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宏观经济13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史彦龙 沧州师范学院摘要:近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亟需引起国家的重视和关注。
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希望能为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提供理论方面的借鉴。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文化建设;城市化进程中图分类号: F320.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24-0013-01新农村建设是五大发展理念中协调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要求。
当前我国农村仍存在剩余劳动力较多、农民就业难度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对新农村建设造成了严重的阻碍。
因此,亟需分析农村当前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途径,以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开展。
一、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剩余劳动力较多我国是农业大国,经过多年的积淀,农村积累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随着城乡二元结构的破除,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但是农民所占的比重仍然较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困难重重。
当前,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仍存在很多障碍,农民的就业矛盾已经显现。
与此同时,我国在劳动力流动方面仍缺少相应的制度支撑,缺少促进农民就业的途径和体系,就业市场的建设严重滞后,不能发挥中介机构在促进农村人口就业方面的应有作用,最终导致了农村劳动力的供过于求。
2.农民综合素质偏低调查显示,农村劳动力中拥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仅占八分之一,偏远地区的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更低。
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已经对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造成了严重阻碍,这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首先,农村的基础教育相对滞后,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提升缓慢;其次,农村的职业教育滞后,农村的青少年不能投入到农村生产活动中去;再次,农村的成人继续教育滞后,不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和农村现代化建设。
3.基础设施较为薄弱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较为落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经营和管理活动相对粗放,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缓慢。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新农村建设是国家相继推出的一项重大扶贫政策,旨在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然而,随着新农村建设实践的深入,一些问题也逐渐浮现出来。
本文将围绕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展开讨论。
一、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1. 基础设施落后在新农村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的一环。
然而,在一些地区,农村基础设施仍然十分落后。
比如,部分村庄的道路狭窄、坑洼,给农村交通带来了不便;部分农村缺乏供水、供电等设施,限制了农村发展的潜力。
2. 农业生产不足新农村建设以农业生产的技术更新和现代化为目标,但是,一些地区的农业生产依然存在严重问题。
例如,少数农村缺乏先进耕作和农产品加工技术,导致农产品生产不足,还有一些地区,由于缺乏有效的耕地利用和农业技术支持,导致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自然环境问题,严重损害了农民的收入。
3. 城乡差距扩大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之一就是缩小城乡差距,但在实际操作中,这种差距反而进一步扩大了。
首先,城市与乡村的收入和教育水平等方面的差距扩大;其次,新农村建设在“乡村振兴” 政策的背景下,许多城市经济成为了支配农村经济的主导力量,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城乡差距。
4. 农民参与程度低新农村建设应该是从农民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出发,实现农村全面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但是,由于政策制定和执行的不足,以及农村社会基础设施投放和农业生产技术更新等方面的不足,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存在较大的差异,致使他们的意愿未能得到充分体现。
二、对策1. 坚持科技创新科技是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驱动力,是新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基础。
在科技创新方面,需要强化农业技术研究,大力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打造农业龙头企业,改变现有的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充分利用科技创新手段帮助农民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转型发展的基础,必须重视它的建设和改造。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政府需要贡献更多投入,设立更多专项基金,以加快农村道路、供水、排污、燃气、网络和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新农村建设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新农村建设成为了农村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
新农村建设旨在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
然而,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并采取有效的对策加以解决。
一、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相对薄弱,如道路交通、水电供应、通信网络等方面存在不足。
许多农村道路狭窄、崎岖不平,影响了农产品的运输和农民的出行;一些农村地区水电供应不稳定,通信网络覆盖不全,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农村产业发展单一农村产业结构单一,主要依赖传统的农业种植和养殖,附加值低,抗风险能力弱。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不足,缺乏品牌和市场竞争力。
农村旅游业等新兴产业发展缓慢,未能充分发挥农村的资源优势。
3、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一些农村地区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过度开发和滥用资源,导致水土流失、土壤污染、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农村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4、农村劳动力流失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导致农村劳动力短缺,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使得农村发展缺乏活力和创新。
留守在农村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他们在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方面的能力有限。
5、农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农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简陋,导致农村学生接受教育的质量不高。
农村医疗条件差,医疗设备陈旧,医护人员短缺,难以满足农民的医疗需求。
农村文化体育设施不足,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相对单调。
6、资金投入不足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目前农村发展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投入和农民自筹,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
资金的短缺限制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公共服务的改善。
7、农民主体意识不强在新农村建设中,一些农民存在“等、靠、要”的思想,缺乏主动参与的意识和积极性。
新农村建设规划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新农村建设规划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1. 引言1.1 新农村建设规划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在新时代下,我国农村建设规划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推动新农村建设取得持续发展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课题。
新农村建设规划中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规划不合理、资金短缺和生态环境保护不足等方面。
规划不合理导致了一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布局不合理,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效果;资金短缺限制了新农村建设的进展,导致一些项目无法落地;生态环境保护不足使得一些农村地区环境恶化,影响了农民的生活品质。
为了解决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
要强化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确保规划符合农村实际情况,切实解决农民的生产生活需求;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确保新农村建设项目顺利实施,落地生根;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结合,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
通过采取这些对策,我们可以推动新农村建设规划取得可持续发展,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实现农村全面建设与振兴。
2. 正文2.1 现阶段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规划不合理、资金短缺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不足。
规划不合理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大障碍,一些地方缺乏系统性和前瞻性,导致规划实施效果不明显。
资金短缺也是制约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部分地区因资金紧缺而无法实现规划目标,影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生活水平改善。
生态环境保护不足也是一个严重问题,一些地方为了经济发展而牺牲生态环境,导致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恶化。
针对以上问题,需要推动新农村建设规划更科学、更符合实际情况。
政府应该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引导社会资金投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结合,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好乡村的自然环境,实现新农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
通过有效的对策,可以解决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可持续发展。
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一环,旨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然而,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就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其原因。
一、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新农村建设需要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持,涉及到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方面。
然而,在一些地方,由于资金紧张、规划不足等原因,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严重不足的情况。
这使得新农村建设无法充分展开,影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农村产业结构单一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一些地方,农村产业主要集中在传统农业领域,缺乏多样化的产业支撑。
这使得农民的收入来源单一,难以实现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也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三、农民素质不高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对于新农村建设至关重要。
然而,在一些地方,农民的教育水平相对较低,文化素质有待提高。
这导致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整体较低,难以适应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需求,也限制了新农村建设的进展。
四、政策扶持不到位政策扶持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素之一。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一些政策扶持并不到位。
有的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着漏洞和不完善的地方,使得一些农村地区无法充分享受到政策红利,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效果。
五、农村环境治理不力农村环境治理是新农村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但现实中,一些农村地区环境管理工作不到位,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等问题依然存在。
这不仅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对农村整体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
以上是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的几个主要原因,需要政府、社会和农民共同努力,共同解决。
希望通过对问题原因的深入分析,可以为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新农村建设的基础设施问题与解决方案
新农村建设的基础设施问题与解决方案近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基础设施问题。
本文将从道路交通、电力供应、水资源、通信网络、教育和医疗等方面,展开探讨新农村基础设施问题的现状及解决方案。
一、道路交通问题新农村基础设施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道路交通不便。
由于地理条件和资金限制,许多农村地区的道路狭窄、坑洼且不畅通,给农村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不便。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修建农村公路,改善交通条件。
同时,农村公交也应加强,解决农民出行难题。
二、电力供应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电力供应问题较为突出。
由于农村地区电网设施滞后,供电不稳定,给农村居民的家庭生活以及农业生产带来了许多不便。
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加大对农村电网建设的投资力度,提高电网设备的质量和容量,确保农村地区的电力供应稳定可靠。
三、水资源问题水资源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另一个关键问题。
目前,许多农村地区存在着水资源紧缺、水质不过关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农田灌溉、人民饮水等方面的发展。
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综合规划水资源,在农村地区修建水利工程,扩大用水面积。
同时,加强农村供水系统的管理和维护,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通信网络问题在信息化时代,良好的通信网络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
但是,当前农村地区的通信网络普遍薄弱,限制了信息传递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强对农村通信网络的建设,增加农村网络覆盖面积,提高通信质量。
同时,还需要普及农村居民的网络素质,提高他们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
五、教育问题农村教育是新农村建设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然而,由于基础设施条件的限制,许多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较为匮乏,影响了农村孩子们的受教育机会。
要解决这一问题,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教育设施和条件,提高教师的水平。
同时,还可以推广远程教育,通过互联网等技术手段,让农村孩子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新农村建设规划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新农村建设规划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当前的重点工作之一,旨在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民生活质量。
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
新农村建设中存在资金来源困难的问题。
农村财力相对有限,无法满足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
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是加大财政投入,通过政府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
可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建设,引导企业和个人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扩大资金来源。
新农村建设中存在土地管理问题。
由于土地流转问题和土地使用权不明确等方面存在困扰,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推进。
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是加强土地制度改革,明确农民的土地使用权,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土地流转,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土地支持。
新农村建设中存在农民素质低下的问题。
部分农民缺乏现代化管理和经营方式的知识,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是开展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培养农民创业精神和市场意识,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第四,新农村建设中存在农村基础设施滞后的问题。
部分农村地区的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条件较差,不利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
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特别是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改善农村交通、供水、供电等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第五,新农村建设中存在农村环境污染问题。
部分农村地区存在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使用,水质和土壤质量下降,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农民的健康。
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是加强农业生产的环保意识,推广有机农业和循环农业,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建立农业环保制度,保护农村环境。
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较为复杂,需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通过加大财政投入、改革土地制度、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推动农业的环保发展,我们可以使新农村建设取得更好的成果,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新农村建设旨在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民生活水平、推动农业发展。
然而,在实施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农民生活、农业结构、农业科技、农村教育、农村医疗、土地问题、农村治理和政策扶持等方面,探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经济发展问题新农村建设中的经济发展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农民收入低等。
由于长期以来农村地区依赖农业经济,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民收入水平普遍偏低。
对策:在新农村建设中,应推动农村产业多元化发展,引导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培育和发展农村新兴产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同时,加强农村金融支持,为农民提供创业贷款、信用贷款等,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二、环境保护问题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保护问题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非法垄断、过度使用农药和化肥等。
这些问题不仅破坏了农田的生态环境,还对农产品的质量产生了影响。
对策:加强农业生产管理,加强对农药和化肥的监管,鼓励农民采用生态农业的方式,减少对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同时,完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对农民采取环保措施的行为给予奖励,推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三、农民生活问题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生活问题主要表现为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公共服务不足等。
由于农村基础设施的滞后,农民在生活、出行、教育、医疗等方面受到了限制。
对策: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完善农村道路、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设施,提高农民的生活条件。
同时,加强农村公共服务的提供,建设更多的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以满足农民的需求。
四、农业结构问题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业结构问题主要表现为传统农业占比过高、农业产业链缺乏完善等。
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需求,农业产业链的薄弱环节也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对策:积极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引导农民从事高效种植、养殖等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新农村建设的优化与调整策略研究
新农村建设的优化与调整策略研究一、背景介绍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村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为了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新农村建设成为了当前的重点之一。
然而,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也面临一些问题,需要优化与调整策略。
二、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当前的新农村建设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一些农村地区的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无法满足农村居民的基本需求。
2. 产业结构单一:一些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过于单一,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缺乏多样化的经济发展途径。
3. 人才流失问题:由于农村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一些有才华的年轻人流失到城市,导致人才不足,制约了农村的发展。
4. 乡村文化衰退:传统的乡村文化逐渐消失,一些乡贤文化、民俗文化等没有得到有效的传承和发展。
三、优化与调整策略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了解决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增加对农村地区的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
2. 加强基础设施管理与维护:完善基础设施的管理和维护机制,确保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和长久使用。
四、优化与调整策略二:促进农村多元化产业发展为了解决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鼓励农民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业种植和养殖规模化、专业化。
2. 发展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利用乡村的优美环境和丰富资源,发展乡村旅游、特色农产品加工等新兴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五、优化与调整策略三:吸引人才回流乡村为了解决人才流失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提供良好的教育、医疗等服务,吸引优秀的人才回流乡村。
2. 鼓励创业就业:提供创业支持政策,吸引有创业意愿的人才回到乡村发展,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六、优化与调整策略四:加强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为了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建立乡村文化研究机构:设立乡村文化研究机构,对乡村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和记录,为乡村文化的传承提供理论支持。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有哪些1.1村庄规划不够全面科学,不能有效发挥引领指导作用,有些镇村没有把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摆上应有的位置,对规划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导致规划编制不全面、不科学。
一是重中长期规划,轻短期规划和年度计划。
虽然制定了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但新农村分阶段建设的规划还不够明晰具体,对村容村貌建设要达到什么要求、生产发展要达到什么程度、生活宽裕要达到什么水平等,都缺乏具体的量化标准。
二是重局部规划,轻整体规划。
有的镇只重视某个村某个点的规划,而对全村甚至全镇新农村规划缺少通盘考虑。
同时,有的村规划起点低、水平低、层次低,质量不高,缺乏科学性、指导性。
据调查,有的村规划生搬硬套其他村,不能体现自身特色;有的村规划与全县及所在镇的发展规划、村镇建设规划、土地使用规划等不相衔接,存在重复建设、投资浪费的隐患;有的村即使有了规划,但由于镇领导的更换和干预,随意变动,不严格执行规划,影响了规划的严肃性;还有不少村对新农村建设的规划没有考虑,存在“跟着感觉走”的情况,不利于面上实施,导致不少村居只见新楼房、不见新村庄。
1.2农民主体作用发挥不强,存在政府包办代替的现象在基层,有的农民由于在思想认识上对新农村建设存在偏差,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内容和措施认识不够,对新农村建设仅仅是寄希望于上面有资金下来,村民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较为严重,在许多新农村建设点上普遍存在政府包办代替现象,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
1.3基层干部对新农村建设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一是“简单化”。
重硬件、轻软件,重规划、轻执行,重建设、轻管理,对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认识不足。
二是“片面化”。
以偏概全,只注重形式,将新农村建设等同于“新村”建设,少数基层干部过度热衷于新村庄建设,乐于村庄建设的外观,过分强调村容村貌的整洁,甚至把建了几栋楼房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成功典型,以村庄楼房多寡来衡量新农村建设的成效,严重忽视了全面发展,忽视了在公共服务、精神风貌、科技教育建设等方面开展工作。
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一、前言新农村建设作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举措。
然而,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将从农村土地流转、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居民收入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农村环境治理、农田水利建设、农产品加工与物流、农村金融服务、农村文化与教育、农村人才流失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农村土地流转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实际操作中,土地经营主体的选择问题、土地承包期限和土地流转市场的制度不成熟等问题都亟待解决。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当加强农村土地产权保护,确保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建立健全土地租赁市场,提供土地流转的信息服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土地流转的交易行为。
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是新农村建设中的另一个关键问题。
当前,农村地区的道路、供水、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不仅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也影响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加强基础设施规划和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完善基础设施运营和维护机制,确保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
四、农村居民收入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增加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之一。
当前,农村居民的收入主要以农业生产和传统农村经济为主,缺乏多元化的收入来源。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加强农村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市场竞争力;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
五、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问题是新农村建设中的另一个关键问题。
当前,农村地区的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加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公共服务机构的建设和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管理机制,提高服务效率。
新农村建设的难点及对策
新农村建设的难点及对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农村建设作为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任务,面临着许多难点。
本文将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村教育医疗水平、培育乡村产业、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基础设施的不足是新农村建设的一大难点。
许多农村地区缺乏电力、道路、供水、通讯等基本设施,制约了农村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度,确保农村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
二、提高农村教育医疗水平农村的教育和医疗水平相对较低,是新农村建设的另一个难点。
农村学校设施简陋,师资力量不足,医疗资源匮乏,农民的教育和医疗需求得不到满足。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加大对农村教育和医疗的投入,提高农村学校和医院的设施水平,同时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师和医生到农村工作。
三、培育乡村产业农村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发展滞后是新农村建设的难点之一。
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因此,应该积极发展农村乡村旅游、乡村特色产业等新兴产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四、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农村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浪费严重是新农村建设的又一个难点。
农村垃圾处理、农村排污、农业化肥农药的使用等问题都亟待解决。
应该加强环境保护意识,优化农业生产方式,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减少农村环境污染。
五、推进农村社会治理农村社会治理混乱,乱象频发是新农村建设的又一难点。
在农村,群众对治安、环境卫生等问题较为关注。
因此,应该加强对农村社会治理的力度,建立健全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提高农村社会管理能力。
六、加大农村金融支持力度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支持力度不足是新农村建设的难点之一。
农民缺乏获得贷款的渠道,无法支持农村农业生产的发展。
应该加大农村金融支持力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为农村提供更多金融支持。
七、加强农村人才培养农村人才缺乏,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是新农村建设的难点之一。
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 0 1年第 5期
农村 经济 学
新 农 村建 设 中存 在 的 问题 及对 策
黄 跃 云
( 内蒙 古 兴安 职 业 技 术学 院 , 内蒙 古 呼 和浩 特 1 7 0 ) 3 4 0
摘要
分 析 了新 农 村 建 设 中 存 在 的 问题 , 出 了发 展 对 策 , 括 科 学 规 划 新 农 村 建 设 、 强 农 村 基 层 组 织 建 设 、 强 农 村 基 础 设 施 建 提 包 加 加
来 , 地 新 农 村 建 设 的效 应 开 始 凸 显 , 村 公 路 、 利 设施 各 农 水 都 得 到 很 大 改 善 。但 是 有 些 地 方 在 新 农 村 建 设 的 认 识 和 实 践 中 还 存 在 诸 多 问 题 【]现 将 其 中 存 在 的 问 题 及 对 策 总 结 1。 - 2
要想 上 规模 都得 需 要大 量 的 资金 投人 , 农民 资 金 不足 , 只能
干 着 急 , 信 用 社 给 农 民 提 供 的 贷 款 有 限 , 足 不 了 农 民 的 而 满 需求 。
1 . 部分 村干 部依 赖 思想 严重 . 民 文化素 质低 3 村
建设 新农 村 , 投入 是 关键 , 府 是 主导 , 政 农民 是 主体 。 要 积 极探 索 建 立 “ 级政 府 拨 一 点 , 农 资 金 捆一 点 , 益 群 各 涉 受
搞 形 象 工程 、 绩 工程 , 以 前 很 好 的绿 化 铲掉 重新 绿 化 ; 政 将 本来 应该 先 改水 后 修路 , 有 的 村修 好 了路 再刨 开 ; 些行 但 这
其 重 点 : 是 大 力 加 强 农 田水 利 设 施 建 设 。 一 目前 很 多 地 方
新农村建设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
新农村建设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新农村建设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话题。
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它直接关系到乡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城乡差距的缩小。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的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一、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的意义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改善农村的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条件,提高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其次,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能够带动农民增加收入,提高就业率,减少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的现象,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最后,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有助于改善乡村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二、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与问题然而,当前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仍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不便、水电供应不稳定等问题影响了乡村的发展。
其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足,资金不到位,导致乡镇基础设施建设进展缓慢。
再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存在着规划与管理不到位的问题,部分项目规划不合理,建设质量难以保障。
此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受到自然环境、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制约,给建设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三、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解决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的问题,需要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
首先,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落实资金保障,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其次,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引导民间资金投向乡村建设,实现多方共同参与。
此外,还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PPP等方式引入市场机制,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效率和质量。
四、注重基础设施平衡发展,解决“一张脸”问题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平衡发展,解决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一张脸”问题。
乡村振兴发展中农村基础设施的问题与对策
乡村振兴发展中农村基础设施的问题与对策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
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影响着乡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的水平,乡村和城市之间的对接等方面。
然而,当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促进乡村振兴,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首先,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振兴发展的关系密切。
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撑,是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保障。
其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对提升农村生产力、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再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影响着农民生活水平。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因此,要想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
一、加大资金投入。
首先,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
要通过设立专项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等方式增加投入,确保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充分的支持。
同时,要强化资金的使用效益,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确保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
二、加强规划设计。
其次,要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设计。
要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合理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向和重点,确保建设项目合理布局、互相衔接、整体有效。
同时,要注重考虑农村特有的地理环境、人口分布、资源状况等因素,设计符合实际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案。
三、加强项目管理。
再次,要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管理。
要建立健全项目管理机制,加强项目监督和评估,确保项目的实施过程和效果符合预期。
要加强对项目的质量监控,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安全可靠。
同时,要加强对项目的资金使用监督,防止浪费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四、加快建设进度。
此外,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度。
要统筹规划、加快推进、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要注重加强对建设进度的监督,推动各项建设工作有序进行,保证项目建设进度符合规定的时间要求。
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介绍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内容及属性,分析了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只有通过鼓励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运作市场化、民营化,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信贷服务,强化以农民为主体的意识和制度安排,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才能有效解决存在的问题,使我国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长足发展。
关键词: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对策1农村基础设施的内容及属性农村基础设施是指为农村社会生产和农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农村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
它是农村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
农村基础设施一般包括:交通设施、农田水利设施、饮水设施、电力设施、通讯设施、基础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农村文化设施等。
从公共物品的属性来划分,公共物品可以划分为:纯公共物品和俱乐部物品、公共资源性物品。
目前关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几种流行观点有:一是凡是人们迫切需要而社会和市场做不了、做不好和不愿意提供的产品,均是政府的责任[1]。
这一理论从传统的以物品属性来划分政府提供公共产品范围跃至根据需求及供给环境来确定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范围。
但是,其考量标准的模糊性让公共产品与服务在实践中供给主体最优化选择以及相应的责任确定带来了很大的主观随意性,判断标准的量化将能很好地完善这一理论。
二是根据人们需求的公益性程度及需求满足中对政府的依赖程度不同,将公共服务分为基本公共服务和非基本公共服务两类(表1)。
三是根据公共产品与服务的生产者与提供者的不同,将公共产品提供制度安排分为四大类(表2)。
将表1与表2进行比较可知,表2中A 区域即表1中的基本公共服务,主要包括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文化、公共安全、环境保护等;C区域对应表1中准基本公共服务;B、D对应经营性公共服务。
A区域、C区域主要是政府自己生产不可能或效率较低的领域,如自来水设施、农田水利设施、通讯设施、交通设施等。
浅析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浅析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摘要: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
本文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针对这几个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问题;建议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
新农村建设己轰轰烈烈地搞了几年, 虽然成果显现, 但也存在的一定的问题,本人在调研和查询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政策法规,提出了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一)对新农村建设认识上有偏差。
在调研中发现一些村庄的农民经常这样说:“村里搞新农村建设,要求粉刷墙壁,家家户户都要清洁美化。
村里要规划建设新房,有钱的都陆续建起了新房子。
可我们没有钱啊?就算政府可以提供贷款,我们又怎么还啊?新农村到底是啥样子啊?”这可能代表了很多农民的心声,也造成了许多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冷淡。
但为什么这样呢?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大家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有偏差。
具体如下,一是少数乡镇、村干部对于新农村建设存在模糊认识,思想上希望立竿见影、早见实效,期望两三年工夫就能建成新农村。
二是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概念认识模糊,认为新农村建设是政府工程,缺乏主观能动性,“等、要、靠”思想严重,存在过分依赖于政府投入的不良倾向。
三是乡镇和相关部门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虽然高,但是缺乏引导和激发农民加快发展生产、建设家园的有效措施。
(二)过分追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经济缺乏产业支柱。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重要条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手段,但它必须建立在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如果一个村庄的经济不发展,而过分强调和追求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势必要给农民增加负担。
在调查中发现很多村人多地少,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基础设施的建设也较落后。
村庄在新农村建设之初,花了很大力气改善村容村貌和基础设施,虽然政府拨了一部分资金,但很大部分建设费还需村民自己集资解决,这给本来收入就不高的村民增添了不少负担。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也逐渐发展起来,新农村建设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然而,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探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基础设施不完善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基础设施不完善。
许多农村地区缺乏良好的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严重影响着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另外,由于部分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导致了交通不便和信息不畅的情况,制约了农村地区的发展。
针对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我们建议政府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基础设施的完善。
同时,可以引入民间资本,拓宽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渠道,加快项目推进速度,提高建设质量。
二、农村环境污染严重随着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许多农村地区存在着垃圾乱倒、污水横流等环境污染现象,严重破坏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影响了居民的健康。
为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我们建议加强农村环境治理,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污染排放。
可以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加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共同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三、农村产业结构单一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产业结构单一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许多农村地区依然以传统农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存在经济风险较大的情况。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加农民收入来源,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为解决农村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我们建议加强农村产业转型升级,鼓励农民发展多元化经营,引入新技术、新产业,推动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同时,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为农村企业和农民提供更多的扶持和激励措施。
四、农村人才流失严重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才流失问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许多优秀的农村青年选择到城市工作生活,导致农村地区人才匮乏,影响了农村的发展和建设。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新农村建设,作为全党和各级政府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工作的重点,摆上了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工作人员的重要工作议事日程。
按照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围绕着生产发展、生活宽余、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要求,在全县范围内认真、扎实地开展了新农村建设活动。
一、我县新农村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和全国、全省、全市其他地方一样,我县的新农村建设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受历史条件和环境因素制约,村庄规划改造难度大。
主要表现在:一是村庄规划晚。
截止到20xx年,全县333个行政村只有173个村有规划。
我县的大多数村存在的房屋建设标准高矮、宽窄、方向不一,宅基地乱占,街道不整齐,甚至没有一条象样的街道等等,都是因为缺少规划或者不按规划建设造成的。
二是村庄建设不按规划执行。
即使有了村庄规划,但规划型同虚设、不按规划建设的村庄非常普遍,任意占宅基,想在那里盖就在那里盖,想盖多大就盖多大,想盖多高就盖多高,还有多占宅基地的问题等,严重影响了村庄的面貌。
三是人口流动造成村内闲置房。
有些家庭,人员长期在外居住,或打工、或经商、或种地,房屋及院子长期无人管理,杂草丛生,房屋、院墙破旧。
四是一些传统的不良生活方式造成了房前屋后、房内房外脏、乱、差。
五是房台村人均住房面积小。
我县沿黄河大堤的房台村,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为治理黄河而由国家投资集中搬迁建设的,已经有三十年左右的历史,房屋破旧、面积窄小,已经非常不适合现在的生活需求。
据了解,这些房台村每户院落的面积是160平米,正房面积只有51个平方。
这样的村在我县所占的比例很大,全市共有5万左右的人口,我县就占了56个村、8421户的3.5万人,房台村人口数占了我县农村人口总数的五分之一左右。
六是村庄小而分散。
全县333个行政村中,100户以下的村有125个,其中最小的村仅有49口人。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乡村振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但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对策应对。
首先,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落后。
尽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文化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农村文化教育水平较低,农村居民精神文明水平普遍落后。
同时,由于部分农村居民未能改变传统观念,把经济发展放在首位,而忽视了文化精神建设,使得农村文化精神建设情况更加复杂。
其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尽管中央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但由于资金筹集不足,特别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所需要的资金投入较大,大多数农村地区仍然缺乏基础设施建设,例如公路、通信、电力、水电等,这些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
此外,农村用地管理不善。
近年来,随着人口规模的不断增加,农村土地利用率不断上升,农村用地管理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土地分配混乱、地价收费高昂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并给农民和农村居民带来不便。
此外,农村人口结构失衡,人口流失加剧。
城乡融合发展的大潮淹没了农村,农村在发展中失去了竞争力,农民和农村居民贫穷落后,大量农民和农村居民外出务工,造成农村人口结构失衡,农村空心化现象日益加剧。
总而言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对策应对。
首先,要加强文化教育,提高农村居民的精神文明水平;其次,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第三,要加强农村用地管理,改善农村用地管理;最后,要加大对农村空心化地区的扶持力度,鼓励农民和农村居民留守乡村,促进乡村振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将公共产品提供制度安排分为四大类(表 2)。
表1
公共服务分类[2]
政府依照法律法规,为保障社会全体成员基本
基本公共服务 社会权利、基础性的社会福利水平,必须向全体
居民均等地提供的社会公共服务。
为保障社会整体福利水平所必需的同时,又可以
非 基 本
引入市场机制提供或运营的,但由于政府社会公 准基本公共服务 共服务、定位等原因而没有盈利空间或盈利空间
2009 年第 19 期
新农村建设
对兰州市涉农群体性事件的若干思考
徐向素 (中共兰州市委党校,甘肃兰州 730000) 摘要:通过对兰州市涉农群体性事件主要特点和原因的分析,提出预防、化解涉农群体性事件要坚持不懈地开展社会 主义农村法治文化建设工作,努力探索农村经济发展壮大的新路,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增强农村干 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能力,切实抓好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班子建设。 关键词:兰州市;涉农群体性事件;思考
通设施、农田水利设施、饮水设施、电力设施、通讯设施、 来水设施、农田水利设施、通讯设施、交通设施等。因 B、D
基础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农村文化设施等。
区域的公共产品在我国目前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和东部
从公共物品的属性来划分,公共物品可以划分为: 较发达农村地区,且完全属于差异性需求,本文不作讨论。
06 农业科技与信息
易成本”。为了加强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008 年 2 月 份 ,国 务 院 出 台 了《国 务 院 农 村 综 合 改 革 工 作 组 、财 政 部、农业部关于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 补试点工作的通知 》。毋庸置疑,一事一议制度充分发挥 了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由 于政策宣传不到位,导致信息不对称,再加上政府在整 个运行过程中有着政治上和经济上的主动权(政府奖补 实际上决定了工程项目的通过),作为经济人的政府有 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的倾向,导致出现了类似新型医 疗合作制度推行过程中的“套资”冲动和“钓鱼”工程,使 政策执行出现偏差。二是我国民间资本参与农村公共产 品的提供缺乏操作性强的制度支持与保障。国家对民间 资本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其他公共产品与服务的 提 供 往 往 采 用“ 定 性 ”性 规 定 ,如 鼓 励 、提 倡 、加 大 等 措 辞,缺乏民间资本进入许可、优惠政策、市场银行融资、 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定量性规定,这就导致民间资本发挥 作用的制度导引、辅助、监管机制的整体性缺失。 2.4 基础设施建设中农民的主体地位被忽视 基础设 施建设是一项民生工程,其建设关键在于符合民意。农 民的有效参与是保证农村基础设施符合民意的关键。在 我国目前基础设施建设中,民众的参与性被忽视,造成 民生工程不合民意,社会效益低,甚至有违民意,适得其 反。然而,随着我国公民社会的发育成长,我国农村社会 呈现出阶层化现象。我国农村社会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 阶层:农村农业经营专业户以及乡村工商业个体工业户 阶层;学历较高和老革命阶层;乡镇和村级干部阶层。这 种划分并不排除部分人或家庭可能具有以上几种资源, 但是以上划分仅仅是从社会资源占有的角度划分,实际 上我国农村中大部分地区的大部分人都不占据其中三 种资源,即所谓的“纯农民”或农民工阶层。社会资源分 配的不均衡导致农民在农村建设中的“人微言轻”,再加 上我国农村农民的参与意识整体性不够强,导致农民主 体地位被严重忽视。基础设施建设往往缺乏自下而上的 利益表达机制,造成供给效益低。 3 对策 3.1 农村公共产品与服务主体多元化 根据“谁投资, 谁所有,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明确工程的所有权,放 开经营权,发包使用权。鼓励民间、工商资本和外商资本 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各界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 得工程的所有权或经营权,进行综合开发[6]。基础设施民 营化在我国目前较为流行的模式有“BOT”模式和“PPP” 模式。PPP 模式相较于 BOT 模式的两个优点恰好是农村
体财产所有权、就业权、收益权、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 用权、社会保障权,在政治上涉及知情权、参与权、表达 权与监督权,在思想上涉及价值观和利益观,突出体现 了“利益之争”。尤其是重大工程项目因征地引发的涉农 群体性事件出现大幅度增长。 1.2 涉及主体扩大,计划组织性提高 2009 年 1- 6 月, 主要涉农群体性事件中主体涉及企业的 9 宗、政府各部 门的 9 宗、村干部的 2 宗、乡村基层组织的 2 宗、部队的 1 宗、社会团体的 1 宗。在这种情况下,涉农群体性事件的 主体从原来常见的农民之间扩展到了农民与村干部、农 民与乡村基层组织、农民与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农民 与政府等主体之间;参与人数从过去的十几个发展到几 十个甚至上百个,2009 年上半年就有 3 起涉农群体性事 件参与人数过百。而且,受一个或几个所谓的“带头人”的
标准的量化将能很好地完善这一理论。二是根据人们需 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我国农村的公共服务需求随着
求的公益性程度及需求满足中对政府的依赖程度不同, 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பைடு நூலகம்提高将逐步转向较高
将公共服务分为基本公共服务和非基本公共服务两类 层次公共服务(非基本公共服务)。届时,我国农村公共服
(表 1)。三是根据公共产品与服务的生产者与提供者的 务供给可能出现公共服务供给“青黄不接”的结构性困
纯公共物品和俱乐部物品、公共资源性物品。目前关于 2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的状况与问题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几种流行观点有:一是凡是人们迫 2.1 现状 目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农村交通、电
切需要而社会和市场做不了、做不好和不愿意提供的产 力、通信、医疗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文化体育、
品,均是政府的责任 [1]。这一理论从传统的以物品属性来 环境卫生、市场建设等方面供给严重不足。其中虽然有些
* 基金项目:2008 年延安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农业科技与信息 05
新农村建设
2009 年第 19 期
金方面,据统计,目前乡村负债的 15.20%~25.80%是由 旨在促进农村建设的中央支农资金造成的,在现有政策 不改变的情况下,情况有可能进一步恶化[5]。配套资金问 题是基层政府的财权与事权不统一,全国性公共产品与 地方性公共产品、跨地区性公共产品的供给责任划分不 明确以及“行政软强制”的综合产物。尤其是在经济发展 放缓的情况下,中央转移支付的地方配套资金更难筹 措。民间资本的利用方面,目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的提供与生产主体基本上由政府承担,民间资本很少涉 足农村基础设施的供给。特别是在表 2 中的 C 区域,市 场供给的效率要大于政府直接生产供给的效率,政府的 越位不仅造成供给效率低,而且造成自身负担过重,影 响 A 区域的产品与服务供给。 2.2.2 运作方式 目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采用 的是政府出资承包给法人,在政府招标过程中,往往是政 府先与法人就项目资金、质量标准、交付期限等协商一 致,接下来,存在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政府先付资金, 法人后建设,政府验收。由于政府担心失去对项目建设的 监控权,政府不愿采用。第二种情况是法人先建设,政府 验收合格后交付资金。由于法人需要足够的资金,而且承 担着“沉淀成本”的风险,法人不愿采用。第三种情况是, 项目开工前按一定比例预付资金,待验收合格后交付剩 余资金。由于其折中了前两种方法,成为最佳途径。但是, 由于双方都以对方承担着“沉淀成本”风险而分享对项目 的控制权。政府的监控权相比较第二种情况会弱化,法人 则会淡化第一种情况下的精益求精。在政府与法人的利 益博弈下,政府不愿意默认自己当初抉择的错误或法人 满足政府官员个人利益的情况下,接受质量不高甚至不 达标的项目。其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公开竞争招标的 项目,竞争模式运用甚少,大多采用政府主管人员私下联 系,难免产生寻租现象,造成资源浪费,供给效率低下。最 后,农村基础设施的管理,由于建设与管理的脱节,导致 出现问题后互相推诿,更为重要的是政府的直接管理缺 乏成本意识,造成供给效率和服务质量低。 2.3 制度方面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法律法规的缺 失本身就是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不足。其主要表 现:一是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范围、责任、方式、 监督的法律缺失。这是造成我国基层政府事权、财权不 对称法律层面的原因所在。另一方面,也导致我国中央 支农资金的转移支付多表现为临时应对性强,缺乏长远 规划与资金转移的稳定性。法律制度的缺失不仅造成了 资金供给的不稳定,还加大了公共产品提供的政府“交
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农村地区社会 社会保障、公共文化、公共安全、环境保护等;C 区域对应表
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它是农村社会赖以 1 中准基本公共服务;B、D 对应经营性公共服务。A 区域、C
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农村基础设施一般包括:交 区域主要是政府自己生产不可能或效率较低的领域,如自
公 共
极小,需要政府采取多种措施给与和支持的
服
完全可以通过市场配置资源,满足居民多样化需
务
经营性社会公共服务 求的社会公共服务。
表2
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的制度安排[3]
提供者(安排者)
政府公共部门
私人部门
生产者
政府公共部门
A
B
私人部门
C
D
境。此外,我国农村边际消费倾向中,文教娱乐、交通运 输、医疗保健的消费倾向分别为 0.1925、0.1861、0.1625 (食品、居住、衣着、家庭设备及服务分别为 0.1608、0.037、 0.1256、0.026)。再加上农民存在着对公共产品消费极强 的收入弹性,农民从收入中支付了大量本不应该属于农 民支付的费用。这种“畸形的供给关系”造成的对农民消 费明显的“挤出效应”,进一步加剧了我国农村公共产品 的供给不足[4]。农民消费倾向明显的领域恰好是表 2 中的 A、C 区域,这就表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供给不足已经成 为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中的急中之急,重中之重。 2.2 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2.1 资金方面 资金问题主要表现在中央支农资金 中地方配套资金的筹集和民间资本利用两方面。配套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