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B作业1-4
伤寒论B第次作业
《伤寒论B》第2次作业
A型题:
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
*1.下列病证中,哪一项不出现心下痞硬或心下痞:[1分]A
A.黄连汤证
B.十枣汤证
C.半夏泻心汤证
D.桂枝人参汤证
E.大柴胡汤证
*2.脾约证的脉象是:[1分]C
A.脉滑而疾
B.脉沉迟
C.趺阳脉浮而涩
D.脉浮大
E.脉微涩
*3.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功效是:[1分]D
A.和解少阳,重镇安神
B.和解泻热,软坚散结
C.和解少阳,软坚散结
D.和解少阳,通阳泻热,重镇安神
E.和解泻热,涤饮安神
*4.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当服何方:[1分]B
A.白虎汤
B.白虎加人参汤
C.桂枝汤
D.麻黄汤
E.猪苓汤
*5.“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的病机是:[1分]D
A.阳明血瘀
B.湿热内蕴
C.伤津不甚
D.热在血分
E.热在阳明气分
*6.下列原文哪条有错误:[1分]C
A.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鞕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而紧者,与小柴胡汤。
B.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
C.阳明病,胁下鞕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大柴胡汤
D.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E.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7.“解表散邪”又“清热利湿”属下列哪个方剂的治法?[1分]D
A.茵陈蒿汤
B.葛根芩连汤
C.栀子柏皮汤
D.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E.麻黄升麻汤
*8.下列除何症外,均属阳明病可攻的范畴内:[1分]C
A.腹满
B.谵语
C.呕多
伤寒论试题库
2.《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伤寒杂病论》成书的年代是:
A.春秋时代
B.西汉末年
C.战国时代
D.晋代
E.东汉末年证候未罢,又出现另一经的证候C.两经或三经的证候同时岀现D.阳经与阴经的证候同时出现E.—经病证为主但兼有其他证候
5.《伤寒论》中合病是指:
A.两经证候归并为一经
B.—经证候未罢•,又出现另一经的证候c・两经或三经的证候同时出现D•阳经与阴经的证候相继岀现E・一经病证为主但兼有其他证候
6•下列哪一种是对《伤寒论》中广义伤寒概念的正确论述:
A •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疾病
B •—切外感热病的总称C•感受寒邪,感而即发的疾病
E•由伤寒杆菌引起的疾病D•以恶寒.发热、头痛、无汗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证候
7.太阳病传为少阴病的传变方式为:
A.循经传
B.表里传
C.直中
D.并病
E.合病
8.外感初起太阳与少阴同时发病最恰当的表述为:
A.直中
B.并病
C.表里传
D.两感
E.越经传
9.除重复与佚方外,《伤寒论》共载有方剂:
首首首D. 397首首
10.关于《伤寒论》一书主要内容的论述下而哪项是正确的:
A・全而地阐述了寒邪所致疾病的证治B.较为全而地阐述了外感热病及部分杂病的证治
C.全面地阐述了外感疾病和杂病的证治D•全而论述了外感风寒,兼述外感温热,未论及杂病E.全而地阐述了外感风寒,未论及外感温热和杂病
A.王叔和
B.成无己C •张机D.林亿E •华佗
3.首次全文注解《伤寒论》的是:
A.孙思邈
B.王叔和
C.成无己
D.林亿
E.柯韵伯
4.《伤寒论》中并病是指:
A.两经证候归并为一经
伤寒论B作业答案
A型题:
1. 厥阴头痛主要表现为: D.巅顶痛
2. 根据原文,下列哪一项,未出现手足厥冷 D.半夏泻心汤证
3. 手足厥冷,心下悸,小便利,口不渴,证属: D.茯苓甘草汤证
4. 瓜蒂散证中,厥的病机:C.痰阻胸阳
5. 以下诸方,除……外均有黄芩:C.黄连汤
6. “大病差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治以: D.牡蛎泽泻散
7. 非小柴胡汤治疗的热型: E.蒸蒸发热
8. 当归四逆汤的药物组成是: C.当归、桂枝、芍药、细辛、甘草、通草、大枣
9. 原文填空“热利,下重者:C.白头翁汤主之
10. “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是因: B.胸上有寒
11. 理中汤加减法中出现“渴欲饮水”的机理是: B.脾不散精,水津不布
12. 凡厥逆者,最基本的病机是: E.阴阳气不相顺接
13. 下列用大枣最多的方剂是: E.炙甘草汤
14. 厥阴阳复太过,可出现除下列哪项以外的证候: D.下利清谷
15. 竹叶石膏汤的证候是: C.虚羸少气 ,气逆欲吐
16. 下列何证若用白虎汤治疗是欠妥的: C.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
17. 哪种脉证可用白虎汤治疗: D.伤寒脉滑而厥
18. 当归四逆汤证厥冷的病机是:E.以上都不是
19. 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 E.茯苓甘草汤
20. 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 主之:B.四逆加人参汤
21. 在伤寒论中用栀子最多的方剂: D.栀子柏皮汤
22. 下列哪首方剂不治下利: E.附子泻心汤
23. 寒格吐利的主方是: C.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B型题:
24. 煮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时需用:A.清酒和水
伤寒论教材-条文
伤寒论教材(条文)
第一章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第一节太阳病纲要
一太阳病提纲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
二太阳病分类
1、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2)
2、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3)
3、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为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睡眠,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从,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6)
三辨病之阴阳属性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7)
四辨病传变与否
(1)、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若脉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4)
(2)、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8)
(3)、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9)
(4)、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193)
(5)、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272)
(6)、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275)
(7)、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291)
(8)、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328)
(9)、风家表解不了了者,十二日愈。(10)
第二节太阳病本症
一中风表虚症
(一)桂枝汤证
(1)、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12)
(2)、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13)
北京中医药大学 《伤寒论》试卷
《
伤
寒
论
》
本
科
试
卷
及
参
考
答
案
北京中医药大学
《伤寒论》试卷
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试时间
题
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号
得
分
签
字
一、选择题(共50分,每题1分)。得分:___________
A型题:每题都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只许从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案卷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涂黑,以示正确答案。
1.白虎汤证“脉浮滑者”其病机是:
A.燥热结聚胃腑
B.邪热充斥内外
C.表热过盛
D.外有表证,内有燥实
E.外有微寒,内有燥热
2.“伤寒下后,——,栀子厚朴汤主之”。请填入:
A.心烦腹满
B.昼日烦躁不得眠
C.身热不去
D.心烦腹满,卧起不安
E.卧起不安
3.“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热多”是指:
A.内热偏盛
B.湿热较盛
C.阴虚较盛
D.热与水结较盛
E.邪在阳,表不解
4.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选用何方:A.桂枝汤
B.大青龙汤
C.小青龙汤
D.苓桂术甘汤
E.五苓散
5.大黄黄连泻心汤中大黄的用法哪项是正确的:
A.先煮
B.后下
C.用麻沸汤渍之
D.与它药同煮
E.以上均不是
6.桂枝加桂汤证的病机是:
A.心阳虚,下焦水饮欲动
B.心阳虚,下焦寒气上冲
C.心阳虚,冲脉之气上逆
D.心阳虚,肝胃之气上逆
E.以上都不是
7.“心下痞”一症可见于下列除哪项之外的证候?
A.五苓散证
B.甘草泻心汤证
C.桂枝人参汤证
D.赤石脂禹余粮汤证
E.旋复代赭汤证
8.“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________主之”
伤寒论B作业1-4
伤寒论B
第一次作业
A 型题:
1. 下列病证,哪一条不是麻黄汤禁忌症: D. 二阳合病,喘而胸满者
2. 下列汤证中,除哪项外,均可以见心下痞D. 黄连汤
3. 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心下痞硬而满,腹中雷鸣,干呕,心烦不得安治以: D. 甘草泻
心汤
4. 一般情况下,太阳病的自然病程约是C.六、七天左右
5. 炙甘草汤方中,没有哪味药: D. 五味子
6. 原文“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 _________ ,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B. 恶风
7.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见 D.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
8.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 B. 伤寒
9. 大陷胸丸的药物组成是: E.大黄、芒硝、杏仁、葶苈子、白蜜、甘遂末
10. 太阳病变证的治则是: D.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11. 服小青龙汤后,出现口渴的特点是: B.口渴欲少少饮
12. “将息”是指: B. 将养调摄
13. 以下除哪项外,均为麻黄汤证可见的脉证: E.脉浮弱
14. 本为太阳病,几经发汗,又经攻下,今见不大便五、六日、心下至少腹硬满痞痛,拒按,口干舌燥,日晡小有潮热,当用: A.大陷胸汤
15.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 B.伤寒
16. 麻杏甘石汤证之喘是因为: B.外邪入里,邪热壅肺
17. 首次将《伤寒杂病论》搜集整理成册名《伤寒论》者是: B.王叔和
18. 桃核承气汤证可见 A.如狂
19. 葛根汤的药物组成是: B.桂枝汤加麻黄、葛根
伤寒论病例(总)
第一章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1.某男,68岁,因操劳过甚而感邪发病,发热头痛,无汗,浑身关节皆痛,已二三日,曾自服西药土霉素等未效。刻诊:两脉浮紧带数,舌苔薄白,身灼热无汗,微喘,气息稍粗,骨节酸楚烦疼较甚。治宜:
A桂枝附子汤 B麻黄汤
C大青龙汤 D葛根汤 E甘草附子汤
2.患者自认为感冒,于昨日自服复方阿斯匹林片。服后汗出不少,衣衫尽湿,今晨反觉全身骨节酸痛,不愿行动;不发热,微恶风,全身有微汗,舌淡苔白,脉沉迟。治宜:
A桂枝附子汤 B桂枝新加汤
C桂枝汤 D甘草附子汤 E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
3.于某,男,40岁。一周前患感冒兼肠炎,腹泻一日7~8次,发热,腹胀,头痛,经用氯霉素治疗后,虽腹泻已止,但腹胀,腹痛,呕吐仍不减轻,头痛,畏寒,怕风,身亦痛,无汗,舌淡苔薄白,脉浮紧。治宜:
A葛根汤 B葛根黄芩黄连
汤
C黄芩汤 D葛根加半夏汤E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4.患者顾某,忽感风邪,始则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继则翕翕发热,头项强痛,腰臀酸楚,自服发汗药,而汗出淋漓,小便较少,四肢拘急,屈伸不利,当用:
A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B桂枝加附子汤
C桂枝加葛根汤 D桂枝新加汤E药甘草附子汤
5.患儿恶寒发热2天,伴咳嗽气促,咯吐黄稠痰,甚则喘息不得平卧。胸中烦热,身热汗出,口渴引饮,二便尚可,舌苔黄,脉浮滑数。宜用:
A麻杏石甘汤 B葛根芩连汤
C小青龙汤加石膏 D桂枝加厚朴杏子汤E以上均不是
6.黄某,男,初患外感,发热,头痛,微咳,服解表药后,上证已除,但大便稀溏,日五六次,胸闷欲呕,腹胀不痛,投以藿香正气散三剂未效,来诊时,证见胸中烦闷,腹不胀而觉脘部痞塞不舒,嗳气有食臭味,肠鸣即欲大便,便色淡黄,水样便中夹有不化的食物残渣,无异臭,日五六次,量不多。脉濡数,苔薄白,宜用:
伤寒论背诵条文共108条
伤寒论背诵条文共108条
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学课程试卷(A)
一、是非题(每题1分,共10分)
1、方剂,是在辨证审因决定治法之后,选择合适的药物,妥善配伍而成。()
2、使药即指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
3、保和丸中配用连翘的意义是疏散风热。()
4、杏苏散是治疗外感温燥证的代表方。()
5、天台乌药散的功用是温中行气,散寒止痛。()
6、苏子降气汤主治上实下虚之喘咳。()
7、半夏泻心汤具有和胃降逆,开结除痞的功用。()
8、防己黄芪汤是由防己、黄芪、白术、甘草组成。()
9、青蒿鳖甲汤的功用是养阴透热,主治风劳骨蒸。()
10、六一散主治外感暑湿证,症见身热烦渴,小便不利。()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1、"八法"之说载于()
A张仲景《伤寒论》B程钟龄《医学心悟》C王焘《外台秘要》D 张介宾《景岳全书》E汪昂《医方集解》
12、百合固金汤的君药是()
A百合麦冬B百合贝母C生地熟地D玄参麦冬E百合生地13、十灰散主治的出血证是由()所致
A阳虚失血B气不摄血C瘀血阻络,血不归经D血热妄行E外伤
14、仙方活命饮中配伍贝母、花粉的意义是()
A清热散结B清热泻火C清热生津D清热排脓E清燥润肺15、半夏白术天麻汤属于()
A平熄内风剂B燥湿化痰剂C祛风胜湿剂D治风化痰剂E 疏散外风剂
16、败毒散中配伍少量人参的主要目的是()
A益气补虚B扶正祛邪C补气生血D益气生津E补脾和中17、二
陈汤的君药是()
A陈皮B陈皮半夏C陈皮茯苓D半夏E半夏茯苓
18、肾气丸中具有温补肾阳作用的药物是()
A肉桂附子B肉桂干姜C桂枝干姜D桂枝附子E熟地附子19、肾气丸主治症状临床表现,除外()
伤寒论作业电子版
1、伤寒的涵义是什么?
伤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伤寒,乃指一切外感热性病的总称。狭义伤寒是指外感风寒,感而即发的疾病。
2、何谓传经、变证(坏病)、合病、并病、直中?
传经:指病情循着一定的趋向发展;
变证:指病在某些特殊条件下,不循着一般规律而引起性质的改变。
合病:指两经或者三经同时发病,无先后次序之分;
并病:指一经的病证未罢,而另一经病又起,有先后次序之分。
直中:指病邪不经太阳初期及三阳阶段,直接进入三阴的一种发病方式。
3、列表示意六经辨证论治体系(病变阶段、邪正盛衰、病位、经脉、诸症、性质、治法)
病变阶段邪正盛衰病位经脉诸症性质治法
太
阳
病
少
阳
病
阳
明
病
少
阴
病
厥
阴
病
太
阴
病
4、简述《伤寒论》中表里同病时的治疗原则。
原则有先表后里、先里后表、表里同治①先表后里适用于表里同病,表证明显而里证不著。
②先里后表适用于表里同病,里实热证急而重或里虚寒较重。③表里同治法。
5、如何理解太阳病提纲证
6、如何区别太阳中风、伤寒、温病?三证各自的病因病机、脉症特点及治则方药如何?
7、太阳中风证的症候、病机、治法、方药是什么?
太阳中风主症:①发热—风邪犯表,卫阳浮盛,抗邪于外②汗出—卫阳不固,营阴失护,弱而不守③恶风寒—邪扰卫阳,卫阳失其温煦④鼻鸣—肺合皮毛,开窍于鼻,皮毛受邪,肺窍不利⑤干呕—胃为卫之源,表气失和,卫病干胃,胃气上逆。病机:风邪束表,营卫不和,卫强营弱。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方药桂枝汤)
7、服桂枝汤的调护法有哪些注意事项?
8、太阳中风有哪些兼证?试述各证的症候、病机、治法、方药。
10、太阳伤寒证的症候、病机、治法、方药是什么?
[答案][北京中医药大学]2021春《伤寒论B》平时作业1
1.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答案:B]
A.中风
B.伤寒
C.温病
D.风温
E.湿温
2.太阳病的提纲是“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
[答案:D]
A.发热
B.恶风
C.身疼
D.恶寒
E.呕逆
3.《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
[答案:C]
A.王叔和
B.林亿
C.张仲景
D.赵开美
E.成无己
4.“脾家实”的含义是()。
[答案:C]
A.湿困脾阳
B.腐浊壅滞
C.脾阳恢复
D.食积内停
E.以上皆不是
5.不出现下利的方证是()。
A.理中汤证
B.四逆汤证
C.旋复代赭汤证
D.甘草泻心汤证
E.赤石脂禹余粮汤证
6.伤寒的涵义是()。
[答案:A]
A.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B.寒就是邪,伤寒就是伤邪
C.是传染病的一种
D.肠伤寒
E.以上都不是
7.张仲景的故里是()。
[答案:D]
A.湖南长沙
B.河南安阳
C.湖北枣阳
D.河南南阳
E.湖北襄阳
8.虚证腹满的特点是()。
[答案:B]
A.腹满不减,减不足言
B.腹满时减,喜温喜按
C.腹满时轻时重,重时不喜温按
D.从心下至少腹鞕满而痛不可近
E.心烦腹满,卧起不安
9.首次将《伤寒杂病论》搜集整理成册名《伤寒论》者是()。[答案:B]
B.王叔和
C.钱闻礼
D.许叔微
E.王冰
10.太阴下利的特点:()
[答案:A]
A.自利不渴
B.自利而渴
C.下利脓血
D.下利谵语
E.下利滑脱
11.《伤寒论》除重复和佚方外,计有()。[答案:C]
A.110方
B.111方
C.112方
D.113方
E.114方
12.桂枝加大黄汤的药物组成:()
[答案:E]
A.桂枝、大黄
B.桂枝汤大黄
伤寒论试题五套
一历代伤寒注家及著作
一、选择题
(一)A1型题
1.在以下错简重订学派的伤寒名家中,首先的倡导者是谁?
A.喻嘉言B、吴仪洛 C.黄元御 D.方有执 E.章虚谷
2.张志聪《伤寒论集注》其最突出的学术思想和治学特点是
A.注重运气学说B.注重经络学说C.注重药性理论D.强调类证鉴别E.强调治法分类
3.陈念祖字修园,平生著述甚丰,其著《伤寒论浅注》对《伤寒论》:
A.进行了系统注释研究B.全面探讨了其中的证治规律C.因其语言浅显,易于诵读,而使之广为流传D.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加以论证发挥E.进行了简要解说
(二)B型题
A.《伤寒直格》
B.《阴证略例》
C.《伤寒补亡论》
D.《伤寒例钞》
E.《伤寒证治准绳》
1.由郭雍撰写的著作是:
2.由刘完素撰写的著作是:
3.由王好古撰写的著作是:
(三)X型题
1.庞安时的《伤寒总病论》对仲景《伤寒论》的主要研究特点是:
A.按证分类,重编伤寒
B.首次提出伤寒传足不传手说
C.伤寒温病,区分异同
D.倡用辛凉解表之法,所制方剂多用柴胡、簿荷、石膏、知母等辛凉清解之品
E.认为六经即《内经》之六经
2.许叔微传世的《伤寒论著三种》(《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伤寒九十论》)主要有如下贡献:
A.以症类证
B.三纲鼎立
C.以经释论
D.初创八纲
E.以论证经
3.成无己《伤寒明理论》的学术特点表现为:
A.以症状为纲,详论其脉证机理及论治方法
B.按证分类,重编伤寒,分列六经诸证
C.强调正气,注重摄生
D.辨证分型,对常见症状进行鉴别,为伤寒症状鉴别诊断学之倡导
E.提出伤寒传足不传手说,提倡“脉在证先”观点。
《伤寒论B》第4次作业
《伤寒论B》第4次作业
A型题:
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 1. 当归四逆汤的药物组成是:[1分]C
A.当归、干姜、附子、甘草、芍药、桂枝、大枣
B.当归、干姜、附子、甘草、细辛、桂枝、大枣
C.当归、桂枝、芍药、细辛、甘草、通草、大枣
D.当归、桂枝、芍药、通草、生姜、甘草、大枣
E.当归、桂枝、附子、干姜、通草、芍药、生姜9
* 2. 下列用大枣最多的方剂是:[1分]E
A.苓桂枣甘汤
B.十枣汤
C.当归四逆汤
D.旋复代赭汤
E.炙甘草汤
* 3. 理中汤加减法中出现“渴欲饮水”的机理是:[1分]B
A.下利太甚,损伤津液
B.脾不散精,水津不布
C.寒邪化热,热伤津液
D.药物温化太过
E.以上都不是
* 4. 原文填空“热利,下重者[1分]C
A.黄芩汤主之
B.葛根芩连汤主之
C.白头翁汤主之
D.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
E.葛根汤主之
* 5. 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1分]E
A.五苓散
B.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C.真武汤
D.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E.茯苓甘草汤
* 6. 瓜蒂散证中,厥的病机[1分]C
A.肾阳虚衰
B.心阳虚衰
C.痰阻胸阳
D.气滞阳郁
E.以上都不是
* 7. “大病差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治以:[1分]D
A.茯苓甘草汤
B.苓桂枣甘汤
C.苓桂术甘汤
D.牡蛎泽泻散
E.茯苓四逆汤
* 8. “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是因:[1分]B
A.胸中实
B.胸上有寒
C.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
D.脏有寒
E.心下有水气
* 9. 以下诸方,除……外均有黄芩[1分]C
A.大柴胡汤
B.半夏泻心汤
C.黄连汤
D.黄升麻麻汤
E.小柴胡汤
《伤寒论》总结试卷
《伤寒论》总结试卷
《伤寒论》总结试卷
一、名词解释
1.但欲寐:
2.头项强痛:
3.合病:
4.口不仁:
5.日晡所:
6.水逆:
7.奔豚:
8.脾约:
9.喘冒:
10.郑声:
11.往来寒热:
12.心下支结:
13.息高:
14.泄利下重:
15.清便欲自可:
16.虚烦:
17.目中不了了:
18.系在
20.项背强几几
21.固瘕
22.劳复
23.并病
24.阳微结
25.脾家实
二、单项选择题:
1.太阳与阳明合病,自下利者,选用( )
A桂枝加葛根汤 B黄芩汤 C葛根汤 D桂枝人参汤
2.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
A、白通汤
B、四逆汤
C、通脉四逆汤
D、四逆散
3.桂枝新加汤证的身痛,其病机是:()
A、阴阳两虚
B、营血不足
C、风湿束表
D、寒邪外束
4.桂枝人参汤方的组成是( )
A桂枝汤方加人参 B桂枝汤合理中汤[3]理中汤加桂枝 D理中汤加人参
5.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
A大柴胡汤 B小柴胡汤 C小承气汤 D柴胡加芒硝汤
6.生姜泻心汤证的主症为()
A噫气不除,心下痞 B干噫食臭,心下痞硬 C肠鸣下利,心下痞硬 D呕吐而利,心下痞硬
7.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赤者,宜选用()
A四逆汤 B白通汤 C通脉四逆汤 D白通加猪胆汁汤
8.桂枝去芍药汤证的脉象是()
A、脉浮
B、脉数
C、脉促
D、脉滑
9.茯苓四逆汤的适应症是()
A、昼夜俱烦躁
B、昼日烦躁,夜而安静
C、头眩,身瞤动
D、身不痛,但重
10.头汗出的病机是()
A、郁热上蒸
B、虚阳上奔
C、营卫失调
D、阴阳两虚
11.《伤寒论》首创哪种辨证方法()
试卷 伤寒论 B卷
B、表邪不解,阳气拂郁。
C、寒邪化热,蒸腾于上。
D、病情向愈阳气来复。
E、以上均不是。
46、原文:“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通脉四逆加猪胆汤主之。”其“吐已下断”的病机应确切表达为( )
A、正气来复,吐利中止。 B、阳气来复,吐利缓解。
C、阴邪内郁,外无出路。 D、阳亡阴竭,无物可吐、可下。
11、桂枝加葛根汤方的药物组成是( )
A、桂枝、葛根、芍药、炙甘草、大枣、麻黄
B、桂枝、葛根、芍药、大枣、干姜、炙甘草
C、桂枝、葛根、芍药、大枣、生姜、炙甘草
D、桂枝、葛根、芍药、大枣、半夏、炙甘草
E、桂枝、葛根、芍药、大枣、附子、炙甘草
12、患者顾×,忽感风邪,始则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继则翕翕发热,头项强痛,腰臀酸楚,自服发汗药,而汗出淋漓,小便较少,四肢拘急,屈伸不利,当用( )
A、心阳虚,下焦寒气上冲 B、心阳虚,下焦水饮欲动
C、心阳虚,又兼脾虚水停 D、心阳虚,又兼虚胃停饮
E、心阳虚,水气上逆凌心
24、炙甘草汤药物组成是( )
A、炙甘草、干姜、人参、熟地、桂枝、阿胶、麦门冬麻仁
B、炙甘草、生姜、人参、熟地、桂枝、阿胶、麦门冬、大枣
C、炙甘草、干姜、人参、生地、桂枝、麦门冬、麻仁、阿胶
C、热入血室 D、肺胃热盛,副血出络 E、麻黄辛温,耗血动血
完整版)伤寒论试题
完整版)伤寒论试题1.伤寒论测试题
A型题
1.《伤寒论》中的并病是指(B)
A。两经证候归并为一经
B。一经证候未罢,又出现另一经的证候C。两经或三经的证候同时出现
D。阳经与阴经的证候同时出现
E。一经病症为主但兼有其他证候
2.《伤寒论》中的合病是指(C)
A。两经证候归并为一经
B。一经证候未罢,又出现另一经的证候C。两经或三经的证候同时出现
D。阳经与阴经的证候相继出现
E。一经病证为主但兼有其他证候
3.太阳病传为少阴病的传变方式为(B)
A。循经传
B。表里传
C。直中
D。并病
E。合病
4.外感初起太阳与少阴同时发病最恰当的表述为(D)A。直中
B。并病
C。表里传
D。两感
E。越经传
5.以下不属于太阳中风脉证提纲的是(E)
A。恶风
B。发热
C。汗出
D。脉缓
E。头痛
6.以下不属于太阳伤寒证初起必见之证的是(A)A。发热
B。恶寒
C。体痛
D。呕逆
E。脉紧
7.“辨病发于阳与病发于阴”之“阴阳”指(B)
A。表证与里证
B。三阴证与三阳证
C。实证与虚证
D。新病与痼疾
E。寒证与热证
8.以下不是桂枝汤的适应症的是(C)
A。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
B。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者
C。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
D。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
E。外证未解,脉浮弱者
9.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的病机是(D)
A。表邪内陷
B。邪热内扰
C。正虚邪扰
D。正邪搏击
E。阳郁不解
10.“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的处理方法是(B)
A。当以扶正,以小建中汤
B。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C。当以温阳,宜附子汤
D。当表里双解,宜桂枝人参汤
E。当表里双解,宜麻黄附子甘草汤
刘渡舟-《伤寒论》讲义
《伤寒论》讲义
刘渡舟
第一讲《伤寒论》内容概述1
第二讲《伤寒论》用方思路与方法2
第三讲汉代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的换算3
第四讲柴胡剂群的临床应用4
第五讲伤寒论中泻下诸方的临床应用11
第六讲桂枝汤类方的临床应用14
第七讲白虎汤类方(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18
第八讲治水诸方的临床应用20
第九讲治痞诸方的应用22
第十讲四逆汤类方的临床应用25
第十一讲关于六经辨证28
第一讲《伤寒论》内容概述
伤寒目前三方面研究:文献、辨证论治方法、方剂临床应用。
一、伤寒论内容:
398条112方、十卷、22篇。
第1篇辨脉篇、第2篇平脉篇为仲景脉学集中体现,介于《内经》~《脉经》、《濒湖脉学》之间过渡阶段。
例如:浮脉主表主热轻即取得,重取滑数有力: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共五处。
迟脉主阳虚主阴虚血少: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迟中迟者,此营血不足…沉主里,迟为营血虚少。∴+芍养血,生姜引药达表。
应当学习此首二篇,以了解仲景脉学。
第3篇伤寒例:外感病成因、分类、命名、防治法、护理方法――韵文,汉以前用,故非后人(如王叔和加入)系仲景原文。《文心雕龙》:论也者,弥纶群言而讣理者也。
第4篇:痉湿暍,只有脉证,无治法方药。
一般398条不包括前四篇,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中十篇――398条112方
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以下简称《可汗篇》)
例:凡发汗,欲令手足俱周,然,一时间许…一时间(2小时,一昼夜12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寒论B
第一次作业
A型题:
1. 下列病证,哪一条不是麻黄汤禁忌症:D.二阳合病,喘而胸满者
2. 下列汤证中,除哪项外,均可以见心下痞D.黄连汤
3. 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心下痞硬而满,腹中雷鸣,干呕,心烦不得安治以:D.甘草泻心汤
4. 一般情况下,太阳病的自然病程约是C.六、七天左右
5. 炙甘草汤方中,没有哪味药:D.五味子
6. 原文“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________,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B. 恶风
7.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见D.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
8.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B. 伤寒
9. 大陷胸丸的药物组成是:E.大黄、芒硝、杏仁、葶苈子、白蜜、甘遂末
10. 太阳病变证的治则是:D.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11. 服小青龙汤后,出现口渴的特点是:B.口渴欲少少饮
12. “将息”是指:B. 将养调摄
13. 以下除哪项外,均为麻黄汤证可见的脉证:E.脉浮弱
14. 本为太阳病,几经发汗,又经攻下,今见不大便五、六日、心下至少腹硬满痞痛,拒按,口干舌燥,日晡小有潮热,当用:A.大陷胸汤
15.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B.伤寒
16. 麻杏甘石汤证之喘是因为:B.外邪入里,邪热壅肺
17. 首次将《伤寒杂病论》搜集整理成册名《伤寒论》者是:B.王叔和
18. 桃核承气汤证可见A.如狂
19. 葛根汤的药物组成是:B.桂枝汤加麻黄、葛根
20. 《伤寒论》除重复和佚方外,计有:C.112方
21. 结胸证除了以下哪一项脉不出现外,其余脉象皆可见:E.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
22. 《伤寒论》全书主要是什么辨证:A.六经辨证
23. 《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 C.张仲景
24. 茯苓甘草汤的药物组成:A.茯苓、桂枝、甘草、生姜
25. 原文:“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宜用:D.麻黄汤
26. 下列方剂中不需要去滓再煎的是:D.附子泻心汤
27.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何方主之
D.葛根黄芩黄连汤
28. “fǔ咀”是指:C.碎成小块
29. 太阳病篇中,蓄水证和蓄血证的主要区别点:B.小便利否
30. 栀子豉汤主治:E.心烦懊憹,胸中窒
31.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的“腹胀满” B.虚实夹杂证
32.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干呕者,宜选:B.小青龙汤
33. 小建中汤证中“心中悸而烦”的病机是:D.脾虚气血不足,心失所养
34. 旋复代赭汤适于下列哪一项病证:D.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鞕,噫气不除者
35. 微热、脉浮、消渴、小便不利之证,宜选:B. 五苓散
36. 太阳伤寒与太阳中风鉴别的关键是:B.有汗还是无汗
37. 桂枝人参汤的作用是:C.温中解表
38. “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小陷胸汤主之” E. 脉浮滑者
39. 张仲景的故里是:D.河南南阳
40. “脉阴阳俱紧”中“阴阳”是指:B.尺、寸
41. 发热、微恶风寒、不大便五六日、头痛汗出、小便清长、脉浮、治宜:A.调和营卫、解肌祛风
42. 原文填空:“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B.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43. 太阳病提纲证的病机是:A. 外邪袭表、正气向外抗邪、太阳经脉气机不利、卫气不能温分肉
44. 伤寒的涵义是:A.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45.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的原因是:C.邪重药轻、正邪相争,邪郁不解
46. 太阳病头痛部位在:D.头部后项
47. 下列病证,哪一项不可用桂枝汤:D.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
48. 泻热逐水破结之峻剂是:A. 大陷胸汤
49. 发热恶寒,头痛身痛、无汗气喘、宜用:B. 麻黄汤
50. 五苓散中没有见到过:D. 心下悸
51. 太阳病汗下后,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选用何方治疗C.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52. 发热、汗出、恶风、项背强几几宜用:C. 桂枝加葛根汤
53. 桃核承气汤的药物组成是:A. 桃仁、大黄、桂枝、芒硝、甘草
54. 大青龙汤的主治证候为:D.表实兼内热烦躁
55. 第六条“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的发黄类型是:B.火逆发黄
56. 由芍药、麻黄、石膏、桂枝、甘草、生姜、大枣七味药组成的方剂,其方名为:D.桂枝二越婢一汤
57. 《伤寒论》里“合病”是指:B.两阳或三阳的病证同见
58. 大结胸证的病机是:B.水热互结
59. 下列诸项中,除哪项以外,为麻黄汤证,桂枝汤证所共有?E.喘
60. 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可用:E.小建中汤
61. 栀子厚朴汤的组成:C.栀子、厚朴、枳实
62. 中风兼阳虚漏汗证的主治方是:C.桂枝加附子汤
63. 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治以:D.桂枝甘草汤
64. 太阳病的提纲是“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 D.恶寒
65. 栀子豉汤禁忌D.旧微溏
66.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燥烦吐逆者”,应取下列何种治法为好?C.先复阳,后复阴
67. 辨别疾病的传变与否的依据:E.现有的脉证
68. 旋复代赭汤所主治的证候是:A.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
69. 太阳蓄血证,不应见:C.小便不利
70. 和胃降逆化痰下气的主方是:A. 旋复代赭汤
B型题:
A.太阳病,发汗已,身灼热,脉浮,汗出
B.身热,自汗出,不恶寒,反恶热
C.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
D.太阳病,发热,身疼痛,无汗而喘
E.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
1. 太阳温病的提纲证是:C
2. 太阳中风的提纲证是:E
A. 心下痞硬,利下不止,表证未解者
B.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肠鸣下利者
C. 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
D.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头痛,汗出,不恶寒者
E.心下痞硬满,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干呕心烦不得安者
3. 桂枝人参汤治:A
4. 甘草泻心汤治:E
5. 生姜泻心汤治:B
A. 脾虚胃寒
B.水饮属寒,水停心下
C. 水饮内停,气不化津,津不上承
D.温解后,寒饮将去,津液暂未上承
E. 因无汗,热不得外月,化燥伤津
6. 原文:“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小青龙汤主之”其中“不渴”的机理是:B
7. 、原文:“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小青龙汤主之”其中“服汤已渴”的机理是:D
8. 原文:“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其中“渴”的机理是:C
A.两经或三经同时发病,无先后次第之分
B.若一经的病证未罢,而另一经病又起,有先后次第之分
C.病邪不经太阳及三阳阶段,直接入侵三阴而发病
D.凡表里两经同时感受外邪而发病者
E.邪气由此经进入彼经
9. 直中的概念是:C
10. 并病的概念是:B
A.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一日二三度发
B.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一日再发
C.汗出而喘,无大热
D.发热恶寒,不汗出而烦躁
E.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心烦口渴
11. 桂枝麻黄各半汤证可表现为:A
12. 桂枝二麻黄一汤证可表现为:B
13. 桂枝二越婢一汤证可表现为:E
A. 茯苓桂枝甘草白术
B.大枣桂枝茯苓甘草
C. 茯苓生姜桂枝甘草
D.桂枝大枣生姜甘草
E.桂枝芍药甘草大枣生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