健康群工蜂盗病群的贮蜜 将病群与健康群合并 被污染病毒污染的蜜蜂饲料 蜂场之间: 引进带病毒蜂种(种王或蜂群) 蜂场之间健康蜂群与病群间的盗蜂 被病毒污染的蜜蜂饲料 地区之间: 转地放蜂 蜜蜂引种 被病毒污染的蜜蜂饲料
2002年欧盟以氯霉素含量超标为由,终止从
中国进口蜂蜜。虽然2005年初恢复了中国对 欧盟国家的出口,但欧盟成员国对中国蜂蜜 存在排斥心理,在欧洲,受氯霉素事件影响, 中国蜂蜜成为“禁用抗生素”代名词,德国 超市订单中很多大型超市明确表示,不允许 中国蜂蜜或含有中国蜂蜜的混合蜂蜜上架。 因此,加强对蜜蜂病害的研究,控制对药物 的使用对蜂产品的质量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症状(虫龄)
⒋囊状幼虫病的症状——发病虫龄
发病虫龄 1~2 d 幼虫易感病,潜伏期 5~6 d , 5~6 d 时大量死亡。
发病规律
⒌囊状幼虫病的发病规律
发病虫龄 1~2 d 幼虫易感病,潜伏期5~6 d , 5~6 d 时大量死亡。 发病高峰期 一般情况,1 年只有 1 个发病高峰,即越冬后蜂王重新产卵起开始发病, 3、4月份则是高峰期,进入夏季病害明显减轻并自愈。 南方秋末初冬多雨年份,11~12月份环境类似早春,则可见病虫,是 该病的第 2 个发病高峰期。 外界环境因素与病害消长 气候变化大,温湿度不稳定,蜂群处在繁殖期易发病 气温低,昼夜温差大,蜂群保温差易发病(幼虫受冻) 缺乏食料,幼虫营养不足,抗逆力下降也易发病 夏、秋季气温较稳定,天气干燥疾病自然好转
世界分布图
⒉蜜蜂欧洲幼虫腐臭病世界分布图
病原01
⒉蜜蜂欧洲幼虫腐臭病病原
蜂房球菌(Mellisocuccus Pluton) 菌体形态:披针形,直径 0.5~1 μm,革兰氏染色阳性,常结成链状
或成簇排列。
培养特性:在一般培养基及好气的培养条件下,该菌不生长。 次 生 菌: 感病的蜜蜂幼虫有许多次生菌,它能加速幼虫的死亡。
1965~1967年, 美国的 Lee 和 Furgala 从被感染的幼虫组织中和注射了提 纯病毒悬液的成蜂组织中通过超薄切片的方法,找到了病毒粒子 近年,研究表明病毒可侵染幼虫和成蜂的许多组织 囊状幼虫病最早在美国发现后, 现已在加拿大、 澳大利亚、 丹麦 、英国、 瑞典、法国、原苏联、埃及、新西兰、新几内亚、中国等几乎全世界的养蜂国家
一、检疫
二、饲养管理技术防治方法和抗病蜂种的选
育 三、生物防治 四、药物防治 五、蜂场消毒
第三节 蜜蜂细菌病
一、美洲幼虫腐臭病 1.病原 幼虫芽孢杆菌(Bacillus larvae),革兰氏阳性菌。 2.流行病学 感染机制:幼虫的消化道 饲料 巢脾 人工的调脾 雄蜂或盗蜂
病毒的全基因组; 我国发生的主要病毒病有: 囊状幼虫病; 蜜蜂麻痹病;
世界发生简况
一、蜜蜂囊状幼虫病 ⒈发生简况
1913、1917年,美国的 White 首次确定囊状幼虫病是病毒病 1949年,美国的 Steinhaus、 Brack、 大小和形状 Svobodo等人首次报道了病毒粒子的
1963~1964年,美国的 Bailey、Gibbs 和 Wooods 作了鉴定性研究
诊断方法
⒎囊状幼虫病的诊断方法
利用典型症状诊断 死亡病虫日龄——5~6 d 死亡的幼虫呈“尖头”状 镊起内部已液化的虫尸,呈“囊”状 病原诊断
防治方法01
⒏囊状幼虫病的防治方法
⑴加强饲养管理
⑵药物治疗
防治方法02
⑴加强饲养管理
选用抗病蜂种
采用新王,提高蜜蜂的质量和抗病力
保持蜂团密集,提高蜂群的保温能力 饲养强群,提高蜂群的抗逆能力
四、蜜蜂副伤寒病 病原: 蜜蜂哈夫尼肠杆菌; 症状: 蜜蜂腹部膨大,腹泻;巢门处散发出难闻气味, 蜜蜂 肠道呈灰白色,充满深棕色稀糊状粪便。 诊断: 观察症状,结合镜检生化鉴定。 治疗:土霉素、氟哌酸。
第四节 蜜蜂真菌病害
一、白垩病 病原: 蜜蜂子囊球菌(Ascophaera apis) 流行病学: 多发于多雨潮湿、温度变化大的春季或初夏; 通过子囊孢子传播,被污染的饲料为主要的污染源。 症状: 老熟幼虫或封盖有虫死亡;幼虫死后失水干缩, 变硬,体表被白色粉笔样的物质覆盖,后变黑色。
白垩病的诊断方法: 1)根据症状判断Fra Baidu bibliotek 2)镜检

防治方法: 1)加强蜂群管理,不用来路不明的食物; 2)更换蜂箱和巢脾; 3)制霉菌素治疗。
二、蜜蜂黄曲霉病 病原:黄曲霉菌 流行病学 危害症状 诊断方法 防治方法
第五节 蜜蜂病毒病害
能侵染蜜蜂的病毒有18种;已经获得了5种
常见次生菌:
龙瑞狄斯杆菌(Buctrium eurydice) ,革兰氏染色阴性 粪链球菌(Streptococcus faecalis),生长结果引起酸味 蜂房芽孢杆菌(B.alvei),菌体杆状,革兰氏染色阳性
症状
⒊蜜蜂欧洲幼虫腐臭病症状
发病虫龄 小于2 d 的幼虫易感染,病虫一般在4~5 d死亡 病虫体色变化 乳白色(正常) 淡黄色 黄色 浅褐色 塌陷 黑褐色 扭曲
发现。病害发生的早期曾广泛流行过,造成很大的损失。但近年来病害有减轻的
趋势。
世界发生图
⒈蜜蜂囊状幼虫病的发生简况
中国发生简况
⒉中蜂囊状幼虫病的发生简况
1971年冬,广东省佛冈、从化、增城等地首先发生中蜂囊状幼虫病, 次年广东全省流行。其后,很快蔓延到福建、江苏、江西、浙江、安徽、 湖南、四川、青海、贵州等省,现已蔓延到全国的中蜂饲养区。 病害在新区爆发时,传染速度极快,危害性很大,可造成30%~90% 的蜂群损失。老病区某些年份会重新短时间流行。
(与蜂群繁殖高峰期相重叠,即与春繁、秋繁相重叠)
群势与欧幼病 同一条件下,群势小的蜂群发病速度比大蜂群快 (小群保温不良、虫多哺育蜂少饲喂不足、清理虫尸不及) “自愈”现象 大流蜜期病害“自愈”原因: ⒈群内待哺幼虫数量少,幼虫可获得充足的营养,健康发育
⒉极少量病虫被及时清除
传播途径
⒌蜜蜂欧洲幼虫腐臭病传播途径
三、症状 1. 腐烂:幼虫; 2.变色:卵、幼虫、蛹、成虫; 3.畸形:蛹、成虫; 4.“花子” :子脾 四、诊断 1.临床诊断:观察蜜蜂的行为、体态、色泽、发病幼虫的气 味、病蜂尸体的状态等; 2.实验室诊断:对病原物的形态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等;
第二节 蜜蜂病害的综合防治方法
传播途径
⒍囊状幼虫病的传播途径
蜂群内部 工蜂饲喂活动 蜂群之间 将病群病的蜜、粉脾或子脾调到健康群 将受病群污染的蜂具未经消毒处理用于健康蜂群 病群工蜂错投到健康群 病群工蜂盗健康群的贮蜜,或健康群工蜂盗病群的贮蜜 将病群与健康群合并 被污染病毒污染的蜜蜂饲料 蜂场之间 引进带病毒蜂种(种王或蜂群) 蜂场之间健康蜂群与病群间的盗蜂 被病毒污染的蜜蜂饲料 地区之间 转地放蜂 蜜蜂引种 被病毒污染的蜜蜂饲料
防治
⒎蜜蜂欧洲幼虫腐臭病防治方法
⑴加强饲养管理
⑵药物治疗
防治(管理)
⑴加强饲养管理
选用抗病蜂种 采用新王,提高蜜蜂的质量和抗病力
保持蜂团密集,提高蜂群的保温能力
饲养强群,提高蜂群的抗逆能力 加强蜂群保温,减小群内温度变化幅度 保持蜂群内食料充足 取蜜尽可能不带子脾分离蜂蜜 饲喂蜜蜂时,适当加入蜂药防病 适当断子,切断传染的循环,减少主要传染源
4. 诊断 (1)根据症状诊断; (2)微生物学检验; 5. 防治方法 (1)清除病原,阻断传染源; (2)药物治疗:四环素、红霉素、土霉素、 链霉素等。
发生情况
二、欧洲幼虫腐臭病
⒈蜜蜂欧洲幼虫腐臭病发生简况
欧洲幼虫腐臭病(European foulbrood)是一种蜜蜂 幼虫病害,该病于1885年首次报道,目前几乎广泛发生于 世界所有的养蜂国家。 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初在广东省首先发现,20世纪 60年代初南方诸省相继出现病害,随后则蔓延全国。 蜜蜂欧洲幼虫腐臭病不仅西方蜜蜂感染,东方蜜蜂也 感染,特别是中蜂发病比西方蜜蜂严重。
防治(药物)
⑵药物治疗
土霉素
用药量:1 个成人的药量,用于20足框蜂治病
方 法:将药捣碎加入糖浆中饲喂,每天 1 次,7 d 治疗 3 个疗程 青霉素 用药量及方法同采用病毒灵的 四环素 用药量及方法同采用病毒灵的 1 个疗程,
三、蜜蜂败血病 病原:蜜蜂败血杆菌; 流行病学 危害症状 诊断方法 防治方法
虫体形态变化
饱满虫体 腐烂 死亡虫体气味 虫体腐烂时有难闻的酸臭味 子脾情况 病害严重时,巢脾上“花子”严重 失去肥胖状态(气管明显) 干枯(无粘性,易清除的鳞片)
长期只见卵、虫不见封盖子
流行规律
⒋蜜蜂欧洲幼虫腐臭病流行规律
发病高峰
南方发病高峰:3月初到4月中,即油菜花期到荔枝花期 8月下到10月初
西蜂病原
⒊蜜蜂囊状幼虫病的病原
囊状幼虫病毒 (Sacbrood virus,SBV) 病毒粒子无囊膜,核衣壳为正二十面体对称。 病毒粒子直径为 30 nm,沉降系数为160s,浮密 度(CsCI)为1.35g/ml(PH 7.0~9.0,< 4.0时 不稳定),基因组份为单链RNA,分子量为 2.8 × 106道尔顿,碱基比为A:C:G:U=32.1:17.9: 19.1:30.9。 蛋白质衣壳由三种蛋白质构成,分 子量分别为26、28、31 × 103道尔顿。

3.症状
幼虫被感染后,在封盖后3~4天死亡,病虫体 色变化明显,逐渐由正常的珍珠白变黄、淡褐色、 褐色、直至黑褐色,病死的幼虫表皮很薄,易破, 腐烂的幼虫尸体具有黏性,有鱼腥臭味,用镊子挑 取,课拉成2 ~3cm长的细丝;
病虫尸体干枯后,呈黑色鳞片状,紧贴于巢房 壁的斜下方,工蜂很难清除; 封盖巢房形成“花子”现象。
一、蜜蜂病害的概念和分类
侵染性病害:
由病毒、细菌、真菌等多种微生物引起的 病害,如:蜜蜂麻痹病、白垩病、美洲幼虫 腐臭病、欧洲幼虫腐臭病等; 侵袭性病害: 由寄生物引起的病害,如:蜂螨、蜂虱。 孢子虫等。
二、蜜蜂病害的传播途径
群内传播
病原物在蜂群内各个体间传播;一旦发现 有较为严重的蜂群,应及时隔离治疗; 群间传播 病原物在蜂群之间传播: 盗蜂、雄蜂传播 采集同一蜜粉源、水源 人为换脾,混用蜂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