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动脉的解剖与结构简述
手部局部解剖-

a
9
腕桡侧管radial carpal canal:屈肌支持带桡侧端分两层附着于舟骨
结节和大多角骨结节,其间的间隙为腕桡侧管,内有桡侧腕屈肌肌 腱及其腱鞘。
a
10
腕管Carpal canal:由屈肌支持带与腕骨沟共同围成。内有指浅、深屈肌腱及屈肌 总腱鞘、拇长屈肌腱及其腱鞘和正中神经(9+1)。
掌短肌:保护深面的尺N、A、V
a
18
II 深层结构
1、掌部深筋膜:分为浅层和深层
(1)浅层分为鱼际筋膜、掌腱膜和小鱼际筋膜。
掌腱膜:palmar aponeurosis掌长肌腱越过屈肌支持带浅面后,腱纤维散开并 与手掌中部的深筋膜浅层融合,使该部深筋膜增厚而坚韧,形成有光泽的腱 膜性纤维组织膜。
手部的局部解剖与操作
a
1
手部的分区
手掌 palm
➢ 手掌的近侧部称腕前区anterior region of carpus
手背 dorsum of hand
手指 finger
a
2
一、手部的表面解剖
a
3
桡动脉Radial artery(1), 正中神经median nerve(2), 尺动脉
a
13
腕前区小结
3个管道:腕管、腕尺侧管和腕桡侧管。
通过的结构不同:
腕桡侧管:桡侧腕屈肌腱(肌腱管道)
腕尺侧管:尺动静脉及尺神经(血管神经管道)
腕管:正中神经、八条屈指肌腱和拇长屈肌腱共10条结构(肌腱和神经管道)
a
14
腕管浅面经过的结构:掌长肌 腱、桡动脉的掌浅支和掌皮支 (由尺神经、正中神经、肌皮 神经和桡神经发出),腕尺侧 管的尺神经和尺血管亦属于腕 管浅面的结构
桡动脉抽血

桡动脉抽血新生儿桡动脉穿刺抽血法邓玉英 2009-3新生儿传统检验标本的采集一般抽取外周静脉血或股静脉血~外周静脉血量小~出血慢~对静脉的破坏也大,而股静脉采血难度相对较大~一般需要两个人配合才能完成操作~由于婴儿的哭闹、躁动很容易使针头穿出血管外而导致抽血量不足、血肿的形成或穿刺失败~或因强烈的刺激引起患儿反射性排尿~污染无菌区~甚至造成感染。
对于循环衰竭的危重新生儿因股动脉搏动弱~难以摸到搏动~股静脉穿刺难于成功。
因此在不影响检验结果的前提下采用桡动脉抽血~根据桡动脉解剖位臵通过目测定位法抽血~我科自2008年10月起采用目测定位法抽取桡动脉血~取得了良好效果~成功率高。
一、操作方法:1(抽血车用物准备一次性注射器,根据血量选择合适的注射器,~一次性5.5号头皮针~治疗盘、一杰碘~无菌棉签~无菌棉球~一次性胶手套~3M微孔通气胶布~试管若干等。
车下层放生活垃圾、医疗垃圾盒及利器盒。
2(定位法1,目测定位法患儿平卧~操作者左手握紧患儿待穿刺侧手~掌面朝上~以拇指固定患儿手掌~其余4指放臵患儿手掌背侧~食指托于腕关节处~使仰伸约30,45?~常规消毒后~右手持5.5号头皮针,连接好注射器,与皮肤呈15,20?,肥胖者进针角度适当加大~约20,30?,~在腕中纹,第二道腕横纹,桡侧1/4处~约为中线与外侧的1/2处为穿刺点进针~穿刺成功后血液会自动涌入头皮针胶管~适当固定~抽取所需血量后拔针~加压止血5,10min。
可用3M微孔通气胶布压住无菌棉球并绕腕部1周按压~不宜过紧~并注意观察该侧手指血运情况~止血后及时放松按压。
2,触摸法:在桡动脉处摸到博动最明显处以15,20?进针抽取所需血量即可。
二、讨论:1(桡动脉解剖特点桡动脉在前臂中远段走行于肱桡肌和桡侧屈腕肌间~在桡骨茎突部远端分为2支,一支于拇长展肌和拇短伸肌腱深面~绕至手背~穿第1掌骨间隙至手掌深面~末端与尺动脉深支吻合~构成掌深弓,一支在鱼际肌表面或穿拇短展肌向下至手掌~与尺动脉末端吻合~形成掌浅弓。
人体解剖学课件——动脉

胸主动脉
教学目的 熟悉:胸主动脉的分支及分布范围。
(三)胸主动脉
(T4下缘至主动脉裂孔)
壁支 肋间后动脉(3-11) 肋下动脉(12) 支气管支 膈上动脉
分布于胸壁、腹壁上部、 背部和脊髓等处。
脏支 支气管支 食管支 心包支
分布于气管、支气管、食 管和心包。
44
肋间后动脉 食管支
腹主动脉
教学目的
胸廓内动脉
在椎动脉起点的相对侧发出, 向下入胸腔,沿第1~6肋软 骨后面下降,分支分布于胸 前壁、心包、膈和乳房等处。
其较大的终支称腹壁上动脉, 穿膈进入腹直肌鞘,在腹直 肌深面下行,分支营养该肌 和腹膜。
26
(二) 锁骨下动脉
主要分支有: ③ 甲状颈干 为一短干,在椎动脉外侧, 前斜角肌内侧缘附近起始, 迅即分为甲状腺下动脉、 肩胛上动脉等数支,分布 于甲状腺、咽和食管、喉 和气管以及肩部肌、脊髓 及其被膜等处。
上颌动脉
其中分布于硬脑膜者称脑 膜中动脉,向上穿棘孔入 颅腔。前支经过颅骨翼点 内面,颞部骨折时易受损 伤,引起硬膜外血肿。
枕动脉 颈外动脉 颈内动脉
颈总动脉
21
颞浅动脉 脑膜 中动脉
面动脉 甲状腺 上动脉 甲状腺
2、 颈内动脉
由颈总动脉发出后, 垂直上升至颅底, 经颈动脉管入颅腔。
上颌动脉
枕动脉
颈动脉窦
14
颈动脉小球
是一个扁椭圆形小体,借结缔组 织连于颈动脉杈的后方,为化学 感受器,可感受血液中二氧化碳 分压、氧分压和氢离子浓度变化。 当血液中二氧化碳增高或氧分压 降低时,反射性地促使呼吸加深 加快。
颈动脉小球
15
1、 颈外动脉
初居颈内动脉前内侧, 后经其前方转至外侧, 上行穿腮腺至下颌颈 处分为颞浅动脉和上 颌动脉两个终支。
《运动解剖学》(第三版) 7第七章 脉管系统

〔一〕血管的外形特征及其分布规律
口径最小,平均为8um左右,仅能通过一个红细胞,管 壁也最薄,主要由内皮细胞和基膜构成。毛细血管壁薄,通透 性大,管中血流缓慢,有利于血管内血液和血管外组织液进行 物质交换。
注意的是毛细血管在组织内有很多分支,相互连接成毛细 血管网。而分布在肝、脾、内分泌腺等处的毛细血管,管腔扩 大,称为血窦。
锁骨下动脉及其分支
肱动脉:
• 桡动脉: 沿前臂桡侧下行。前臂
远端位置较浅,是临床上触 脉部位。分支营养前臂和手。 • 尺动脉:
沿前臂尺侧下行。分支营 养前臂和手。
上肢的动脉
锁骨下动脉
腋动脉 (分三段)
肱动脉
平桡骨 颈处分出
桡动脉、尺动脉
掌浅弓、掌深弓
左心室
升主A
主A弓 胸主A 腹主A 髂总A (〔左右)〕
一、心的位置与外形
1、上腔静脉 2、主动脉 3、肺动脉 4、下腔静脉 5、冠状动脉 6、肺静脉
1
2
3
6 5 4
一、心的位置与外形
1、肺动脉 2、主动脉 3、上腔静脉 4、下腔静脉 5、后室间沟 6、肺静脉
12 3
6 5
4
二、心的结构
心腔内部结构:
1. 上腔静脉 下腔静脉
2. 右心房(三尖瓣)
3. 右心室
1.头颈静脉血
颈内静脉
头臂静脉
上腔静脉
2.上肢静脉血
锁骨下静脉
头臂静脉
3.胸部静脉血
奇静脉
上腔静脉
右心房
2. 下腔静脉系
由下腔静脉及其属支组成。下腔静脉是下腔静脉系的主干, 也是人体内最大的静脉干。它收集下肢、骨盆腕和腹腔内的器官 、骨盆壁和腹壁等处的静脉血〔相当于主动脉腹部及其分支所营 养的区域〕。门静脉是沟通消化系统的重要静脉。
人体解剖上肢的血管

系统解剖
尺动脉(ulnar artery)
系统解剖Biblioteka 掌浅弓(superficial palmar arch)
构成: 桡A的掌浅支 尺A终末支
分支:
小指尺掌侧A(1支)
指掌侧总A(3支)→ 指掌侧固有A(6支)
系统解剖
掌浅弓(superficial palmar arch)
系统解剖
掌深弓(deep palmar arch)
分支:
拇主要A(3支):分布拇指两侧及示指桡侧缘 掌浅支 ※临床应用:摸脉搏
系统解剖
桡动脉(radial artery)
系统解剖
尺动脉(ulnar artery)
起始、行程:
在指浅屈肌和尺侧腕屈肌之间,伴尺N下行,经豌豆骨桡
侧入手掌。 分支: 骨间前动脉 骨间总动脉
骨间后动脉
掌深支
系统解剖
尺动脉(ulnar artery)
起始:分别起于手背静脉网的外侧和内侧。
头静脉 :起于手背静脉网的桡侧,逐渐转至前臂 的前面,经肘部,在肱二头肌的外侧上行,再经 三角肌胸大肌间沟,穿深筋膜注入腋静脉或锁骨 下静脉。在肘窝处头静借肘正中静脉与贵要静脉 相同。
贵要静脉:起于手背静脉网的尺侧,沿前臂尺侧上
行,在肘部转到前面,与肘窝处接受正中静脉后, 再经肱二头肌内侧沟到前臂的中点平面,穿深筋
构成: 尺A的掌深支 桡A的终末支
分支:
掌心A(3条)—至掌指关节附近,分别与相应的指
掌侧总A吻合。
系统解剖
掌深弓(deep palmar arch)
返回
浅静脉:头静脉、贵
要静脉、肘正中静脉。 深静脉:腋静脉、肱 静脉、桡静脉、尺静 脉
1.浅静脉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第七章脉管系统

(1) 颈外动脉
沿胸锁乳突肌的深面上行,在腮腺实质 内分为上颌动脉和颞浅动脉两个终支。
1)甲状腺上动脉
2)面动脉
咬肌前缘绕下颌骨处,
可摸到搏动。
面部出血,此处压迫
止血。
上颌动脉
3)颞浅动脉
枕动脉
颧弓根部,可摸到搏动。 头前外侧部出血,此处 压迫止血
颈外动脉 颈内动脉
4)上颌动脉
外面的一层浆膜, 即浆膜心包的脏层
《解剖学基础》脉管系统 心
室间隔的大部分由心 肌构成,称肌部;其 上部靠近心房处,有 一缺乏心肌的卵圆形 区域,称膜部,是室 间隔缺损的好发部位
《解剖学基础》脉管系统 心
(二)心的传导系统
位于心壁内,由特 殊分化的心肌纤维 构成,具有产生和 传导兴奋,控制心 的节律性活动的功 能 包括 窦房结(正常 起搏点)、房室结 、房室束、左束支 、右束支 、浦肯野 纤维
《解剖学基础》脉管系统 血管
(二)血管壁的结构
1.动脉 管腔横断面呈圆形,其管壁较厚,由内向外 依次分为内膜、中膜和外膜3层 (1)内膜 最薄,由内皮及其外面的少量结缔组织 构成 (2)中膜 最厚,由平滑肌和弹性纤维构成。 大动脉中膜以弹性纤维为主,因其有较大的弹性又称 弹性动脉。中动脉、小动脉中膜以平滑肌为主,均可 称肌性动脉 (3)外膜 较薄,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含有小血 管、淋巴管和神经等
难点:
心腔4个瓣膜的名称和作用
《解剖学基础》 脉管系统
第一节 概述
组成
心血管系统
淋巴系统
《解剖学基础》脉管系统
心血管系统
包括:心、动脉、 毛细血管和静脉
1.心 是血循环的 动力器官,分四个 心腔
描述桡动脉的解剖特点

桡动脉的解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桡动脉是上肢的主要动脉,起于左心室,穿过肘部桡骨茎突,分支支配前臂和手部。
桡动脉的解剖特点包括其位置、走向、分支和毗邻组织。
桡动脉的位置较浅,位于前臂的桡侧,在肘部桡骨茎突处易于触及。
桡动脉的走向为桡侧向尺侧,与前臂的桡侧屈肌平行。
桡动脉分支包括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这些分支在前臂和手部形成丰富的血管网。
桡动脉的毗邻组织包括前臂的桡神经、尺神经和肱动脉等。
桡动脉的解剖特点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临床工作中,常常需要测量桡动脉的脉搏波幅和频率,以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和血压情况。
此外,桡动脉也是常用的穿刺部位,例如用于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
在手术治疗中,桡动脉也经常被作为手术切口的部位,例如用于桡动脉闭塞症的手术治疗等。
综上所述,桡动脉的解剖特点包括其位置、走向、分支和毗邻组织,这些特点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了解桡动脉的解剖特点,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
手解剖

手部解剖特点来自骨质增生网一、掌骨:掌骨有替体部和两骺,近端骺为底,远端为头,头底之间为体,近端,头轻度狭窄为颈,掌骨头两侧有小结节供掌指侧副韧带附着。
第一掌骨通过鞍状关节与大多角骨相关节,其下关节面为凹面,无尺侧关节面,一些来自前臂和鱼际的肌腱附着于第一掌骨,第一掌骨横截面为圆形,而其他掌骨横截面为三角形,有背侧面和两个掌侧面(前外侧和前内侧)。
第二掌骨有三个下关节面,分别与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相关节,尺侧面与第三掌骨相关节,第二掌骨有一小颈突供桡侧腕屈肌掌侧附着。
第三掌骨有两个尺侧面,与第二和第四掌骨相关节,一个近端关节面,与头状骨相关节,其背侧有颈突,供桡侧腕短伸肌附着。
第四掌骨无颈突,有两个尺侧关节面,两个近端关节面与头状骨,钩状骨相关节。
第五掌骨有一尺侧关节面,近端关节面与钩状骨相关节,它有一个小的后内侧茎突为尺侧腕屈肌腱附着。
掌指关节背侧部较薄弱,有伸肌腱及其腱膜所覆盖,在掌侧有坚韧的掌板附着,两侧有副韧带加强。
二、指骨:分为底和头,之间为体连接,头上有滑车。
近节指骨指骨底与掌骨头相关节,头与中节指骨底相关节。
指骨头两侧各有一小结节,有近端指间关节的尺侧副韧带附着。
在掌侧,第一、第二指骨干的尺侧面,指骨边缘上有骨嵴,这些嵴为指纤维鞘提供附着。
中节指骨基底与近节指骨头相关节,有指浅屈肌腱附着,中节指骨头与远节指骨相关节。
中节指骨头也有两个小结节供远端指间关节的尺侧副韧带附着。
指深屈肌腱附着于远节指骨基底,远节指骨头的特点是有指骨粗隆。
拇指的远节指骨有拇长屈肌腱附着。
三、手部皮肤:1、腕横纹:近侧横纹较为恒定,与尺骨小头在同一水平,中间横纹平桡腕关节线,远侧横纹约与屈肌支持带近侧缘平齐,尺侧端深面为豌豆骨。
2、掌横纹:掌近侧横纹为鱼际纹,斜行于鱼际尺侧,掌中间纹从第二掌指关节面平面向内小鱼际外侧缘,掌远侧横纹从第二指噗近侧2cm处向内横行至掌尺侧缘,对应第3-5掌指关节线。
3、指横纹:横纹的两侧为手指掌、背侧的交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