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书法家经典励志故事
书法家练书法的故事
书法家练书法的故事
以下提供几个关于书法家练书法的故事:
1. 王羲之苦练书法的故事。
他从7岁开始练习书法,炼字用的是清洗笔砚的池水,池水因此变成墨色。
据说他小时候走路时,也不忘练字,时常在衣襟上比划。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终于练出了一手好字。
2. 钟繇为练字买纸的故事。
他曾用树枝在地上练习写字,并把清水池变成了墨池,之后,他买了大量的纸张,在上面练习写字,终于成为书法家。
3. 孙过庭的故事。
孙过庭出身寒门,通过刻苦练习,他终成著名的书法家、书法评论家和诗人。
他的《书谱》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著作之一。
4. 柳公权刻苦练字的故事。
他经常在堂屋里练字,笔用秃了许多,后来发现脚下的地都被磨出一个大坑。
5. 颜真卿的故事。
他小时候家里贫穷,买不起纸笔,就用笔蘸黄土在墙上练习写字,最终成为著名的书法家。
这些故事都告诉我们,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书法家,需要坚持不懈地刻苦练习,只有不断地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王羲之书法小故事
王羲之书法小故事王羲之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造诣至今仍被世人推崇和模仿。
以下是几个关于王羲之的书法小故事:1. 墨池典故:王羲之从小就特别喜爱书法,勤奋练习。
在没有纸笔的情况下,他就在身上划写,久而久之,衣服都被划破了。
一次,他练字竟忘了吃饭,家人把饭送到书房,他竟用摸摸蘸着墨吃起来,还觉得很有味。
王羲之常临池书写,就池洗砚,时间长了,池水尽墨,人称“墨池”。
2. 鹅池蘸笔:王羲之酷爱书法,吃饭、走路都不放过,常在鹅池边练习书法。
有一次,他看到池中的鹅悠然游动,便灵感突现,用蘸满墨的笔在空中划动,仿佛在与鹅嬉戏。
从此,他的书法更加灵动优美。
3. 兰亭集序:王羲之在兰亭修禊之前来到天台山,被神奇秀丽的天台山风景吸引住了,便在华顶住了下来。
他尽情欣赏日出奇观和云涛雾海,这些山光胜景使他的书法也得到润色。
在兰亭修禊活动中,王羲之乘兴写下了著名的《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4. 天台山拜师:王羲之在兰亭修禊之前来到天台山,遇到一位鹤发银髯的老人,老人笑呵呵地看着他的字说:“你的字写得不错呀!”并传授给他一个笔诀。
王羲之感激不已,从此刻苦练习,书法技艺更上一层楼。
5. 洗笔洗砚:王羲之练习书法非常刻苦,每天都要洗笔洗砚。
有一天,他看到一位老婆婆在河边洗衣服,便上前请教:“老婆婆,你洗衣服这么辛苦,是怎么保持双手的?”老婆婆笑着说:“我每天都用这个池水洗衣服,这水有神奇的功效,能使人双手灵活。
”王羲之听后,便在池边洗笔洗砚,从此他的书法更加精湛。
这些小故事展示了王羲之在书法道路上勤奋刻苦的精神,也体现了他在艺术追求中的谦逊和博学。
正是这种精神,使他成为了我国书法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
书法名人励志故事
书法名人励志故事分享几个关于书法名人的励志小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书法名人,供大家参阅!书法名人励志故事:王羲之与天鹅饺子王羲之从小就喜爱练字,他7岁时跟书法家卫夫人习字。
他集中心力刻苦勤练,日有长进,不到三年已经是笔力沉劲,顿挫生姿。
在琅琊太守举办的书法赛会上,一举夺魁,震惊了方圆百里的书法名家。
一,赞声不断,贺客盈门。
刚满10岁的王羲之,在这种状况下,也不禁飘飘然地骄傲起来了。
一天,王羲之飘过一个小巷,见一家饭店门口人声喧沸,热闹十分。
尤其是店门上那副分外惹人注目。
上面写着:味道美,有口皆碑,模样俊,无人不爱。
横匾上写着“天鹅饺子”。
但是字却写得无生气,缺功夫,呆呆板板。
王羲之看罢,小嘴一撇,心中暗想:这缺少功夫的字儿,也只有配在这陋巷小店门口献丑罢了!但他又一琢磨:味道美,有口皆碑,模样俊,无人不爱。
饺子有什么出奇?这是谁开的饺子店?竟敢如此狂傲!王羲之走进店内一瞧,见店内有四口开水大铁锅,并排设在一道屏风下边。
包好的饺子,好似一只只白色飞鸟,一个接一个地飞过屏风,不偏不倚,降落在各个滚沸的锅内。
饺子店内的伙计,则忙前忙后地招呼着食客,每个伙计管一口锅,各自报着数:一号锅半斤,好,再来1斤。
”“二号锅斤半。
”“三号锅9两……。
”王羲之好奇,顺手掏出几个铜钱,要了半斤饺子,然后坐下。
饺子不一会儿端上了桌。
他仔细观看,那里的饺子果然与众不同,一个个玲珑精巧,好像浮水嬉戏的白天鹅,曲项向天歌,真是巧夺天工。
他用筷子夹起一个饺子,送到嘴边轻轻咬了一口。
呀,顿时鲜香盈盈,味美绝伦,不知不觉间,把那一盘饺子全吞到了肚里,真是饱餐之后,回味深长。
王羲之不由自言自语:“这天鹅饺子,果然名不虚传。
”心中暗想:只是门口那副对联的拙笔劣迹,实难和这饺子相配。
我王羲之何不乘此机会,为饭店另写一副对联,也好不辜负食此美味。
想到此,他便问伙计:“请问店主人在哪里?”店伙计用手指了指屏风说:“回相公,店主人就在屏风后。
有志者事竟成的事例王献之练字
王献之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书法家和文学家,他的代表作品《兰亭序》被誉为“千古第一行书”。
王献之练字专一,刻苦钻研,曾经每天练习千个字,终于成为一位出类拔萃的书法家。
王献之练字的事例有很多,其中比较著名的是:
在他十六岁的时候,为了练习书法和汉字,他每天都要沿着城墙行走,净心静意,反复地书写“天地玄黄”四个字,直到将这四个字的境界描绘得完美无瑕。
后来,他在《兰亭序》草书中使用“松赞干布”这个藏语词作为笔名,这一笔名后来成为了他的代表作品之一。
这些事例都显示出王献之在练字方面的毅力和决心,他坚持每天不断地练习,最终成为了一位卓越的书法家。
他所倡导的“有志者事竟成”的精神,也是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古代自强不息的故事
《王献之依缸习字》:这个故事讲述了东晋大书法家王献之的学习经历。
王献之从小就喜欢书法,但是他的大嫂不支持他,不给他织布做饭,还经常嘲笑他。
王献之不气馁,不计前嫌,而是更加努力地学习。
他家有一个大水缸,他就用绳子把自己的头发绑在水缸上,每当他读书困倦时,头一低,就会被绳子拉扯,疼痛使他清醒,继续读书。
他就这样坚持了十几年,终于成为了一代书法大师,创作了《兰亭集序》等名作,被称为“书圣”。
《司马迁写出名传万古的《史记》》:这个故事讲述了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的创作经历。
司马迁是汉武帝的太史令,他继承了父亲的遗志,开始编撰《史记》,想要记载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
他为了维护朋友李陵的名誉,上书为他辩护,结果被汉武帝判处了宫刑,身受屈辱。
但是他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忍辱负重,发愤著史,耗尽一生心血,终于完成了史书。
他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誉为“史学之祖”。
《苏秦刺股勤学》:这个故事讲述了战国时期著名的外交家苏秦的学习经历。
苏秦是一个穷困潦倒的学生,他想要学习合纵与连横的策略,为六国抗秦。
他先后向十几位老师求学,但是都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
他不灰心,继续寻找名师,终于找到了张仪的师傅郭开。
郭开看中了他的才华和毅力,收他为徒,教他合纵与连横的奥秘。
苏秦学成后,辅佐六国反秦,佩戴了六国的相印,成为了一代风云人物。
《陆羽弃佛从文》:这个故事讲述了唐朝著名学者陆羽的求学经历。
陆羽从小是一个孤儿,被一位禅师收养,住在寺庙里。
陆羽虽然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读诗书。
他渴望下山求学,但是禅师不同意,认为他应该修行成佛。
禅师为了考验他,让他学习冲茶。
陆羽不得已,只好学习茶艺。
在学习的过程中,他遇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教会了他冲茶的技巧,还教会了他读书和做人的道理。
陆羽终于冲出了一杯苦丁茶,禅师喝了后,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请求。
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古代书法家励志故事
古代书法家励志故事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国书法更是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几千年来,在书法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群星璀璨,名家辈出,无数优秀书法作品把我国历史天空装点得绚烂辉煌!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古代书法家励志故事,供大家参阅!古代书法家励志故事1:钟繇八十勤练字钟繇(151-230年),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人,一作许昌人。
三国曹魏时大臣,杰出的书法家。
他的书法“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唐张怀《书断》),开创了由隶入楷的新体,对我国书法的发展贡献很大,当时的名将曹操也曾向他讨教过书法。
钟繇从小聪明好学,十一、二岁时,曾不辞辛劳跟着书法前辈刘德升(字君嗣)到山东南部的抱犊山临摹秦汉摩崖石刻。
他白天与人闲谈时,也常用物画地练字长达数丈;晚上睡在床上,还是不停地用指在被子上比划,三年后终于书法大进。
三国鼎立后,钟繇与韦诞、曹喜、邯郸淳等书法家共事曹操。
有一次,钟繇在韦诞家中看到一卷蔡邕的书法理论著作《九势八字诀》,非常爱慕,要求韦诞借给他拿到家中看看。
但韦诞出于对《九势八字诀》的珍宝,只同意他在家翻阅,不肯让他携宝出门。
后来韦诞死了,知情者暗地掘开他的坟墓,得到了这卷墨宝《九势八字诀》。
钟繇便用重金将它买下,终日拿在手中,连大小便时也披览。
有几次他去厕所,因揣摩间架入迷,半天没有出来,急得有人到处寻找。
钟繇一生活了七十九岁,他临终前曾捧着《九势八字诀》谆谆嘱咐儿子钟会(字士季)说:“吾精思三十余载。
行车未尝忘此,常读他书未能终,惟学其字,每见万类,悉书象之。
若止息一处,则画其地,周广数步;若在寝息,则画其被,皆为之穿。
”(唐蔡希综《法书论》)这段话,可说是他一生学书经验的总结。
古代书法家励志故事2:张芝练字不择纸笔张芝临池水尽黑张芝(?—约192),字伯英,号有道,东汉敦煌洒泉(今甘肃省)人。
他是一位在书学上具有高深造诣和杰出贡献的名书家;同时也以品德高尚、为人正直而知名当世。
张自幼通经史,勤学书法,东汉政府多次征召他做官,他都没有出仕。
名人故事柳公权发奋练字
名人故事柳公权发奋练字
柳公权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
小时候,他和几个小伙伴举办了一次“书会”。
他们各自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写了不少毛笔字。
这时,一个卖豆腐的老人看到了柳公权写的“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夸”几个字,觉得这孩子太骄傲了,便皱了皱眉头,说:“这字写得并不好,好像我的豆腐一样,软塌塌的,没筋没骨,还值得在人前夸吗?”小公权听到这话,很不高兴地说:“有本事,你也写几个字让我看看!”老人爽朗地笑了笑,说:“不敢,不敢!我是一个粗人,写不好字。
可是,人家有人用脚都写得比你好得多呢!不信你就到华京城去看看吧。
”
第二天,小公权五更天就起床了,并独自去了华京城。
一进华京城,他就看见一棵大槐树下围了许多人。
他挤进人群,只见一个没有双臂的黑瘦老头赤着双脚,坐在地上,左脚压纸,右脚夹笔,正在挥洒自如地写对联,而且笔下的字迹似群马奔腾,龙飞凤舞,博得围观的人们阵阵喝*。
看到此情景,小公权“扑通”一声跪倒在老人面前,说:“我愿意拜您为师,请您告诉我写字的秘诀!”老人慌忙用脚拉起小公权说:“我是个孤苦的人,生来没手,只得靠脚巧混生活,怎么能为人师表呢?”小公权苦苦哀求,老人才在地上铺了一张纸,用右脚写了几个字:“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
”
柳公权把老人的话牢记在心,从此发奋练字,手上磨起了厚厚的茧子,衣肘补了一层又一层。
经过苦练,柳公权终于成了闻名天下的书法家。
我国古代书法家的书法故事
5个我国古代书法家的书法的故事1、王羲之——书成换白鹅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他被誉为“书圣”。
传说他为了练字,经常在鹅池边观鹅舞,深受启发,并从鹅的形态和动作中获得灵感,最终练成了独特的书法风格。
后来,他听说山阴有一位道士养了一群白鹅,便主动前往观看。
道士知道他的来意,便说:“你为我抄写一部《道德经》,我便将这群白鹅送给你。
”王羲之欣然同意,便立即开始抄写。
当他将《道德经》抄写完时,白鹅也正好被养好了。
于是,王羲之便带着这群白鹅返回了家。
2、颜真卿——忠臣的代表颜真卿是唐朝时期著名的书法家,他被誉为“颜体”的创始人。
他的书法风格雄浑有力,气势磅礴,具有浓厚的爱国情怀。
颜真卿不仅是一位书法家,更是一位忠诚的臣子。
安史之乱时,他与同为书法家的侄子颜季明一起坚守平原郡,最终因抵抗叛军而被杀害。
颜真卿的忠诚和勇气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佳话,他的书法作品也成为了后人敬仰的经典。
3、柳公权——借鸡起舞柳公权是唐朝时期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风格以刚劲有力、气韵生动著称。
传说他小时候为了练字,经常到村外河边的一块大青石上练习。
然而,他的字一直没有什么长进。
一天,他看到一只公鸡在打架,便仔细观察公鸡的姿势和动作。
突然,他领悟到了其中的奥秘,便赶紧跑回家练习。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他的字果然有了明显的进步。
后来,人们便用“借鸡起舞”来形容从观察中获得灵感和启示。
4、欧阳询——看到碑文三天不睡觉欧阳询是唐朝时期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风格以严谨工整、道丽流畅著称。
传说他有一次经过一处古碑时,被上面的碑文所吸引。
他站在碑前仔细观察了三天三夜,终于领悟到了其中的精髓。
从此以后,他的书法造诣更上一层楼。
5、王献之——十三缸水之谜王献之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他是王羲之的儿子。
传说王献之小时候练字时,王羲之让他每天写十缸水。
他写了整整十三缸水后,终于领悟到了其中的奥秘。
从此以后,他的书法造诣也达到了巅峰。
后来人们便用“十三缸水”来形容书法家艰苦练习的精神。
书法名人励志小故事
书法名人励志小故事书法名人励志小故事有很多的书法名人的故事都是非常的励志的哦,我们有空的时候可以看看。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书法名人励志小故事,欢迎阅读。
书法名人励志小故事:张旭判状得教张旭是一位草书大家。
他十分爱喝酒,经常喝得酩(mǐng)酊(dǐng)大醉,并呼喊着奔跑,然后他才拿起笔来作书。
他所书写出来的作品都是狂草。
有时他还发疯般地用头蘸墨写字,清醒以后,他反复观赏自己书写的作品,世人称他为“张颠”。
张旭真草兼擅,他的书法为时人所喜爱。
有一年,他被派到常熟当县尉。
上任后十多天,有一个老人拿着状纸来告状。
张旭了解案情后,作了判决,老人走了。
过了几天,老人又来了,张旭生气地问老人:“你怎样能因为这样一件小事,再来麻烦我呢?”老人说:“其实,我不是来告状的。
因为看到你写的字是那样美妙,想收藏它作为珍品!”张旭听了,觉得不寻常,就问他为什么这样喜爱书法。
老人说:“我父亲活着的时候十分喜爱书法,留下了许多书法作品。
”张旭请老人拿来作品观看,的确是天下难得的佳作。
于是,他反复学习、研究,从中明白了许多书法的奥妙。
书法名人励志小故事:醉瞠白眼看青天酒的强烈的剌激作用,能焕发出人们隐蔽在内心的本真之性,所谓“酒后吐真言"正是如此。
一些文艺家恃才傲世,酒后更加颠狂,言谈举止一反常态,所以,人们就给他们冠以“狂人”,顷刻而成,形象生动。
然而他酒性不佳,佯狂垢污,恃酒好骂,酒后作画,画后往往毁裂而去。
“富豪求画,唾骂不与”,被人称为甘疯子,他的名字反而不被人明白了。
艺术家追求真善美,他们酒后的这种追求更加强烈,更无顾忌,或蔑视权贵,或痛斥势利小人,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李白酒后敢于让炙手可热的杨国忠、高力士磨墨、脱靴,这种奴视权贵的狂劲,可亲!可爱!可敬!南宋的梁楷就更加狂放了。
梁楷是南宋时期的减笔人物画家,平时嗜酒自乐,“醉来亦复成淋漓”,行为狂放,得了个梁疯子的绰号。
《图绘宝鉴》记载:他在宋宁宗时任画院待诏,皇帝赐他金带,他竟然不受,挂在了院内,把皇帝的赏赐晾了起来。
有关书法家的故事
有关书法家的故事1、王羲之练字。
王羲之七岁就擅长书法,十二岁看见在他父亲枕下的前代的《笔说》,他偷来读。
父亲看他年纪还小,担心他不能守住秘密,告诉王羲之说:"等你长大成人我再教你书法。
"王羲之跪下来求父亲,父亲很高兴。
于是立刻就把书给了他。
还不到一个月时间,他的书法就有了很大进步。
东晋明帝有一次要到京都建康北郊覆舟山祭祀土地神,让王羲之把祭文写在木制祝板上,再派人雕刻。
刻者把木头剔去一层又一层,发现于羲之的墨迹竟渗进木板深处,直到剔去三才见白底。
2、王次仲创造八分书王次仲,秦代书法家。
他小时候聪明伶俐,志气很高,博览群书而又善于独立思考。
他十多岁时,学识已达到成熟的阶段。
当时,人们普遍使用结构修长,笔画之间空距非常匀均的秦篆。
这种字体既繁复又难写,不必说民间使用,单是官府书吏就为公文山积、批覆缓慢而叹苦。
年近弱冠的王次仲深知文字改革的必要,就把各种钟鼎器皿以及诏版文字广泛收集在一起,勾摹出来,按文字相同、形体不同排列在一起,然后互相比较,反复琢磨,度过了数百个不眠之夜,终于创制出一套笔带波折,并向左右分分的八分书。
王次仲将这些文字上奏朝廷。
秦始皇见了后,认为简便,赶急疾之用,十分赞同。
便征召王次仲到京城咸阳做官,书写篇章和法令。
但王次仲性品清高,三拒诏书,因而触怒了秦始皇。
秦始皇认为他对己大不敬,就派人用监车押送赴京。
3、红叶作书,郑虔三绝郑虔是唐玄宗时代的著名学者,书法家,学问很渊博。
他青年时代就爱好写字绘画,但令人心酸的是家境贫寒,穷得连纸张也买不起,用什么来练字呢?正好附近慈恩寺庙里存放有几间屋。
的柿叶,他便搬到寺庙里住下,每一天取红色的柿叶当纸,刻苦学书。
时间一长,把几间屋的柿叶都写完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郑虔最后艰难而玉成,他的书法、绘画和诗歌都取得很大成就,唐玄宗见了赞叹不已,称之为"郑虔三绝"。
书法家名人小故事
书法家名人小故事1、李邕重义爱士李邕重义气爱人才,擅长碑颂,并且大多亲自书写。
人们奉上金银财物请他写碑文,前前后后收到的财物加起来数目极大。
但是他却能够拯救孤苦,接济穷人,家里没有很多积蓄。
故事来源:宋""""""朱长文《续书断》2、徐浩八体皆备徐浩的父亲徐峤之擅长书法,把笔法传给了徐浩,后来徐浩的书法比父亲更好。
徐浩曾经写了42幅屏风,八种书体都有,其中草书和隶书尤其好。
世人形容他的'书法说:“像愤怒的狮子挖掘巨石,口温饱的骏马急奔泉水。
”故事来源:《新唐书》3、郑虔红叶学书郑虔在广文馆博士,学习书法却苦于贫穷买不起纸,得知慈恩寺贮存了好几间屋子的柿叶,于是就借住在庙里,每天拿红叶写字,天长土久几乎写遍了这些叶子。
他后来写了自己做的诗,和画一起并成一卷,献给皇帝。
唐玄宗亲笔题跋:“郑虔三绝。
”故事来源:唐""""""李绰《尚书故实》4、李阳冰观《碧落碑》绛州有块碑,碑上的篆字和古代的不同,很奇特。
李阳冰看到了,睡在碑下观赏,好几天不离开。
鉴定碑书是初唐所作,但没有记上书家的姓名。
因碑上有“碧落”两个字,当时人就称它为《碧落碑》。
故事来源:唐""""""李肇《国史补》5、钟绍京破产求王书钟绍京因为喜好书法,不惜花大价钱倾其所有去收求名家书迹,总计用去几百万贯钱,却只买到王羲之行书五张,不能求到楷书一个字。
故事来源:唐""""""张怀瑾《书估》6、卢弘宣临小王帖李德裕做宰相时,有人献上书法名迹,他不断把玩,很喜爱那书法。
卢弘宣当时做度支郎中的官,有擅长书法的名声。
李德裕把他请来,出示自己得到的这件书迹,请他观看。
卢弘宣拿着帖,好久不作声。
李德裕问:“怎么样?”卢弘宣惊恐地说:“这是我近年临的王献之帖”。
王羲之练笔勤奋的典故
王羲之练笔勤奋的典故
王羲之是中国古代的著名书法家,他在书法艺术上有着非凡的才华。
关于他练笔勤奋的典故,史书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相传王羲之小时候非常调皮捣蛋,学习成绩也不是很好。
他的父亲为了让他改正这种不良习惯,曾经用竹片鞭打他的手掌。
这一次的罚打,却让王羲之受到了很深的触动。
从那以后,王羲之下定决心要专心致志地练习书法。
他每天都会坚持练习书法,并且不满足于现有的成就,不断地追求更高的境界。
他将练习书法当作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通过不断地练习来提升自己的修养和人格。
王羲之的勤奋和执着终于得到了回报。
他的书法作品逐渐在文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并被视为千古绝世的艺术品。
他的书法风格独特并具有创新精神,影响了后世的书法发展,被誉为书法史上的一朵奇葩。
这个典故告诉我们,只有付出足够的努力和坚持,才能取得成功。
王羲之通过勤奋的练习,一步步走向了他的成就之路,展现了对艺术追求的热忱和决心。
这也是为什么王羲之成为了中国书法史上的传奇人物之一。
古今书法家刻苦练字的故事
古今书法家刻苦练字的故事一、“智永练字,退笔成冢”智永僧人,隋末唐初人,书圣王羲之的第64代孙。
其练字超级刻苦。
听说他把自己关在自己的小阁楼上30年不下来。
干什么?写字!笔一支接着一支的用完,一筐接着一筐地把用坏的笔装起来。
最后,装了满满四大筐之多。
于是,他把这些坏笔埋到后院,而成一土丘。
二、怀素僧人,也是一名勤奋刻苦的典范。
因为贫苦,买不起纸张,他天天取芭蕉叶来写字,后来把他种的一万多株芭蕉树叶都摘光了,于是又作了个木盘子,刷上漆,在上面练习写字,时刻长了,笔尖竟把木盘也磨穿了。
他写秃的笔,可能比智永还多,后来将秃笔埋成一座坟,名叫“笔冢”。
3、钟繇是魏大书法家,楷书的开山祖师。
其练字超级用功,以致于晚上睡觉做梦的时候都在写字。
怎么写?手指为笔,被里为纸。
日复一日,被里都给划破了。
4、沙孟海,现代闻名书法家,书坛两大泰斗之一(另一为启功)。
其也是嗜书超级。
何以见得?其坐着无事的时候,手指头也是不断的比划,在哪里比划?在膝盖上。
长期以往,裤子都给划破了。
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五、欧阳询专心学“二王”书法唐朝闻名书法家欧阳询专门喜爱“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只要看见王羲之父子的墨迹就买回来习研究。
一天,他看到一本王羲之教授王献之的《指归图》,不吝花了很多钱快乐得整夜睡不着觉。
他整学研究了一个月,直到他知道《指归图》的精华为止六、萧峰学写“凤凰尾”萧峰,字宣颖,奶名叫作暗(àn)黎,是南朝齐高帝的第十二个儿子,被封为江夏王,曾经担任过侍中、散骑常侍、徐州刺史、秘书监等职务。
他小时候生活在张氏房里,喜爱书法,张氏却没有纸给他练字,他就在井的栏杆上练字。
字写满了,他就用水冲洗干净后再写。
他天天早上很早就起来了,不准人清除窗上的尘埃,而是在上面练习写字。
像如此一天天地练习,从来不中断。
在他五岁的那一年,高帝派人教他练习“凤凰尾诺”的字体,他一学就会。
高帝十分快乐,奖给他宝贵的玉麒麟,还风趣地对他说:“这是麒麟奖赏凤凰尾啊!”萧峰后来加倍刻苦练习,成为人们推崇的书法家。
书法家励志小故事
书法家励志小故事篇三:张芝练字不择纸笔
张芝临池水尽黑张芝(?—约192),字伯英,号有道,东汉敦煌洒泉(今甘肃省)人。他是一位在书学上具有高深造诣和杰出贡献的名书家;同时也以品德高尚、为人正直而知名当世。张自幼通经史,勤学书法,东汉政府多次征召他做官,他都没有出仕。
张芝练字不择纸笔,他有时拿着抹布蘸水在石上写,有时执筷子在桌上划,甚至家里准备缝制衣服的布帛,也都是他先用颜色书写后再染了使用。但是他对书写的姿势却十分讲究,常常是对着铜镜挥毫,这样自己的正面和反面皆能通过镜面上暗淡的反光看得一清二楚。
书法家励志小故事篇四:欧阳通学书买父字
欧阳通,唐代大臣、书法家。欧阳通是欧阳询的儿子。
欧阳通很小的时候,欧阳询就去世了。欧阳通懂事后,母亲开始教他临习父亲的字。欧阳通人小,练字时间一长,就想出去玩,字也写得马马虎虎。母亲就对他说“孩子,你父亲写的字可好了,还有许多人用很高的价钱来买他的字。你要像你父亲那样,写出一手好字来。”欧阳通听了说:“我也能像父亲那样写出好字,只是不知道被人家买出的父亲的字是怎样的。”以后,他就经常把母亲给的零花花积起来,将父亲以前卖给人家的字,再买回来。人家不肯卖时,他就出高价。在知道父亲的字确实很好后,他练字就不再偷懒了。经过几年的刻苦学习,欧阳通的字能写得和他父亲一样好,来买他写的字的人也多了。
书法著名书法家的故事简短
书法著名书法家的故事简短以下是几个关于著名书法家的小故事:1.王羲之刻苦求精:古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从小就开始练习书法,十分刻苦。
他在兰亭“临池学书”,久而久之,池水尽墨,他每次写字后都要到家门前的池塘里洗刷笔砚,天长日久,池塘的水竟然变成墨黑色的了。
2.颜真卿黄泥习字:颜真卿三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他由母亲殷夫人教育。
后来殷夫人带他南下,寄居在外祖父家中。
外祖父是一位书画家,颜真卿聪敏伶俐,很得他的喜爱,于是就教他读书写字。
殷夫人一边欣慰孩子勤学苦练,另一边又为银钱发愁。
家中困难,难以供他买纸墨笔砚练字。
可又不愿耽搁了孩子的教育,一天,她见颜真卿练字时撅起嘴巴,便问:“惜儿,你有心事?”颜真卿说:“母亲,我想买纸和笔,可家里没钱。
”殷夫人沉思片刻说:“孩子,你父亲生前给你留下了不少宝贝,你为何不写一封信到洛阳亲戚家去,请求他们帮助你。
”听到母亲提起父亲生前给他留下的“宝贝”,颜真卿眼睛一亮,立即回到父亲的书房,找了好一会才找到父亲留下的一个带盖的铜制方盒。
他打开一看,里面不是金银珠宝,而是一锭锭方方正正或圆或扁的小东西,由黄泥捏成,有的颜色和泥土一样,有的则烧成砖瓦似的红黄色。
颜真卿当时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就捧着去问母亲:“母亲,这是什么?它不就是父亲留给我的宝贝吗?”“正是啊!”殷夫人笑着回答,“不信你把它磨碎试试。
”颜真卿在母亲的指点下,他端来一碟清水,将扁圆的黄泥磨成粉,蘸着水在铺开的宣纸上写了起来。
殷夫人一边让他磨粉吸水写字,一边深情地对他说:“惜儿呀,你可知道这些黄泥的来历?它们都是你父亲在练字之后留下的!”她接着说道,“你父亲练了一辈子的字,穷其一生才练出这一手好字。
”3.柳公权谦虚拜师:柳公权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
他在少年时候学习条件十分艰苦,没有纸笔,便在壁土上练写,以碗盛满水写字,写了再用湿布抹干后重写。
后来由于他刻苦认真地学习书法,才成为一代书法家。
在柳公权博取众长的过程中,有两个人对他影响最大。
有关书法家的小故事
有关书法家的小故事许多在书法领域卓越成就的书法家,都是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才取得后来的成就。
以下就是有关于书法家的小故事。
1、王羲之与入木三分的传说:王羲之是中国东晋时期的著名书法家,被誉为“书圣”。
有一次,当时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写一篇祝辞。
王羲之将祝辞写在一块木板上,皇帝派工人雕刻。
雕刻过程中,工人发现王羲之的字笔力深厚,竟然渗入木头三分多。
工人惊叹地说:“右军将军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呀!”2、张旭教颜真卿书法:张旭是唐代首屈一指的大书法家,各种字体都会写,尤其擅长草书。
颜真卿向他请教书法秘诀。
但张旭并没有透露半点秘诀,他只是给颜真卿介绍了一些名家字帖,简单地指点一下字贴的特点,让颜真卿临摹。
有时候,他带着颜真卿去爬山,去游水,去赶集、看戏,回家后再让颜真卿练字,或看他挥毫疾书。
3、柳公权刻苦练习:柳公权是唐代著名书法家,7 岁就开始练习书法。
17 岁时,他把父亲秘藏的前代书法论著偷来阅读,看熟了就练着写。
他每天坐在池子边练字,送走黄昏,迎来黎明。
4、张芝的刻苦练习:东汉大书法家张芝,年轻时学习书法十分刻苦。
他天天勤奋练字,废寝忘食,几天就写秃了一支笔,一个月就要用掉几锭墨。
每天写完字后,张芝就到自家后院的池塘里洗笔洗砚,久而久之,池水竟变黑了。
5、萧何的墨池:西汉大臣萧何协助刘邦建立了汉王朝。
有一次,有人请他为一座新砌成的宫殿题写一个殿名。
他天天勤奋练字,写的那天,一个月就要用掉几锭墨,废寝忘食。
有人听说萧何想了三个月才动笔写,池水竟变黑了,写出来的字好像他所带领的文臣武将。
6、柳公权的故事:有一次,柳公权和几个小伙伴举行书会。
这时,一个卖豆腐的老人看到他写的几个字,觉得这孩子太骄傲了,便皱皱眉头,说:“这字写得并不好,好像我的豆腐一样,软塌塌的,没筋没骨,还值得在人前夸吗?”小公权一听,很不高兴地说:“有本事,你写几个字让我看看。
”结束语:总之,这些书法家的小故事展示了他们在书法领域的卓越成就以及背后的刻苦努力。
王羲之练字的励志故事(全文5篇)
王羲之练字的励志故事(全文5篇)第一篇:王羲之练字的励志故事王羲之练字的励志故事王羲之从7岁开始,成天起早贪黑地练字。
11岁那年,他想去父亲的房间找点字帖继续练字,发现父亲的枕边有几本书,于是拿起最上面的一本一看,那是本叫《笔论》的书,内容是教人写字时如何运笔。
王羲之一翻开书,就忍不住开始记录那些执笔运笔的技巧,他读得爱不释手,不知不觉把书带出了父亲的房间来读。
他按照《笔论》中所讲的方法,天天起早摸黑地写呀,练呀,简直入迷了。
过了一段时间,他看看自己写的字,与以前的比较,确实有些变化。
一天,王羲之在读《笔论》时被父亲发现了。
父亲王旷看见儿子读得入迷的书竟是自己珍藏的《笔论》,很诧异地问道:“你能读懂这样高深的书吗?”王羲之答道:“书非读不能懂,孩儿虽然一知半解,但还是能受到教育的。
”父亲听后把《笔论》送给了王羲之,得到书后的他练得更加勤奋,更加认真,更加投入。
一次吃午饭,书童送来了他爱吃的蒜泥和馍馍,几次催他快吃,他竟然连头都没有抬起来看一下,专心致志地边看字帖边练字。
书童最后不得不去请他的母亲来劝他吃饭。
母亲来到书房时,只见羲之手里拿着一块沾了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弄得满嘴乌黑。
原来羲之在吃馍馍的时候,眼睛仍然看着字,脑子里也在想这个字怎么写才好,结果错把墨汁当蒜泥吃了。
母亲看到这情景,憋不住笑着说:“羲之,今天的蒜泥可真香啊!”正是这样数十年如一日的练字,王羲之成为了一代书法大家。
,第二篇:王羲之练字《王羲之练字》读后感今天上午我看了《王羲之练字》这个故事,书中说绍兴有个墨池就是王羲之的“杰作”,还有他家院子里的八口大水缸也是王羲之成名的秘密武器。
我想王羲之这位伟大的书法家,练习书法也是没有什么捷径,只有下了苦功夫才行。
书上还说有一次,王羲之到他学生家作客,看见他家有张新书桌,于是就叫学生笔墨伺侯,在书桌上龙飞凤舞的写了几个字。
几天后,学生的父亲给他整理房间,看到书桌弄脏了,手把上面的字擦了,那个学生发现后痛哭一场,差点就跟他父亲断绝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书法家经典励志故事
篇三:王羲之潜心苦学
王羲之自幼酷爱书法,几十年来契而不舍地刻苦练习,终于使他的书法艺术达到了超逸绝伦的高峰,被人们誉为 "书圣"。王羲羲之常临池书写,就池洗砚,时间长了,池水尽墨,人称 "墨池"。现在绍兴兰亭、浙江永嘉西谷山、庐山归宗寺等地都有被称为"墨池"的名胜。
篇二:颜真卿极高的书法成就
颜真卿,唐代著名政治家、书法家。颜真卿创立“颜体”楷书,为四大书法家之首。著有《颜氏家训》。颜真卿少时家贫缺纸笔,用笔醮黄土水在墙上练字。他的书法用笔肥愚,行笔衄挫不爽落,书法艺术尖端的”飞白书“于颜氏而不显;颜体楷书,于圆满中见筋骨,笔力雄健,力沉势足,大气磅礴,树立了一代新风。如果说在中国书坛上还有谁能和书圣王羲之并肩而立的话,也只有颜真卿有这个声望与影响力了。
为了便于练字,张芝在自己的家门前掘了一个方圆数丈的洗砚池。一天的功课做完了,他就上池塘边将砚台和毛笔上的余墨洗涤干净,以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他洗呀,洗呀,日子一久,整个池塘里的清水也被染黑了。后来,人们把练字称做“临池”,就是从张芝的这个学书故事中演变而来的。
古代书法家经典励志故事
篇一:柳公权发奋练字
蔡邕回到家里,顾不上休息,准备好笔墨纸砚。想着工匠刷墙时的情景,提笔就写。谁知想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了。一开始不是露不出纸来,就是露出来的部分太生硬了。他一点儿也不气馁,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他终于在蘸墨多少、用力大小和行笔速度各方面,掌握好了分寸,写出了黑色中隐隐露白的笔道,使字变得飘逸飞动,别有风味。蔡邕独创的这种写法,很快就推广开来,并成为“飞白书”。直到今天,还被书法家们所应用。
古代书法家经典励志故事:张芝临池
书法家张芝在书法上具有高深造诣和杰出的贡献。张芝自幼通经史,勤学书法,练字不择纸笔,他有时拿着抹布蘸水在石上写,有时执筷子在桌上划,甚至家里准备缝制衣服的布帛,也都是他先用颜色书写后再染了使用。但是他对书写的姿势却十分讲究,常常是对着铜镜挥毫,这样自己的正面和反面皆能通过镜面上的反光看得一清二楚。
古代书法家经典励志故事:肖显拜师
传说明朝书法家肖显少儿时,同村里好书的孩子们聚在一起作“写大字比赛”。有一位砍柴的老爷爷路过这里,见他们写字,便放下柴担走近前来观看。肖显手举着自己书写的“天下第一”条幅让砍柴老人看,老人说:“这字写得并不好,怎么能称得上第一呢?”肖显不服气地说:“那就请您写字,让我们开开眼界如何?”老人便脱下一只草鞋,用鞋头蘸着墨在纸上一挥,写出个“一”字。这一横遒劲、浓枯、厚实、奔放,用笔颇有深法。肖显看罢惊呆了,立刻跪在老人面前,说道:“老爷爷,我要拜您为师。”老人道:“‘一’字似柴担,须刚柔兼而有之。”肖显拜师之后,遂将老人写的“一”字贴在床头,日日观赏琢磨其用笔之法,后来终于成为一名书法家。
书法相对比起学习绘画,舞蹈等更为枯燥。但是书法有利于孩子思维形式的过渡,拓宽思维层面,以生动有趣的形式来激发习字的兴趣和冲动,促动学生刻苦求学,增强信心。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古代书法家经典励志故事:,供大家参阅!
古代书法家经典励志故事:蔡邕的“飞白书”
“飞白书”是汉朝著名的书法家蔡邕独创的。什么叫“飞白书”呢?你们听完这个故事就知道了。
柳公权,兵部尚书柳公绰之弟,唐代著名书法家、诗人。柳公权书法以楷书著称,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又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柳公权从小就发奋练字,他继承了前辈书体结构,自创所谓“柳体”,并为后世百代楷模。其书体化身万千,流传于民间,乃至国外。文宗皇帝称他的字是“钟王复生,无以复加焉”。
一天,蔡邕把写好的文章,送到皇家藏书的鸿都门去。在等待接见的时候,有几个工匠正用扫帚蘸着石灰水在刷墙。他就站在一边看了起来,看着看着,却看出了“门道儿”。只见工匠一扫帚下去,墙上出现了一道白印。由于扫帚苗比较稀,蘸不了多少石灰水,墙面又不太光滑,所以一扫帚下去,白道里仍有些地方露出墙皮来。采邕一看,眼前不由一亮。他想,以往写字用笔蘸足了墨汁,一笔下去,笔道全是黑的。要是像工匠刷墙一样,让黑笔道里露出些帛或纸来,那不是更加生动自然吗?想到这儿,他一下来了情绪。办完了事,马上奔回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