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人合一看生态自然观构建
天人合一思想对环境问题的思考 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合一思想对环境问题的思考天人合一思想》摘要:(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中国的道家思想里面,“道”是思想的核心,孔子认为“天”是一切万物的根源,是世间万物变化的依据,是至高的,起到支配的作用,人是自然的组成部分,人不能背离自然界的发展和运行规律,即“天道”和“人道”的统一,“川渊深而鱼鳖归之,山林茂而禽兽归之”、“川渊枯龙鱼去之,山林险则鸟去之” 、“养长时,则六畜育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思想之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观,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宝贵的思想资源。
在当代人们盲目的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利用天人合一思想解决环境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章从天人合一思想对解决环境问题的局限和价值两面进行论述,从而对处理人类与自然关系问题及树立科学发展观问题提供借鉴。
一、“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中国的道家思想里面,“道”是思想的核心。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抱阴而负阳,冲气以为和”人作为万物中的一部分,人也和自然一样来自于“道”,“道”是主体,是根本。
他衍生出来的“阴”和“阳”也是相互融合,相互平衡,在对立当中又体现着统一,这与环境伦理学中提出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重合的。
在儒家看来,人类社会遵循的道德原则与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是统一的,即“天道”和“人道”。
孔子认为“天”是一切万物的根源,是世间万物变化的依据,是至高的,起到支配的作用,人是自然的组成部分,人不能背离自然界的发展和运行规律,即“天道”和“人道”的统一。
人们应该在人伦天道化、天道人伦化的发展演进过程中,不断地探索整个自然界和宇宙。
(二)对自然的认识和利用庄子指出“道者,万物之所由也.庶物失之者死,得之者生;为事.逆之则败.顺之则成。
”,说明顺应“道”可以成功,违背“道”的宗旨必然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儒家把整个自然界看作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子钓不纲,弋不射宿”它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价值观。
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
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命题,是中华民族的自然观、文明观和存在方式,它渗透在古代中国的几乎所有主要经典之中。
“万物并育”出自于《中庸》第三十章:“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它体现着中国人宽广的胸怀、深厚的仁德和卓越的智慧,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本精神。
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在塑造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文明观作为中华文明的核心命题,“天人合一”旨在揭示包括整个宇宙在内的自然界和人类之间的深刻贯通性。
其中的“天”有两层含义,一是“自然之天”,即人类所身处的广袤宇宙和生生不息的自然界;二是“义理之天”,即宇宙自然的最高原理和根本规律。
相应地,“天人合一”也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人类始终是宇宙自然的一个部分,是生态系统的一个环节,天地和人由同样的元素构成,并通过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人类不能脱离这一有机整体而独存;二是宇宙自然的总体法则和人类活动所应遵循的根本法则是一致的,这一法则便是“生生之仁”,天地以生生之道化育万物、运转不息,人类应当本于生生仁德创造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周易》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性经典,其中将天、地、人并列为“三才”,认为最具仁德和智慧的人能够“与天地合其德”,希望人类能够“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即发现并把握天地运行的根本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造福人类、造福天地。
《周易》也常常要求人类通过向天地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德性和人格,我们所熟知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是说人类应当学习天地健动不息、含弘光大的精神来培养自己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品格。
《周易·贲》提出“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思想,将“天文”与“人文”并提,也揭示出自然法则和人类文明的相通性。
“天人合一”是新自然观的核心
“天人合一”是新自然观的核心展开全文“天人合一”是新自然观的核心(2009-08-06 16:20:58)分类:科技进化生命过程标签:天人合一自然观生命过程人类天性和谐主观客观主观能动性主体客体“天人合一”是新自然观的核心武觐文探讨“天人合一”思想实质上是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为题。
集中说明人与自然关系是自然观的核心问题,天人合一是说明人与自然两者的和谐统一状态。
人是自然物,人在自然中诞生,最终又回归自然,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从来就没有脱离过自然,人类也没有能力脱离自然。
人可以改造一些自然物,但人从来没有改造过自然界的总体。
人始终处在自然总体的掌控之中。
“天人合一”的思维是针对天人分离的自然观而提出的,进化自然观是强调人通过进化可以战胜自然和主宰自然,配合进化观的哲学思维则是主体与客体分离对立的思维。
“天人合一”思想是针对进化自然观与进化自然观认识方法论而提出的。
人为何物?人是自然物,是一种比较高级的生物。
人具有与生俱来的自然性,即人的天性。
人必然要吃东西,要呼吸氧气,人需要性爱,具有认识自然的欲望,有成就感等,这些自然性决定了人类的生存状态和社会状态,决定了人类的诞生、生存、发展和衰亡的过程。
在人类的初期必然是茹毛饮血;在农业时期必然刀耕火种,破坏森林;工业化时期必然导致城市化,把协调统一的自然生态系统割裂为人类生态消费的城市和绿色植物生产的农田、草原的生态系统。
使物质循环系统遭受毁坏,环境污染。
所有这些都是人的天性决定的,人类必然发展,发展必然导致城市化,而城市化必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和污染。
不去探讨人性中的天性,也就是不去探讨不按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的人类的演化规律。
人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生态系统中仅是消费者,是有机物的分解利用者,而绿色植物才是生产者。
由于人类栽培植物生产粮食,似乎人也变成了生产者。
其实人破坏了生物量最大的自然森林生态系统后,使之转化成生物量小的农田,实质上人是良好生态系统的破坏者,是生物量的消费者。
“天人合一”的生态观
“天⼈合⼀”的⽣态观⼀、“天⼈合⼀”的理据(基本假设)中国“天⼈合⼀”的⼤智慧是⼈类境界最⾼的⽣态观。
《序卦传》⽈:“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有男⼥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有⽗⼦然后有君⾂,有君⾂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措。
”这是将⾃然与社会,天道与⼈道合⽽为⼀。
其中最⾼的⼈伦关系是顺天道,和礼义。
天道为阴阳乃⾄宇宙构成的根本,⽽地道为柔刚,⼈道为仁义,都是天道阴阳的具体体现,因为天道阴阳本具有仁义之性,因为“天地之⼤德⽈⽣”,⽽天地⽣养万物就是出于天地的仁义之德。
究竟⽽⾔,“天⼈合⼀”的境界是阴阳和合,刚柔和合,仁义和合,⽽⽣,乃⾄⽣⽣不息。
⼆、“天⼈合⼀”的践⾏(道德实践)《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就是说⼈的本性是天之所命(赋予),顺着天赋本性⽽为(去做)就是⼈道,修治推⼴⼈道,使⼈⼈都去实⾏(敬天安命),谓之教化。
⼈道由性出(⼈性本善,善者顺天),⼈性由天授。
天道与⼈道相通⼀贯。
宇宙的根本性质,已包含于⼈的本性之中,即宇宙的本性是⼈类社会道德根源,⼈类社会道德是宇宙本性的⾃然体现。
究竟⽽⾔,顺其⾃然,就是将⼈的善良本性发挥到天性的地步就是道德的最⾼境界。
三、何谓“天道”与“⼈道”(敬天与诚信)《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之道也。
”即“诚”是天赋的道,实⾏“诚”就是⼈道。
有了诚的境界,就是不学不思也合乎道,不必勉强,不必思虑,⾏为⾃然合于道。
《中庸》把⼈道源于天道,同时⼜以诚为天之道,这就是认为宇宙本体具有社会道德属性。
把社会道德提升到具有宇宙的普遍意义,以道德规范来说明⾃然界,就是天道和⼈道合⼀。
因此观之,我们今天的社会危机,其核⼼是道德危机,⽽道德危机的核⼼是诚信危机,诚信危机的核⼼是违反⼈性,不敬天命。
如果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我们的教化没有教会我们诚信和率真(⽽是虚伪乃⾄怀疑⼀切),具体落实到每个⼈的思想和⾏为上我们不是率性⽽为(⽽是违背良⼼做事),⾃然就违反天性(瞒天过海)……我们不断遭受天谴,就再⾃然不过了。
从天人合一的角度谈保护环境
从儒家天人合一的角度谈保护环境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日益发达,环境污染正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健康,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已经成为全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呼声。
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宝贵的资源值得我们借鉴和利用,从中可以看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密切联系。
一、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中国传统儒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是表现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核心命题。
在现代工业文明和科技文明所产生的负面效应越来越明显,人们的环保意识还比较淡薄的今天,重新检讨“天人合一”思想的精神与特点,加强人们现代环保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虽然“天人合一”一词出现得较晚,但这一观点却很早就有了。
最早出现于《周易》中, 已经蕴涵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融为一体的观念。
《易经》中“天人合一”的主要内涵是:首先,其承认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这是追求天人合一的逻辑起点。
其次,充分肯定天与人的区别,肯定人的主体性,这是追求天人和谐的基本前提。
人是认识的主体,而天是认识的客体,在认识天这个客体的同时也在了解和认识自身。
再次,自然界有客观性的普遍规律,人的活动也有客观性的规律,人要服从于普遍规律,这是《周易》“天人合一”观念的核心观点。
这一观点说明人们在遵守客观规律的前提下,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达到主体和客体的高度统一与和谐。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自然规律与人的规律一致,人作为认识主体,与天的关系之主要问题在于人如何做到与天相适应而不相违背。
二、现代环保现状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终极物质来源和得以安定的基本条件。
随着工业化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对大自然进行了掠夺式开采和破坏,不仅扰乱了自然环境,而且污染了生活环境。
环境污染和破坏给我们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极其惊人的,严重的环境问题已经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这势必对我国今后经济的发展大为不利。
三、环境问题的分析1 .经济因素,目前,我国经济是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
同时也是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经济体制改革对社会生产力的极大解放,刺激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同时,高额利润的刺激,使得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各种污染物的排放也高速增加。
天人合一的生态观
天人合一的生态观
天人合一的生态观
“天人合一”是一种古老而又奇妙的生态观念,源自古代的中国哲学思想,它描述的是一种
完美和谐的局面,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彼此互相帮助的天人之灵的境界。
壹,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深刻地体现了中国古代宇宙观的核心思想,即“天地合一”。
它坚持“天一”,认为“天地合一”具有宇宙形态,人也是这个宇宙的一部分,只要人们把自己固有
的道德精神恢复到协调一致的境界,它就能够达到完成及谐运行的状态。
贰,天人合一的生态观
在深刻理解和推崇“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的基础上,古月认为,宇宙中的每一切都应是和谐
一体的,人类也要处于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中,当生态系统受到破坏时,正如一只蝴蝶的飞
舞可能会造成一场风暴,人们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做到“天人合一”。
叁,天人合一的价值思想
“天人合一”的价值思想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它认为,人要认识自然,推崇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尊重的心态去读取它的规律,而不是以自私的观念去支配它,只
有这样,才能实现“天人合一”,实现和谐圆满的理念,才能实现宇宙的完美的对立和谐。
综上所述,“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念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神圣要求,旨在提醒人们,
只有当自然界和人类共存于一个完美和谐的宇宙中,才能实现地球的衰老和和谐发展,从
而使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得到美好的生活。
最后,我们要坚持和推崇“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宇宙的完美和谐。
论中国古代“以类合之,天人一也”之生态自然观
以和谐相处。但其实中国的天人关系历经了“天
天有五行,地 有 五 岳;天 有 七 星,地 有 七 表;
性相通”(孟子)、“天人相分”(荀子)、“天人相 天有八气,地董仲舒)、“天人合一”(张载)、“天人交胜” 四维,地有四渎;天有九部八纪,地有九州八柱。
(刘禹锡)等观点的相继纷呈和漫长的发展历程, (《河图括地象》)
体,“情往似赠,兴来如答”(刘勰《文心雕龙·物 色篇》)。宇宙自然中除人类之外的其他生命,并 不仅仅是人类审美活动的对象,它们亦是激发人 类审美灵 感、提 升 人 类 审 美 趣 味 的 动 力 源,正 如 钟嵘《诗品》中所言:“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 荡性情,形诸歌咏”。概而言之,“自然”在中国传 统艺术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它不仅是艺术 家的审美对象和创作主题,而且还是与艺术家互 动交流、激 发 艺 术 家 创 作 灵 感 的 隐 性 主 体,更 是 艺术作品所力求达到的审美效果和评判艺术作 品高下的标准之一,影响甚至决定着中国古代艺 术创作实践及其时空结构的构建与呈现。之所 以如此,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传统哲学美学一贯 主张“以类合之,天人一也”的天人思想。
而且无论哪一种观点,都是既强调“天人合一”又
天地和 合,生 之 大 经 也。(《吕 氏 春 秋 · 有
同时认识到“天人有别”的。这种天人关系可用 始》)
董仲舒在 《春秋繁露》中的一句话加以概括,即
从这两个表述不难看出,在中国传统哲学视
“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卷十一·阴阳义第四十 域中,天与地是相互辉映的,二者和谐统一,是宇
202103 No03,2021
学 术 探 索 AcademicExploration
2021年 3月 Mar.,2021
论中国古代“以类合之,天人一也”之生态自然观
古人的“天人合一”生态观
古人的“天人合一”生态观作者:韩巍巍来源:《共产党员·上半月》2020年第02期古圣先贤曾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过较为系统的研究和阐述,其中影响最大的当数“天人合一”思想。
所谓“天”,即宇宙自然,它包括天、地和自然界中衍生出的万事万物,而其主体便是“人”。
古人认为,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事情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这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精髓。
“人”对“天”逐步熟识尊重自然、敬重生命,是古人朴素的生态意识和价值理念。
自上古时期开始,人们就形成了天地至上、敬天重地的文明意识。
当时,祖先们对于自然界中的事物和现象认识能力有限,对打雷、闪电、山崩、洪水等自然现象无法进行合理的解释,因此,出于对自然和神灵的敬畏,人们不敢肆意进行浪费生存资源、过度捕猎伐木等破坏自然环境的活动。
相反,由于生存条件原始落后,人们对自然资源十分依赖,为祈求生存环境的风调雨顺,经常进行各种各样的祭祀活动。
祭天、祭地、祭山川、祭日月、祭四方,逐渐成为历代統治者共同的行为,以此来表达对大自然的敬畏。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开始意识到生存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产生了试图凭借人力改变自然条件的思想萌芽。
据先秦古籍《山海经》记述,后羿为免生灵涂炭而射日、夸父想要战胜自然而追赶太阳、大禹治理水患,这些神话传说虽充满了传奇色彩,但也体现了祖先们试图用人力改变自然并保护自然环境的理念。
在此基础上,主动的、有意识的保护环境的规则和法令也在先秦各诸侯国相继出现。
西周时期颁布的《伐崇令》便是最早关于环境保护规则的雏形。
“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是其中最严苛的条款。
这不但体现了当时人们对自然资源的敬畏,同时也体现出对资源保护的极端重视。
随后,以法律形式出现的保护环境的法令《田律》在秦国诞生。
《田律》中规定:春天二月时,禁止到山林中去砍伐木材;夏季来临前,不准焚草作为肥料,不准采刚发芽的植物,或捕捉幼兽、鸟卵和幼鸟,不能设置捕捉鸟兽的陷阱;直到七月,这些禁令才可以被解除。
天人合一思想对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的启示
2016.09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环境的改造者。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都必须以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然而,迄今人类所取得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以牺牲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的。
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由此产生了困扰人类的生态环境问题,并且在当代愈演愈烈。
基于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考虑,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逐渐受到重视。
“天人合一”思想中包含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这种反思对于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十分有益。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重要命题。
中国历代学者都致力于“究天人之际”。
司马迁在写《史记》时说:“欲以穷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邵雍也曾说:“学不际天人,不足以为之学”。
因对“天”的含义的多种理解,不同的思想家对“天人合一”的含义也就有了不同的阐释。
主宰之天与人的合一、命运之天与人的合一、义理之天与人的合一、人格之天与人的合一、自然之天与人的合一。
本文主要从自然之天与人的合一即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角度阐释“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合一”思想中蕴含的整体意识、和谐精神、平等价值观和生态理念为我们解决当代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参考。
一、“天人合一”蕴含的整体意识对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的启示“天人合一”思想蕴涵着整体意识,主要表现在其肯定人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把人与自然看成有机统一的整体。
《周易》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类和万物一样,是天地的产物,人类社会是自然发展的结果,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然而,中国古代哲人虽然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人并不混同于一般的自然物,人是“万物之灵”。
荀子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
它强调人和自然的相互依存,认为人类和自然是一个整体,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这种自然观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刻的影响,并且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启示。
在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中,人类被视为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自然界的主宰。
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这种和谐不是简单的平衡,而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
因此,人类的行为应该符合自然的规律,与自然保持一种共生的关系。
这种自然观对于环境保护思想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
在当今社会,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难题。
如果我们能够借鉴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将人类与自然视为一个整体,同时尊重自然,保护环境,那么我们就能够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
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也对于人类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影响。
在这种自然观的影响下,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人们应该保持简朴的生活方式,追求内心的平静,而不是过度追求物质的享受。
这种思想也为当今社会提供了一种新的价值观念。
我们应该反思当前社会的发展方向,重新审视我们的生活方式是否符合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也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中国古代的科学家和思想家认为,人类的智慧和自然的规律是相互关联的。
因此,他们在研究自然规律的同时,也关注人类的发展和福祉。
这种思想也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我们应该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重视自然的规律,尊重自然,保护环境。
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强调人类和自然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
这种自然观对于环境保护思想、生活方式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我们应该在现代社会中,重视这种自然观的意义,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古代生态观
中国古代生态观
中国古代的生态观主要表现在对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资源利用以及生态平衡的认识上。
以下是一些中国古代生态观的主要特点:天人合一的观念:中国古代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
人类的行为会对自然产生影响,而自然的变化也会反过来影响人类。
因此,人们应该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共生。
五行观:中国古代哲学家提出了五行观,即金、木、水、火、土。
这种观念将自然界的元素归为五类,强调五行之间的相互制约和平衡。
人们认为,如果五行失衡,就会导致自然灾害和人类社会的不和谐。
尊重自然:古代文人崇尚自然之美,通过诗歌、绘画等方式表达对大自然的景仰和尊重。
自然被视为艺术的灵感之源,同时也是道德和人文精神的寄托。
谨慎利用资源:古代中国重视对资源的谨慎利用,强调不浪费、不滥用土地和水源。
例如,农业文化中的“耕读传家”的理念强调对土地的合理管理,以确保后代有足够的资源继续生活。
山水文化:山水文化是中国古代生态观的一部分,将山水视为自然与人文和谐的象征。
山水画成为古代文人士大量创作的艺术形式,通过描绘山川河流,表达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和谐生活的追求。
农耕文化:由于中国古代以农耕为主,人们对农业的依赖使得对季节变化和自然气候的观察非常重要。
农耕文化中的种植、收获等活动与自然界的周期联系在一起。
尽管这些观念在古代并未以现代环保意识的方式表达,但它们反映了古代人类对自然的敬畏、感悟与依赖,并试图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
“天人合一”与自然观
“天人合一”与自然观邹希2008年11月29日“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一种相对成熟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主体。
事实上,从人的自然观的角度来分析,“天人合一”有其更深层次的含义。
1人与自然的关系广义的自然界即是指整个宇宙,包括人类自身在内。
也就是说,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然而人类却又是自然界中最独特的一部分,因为人类是有智力、有意识的生命体。
因此,我们常常把人类自身从自然界中独立出来称之为人,把剩余的自然界部分称为自然,从而有了研究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可能。
于是,人与自然就有了一种人为的对象性关系,这种对象性关系既是能动的,又是被动的。
从历史发展上来看,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是被动的。
在人类社会的早期是以适应自然为主,因为那时候人的生产力还很低,对自然的认识也很肤浅。
自近代工业革命开始以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所带来的人对自然的巨大作用能力,使得人对自然的干预愈发增强。
人在更多方面和程度上对自然的能动作用逐渐上升,造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始恶化。
人们常常过于高估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只考虑人自身的需要,不停地向自然索取各种资源,忽略自然界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规律,忘记了人类本身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从而造成对整个自然界包括人类自身的不良结果。
恩格斯曾指出:“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1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1因此,在人类不能以纯粹的自我规定的活动来满足自身的主观意愿而滥加发挥自身所具有的对自然的能动性。
2人对自然的认识由于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人对自然界的认识可以分为人对自然的认识和人对自身的认识两部分。
从人类不长的历史来看,人对自然界的认识是一个由浅到深、从简单到复杂发展变化着的过程。
儒家经典中的天人合一观与自然生态的关系
儒家经典中的天人合一观与自然生态的关系儒家经典中的天人合一观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思想之一,它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在儒家经典中,强调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联系,旨在提倡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
本文将通过对《论语》和《大学》中关于天人合一观的解读与分析,探讨儒家经典中天人合一观与自然生态的关系。
天人合一观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指的是天地、人类和自然界之间的和谐统一。
儒家经典中的天人合一观强调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
首先,儒家经典中强调人类必须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论语》中有一句著名的话:“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斯是之谓!”。
这句话表达了一个道理,即人与人的关系是符合自然规律的,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应该是和谐的。
只有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上,人类才能够守信用、守法度、守天命。
其次,儒家经典中的天人合一观也提倡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角色定位。
《大学》中有一句话:“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句话强调了个人修身养性的重要性。
儒家认为,唯有通过个体的修身,才能够体味天人合一的哲理,从而使人类与自然达到和谐一体、合作共生的境地。
只有顺应自然的原则,人类才能与自然达到共生共荣的状态。
儒家经典中的天人合一观对自然生态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儒家的生态伦理观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互动关系。
《大学》中有一句话:“物类格物,致知通变”。
这句话所传达的观念是,通过观察和研究自然界中物种的演变和变化,人类才能够更好地理解自然,进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儒家经典中的这一观念对于现代社会的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总之,儒家经典中的天人合一观与自然生态有着密切的关系。
儒家经典中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强调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互动共生的重要性。
通过个体的修身养性和顺应自然的原则,人类能够更好地实现与自然的合一,进而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儒家思想对于我们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动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浅析老子“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
浅析老子“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摘要:老子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蕴含着古老的生态智慧,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哲学依据,体现先哲对和谐自然的向往与追求。
本文在分析“天人合一”的生态平等观和自然和谐观的基础上,探求“天人合一”的天道观,揭示道家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进而提出“天人合一”的生态美学观,说明“天人合一”的审美要在自然中进行。
关键词:天人合一,人与自然,道法自然一、“天人合一”的生态平等观老子的“天人合一”,其实质是人与自然为一体,这是中国古代生态思想的智慧亮点和哲学基础。
虽然古代的哲人对“天人合一”有着不同的见解,但其核心思想都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体现出先哲对和谐自然环境的向往与追求,对保护自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老子的“天人合一”生态观,不仅蕴含着对自然的关注,而且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以及对天人关系的深刻思考,为生态危机的解决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哲学基础。
在老子看来,世间万物都需遵循自然原则。
老子“天人合一”的平等观,同时超越了“以人制天”和“人命天定”这两种思想,是“生态平等”观的雏形。
老子认为万物皆源于道,又复归于道,这说明万物平等。
人和天地万物是平等和谐的关系。
老子的万物平等观念与生态学的准则——“生物中心”的本质是一致的。
二、“天人合一”的自然和谐观老子的“天人合一”启示着人要辩证地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周易》中出现“保合太和”,即“保合太和,万物利贞。
”“乾”指天的法则,说明天的法则是时刻变化的。
事物正是在这种变化中以其本性繁衍万物,赋予生命。
万物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持自然的属性,各得其宜,真正祥和助益,持续纯正。
老子认为,赋予自然万物的生长而不要居功,才是人的高尚品德。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对生态实践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天人合一”的天道观“道法自然”是老子为我们提供的最高级的方法论。
“道法自然”的实质是人与自然的统一,这与“天人合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
从“天人合一”看人与自然关系
从“天人合一”瞧人与自然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问题,而该问题的核心思想就就是“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思想强调的就是人与自然的统一,注重人与自然的与谐发展。
现如今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现代工业文明与科技文明给人与自然的关系带来了越来越多的负面影响,重新审视“天人合一”思想,并以其作为我们构建人与自然与谐关系的准则,不失为我们今后继续深入良性发展的好方案。
作为中华民族五千来的思想核心与精神实质,“天人合一”思想经历了漫长的逐渐演化的过程,其提出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早在西周时期,天就被认为就是有意志的人格神,就是自然与社会的最高主宰,天人关系即神人关系,而后老子,庄子等人对其作出了完整阐述的,到汉代,董仲舒将研究天人关系引入了儒家的基本思想中,在随后的历史发展中,“天人合一”思想又由朱熹,刘禹锡等人对其作出了进一步的完善,成为了无论佛道都极为推崇的思想内核,进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主体。
“天人合一”中天的含义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即意志之天,义理之天与自然之天。
意志之天,即宗教意义上的天,以董仲舒的神秘主义的主宰之天为代表。
这里的天,指的就是超自然的神灵力量。
董仲舒的观点包括,“道之大,源出于天”,“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等。
这就是一种宗教唯心主义。
而天人合一的概念意味着,人不能违背与天,必须与老天的旨意保持一致。
意志之天思想的代表人物还有先秦时期的孟子,荀子等。
义理之天,就就是道德含义对天的理解,就是以孔子、孟子、朱熹为代表人物的具有伦理意义的的天。
就如中国人长挂在嘴边的天地良心,对极端错误的事情说说的伤天害理中的天。
在这种含义之下,天人合一就意味着,人的言行必须合乎道德规范。
如果违背道德规范,便会被万民唾弃。
自然之天,以老子、庄子、柳宗元、刘禹锡为代表,就是指自然的本性、状态,与地相对,就如我们生活的环境以及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自然资源,这都就是属于自然之天的范畴,而天人合一这意味着人与自然就是息息相通的一体,人类必须认识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促进人与自然的与谐发展,这也就就是我们现阶段所要关注的重点。
天人合一与生态平衡论
天人合一与生态平衡论天人合一与生态平衡论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核心,它指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它认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人类应该尊重自然,并与自然和谐共处,以保持生态平衡。
天人合一的思想源于古代中国的儒家思想,它认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人类应该尊重自然,并与自然和谐共处,以保持生态平衡。
儒家认为,人类应该尊重自然,并与自然和谐共处,以保持生态平衡。
儒家认为,人类应该尊重自然,并与自然和谐共处,以保持生态平衡。
天人合一的思想也受到了许多其他思想的影响,如道家、佛教等。
道家认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人类应该尊重自然,并与自然和谐共处,以保持生态平衡。
佛教认为,人类应该尊重自然,并与自然和谐共处,以保持生态平衡。
天人合一的思想也受到了西方哲学思想的影响,如苏格拉底的“自然平衡”思想。
苏格拉底认为,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元素组成的,这些元素之间存在着一种动态的平衡。
苏格拉底认为,人类应该尊重自然,并与自然和谐共处,以保持生态平衡。
从古至今,天人合一的思想一直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它提醒人们要尊重自然,并与自然和谐共处,以保持生态平衡。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人们越来越重视保护自然环境,并努力恢复生态平衡。
现在,人们正在努力恢复生态平衡,以保护自然环境。
比如,政府正在努力实施环境保护政策,以减少环境污染;企业也在努力采取环保措施,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社会各界也在努力宣传环保意识,以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总之,天人合一的思想提醒人们要尊重自然,并与自然和谐共处,以保持生态平衡。
只有人们尊重自然,才能恢复生态平衡,保护自然。
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
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念。
它倡导人类应该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自然建立互动和谐的关系。
这一理念源于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观念,即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息息相关,不能破坏自然环境,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
在这一理念中,生态环境被视为人类生存的基础,人类应该致力于保护生态环境,同时通过与自然的交流和相互关系的建立,进一步促进生态环境的优化和改善。
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提倡人们关注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系统,推动可持续发展。
这一理念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平衡与协调。
人类应尊重自然的规律,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环境保护的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生态学家突出指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生态学是探索人类和环境关系的科学,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生态学,人们可以深入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从而更好地推动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工作。
在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中,人类被视为地球的一种生物,不同于其他生物的地方在于人类拥有智慧和创造力,能够改变环境并进行经济活动。
然而,正是因为人类的活动,导致了许多生态问题的出现。
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丧失、水资源短缺等问题的产生,都与人类的活动以及与环境的不和谐联系有关。
在实践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时,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人们应提高环境意识,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其次,政府应加强环境保护工作,通过立法、政策和监管来规范经济活动,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循环利用。
同时,加强科技创新,研发环境友好型的技术和产品,推广清洁能源产业。
此外,教育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应加强环境教育,培养公民的环境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如今,全球各国都在积极倡导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如何体现生态观
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如何体现生态观道家思想源远流长,其中“天人合一”的理念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智慧。
在当今全球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的背景下,深入探究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对生态观的体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和统一性。
在道家看来,天、地、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彼此相互关联、相互依存。
自然并非是人类可以随意征服和掠夺的对象,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这种整体性的观念,与现代生态学中生态系统的概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生态系统也是一个由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环境共同组成的动态平衡整体,其中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道家主张“道法自然”,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和根本规律,而“自然”则是道的本质属性。
这里的“自然”并非指我们通常所说的自然界,而是指事物自身的本性和自然而然的状态。
人类应当顺应自然的规律,而不是强行干预和破坏。
比如,四季的更替、昼夜的交替,都是自然规律的体现。
如果人类违背这些规律,过度开垦土地、乱砍滥伐森林,就会导致生态失衡、自然灾害频发。
在道家的思想中,“无为而治”也是体现生态观的重要理念。
“无为”并非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妄为、不乱为,不刻意去违背自然规律。
人类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应该减少过度的欲望和贪婪,避免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
例如,现代社会中一些人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大规模地开采矿产资源、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这种“有为”的行为最终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不可逆转的破坏。
而“无为而治”则倡导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前提下,与自然和谐共处,让自然按照自身的节奏和规律发展。
道家还强调“知足寡欲”。
认为人们应该克制自己的欲望,不过分追求物质的享受。
当人类的欲望无限膨胀时,就会不断地向自然索取,从而破坏生态平衡。
如今,消费主义盛行,人们追求更多的物质财富和奢侈品,导致资源的大量消耗和废弃物的大量产生。
如果能够秉持“知足寡欲”的思想,减少不必要的消费和浪费,将有助于减轻生态压力。
从生态保护的角度来看,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对待自然的敬畏之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天人合一看生态自然观的构建
[摘要]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历久而恒新的主题,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经历了“和谐—失衡—再和谐”的曲折发展历程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关键词] 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生态自然观
自然是人之根本,是人类的起点与归宿。
人类与自然息息相关,紧密相连,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历久而恒新的主题。
特别是在当代,在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一定威胁的时候,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人们更加关注的问题。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其演进历程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人类对客观自然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在不同的阶段,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有显著的不同。
纵观人类历史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和谐—失衡—新的和谐”演进过程,具体可划分为三大发展阶段:
1.和谐阶段,主要表现为人类崇拜自然。
在人类社会的初期,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极端低下,只能依靠自然界维持生存。
这一阶段,自然是人类的主宰,人是自然的奴隶,人类处于对自然的一种恐惧、崇拜和完全服从阶段。
到了农业社会,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产规模的扩大,人类对自然界施加的影响不断增大,但总的看来,人类对自然界的依附程度依然很高,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人被动地适应自然和利用自然的前提下始终保持着
相对和谐的状态。
2.失衡阶段,主要表现为人类征服自然。
生产力的发展内在地要求科学的进步和对自然的改造。
进入工业社会后,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技术发明和新产品的陆续问世,使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作为一种对付自然的有力武器得到迅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类认识、控制和改造自然的实践能力。
人类一跃成为凌驾于自然之上的主人。
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出现、,给人类社会带来空前的繁荣和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人类也面临严重的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全球性生态危机。
在此阶段,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开始征服自然,也在饱尝苦果。
3.新的和谐阶段,主要表现为人类与自然间的冲突和协调。
20世纪70年代,发生了两次世界性能源危机,迫使人类开始对经济增长方式和人与自然关系的传统观念作全面深刻的反省。
人们在反思中发现:一方面,人类与自然其实同根相连并共同发展,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性质是辩证统一;另一方面,人类可利用和改造自然,让大自然造福于人类,服务于人类。
从本质上来说,人类与自然界的价值关系是一的、更高层次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于是,人类开始正视、思考、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调谐”的思想共识渐趋达成,人类进入了一个由失衡迈向新的和谐而自觉协调与自然关系的过渡阶段。
因此,这一阶段人与自然的和谐并非第一个阶段原始被动和谐的简单复归,而是建立在发挥人的主动性基础之上。
二、中国“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关系
我国古代一直就有类似的自然观,这是一种有机自然观,其特点
是把天地自然看作一个整体系统,人与天地相似,是自然的产物,元气阴阳是天地与人的共同的物质基础,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相依共生。
这种自然观蕴含着丰富的目的论思想,在以儒家和道家为代表的主流哲学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中国儒道两家都以天、天地或者宇宙指代自然,把宇宙看成动态的流变过程,对宇宙的探索也就是对
自然的探索。
两者的自然观都是与道德价值观联系在一起的,都得出要关爱大自然的结论,倡导节制的生活方式。
道家认为天地万物产生于道,道是一种圆满自足的存在,因此万
物在道之中也具有平等的价值,人应该像爱惜自己一样关心万物,
应追求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生存境界。
儒家认为宇宙是个生生不息的流变过程,在此过程中产生了天地万物和人,两者都具有价值,但只有人才能实现仁义道德,因而具有最高价值,因此人应该首先关心人,其次才关护自然万物。
当然,“仁”作为天人合一的中心范畴,体现了理学有机论整体思维的根本特征。
它把自然界看作有机系统或整体,处在“生生不息”的过程之中,并且具有“生意”,即某种目的性。
仁从人道提升为天道,和《易传》中“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曰生”等命题结合起来,不仅从整体上把握人和自然界的关系,而且从自然界合目的
性的观点出发,说明二者的关系。
它不是把自然界仅仅看作机械的物理客观对象,而是看作有机整体向生命过渡的无穷过程。
总之,中国古代哲学把自然看作活生生的有机整体,自然是一个
不断生成的过程,万物与人的整体进化都来自共同的天地的生生之德。
自然是有目的的,生命是它的根本目的,但生命还有它自己的目的,就是善,它要向完善、完美的境地发展,而这只有通过人才能实现。
人是天地的产物,又是天地之心,人通过天人合一,实现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对万物施以仁爱之心,从而使自然界的目的得到更好
的实现。
三、古代“天人合一”思想对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启示
中国古代自然哲学“天人合一”学说中所蕴含的人与自然的系统论、自然规律理论、相互协调理论等哲学思想,对解决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生态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都有启示作用,对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理论价值。
1.正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我们必须意识到,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有一条永远割不断的脐带,当我们从自然母体中汲取营养而创造发明时,我们不能忘记自然母亲的恩德,人不过是自然之子,我们的生存无不依赖于自然生态系统。
这个系统中的所有资源,如土壤、空气、水、气候、森林、草原和各类动植物,对我们来说都是生死攸关。
我们的命运与大自然的命运紧紧交织在一起,就如同心灵和躯体一样密不可分,成为统
一整体。
既然是统一的整体,同存于宇宙系统之中,就应该构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从整体出发,统筹兼顾,不仅要处理人与人,人与
社会的和谐,而且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这为人们对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共存的认识提供了理性思维方面的借鉴价值。
2.认识自然规律合理的利用自然
今天,我们在强调发挥人的主体作用的同时,时刻不忘它是建立
在对自然规律的尊重、认识、利用上的,人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人类必须开始对自然采取一种新的态度,它必须建立在遵循自然关系之上而不是征服关系,要纠正征服自然的观念,确立遵循自然的观念。
首先,我们可以改变自然现状,而不能改变自然规律。
正如古人治水,采取“堵”的方法,终究没能治住洪水,而采取“疏”的方法,却控制了洪水。
因为“水往低处流”是地球引力的作用,是不可抗拒的规律。
其次,我们可以局部控制自然,而不能在整体上改变自然,自然界在时间、空间上都是无限的,无始无终,无边无际。
我们无论认知和力量都很有限。
再次,我们可以微观地影响自然,而不能宏观地驾驭自然。
无论是从微观宇宙还是宏观宇宙角度看,我们远未全面掌握自然规律,只能局部或暂时干扰自然,绝无“征服自然”的能力。
所以,我们必须在遵循自然的基础上,去适应它,在适应它的基础上去利用自然,推动经济的发展。
3.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胡锦涛同志曾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相
处的社会,和谐社会不仅要做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而且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
因此,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今天,要实现二者科学的相协调发展,我们应倡导一种态度,落实两个转变。
一是倡导一种保护自然、拯救自然的实践态度。
几千年来,文明
人足迹所过之处常常留下一片沙漠,这是文明的悲剧。
人类在不断吞噬自然的躯体,同时也在品尝自己所酿造的苦酒。
今天,我们比任何时候都能领略到气候变化的威胁,如果我们再不改变自己的行为,在自然界面前依然我行我素,那么,数百年后,环境的污染,资源的
短缺,生态的恶化将会带来全球性的悲剧。
为此,保护自然,修复自然,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努力协调好二者关系,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是落实以经济增长为核心到以社会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的转变。
传统的发展模式,用简单的gdp的增长作为社会发展水平的尺度。
诚然,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它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但不是社会发展水平的唯一尺度,而且这种发展模式主要依靠
大量资源和资金的投入,造成了对有限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利用,破坏了生态系统,因此,我们要改变传统的发展思维和模式,探索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
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全面和谐协调发展道路。
三是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转变。
我国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随着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更显不足。
因此,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要满足人的需要,必须树立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真正意义上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实现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和谐,达到人们所
追求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