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国家的构建、成长与目前情势

合集下载

我国现代国家的发展建设情况探究论文

我国现代国家的发展建设情况探究论文

我国现代国家的发展建设情况探究论文2004年底,法兰西斯福山在完成《历史的终结》和《信任》两部巨著七年后,再次为学界带来了震憾,其宏作《国家构建》(State-building)一书展示了一个全新的政治学研究视野。

福山的转向值得注意,他认为“历史之终结”并不是一个自动自发的过程,必须以治理健全的政治实体(国家构建)为先决条件。

书中的一些观点印证了笔者近十年来在东南沿海市所观察到的结论,让我重新认识到中国国家转型进程中复杂的社会与政治层面,给笔者以深刻启发。

本文拟从东南沿海一个地方的案例,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行政科层制发展和社会生长的历程,用“国家构建”这一理论来弥补国家与社会、国家权力与国家能力、现代官僚制与新公共管理知识体系中可能存在的疏漏,并从马克思韦伯、迈克尔曼和法兰西斯福山三位大师的著作中汲取广裘的知识资源,以因应中国现代国家构建中面临的挑战。

一、现代行政科层体制与国家构建:政府力量的成长现代国家或者说民族-国家是衡量现代性的最重要维度,也是迄今为止人类创造的最有效的政治组织单位,其构建是一个公共权力不断寻求国家与社会、市场关系合理化的持续性历史进程。

这种持续性不仅体现在单个民族国家发展的过程中,而且体现在诸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共时性和历时性上,可以这样认为,现代社会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现代国家的兴起。

就现代国家构建的历史经验来看,其基本构件有五个要素:(1)核心的能动者;(2)现代行政科层制的建立;(3)可持续的财政;(4)社会生长(市民社会);(5)宪政。

限于篇幅,本文将就第二、四两个构件与现代国家建构的关系作考察。

在现代国家构建中,完备的现代行政科层制建立是最重要和基础的构件之一。

韦伯曾指出:官员制度的科层化(或官僚化)是国家现代化“明确无误的尺度”,“纯粹的科层体制的行政管理。

一旦实施充分的科层制,就属于最难摧毁的社会实体”。

它不仅是社会分工深化在政治领域中产生的结果,而且充分体现了国家构建的合理化。

中国国际关系的现状及前景

中国国际关系的现状及前景

中国国际关系的现状及前景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而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全球经济大国和政治力量。

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的崛起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然而,在世界国际关系中,中国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探讨中国当前国际关系的现状及前景。

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经历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在国际舞台上。

从一个相对封闭的国家,到如今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全球最大货物进口国,中国在经济上的崛起对世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然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并不仅仅因为经济实力增强,而是在政治、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中,中国的影响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在全球化和多极化的背景下,中国越来越重视自己在国际社会中的角色,提出了建设一个和平、稳定、繁荣的世界的新愿景。

然而,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其中最大的挑战是美国在亚洲的影响力。

美国一直是亚洲地区的主导力量,维护了该地区的稳定和安全。

然而,随着中国崛起,中国与美国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中国增加了在东亚和南亚的影响力,利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一带一路”倡议来改善自己和周边国家的关系,这些都使美国感到威胁,对中国实施了各种打压和限制政策。

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尽管中国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其国际政策的实施和措施还不够完善。

在许多国际问题上,中国在立场和行动上还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和矛盾,例如许多争议的领土问题、人权问题、贸易问题等。

这些问题使得一些国家对中国的发展感到担忧和不信任。

不过,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中国在未来的国际关系中也有着积极的前景。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一项具有重大影响力和战略意义的倡议,为中国与周边和远方国家建立全方位的联系和互利共赢提供了契机。

同时,随着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和中国在国际组织中的影响力提高,中国也逐渐成为全球治理体系中的一股新力量。

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全球治理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将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需求与全球治理体系相结合,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平、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当前国内国际形势简述

当前国内国际形势简述

当前国内国际形势简述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在继续深入发展。

全球金融危机给世界带来深刻影响,后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仍在调整中震荡,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出新的变化;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各种力量的较量和互动更加突出;快速崛起的中国日益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因素,我国与世界的关系出现空前密切的融合与互动。

及时了解和认清国际形势发展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能使我们更好审视判断我国当前面临的整体环境,更好地理解我国加快改革调整的总体方针政策。

一.国际形势概况当今国际形势的主题依然是和平与发展,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

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有力保障,和平事业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而经济贸易往来则能增进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增进了各国间的交流与合作,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消除世界不稳定的因素,减少军事冲突,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惟有和平才能确保发展。

由于民族、宗教、领土、资源等因素引发的局部冲突此起彼伏,各种分裂主义势力、恐怖主义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给国际社会不断带来危害,国际裁军和军备控制进程面临新的困难和挫折,这些都是各国共同发展的严重障碍。

只有坚持把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真正的不结盟,反对霸权主义,才能真正的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

而发展经济也是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有力保障。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保持温和复苏势头,总体上走出了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

07年发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在全球化浪潮下,迅速波及全球,引发了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全球性金融危机。

全球主要经济体美、欧、日以及新兴经济体相继陷入衰退,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

面对危机,全球各主要经济体联手应对,包含了主要发达国家和重要发展中大国的20国集团(G20)取代原有的八国集团,成为世界经济协调的重要组织。

20国集团先后召开了3次首脑峰会,达成共同制定刺激世界经济增长的行动计划。

当今国家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当今国家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当今国家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国家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经济、政治、环境和社会等多个角度,分析当今国家的发展现状,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经济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方面。

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处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

在国内,经济结构不断转型升级,从传统的制造业向服务业和创新驱动转变。

在国际上,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未来,随着科技创新的推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产业将进一步壮大,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其次,政治稳定是国家发展的基石。

当今国家在政治体制、管理机制和治理能力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

各国政府致力于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建立了法治社会和民主制度。

同时,各国之间的合作也在不断加强,国际秩序逐渐规范。

然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地区冲突的增多,国际政治形势复杂多变。

国家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挑战,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

第三,环境问题是国家发展中必须重视的方面。

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全球性问题愈发突出,给国家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各国都在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能源效率,并制定一系列环保政策。

未来,可持续发展将成为国家发展的必然要求,清洁能源、循环经济等将逐渐成为主导产业。

最后,社会问题是国家发展的瓶颈之一。

随着人口老龄化、教育和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等社会问题的加剧,各国都在努力解决这些问题。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推动一体化教育和全民健康等措施被提出并逐步实施,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交往方式。

综上所述,当今国家的发展现状十分复杂多变,经济、政治、环境和社会等方面都需要加以重视。

未来,国家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也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和治理能力。

中国国际关系的演变与现状

中国国际关系的演变与现状

中国国际关系的演变与现状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国际地位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中国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并在此过程中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本文将从历史、时期、机制等角度,分析中国国际关系的演变与现状。

一、历史上中国国际关系的演变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一直走在与世界接触的前沿。

从“天朝上国”的时代到“世界工厂”的现代,中国国际关系历经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这里,我们可以从三个时期来看待中国国际关系的演变。

1、开放前的封闭时期19世纪中叶,中国遭受了列强的侵略并无力抵抗,中国社会开始走向危机。

虽然清朝尝试对外保守,但是由于内忧外患,国家逐渐陷入了无法自拔的困境。

此时期,中国的国际地位极其低下,被称为“东亚病夫”。

2、建国后的自力更生时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开始了新的历程。

此时期,中国面临诸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困难,但是中国人勇气十足,积极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

毛泽东提出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号召让中国人民打起了长达几十年的持久战。

虽然在国际关系中存在诸多困难,但是中国仍然在非洲、亚洲等地发挥了重要的外交作用。

3、改革开放后的全面开放时期1978年,中国启动了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改革开放,国际地位和影响力逐渐提升。

通过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引进外资,推动技术合作等方式,中国逐渐与世界接轨,并在国际上与各国建立了广泛的经贸、文化、军事、科技等方面的联系。

此时期,中国也加快了加入国际组织的步伐,积极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

二、中国国际关系的现状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中国在各方面的参与不断加深,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多方面的合作加速推进。

1、经济方面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成为了全球经济治理中的重要参与者。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贸易体系,提出并落实了“一带一路”倡议,产业带建设、贸易自由化等方面的提议也得到了广泛支持。

当今大国关系与世界格局新变化

当今大国关系与世界格局新变化

当今大国关系与世界变化17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数据1班 1750300039 沈燕茹随着时间的变迁,时代的发展,世界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逐渐从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走向世界强国。

改革开放四十年,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带领全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春风化雨沐华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自信起来了。

如今的中国变成了世界经济强国,多元化科技大国。

大国关系的整体结构是世界格局。

当今大国政治已不再归结为国际政治,但大国关系的影响依然非常重要。

如今的世界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和平啊崭新时代。

我国战略思想是对世界战略格局演变的科学判断,我国安全环境总体的把握,也是对加速推进世界多级话的战略构想。

在国际力量方面世界重心逐渐从欧美转移至亚洲。

虽然从历史上大国权利都是在西方国家内部进行的。

如今趋势显示,欧美生产总值和世界生产总值所占比例有所下降。

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金砖五国发展较快。

分别是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南非。

虽然他们还面临这许许多多的困难,但总体来说实力在逐渐增强。

在价值体系方面,力量重心逐渐转向多元化国家。

西方民主价值体系已不再受用。

如今的经济强国已不再是与西方意识形态相似的国家。

力量多元和文化多元发展趋势是同步的,发展中国家称为中国崛起改变力量格局的重要因素。

如今各国不论大小国家,不论强弱,其国家意识,强国意识,民族意识都在不断强化。

国际关系民主化也逐渐形成。

新兴大国影响力和发言权不断增前。

随着新兴打过的崛起,美国主导,美欧公治的局面已被打破。

新兴大国站在举足轻重的地位。

未来大国如何在竞争中取胜,关键在于1.经济持续发展,文化支撑,制度创新。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文化因素是把国家民族凝聚在一起的精神力量,3.发展动力的关键是制度创新。

从经济全球化以来,中国建立并推动一带一路发展,同时中国恢复联合国安理会合法席位以来,一直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并抑制核武器发展。

只有自己国家实力强大,我们才会更有信服力,影响力。

当今世界局势分析

当今世界局势分析

中国是一个有着众多邻国的海陆两栖国家,此种地缘环境决定了中国必须始终高度关注自己的安全问题。

冷战结束后,中国周边发生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减小,但以核扩散为主的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如何应对中国周边的核态势,成为中国必须考虑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

一、中国周边核态势现状分析冷战结束后,外部力量对中国发动武力入侵的可能性减小,但是中国面临的核威胁加大。

分析中国周边核态势,似可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是当今世界面临核威胁最严重的国家。

(一)中国周边核国家最为集中。

中国是一个有着96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的大国,拥有漫长的边界和众多的邻国。

在众多的邻国中,北面的俄罗斯是法定认可的核大国,也是仅次于美国的最重要的核俱乐部成员。

在西南面,印度和巴基斯坦是事实上核国家。

在东北亚,核安全状况也令人担心。

2005年2月10日,朝鲜宣布正式拥有核武器。

虽然朝鲜是否真正拥有核武器还值得怀疑,但是,朝鲜一直在发展核武器则是确定无疑的。

美国虽然不是中国的邻国,但是它对中国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提供核保护伞。

随着冷战的结束,昔日大国之间的战略核平衡发生急剧变化。

一方面,俄罗斯的核武库规模大大缩小,中国的核武库基本保持不变;另一方面,美国多年来持续提升其核打击能力。

这导致了一个美国充当核霸主的时代的到来。

笔者认为,美国不断提升核打击能力将迫使中国设法改变其核力量的软肋;如果美中卷入重大危机或常规战争,两国间冲突的危险程度将大为升级。

不过,有人不赞同上述看法。

他们认为,中国不担心美国核打击能力的增长。

他们说,中国的战略家信奉“最小化核威慑”原则,即强大的核威慑力取决于在经历首次核打击后是否拥有核报复能力。

据这些人士称,中国也相信有限的核报复能力虽然易受攻击,但足以维持某种有效的核威慑力,因而中国不会通过扩充核武库来对美国的核优势作出反应。

为了支持自己的观点,他们指出中国在整个冷战期间都保持小规模的核武库,即便当时超级大国竞相推出新的核打击武器系统。

中国与主要大国关系的现状及前景

中国与主要大国关系的现状及前景

中国与主要大国关系的现状及前景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复杂的变化。

基辛格将这种变化称作为“数百年来未有的大变局”,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认为“是地质板块式的变化”。

世界迎来一个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和平发展的新时代,这个时代的大国关系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第一,大国之间共同利益远大于互相的分歧,合作成为大国关系的主轴。

第二,合作和斗争同时存在双边关系中。

第三,大国之间的各种组合方兴未艾。

第四,世界格局均衡化成为大国关系演变的大趋势。

了解大国关系的新特点,更要准确把握大国关系的趋势性变化,深刻认识大国博弈背后的利益。

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大国之间既有共同利益,相互依存度加深,在诸多领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利益汇合点在夸大和拓宽,也有各自的核心利益。

我们要认识到目前大国实力地位和国际影响出现了新的变化,相互间关系更加复杂,不过既合作又竞争的态势依然是国际形势的基本特征。

首先,是中美关系。

近年来,中美关系继续取得积极进展,两国高层保持经常性沟通,战略经济对话和战略对话成果举行,各领域务实合作有效1推荐,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保持了良好沟通和协调,事实表明,中美既是利益攸关方又是建设性合作者,这对地区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胡锦涛同志曾强调,我们注意到美国政府为稳定国内金融市场所作出的努力,希望有关措施尽快见到实效,恢复投资者信心,阻止危机进一步向实体经济蔓延。

这有利于世界金融稳定发展。

中国政府将继续以对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负责的态度,同国际社会密切合作,共同维护世界金融稳定。

其次,是中俄关系。

政治领域方面,中俄领导人机制性的会晤已经成为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化的重要特征。

在地区层次上,中俄都支持在平等参与、协商一致、求同存异、循序渐进的基础上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地区安全对话与合作。

这些合作也充分表明了俄罗斯政府对中俄关系的高度重视,也体现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高水平、特殊性、战略性和牢固性。

国际形势

国际形势
面对新的挑战,各国应超越传统观念,顺应时代潮流,加强交流合作,密切相互协调。应当积极推动世界多 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努力建立适应各国发展水平和要求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改革不合理的国际金融和贸易体 制,保障所有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平等发展的权利。应当充分尊重各国文明发展的多样性,各种文明和各种发 展道路应和谐共存,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进步。
中国看法
当前,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总体稳定、局部动荡,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的基 本态势。
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仍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挑战。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尚未根本改变,局部 的战乱、紧张、动荡此起彼伏,南北差距进一步拉大。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问题更加突出,全球安全面临的不 确定因素增多。
形势特点
2021突出特点
21世纪基本架 构
一是多极化继续发展,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的变化 。美国仍然是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但中国的赶超速度继 续加快,两国经济总量持续接近。2020年,中国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正增长,GDP首次攀升至美国的70% 以上,中美“双引擎”拉动世界经济的作用更加显著。大国梯队加速分化,欧盟、日本经济受疫情影响相对严重, 经济复苏前景仍不容乐观。俄罗斯、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国内政治经济受疫情冲击超出预期,不少国家经济运行面 临失业率高涨、债务增加、资本外流等挑战,新兴经济体经济复苏困难重重。
中国愿同各国加强协调与合作,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为实现一个持久和平与普遍繁 荣的世界做出积极的努力。
谢谢观看
国际形势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现状及其动态
目录
01 形势特点
02 中国看法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国际地位的新变化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国际地位的新变化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国际地位的新变化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谋和平、求合作、促发展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越来越多的国家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提倡多边主义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大国关系总体保持稳定。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深入发展,给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和更大空间。

当前国际形势有五大特点:一,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大国关系总体保持稳定;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深入发展,各国相互依存不断加深;三,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四,世界的多样性和多元化,不同文明、民族、宗教和发展模式在竞争中共处,在交流中发展;五,中国的和平发展成为影响国际形势的重要因素,我国的国际地位稳步上升可以看出,世界正处于深刻变化和向多极格局过渡的时期。

各国加快发展综合国力,力争在未来的国际秩序中占据有利位置。

我们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激烈的竞争。

机遇中包含挑战,挑战中也可能有机遇。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外交工作的根本任务和基本目标是,维护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和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但是,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

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相互交织,严重威胁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地区热点问题错综复杂,局部冲突时起时伏。

恐怖主义活动、毒品走私、跨国犯罪、环境污染、严重传染性疾病和重大自然灾害等是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威胁。

南北差距继续扩大,贸易纠纷和摩擦上升,资源能源问题突出。

面对机遇和挑战,世界各国应顺应历史潮流,加强协调合作,共同应对挑战,让世界少一些战火,多一些安宁;少一些贫困,多一些富足;少一些对立,多一些合作。

国际地位,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包括经济、政治、军事、科学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发展情况。

2008年是我国的国际地位上升、国际影响扩大最快的一年。

中国现代国家的构建、成长与目前情势

中国现代国家的构建、成长与目前情势

中国现代国家的构建、成长与目前情势1. 引言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中国经历了许多变革和转型。

本文将探讨中国现代国家的构建、成长与目前情势,从清朝末年的崩溃开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现在的形势变化,以及中国的挑战和机遇。

2. 清朝末年的崩溃19世纪末,清朝的统治逐渐开始衰落。

外国列强的侵略和民众的反抗运动导致清朝的崩溃。

这一时期的重要事件包括第一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和戊戌变法。

这些事件揭示了清朝政治和军事上的腐败、经济的衰退以及对民主和现代化的需求。

3.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革命运动。

在辛亥革命中,革命党人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这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然而,中华民国的建立并没有结束中国的动荡。

国内的军阀混战、政治腐败以及外国列强的干涉成为了新国家发展的障碍。

4. 中共建立和新中国的崛起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现代国家的新时代的开始。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经历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经济改革的阶段。

改革开放政策的引入使得中国逐渐走向了市场经济和国家的现代化。

中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长,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

5. 当代中国的挑战和机遇中国在当代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环境污染、社会不平等以及政治自由度的限制是中国面临的主要挑战。

然而,中国也面临着机遇,如加强国际合作、推进科技创新、提高教育水平等。

中国的蓬勃发展和日益增长的国际影响力,为其成为全球领导力量奠定了基础。

6. 结论中国现代国家的构建、成长与目前情势是一个复杂而多变的过程。

从清朝末年的崩溃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当代的形势变化,中国经历了许多挑战和机遇。

虽然面临着困难,但中国正在努力解决内外问题,成为世界上一个强大并有影响力的国家。

未来的发展将取决于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努力,以及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和交流。

中国国际形势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中国国际形势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中国国际形势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随着中国在全球舞台上的崛起,中国的国际形势也逐渐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关注。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其国际形势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中国国际形势的现状1.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经济的崛起是中国国际形势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一路高歌猛进,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和贸易国家。

中国经济的崛起不仅对中国自身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也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2.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逐渐提高。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国际事务,为维护全球和平稳定和促进共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越来越被世界各国所认可。

3.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也是中国国际形势的一个重要方面。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推动自由贸易和经济一体化,为全球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中国在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交流和文化交流中,不断增进与国际社会的友好合作关系。

二、中国国际形势的发展趋势1.中国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中国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未来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将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推动力量之一。

2.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将进一步提高随着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提高,中国将在全球事务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中国将积极推动全球治理改革,为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做出重要贡献。

3.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中国将继续积极推进自由贸易和经济一体化进程,增进与国际社会的友好合作关系。

同时,中国将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和人文交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国际形势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将继续秉持和平发展的战略方针,推动国际关系朝着更加和谐稳定的方向发展,为全球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东南学术》2006年总目录(篇首数字为期数·页码)

《东南学术》2006年总目录(篇首数字为期数·页码)
龚 敏 杨雪娜 12 . 9城市化与工业化协 调发展问题探讨 韩硕果

15 。0政府管制 、 公共企业与特许经营权竞标 政府治理 自然垄断 问题 的政策选择分析
— —
黄新华
15 N O、 .8 G 反全球化运动与全球治理

丹 路
16 .5从“ 多重权 力概念” 看东亚区域治理 夏
26 . 1对话 : 思想互动 与哲 学创新 从学理 与实践视 角审视 中西马哲学 的对话
— —
华侨 大学哲学学科主要成 员 3 10什么是哲学? .1 对一个现代 回答 的分析和 评论
— —
“ 青年哲学论坛” 部分成员
5 9 马克思 解放理论视域 中的“ .8论 宗教 ”
杨 楹 罗建 平 刘 素 民
5 14马里坦“ .0 新人道 主义” 视域 中的“ 在” 存 论 5 1 0 本觉” . “ l 逻辑 : 中国宗教共时态

专 题探讨 ・ 十一 五 : 峡西 岸的机 遇与 挑 战 海

蒋海怒
特邀主持人 : 文溥 李
“ 环 经济 立法 ” 循 笔谈 ・
陈泉生
19 . 福建 经济增长率变化分 析
郝彦辉 刘 威
52 转型期城市基层社区社会资本 的重建 .7 53 . 4法治建设中的“ 政府悖论” 邢 亮 54 .1布坎南国家观述评 张启 强 62 政府工具研究的新进展 .2 陈振明 和经纬 63 .0公共行政的对话模式 陈 刚 63 . 7关于提升政府执行力的思考 陈朝宗
43 .5论现代国家的理想型 以权力运作 为视 角
— —
— —
樊红敏
44 .2中国现代国家的构建 、 成长与 目前情势 来 自地 方的尝试 性解答 贺 东航

当前国际形势变化与发展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和我们应如何面对中国所面对的复杂国际形势

当前国际形势变化与发展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和我们应如何面对中国所面对的复杂国际形势

. 当前国际形势变化与发展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一、全球新兴力量加速发展,国际战略格局和国际体系深刻调整近年来,国内外提出“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的观点。

美欧在国际中的传统优势地位正在受到冲击,西方国家内部危机感上升。

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新的变化,大国关系出现新的变动,国际体系孕育新的变革,主要国家战略进行新的调整.新兴力量快速上升势头更加明显,西方国家对国际事务的整体影响有所下降.二、全球地缘战略竞争呈现新态势,传统安全问题仍很严重当前国际安全形势总体保持缓和,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数。

全球局部仍有小规模武装斗争与矛盾,反映出国际安全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有所上升.热点地区局势时缓时紧,地缘战略竞争依然激烈。

三、主要国家调整安全和军事战略,新一轮全球强军浪潮方兴未艾当前形势表明,国际军事竞争正在趋于激烈,军事安全地位再度凸显。

世界各主要国家着眼有效应对多种安全威胁,突出军事力量对国家利益的安全保障和战略支撑作用,加大军事投入,深化军事转型,加强军队多样化能力建设。

四、经济全球化对国际政治和安全领域产生深刻影响,非传统安全问题更显突出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深刻影响下,恐怖主义、国际海盗、金融安全、能源安全、气候变化等各种全球性、跨国性问题日益上升为牵动国际形势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们应如何面对中国所面对的复杂国际形势:当今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对我国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突飞猛进的科技发展有利于我们集中精力加强经济发展,这是机遇。

但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经济上的差距以及激烈的国际竞争给我国带来了挑战。

另外霸权主义也不愿意看到一个日益强大的中国的崛起,我们还面临着霸权主义在政治,经济, 军事上的压力,为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加快发展,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

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

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聚精会神谋发展,增强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维护世界和平的能力。

当前国际形势以及中国的贡献

当前国际形势以及中国的贡献

当前国际形势以及中国的贡献当前国际形势以及中国的贡献导语:随着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形势对每个国家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就当前国际形势进行探讨,并重点关注中国在这一形势中所做出的贡献。

文章将分为三个部分来阐述,首先是国际形势的概述,其次是中国的积极参与与贡献,最后是对中国与国际形势的未来展望。

第一部分:国际形势的概述当前的国际形势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地区冲突频发、气候变化等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国际社会还面临着科技发展、信息传播、人口迁徙等全球化进程带来的新问题。

在这一多变的背景下,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挑战。

第二部分:中国的积极参与与贡献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当前国际形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中国主张通过平等对话、合作发展解决国际争端,并致力于推动建设一个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中国在全球事务中展示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

中国倡导多边贸易体制,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促进了自由贸易和全球经济的增长。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全球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合作提供了新机遇,促进了亚洲及其他相关国家的共同发展。

中国在全球治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通过坚定支持多边主义和国际组织,推动全球治理的有效性和代表性。

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还在气候变化、反恐、网络安全等全球性问题上提出了倡议,并与各国共同努力解决这些问题。

第三部分:对中国与国际形势的未来展望展望未来,中国将继续在国际形势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中国将进一步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推动国际规则的公正合理。

中国还将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地区和平与稳定。

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将能够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为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

结语:当前的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当前国际形势和世界战略格局(转发)

当前国际形势和世界战略格局(转发)
第四、发展模式多样化 各国人民有着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背景、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延续着不同的生活方式,这是世界多样性的体现。近年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提出了所谓“第三条道路”,是要调和左、右两个极端倾向,在自由放任与政府干预之间寻求平衡,主张经济增长重在提高购买力,扩大公共开支,优先控制失业,促进社会公平,确保经济和社会稳定。其目的是适应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巩固和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维系和延长资本主义的生命。
(二)我国进入崛起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利益碰撞期,应有效化解“十大矛盾”。我们应努力化解以下几大大矛盾: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西方意识形态的矛盾;二是中国崛起与西方遏制的矛盾;三是中国快速发展与世界各类国家日益增多的利益摩擦的矛盾;四是中国发展的实际水平与国际社会赋予更高期待的矛盾;五是同周边国家“疑华”、“借美制华”的矛盾;六是同新兴大国关系利益调适磨合出现的矛盾;七是有效化解所谓大国崛起必然引发国际战略格局剧烈动荡的矛盾;八是大国崛起应避免与当下的霸权国家和世界政治体系发生正面对抗的矛盾;九是国内问题中的国际因素、国际因素中的中国因素双向互动的矛盾。
第五、国际关系民主化国际关系民主化,既是一种客观发展趋势,又是各国人民、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人们的奋斗目标。冷战结束以来,导致世界局势复杂化的是美国政策影响下的地区热点。美国作为当今世界无可争议的惟一超级大国,对世界安全负有特殊责任。但它同时又是破坏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的主要势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才说得上国际关系民主化。
关键字:世界局势 中国 国际 战略 决策 地位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以史为鉴,温故知新,洞察当今的世界局势,把握人类面临的任务,自然产生一种凝重感与使命感。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跨越60年历史长河的今天,世界局势的基本内容和特征是怎样的呢?

我国当前国际形势分析

我国当前国际形势分析

我国当前国际形势分析随着全球化的加剧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我国面临着一个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

如何准确把握国际形势的特点、趋势和挑战,对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安全和环境等多个角度对我国当前国际形势进行分析。

首先,就政治层面而言,我国当前国际形势呈现出多极化的趋势。

世界上大国之间的力量对比日趋相对平衡,同时新兴国家和地区的崛起也对国际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我国地处亚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人口大国,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地位。

中国的崛起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和期待,但也面临着相应的挑战。

例如,与传统大国的关系紧张以及周边地区的安全问题都是我们所需要面对的。

其次,经济层面的国际形势也不容忽视。

当前,全球经济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一些国际组织和贸易体系面临挑战。

同时,全球经济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正在重塑全球经济力量对比。

我国在这一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逐渐成为全球贸易和投资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

然而,国际贸易摩擦的加剧、外部需求疲软以及结构性问题的存在,都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再次,安全层面的国际形势也给我国带来了挑战。

随着全球恐怖主义活动和地区冲突的不断加剧,我国也不可避免地卷入了一系列的安全问题。

与此同时,网络安全威胁日益严重,国际间的信息交流和互联网安全合作亟待加强。

此外,我国周边地区的复杂局势以及台湾问题等也是我国当前安全形势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我们保持高度的警惕和应对能力。

最后,环境问题对我国当前国际形势也具有重要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的日益枯竭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

作为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和资源消耗大国,我国在全球环保合作中承担着重要责任。

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绿色发展已成为我国当前国际形势中的重要议题。

综上所述,我国当前国际形势在政治、经济、安全和环境等多个方面都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变化。

在了解和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我们应保持战略定力,积极应对挑战,通过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库浏览中国经济新闻库中国资讯行提供
正文显示:在线词典
【行业分类】汽车/环境保护
【地区分类】中国
【时间分类】19990731
【文献出处】中国建设报
【标题】中国机动车污染控制对策(1761字)
【正文】
1、加强法制建设
今年全国人大决定再次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对防治大气污染中的薄弱环节加以补充完善,其中修改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增加对防治机动车污染的有关规定,加大力度,使这项工作更加法制化。

同时还将建立健全各项法规,对机动车生产制造、销售流通、维修保养、淘汰更新以及油品质量监督等方面提出环境保护方面要求,逐步纳入规范化的管理。

2、制定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控制新生产车的排放
控制机动车污染最重要的是从源头控制。

根据我国空气污染状况,国家将不断地加严机动车排放标准,同时对燃油品质提出相应要求,逐步与国际标准接轨,促进淘汰落后的生产企业和落后的生产工艺设备,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削减单车污染物排放量,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

具体的计划是:轻型汽车于2000年前后达到欧洲第一阶段控制水平,2004年前后达到欧洲第二阶段控制水平;重型车与摩托车2001年前后达到欧洲第一阶段控制水平,2005年前后达到欧洲第二阶段控制水平;2010年前后重点地区和重点企业争取与国际接轨。

国家环保总局组建的新生产车监督检测网,将对新车实行监督性检测。

达不到排放标准的依照《大气污染防治法》,不准生产、进口和销售。

3、加强对在用车排气污染监控和治理
加强在用车排气污染和监督管理,重点是加强年检、路检和入户检等监督性检测,对不达标的机动车严格把关,不发合格证,不准上路运行,并限期治理。

完善在用车维修保养制度,强制车辆的定期维修保养。

确定汽车生产厂参与在用车污染治理的责任和义务,对已销出的在用车提供污染达标保证期,制造厂设置的特约维修站要承担在用车的排放污染治理任务。

4、加速淘汰老旧车
老旧汽车报废更新是促进汽车生产和交通运输发展,加快技术进步,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

对此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了汽车更新计划。

1996年和1997年全国年计划更新汽车30万辆,实际分别完成34万辆和34.7万辆,为计划的113%和116%。

1998年--2000年计划每年更新数量比前一年增长5万辆。

1997年国家环保总局与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公安部、机械部和国内贸易部共同修订的“汽车报废标准”中规定“经修理和调整或采用排气污染控制技术后,排放污染物仍超过国家规定的汽车排放标准的”车辆,予以报废,这将对在用车辆的排放污染控制起到积极的作用。

5、提高油品质量,实现汽油无铅化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期停止生产销售使用车用含铅汽油的通知》要求,今年7月1日起,47个重点城市停止销售车用含铅汽油,2000年元月1日全国停止生产含铅汽油,2000年7月1日起,全面停止销
售使用含铅汽油。

实现这个时间表确定的目标,是我国1999年到2000年控制机动车污染工作中的重要任务。

6、制定税收政策,引导有利于污染控制的机动车生产和消费
制定有利于减少机动车污染的经济政策,利用经济杠杆防治污染,引导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消费,将是今后重要的污染防治对策。

如:考虑到大排气量车与小排气量车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量的差异,应鼓励开发、生产小排气量车,这样若保有量相同,小排气量车将比大排气量车的污染物总排放量减少许多;轿车与公交车都是城市的交通工具,但其运输效率上差别很大,运输同等数量乘客所排放的污染物总量也将有很大差别;清洁燃料车与燃油车相比,不但有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方面的差异,在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方面有着更重要的意义。

这些都可以通过税费调整来引导生产和消费,实现控制污染。

7、推广使用清洁燃料汽车
清洁代用燃料汽车的开发和普及应用,为防治机动车污染开辟了新的途径。

其中尤以天然气汽车和液化石油气汽车最为成熟并正在一些国家普及,成为很有实用价值的清洁燃料汽车。

目前我国已有哈尔滨、长春、沈阳、北京、乌鲁木齐、西安、上海、福州、广州、深圳、广东省南海市、四川省、重庆、香港等地区推广使用天然气汽车和液化石油气汽车。

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改装各种压缩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汽车1万多辆,建设加气站70多座。

8、制定有利于防治汽车排气污染的交通管理政策
有效调度城市汽车,建立良好的交通秩序和公共交通运行系统,提高运输效率,是减少机动车污染的重要措施。

本正文被点击次数为 1
将此文章收入 MyINFOBANK
版权保护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