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

合集下载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 第一章第二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课件 (共18张PPT)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 第一章第二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课件 (共18张PPT)

A.SARS病毒和蘑菇
C.蓝藻和酵母菌
B.大肠杆菌和草履虫
D.衣藻和变形虫
2、对原核生物的正确描述是
A.原核生物无核糖体
B.原核生物的细胞中无膜结构
C.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为RNA D.原核生物无染色体
3、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
A.变形虫、水绵、香菇
C.小麦、番茄、大豆 A.都是单细胞生物
水域污染、富营养化,会长出讨厌的水华。
蓝藻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所以能进行光合 作用.
发 菜
颤 藻
念 珠 藻
二.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思考:
1、建立细胞学说的科学家有哪些?
2、细胞学说的内容是什么? 3、细胞学说的意义? 4、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吗?
课堂巩固
1、下列四组生物中,都属于真核生物的一组是
B.烟草、草履虫、大肠杆菌
D.酵母菌、灵芝、豌豆
4、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B.大多数细菌的营养方式属于异养 C.都能使动植物和人类患病 D. 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谢谢大家!
第1章
走近细胞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学习目标
1.说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 2.说出细胞学说的内容。 3.尝试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举例说出常见的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植物、动物细胞的细胞质中有哪些结构?
• 问题:观察p7问题讨论的图片,思考讨论 问题1
细胞膜、细胞质、胞核.
上下两组细胞在结构上的区别?
植物、动物细胞的细胞质中有哪些结构?
一.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
根本区别: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原核 细胞
原核 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 生物 蓝藻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

3.存在形式:大多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4.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统一性是指组成细胞的元素没有一
种是生命特有的,无机环境中都能找到,而差异性是指 两者间含量差别较大。
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水 :85%~90% 蛋白质 :7%~10%
提醒
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无机化合物
占细胞鲜重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还原糖 斐林试剂 砖红色沉淀
现配现用, 水浴 加热
淀粉 脂肪
碘液 苏丹Ⅲ染液 苏丹Ⅳ染液
蓝色 橘黄色 红色
需酒精脱色处理 做切片观察脂肪 颗粒需显微镜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紫色
CuSO4不能过量
练一练 在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之前,还要留出一部分样液的 作用是留作对照 。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应混合后 方可使用,双缩脲试剂呢?分别加入。加入双缩脲 试剂的顺序应是先加NaOH,后加CuSO4 。蛋白质 和还原糖的鉴定实验中谁需加热?还原糖 。如何 加热?水浴加热 。
心肌和血液总的含水量差不多,但心肌呈固态, 血液呈液态,原因是二者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 例不同。 2.水的存在形式与代谢的关系 若细胞内自由水比例升高,则代谢旺盛,反之代 谢缓慢。 3.水的存在形式与抗寒性的关系 秋冬季节,蒸腾作用减弱,吸水减少,结合水相 对含量升高,因结合水不易结冰和蒸腾,从而 使植物抗寒性加强。
代谢加强,呼吸作用加快。
(2)不同种子亲水能力不同,大豆(主要含蛋白
质)>小麦、玉米、大米(主要含淀粉)>花生(主
要含脂肪)。
实验强化在平时2 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1.实验原理
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 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1)还原糖+斐林试剂 水浴加热 砖红色沉淀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反映结构)。

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a.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b.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

主要特征①个体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③与细胞内寄生生活④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c.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依赖单个细胞就能完成摄食、运动、生殖等各项生命活动2.应激性(生理学)/适应性(生态学)→反射反射: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反射活动需要依靠反射弧完成。

反射弧: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骨骼肌,腺体)缩手反应:皮肤的感觉细胞→传入神经纤维细胞→脊髓反射中枢的神经细胞→传出神经纤维细胞→骨骼肌细胞3.HIV是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它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造成其他病原微生物对人体的感染。

4.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了的细胞密切配合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生命活动如生长、发育、生殖遗传变异生命活动调节。

5.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特点:层次性,多样性,复杂性,严密性。

①细胞: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②组织:由形态相似、功能相同的一群细胞和细胞间质组合起来,称为组织。

植物组织:③器官:由多种组织构成的能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单位叫做器官④系统:能够完成一种或者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的结构叫做系统。

(人体有九大系统,植物没有系统)⑤种群: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例如池塘的所有鲫鱼。

⑥群落:生物群落是指一定空间范围内,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多种生物种群的有规律的组合,具有复杂的种间关系。

例如池塘的所有生物(虾,鱼,水草)。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1章 第2节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1章 第2节

正常生命活动 的必要条件。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______________
血糖 含量和血液中的 _______ 含氧量 保持在正常范围 1 . _____ 内,保证为细胞代谢提供能量。 pH 和_____ 温度 等条件保证酶正常地发挥催 2.适宜的 _____
新 课 程 新 设 计 名 师 同 步 导 学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解读
3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1.意义
新 课 程 新 设 计
由此可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
必要条件。
名 师 同 步 导 学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有哪些例子说明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 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呢?
维持 内环境渗透压的稳态 ――→ 细胞正常的形态和功能 基本条件 适宜的体温 ――→ 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 保证 酸碱度的稳态 ――→ 酶的正常催化活性 保证 血糖血氧的稳态 ――→ 细胞的能量需求 维持 钙离子的稳态 ――→ 细胞正常的兴奋性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高等动物和人的内环境能够保持相对稳定。下 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稳态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 A.通过汗和尿排泄废物
B.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C.血液运输氧和废物 D.血液中二氧化碳增加会使呼吸加快
新 课 程 新 设 计 名 师 同 步 导 学
化,但一般不超过1 ℃。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动态平衡的结 果。外部环境温度低时,机体产热多,散热也多;外部环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 第二节 《时间和位移》课件 (共23张PPT)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 第二节 《时间和位移》课件 (共23张PPT)

第23秒末初 第5秒初 第21秒初末 第3秒末
0 1 2 3 4 5 t/s 第1秒第2秒第3秒
思考:请同学在时间轴上标出第2秒初, 第3秒初,第5秒初。
请同学理解以下时间的表述
0 1 2 3 4 5 t/s 前三秒 前二秒 前一秒
3.时间的测量:在实验室 中常用秒表和打点计时器 (以后学习).
标是xB=一2 m,它的坐标变化量是
△x=?位移是多少?方向?
△x= xB-xA=-2m- 3 m=-5m 方向与X 轴正方向相反
课堂作业 ▪P14:4
再见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 2021/3/182021/3/18Thursday, March 18, 2021
二、位移和路程
三条轨迹:
异:物体(质点)的轨迹及其长度
同:物体(质点)位置的变化。 (起始、终了位置及二者的直线距 离)。
二、位移和路程
1.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用来表示物体(质点)的位置 变化的物理量。
是一条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 线段。
位移与路程的区别
(1)位移表示质点位置的变化的物理量. 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有方向)。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第二节 时间和位移
一、时刻和时间间隔
1.时刻:是指某一瞬时,在表示时
间的数轴上,用点来表示.

下上 下
上午

课课 课
前两节课
开始与结
束的时刻
8 45min 945min 10 t/h 及两节课
与课间休
10min
息的时间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
理论实 验的结 合
1665 (英)罗伯特.虎克
发现并命名细胞
17世纪 (荷)列文.虎克
显微镜观察到多种细胞
1838 1839
(德)施莱登 (德)施旺
提出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 单位
发表《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和一致性 的显微研究》
修正 1858 (德)魏尔肖 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细胞学说建立的意义
真核细胞
真核生物
(如:植物、动物、真菌)
常见的真菌
霉 菌
酵母菌
大型真菌
蓝藻细胞模式图
细菌细胞模式图
支原体细胞模式图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细胞核
较小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无 核仁。有拟核。
较大
有成形的真正细胞核,有 核膜,有核仁。
共有结构: 1、都有相似的细胞膜、细胞质 2、都有与遗传和代谢关系密切的DNA
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阶段 时间
宏观观 察
科学家
重要发现
微观观 察
理论实 验的结 合
修正
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阶段 时间
科学家
重要发现
宏观观 1543 察
(比)维萨里 (法)比夏
揭示人体在器官水平的结构 器官由组织构成
微观观 察
第一章 走进细胞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几种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
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的结构
电镜下的微观世界



肺炎支原体


珠 藻







生物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知识点

生物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知识点

谢谢观看
3、1858年,德国的魏尔肖提出了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 胞的观点,作为对细胞学说的修正和补充。 (二)细胞学说的内容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 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 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三)意义 1、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 2、揭示了生物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
可遗传变异 来源
基因突变
真核生物 较大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植物细胞有,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
果胶 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
有核膜和核仁 细胞核中:和蛋白质形成染色体 细胞质中:在线粒体、叶绿体中裸
露存在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生物举例 增殖方式 统一性
细菌、蓝藻、放线菌、 支原体、衣原体
动物、植物、真菌
三、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一)重要结构 1、光学结构 (1)镜头:目镜——目镜长,放大倍数小;物镜——物镜长,放大倍 数大。物镜上端有螺纹,而目镜无;目镜放大倍数与长度成反比,物 镜放大倍数与长度成正比。 (2)反光镜:平面——调暗视野;凹面——调亮视野。 2、机械结构 (1)准焦螺旋(有粗细之分)——使镜筒上升或下降。 (2)转换器——转换物镜。 (3)光圈(有大小之分)——调节视野亮度。
第一章 走近细胞
第二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汇报者:小白兔的胡萝卜hiahia
一、列表比较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区别
细胞 大小 本质
细胞壁
细胞质 细胞核
原核生物 较小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有,细菌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糖
类和蛋白质(肽聚糖) 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

仪器:分液漏斗,带铁圈的 铁架台,烧杯
现象: 液体分层 上层液体显( 浅黄 )色 下层液体显( 紫 )色
【分析讨论】
1、上层液体中的溶剂是( H2O ),下层液体 中溶剂是( CCl4 ) 2、碘单质(I2)在哪种溶剂中的溶解度大? 四氯化碳(CCl4) 3、 CCl4与H2O比较有何异同?
同: 都能溶解碘单质( I2);都不与 碘单质( I2)反应。 异: CCl4与H2O互不相溶;碘单质在 CCl4中的溶解度大。
[问题] ①温度计作用? 控温显示加热范围 如:自来水蒸馏时 温度≈100℃
②产物收集方式? 冷凝收集 ③自来水蒸馏后蒸馏 烧瓶内物质? 在100℃难于挥发的 杂质。
[注意事项] ①所盛液体不超过蒸馏瓶球部容积的 2/3 , 加热时,不能将液体蒸干。
②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下沿。
③蒸馏瓶内要加几粒沸石或碎瓷片,防止液体暴 沸。
2、蒸馏和萃取 (1)蒸馏
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沸点不同,用加热 的方法将沸点低的物质变成气态挥发分离出来。
对于液态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可用蒸馏和萃取的方法。
【实验1-3】制取蒸馏水(除去Cl- 等杂质)
实验步骤 现象 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自来水, 加AgNO3后有白色沉 滴入几滴AgNO3(硝酸银)溶液 淀生成,再加稀硝酸, 白色沉淀不溶解,证明 和几滴稀硝酸。 样品含有Cl2、在烧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 烧瓶中的水变成水蒸气, 自来水,再加入几粒沸石,按 水蒸气经过冷凝管后变 图1-4连接好装置,向冷凝管中 成液态水,流到锥形瓶 通入冷却水。加热烧瓶,弃去 里。 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用锥形 瓶收集约10mL液体,停止加热。 3、取少量蒸馏出的液体加入试 加AgNO3和稀硝酸,没 管中,然后加入几滴AgNO3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经 和几滴稀硝酸。(得到的液体 蒸馏冷凝后得到的液体 没有Cl中含有Cl-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视野中细胞呈一行排列
放大倍数
100
400倍
16个 (2)视野中细胞呈充满排布 放大倍数 100 400倍
4个
64个
4个
(七)高倍镜和低倍镜的比较 物像 看到细 视野 物镜与玻 视野 大小 胞数目 亮度 片的距离 范围 高倍镜 大 暗 近 少 小 低倍镜 小 多



使用凹面镜)。 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
状如发丝,呈蓝黑色 蓝藻(含有叶绿素、藻 蓝素等光合色素) 细菌
自养生物 生活 方式 异养生物
腐生
寄生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细胞核 较大 (10μm~100μm) 有核膜,有成形的细胞 核,具有核仁 动物细胞没有;植物 细胞是果胶和纤维素; 真菌是几丁质 有染色体,染色体由 DNA和蛋白质结合 有核糖体及其他复杂细胞 器 动物、植物、真菌等
思考:是不是所有细胞都具有细胞膜、 细胞质和细胞核这三个结构呢?
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 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 细胞核,将细胞分为两大类: 真核 真核 植物、动物、 细胞 生物 真菌(酵母菌、霉菌、大型 细 真菌) 胞
原核 细胞
1.第一位发现并命名细胞的科学家是谁? 2.细胞学说的建立者是谁?主要观点有哪些? 3.细胞学说内容中有些观点是不正确的,如果你是科 学家请将其进行修正。 4.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给我们什么启示?你能从中领 悟到科学发现具有哪些特点? 5.细胞学说主要阐明了细胞的多样性还是统一性? 6.恩格斯给予细胞学说很高的评价,请你说说你对之 的理解?
使用显微镜的一般步骤
二. 对光: • 转动转换器,使低 倍镜对通光孔。 • 左眼注视目镜, 右眼自然睁开,转 动反光镜,使视 野明亮。
使用显微镜的一般步骤
三. 低倍镜观察 :
• 将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压片夹压住,标本正对 通光孔中心 • 调粗准焦螺旋,使镜筒 缓缓下降,直到物镜贴近 装片(此时观察者的眼睛 要看着物镜与标本之间的 距离,以免物镜压碎装片) • 旋转粗准焦螺旋,抬升镜筒,直到看清物像, 再调细准焦螺旋至清晰。
魏尔肖:新细胞通过细胞分裂产生。
施旺
练习 1、下列哪项不是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D ) A.一切动植物由细胞及其产物构成 B.细胞时生物体相对独立的单位 C.细胞可以产生细胞
D.细胞分为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膜三部分
练习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原核细胞结构比较简单,所以不具有多样性 B.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之间不具有统一性 C.细胞学说的提出,揭示了细胞的多样性和统 一性
D.细胞本身就是一个生命系统
练习 3、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
基本单位,这个学说的科学价值主要是( B )
A.告诉人们所有的生物均由细胞构成 B.证明了生物彼此间存在着亲缘关系 C.说明了动植物细胞都是一样的 D.使人们对生物体的认识进入分子水平
练习 4、下列四种生物中,哪一种生物的细胞结构 与其他三种生物的细胞结构有明显区别( B ) A.酵母菌 B.乳酸菌 C.青霉菌 D.蘑菇
使用显微镜的一般步骤
四. 高倍镜观察 :
• 把要放大观察的物象移 至视野中央。 • 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 镜。 • 只需略微调动细准焦螺 旋(切勿使用粗调焦旋 钮,否则易压碎盖玻片 并损伤镜头) • 调节光圈,使视野亮度 适宜
使用显微镜的一般步骤
取镜与安放
对光 低倍镜观察 高倍镜观察
将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目标细 胞移到视野中央 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练习
8、“9.11”事件后美国遭受过炭疽杆菌的袭击, 炭疽杆菌与人成熟红细胞最明显的区别是( D )
A.有无细胞结构
B.是否有成型的细胞核 C.有无核膜 D.二者分别为原核细胞、真核细胞
练习 9、一个新模型显示,疟疾和AIDS的病原体在 人群中传播时,互相帮助,这一发现帮助解 释了这两种疾病在撒哈拉以及南非洲的传播 速度,疟疾和AIDS的病原体分别属于( D ) A.原核生物 原核生物 B.原核生物 病毒 C.真核生物 原核生物 D.真核生物 病毒
第 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2 1
3
问题探讨: 1、 上述图中共有几种细胞,请说出它们
的名称,这些细胞在形态、大小、种类、功能上是否各 不一样呢?由此说明了什么问题?
1.红细胞 2.白细胞 3.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5.洋葱表皮细胞 4.正在分裂的植物细胞
4
5
说明了细胞具有多样性
2 1
3
4
5
问题探讨: 2、它们有哪些共同的结构?由此说明了什
练习 5、大肠杆菌、水绵及人体细胞共有的细胞器 是( D) A.叶绿体 B.细胞核 C.细胞膜 D.核糖体 (举一反三)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区分蓝藻 和衣藻的依据是(D ) A.线粒体 B.叶绿体 C.染色体 D.核糖体
练习 6、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 C ) A.有无细胞壁 B.有无细胞膜 C.有无核膜 D.有无细胞质
么问题?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除红细胞外) 说明了细胞具有统一性
目镜 1 粗准焦螺旋
10
镜筒3 转换器 12 压片夹7 载物台
细准焦螺旋 11 镜臂
4
物镜
6 遮光器 9 反光镜 8
2 通光孔 13
镜座
5
使用显微镜的一般步骤
一.取镜与安放
• 右手握住镜臂 • 左手托住镜座 • 偏实验台左上方放置
(四)临时装片的制作
(1)取一块洁净的载玻片,用滴管在中央加一滴清水
(2)用镊子将材料放在载玻片水滴中并展开
(3)用镊子夹取一块洁净的盖玻片,使其一边接触水滴,再慢慢 放平。这样可避免产生气泡;若水分过多,用吸水纸吸去
(五)目、物镜结构及其长短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目镜(无螺纹)
物镜(有螺纹)
(六)视野中细胞的排布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举一反三)下列生物中无核膜的是( B ) 衣藻蓝藻大肠杆菌酵母菌病毒 A. B. C. D.
练习 7、假如你在研究中发现一种新的单细胞生物 ,并决定其分类,则下列何种特性与你的 决定无关( B ) 核膜的有无 核糖体的有无
细胞壁的有无 细胞颜色的有无
A. B. C. D.
调节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
(一)放大倍数的实质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 积,是指放大物体的长度或宽度,而不是面积或体积
(二)玻片移动与物像的位置
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的虚像,即上下、左右都是颠倒的 如果物体是运动的,也是相同的道理
(三)污点位置的判断
(1)污点随载玻片移动 (2)污点不随载玻片移动
原核 生物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放 来自菌)、蓝藻、支原体、衣原 体等
阅读教材P9:请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概括蓝藻
的各种特征和性质
代表生物:蓝藻简介
原核生物的基本特征
微观 (显微结构)
无成型的细胞核(有拟核,DNA 裸露);细胞质中只有核糖体
蓝藻 水域污染 发菜
富营养化
宏观 (群体存在)
水华、赤潮
原核细胞
较小 (1μm~10μm) 没有核膜,称为拟核 多数有细胞壁,没有成 分为肽聚糖,支原体没 有 无染色体,裸露的环状 DNA不与蛋白质结合 只有核糖体 细菌、蓝藻
细胞壁
染色体 细胞器 主要类群 联系
细胞结构中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遗传物质都是DNA
请仔细阅读课本P10-12的“资料分析”思考下 列几个问题
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19世纪,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创 立了细胞学说。其主要内容是: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 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 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 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 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施莱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