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各章重点

合集下载

生理学各章重点

生理学各章重点

生理学各章要点第一章绪论1内环境:指细胞外液占体液的1/3,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液2稳态:内环境的各种物理的和化学的因素保持相对稳定3人体的调节机制: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自身调节:由组织,细胞本身生理特殊性决定的,并不依赖外来的神经或体液因素的作用的反应4反射弧的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反射中枢,传出神经纤维,效应器5神经调节的特点:迅速,局限,精确;体液调节的特点:缓慢,弥散,持久6机体控制系统:非自动控制,反馈控制,前馈控制负反馈:反馈信息的作用是减低控制部分的活动的反馈控制,对保持内环境稳态起着重要作用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1细胞膜和各种细胞器的质膜的组成:脂质,蛋白质,极少量的糖类2膜蛋白的分类:细胞骨架蛋白,识别蛋白质,酶,受体蛋白,跨膜转运物质的功能蛋白3物质的跨膜转运方式:(1)单纯扩散。

举例:O2,N2,CO2,NH3,尿素,乙醚,乙醇,类固醇(2)易化扩散。

举例:A经载体介导:葡萄糖,氨基酸特点:饱和现象,结构特异性,竞争性抑制B 经通道介导:Na+,K+,Ca2+,Cl-等特点:A顺浓度或电位梯度的高速度跨膜扩散B门控体制包括电压门控通道和化学门控通道C 对通过的离子有明显的选择性(3)主动转运。

举例:A原发性主动转运——直接利用ATP:钠-钾泵B继发性主动转运——间接利用ATP:葡萄糖,氨基酸在小肠和肾小管的重吸收(4)出胞和入胞4细胞的静息电位:指细胞未受刺激,处于安静状态时,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等于K+的平衡电位产生机制:K+离子的外排极化:静息时膜的内负外正的状态去极化:静息电位的减少超极化:静息电位的增大复极化:细胞膜由去极化后向静息电位方向恢复的过程5细胞的动作电位:细胞受到刺激,膜电位发生迅速的一过性的波动,是细胞兴奋的标志产生机制:Na+的内流(去极化),K+的外流(复极化)阈电位:形成Na+通道激活对膜去极化的正反馈过程的临界膜电位6局部电流的方向;膜外由未兴奋区流向兴奋区,膜内由兴奋区流向未兴奋区特点:全或无定律,不衰减传导7反应: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生物体内部的代谢活动及其外部表现将发生相应的改变8兴奋:指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9兴奋性:指一切活细胞,组织或生物体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是衡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10刺激量的参数:刺激强度,刺激持续时间,刺激强度对时间变化率阈刺激和阈强度:能使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叫阈强度,相当于阈强度的刺激叫阈刺激。

生理学重点

生理学重点

第三章水、电解质紊乱名词解释1、脱水2、高渗性脱水3、低渗性脱水4、等渗性脱水5、water intoxication6、低钠血症7、高钠血症8、低钾血症9、高钾血症10、反常性酸性尿11、反常性碱性尿12、肾小管性酸中毒13、低镁血症14、高镁血症15、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六、简答题、1、简述低渗性脱水引起外周循环障碍的机制。

2、简述高渗性脱水早期出现尿少、尿钠浓度增高的机制。

3、简述低钾血症对神经-肌肉的影响及其机制。

4、简述高钾血症对心脏的影响及其机制。

5、简述低镁血症对神经-肌肉的影响及其机制。

6、简述低镁血症对钙、钾的影响及其机制。

七、问答题1、钾代谢紊乱与酸碱平衡紊乱有何关系?2、某患儿腹泻4天,每天水样便10余次,试分析该患儿可发生哪些水电解质紊乱?3、试述创伤性休克引起高钾血症的机制。

第四章酸碱平衡紊乱名词解释1、标准碳酸氢盐(SB)2、实际碳酸氢盐(AB)3、AG4、二氧化碳分压(PaCO2)5、代谢性酸中毒6、PH7、BB8、BE9、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10、10、呼吸性酸中毒11、代谢性碱中毒12、呼吸性碱中毒13、AG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14、肾小管性酸中毒六、简答题1、频繁呕吐易引起何种酸碱平衡紊乱?为什么?2、为什么急性呼吸性酸中毒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比代谢性酸中毒明显?3、简述严重酸中毒易引起休克的机制?4、简述机体有哪些酸碱平衡的调节机制?5、简述代谢性酸中毒对机体的主要影响。

七、问答题1、试述幽门梗阻引起代谢性碱中毒的机理。

2、临床上测得某患者pH正常,为什么不能肯定该患者未发生酸碱平衡紊乱?3、某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本次因上腹部不适,频繁呕吐而急诊入院。

入院检查,内生肌酐清除率为正常值的24%,pH7.39,PaCO25.9 kPa(43.8mmHg), HCO3-26.3 mmol/L,Na+142mmol/L,Cl-96.5 mmol/L。

试判断该患者有无酸碱平衡紊乱?如有,依据是什么?第五章缺氧名词解释cyanosis肠源性紫绀缺氧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组织性缺氧血氧容量血氧含量血氧饱和度简答题、1、简述CO中毒引起血液性缺氧的机制。

生理学重点整理(动物生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生理学重点整理(动物生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生理学复习Bible第一章绪论1.生理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研究生物有机体各种技能的科学,对象为人体及高等动物了的各种机能。

其层次分为器官和系统水平,分子和细胞水平,整体水平。

2.生命体的基本特征有?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和生殖3.什么是稳态homestasis和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有哪些部分?内环境:细胞外液,其各项理化因素的相对稳定是高等动物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

稳态:各种物质在不断转换中达到动态平衡。

内环境占体重的20%,其中血浆5%,组织液14%,脑脊液和淋巴液较少。

4.人体的主要调节方式有哪些?其特点是?神经调节:机体调节的主要方式,主导地位,其方式为反射(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其特点是:快速而精准体液调节:人体体液中的某些化学成分,如激素和代谢产物等,可随血液循环或体液运输到相应的靶器官和靶细胞,对其功能活动进行调节,有时候体液调节收到神经系统控制。

其特点是:缓慢,但持久而广泛一些。

自身调节:生物机体的器官或组织对内外环境的变化可不依赖神经和体液的调节而陈胜适应性的反应。

其特点是:作用比较局限,可以在神经和体液调节尚未参加或不参与时发挥其调控作用。

5.生理学研究的方法有哪些?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分为急性实验(离体细胞、组织、器官的实验方法和活体解剖方法等)和慢性实验。

6. 负反馈和正反馈negative/positive feedback反馈信息的作用与控制信息的作用相反,起到纠正控制信息的作用者,称为负反馈;它是维持稳态的重要机制。

反馈信息的作用于控制信息的作用方向一致,起到加强控制信息的作用者称为正反馈;它使某一生理活动过程逐步增强直至完成(分娩和凝血反应)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名词解释:1. 阈强度threshold intensity:在刺激的持续时间和强度-时间的变化率固定不变时,能够引起组织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成为阈强度。

2. 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细胞在未受到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相对稳定的电位差3. 动作电位: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一次细胞膜两侧电位的迅速可逆的倒转和复原,包括去极化,反极化,复极化一些列相继的过程。

《生理学》各章重点知识总结最新最全面(完整版)

《生理学》各章重点知识总结最新最全面(完整版)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生理学基础总结主动转运、单纯扩散是只取决于膜两例物质浓度差进行转运 绪论的一种方式出胞和入胞作用易化扩散是物质借助细胞膜上特珠蛋白质的帮助, 顺浓度梯度或电一化学梯度的转运过程。

分为载体转运 和通道转运两种。

载体转运具有特异性、饱和性和争议抑制性; 通道转运具有离子选择性和门控特性,又可分为化 I.人体生理学是研究机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命的基本特征有新陈代谢、兴奋性及生殖。

3.兴奋性是指活的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 特征。

刺激是指机体所处环垄因素的变化刺激条件包括强度、 作用时间和强度一时问变化率三个要素反应是指接受刺激后机体活动状态的改变。

学门控信道、电压门控信道和机械门拉信道.有两种表现形式, 即兴奋和抑制阈强度 (阈值 )是指在作 主动转运是物质逆电一化学梯度进行的转运,需要 细胞提供能量包括原发性主动转运和发性主动转运。

最重要的为钠一钾泵转运。

出胞是指胞质内的大分子物质以分泌变泡的形式 排出细胞的过程。

入胞指细胞外某些物质团块借助于细胞形式吞噬 泡或吞饮泡的方式。

用时间和强度一时间变化率不变的情况下,引起组织发 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等于阈强度的刺激为阈刺激, 大于阈强度的刺激为阈上刺激,小于阈强度的刺激为阈 下刺激4.体液是机体内液体的总称。

进入细肥的过程, 分别称为吞噬和吞饮 分为液相入胞和受体介导入胞两种形式。

.吞饮也可以 内环境是细胞直接接触和赖以生存的环境,即细胞 外液。

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特性保持 相对稳定的状态。

5.人体功能调节的方式有三种,即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自身调节。

最重要的是神经调节,其基本方式是反 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 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

三种调节各具特点 :神经调节迅速、精确而短暂 ;体 2.生物电现象是指细胞在安静或活动时伴有的电活动。

单个细胞膜两侧的生物电称为细胞的跨膜电位,包括静 液调节作用缓慢、 面积广泛、 时间持久 ;自身调节幅度小, 灵敏度低。

生理学总结

生理学总结

第一章绪论一、重点内容:1. 生理学的定义与其他学科的关系;2. 生理学的研究水平及整合概念;3. 内环境与稳态;4. 生理功能的三大调节系统;5. 生理功能的自动控制理论。

二、问题3. 简述人体机能活动的自动控制原理。

三、双语词汇:神经调节(nervous regulation)体液调节(humoral regulation)自身调节(auto regulation)反馈(feedback)反射弧(reflex arc)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一、重点内容:1. 跨膜物质转运的形式及其机制;2. G 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3. 动作电位、静息电位及其形成机制;4. 局部兴奋和动作电位的引起机制;5. 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及影响因素;6. 肌肉收缩机制。

二、问题:3. 试述主要的信号跨膜转导路径,并简述G 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过程。

三、双语词汇:通透性(permeability)化学门控通道(chemiscally-gated channel)电压门控通道(voltage-gated channel)载体(carrier)被动转运(passive transport)跨膜信号转导(trasmembrane signal tranduction)跨膜信号传递(trasmembrane signaling)促离子型受体(ionotropic receptor)机械门控通道(mechanically-gated channel)配体(ligand)受体(receptor)G 蛋白耦联受体(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促代谢型受体(metabotropic receptor)酪氨酸激酶受体(tyrosine kinase receptor)原癌基因(cellular proto-oncogene)刺激(situmlus)膜电位(memgrane potential)神经冲动(nerve impulse)第三章血液生理一、重点内容1. 两个渗透压的概念及其生理意义;2. 红细胞与血小板生理特性;3. 生理止血的概念、过程及其影响因素;4. 血液凝固过程;5. 纤维蛋白溶解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生理学考试重点归纳

生理学考试重点归纳

第一章绪论1内环境 internal environment 细胞在体内直接接触和生活的环境,即细胞外液2稳态 homeostasis内环境理化性质在一定范围内变动但又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3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是指内外环境变化时,组织、细胞不依赖于外来的神经或体液因素,所发生的适应性反应。

4内环境的稳态:内环境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是保持相对稳定的,被称为内环境的稳态。

5负反馈:反馈信息使控制系统的作用向相反效应转化。

思考题:1人体生理功能三大调节方式?各有何特点?1).神经调节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生物体各组织、器官、系统所进行的调节。

特点是准确、迅速、持续时间短暂。

2).体液调节体内产生的一些化学物质(激素、代谢产物)通过体液途径(血液、组织液、淋巴液)对机体某些系统、器官、组织或细胞的功能起到调节作用。

特点是作用缓慢、持久而弥散。

3).自身调节组织和细胞在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调节的情况下,自身对刺激发生的适应性反应过程。

特点是调节幅度小。

2简述负反馈及其生理意义答:负反馈是指反馈信息的作用使控制系统的作用向相反效应转化;其意义是使机体功能活动及内环境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

3何谓内环境,及其生理意义?答:内环境就是指多细胞动物的体液,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

内稳态就是生物能够保持内环境的状态稳定在一个很小的范围之内的机制。

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反馈机制完成的。

高等动物内稳态主要是靠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来维持。

意义在于:①能够扩大生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范围,少受外界不良环境的制约。

②能够让生物的酶保持最佳状态,让生命活动有条不絮地进行。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1兴奋性:机体受刺激后产生反应的能力或特征称为兴奋性2阈强度:在刺激的持续时间以及刺激强度对时间的变化率不变的情况下,刚能引起细胞兴奋或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

3静息电位:细胞在安静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膜外为正,膜内为负,该电位称为静息电位4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受到有效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细胞膜产生一次快速可逆转、可扩布的电位变化,称动作电位,5易化扩散:溶液中的带电离子借助膜蛋白的介导,顺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的跨膜扩散6兴奋—收缩耦联:把肌细胞的电兴奋与肌细胞的机械收缩连接起来的中介过称。

生理学重点名词解释

生理学重点名词解释

生理学重点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1.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体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脑脊液、房水和淋巴等,是细胞生存所必需的。

2.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各组织器官系统功能在神经体液因素的调节下保持相对恒定的状态。

3.反射是指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反应,是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4.负反馈是使机体生理功能保持稳态的重要调节方式,它的作用方向与反馈信息和控制信息相反。

5.正反馈是加强控制部分活动的调节方式,它的作用方向与反馈信息和控制信息一致,典型的正反馈有分娩、血液凝固和排便等。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1.液态镶嵌模型是关于细胞膜结构的学说,认为膜的结构是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

2.易化扩散是指水溶性小分子物质或离子通过膜上的特殊蛋白质(载体或通道)的帮助,沿着电-化学梯度进行跨膜转运,有载体介导和通道介导两种方式。

3.主动转运需要细胞膜消耗能量,将分子或离子逆电-化学梯度进行跨膜转运。

4.静息电位是指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处于静息状态下的同类型细胞的静息电位数值常不相等。

5.极化是指细胞保持稳定的内负外正的状态,此时细胞处于静息电位水平。

6.去极化是指膜内电位朝着正电荷增加的方向变化,去极化后的膜电位的绝对值小于静息电位的绝对值。

7.超极化是指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膜内电位朝着正电荷减少的方向变化,超极化后的膜电位的绝对值大于静息电位的绝对值。

8.阈电位是指膜去极化所必须达到的临界水平,使再生性Na+内流足以抵消K+外流而爆发动作电位,也可以说是能引起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

9.动作电位是可兴奋细胞受刺激时,在静息电位基础上产生的短暂而可逆的、可扩布的膜电位倒转,是兴奋的标志。

10.复极化是指去极完毕后膜内电位朝着正电荷减少,即静息电位的方向变化。

11.绝对不应期是指组织接受一次刺激后,在一个较短时间内无论接受多强的刺激也不能再产生动作电位,这一时期兴奋性为零。

生理学重点考点

生理学重点考点

第一章绪论一.基本要求掌握:生理学的任‎务,内环境和稳‎态的概念,正反馈和负‎反馈概念。

熟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正、负反馈控制‎系统,了解: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自身调节,前馈控制系‎统二.基本概念生理学(physi‎o logy‎),内环境(inter‎n al envir‎o nmen‎t),稳态(homeo‎s tasi‎s),神经调节(nervo‎u s regul‎a tion‎),体液调节(humor‎a l regul‎a tion‎),自身调节(autor‎e gula‎t ion),激素(hormo‎n e),旁分泌(parac‎r ine),神经分泌(neuro‎s ecre‎t ion),负反馈(negat‎i ve feedb‎a ck),正反馈(posit‎i ve feedb‎a ck),前馈控制(feed-forwa‎r d contr‎o l)。

三.重点与难点‎提示1.机体的内环‎境体液占体重‎的60%,分为细胞内‎液(2/3)与细胞外液‎(1/3),后者包括血‎浆、组织液、房水、脑脊液及淋‎巴液等。

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即细胞外‎液称为内环‎境(inter‎n al envir‎o nmen‎t)。

为维持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机体通过复‎杂的调节机‎制保持内环‎境中的各项‎物理、化学因素的‎相对稳定,称为内环境‎稳态(homeo‎s tasi‎s)。

2.生理功能的‎调节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三‎种形式。

2.1神经调节‎基本方式是‎反射,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与‎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反射包括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指先天的、遗传的、不需要学习‎即可出现的‎反射。

其反射弧固‎定,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属低级神经‎活动。

生理学每章重点概括(知识梳理)

生理学每章重点概括(知识梳理)

(每章重点的概括,不是很详细,可以快速阅读,查漏补缺~~~)(一)绪论1.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

2. 生命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对多细胞机体而言,整体所处的环境叫外环境,而构成机体的细胞所处的环境叫内环境。

当机体受到刺激时,机体内部代谢和外部活动,将会发生相应的改变,这种变化称为反应.反应有兴奋和抑制两种形式。

3. 自身调节:心肌细胞的异长自身调节,肾血流量在一定范围内保持恒定的自身调节,小动脉灌注压力增高时血流量并不增高的调节都是自身调节。

考生自己注意总结后面各章节学到自身调节。

4. 神经调节是机体功能调节的主要调节形式,特点是反应速度快、作用持续时间短、作用部位准确。

5. 体液调节的特点是作用缓慢、持续时间长、作用部位广泛。

6. 生理功能的反馈控制:负反馈调节的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正反馈的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生理功能,是一种破坏原先的平衡状态的过程。

排便、排尿、射精、分娩、血液凝固、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时钠通道的开放和钠内流互相促进等生理活动都是正反馈。

考生自己注意总结后面各章节学到的正反馈和负反馈调节。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1.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液体镶嵌模型.基本内容①基架:液态脂质双分子层;②蛋白质:具有不同生理功能;③寡糖和多链糖.2.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⑴小分子脂溶性物质可以自由通过脂质双分子层,因此,可以在细胞两侧自由扩散,扩散的方向决定于两侧的浓度,它总是从浓度高一侧向浓度低一侧扩散,这种转运方式称单纯扩散。

正常体液因子中仅有O2、CO2、NH3以这种方式跨膜转运,另外,某些小分子药物可以通过单纯扩散转运。

⑵非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从浓度高向浓度低处转运时不需消耗能量,属于被动转运,但转运依赖细胞膜上特殊结构的"帮助",因此,可以把易化扩散理解成"帮助扩散"。

什么结构发挥"帮助"作用呢?--细胞膜蛋白,它既可以作为载体将物质从浓度高处"背"向浓度低处,也可以作为通道,它开放时允许物质通过,它关闭时不允许物质通过。

生理学重点

生理学重点

《生理学》学习重点整理第一章绪论1.可兴奋细胞:在机体中兴奋性最高的一类细胞,如神经、肌肉和腺体细胞。

种类:肌细胞、神经细胞、腺细胞。

兴奋的客观指标——动作电位。

2.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神经调节(最主要的调节方式)、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4.负反馈的重要作用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1. O2,CO2的跨膜方式:被动转运的单纯扩散。

2. 易化扩散的分类:载体介导通道介导(离子)3.易化扩散与主动转运的共同点:以膜蛋白为载体。

4.钠泵的描述:钠-钾泵是镶嵌在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中的一种特殊蛋白质,它本身具有ATP酶的活性,可以分解ATP获得能量,进行Na+和K+的主动转运,因此又称为Na+-K+依赖式ATP酶。

钠泵的生理意义:①钠泵活动形成的胞内高K+是许多代谢过程的必需条件;②维持了胞质渗透压和细胞容积的相对稳定;③钠泵活动能逆着浓度差和电位差进行Na+ 、K+的主动转运,因而建立起一种离子的势能贮备;【这种离子的势能贮备是细胞外Na+和细胞内K+等顺着浓度差和电位差扩散的能量来源;也为某些物质的逆浓度差跨膜转运间接提供能量(继发性主动转运)。

】④钠泵活动造成的膜内外Na+和K+的浓度差,是细胞生物电活动产生的前提条件。

5.极化:人们通常把静息电位存在时胞膜电位外正内负的状态称为极化。

6.动作电位(AP)上升支与下降支的引起:上升支(去极相):Na+内流。

下降支(复极相):K+外流。

7.阈电位:能触发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

8.传导的相关内容:传导:动作电位在同一细胞上的传播称为传导。

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动作电位称为神经冲动。

由于动作电位传导是通过局部电流实现的,故在传播过程中其幅度不会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小,这种特性称为不衰减传导。

9.阈值:在刺激作用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固定不变的条件下,能引起组织细胞兴奋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

阈值与兴奋性的关系:阈刺激或阈强度为衡量细胞兴奋兴奋性常用的指标,阈值大,表示组织细胞的兴奋性低;阈值小,表示兴奋性高。

生理学重点 笔记

生理学重点 笔记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生命活动的基本表现一,生命活动的基本表现: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

二,兴奋性的相关概念:(一)【兴奋性】:组织接受此即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1、【兴奋】:是指刺激使机体由相对静止状态转为活动状态或活动状态的加强。

2、【抑制】:是指机体由活动状态庄伟相对静止状态或活动状态的减弱3、【刺激】:引起组织反应的内环境的各种变化。

三个条件(基本参数):刺激的强度,刺激的作用时间,刺激强度/时间变化率4、【反应】:组织接收刺激后,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的各种变化。

基本形式:兴奋和控制(二)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1、【阈值】:在一定时间前提下,刚能引起组织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成为该组织的阈强度,即阈值2、【阈刺激】:强度等于阈值的刺激称为阈刺激。

3、阈强度与组织兴奋性呈反比。

阈值越小,组织兴奋性越高。

第二节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

一、神经调节:1反射活动、电讯号。

基本形式是反射。

反射的基本结构: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加图2特点:迅速、短暂、准确。

3.举例:条件反射(后天学习的。

如望梅止渴。

)非条件反射(先天的。

如金鸡报晓)二、体液调节:(又称神经体液调节)1特点:缓慢、持续、广泛。

2举例:(主要是激素分泌:○1甲状腺分泌。

○2胰岛的D细胞分泌生长抑制素、胰高血糖素、胰岛素。

○3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三、自身调节1、特点:迅速、准确、调节范围小。

2、举例:脑血流量的调节、血压四、机体功能的自动控制——反馈:1【负反馈】:当输出变量(生理效应)发生偏差(如血压偏高或偏高)时,反馈信息是控制系统的作用向原效应的相反方向转化,称为负反馈。

◇1总结:A反馈信息的作用与调节信息的作用相反.B、反馈信息使原先活动减弱C具有双向性调节的特点。

◇2生理意义: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

◇3举例:人体功能调节绝大多数的调节形式属于负反馈EX:降压反射调节血压水平。

(除了血液凝固、排尿、排便、射精、分娩等属于正反馈调节)◇5血糖升降图(补)2.【正反馈】:正反馈是指反馈信息使控制系统(神经中枢或内分泌腺)原效应的作用不断加强,直至反应动作完全停止。

生理学常考重点章节知识点整理

生理学常考重点章节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1.人体生理学就是研究正常人体各个组成部分功能活动规律得一门科学。

2、生理学研究得三个水平:细胞分子水平、器官系统水平、整体水平。

3、体液就是人或动物机体所含液体得总称。

体液分为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包括血浆与组织间液。

细胞外液又称为内环境.4、内环境就是细胞直接生存得环境。

5、内环境得各项理化性质,如温度、pH值等始终保持在相对稳定得状态称为稳态。

6、稳态得意义:就是细胞行使正常生理功能以及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得必要条件。

7、生理功能得调节分为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与自我调节。

8、神经调节就是由神经系统对生理功能所进行得调节。

神经调节得基本方式就是反射(反射得定义:在中枢神经系统得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得变化所作出得规律性反应),反射得结构基础得反射弧.反射弧由五个部分组成,即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9、体液调节就是指机体某些细胞分泌得特殊化学物质经体液运输到达所作用得组织、细胞影响其功能活动。

体液调节分为:远距分泌(又称全身性体液调节)、旁分泌(又称为局部体液调节)、自分泌、神经分泌。

10、自身调节指机体得一些细胞、组织或器官能不依赖于神经、体液调节对内、外环境得变化产生适应性反应.11、神经调节得作用迅速、定位准确、持续时间短暂。

体液调节得作用相对缓慢、广泛、持久,对于调节一些相对缓慢得生理过程。

自身调节作用较小,仅就是对神经与体液调节得补充。

三者互相协调配合,使得机体各项功能活动得调节更加完善。

第三章细胞得基本功能1.单纯扩散就是指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以简单物理扩散得方式顺浓度梯度所进行得跨膜转运。

2.影响单纯扩散得因素:①膜对该物质得通透性②膜两侧该物质得浓度差③温度3.易化扩散指非脂溶性物质在细胞膜上特殊蛋白质得帮助下进行得跨膜转运。

4.经载体得易化扩散特点:①特异性高②饱与现象③竞争性抑制5.经通道得易化扩散就是指带电离子顺电化学梯度进行得跨膜转运。

生理学重点总结(详尽版)

生理学重点总结(详尽版)

第一章绪论一、内环境和稳态1.内环境: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所处的液体环境,即细胞外液。

2.稳态: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机体通过复制的调节机制使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温度、pH值、渗透压、各种液体成分等)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

(泛指体内从细胞分子水平、器官和系统水平到整体水平的各种生理功能活动在神经和体液等因素的调节下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3.稳态的生理意义: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①细胞的各种代谢活动都是酶促反应,需要内环境有充足的营养、氧和水,以及适宜的温度、离子浓度、渗透压、酸碱度等。

②细胞膜两侧一定的离子浓度和分布也是可兴奋细胞保持其正常兴奋性和产生生物电的保证。

③稳态的破坏将影响细胞功能活动的正常进行,导致细胞功能的严重损害,引起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二、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1.神经调节:通过反射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是生理调节的最主要形式。

特点是迅速、精确而短暂。

反射: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应答。

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2.体液调节:体内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

特点是缓慢、弥散、持久。

○1远距分泌: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通过血液途径作用于全身各处的靶器官而产生调节作用。

②旁分泌:细胞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不经血液途径,而是在组织液中扩散,作用于邻旁细胞。

③自分泌:激素原位作用于产生该激素的细胞,甚至可以不释放,直接在合成激素的细胞内发挥作用。

④腔分泌:激素直接释放到体内管腔中发挥作用。

⑤神经分泌:一些神经元能将其合成的化学物质释放入血,经血液运输至远处,作用于靶细胞,这些物质叫神经激素,神经内分泌细胞将激素释放到血液循环中发挥作用称为神经分泌。

神经-体液调节:人体内多数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接受神经的支配,体液调节成为神经调节反射弧的传出部分,这种调节称为神经-体液调节。

生理学复习提纲-全部重点整理

生理学复习提纲-全部重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二、基本概念生理学(physiology)是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以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现象和机体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

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

稳态(homeostasis)内环境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是保持相对稳定的。

神经调节(nervous regulation)基本方式是反射,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

体液调节(humoral regulation)指体内的一些细胞能生成并分泌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

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指不依赖神经与体液因素,在一定范围内组织、细胞能对周围环境变化发生适应性的反应。

激素(hormone)是一些能在细胞与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由血液或组织液携带,作用于具有相应受体的细胞,调节这些细胞的活动。

旁分泌(paracrine)是指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进入组织液,弥散至邻近的靶细胞,调节其机能。

神经分泌(neurosecretion)具有神经细胞结构和机能的细胞分泌激素(不包括由神经末梢分泌的乙酰胆硷或去甲肾上腺等递质)的现象。

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作用相反的反馈。

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作用相同的反馈。

前馈控制(feed-forward control)指控制部分在反馈信息未作用之前直接向受控部分发出信息,调控受控部分。

三、重点与难点提示1.机体的内环境体液占体重的60%,分为细胞内液(2/3)与细胞外液(1/3),后者包括血浆、组织液、房水、脑脊液及淋巴液等。

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即细胞外液称为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

为维持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机体通过复杂的调节机制保持内环境中的各项物理、化学因素的相对稳定,称为内环境稳态(homeostasis)。

《生理学》考试重点总结完整版

《生理学》考试重点总结完整版

《⽣理学》考试重点总结完整版第⼀章绪论1.机体活动的调节⽅式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调节,其中最主要的调节⽅式是神经调节。

2.神经调节的基本⽅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3.反馈调节控制有正反馈和负反馈两种类型。

第⼆章细胞的基本功能1.动作电位的产⽣是可兴奋细胞兴奋的标志。

2.细胞膜上的通道主要可分为化学门控通道、电压门控通道和机械门控通道。

3.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的形式可分为单纯扩散、通道转运、载体转运、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等5种。

4.影响⾻骼肌收缩活动的主要因素有前负荷、后负荷和肌细胞收缩能⼒。

5.从能量消耗的⾓度看,细胞膜对物质的转运形式有主动转运和被动转运两种。

6.CO2和O2等脂溶性物质进⼊细胞内是通过单纯扩散转运形式进⾏的。

7.静息电位是K+外流形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静息电位绝对值增⼤称超极化。

8.冲动达到神经-肌⾁接头处,使突触前膜释放Ach,使终板膜主要对Na+的通透性增加。

9.使肌⾁在收缩前处于被拉长状态的负荷称为前负荷。

10.产⽣动作电位的最⼩刺激强度称阈强度,不能产⽣动作电位的刺激称阈下刺激。

11.兴奋性是指机体组织、细胞对刺激发⽣反应的能⼒,其能⼒⼤⼩与阈强度呈反⽐关系。

12.在神经纤维上给予有效刺激,要产⽣⼀连串冲动,必须使两个刺激之间的间隔⼤于绝对不应期,如果刺激之间的间隔恰好等于绝对不应期,则只能传送⼀次冲动。

13.在⼀定范围内,肌⾁收缩产⽣的张⼒与初长度成正⽐,肌⾁在某⼀初长度时收缩产⽣最⼤张⼒,此时的前负荷称为最适前负荷。

14.当膜内外电位差变⼩或消失,即膜内负电位变⼩成为零的现象称为去极化。

15.细胞去极化后向原来的极化状态恢复的过程称为复极化。

16.由神经⼲记录到的动作电位通常是复合动作电位,其幅度取决于兴奋的神经纤维的数⽬。

故当刺激神经⼲时,在⼀定范围内,刺激强度越⼤,复合动作电位的幅度就越⼤。

17.动作电位去极化过程中Na+的内流属于膜转运⽅式中的通道转运。

生理学常考重点章节知识点整理

生理学常考重点章节知识点整理

生理学常考重点章节知识点整理第一章绪论人体生理学是一门研究正常人体各个组成部分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

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包括细胞分子水平、器官系统水平和整体水平。

体液是指人或动物机体所含液体的总称,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包括血浆和组织间液,又称为内环境。

内环境是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其各项理化性质如温度、pH值等始终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稳态的意义在于它是细胞行使正常生理功能以及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生理功能的调节分为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我调节。

神经调节是由神经系统对生理功能所进行的调节,其基本方式是反射。

反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体液调节是指机体某些细胞分泌的特殊化学物质经体液运输到达所作用的组织、细胞影响其功能活动。

体液调节分为远距分泌(又称全身性体液调节)、旁分泌(又称为局部体液调节)、自分泌和神经分泌。

自身调节指机体的一些细胞、组织或器官能不依赖于神经、体液调节对内、外环境的变化产生适应性反应。

神经调节的作用迅速、定位准确、持续时间短暂;体液调节的作用相对缓慢、广泛、持久,对于调节一些相对缓慢的生理过程;自身调节作用较小,仅是对神经和体液调节的补充。

三者互相协调配合,使得机体各项功能活动的调节更加完善。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功能单纯扩散是指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以简单物理扩散的方式顺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转运。

影响单纯扩散的因素包括膜对该物质的通透性、膜两侧该物质的浓度差和温度。

易化扩散指非脂溶性物质在细胞膜上特殊蛋白质的帮助下进行跨膜转运,经载体的易化扩散具有特异性高、饱和现象和竞争性抑制等特点。

经通道的易化扩散是指带电离子顺电化学梯度进行的跨膜转运,具有离子的选择性、转运速度快和门控特性等特征。

主动转运是耗能的,逆着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进行的跨膜转运。

生理学重点知识总结

生理学重点知识总结

生理学重点知识总结第一章绪论一、什么是生理学?生理学是研究机体正常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二、生命的四个基本特征是什么?机体具有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和适应性等四个基本特征。

①新陈代谢是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不断进行物质交换,以实现自我更新的生命过程;②机体对于内外环境的变化具有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③相当于阈强度(在多数场合是将持续的时间固定,测定能使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的刺激称为阈刺激;④机体接受刺激后其功能活动的变化称为反应,反应可分为兴奋和抑制两种形式,肌细胞组织、神经细胞组织和腺细胞组织为三类常见的可兴奋组织。

三、内环境及其稳态的概念(1)内环境的概念:内环境指细胞直接生存并与之进行物质交换的环境(即细胞生存的细胞外液),主要由组织液和血浆组成。

(2)内环境稳态: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恒定的状态,称为内环境稳态,它是一种动态平衡。

它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需要稳态,而代谢活动本身又经常破坏稳态,生命活动正是在稳态不断破坏和不断恢复的过程中维持和进行的。

四、机体功能的三大调节方式是?各有何特点?1.神经调节,特点是准确、迅速、持续时间短暂;2、体液调节,特点是调节速度较慢、作用范围较广、持续时间较长;3.自身调节,特点是能力有限、范围较小、作用不是很大。

五、什么是反射?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的刺激所产生的适应性、规律性反应。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不同部分共同组成。

反射包括非条件反射(吸吮反射)和条件反射(经后天而建立)。

六、正、负反馈的概念.正反馈凡是反馈信息的作用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同的反馈,称为正反馈,如血液凝固、排尿反射、排便反射和分娩等,它们需要快速完成某一生理过程。

负反馈凡是反馈信息的作用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反的反馈,称为负反馈,如血糖浓度的调节、血压的调节,它们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最重要的一种调节方式。

生理学各章重点内容

生理学各章重点内容

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生理功能的调节规律等;重点:1.生理学的任务及其与临床关系2.生命的基本特征3.内环境与稳态4.生理功能的调节5.生理功能的自动控制难点:1.可兴奋组织与兴奋性2.生理功能的调节3.正负反馈与前馈基本概念:生理学physiology;慢性实验chronicexperiment;急性实验acuteexperiment;新陈代谢metabolism;兴奋性excitability;适应性adaptability;生殖reproduction;刺激stimulus;反应response;兴奋excitation;抑制inhibition;阈强度threshold intensity;阈值threshold;内环境internalenvironment;稳态homeostasis;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体液调节humoralregulation;旁分泌paracrine;自分泌autocrine;神经内分泌neuroendocrine;神经调节nervousregulation;反射reflex;反射弧reflexarc;前馈feed-forward;负反馈negativefeedback;正反馈positivefeedback课时:2学时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细胞的跨膜信息传递功能、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肌细胞的收缩功能等;重点:1.跨膜物质转运的形式和影响因素2.动作电位、静息电位的概念和形成的离子机制3.局部兴奋、动作电位的引起和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机制4.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及影响因素5.肌肉收缩原理难点:1.继发性主动转运2.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形成的离子机制3.前负荷、后负荷及肌肉的收缩能力对肌肉收缩的影响基本概念:单纯扩散simplediffusion;易化扩散facilitateddiffusion;主动转运activetransport;酪氨酸激酶途径tyrosinekinasepathway;第二信使secondmessenger;蛋白激酶proteinkinase;胞内Ca2+稳态intracellularcalciumhomeostasis;电压门控性通道voltage-gatedchannel;配体门控通道ligand-gatedchannel;受体介导的入胞作用receptor-mediatedendocytosis;钙振荡Ca2+oscillations;钙调素calmodulin,CaM;即刻早期基因immediate-earlygene,IEG;核转录因子neclearfactor-KappaB,NF-κB;静息电位restingpotential,RP;动作电位actionpotential,AP;去极化depolarization;超极化hyperpolarization;复极化repolarization;阈电位thresholdpotential;兴奋-收缩耦联excitationcontractioncoupling;等长收缩isometriccontraction;等张收缩isotoniccontraction;强直收缩tetanuscontraction;第三章血液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血液的理化特性、血细胞的生成调节及其功能、血小板的止血功能、血型的分类和意义等.重点:生理止血的概念、过程及其影响因素难点:1.血浆渗透压的概念及生理意义2.血小板的生理特性基本概念:全血的比重specificgravityofblood;粘滞度viscosity;渗透压osmoticpressure;血浆渗透压osmoticpressureofbloodplasma;晶体渗透压crystalloidosmoticpressure;胶体渗透压colloidosmoticpressure;可塑性变形plasticaldeformability;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sedimentationrate,ESR;渗透脆性osmoticfragility;爆式促进因子burstpromotingactivator,BPA;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爆式红系集落形成单位burstformingunit-erythroid,BFU-E;红系集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unit-erythroid,CFU-E;血小板粘附thrombocyteadhesion;血小板聚集thrombocyteaggregation;生理性止血physiologicalhemostasis;出血时间bleedingtime;血液凝固bloodcoagulation;外源性凝血途径extrinsicpathwayofbloodcoagulation;内源性凝血途径intrinsicpathwayofbloodcoagulation;纤维蛋白溶解fibrinolysis;ABO血型系统ABOblood-groupsystem;红细胞凝集agglutination;凝集原agglutinogen;凝集素agglutinin;交叉配血试验cross-matchtest第四章血液循环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心脏泵血功能、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及其生理特性、植物神经对心肌生物电活动和收缩功能的影响、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冠脉循环的特点等;重点:1.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2.心脏泵血机制及过程3.心脏泵血功能评价的基本指标4.影响心脏泵血功能的因素难点:1.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特点和离子机制2.心肌细胞电生理特性的影响因素3.心脏泵血功能的调节机制基本概念:血液循环circulation;兴奋性excitability;传导性conductivity;收缩性contractility;兴奋-收缩耦联excitation-contractioncoupling;绝对不应期absoluterefractoryperiod,ARP;有效不应期effectiverefractoryperiod,ERP;相对不应期relativerefractoryperiod,RRP;期前收缩prematuresystole;代偿间歇compensatorypause;窦性节律sinusrhythm;房室延搁atrioventriculardelay;膜反应曲线membraneresponsivenesscurve;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心动周期cardiaccycle;收缩期systole;舒张期diastole;每搏输出量strokevolume;射血分数ejectionfraction;心输出量cardiacoutput;异长自身调节heterometricautoregulation;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endothelialcell;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smoothmusclecell;动脉artery;静脉vein;毛细血管capillary;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内皮素endothelin,ET;血流动力学hemodynamics;血流阻力bloodresistance;血流量bloodflow;血液黏滞度bloodviscosity;动脉血压arterybloodpressure;收缩压systolicpressure;舒张压diastolicpressure;高血压hypertension;外周阻力peripheralresistance;中心静脉压centralvenouspressure;微循环microcirculation;血管舒缩活动vasomotion;扩散diffusion;重吸收reabsorption;滤过filtration;组织液interstitialfluid;有效滤过压effectivefiltrationpressure;神经调节nervousregulation;正性变时作用positivechronotropic;正性变力作用positiveinotropicaction;正性变传导作用positivedromotropicaction;心血管中枢cardiovascularcenter;动脉压力感受器arterialbaroreceptor;体液调节humoralregulation;肾上腺素adrenaline,Adr;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A;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nII;血管升压素vasopressin;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第五章呼吸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肺通气和肺换气的原理、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呼吸节律的维持和呼吸运动的调节等;重点:1.肺通气的动力:肺内压与胸内压的概念、形成、呼吸过程中的变化及意义;2.肺通气阻力:肺泡表面张力、肺表面活性物质、肺顺应性、比顺应性,非弹性阻力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3.时间肺活量、用力呼气量、肺泡通气量、功能余气量的概念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4.肺换气过程5.呼吸中枢节律的形成难点:肺泡表面张力、肺顺应性、比顺应性、胸廓弹性回缩力、气道阻力、肺泡通气量、肺换气影响因素和呼吸运动的调节;基本概念:呼吸respiration;肺内压intrapulmonarypressure;人工呼吸artificialrespiration;胸膜腔内压intrapleuralpressure;开放性气胸pneumothorax;顺应性compliance;比顺应性specificcompliance;胸廓的顺应性thoraciccompliance,CT;非弹性阻力non-elasticresistance;气道阻力airwayresistance;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surfactant,PS;二棕榈酰卵磷脂dipalmitoylphospharidylcholine,DPPC;潮气量tidalvolume,TV;补吸气量inspiratoryvolume,IRV;补呼气量expiratoryvolume,ERV;余气量residualvolume,RV;深吸气量inspiratorycapacity,IC;功能余气量functionalresidualcapacity,FRC;肺活量vitalcapacity,VC;肺总容量totallungcapacity,TLC;用力肺活量forcedvitalcapacity,FVC;用力呼气量forcedexpiratoryvolume,FEV;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aximalmidexpiratoryflow,MMEF;每分通气量minuteventilationvolume;肺泡通气量alveolarventilation;解剖无效腔anatomicaldeadspace;肺泡无效腔alveolardeadspace;生理无效腔physiologicaldeadspace;通气/血流比值ventilation/perfusionratio,V/Q;吸气切断机制inspiratoryoffswitch;肺牵张反射pulmonarystretchreflex;黑-伯反射Hering-Breuerreflex;肺扩张反射pulmonaryinflationreflex;化学感受器chemoreceptor;中枢化学感受器centralchemoreceptor;外周化学感受器peripheralchemoreceptor;一氧化碳血红蛋白carboxyhemoglobin,HbCO第六章消化和吸收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神经和激素对消化腺分泌和消化管运动的调节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等;重点:1.胃内消化2.小肠内消化难点:胃肠激素的种类及其作用、胃液分泌的过程及影响因素基本概念:机械性消化mechanicaldigestion;化学性消化chemicaldigestion;吸收absorption脑-肠肽brain-gutpeptide;胃液分泌的头期cephalicphase胃期gastricphase;肠期intestinalphase容受性舒张receptiverelaxation;肠抑胃素enterogastrone;小肠的分节运动segmentation;旁分泌paracrine自分泌autocrine;胃动素motilin,MOT;胃排空gastricemptying初生态高密度脂蛋白HDL;细胞保护cytoprotection第七章能量代谢和体温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能量代谢测定的原理及其影响因素、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的机制等;重点:食物的能量指标的几个概念,影响能量代谢的几个主要因素,掌握基础代谢的测定原理与意义;掌握体温正常变异与测定方法和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的机制;难点:间接测热法的原理,基础代谢的测定方法,机体能量的来源和去路,在机体代谢过程中能量的释放、储存、转化及利用;产热、散热过程及其体温调节基本概念:能量代谢energymetabolism;合成代谢anabolism,又称同化作用;分解代谢catabolism,也称异化作用;动脉血酮体比率arterialketonebodyratio,AKBR;能量负荷energycharge,简称能荷;能量代谢率energymetabolicrate;热价thermalequivalentoffood;卡价caloricvalue;氧热价thermalequivalentofoxygen;呼吸商respiratoryquotient,RQ;非蛋白呼吸商non-proteinrespiratoryquotient,NPRQ;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specificdynamiceffect;基础代谢basalmetabolism;基础代谢率basalmetabolismrate,BMR体温bodytemperature;不感蒸发insensibleperspiration;调定点set-point;热敏神经元warm-sensitiveneuron;冷敏神经元cold-sensitiveneuron;温度感受器thermoreceptors;致热原pyrogen;体温调节thermoregulation第八章尿的生成和排泄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肾小球的滤过功能、肾小管与集合管的转运功能、肾尿生成的调节等;重点:1.肾的功能解剖生理和肾血流量2.肾小球的滤过功能3.尿液的浓缩和稀释的机制4.肾尿生成的调节5.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功能难点:1.血浆悉清除率2.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功能3.尿液浓缩与稀释的机制基本概念: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filtrationrate,GFR;肾血流量renalbloodflow,RBF;滤过作用filtration;重吸收reabsorption;分泌secretion;排泄excretion;滤过系数filtrationcoefficient;滤过分数flitrationfraction;定比重吸收constantfractionreabsorption;近球小体juxtaglomerularapparatus;近髓肾单位juxtamedullarynephron;逆流倍增counter-currentmultiplication;逆流交换counter-currentexchange;皮质肾单位corticalnephron;球管平衡glomerulotubularbalance;肾单位nephron;肾的自身调节renalautoregulation;血浆清除率plasmaclearance;有效滤过压effectivefiltrationpressure;重吸收的最大限度reabsorptionmaximum肾糖阈renalglucosethreshold第九章感觉器官的功能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光和声音以及前庭器官感受原理等; 重点:1.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2.眼折光系统功能及感光功能3.视近物时眼的调节、眼的感光功能、简化眼,外耳和中耳的传音作用4.前庭器官的功能难点1.眼的折光成像原理、光学系统的折光特性2.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3.前庭器官的感受原理嗅觉、味觉的功能特征基本概念:感受器电位receptorpotential;感受器的编码coding;感受器的适应adaptation;视敏度visualacuity;晶状体的调节accommodation;近点nearpoint;盲点blindspot;视紫红质rhodopsin;中心撤光反应细胞offcentergangliancells;暗适应darkadaptation;双眼视觉binocularvision;视野visualfield;听阈hearingthreshold;行波理论travelingwavetheory;微音器电位microphonicpotential;眼震颤nystagmus第十章神经系统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化学性突触传递的原理、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和内脏活动的调节等;重点:1.神经元的兴奋传导特征、神经元的营养作用2.突触的基本结构,突触后兴奋和突触后抑制、突触前抑制的过程和机制,以及突触传递的特征3.反射活动的一般特性,反射中枢及神经元池;4.躯体感觉传导通路的特点,内脏痛的特征与牵涉痛5.脊休克、屈肌反射与对侧伸肌反射、牵张反射;6.自主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和活动特点;7.基底神经节和小脑的生理功能及其有关疾病,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8.学习和记忆的过程和机制9.睡眠的两种时相及其意义难点:1.突触的可塑性和兴奋传递的其他方式2.特异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投射系统的特点和功能3.痛觉生理;4.随意运动调节系统的功能;5.大脑皮层的语言功能,脑电图的波形,诱发电位产生的机制基本概念:信息整合informationintegrate;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局部电位localpotential;信息编码informationcoding;突触synapse;突触后电位postsynapticpotential,PSP;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xcitatorypostsynapticpotential,EPSP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nhibitorypostsynapticpotential,IPSP突触延搁synapticdelay;突触可塑性synapticplasticity;易化facilitation;后放afterdischarge;诱发电位evokedpotential;非特异投射系统non-specificprojectionsystem;牵涉痛referredpain;牵张反射stretchreflex;脊休克spinalshock;去大脑僵直decerebraterigidity;锥体外系extrapyramidalsystem;顺行性遗忘anterogradeamnesia;异相睡眠paradoxicalsleep,PS;神经冲动nerveimpulse第十一章内分泌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甲状腺激素、糖皮质激素、肾上腺髓质激素、胰岛素等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等;重点:1.激素作用机制,调节途径,调节方式;2.下丘脑与腺垂体之间的功能联系3.甲状腺激素、胰岛素和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难点:1.激素调节方式的多样性、交叉性和复杂性2.腺垂体激素的生物学作用及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3.甲状腺激素与糖皮质激素的调节;基本概念:激素hormone;远距分泌telecrine;旁分泌paracrine;自分泌autocrine;神经激素neurohormone;神经分泌neurocrine;允许作用permissiveaction;长反馈long-loopfeedback;短反馈short-loopfeedback;超短反馈ultra-short-loopfeedback;下丘脑调节肽hypothalamicregulatorypeptide;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typothalamus-adenohypophysis-thyroidaxis;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ypothalamu-adenohypophysis-adrenocorticalaxis;生长介素somatomedin;侏儒症dwarfism;肢端肥大症acromegaly;呆小症cretinism;黏液性水肿myxedema;尿崩症diabetesinsipidus;应激stress;应急emergency第十二章生殖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性激素的作用及其分泌调节等;重点:1.睾丸分泌的主要激素的生理作用2.卵巢分泌的主要激素的生理作用;3.雌激素分泌的双重细胞学说4.月经或妊娠期间体内激素的周期性变化规律;难点:1.精子的发生和发育过程2.阴茎勃起和射精的一般过程和调控因素3.卵细胞发育成熟的分期和调控;卵巢周期性活动的激素调节基本概念:睾丸testis;精子发生spermatogenesis;射精ejaculation;阳痿impotence;卵子发生oogenesis;月经menstruation;黄体corpusluteum;雌激素estrogen;排卵ovulation;第二性征secondsexualcharacteristics;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hormone,FSH;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促卵泡激素humanchorionicgonadotropin,hCG;妊娠pregnancy;植入窗implantationwindow;受精fertilization;顶体反应reactionofacrosome;着床implantation;分娩parturition;子宫周期uterinecycle;避孕contraceptio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理学各章重点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内环境与稳态、反馈调节(负反馈、正反馈、前馈)等基本概念。

2、熟悉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生理功能的自控原理。

3、了解人体生理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人体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

【教学内容】1、人体生理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人体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人体机能活动的调节;生理功能的自控原理。

2、重点:内环境与稳态;反馈调节等概念。

3、介绍:生理学发展概况。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目的要求】1、掌握(1)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形式。

(2)静息电位:静息电位、极化、超极化的概念,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静息电位和K+平衡电位)及其研究手段。

(3)动作电位:动作电位、去极化、复极化、反极化、超射的概念;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阈值、兴奋性和兴奋,阈电位与局部兴奋;组织兴奋及其恢复过程中兴奋性的变化(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锋电位与Na+平衡电位);兴奋的传播:兴奋在同-细胞上的传导,局部电流,跳跃式传导;动作电位的特点及其意义。

(4)局部电位:局部电位的概念、分类(去极化与超极化)、特点与产生机制。

(5)神经-肌接头的兴奋传递过程(终板电位的概念及产生机制)、特征。

兴奋-收缩耦联。

2、熟悉(1)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离子通道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2)肌肉收缩的肌丝滑行理论;张力-速度关系曲线,长度-张力关系曲线,最适初长度。

(2)肌肉收缩的外部表现和力学分析:单收缩、强直收缩;等长收缩、等张收缩;前负荷、后负荷、肌肉的收缩能力。

3、了解(1)酶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2)动作电位的研究手段(平衡电位、改变离子浓度;通道阻断剂;电压钳与膜片钳)(3)了解单位膜的分子组成,液态镶嵌模型。

(4)骨骼肌的细微结构,肌小节,粗肌丝和细肌丝,肌管系统。

【教学内容】1、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细胞的生物电现象;肌细胞的收缩。

2、重点: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兴奋的产生和传导机制,神经-肌接头兴奋传递过程。

3、介绍:(1)单位膜的分子组成,液态镶嵌模型。

(2)动作电位的研究手段(平衡电位、改变离子浓度;通道阻断剂;电压钳与膜片钳)。

第三章血液【目的要求】1、掌握(1)血浆渗透压及其在水分移动中的作用。

(2)红细胞生成的调节:促红细胞生成素。

(3)生理性止血与凝血:血液凝固基本过程及影响因素,血小板在生理止血中的作用:血小板的黏附、聚集、释放、收缩、吸附反应。

(4)人类血型的分类及其依据,ABO血型的鉴定原理与方法。

2、熟悉(1)人体血量、血液成分、功能及其正常值。

(2)纤维蛋白溶解;Rh血型;输血的生物学意义。

3、了解(1)造血微环境与造血干细胞的作用、调控及其新进展。

(2)白细胞的生理:白细胞的分类与数量,生理特性和功能,破环,生成与调节。

(3)血小板的形态、数量与功能,寿命与破环,生成及调节。

血液的组成、血浆及有形成分的功能,白细胞生理。

【教学内容】1、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血细胞生理;生理性止血;血型和输血原则。

2、重点:红细胞生成的调节,血液在内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生理性止血与凝血的过程与机制;血量、输血与血型鉴定的生物学意义。

3、介绍:造血干细胞研究进展。

第四章血液循环【目的要求】1、掌握(1)心肌生物电现象和生理特性:工作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机制(浦肯野细胞及窦房结P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2)心肌的电生理特性:心肌的兴奋性及其影响因素,心肌的自律性及决定和影响自律性的因素,心肌的传导性和心脏内兴奋的传导以及决定和影响传导性的因素。

(3)心脏泵血功能:心动周期的概念,泵血的机制与过程(左心室射血与充盈过程,房压变化、房室在心脏泵血中的作用、等容收缩期、等容舒张期)。

泵功能的评价(心输出量、心指数、射血分数、泵功能储备、每搏功与每分功)。

泵功能的调节(异长自身调节、心肌收缩能力)。

(4)动脉血压(形成、正常值、影响因素)。

中心静脉压及其影响因素。

(5)微循环(组成、毛细血管血压、血液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

(6)心血管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心脏和血管的神经支配,心血管中枢,心血管反射—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

微循环(组成、毛细血管血压、血液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

体液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血管升压素。

)2、熟悉(1)心电图:波形及生理意义。

(2)心音及其产生的原因。

(3)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素。

(4)血量的调节(神经和体液因素,急性失血时的生理反应)。

(5)组织液(生成、影响因素及其临床意义)。

(6)冠脉循环(解剖特点,血流特点,血流量的调节)。

3、了解(1)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

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

动脉脉搏(波形及意义)。

静脉血压(外周静脉压)。

淋巴液(生成,回流及其影响因素,淋巴回流的生理意义)。

(2)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心、肺感受器引起的心血管反射,躯体感受器引起的心血管反射,其他内脏感受器引起的心血管反射。

脑缺血反应。

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前列腺素,阿片肽,心钠素,组织胺,肾上腺髓质素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

自身调节(肌原学说、局部代谢产物学说)。

血管内皮细胞的研究新进展:功能、调控及与临床的关系。

(3)肺循环(生理特点、血流量的调节)。

脑循环(生理特点、血流量的调节、脑脊液的生成和吸收、血-脑脊液屏障和血-脑屏障)。

【教学内容】1、心脏的生物电活动;心脏泵血功能;血管生理;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2、重点:心脏生理(心脏泵功能及心肌电生理),动脉血管生理及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3、介绍:(1)心血管疾病防治研究进展。

(2)各主要器官循环特点。

第五章呼吸【目的要求】1、掌握(1)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组成、产生、作用机制。

(2)肺通气:肺通气的动力,肺内压的变化,胸内压的变化。

肺通气的阻力:弹性阻力、顺应性与比顺应性。

呼吸时气道阻力的变化。

(3)肺容量和肺通气量:肺活量与用力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功能余气量、肺泡通气量。

(4)呼吸气体的交换:气体交换的动力--分压差,肺泡、血液和组织液内气体的分压值。

肺换气与组织换气的过程,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气体的分子量、溶解度、气体交换的面积,温度、通气/血流比值。

(5)呼吸运动的调节:肺牵张反射。

化学因素对呼吸活动的调节,外周化学感受器与中枢化学敏感区,血液CO2、H+、O2浓度的变化对呼吸活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2、熟悉(1)非弹性阻力:惯性阻力、粘滞阻力。

(2)肺容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余气量,肺总量,肺通气量,最大通气量,通气储量百分比,无效腔及其影响因素。

呼吸功。

(3)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及其影响因素。

(4)节律性呼吸运动的起源。

3、了解(1)呼吸的意义;呼吸的三个环节:外呼吸、气体运输与内呼吸。

(2)实现肺通气的结构基础与功能:呼吸道、肺泡、呼吸膜、胸廓;平静与用力呼吸。

(3)呼吸中枢:延髓背侧组和腹侧组呼吸相关神经元,脑桥上部呼吸调整中枢的概念;呼吸节律的产生。

(4)呼吸肌的本体感受器反射,肺毛细血管旁细胞感受器反射。

咳嗽反射、喷嚏反射。

【教学内容】1、肺通气;肺换气和组织换气;气体在血液中运输;呼吸运动的调节。

2、重点:肺通气和肺换气的原理及肺功能的评定,呼吸节律的产生和呼吸活动的调节。

3、介绍:(1)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临床意义及其新进展。

(2)异常呼吸:陈-施呼吸、Boit呼吸、呼吸暂停的产生机制与意义。

(3)人工呼吸的原理与方法。

肺功能的检查原理与方法:肺活量与时间肺活量的测定、肺功能余气量的测定。

第六章消化和吸收【目的要求】1、掌握(1)消化系统的神经支配。

主要的胃肠激素。

(2)胃内消化:胃酸的作用与盐酸分泌的机制;胃蛋白酶;粘液;内因子;胃液分泌的兴奋性调节:基础分泌,头期、胃期和肠期的胃液分泌;胃液分泌的抑制性调节。

胃运动调节:胃的排空及其控制。

(3)小肠内消化:胰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胰液分泌的调节,胆汁分泌和排出的调节。

2、熟悉(1)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特性和电生理特性(静息电位、基本电节律、动作电位以及三者的关系)。

(2)胃粘膜保护,“黏液—碳酸氢盐屏障”,胃的运动形式和作用,神经和体液因素对胃运动的调节(3)胆汁的性质、成分和作用,小肠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小肠液分泌的调节,小肠运动的形式和作用,小肠运动的调节。

3、了解(1)概述:消化和吸收的概念,消化腺细胞分泌的机制。

外来神经和腹内神经丛。

(2)口腔内消化(自学):唾液的性质和成分、作用,唾液分泌的调节。

咀嚼运动的意义,吞咽及其过程,食道的蠕动,食道胃括约肌的作用。

呕吐反射。

(3)大肠内消化(自学):大肠液的分泌,大肠内的细菌作用,大肠运动形式,集团运动,排便反射。

(4)吸收(自学):吸收的概念,吸收的部位,吸收的机制,几种主要物质的吸收,胃肠道的免疫功能。

【教学内容】1、消化功能概述;口腔、胃、小肠、大肠内消化;吸收功能。

2、重点:胃、小肠内消化功能及其调节,消化道平滑肌的电活动。

3、介绍:(1)胃粘膜的保护,幽门螺杆菌研究进展。

第七章能量代谢和体温【目的要求】1、掌握:(1)能量代谢:食物的热价、氧热价、呼吸商、非蛋白呼吸商。

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

基础代谢的测定方法。

(2)机体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的平衡,主要产热器官及影响产热的因素。

散热过程:皮肤散热的方式:辐射、传导、对流、蒸发。

体温调节的控制系统,丘脑下部的整合作用。

2、熟悉:(1)间接测热法的原理。

(2)基础代谢的测定原理与意义。

3、了解: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机体能量的来源,在机体代谢过程中能量的释放、储存、转化及利用。

【教学内容】1、能量代谢;体温及其调节。

2、重点:能量代谢的测定原理与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

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的机制。

第八章尿的生成和排出【目的要求】(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影响肾小球滤过因素,肾小球滤过率,滤过分数。

(2)肾脏泌尿功能的调节:肾内自身调节;神经调节;体液性调节:抗利尿激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心房钠尿肽。

2、熟悉(1)滤过膜的结构、功能特点。

-、K+、葡萄糖。

(2)几种物质重吸收部位与机制:Na+、Cl-、水、HCO3的分泌。

(3)肾小管与集合管的分泌与排泄功能:K+、H+、NH3(4)尿液浓缩与稀释:肾髓质渗透梯度的形成,肾髓质渗透梯度与尿液浓缩稀释的关系,直小血管在维持肾髓质渗透梯度中的作用。

3、了解(1)肾脏功能排泄代谢产物,保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产生生物活性物质,肾脏血液循环特点。

(2)血浆清除率:血浆清除率的概念及意义。

(3)尿的排放:膀胱和尿道的神经支配,排尿反射。

【教学内容】1、肾脏的功能解剖和肾血流量;肾小球的滤过功能;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功能;尿液的浓缩和稀释;尿生成的调节;清除率;尿的排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