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近百年“封建”概念的迷雾读冯天瑜《“封建”考论》
封建考论
“新君主国”的出 现
①领土: 有比较明确的国家疆界 领土 有比较明确的国家疆界; ②国王: 成为名副其实的“一国之君”; 国王 成为名副其实的“一国之君” 民族: 出现“英国人”“法国人”“西班牙人” ③民族 出现“英国人”“法国人”“西班牙人” ”“法国人”“西班牙人 等民族概念; 等民族概念 ④军队: 常备军的建立 是近代国家兴起的重要标志 军队 常备军的建立,是近代国家兴起的重要标志
百年战争( 百年战争(Hundred Years' War) )
1154年,法国最强大的贵族——安茹伯爵亨 利继承英格兰王位。亨利二世是英格兰的国 王,又是法兰西的安茹伯爵、兼诺曼底公爵。 作为国王,他是英国的统治者;作为公爵和 伯爵,他又是法国的臣民。 英法之间这种局面,一直延续下去,直到百 年战争。 在法兰西国王查理四世死后,英王爱德华三 世正式提出继承法国王位。 百年战争: 百年战争:1337年 - 1453年间的战争。
地方长官的权利;废除巴黎和地方高等法院讨论国王敕令的权力; 地方长官的权利 废除巴黎和地方高等法院讨论国王敕令的权力; 废除巴黎和地方高等法院讨论国王敕令的权力 停止召开全国三级会议
一个信仰、 ②削弱教权:国王高于教皇. “一个信仰、一种法律、一 削弱教权:国王高于教皇 一个信仰 一种法律、 位国王” 位国王” 军事:扩充常备军, 确立法国在欧洲的中心地位; ③军事:扩充常备军,开始扩张,确立法国在欧洲的中心地位 建 立常备警察部队 ④文化繁荣与君王威仪:路易十四时期的法国文化以宫廷 文化繁荣与君王威仪 路易十四时期的法国文化以宫廷 文化为基地,体现王国威势,张扬国家财富, 文化为基地,体现王国威势,张扬国家财富,培育社 交礼仪,为各种文化类型提供了成长舞台。 交礼仪,为各种文化类型提供了成长舞台。
渊博不易 明辨亦难——读冯天瑜教授《新语探源》的几点感想
2019.6News Dissemination新闻传播学术园地冯天瑜教授著述等身,但从未率尔操觚,故每立一言,发一义,都是视野开阔,征引宏富,而且事关大旨,意义深远。
研读《新语探源》后,才领悟到该书“历史文化语义学”的深远意义。
传统的中国学者治学必须先辨名实。
然名实所包含的问题有古有今,有大有小,其所在范围又有自然现象(如天地、山水、生物、人体等)、社会现象(如社会组织、古今典章制度、生产关系与生产方式等)和思维理论等不同领域。
如中国历代都有“诗传名物”的考订,不过都是致力于弄明“诗传”中的草木花鸟虫鱼。
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华梵术语的格义对译,经数百年的融合涵化,其梵语中的有关概念才被汉土缁流理解接受。
至明清两代,西学或直接或间接经过日本输入中国,西语和日源汉字新词在中国植入和使用,使得以翻译、借词为主要表现的译学产生。
与传统训诂考据只在存量的语言文字上下功夫不同,由于新物和“新理踵出,名目纷繁,索之中文,渺不可得。
即有牵合,终嫌参差。
译者遇此,独有自具衡量,即义定名。
”可知翻译文字、厘订新语是一种创造性的增量工作,故严复先生说“一名之立,旬日踟躇”,一语道尽个中艰辛。
在科学知识的领域中,每一个概念或理论名称的产生、使用和变化,都体现出一定的历史过程。
如果抛开研究对象本身的历史过程及客观上曾有的研究和评论,就难以真正理解和把握研究对象。
冯教授的《新语探源》从传统的训诂考据和明清以来的译学为入手之处,高度融合思想史、社会史、学术史、政治史和逻辑学,“由词义史之‘考’导入思想文化史之‘论’”,从而构建出自成一体的“历史文化语义学”。
这种通人之学不能以训诂考据学、语言学、文化学或最新的所谓“知识考古学”等专门之学视之,而须以上述诸学为基础加以融合创新而成。
《新语探源》以文化传播和文字交流为视角,从“汉字文化圈”的历史谈起,继之回顾汉、唐时代的佛经翻译,进而分析明末清初耶稣会士的翻译事业,重点则在讨论晚清翻译西书时的新语厘定和对中日间文字互借而形成的汉字新词的分析和归纳。
“封建论”:是对概念的误植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封建论”:是对概念的误植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作者:周建明来源:《探索与争鸣》2012年第10期内容摘要冯天瑜先生考证了中西历史上的“封建制”,认为20世纪以来指称中国自秦代以降为“封建社会”是概念的“误植”,导致“泛封建论”,从而改变了整个中国历史叙事的框架。
但是我们认为,“封建论”是革命理论建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之一。
撇开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而从“名实”的角度来辨析“封建论”,将导致历史虚无主义。
关键词封建论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名实历史虚无主义作者周建明,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上海:200020)冯天瑜先生的《“封建”考论》一书①,对20世纪以来学术界,尤其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所指称中国传统社会为“封建社会”的概念进行了批评,认为这是对封建概念的误植,还认为这不仅是历史文化语义学的问题,而且封建概念的准确性问题关涉中国历史叙事的框架构筑。
[1 ]从而对“封建”在中外历史上的存在形态,对封建概念进入中国思想理论界的历史过程,对如何出现“泛化封建论”,以及如何“得以推广、定型”进行了考证,并主张用“宗法地主专制社会”的概念来取代“封建社会”的概念。
冯先生的论著出版以来,引发了学术界的关注,先后有《“封建”名实问题讨论集》、《中国“封建”社会再认识》两本论文集出版。
这些论文从历史学研究的角度对“封建”的名实问题、如何理解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和封建观、如何理解中国的封建社会进行了讨论。
但是,这些讨论还缺少一个维度。
“封建论”进入中国,从根本上来说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认识中国社会和建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产物。
把中国社会定性为“封建社会”、“半封建社会”,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基石之一,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围绕着反帝反封建这两个核心目标展开的。
因此,“封建论”是否是对中国社会的误读或对中国社会在概念上的误植,已不只是史学研究的学术是非问题,也必然涉及到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评价,即作为革命的理论,对中国是封建、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判断和推翻封建主义的目标是否正确。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节选阅读答案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节选)阅读答案冯天瑜《中华文化史》(节选)高三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中国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个显著特点,便是城市不具备自立的经济,而与乡村间在经济上是同一的,这种同一性的基础是,城市在政治上统治乡村的同时,经济上依赖乡村,没有发展成独立于乡村之外的经济中心。
在整个前资本主义时期,中国城市一如既往地保持着作为帝王—官僚的政治中心—军事堡垒的基本属性,无论是天子驻跸的都城,还是地方大吏主持的郡邑、州治、县城,都是按照国家政权的政治—军事需要修筑起的,城市的结构模式,也是严格遵循礼制,如国都一律“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宫殿置于全城中轴线上,市场受官府控制,置于宫殿宗庙背后。
各地方性城市的格局也仿效都城。
这些大大小小的城市,都是国家政权(中央一级或地方各级)所在地,其主要职能是实施对全国或地区的政治统治和军事控制,至于工商业,在宋以前的城市生活中不过是政治的附庸而已。
古代中国城市,无论是都城还是州县所在地,与乡村的经济联系,主要是单向性的,即城市从乡村征收贡赋、调集劳役,一般却较少向乡村提供产品,广大乡村则在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轨范内生存。
国与野、都与鄙、城与乡之间,政治上是前者对后者的压迫与控制,经济上则是后者对前者财富和劳力的供应。
这使中国古代城市不仅是政治性的,而且是消费性的,城市手工业基本是为官府服务的官手工业。
宋以前,中国城市普遍实行市坊一厢坊制,规定各种作坊、商店必须开设在市区某一街区,交易聚散有时间规定。
自宋代开始,城市的经济功能加强,民间活力日增,限制民间商业发展的厢坊制度被突破,代之以市、集镇、瓦子等商业贸易场所,出现《清明上河图》所展现的那种繁盛的市井社会,城乡间的双向物质交换有所发展,有人把这种变化称之为中国的“都市革命”。
然而,直至明清,中国城市作为政治中心、军事堡垒的性质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在包括宋以后的整个古代中国城市,未能摆脱帝王—官僚的直接控制,没有成为自然经济结构的离心力量,并始终是其核心部位和统治中心,城市也就不可能提供瓦解自然经济的强大动力,而只是无止境地从乡村掠取产品和劳役。
拨开近百年_封建_概念的迷雾_读冯天瑜_封建_考论_张绪山
作者简介 *张绪山 ;,-<3 / = !男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
0 0 !!!
历史归纳出来的 ! 封建主义" 概念# 这就是冯天瑜新著 $ ! 封建 " 考论 % 经 过 细 腻 &详 尽 &严 密 的 考 论 所 得 出 的 结 论 # 整个论证过程显示出冯氏扎实的考证 & 论辩功力和沟通 中外学术的宽阔视野 ’ 令人佩服 # 然 而 ’ 这 只 是 探 究 近 百 年! 封 建 " 概 念 名 实 错 节 之 历 程 的 本 相 ’ 属 于 基 本 的! 解 构 " 过 程 ’ 在 此 基 础 上 冯 氏 所 尝 试 的 ’ 是对误 用! 封 建 主 义 " 本 义 的 秦 汉 至 清 的 中 国 社 会 进 行 重新命名 # 冯 氏 建 议 以! 宗 法 地 主 专 制 社 会 " 名 之 ’ 试 图 从 各 主 要 方 面( 社 会 组 织 形 态 & 经 济 特 点 & 政 治 制 度 特 征 ) 来 概括这个 历 史 阶 段 ’ 显 示 了 他 对 历 史 思 考 的 周 密 ’ 但 这 样 概 括出 来 的 名 称 所 显 示 的 弱 点 是 过 于 繁 复 # 每 个 概 括 性 词 语 对于 它 所 标 示 的 特 定 社 会 阶 段 的 主 要 特 征 ’ 都 有 顾 此 失 彼 的 不 周 密 性 ’ 如 当 今 人 们 所 认 同 的! 资 本 主 义 " ’ 就 没 有 明 确 凸 显 !" 世纪  ̄20 世 纪 西 方 社 会 运 行 的 ! 商 品 - 市 场 经 ! 民 主 制 度 " &! 自 由 主 义 思 想 " 等 典 型 特 征 # 既 然 中 济" & 国 古 典 文 献 中 的! 封 建 " 概 念 凸 显 的 是 秦 汉 以 前 的 商 周 社 会制度的 典 型 特 点 ’ 而 辛 亥 革 命 以 来 的 中 国 社 会 以! 共 和 " ( 民主 ) 相 标 举 ’ 那 么 秦 汉 至 清 代 的 中 国 社 会 是 否 可 以 名 之 为! 皇 权 社 会 " * 首 先 ’ 此 称 在 口 语 和 文 字 表 述 上 更 为 简 约 明 快 + 其 次 ’! 皇 权 社 会 " 这 一 名 称 可 以 显 现 出 这 一 时 期 中 国 社 会 不 同 于 西 欧! 封 建 社 会 "( feudal! #$%&’() ) 的 突 出 特 点 + 最 后 ’ 也 至 关 重 要 的 是 ’ 无 论 商 周 社 会 的! 封 建 " ’ 还 是 辛亥革命以 后 的! 共 和 " ’ 都 是 政 治 制 度 概 念 ’ ! 皇权社会" 正是 从 政 治 制 度 层 面 上 清 晰 地 标 示 出 它 与 前 后 两 个 阶 段 的 区别 ’ 以及这个较长阶段上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特点 # 鸦 片 战 争 以 后 ’中 国 社 会 进 入 大 转 变 时 期 ’主 要 目 标 有 三 , 由封闭 半 封 闭 的 小 农 经 济 转 变 为 商 品 经 济 ’ 即 经 济 的 市 场 化 +由 皇 权 专 制 转 变 为 民 主 制 度 ’即 政 治 的 民 主 化 +由 传 统文 化 转 变 为 近 代 文 化 ’ 即 文 化 的 科 学 化 # 在 这 三 个 层 面 中 ’ 政治 民 主 化 作 为 经 济 市 场 化 和 文 化 科 学 化 的 枢 纽 ’ 在 近 代中 国 社 会 变 革 中 具 有 关 键 意 义 # ! 皇 权 社 会 " 命 名 的 提 出’ 使人更容易明白近代以来政治制度变革的症结和关键 所 在 ’换 言 之 ’突 出 近 代 以 来 反 皇 权 专 制 这 个 主 题 ’符 合 近 代以来中 国! 现 代 性 " 改 造 在 政 治 层 面 的 根 本 要 求 ’ 较 之 一 个 模 糊 不 清 的! 反 封 建 " 命 题 ’ 更 能 切 中 要 害 ’ 因 此 这 种 定 名也更具 有 现 实 意 义 # 如 此 说 来 ’ 以! 皇 权 社 会 " 命 名 秦 至 清的中国社会 ’ 是否更贴切些呢 * 冯氏对于初步拟订的! 宗法地主专制社会 " 表示! 不敢 自是 " ’ 希望! 求之高明 " & ! 寄望于 来 日 " ’ 以考虑此间的! 愚者一得 " *
冯天瑜:泛化“封建”观有悖马克思的封建论
冯天瑜:泛化“封建”观有悖马克思的封建论“封建”本为表述中国古代政制的汉字旧名,意谓“封土建国”、“封爵建藩”,近代以前在汉字文化圈诸国(中、越、朝、日)未生异意。
19世纪中叶,西学东渐以降,魏源、徐继畲于19世纪50年代,日本学者西周、福泽谕吉等于19世纪70年代,中国学者严复等于20世纪初,先后以“封建”对译西洋史学术语“Feudalism”(封土封臣、采邑领主),使“封建”衍为一个表述普世性历史阶段和社会形态的新名。
日中两国近代启蒙学者先后以“封建”译“Feu-dalism”,本来大体是准确的,因为“封建”的汉语古义(封土建国)与“Feudahsm”的西义(封土封臣)具有通约性。
当然,中西封建制又有差异,简言之,前者是“宗法封建制”(西周有完整形态),后者是“契约封建制”(西欧中世纪中期有完整形态),两者的差异并不能否定以“封建”对译“Feudalism”的大体合理。
但是,时至20世纪20年代以降,随着苏俄和共产国际泛化封建观及“五种社会形态说”传人中国,将具有“君主专制”和“地主经济”等“非封建”社会结构的秦至清称之“封建社会”,又经由1929-1933年中国学术界的社会史论战,使这种泛化封建观逐渐普被中国,成为从学术界到大众“日用而不辨”的术语。
将秦汉至明清两千余年称之“封建时代”,使“封建”,发生了“概念”与“所指”的错位——甲、泛义封建(土地可以买卖的地主经济、中央集权的专制君主政治)不仅与本义(土地由封赐而来,不得转让买卖,政权分散、诸侯林立)脱钩,而且同本义指示的方向相背反;乙、泛义封建又与相对译的英语词“Feudalism”西义(封土封臣、采邑领主、人身依附、超经济剥夺)大异其趣;丙、汉字词“封建”的上述泛义超出词形提供的意义空间,全然是外在强行注入的。
因而泛化的“封建”违背了汉字文化的造词规则。
用这样的新名“封建”作词干形成的新词组“封建制度”、“封建社会”、“封建主义”、“封建时代”等等,也随之偏离正轨。
中国何时开始封建社会
许小年:从秦到清不是封建社会时间:2010-12-15 17:07 作者:许小年字号:大中小点击:次这是中国历史研究中的最大“冤假错案”。
从秦始皇到清宣统,明明两千年的专制王朝,硬被张冠李戴地定性为封建社会,致使天下以讹传讹,谬误流行至今。
适时纠正这一错误,准确判断这两千年的性质,不仅有助于理解中国社会的发展何以长期停滞不前,而且可以为研究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何谓封建?由《大英百科全书》可知,封建主义(Feudalism)一词最早出现在17 世纪,用于描述中世纪的西欧社会。
在各种著作和研究中,这个词的含义不尽相同,最宽泛的定义涵盖了西欧中世纪全部的经济、法律、政治和社会关系,而最狭义的用法仅指具有贵族身份的封君(Lords)和封臣(Vas-sals)之间的契约关系。
定义无论宽窄,封君和封臣的契约关系为封建社会所特有,画龙点睛地道出了封建社会的实质。
封君赐予封臣一份领地或采邑,为封臣提供保护;作为交换,封臣宣誓对领主的忠诚,以及承诺进贡、劳役和兵役等义务。
封臣在自己的领地上享有较为完整的治理权或统治权,主要包括司法、财政和军权。
土地与治理权是否结合在一起,封臣是否拥有治理权,这是区分封建社会与其他社会形态的关键。
在中文文献中,“封建”一词经常被简化地拆解为封土建国或封爵建藩,建国或建藩准确地说明了封建社会的实质——政权的逐级承包。
西欧历史上大致有国王—诸侯—骑士的三级承包,日本为幕府—大名—武士,而中国的西周则是周天子—诸侯—大夫三个等级。
下级封臣均拥有治理权,诸侯、大夫等封臣不仅形同而且基本上就是自己领地上的国王。
公元前221 年,秦统一中国,始皇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废封建,立郡县”,由皇帝直接派出郡守,通过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网系,统治幅员辽阔的大帝国。
虽然郡守、县令在辖区内拥有巨大的权力,他们却与昔日之诸侯不可同日而语,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权力的来源,以及由来源决定的权力性质。
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参考书目
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一、介绍一下中国文化西来说,并谈谈你的看法。
1.夏鼐:《中国文明的起源》,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2.张光直:《论“中国文明的起源”》,《考古学专题六讲》,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
3.陈星灿:《中国史前考古学史研究》,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
补充参考书目:1.李济:《中国早期文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2.张光直、徐苹芳等著:《中国文明的形成》,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
3.陈星灿:《中国史前考古学史研究》,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
4.陈星灿:《20世纪中国考古学史研究论丛》,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
5.王明柯:《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6.陈星灿:《文明诸因素的起源与文明时代》,《考古》,1987年第5期。
7.陈星灿:《从一元到多元: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心路历程》,《中原文物》,2002年第2期。
二、疑古学派是怎么回事情,谈谈你对疑古学派的理解。
1.顾颉刚:《古史辨自序》,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2.吴少珉、赵金昭主编《二十世纪疑古思潮》,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年。
3.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补充参考书目:1.顾颉刚等:《古史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2.田旭东:《﹤古史辨﹥及疑古学派之我见》,《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3.文史哲编辑部:《“疑古”与“走出疑古”》,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4.廖明春:《钱穆与疑古学派》,《原道》第5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
5.王学典:《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6.桑兵:《晚清民国的学人与学术》(尤其是第一章:近代中国的新史学及其流变),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三、如何理解夏商周文明的关系?1.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
从秦到清不是封建社会
从秦到清不是封建社会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 许小年 这是中国历史研究中的最大“冤假错案”。
从秦始皇到清宣统,明明两千年的专制王朝,硬被张冠李戴地定性为封建社会,致使天下以讹传讹,谬误流行至今。
适时纠正这一错误,准确判断这两千年的性质,不仅有助于理解中国社会的发展何以长期停滞不前,而且可以为研究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何谓封建?由《大英百科全书》可知,封建主义(Feudalism)一词最早出现在17 世纪,用于描述中世纪的西欧社会。
在各种著作和研究中,这个词的含义不尽相同,最宽泛的定义涵盖了西欧中世纪全部的经济、法律、政治和社会关系,而最狭义的用法仅指具有贵族身份的封君(Lords)和封臣(Vas‐sals)之间的契约关系。
定义无论宽窄,封君和封臣的契约关系为封建社会所特有,画龙点睛地道出了封建社会的实质。
封君赐予封臣一份领地或采邑,为封臣提供保护;作为交换,封臣宣誓对领主的忠诚,以及承诺进贡、劳役和兵役等义务。
封臣在自己的领地上享有较为完整的治理权或统治权,主要包括司法、财政和军权。
土地与治理权是否结合在一起,封臣是否拥有治理权,这是区分封建社会与其他社会形态的关键。
在中文文献中,“封建”一词经常被简化地拆解为封土建国或封爵建藩,建国或建藩准确地说明了封建社会的实质——政权的逐级承包。
西欧历史上大致有国王—诸侯—骑士的三级承包,日本为幕府—大名—武士,而中国的西周则是周天子—诸侯—大夫三个等级。
下级封臣均拥有治理权,诸侯、大夫等封臣不仅形同而且基本上就是自己领地上的国王。
公元前221 年,秦统一中国,始皇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废封建,立郡县”,由皇帝直接派出郡守,通过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网系,统治幅员辽阔的大帝国。
虽然郡守、县令在辖区内拥有巨大的权力,他们却与昔日之诸侯不可同日而语,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权力的来源,以及由来源决定的权力性质。
官员经皇帝授权进行统治,而诸侯则以承担义务换取治理权,前者为上下级的单向命令关系,而后者为双向的契约关系。
《“封建”考论》读书报告
报告题目: 《“封建”考论》读书报告一、书目信息:二、评分要求全书内容提要不能超过全文三分之一。
报告内容语言流畅、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观点与论述要完全一致,行文简洁明了。
心得真实,无抄袭与剽窃现象,如发现抄袭与剽窃现象,取消成绩。
总分为100分。
三、教师评语请根据写作内容给定成绩,填入“成绩”部分。
注1:本始写作,要求见蓝色字体部分。
注2:“阅卷教师评语”部分请教师用红色或黑色碳素笔填写,不可用电子版。
无“评语”视为不合规范。
注3:不符合规范试卷需修改规范后提交。
《“封建”考论》读书报告李月明提要《“封建”考论》探讨了“封建”得本义,介绍了中国、日本与西欧“封建”社会得发展情况,体现出她们之间得共性与个性;着重指出“封建”一词在中国得适用范围,近代以来历史学家们展开激烈讨论,最终以郭沫若得五种社会形态说占据主流。
但这种说法现在已经遭到批判,本书从“名辨”得角度重新探析中国得“封建”社会。
其中曾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得日本,在“封建制”得发展演变过程中与中国社会有着质得不同,这与当时日本得社会发展趋势有着必然联系。
关键词封建制泛封建化名实错位一、作者简介冯天瑜,1942年出生于湖北红安,现为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1986年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同时也就是“汉水文化”文化研究得开创者之一。
她主要从事思想文化研究,探讨中国文化史得框架体系与明清文化史,研究成果颇丰,主要著作有《中华文化史》、《中华元典精神》、《明清文化史散论》、《张之洞评传》、《辛亥武昌首义史》等书。
现在还从事“中、日、西文化互动与近代术语形成”研究,以术语为切入口,探讨近代中国与欧美、日本间文化复杂得三边互动关系,从文化传播学与文化发生学角度,考察中国近代文化得形成与发展。
二、《“封建”考论》得主要结构与内容(一)主要结构目录:题记第一章古义演绎第二章中外通约第三章名实错位第四章正本清源第五章制名指实结语(二)主要内容题记中作者介绍了写此书得背景及原因,着重讲述了中文与西洋文对译过程中存在概念与指称差误、错植得现象。
拨开近百年“封建”概念的迷雾读冯天瑜《“封建”考论》
拨开近百年“封建”概念的迷雾——读冯天瑜《“封建”考论》拨开近百年“封建”概念的迷雾——读冯天瑜《“封建”考论》一在近百年中国社会的语汇中,“封建”一词无疑是其中的关键词之一。
但它在各色人等言语中的流行,却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的事,也是这一时期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之一。
在普通民众语言里,“封建”一词及其相关概念,表达的是“愚昧”、“落后”、“反动”、“腐朽”、“顽固”等意义,对立于“文明”、“进步”、“开化”等现代概念;而作为政治和学术术语,与“封建”概念相关的词汇,如“封建制度”、“封建主义”、“封建专制”、“封建意识”等,除了表达民众流行语的基本意义外,更多地是被作为一种标签,标示一种社会形态,具体说,是指自秦代以至晚清中国两千余年的传统社会。
然而,“封建”是中国传统典籍固有的词汇,它的本意是“封邦建国”、“封土建藩”、“封爵建藩”,秦汉以降至晚清的中国传统文献,基本上沿用这个意义。
近百年中国社会流行的“封建”概念与中国传统的“封建”概念在意义上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不再延续中国古典文献中的“封建”概念,与之保持贯通;而且,这个被赋予新义的“封建”概念被强行对应于表示欧洲中世纪社会特征的Feudalism,掩盖了中西社会结构间存在的巨大差异。
“封建”概念使用上的这种变化始自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
1915年陈独秀在《新青年》第一卷第一号《敬告青年》中说:“举凡残民害理之妖言,率能徵之故训,而不可谓诬,谬种流传,岂自今始?固有之伦理、法律、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
”他认为两千年来所奉行的儒家思想是“封建时代之道德”、“封建时代之礼教,封建时代之生活状态”、“封建时代之政治”,实际上是将秦汉代以后的中国历史视为封建时代。
日本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在中国传统意义上使用“封建”概念;由于日本幕府体制下的“封建制度”与中世纪西欧的Feudali sm“酷似”,日本以“封建制度”或“封建主义”对应Feudalism,较成功地实现了东西方现代学术语汇的对接。
【doc】厘清“封建”概念与中国“封建社会”定位
厘清“封建”概念与中国“封建社会”定位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第7期人文视野历史?文化厘清"封建"概念与中国"封建社会"定位冯天瑜(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摘要:自上世纪20年代,30年代之交"中国社会史论战"以来,中国学界主流逐渐将以官僚政治(大一统的君主集权)和地主经济(土地可以自由买卖)为基本制度的秦至清两千余年的社会冠以"封建",此说广为流行,影响至大至深.厘清"封建"概念,进而为中国"封建社会"定位,就是一项关乎中国史研究大局的无法回避的课题.考之中国古史实际,经历漫长的"氏族社会"之后,殷商,西周形成"宗法封建社会",东周进入由"宗法封建"向"专制帝制"的转换期.秦汉以降,中国长期延续的社会主流,不是已居次要的"封建制",而是由宗法制,地主制,官僚政治综合而成的"皇权社会".关键词:中国"封建社会"定位;中国古代史;分期;or名中图分类号:K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477(2009)07—0114-04滥用名词,把不明不白的观念加到名词上,乃是犯错误的另一个原因……名词的滥用,以及对于名词的真正意义的无知.可以说是一座迷宫,连那些最大的天才有时候也在这里面迷失了方向.——爱尔维修:《论精神》小引自上世纪20年代,3O年代之交"中国社会史论战"以来,中国学界主流逐渐将以官僚政治(大一统的君主集权)和地主经济(土地可以自由买卖)为基本制度的秦至清两千余年的社会冠以"封建",此后,在《联共(布)简明历史教程》规定的"五种生产方式"框架内,此说广为流行,影响至大至深.然而,经实考发现:(一)这种泛解的"封建",与封建的汉语本义(封爵建藩)和西义(封土封臣)双双脱钩,且与本义,西义所指示的意蕴方向恰相背反,故泛化"封建"不符合概念引申规则,造成名实错位.(--)在"五种生产方式"框架内展开的泛化封建观,一向被认作"马克思主义史学成果"并因此获得广泛信从,而马克思,恩格斯的封建原论其实是否定泛化封建观的,马克思曾对俄国民粹主义者米海洛夫斯基,俄国文化人类学者柯瓦列夫斯基等滥用"封建"提出尖锐批评.(三)泛化封建观导致的一个直接后果,是中国"封建社会"难以定位,以封建社会为必经阶段的历史分期无法确定, 西周封建论,战国封建论,魏晋封建论以及春秋封建说,秦统一封建说,西汉封建说,东汉封建说,东晋封建说等"三论五说"聚-e.kaq决,中国史的宏大叙事陷入紊乱.有鉴上述,厘清"封建"概念,进而为中国"封建社会"定位,就是一项关乎中国史研究大局的无法回避的课题.一,"封建"本义及与之对译的feudalismus含义考略汉语旧名"封建",本指殷周分封制度,又延及后世各种封爵建藩举措,还用来指称与分封制相关的朝政,官制,人身关系,土地制度,民族关系,国际关系等.此为古时不刊之论.若以"社会形态"学说观照"封建"社会,约指以领主经济,贵族政治为基本特征的社会,地主经济,官僚政治则为非封建社会,这本是东西方相通约的一种认识.古来汉字文化圈诸国,如中国,朝鲜,日本,越南等都在本义(封土建国)及引申义(分权)上使用"封建"一词,并展开"封建论".自王绾与李斯在秦廷展开"封建—郡县"孰优孰劣之辩,到唐代柳宗元的《封建论》,明清之际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顾炎武的《郡县论》,王夫之的《读通鉴论》诸篇进行"封建"利弊得失考析,再至辛亥革命前后立宪派,革命派竞相以"封建"比拟"地方自治","联省自治",古今论者探讨"封建"之短长,其价值判断可以划然有别,但对"封建"内涵的把握却是一致的,并未发生歧义.日本江户末期及明治维新间实行"版籍奉还","废藩置县"等解除封建制的举措,木户孝允,伊藤博文,长三洲等人发表新一轮的"封建论",所用"封建"概念,都沿袭汉语本义,并与西义相通约,"封建"内涵的确定性也从未动摇.近代海路大通,西学东渐,东西方概念,术语的对译日益频繁,其间中日两国学者以"封建"对译西语中表述西欧中世纪社会制度的feudalismus,是突出一例.feudalismus这一术语在西欧有一个复杂的形成过程:它作者简介:冯天瑜(1942一),男,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114?并非中世纪本有的名词,而是近代西欧创造的表述中世纪制度的专名.Feudalisinus源于通俗拉丁语fedum(采邑)以及法语feu,feud或feudum(领地),指西欧中世纪的一种土地所有制.16世纪法国的律师率先以feudal一词表述北意大利波河流域的封土律.17世纪英国法学家用feudalism指中世纪遗存的土地协约.l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拟封建法,论及封君封臣,贵族分权,农奴制,庄园采邑制,概括出feudali8m的基本义项——领主垄断土地,土地不能自由买卖,与人身依附并存的领主与附庸间的契约关系等等.19世纪以后,经欧美史家尤其是德国历史学派阐发, feudalism成为西欧中世纪制度的专用词,并以feudal(封建)为基干,形成一系列相关术语,如feudalismu.s(封建主义), feudalgesUschaft(封建社会),feudal-system(封建制度),feu—dalistaat(封建国家)等.强调世袭封建主控制臣民人身及土地是封建制度的基础,由此派生领主垄断土地,土地不能自由买卖,与人身依附并存的领主与附庸间的契约关系等,是feu—dalismus的特点.法国史学家,年鉴学派创始人马克?布洛赫(1886--1944)在名着《封建社会》中,把"依存关系"(人身依附),"封土"(fief),"封臣"(vassa1)视作封建制的基本属性,认为"依附农民"是"欧洲封建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封建社会》,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9页).布洛赫的《封建社会》上卷特加一附标题:"依附关系的成长".而人身依附淡化的社会(如秦汉以下,特别是中唐以下的中国社会)显然不是封建社会.当代西方研究中世纪史的学者苏珊?雷诺兹在《领地和封臣:重新解释有关中世纪的证据》一书中主张,以"领地—封臣制度"取代"封建制度",较切近欧洲中世纪实际,而且,"领地—封臣制度"在欧洲中世纪将近一半时间并不存在,以之统称西欧中世纪制度已经颇为勉强,用这一模式套用在非西方社会就更为荒诞.东西文化交会,互动,使得东西方历史的同中之异,异中之同逐渐被人们认识.19世纪中叶,西欧旅日人士(如英国首任驻日公使欧卢柯库)发现,日本中世及近世的幕藩制(封建制的一种形态)与西欧中世纪制度feudalism(封土,采邑制) "酷似"(见欧卢柯库1863年撰写的《大君之都——幕末日本滞在记》).稍后,日本启蒙学者西周,福泽谕吉等也有类似发现,他们于19世纪70年代以"封建"对译西欧中世纪制度feudalismus(见西周1870年讲述的《百学连环》,福泽谕吉1875年出版的《文明论概略》).兼通中西文化,历史的中国翻译家严复(1854--1921)发现西欧中世纪制度feudalismus与中国三代(尤其是西周)制度在封土封臣,贵族政治,领主经济等方面有相似性,遂于1904年出版的译作《社会通诠》中以"封建"对译feudalismus,并在《译社会通诠自序》中阐述对中国历史进程的认识:"乃还观吾中国之历史,本诸可信之载籍, 由唐虞以讫于周,中间二千余年,皆封建之时代,而所谓宗法亦于此时最备."他把三代归于宗法封建社会,而将实行郡县制,君主集权的秦代以下称之"霸朝","军国社会",即非封建的专制帝制社会.古汉语的"封建"本义,与feudalismus的内涵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存在通约性.简言之,东西方封建时代(中国的西周,及一定意义上的魏晋南北朝,日本的镰仓,室町,江户三个幕府时期,西欧的中世纪)制度上的同一性,是实行贵族政治, 领主经济,故日,中近代学人以"封建"对译feudalismus是大体合理的,西周,福泽谕吉,严复等都沿袭"封建"本义,又汲纳feudalismu6的内蕴,对二者加以涵化,并把中国的封建社会划定在三代,主要在周代,他们都明确指出,秦以下的社会主流是专制帝制,不宜以"封建"相称.这种看法与欧美汉学界的认识相近.西方史学界认为,历史E出现过两个标准的"封建"社会或政体:中世纪时期的西欧和幕府时期的日本,二者皆实行贵族政治和领主经济,与"大一统专制帝国"的官僚政治,地主经济颇相径庭.一些西方汉学家认为,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西周"封建"和魏晋南北朝"准封建",秦至清,应以另语加以概括. 二,泛化封建观的形成过程及其学理偏失近大半个世纪中国大陆的流行说,将秦汉至明清的两千多年社会称为"封建社会",各种落后,腐朽,反动的制度,思想,习惯乃至人物,一概被冠以"封建",所谓"封建专制","封建阶级","封建帝王","封建官僚","封建军阀","封建文人","封建思想","封建意识","封建迷信","封建愚昧","封建糟粕","封建头脑","封建礼教","封建婚姻","封建习俗"……如此等等,皆是泛化封建观的派生物."封建"被泛化并非汉字古典概念自身的衍生物,而是中外学术文化对接过程中发生扭曲的结果.追究起来,"封建"泛化的"祖义"见于列宁1912年撰写的《中国的民主主义和民粹主义》一文,该文在批评孙中山的民粹主义倾向时,把前近代中国称之"封建社会".列宁此说与他将俄国及亚洲中古历史与西欧中世纪相类比有关(而马克思是反对这种类比的),此不具论.至于中国人泛化封建,则自陈独秀始,陈氏1915年发表于《青年杂志》的《敬告青年》一文,把现实中国的各种弊端归结为"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形成"封建=前近代=落后"的公式.陈独秀的这种泛化"封建"说是否因袭列宁的论述,尚待考证.但显然导源于陈氏从近代日本和法国移植的"反封建"命题.而这种移植的误处在于:忽略了中一日,中—欧历史的差异性.西欧,日本的前近代实行贵族政治,领主经济,确乎是封建社会,反封建当然为其近代化运动的题中之义.而中国的封建制度大体终结于秦,前近代中国的主流是以官僚政治,地主经济为基于"非封建"社会,以"反封建"概括中国近代化运动的题旨,文不对题.20世纪20年代初,沿袭列宁泛化封建说的共产国际文件以"半封建"指称现实中国.随后,在1929—1932年开展的中国社会史论战中,以郭沫若为代表的一些左翼理论工作者遵从共产国际沦说,把以官僚政治和地主经济为特征的秦汉至明清的两千多年社会称为"封建社会",以与西欧中世纪的feudalism相应照.此后,以斯大林观点为依据的《联共(布)简明历史教材》将"五种生产方式"单线递进说提升为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从而将西欧历史的发展模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一资本主义社会)视为普世规则,中国历史也无出其外.究其学理脉络,历史单线递进说是古典进化论的产物,它试图将原始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之间世界各地的多种社会形态,如亚细亚形态,斯拉夫形态,日耳曼形态,古典形态等塞进一种单线模式,这显然与唯物史观的辩证思维相悖.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论及资本主义的"形成过程"时指出:"这种剥夺的历史在不同的国家带有不同的色彩,按不同的顺序,在不同的历史时代通过不同的阶段."n壮哦们应当注意"不同的色彩","不同的顺序","通过不同的阶段"的提法.而单线直进历史观恰恰抹煞了这些"不同",以西欧历史模型套用于中国历史,故殷周为"奴隶社会",秦汉至明清为"封建社会",成为115?近6o年的主流历史学话语.l9世纪70年代以降,马克思特别用力于描绘各地区,各民族历史发展的网状脉络,指出通向"资产阶级社会"的途径绝非单线的,而是多线的,除西欧式的封建所有制外,还列举其f电路径,诸如"东方和斯拉夫各民族中那样是从公有制的崩溃中产生的".哳坤1877年11月,马克思在《给(祖国纪事)编辑部的信》中,针对俄国民粹主义者米海洛夫斯基(1842—1904)对《资本论》的曲解,尤其是米海洛夫斯基把西欧社会发展道路套用于俄罗斯等东方社会的做法,讲了这样一段话: "关于原始积累的那一章只不过想描述西欧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从封建主义经济制度内部产生出来的途径……他一定要把我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彻底变成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一切民族,不管它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以便最后都达到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每个生产者个人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但是我要请他原谅.(他这样做,会给我过多的荣誉,同时也会给我过多的侮辱.)"①_马克思在这里明示了自己与历史单线进化论者的原则区别,特别声明:他从西欧历史概括出的"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并非一把万能钥匙,西欧资本主义的起源(即从欧洲中世纪的封建制度演化出资本主义),西欧式的历史进化路线,并不是人类各民族必然经历的道路.马克思严厉批评历史单线发展论,拒斥以J比论概括自己的学说,从而为探索中古世界的多元发展路径保留了广阔空间.在以唯物史观分析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民族的历史进程时,我们尤需重视马克思的这一郑重声明,重视马克思研究历史问题所表现的注重特殊性的谨严态度.三,"泛封建"说模糊了中国民主革命的真实内容如果对种种"泛封建"短语加以辨析,即可发现,这些熟用了大半个世纪的词汇,所含概念多存内在抵牾.这种抵牾的基本症结在于:将"封建主义"与"集权主义",贵族政治与官僚政治,领主经济与地主经济这三组互不兼容的概念混为—谈. ——如构成短语"封建地主阶级"的两词即互相矛盾:既然是"地主",土地便可以自由买卖,怎能加上前置词"封建" ("封建"义为土地由封赐而来,不得转让,买卖)?——又如"封建帝王":既然是中央集权的"帝王",郡县制为其基本政制,又怎能冠以"封建"("封建"义为"封土建国",贵族分权,政权分散,是"封建"的特质)?——三如"封建皇权"与前例同类,存在将不相兼容的"封建"与"皇权"拼接在一起的问题.——四如"封建官僚"亦然:既然是朝廷任命的流官,"官僚"又怎能加上定语"封建"("封建"义为权力,爵职由封赐所得,世袭罔替)?"封建"的基旨是贵族分权和领主世袭掌控土地人民,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和土地自由买卖的地主经济分属两种不同的制度,因此,"封建集权帝国","封建地主阶级"等提法都是内在概念彼此抵牾的短语.至于"封建礼教","封建包办婚姻",也属组合错位的短语.封建时代(周代)礼教尚未定格,婚恋保有较多的上古遗风,男女情爱较为奔放,自由,《诗经》中有多篇(《如国风》的《关雎》,《木瓜》,《柏舟》,《静女》,《野有蔓草》等)生动地展现男女自由恋爱乃至私奔.《周礼?地官?媒氏》更有明载:仲春三月,允许男女约会,"奔者不禁".礼教是在专制一统的两汉以ll6?降确立并渐趋强化的,此后一再演出《孔雀东南飞样的悲剧.将"礼教"桎梏,"包办婚姻"归之"封建",实在是文不对题.凡此种种,不一一列举.然而,在泛化封建观的长期濡染之下,上列短语人们早已习以为常,反复使用,以致"封建"成了代人受过的,普遭詈骂的专用词.有学者将其称之"'封建'被污名化"..''封建性糟粕"与"民主性精华"成为概括传统文化应予批判及继承的两大侧面.其实,与"民主性精华"相对应的主要是"专制性糟粕","民主"的对应词是"专制",而不是"封建".在近人的"封建"语用方面,值得我们效法的是孙中山.孙氏终其一生反对专制,却没有提过"反封建"之类概念不清的口号.孙中山倡导反清革命,从不以"封建"之辞指称清政府,他的标准提法是"满清政府者,君主专制之政府,非国民公意之政府也".r~1905年秋他与汪精卫谈话,要旨为"革命以民权为目的",以拒绝帝制的华盛顿为榜样,创"民权之国",并与中国历史上的夺权称帝者划清界限.孙中山说:"革命以民权为目的……君权政权之消长,非一朝一夕之故,亦非一二人所能为也.中国革命成功之英雄,若汉高祖,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之流,一丘之貉,不寻其所以致此之由,而徒斥一二人之专制."中山把社会批判的锋芒指向专制主义的制度性结构,而没有限于对专制君主的个^谴责.他多次指出,中国的积弊是专制,贫穷,迷信,一盘散沙等,中国革命的任务是:对外抗御帝国主义侵略,维护民族独立;对内革除专制制度, 推进民主法治."废除专制,实行共和"是其基本目标.1903年12月13日孙氏在檀香山的一次演说即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为题.同在1903年,邹容的《革命军》也高扬"反专制"旗帜.该书绪论开宗明义日:"扫除数千年种种之专制政体,脱去数千年种种之奴隶性质."又说:"革命者,除奴隶而为主人者也."邹氏论革命,绝无"反封建"提法.邹容《革~g)g--章追述历史说:"自秦始统一宇宙,悍然尊大,鞭笞宇内,私其国,奴其民,为专制政体."将秦以后的中国制度明确地称之"专制政体".孙中山1924年作《三民主义十六讲》,明确指出中国的封建制早在两千年前的秦始皇时代已基本终结,随之建立的是君主专制,此制延及近代,故国民革命的使命是反对君主专制及其遗存,而并非"反封建".(孙中山等民主革命先驱关于中国前近代社会的认识,正与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说相合:马,恩从来没有把日本之外的东方国家的前近代以"封建"相称,他们把中国,印度等东方国家的前近代社会称之"专制社会", "东方专制社会"@)总之,陈独秀笼统地提倡"反封建",将其作为争取中国现代化的中心题旨,与孙中山等民主运动先驱的论说大不相同; 而由陈氏导引产生的以泛化"封建"为基轴的一系列"封建一" 短语,长期作为中国民主革命对象的名称,广为使用.这些短语多半存在概念彼此抵牾的不通之处.此类短语虽然不一定直接从陈独秀那里沿袭而来(其间有多种中介环节),却与五四时期的"反封建"题旨保持着历史的继承性,我们只需把上列短语与陈氏发表于《新青年》上的文字加以对照,就可以明见此点.王元化在《对于"五四"的再认识答客问》中提出,五四新文化运动贡献甚大,然其形成的某些思维模式值得审视,如意图伦理,激进情绪,功利主义,庸俗进化论等.礓)正是从庸俗进化论导引出单线直进历史观,是日后流行"五种社会形态说"的前因.王氏后来在《关于"五四"再答客问》中,进一步提出应当重新反思"反封建"提法.中国近代化运动的中心课题,或日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务,并非"反封建"(此一任务已大体在周秦之际完成),而应当归纳为:(一)解构宗法社会,建立契约社会,法治社会;(二)变革地主租佃经济,实行耕者有其田;(三)推翻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这是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中国近代化进程(或日中国民主革命)的实际情形.泛化封建说,模糊了此一真实的历史内容,应当予以斧正.需要指出的是,将整个前近代中国称为"封建社会"的泛化封建观,正式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30年代,而其时将"封建"泛化的论者,援引的是列宁,斯大林及共产国际的论点和提法,与陈独秀五四时期论说并无直接关系(虽有暗合处). 而且,陈氏1929年发表公开信,赞成托洛茨基观点,称现实中国为"资本主义社会",否认"中国现在还是封建社会和封建势力的统治",反对"半殖民地","半封建"说.陈独秀在大革命失败后的"封建论"与五四时期的"封建论"发生了大转折,前后所议"封建"的内涵判然有别.这是在考察陈氏封建说时应予注意的.四,前近代中国社会形态拟名试探综论之,以"五种社会形态"递进序列表述中国历史,确乎牵强.考之中国古史实际,经历漫长的"氏族社会"之后,殷商, 西周形成"宗法封建社会",东周进入由"宗法封建"向"专制帝制"的转换期.秦汉以降,中国长期延续的社会主流,不是已居次要的"封建制",而是由宗法制,地主制,官僚政治综合而成的"皇权社会".宗法制是列朝皇统及贵族继承所遵之制,此制在民间也保有自治,自律形态,所谓家有庙,祠有产,宗有谱,族有规,提供了宗法制的物化网络.建立其匕的宗法观念,则被加工为官方哲学和普世伦常,由"忠,孝,节,义"等德目构成的宗法伦理,为朝野所共认同遵.宗法制被地主制,专制帝制倚为社会根蒂和精神源泉.地主制以土地私有为特征,是秦汉至明清间农业社会的常态性制度(魏晋至唐中叶,领主经济,贵族政治较为强势,唐中叶以下,地主经济,官僚政治愈占上风),也是庶族士子登仕参政的物质基础,选举,科举制的取代世卿世禄制,官僚政治的取代贵族政治,均深植于地主一自耕农经济的土壤之中.秦以下两千余年社会的非封建性质,盖由土地私有的地主制所决定,此制奠定了专制帝制的宽阔深厚的物质基石.官僚政治自秦汉以下传承不辍,改朝换代而此制神髓不变,所谓"汉承秦制,宋承唐制,清承明制",显示了专制帝制及其各相关制度的强劲延续力.帝王"以制命为职"(朱熹语),反映帝王意志的"诏令"通过垂直的官僚系统布达四方,经由郡县制,流官制,实现中央对广土众民的掌控.朝庭又经由选举, 科举,君主与庶民对接,从而扩大了专制政治的社会基础,具有流动性而又臣服于朝廷的士大夫阶层,是高度分散的农业。
《“封建”考论》读后
建 思 想 等 等 , 因 此 , 《 论 》 从 表 面 上 看 好 像 是 在 为 考
“ 建 ” 一 词 的意 义 正 名 ,而 实 际 上 更 深 刻 的 是 为 了揭 示 封 长期 以 来 在 历 史 社 会 形 态 研 究 中运 用 “ 建 ” 一 词 内 涵 封 意 义 上 的 偏 误 ,为 中 国古 代 社 会 形 态 的 性 质 正 名 。 所 以
先 生 深谙 中华 文 化 及 思 想 发 展 的历 史 . 同时 又 通 晓 世 界 的 文 化 及 思 想 发 展 的脉 络 , 因此 在 书 中 并 不 是 简 单 地 采 用 以 一 证 十 的 方 法 进 行 印 证 式 的论 述 ,而 是 从 纵 向 和 横 向两 个 方 面 ,逐 一 阶段 、逐 一 时 期 、逐 一 学 派 、逐 一 学
我 们 解 读 到 的 不 仅 仅 是 一 部 以 “ 建 ” 为 题 的语 源 、语 封
义 演 变 史 ,而 且 还 是 一 部 以 研 究 中 国 古 代 社 会 形 态 为 中 心 内 容 的史 学 史 。 从 词 义 运 用 的 脉 络 ,依 《 论 》 所 述 , “ 建 ” 一 考 封 词 所 指 意 义 的 转 变 经 历 了 i 个 重 要 的 阶 段 。 首 先 是 从 “ 土 建 国 ” 之 “ 建 ” 到指 称 欧 洲 中古 社 会 历 史 阶段 。 封 封 首 制 者是 日本 学 者 西 周 (8 9 8 7 ,此 说 出 自其 将 西 文 1 2 —1 9 )
者 、逐 一 相 关 国家 进 行 详 实 地 梳 理 、考 证 和论 述 .所 以 其结 论 强 而 有 力 ,起 到 了 动撼 原 论 的效 果 。
一个概念一本书——读冯天瑜先生新作《“封建”考论》
又 经 e a u 与《 语探源》 新 相仿 , 作依 然围绕 中 西 日 念 . 是 接 受 了 西 方 学 术 、 日本 与 西 方 f d— 此 i s 也 在 互 动 展 开讨 论 . 索 一 个 概 念 的 古 今 沿 革 。中 西 lm相 通 约 的 概 念 : 就 是 说 , 真 正 的 中 西 日 探 日交 叉 关 系 是 目前 谈 论 西 学 东 渐 话 题 的 一 个 常 互动 之 时 ,封 建 ” 是 一 个 纯 正 的概 念 . 且 成 “ 还 而 见框 架 .冯 氏研 究 则在 结 构 上 更 加 突 出这 一 交 功 地 实现 了 与fu a 对接 。 末 民初 . 本 上 还 ed 的 l 清 基
的 、 昧 的 、 后 的 、 信 的行 为 方 式 和 思 维 的 左 .而 且 还 明晰 地 展 示 了整 个 概 念 的 发 展 和 演 愚 落 迷 时 候 , 常 出现 “ 建 ” 词 。 以 上 三 点 , 概 可 变 过程 ,及 这 个 多 少 已经 变 得 不 伦 不 类 的 泛 化 亦 封 一 大 以包 括 绝 大部 分 中 国 人 的 语 言 实 践 。 即 便 在 学 概 念的来 由。使《 考论》 这部难得 之作与其他类 界 . 乎 大 部 分 人 至 今 还 在 用 “ 建 制 度 ” 写 研究区分开来 的, 似 封 描 首先就 是它的篇幅 。换 言之 。 秦 汉 以 降 的各 代 皇 朝 。 甚 至连 不 少 史 学 家 也 已 中 国学 界 明确地 在“ 史语义 学” 历 的层 面上 . 一
概念蜕变后 的 内涵和外延 .至少可 以归结为三 误 植 概 念 作 了可 贵 的 厘 定 工 作 在 研 究 概 念 史
点 : 先 .封 建 ” 称 1 1年 之前 中 国 历 史 上 的 的 时 候 , 出误 植 固 然 重 要 。 重 要 的 是 弄 清 误 首 “ 指 91 指 更 皇 朝 时代 : 14 年 前 的 一 百 年 时 间 。 常 被 称 植 的缘 由 .这 就 往 往 需 要 长 篇 大 论 甚 至 一 本 著 而 99 也 为“ 半封 建” 代 。其 次 .封 建 ” 以状 写 与 所 谓 作论述一个概念 ,考论》给我 们提供 了一个范 时 “ 用 《
近现代中国史学的“封建社会”理论及其反思
哲学史学研究近现代中国史学的“封建社会”理论及其反思姚瑞丽(安徽大学历史系,安徽合肥230000)摘要:二十進■纪■初,“封建社会”理论传入中国。
学者们很快将其与中国历史相联系,研究中国的封建社会何时开始、有何特征、如何解体等。
但是由于中国社会的复杂性,二十甘纪•八十年代,原先的"封建社会”理论受到学者们的质疑,引发学术界的诸多反思。
关键词:封建社会理论实践反思“封建”之义在中国经历了一场长久的演变过程。
在古代中国该词多是“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之义;近代受苏联斯大林思想的影响,“封建”的含义泛化,与“封建社会”“封建制度”等词组合使用,拓展为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一种社会形态以对应秦汉至明清时期。
随之围绕中国封建社会理论研究可谓异彩纷呈,如中国古代史分期、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等。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学术界又掀起一股“封建社会”反思风潮。
当前史学界的研究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封建”概念辨析,以叶文宪《“封建”和“封建社会”新论艸坷128)为代表。
第二类中西方“封建社会”比较,其中高续增《中西封建社会之差异》[2](36钢较具代表性。
第三类对封建社会理论的反思,如何新的《中国古代社会史的重新认识——从近年出版的两部史著看当代中国史学理论的危机》⑶糾□和黄敏兰的《近年来学术界对“封建”及“封建社会”问题的反思》[4]血乜)等。
学者们疑惑中国是否有封建社会,以及西周称为封建社会而秦至明清定义为封建社会是否妥当。
本文主要从理论上探讨什么是封建和封建社会,进一步解读中国封建社会,为认识秦汉后社会性质尽绵薄之力。
一、近代封建社会理论的引入与传播封建社会理论在史学界争议颇多,若想弄清原委,自然要回溯“封建”之古义与近代“封建社会”理论的演变过程。
明晰封建和封建社会的概念是研究中国社会复杂性并重新认定中古社会性质的第一步。
(一)“封建”一词在中国古代的追溯“封建”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商颂•殷武》:“不僭不滥,不敢怠遑。
近代中国“泛封建论”的形成过程探析
近代中国“泛封建论”的形成过程探析作者:付国英来源:《资治文摘》2016年第01期【摘要】当前学界在争论“封建”词义及演化上出现不少的论述,但是对于当初的历史形成原因却少有全面而深入的剖析,即立足于“知其然”的基础上展开学术论争,对其“所以然”的历史大背景却缺乏足够的阐释。
本文尝试在系统梳理“泛封建论”形成过程的基础上,对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剖析,以期对“泛封建论”的形成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与把握。
【关键词】泛封建论;形成过程2006年冯天瑜的《“封建”考论》通考古今中外之文献,系统考察了“封建”及其“泛化”的前世今生,掀起了学术界对封建名实之争的新论战。
“封建”概念的厘定不仅仅是一个百年争论的学术问题,而是关乎整个中国近代史的话语体系,涉及到对中国近代革命及执政党的历史评价,此争论事关重大,短期内无法得到共识。
在此情形之下,系统的考察争论的产生及发展过程,从更广阔的社会文化视野及政治救亡的历史大背景来把握其概念困境就成为“正本清源”的基础性工作,然而,目前学界有关此类大视野的思考性论著却不多见。
一、“泛封建论“的含义任何理论都有前提和假设作为基础,这样才能有坚实的理论大厦的存在。
本文中,所谓“泛封建论”是针对建立在以中国三代之封建、西欧中世纪封建及日本中世、近世封建的“封建论”而提出的。
此处的“封建论”并非认为上述三地拥有完全一样的封建形态特点,而是在“求同存异”之下得出的通约性特点。
“泛封建论”,即冯天瑜所概述的“泛化封建观”,其直接表现即是将中国秦汉以至清这两千余年称之为封建社会,其理论基础是移植西方中世纪和日本中世及近世封建形态(如陈独秀等)、苏俄传入中国的社会形态五阶段论两大来源,其中后者对近代中国封建涵义的“泛化”有着最终的决定性作用。
二、“泛封建论”的形成过程以严复(1854——1921)为代表的近代翻译家在对中西古义“封建”对比了解的基础上,认为西欧的feudalism与中国周初的封建制在形貌上相似,故将feudalism与“封建”在“封土建国”的意思上加以对接,但是在类似的翻译中仍然采取了慎重态度。
封建论_是对概念的误植还是马克_省略__兼评冯天瑜先生的_封建_考论_周建明
冯天瑜先生的《“封建”考论》一书①,对20世纪以来学术界,尤其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所指称中国传统社会为“封建社会”的概念进行了批评,认为这是对封建概念的误植,还认为这不仅是历史文化语义学的问题,而且封建概念的准确性问题关涉中国历史叙事的框架构筑。
[1]从而对“封建”在中外历史上的存在形态,对封建概念进入中国思想理论界的历史过程,对如何出现“泛化封建论”,以及如何“得以推广、定型”进行了考证,并主张用“宗法地主专制社会”的概念来取代“封建社会”的概念。
冯先生的论著出版以来,引发了学术界的关注,先后有《“封建”名实问题讨论集》、《中国“封建”社会再认识》两本论文集出版。
这些论文从历史学研究的角度对“封建”的名实问题、如何理解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和封建观、如何理解中国的封建社会进行了讨论。
但是,这些讨论还缺少一个维度。
“封建论”进入中国,从根本上来说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认识中国社会和建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产物。
把中国社会定性为“封建社会”、“半封建社会”,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基石之一,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围绕着反帝反封建这两个核心目标展开的。
因此,“封建论”是否是对中国社会的误读或对中国社会在概念上的误植,已不只是史学研究的学术是非问题,也必然涉及到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评价,即作为革命的理论,对中国是封建、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判断和推翻封建主义的目标是否正确。
为此需要追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艰难的探索中,会选用“封建”这个概念来指称旧中国的历史与制度?这个概念的运用,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对革命性质认识的需要推动了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与旨在解释世界的学者不同,革命党的目的是改造世界。
正如列宁所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
”[2]改造世界,首先依赖于革命理论作为行动的指导,作为动员革命队伍的理论工具。
所谓革命的理论,笔者认为应包括对革命的性质、革命的对象、革命的任务、革命的动力、革命的道路、革命的政策与策略等方面的认识。
关于“封建”概念的对话
关于“封建”概念的对话
冯天瑜;樊良树
【期刊名称】《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
【年(卷),期】2007(000)004
【摘要】“封建”一词的泛化使用,无疑是20世纪中国的一大景观。
一件事物,无论好坏,只要扣上一顶“封建”帽子,即代表落后、腐朽。
封建习俗、封建迷信、封建思想……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封建”一词如何陷入泛化使用泥淖?哪些入、事为这一路向的推手?泛化使用的惯性及日用不知,又如何将我们五花大绑?时至今日,我们又该如何认识“封建”?为此,樊良树博士专访了《“封建”考论》的作者、著名历史学家冯天瑜教授。
【总页数】4页(P133-136)
【作者】冯天瑜;樊良树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共中央党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36
【相关文献】
1.厘清"封建"概念与中国"封建社会"定位 [J], 冯天瑜
2.拨开近百年"封建"概念的迷雾——读冯天瑜《"封建"考论》 [J], 张绪山
3.政治的"封建"与历史的"封建"——论现代政治观念与西欧"封建"概念的界定 [J], 荆腾
4.政治的“封建”与历史的“封建”-论现代政治观念与西欧“封建”概念的界定
[J], 荆腾;
5.《“封建”考论》:廓清史学核心概念的坚实努力——“封建社会”再认识学术研讨会综述 [J], 余来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_封建_概念辨析_冯天瑜
251“封建”概念辨析冯 天 瑜 内容提要 “封建”的本义为“封土建国”,殷周实行此制,秦汉以下虽保留封建制的某些部分,但社会制度的主体已转化为以郡县制为基础的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治和地主自耕农经济。
然而,现代中国在概念的古今转换、中西对接过程中,“封建”的涵义发生偏误,流行的泛化封建观,既不符合古义,也大异于西义,并且有悖于马克思的封建原论。
此种泛化封建观,不利于古今史论的承续,也不利于中外史论的对接。
建议秦至清以“宗法地主专制社会”名之。
关键词 封建领主制 地主制 专制君主制 只有当一个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掌握了一门科学的时候,我们才能说这门科学属于这个民族了。
———黑格尔(G e o r g W i l h e l mF.H e g e l1770—1831):《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一 2002年夏,笔者访学德国,曾乘船旅行于山川如画的莱茵河中游,舟行间,只见两岸每距二三十公里的苍翠峰峦,多有灰色城堡耸立,它们或者已是断壁残垣,或者还保持着巍峨壮丽的旧观。
这正是西欧中世纪诸侯林立的封建社会的物质遗存。
面对此景,近二十年来一直思考着的“封建”概念辨析问题,骤然齐集心头。
“封建”本为表述中国古代政制的汉字旧名,意谓“封土建国”、“封爵建藩”,近代以前在汉字文化圈诸国(中、越、朝、日)未生异义。
19世纪中叶西力东渐以降,日本的启蒙学者西周、福泽谕吉等于19世纪70年代,中国的严复等于20世纪初先后以“封建”对译西洋史学术语f e u d a l i s m (封土封臣、采邑领主),使“封建”衍为一个表述普世性历史阶段和社会形态的新名。
“封建”一词经历了概念的古今转换和中西移植,日本因素也参与其内,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深化了此一术语的涵义。
“封建”作为近现代概念史上的重要案例和历史分期的关键环节,释义纷纭,展现了思想文化领域错综复杂的演绎状况,涉及概念与“所指”的确切性问题,其成败得失与历史学乃至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相关联,故对其考索探究、阐微决疑,既非细事,也非易事。
中国_封建社会_再认识
史 学 月 刊 2008年 第3期封建 译名与中国 封建社会 笔谈编者按 中日译者以中国故有的 封建 概念,对译西语中表述西欧中世纪社会制度的feudalismus一词,后来在中国将秦汉以后至明清时期的历史称为 封建社会 。
此说在中国近代社会及学术界形成主流认识。
然而,中国秦汉以后至明清时期的历史是不是类似西欧中世纪的社会形态,中国的这段历史应该不应该有自己的特殊性表达,长期以来一直是学界有所关注的问题。
冯天瑜教授 封建 考论 一书的出版,再次将这个问题的讨论推向了高潮。
两年来,关于封建译名以及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封建观的讨论,不断见诸报端,并形成了尖锐对立的不同意见。
本刊认为,这场讨论,从 封建 译名引申到学术概念的界定,更进一步深入到中国封建社会的再认识,不仅关系到如何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问题,更关系着我们对中国秦汉以后社会性质的判断,关系重大,意义深远。
所以,本刊决定以笔谈的形式参与这场讨论,并欢迎学界同仁热情赐稿。
中国 封建社会 再认识冯天瑜(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湖北武汉430072)一 封建 的本义与西义汉语旧名 封建 ,本指殷周分封制度,又延及后世各种封爵建藩举措,还用来指涉与分封制相关的朝政、官制、人身关系、土地制度、民族关系、国际关系等。
此为古时不刊之论。
清代 皇朝文献通考 封建考 曾对中国古代 封建 作过总结性的论断: 列爵曰封,分土曰建。
建国之制,不可行于三代以后;而三代之初,亦既不胜其弊。
马端临撰 封建考 ,所以论建国之不可行者,其语极详。
对此,周谷城赞叹说: 这一段话里,真有上下千古之识。
( 中国社会之结构 ,新生命书局1930年版,第90页)古来汉字文化圈诸国如中国、朝鲜、日本、越南等都在本义(封土建国)及引申义(分权)上使用 封建 一词,并展开 封建论 ,未有滥用现象。
自秦廷王绾与李斯的 封建 郡县 孰优孰劣之辩,到唐代柳宗元的 封建论 ,明清之际顾炎武、王夫之的 封建 利弊之议,论者的观点可以尖锐对立,然对 封建 概念的把握却是一致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拨开近百年“封建”概念的迷雾——读冯天瑜《“封建”考论》拨开近百年“封建”概念的迷雾——读冯天瑜《“封建”考论》一在近百年中国社会的语汇中,“封建”一词无疑是其中的关键词之一。
但它在各色人等言语中的流行,却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的事,也是这一时期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之一。
在普通民众语言里,“封建”一词及其相关概念,表达的是“愚昧”、“落后”、“反动”、“腐朽”、“顽固”等意义,对立于“文明”、“进步”、“开化”等现代概念;而作为政治和学术术语,与“封建”概念相关的词汇,如“封建制度”、“封建主义”、“封建专制”、“封建意识”等,除了表达民众流行语的基本意义外,更多地是被作为一种标签,标示一种社会形态,具体说,是指自秦代以至晚清中国两千余年的传统社会。
然而,“封建”是中国传统典籍固有的词汇,它的本意是“封邦建国”、“封土建藩”、“封爵建藩”,秦汉以降至晚清的中国传统文献,基本上沿用这个意义。
近百年中国社会流行的“封建”概念与中国传统的“封建”概念在意义上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不再延续中国古典文献中的“封建”概念,与之保持贯通;而且,这个被赋予新义的“封建”概念被强行对应于表示欧洲中世纪社会特征的Feudalism,掩盖了中西社会结构间存在的巨大差异。
“封建”概念使用上的这种变化始自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
1915年陈独秀在《新青年》第一卷第一号《敬告青年》中说:“举凡残民害理之妖言,率能徵之故训,而不可谓诬,谬种流传,岂自今始?固有之伦理、法律、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
”他认为两千年来所奉行的儒家思想是“封建时代之道德”、“封建时代之礼教,封建时代之生活状态”、“封建时代之政治”,实际上是将秦汉代以后的中国历史视为封建时代。
日本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在中国传统意义上使用“封建”概念;由于日本幕府体制下的“封建制度”与中世纪西欧的Feudali sm“酷似”,日本以“封建制度”或“封建主义”对应Feudalism,较成功地实现了东西方现代学术语汇的对接。
游学日本的陈独秀将日本人作为“前现代”标签的“封建制度”移来,贴在了秦代以至清末的中国社会之上,形成“封建=前近代=落后、反动”的公式。
不过,真正使这种观念广为流传的,是来自苏俄和共产国际理论的影响。
列宁对现实中国“半封建国家”认识,斯大林的封建论,《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五种社会形态的理论,改变了中国传统“封建”概念的本义。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性质论战”和“中国社会史论战”,扩展了“封建社会”的内涵,将“封建主义”视为一种社会形态,包括了小农经济、超经济强制和皇权专制主义等一整套概念。
后来又经过毛泽东的采纳,一直延续到今天。
这种用法改变了传统上一直沿用的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以后不存在“封建”制度的观念。
因此,以“封建社会”指称秦汉以至明清的中国社会,既不符合中国典籍的古意,也难与西欧feudalism对接,也不符合马克思以西方历史归纳出来的“封建主义”概念。
这就是冯天瑜新著《“封建”考论》经过细腻、详尽、严密的考论所得出的结论。
整个论证过程显示出冯氏扎实的考证、论辩功力和沟通中外学术的宽阔视野,令人佩服。
然而,这只是探究近百年“封建”概念名实错节之历程的本相,属于基本的“解构”过程,在此基础上冯氏所尝试的,是对误用“封建主义”本义的秦汉至清的中国社会进行重新命名。
冯氏建议以“宗法地主专制社会”名之,试图从各主要方面(社会组织形态、经济特点、政治制度特征)来概括这个历史阶段,显示了他对历史思考的周密,但这样概括出来的名称所显示的弱点是过于繁复。
每个概括性词语对于它所标示的特定社会阶段的主要特征,都有顾此失彼的不周密性,如当今人们所认同的“资本主义”,就没有明确凸显16-20世纪西方社会运行的“商品-市场经济”、“民主制度”、“自由主义思想”等典型特征。
既然中国古典文献中的“封建”概念凸显的是秦汉以前的商周社会制度的典型特点,而辛亥革命以来的中国社会以“共和”(民主)相标举,那么秦汉至清代的中国社会是否可以名之为“皇权社会”?首先,此称在口语和文字表述上更为简约明快;其次,“皇权社会”这一名称可以显现出这一时期中国社会不同于西欧“封建社会”(feudalsociety)的突出特点;最后,也至关重要的是,无论商周社会的“封建”,还是辛亥革命以后的“共和”,都是政治制度概念,“皇权社会”正是从政治制度层面上清晰地标示出它与前后两个阶段的区别,以及这个较长阶段上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特点。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进入大转变时期,主要目标有三:由封闭半封闭的小农经济转变为商品经济,即经济的市场化;由皇权专制转变为民主制度,即政治的民主化;由传统文化转变为近代文化,即文化的科学化。
在这三个层面中,政治民主化作为经济市场化和文化科学化的枢纽,在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中具有关键意义。
“皇权社会”命名的提出,使人更容易明白近代以来政治制度变革的症结和关键所在,换言之,突出近代以来反皇权专制这个主题,符合近代以来中国“现代性”改造在政治层面的根本要求,较之一个模糊不清的“反封建”命题,更能切中要害,因此这种定名也更具有现实意义。
如此说来,以“皇权社会”命名秦至清的中国社会,是否更为妥切呢?冯氏对于初步拟订的“宗法地主专制社会”表示“不敢自是”,希望“求之高明”、“寄望于来日”,显示出一个史学家谨慎、务实的开放态度。
冯氏异日修订大作时是否可以考虑此间的“愚者一得”?二考证“封建”概念在中国、日本和欧洲典籍中的本义,是《考论》全书立论的前提,探求泛化封建观在中国生成的来龙去脉,则是其主旨所在。
作者指出,“封建”名称在近代中国的使用分为五个阶段,即清末民初、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1915-1922)、大革命前后(1922-1928)、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1929-1933)、1939年以后;泛化封建观发生、确立于最后四个阶段:五四时期出现在陈独秀等个人著作,20世纪20年代中期经共产国际文件的译介被中共所接受,20年代末30年代初由“中国社会性质论战”和“中国社会史论战”获得学术形态的表述,1939年以后经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等著作在共产党内确立其主导地位,1949年以后由于共产党执掌全国政权和毛泽东在共产党内特殊地位的强化而最终占据支配地位。
就其传播进程而言,后两个阶段尤为关键。
对于20年代末30年代初以郭沫若为代表的泛化封建论者改造“封建”概念的过程,冯氏的观察细致而准确,认为其具体的做法是,“先将本来‘依实定名'形成的关键词'封建'的固有概念加以剔除,然后根据所论时段(秦汉至明清)的社会特征概括出若干标准,加以’封建‘一名,充作其内涵,再把这种重新制作的'封建'名号,冠于秦汉至明清这段历史之上。
”冯氏告诉人们:“将'封建'概念泛化的前辈学者,大多饱读诗书,当然明白'封建'的古义是封土建国、封爵建藩;他们又多半熟识西文、西史,对feudalism的含义为封土封臣、采邑庄园,并不生疏。
'封建'泛化,绝非由于论者不通古义、西义,而是另有原由的。
”那么,这种具有明确意向的概念改造何以能够顺利实现?冯氏认为,主要得因于“社会形态”学说在中国史研究的运用,具体地说,是20世纪20-30年代之际,以郭沫若为代表的研究者在风云际会的社会环境中学习并运用唯物史观,“承袭列宁及共产国际的思路,为解决中国历史分期及社会性质问题而构筑理论框架,并在此框架内采用新的术语系统”的结果,是“社会形态”理论作为“科学”被加以推广运用的结果。
这一认识符合历史事实,但深层背景似乎还有必要进一步发掘才能看清。
在20-30年代发生的中国社会史论战中,不管论战各方在具体观点上存在何种分歧,论战者均声称自己的观点符合“科学”。
这种现象乃是时代整体思潮的集中表现。
清末民初以来,国人逐渐认识到,百年以来西方的强盛,主要受益于科学之赐,中国未来倘无科学“为国人所服习,将社会失其中坚,人心无所附丽”,所以“继兹以往,代兴于神州学术之林,而为芸芸众生所托命者”,惟有科学。
五四运动中,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民族先觉者们认定,只有“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因此决心为这两位“先生”在中国的落户而赴汤蹈火,甚至“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 到20年代初科玄论战开始时,科学这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
”在对科学的信仰业已形成气候的社会氛围中,“科学”概念从自然科学扩展到社会科学,如陈独秀认为,“社会科学是拿研究自然科学的方法,用在一切社会人事的学问上,像社会学、伦理学、历史学、法律学、经济学等,凡用自然科学方法来研究、说明的都算是科学”;“马克思就以自然科学的归纳法应用社会科……所以现代的人都称马克思的学说为科学的社会科学。
”甚至连丁文江这样的职业科学家也认为,爱因斯坦谈相对论是科学,詹姆士谈心理学是科学,梁任公讲历史研究法,胡适之讲《红楼梦》,都是科学,将严格意义上的“科学”概念做泛化处理。
科学派在“科玄论战”中的胜利,以及它所营造的“科学”普适性的观念,使“科学”名义下的“社会形态共性论”很容易被普遍接受。
其次,20世纪初叶,中西冲突和社会危机的空前剧烈,帝制的崩溃,尤其是五四运动以来对传统文化的全面攻击,使服务于旧制度的传统儒学道德信仰已经严重动摇乃至崩坏;传统文化道德信仰的失落,使整个民族失去了预测未来前途的凭措,内心的焦虑和担忧更为强烈,急需一种应时的信仰加以抚慰。
在这一点上,以“科学”信仰为基础的具有决定论特点的“社会形态共性论”,恰好适应和满足了国人对民族未来发展趋势预测的愿望和需求,也使得以天下为己任的新式文化人在接受这种理论后有足够的勇气指点民族的未来前途。
1929年郭沫若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自序》中开头便说:“对于未来社会的待望逼迫着我们不能不生出清算过往社会的要求。
……认清楚过往的来程也正好决定我们未来的去向。
只要是一个人体,他的发展,无论是红黄黑白,大抵相同。
由人所组织的社会也正是一样。
中国人有句口头禅,说是’我们的国情不同'。
这种民族的偏见差不多各个民族都有。
然而中国人不是神,也不是猴子,中国人所组成的社会不应有甚么不同。
”他明确表示自己所要做的,就是接受科学方法的指导,沿着科学的研究路径,“把中国实际的社会清算出来,把中国的文化,中国的思想,加以严密的批判,让你们(指郭氏所挑战的”国故家“--引者)看看中国的国情,中国的传统,究竟是否两样!”很显然,“社会形态共性论”是郭沫若得出“中国人所组成的社会不应有甚么不同”断论的“科学”理论依据,也是他清算历史、待望未来的既定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