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管理专题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授课专业: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学时:34 学分:2开课学期:2014~2015学年第2学期适用对象:师生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普通高校师类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

通过对《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师生能够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师生教育技术能力和水平,促进教师专业专业能力的发展,达到《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成功地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即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教学主导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设计者、组织者、促进者和帮助者,真正提高教学质量,能够担负起未来教育改革的重任。

本课程将重点介绍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多媒体素材的采集与处理,信息化教学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应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容,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师生的综合素质。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根据“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要求,转变和更新教育教学概念,课程的结构和容应充分体现现代性、先进性和超前性。

2.以教学活动的优化作为本门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重点培养提高学习者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学评价能力,使教学活动更加科学化、规化和现代化。

3.从教学实际出发,重点突出现代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应用,充分发挥现有教学媒体的效益,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

4.使学生能利用至少一种多媒体创作工具制作课件,了解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

5.能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检索、获取、处理。

三、课程教学容第一章技术支持下的教育(2学时)第二章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3学时)第三章教学媒体理论(2学时)第四章多媒体素材的采集与处理(6学时)第五章教学设计理论(6学时)第六章信息化教学设计(5学时)第七章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应用(5学时)第八章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2学时)第九章教育信息资源的获取与管理(1学时)第十章信息化教学系统及应用(2学时)四、教学重点、难点1.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2.多媒体素材的采集与处理3.教学设计理论4.信息化教学设计5.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应用6.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7.信息化教学系统及应用五、教学时数分配教学时数34学时,其中理论讲授22学时,实验实训12学时。

现代教育管理专题教学大纲(精)

现代教育管理专题教学大纲(精)

现代教育管理专题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特点、目的与任务(一)课程的性质和特点《现代教育管理专题》是教育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公共管理类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管理)(本科)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

它是以现代教育领域中的管理问题为研究对象,以管理学、教育学和其它相关学科为基础,创造性地运用各种可行的研究方法,揭示教育管理规律、提出教育管理理论,用于解决教育管理中的现实问题的一门应用学科。

《现代教育管理专题》突出从应用的层面来诠释教育管理,强调研究对象的最新发展动态、与教育实践的密切关系以及对同一问题的多种解决思路。

因此,本课程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前沿性和探讨性。

所谓“现实性”是指在内容的安排上,主要从现实教育管理问题的分析与讨论入手,由现实问题引出教育管理学的核心概念与基本理论,增强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所谓“前沿性”是指在内容的选择上,重点突出教育管理理论与改革上的新进展,并着重以新的视角审视传统的教育管理概念与理论,展现对教育管理学的新认识;所谓“探讨性”是指对现实性和前沿性问题的呈现不作定论,给学生留出自主思考的空间,鼓励学生对一些观点、思路和分析方法进行讨论,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由于本课程是专题性质,所以大纲本文部分的编写更加突出每章内在的质素,也比较彰显各章之间的相对独立。

考虑到本课程内容更新较快的特点,本课程的教材需三年重新修订一次。

(二)课程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旨在弥合教育行政学与学校管理学之间、外国教育管理理论与中国教育管理实践之间、经济企业管理理论与教育自身管理问题之间、传统教育管理理论与未来教育管理发展之间、以及教育管理理论与教育管理实践之间的脱节,实现教育管理的本土化、科学化、现代化和实用化。

本课程通过阐述现代教育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改革实践,给学生提供必要的管理实践机会,使学生对现代教育管理学的价值有整体的认知,掌握基本的教育管理知识和技能,形成现代的教育管理理念,提高学生发现教育管理问题并运用现代教育管理理论解决问题、促进教育变革与发展的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大纲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大纲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课程概述一、课程简要概述(一)课程名称:《现代教育技术》(二)授课对象:全校师范专业本科生(三)学时与学分:学时:48学时(其中讲授16学时,实践/实验32学时)学分:2学分(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考核方式:考试成绩评定:期末考试(70%)+平时(30%)(出勤+作品+实验报告)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演示法、小组合作法、上机实践法和实验活动等教学方法。

二、课程性质与特点2014年,为了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我国制定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要求教学人员、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从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与态度、教育技术的知识与技能、教育技术的应用与创新以及应用教育技术的社会责任四个维度具备教育技术素质和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作为培养和提高职前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师范专业本科生必修的公共课程。

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师范生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和素养,提升师范生未来的教育教学能力,适应未来信息化教学要求。

该课程既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又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点。

三、地位与作用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强调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

为此,全国各省也专门制订了省级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显著提升各省基础教育的信息化教学水平。

显然,这些任务和目标的落实,都离不开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

我校作为我省培养未来基础教育师资的摇篮和基地,担负起为国家培养合格师资和信息化教学人才的重任。

因此,《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在各师范专业教学计划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满足信息化环境下基础教育师资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

四、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多媒体素材的获取与处理技术;掌握多媒体课件和微课制作工具,并能够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并制作微课;能够熟练的操作多媒体教学设备,掌握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功能与组成,适应信息化教学环境;具备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掌握信息化教学评价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融合多种教学评价方法组织开展教学评价。

教育学-现代教育学原理导论 教学大纲

教育学-现代教育学原理导论 教学大纲

《现代教育学原理导论》课程大纲(Introduction to the Principles of Modern Pedagogy)一、课程目标1.引领学生深化对教育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和前沿问题的学习和理解;.提升学生的理论思辨能力,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意识,培养学生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2.帮助学生建构科学的教育观和方法论。

二、课程内容专题1:教育学的开展历程及其研究的方法论1.思考与讨论的问题(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什么是教育现象与教育规律?(2)如何认识教育学的学科地位、学科属性与学科立场?(3)如何认识教育学的基本问题?(4)如何打破教育学的“板块论”建构教育学的科学理论体系?(5)如何认识总结中国教育学百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及缺乏?(6)如何建构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教育学?2、建议阅读的基本文献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295-440: 579-699o 郑金洲,瞿葆奎:《中国教育学百年》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陈桂生:《中国教育学问题》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17—25;55—69:211—242;265—281 页;孙喜亭:《教育学问题研究概述》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1章,3章。

石佩臣:《教育学基础理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1—32页。

[日]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钟启泉译:《现代教育学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一1部,1章。

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6版,绪论。

侯怀银:《中国教育学开展问题研究——以20世纪上半叶为中心》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50—62: 101—104: 115—132:五章。

凯洛夫:《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版,1一20页。

陈元晖:《中国教育学七十年》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1 (5).孙喜亭:《中国教育学近50年来的开展概述》教育研究,1998(9).陈先达:《历史唯物主义的史学功能——论历史事实•历史现象•历史规律》中国社会1.思考与讨论的问题(1)社会思潮与教育思潮的关系?(2)当代教育思潮的开展与演进过程?(3)当代教育思潮主要观点、代表人物?(4)终身教育思潮讨论。

《教育管理学》教学大纲

《教育管理学》教学大纲

《教育管理学》教学大纲第一编教育管理的理论基础第一章教育管理学的性质和特点学习目的1.掌握教育管理学、广义的教育管理学、狭义的教育管理学的定义。

2.掌握教育管理学的性质和特点。

3.了解现代教育管理学产生的背景和条件。

4.掌握教育管理学的三个层次以及三个层次间的关系5.明确为什么学习教育管理学。

第二章现代教育管理的基本概念学习目的:1.了解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掌握管理具有的两个重要职能。

2.了解管理是观念形态的文化,掌握西方文化下的管理与中国传统文化下的管理的异同。

3.了解管理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掌握为什么说管理是一种理性行为、管理是消除矛盾和冲突的行为,以及管理的关键在于决策。

4.了解不同学者关于教育管理的理念。

5.掌握教育管理的特点。

6.了解不同学者关于教育管理现代化的定义。

7.掌握工业时代的管理和信息时代的管理的区别。

第三章现代教育管理的理论基础及其流派学习目的:1.了解理性化是现代教育管理的基本特点。

2.掌握对教育管理理论发生重大影响的五大管理流派的内容、特点,以及它们对现代教育理论的影响。

3.了解对教育观理论有重大影响的管理学家。

第四章面向21世纪的教育管理学习目的:1.掌握人们对未来教育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提出的4个观点。

2.掌握20世纪给人类的3个重大问题,以及21世纪教育如何解决这些问题3.掌握现代化的内涵和性质以及现代人的特征。

4.了解社会转型时期教育工作遇到的矛盾和困惑。

5.掌握我国教育改革的历史经验第五章教育管理行为与教育价值观的选择学习目的:1.掌握教育规律、教育理论的概念和特点,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2.掌握价值、价值观、教育的价值、教育价值观的概念,以及价值与价值观,教育价值与教育行为之间的关系。

3.掌握三种教育价值观的内涵以及它们的行为特点。

第二编教育行政第六章教育行政体制学习目的:1.掌握教育行政体制的概念和类型,以及教育行政体制各类型的定义和利弊。

2.掌握我国现行的教育行政体制的特点,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经验和教训。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大纲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大纲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中文名称:现代教育技术英文名称: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课程编码:14105D课程类别:必修课总学时:64学时总学分:4学分适用专业: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先修课程: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基础开课系部:教育与心理科学系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现代教育技术》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课。

这门课程主要培养小学教师面向21世纪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力求通俗易懂,突出使用性和实效性,针对性和简明性。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必然会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能够解决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

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是未来的小学教师,必须接受教育技术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才能够担负起未来教育的重任。

通过《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1.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含义2.了解教学媒体的基本特征,并掌握其使用方法。

3.初步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的基本内容。

4.具备一定的教育技术实践能力,能够结合专业特点设计、制作教学软件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5.理解现代教育技术对优化教育教学工作,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第一章教育技术概述(2学时)教学内容:1、教育技术的概念2、教育技术的发展简史3、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信息化4、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重点掌握教育技术概念及内涵,了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理解现代教育与教育信息化。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教育技术的概念及内涵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信息化难点:教育技术的概念及内涵第二章教学媒体(4学时)教学内容:1、教学媒体概述(1)教学媒体及其特性(2)教学媒体的分类(3)教学媒体选择的依据2、信息化教学环境(1)校园网(2)多媒体教室(3)计算机网络教室(4)微格教室(5)电子白板基本要求:了解教学媒体的特性及其分类,掌握教学媒体选择的依据,熟悉信息化教学环境。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教学媒体的选择信息化教学环境难点:教学媒体的选择第三章教学资源(8学时含上机实验)教学内容:1、教学资源概述(1)概念(2)分类2、多媒体技术与多媒体素材(1)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点(2)多媒体素材的类型(3)选择多媒体素材的原则3、多媒体素材的收集与处理(1)文本素材(2)图像素材(3)音频素材(4)视频素材(5)动画素材基本要求:理解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点、类型及选择素材的原则,能熟练掌握相关媒体素材的制作方法。

管理学教学大纲最新

管理学教学大纲最新

管理学教学大纲最新一、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最新的管理学教学大纲,帮助教师和学生全面了解管理学课程的内容和目标。

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组织和管理的学科,它涉及到许多重要的概念和理论,以及实践中的技能和能力。

通过本课程,学生将学习如何有效地管理组织和团队,以达到目标并提高绩效。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在管理和组织领域的核心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理解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掌握比较和应用不同的管理理论和模型。

3.发展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

4.培养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合作技能。

5.培养创新和领导能力。

三、课程内容本课程将涵盖以下内容:3.1 管理学基础•管理学的定义和历史发展•管理思维和管理过程•组织结构和设计•组织文化和价值观3.2 组织行为学•个体行为与团队动力•领导与管理•决策与问题解决•激励和奖励系统3.3 运营管理•供应链管理和物流•生产与操作管理•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3.4 战略管理•环境分析和战略规划•战略实施和控制•创新和竞争优势3.5 项目管理•项目定义和计划•项目执行和控制•项目评估和四、教学方法为实现课程目标,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教师将基本概念和理论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应用管理学原理解决问题,提升实践能力。

4.团队项目:组织学生进行团队项目,培养沟通和合作能力,实践管理学的知识和技能。

五、考核方式为评估学生对管理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考核方式:1.课堂参与:学生需要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展示对管理学概念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2.个人作业:学生需要完成个人作业,展示对管理学理论和模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团队项目:学生需要组成团队完成项目,展示团队合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期末考试:学生需要参加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大纲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大纲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基础,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理论、方法及其应用,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能力,提升教师的教育技术素养。

二、课程目标1、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理论和方法,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掌握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具备在信息化环境下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教育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提高其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三、课程内容1、现代教育技术概述:包括教育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基本理论和应用领域等。

2、教育技术的基本技能:包括计算机操作、网络应用、多媒体制作、信息化教学平台的使用等。

3、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施:包括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的选择与开发、信息化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管理等。

4、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包括在线教育、移动学习、混合学习、人工智能辅助教学等新兴技术的应用和案例分析。

5、教育技术的实践项目:学生分组进行实践项目,包括教学资源的开发、信息化教学设计和实施等,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课程评价本课程的评价主要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实践项目和期末考试等方面。

其中,实践项目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应用能力。

五、课程资源本课程需要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包括多媒体教学资源(如PPT、视频等)、在线课程平台、实验实训室等,以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实践操作。

还应提供一些教育技术领域的经典著作和优秀论文,以供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

现代礼仪教学大纲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礼仪已成为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重要工具。

良好的礼仪不仅体现了个人的素质和教养,也是促进社会和谐、职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因此,本教学大纲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现代礼仪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和职业需求。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大纲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大纲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一、《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说明(一)课程代码:13140007(二)课程英文名称:Modern Education Technique(三)开课对象:文传学院本专科二、教学目标与任务《现代教育技术》是师范类各专业必须开设的公共课。

通过对《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一定的教育技术能力和素质,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成功地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即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教学主导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设计者、组织者、促进者和帮助者,真正提高教学质量,能够担负起未来教育改革的重任。

三、学时数、学分数及学时数具体分配学时数54学时学分:四、学时分配参考总学时:36五、基本要求l.对现代教育技术形成正确的认识,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认识各种教学媒体的基本特点与作用,掌握教学设备的使用方法及简单维护能力3.具备一定的教育技术实践能力,能够结合专业特点设计、制作教学软件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教学形式:多媒体部分内容的教学在配有投影机的教室进行教学,采用讲授、实验、自学、交流、看相关动画制作光盘资料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六、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本课程是考试课;严格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达到学籍管理规定的旷课量取消考试资格。

综合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包括到课率和平时作业)占总成绩的40%,期末成绩占60%。

七、教学内容1.教育技术概述(2学时)1)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2)教育技术的产生与发展3)教育技术与教师专业素质2.学与教的理论(4学时)1)行为主义理论2)认知主义理论3)建构主义理论3.视听与传播理论(4学时)1)视听教育理论2)传播理论4.视听媒体辅助教学(4学时)1)教育传播媒体2)视听教学媒体3)视听教学媒体的应用5.计算机辅助教学(6学时)1)概述2)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3)多媒体课件的开发4)*概念图及其应用5)新技术的教育应用6.Internet教育资源利用(4学时)1)Internet教育资源2)网络信息检索3)网上交流与文件下载4)基于Internet的资源型学习7.现代远程教育(2学时)1)远程教育概述2)网络课程与学习环境3)*现代远程教育与中小学教育8.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4学时)1)校园网络2)多媒体教室3)网络机房4)微格教室9.教学设计(4学时)1)教学设计概述2)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3)教学设计方案实例10.教学评价(2学时)1)教学评价概述2)教学评价技术3)教学评价实践4)教育技术在评价中的应用合计:36学时八、教材与教参1.教材《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张剑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版),2006.12 2.教学参考书1)《现代教育技术》江苏省电化教育馆编著.苏州大学出版社,1998.62)《现代教育技术》祝智庭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93)《现代教育技术基础》(第二版)李王知非、贾宗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4)《现代教育技术实用教程》李玉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5)《教育技术学概论——基本理论的探讨》李康著。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大纲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大纲
第3节信息化促进的教育变革_国内案例
第4节信息技术支撑的教育变革
第5节智慧教育(一)
第6节智慧教育(二)
祝智庭
第四章信息化教学设计
第1节什么是教学设计?
第2节何谓信息化教学设计?
第3节信息化教学设计有何特点
第4节如何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
顾小清
第五章信息化教学评价
第1节21世纪的教学评价
第2节诊断学情的评价
第3节监测进步的评价
第4节展示理解的评价
第5节技术学习
第6节拓展资源
闫寒冰
第六章教育技术管理
第1节教育技术管理综述
第2节教育技术项目管理_项目启动
第3节教育技术项目管理_项目规划
第4节网络课程的开发管理
第5节远程培训的质量管理
闫寒冰
第七章信息化教育环境
第1节理解信息化教学环境
第2节体验信息化教பைடு நூலகம்环境

主要内容
主讲教师
第一章教育技术概述
第1节教育技术名称演变
第2节面向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
第3节走进信息化教育
祝智庭
第二章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
第1节理论基础综述
第2节行为主义
第3节认知主义
第4节建构主义
第5节人本主义
第6节教育传播理论
祝智庭
第三章信息化与教育变革
第1节本章导言
第2节信息化促进的教育变革_国外案例
第3节基于Moodle的在线学习环境实操演练
顾小清
第八章信息化教育新发展
第1节微课程及教学应用
第2节电子书包及教学应用
第3节MOOCs与个性化学习
第4节虚拟实验与未来教学
刘名卓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大纲.docx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大纲.docx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大纲“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管理专业(专科升本科)的必修课,4学分。

遵照上级指示,教育管理专业(专科升木科)的必修课“现代教育技术”暂时借用小学教育专业(专科)的必修课“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之教学内容,所以,“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要求暂时参照该课程教学大纲的卜•册内容及其教学要求。

附:《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教学大纲(删除上册内容)第一部分课程性质、目的要求和考核一、课程性质课程大纲依据国家教育部制定的指导文件《小学教师进修高等师范专科小学教育专业教学计划》制定。

本课程是高等师范专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

其先修课程为心理学和教育学类课程。

二、课程目的、要求目的捉高综合素质,使教师掌握运用信息技术、教育技术的基本能力,适应教育发展、课程改革和教学人才的需求。

要求1.通过本课程的开设,提高对学习信息技术(以计算机为主体)、教育技术意义的认识,树立起信息、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文化的意识,增强现代教育观念和改革观念。

2.了解信息、信息科学、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的基木内容,了解教育信息处理的方式、方法。

3.常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具有使用计算机进行文木、图表和演示文稿的制作能力,具有使用计算机上网和制作简单网页的能力。

4.了解教育传播理论、教学媒体理论和教学媒体的选择方法,能正确地选择教学媒体和在教学中有效地使用教学媒体,初步具备把计算机应用到教育实践屮去的能力。

5.初步了解教学设计的基木理论和方法。

6.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要求学生高度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认真学习、理解课程的理论、方法,认真做好相关的实验,并自觉地把信息技术、教育技术应用到教育实践中去,重点培养提高学习者的教学综合能力,媒体应用能力和评价管理能力,使教学活动更加科淫化、规范化和现代化。

7.保持课程内容的科学性、规范性和适当超前意识的先进性,并根据学生在职的特点,以“必须、够用”为原则。

知识范围选择适当,突出应用性和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课程编号:适用专业:师范类各专科专业总学时数:64学分:3一、本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为师范类专业课程,面向全校师范类专业学生开设的必修课。

这门课程主要培养学生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力争通俗易懂,突出实用性和实效性,针对性和简明性。

学习这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需要一定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基础,同时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

因此,应与计划中其它相关课程相互配合,特别是应以心理学、教育学、计算机文化基础等课程作为先导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该达到以下教学LI标:(1)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认识到教育技术学是一个综合性的应用学科,其理论涉及学习理论、视听教育理论、教育传播理论、系统科学理论等。

了解教育技术的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2)掌握常见教学媒体设备特性及应用,掌握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系统的特性和应用,了解交互媒体,微格教学实验室的特性及应用。

(3)初步学会投影、录像、电视和VCD等设备的操作。

(4)掌握计算机辅助教学基本理论,能利用Authorware软件独立开发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并能积极运用于教学实践。

(5)了解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方法。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部分第一章教育技术概述1、教学内容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教育技术的发展与趋势2、重点、难点重点:教育技术的概念及含义难点:教育技术的概念及含义3、教学基本要求(1)理解并基本掌握AECT1994年教育技术定义(2)掌握教育技术与教育技术学、教学技术、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等概念(3)了解世界及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及趋势。

第二章学与教的理论1、教学内容行为主义理论,认知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2、重点、难点重点:三种学习理论的基本思想难点:三种学习理论的区别与联系3、教学基本要求(1)基本掌握三种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2)了解其间的区别与联系(3)了解各种学习理论对教育技术的指导及促进作用第三章视听与传播理论1、教学内容视听教育理论,传播理论2、重点、难点重点:视听教育理论和传播理论的理论要点难点:教育传播的基本原理3、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人的视觉及听觉感知规律(2)掌握“经验之塔”的理论要点(3)理解教育传播的概念、特征、过程及模式,熟悉教育传播的方式及规律。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大纲(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ourse teaching program)总学时数:32其中:实验学时 10课外学时学分: 2适用专业: 师范专业(本科)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师范院校师范专业公共必修课,旨在培养师范生的现代教育技术素质,增強其职业技能,为培养和造就大批合格的能适应未來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奠定良好的职业基础。

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系统地阐述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教学媒体的类型、功能特点和常见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探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资源的获取、加工与整合的方法,探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原理、模式与方法。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一)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初步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

(二)了解常用的现代教学媒体,学会正确选择和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初步掌握教学资源的获取、加工与整合的方法。

(三)正确理解教学设计的基本含义,掌握教学设计的原理、模式与方法。

(四)了解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原理、模式与方法。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第一章教育技术概述一、概念解读(一)什么是教育技术?(二)教育技术与相关理论(三)教学中的信息技术二、任务与活动(一)我对教育技术的认识(二)教育技术与相关理论的理解第二章教学资源与教学环境一、教学媒体(一)教学媒体概念(二)教学媒体分类(三)教学媒体的功能特性(一)教学资源的概念(二)教学资源的分类(三)教学资源的开发1、教学资源的检索与获取2、教学资源的加工与处理3、教育信息资源的集成与整合三、常见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一)多媒体教室(二)多媒体网络教室(三)其他常见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四、实验活动:视听媒体与信息化教学环境应用实验五、实验活动:教学网站制作第三章教学设计一、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一)案例导入(二)核心概念(三)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四)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方法和步骤(五)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类型二、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一)案例导入(二)核心概念(三)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四)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方法与步骤(五)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类型三、设计与编制教案(一)规划教案基本内容(二)改写教案模板(三)编写教案四、教案设计成果的评价(一)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指标(二)教学设计成果的形成性评价五、实验活动:教学方案设计第四章教学实施与评价(一)教学实施的基本流程、环境条件及其特点(二)教学实施计划的设计二、教学评价(一)基本概念(二)教学评价的类型(三)教学评价技术1、课堂观察2、调查3、测验4、档案袋评价四、课程各教学环节要求(一)教与学模式建立《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以任务驱动为主线,采用多媒体演播教学或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小组实验、问题探究、资源检索、在线讨论等多种教与学模式。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学大纲(精)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学大纲(精)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学大纲实验课程名称 :现代教育技术(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实验室名称: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室课程学时数:36开设实验项目数:8考核方式:考查实验成绩评分办法:实验报告占 70%,平时成绩占 30%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现代教育技术》是师范类各专业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师范生的信息化教学技能。

信息化教学技能是每个教师必备的教学技能。

信息化的教学技能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还要具有教育技术的实践能力。

同时,在高等教育全面实施“质量工程”的今天,强化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已成为人才培养的主旋律,本课程大纲是在此背景下编写的。

为了切实加强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实验教学, 突出学生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本实验课程根据教育技术实验的性质将实验划分为基础型、综合型和设计型三大类型。

其中基础型的实验主要属于验证性的实验,学习者主要是根据教师讲解并结合自己的实践,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必备的软、硬件知识和基本的操作技能;综合型的实验则强调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或一个学科中的多种知识,同时,通过小组协作的方式来完成任务,强调“协作学习”的精神;设计型实验,则强调实验结果的开放性,学生通过自拟主题,完成自己的实验设计并进行运用,达到“创新精神”培养的目标。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1、掌握图形媒体的特点与教学应用方法,能利用数字照相机或扫描仪等图形设备进行数字图形的搜集与制作,能利用电脑图形处理软件 (Photoshop对图形素材进行简单加工处理(对于特殊专业如美术专业,应根据需要适当加深学习该部分内容 ;2、掌握声音媒体技术的特点与教学应用方法,能利用数字录音设备及软件(录音机或 Sound Forge进行声音素材的制作与编辑(对于特殊专业如音乐专业,应根据需要适当加深学习该部分内容 ;3、掌握图像媒体的特点与教学应用方法,能利用图像媒体设备录制和播放教学节目, 对于基础好的学生或特殊专业如影视专业, 要求能利用视频处理软件 (如MovieMaker 对图像素材进行加工处理;4、掌握多媒体的特点及教学应用方法,能利用多媒体编辑软件 (Powerpoint进行演示文稿的制作,并能使用教室中的多媒体投影系统进行演示操作;5、了解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开发的过程与方法 , 能利用多媒体集成工具如 Powerpoint\Flash\Authorware 进行简单的交互式课件的设计与开发,对于特殊专业或基础好的学生,该部分内容可适当加深;6、掌握基于互联网的数字化资源检索的方法与技巧。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通过对课程的学习,学生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实践范畴及其发展,了解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发展与变化,理解现代教育技术对于教学的重要作用。

2.通过对课程的学习,学生熟悉信息化教学环境,了解多媒体教室、交互式教室和智慧教室等多种教学环境的类型与功能,能够掌握不同媒体设备、教学环境的使用技能。

3.通过对课程的学习,学生学会信息化教学设计,了解信息化教学模式,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编写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创造性地
利用技术开展教学活动。

4.通过对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信息化教学素材获取、制作、加工与利用的方法,能够利用其有效地支持教学活动。

5.通过对课程的学习,学生具备信息化教学课件和微课设计与制作的知识与技能,能够在教学实践中合理地设计、制作与应用。

6.通过对课程的学习,学生理解信息化评价的方法、工具和意义,能够利用技术工具进行学习效果评价的活动。

7.通过对课程的学习,学生具备利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学研究的意识与能力,掌握信息时代教学研究所需的技术手段和方法,能够初步结合学科教学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
注:H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高支撑,M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中支撑,L
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低支撑。

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
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
五、课程建议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建议教材
现代教育技术
2.主要参考资料
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大纲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大纲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大纲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科学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先进教育思想与先进技术手段的结合。

它旨在培养学生在信息化教育环境下的创新思维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本课程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共计36个学时。

二、课程目标1、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和概念,了解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中的作用和意义。

2、熟悉现代教育技术的常用技术和工具,包括计算机、网络、多媒体、人工智能等。

3、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网络教学、远程教育等方面的应用方法和技巧。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在信息化教育环境下的问题解决能力。

三、课程内容1、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包括教育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和教育信息化趋势等。

2、现代教育技术的常用技术和工具,包括计算机、网络、多媒体、人工智能等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3、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包括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远程教育等。

4、现代教育技术的实践操作,包括多媒体课件制作、网络课程设计、教育软件开发等。

四、课程实施1、理论部分:采用讲授、演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2、实践部分:采用分组实践、个案研究、项目设计等多种实践方式,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3、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课件、视频、网络课程等,加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和理解。

五、课程评估1、理论部分:采用作业、课堂提问、考试等方式进行评估。

2、实践部分:采用作品评价、口头报告、实践报告等方式进行评估。

3、总评:结合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的成绩,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六、课程特色1、本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同时,提高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本课程紧跟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让学生了解最新的教育技术和应用。

3、本课程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采用多种实践方式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教育管理专题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特点、目的与任务(一)课程的性质和特点《现代教育管理专题》是教育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公共管理类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管理)(本科)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

它是以现代教育领域中的管理问题为研究对象,以管理学、教育学和其它相关学科为基础,创造性地运用各种可行的研究方法,揭示教育管理规律、提出教育管理理论,用于解决教育管理中的现实问题的一门应用学科。

《现代教育管理专题》突出从应用的层面来诠释教育管理,强调研究对象的最新发展动态、与教育实践的密切关系以及对同一问题的多种解决思路。

因此,本课程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前沿性和探讨性。

所谓“现实性”是指在内容的安排上,主要从现实教育管理问题的分析与讨论入手,由现实问题引出教育管理学的核心概念与基本理论,增强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所谓“前沿性”是指在内容的选择上,重点突出教育管理理论与改革上的新进展,并着重以新的视角审视传统的教育管理概念与理论,展现对教育管理学的新认识;所谓“探讨性”是指对现实性和前沿性问题的呈现不作定论,给学生留出自主思考的空间,鼓励学生对一些观点、思路和分析方法进行讨论,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由于本课程是专题性质,所以大纲本文部分的编写更加突出每章内在的质素,也比较彰显各章之间的相对独立。

考虑到本课程内容更新较快的特点,本课程的教材需三年重新修订一次。

(二)课程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旨在弥合教育行政学与学校管理学之间、外国教育管理理论与中国教育管理实践之间、经济企业管理理论与教育自身管理问题之间、传统教育管理理论与未来教育管理发展之间、以及教育管理理论与教育管理实践之间的脱节,实现教育管理的本土化、科学化、现代化和实用化。

本课程通过阐述现代教育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改革实践,给学生提供必要的管理实践机会,使学生对现代教育管理学的价值有整体的认知,掌握基本的教育管理知识和技能,形成现代的教育管理理念,提高学生发现教育管理问题并运用现代教育管理理论解决问题、促进教育变革与发展的能力。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与分工从课程的设置来看,《现代教育管理专题》是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管理)(本科)教学计划规定开设的最后一门必修课。

前期开设的许多课程都与本课程有密切联系,公共管理学、管理思想史、组织行为学、教育评价学、教育法学等课程,有各自独立完善的体系、丰富的内容,是从不同侧面来阐述管理问题的,涉及的是管理的具普遍意义的问题,为本课程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提供了一定的方法指导。

从课程内容来看,以上课程大多为“公共管理”和“一般管理”等内容,对具体的教育管理问题涉及不多,也为避免与专科阶段所学内容重复,本课程将重点以实践问题为中心,以各门相关学科的理论为指导,采用综合性、探讨性的方式,给学生更多的参与机会和条件。

从课程目标来看,前期课程侧重特定领域和一般范畴的理论知识的掌握,系统性强。

而本课程主要侧重对现在教育管理过程中问题的认识、现代教育管理观的形成、教育管理实践能力的培养,应用性强。

三、本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为了提高学生的教育管理素养,学会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与理论,发现、分析与解决实际面临的教育管理问题,拟定如下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较大,认知目标分为两个层次:下限认知目标是对本学科呈现的现代教育管理专题有比较准确的认识,形成初步的对现代教育管理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上限认知目标是能深刻理解现代教育管理的前沿问题,能运用相关的知识、理论和方法分析、评论和解决现代教育管理问题。

2.情意目标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实行民主、对话与研讨式教学;要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实行“案例教学”与“行动学习”,使学生对本学科产生兴趣,并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去观察、分析和探讨现实中的教育管理问题,形成学生的专业志趣与工作能力。

3.行为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案例讨论”和“行为训练”环节,鼓励学生把自己所亲身经历的教育管理难题提出来,供大家讨论,并把讨论的方案付诸实践,进行“行动学习”;同时让学生寻找机会积极参与教育管理活动,把自己所学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并经过实践反思所学的理论知识。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属于认知和实践应用领域,其中,情意目标贯穿始终。

它们在学习活动中是不可分割的,本大纲将其融合起来,具体体现在教师帮助学生达到的了解、理解和运用三层次的学习目标中。

第二部分多媒体教材一体化的初步方案一、课时、学分《现代教育管理专题》课内学时为72学时,学分为4学分。

二、多种媒体教材形式1.文字教材;2.录像教材;3. 网上辅导文本;4. 网络课程。

三、课程实施(一)课程实施方案由试点电大根据本大纲和中央电大课程实施方案设计制定(二)教学媒体的使用1.文字教材是教师教学、辅导和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每章包括学习目标、教学建议、正文、小结、思考与练习题、参考文献几部分,共计36万字;2.录像教材是就课程主要内容进行专题讲解并穿插典型案例的讨论分析,18学时;3. 网上辅导文本是根据电大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在线学习的方式提供的针对文字教材的学习要点、重点、难点内容以及答疑情况等的助学文本。

4. 网络课程:是以课程为单位组织的网上教学,包括按一定教学目标组织的教学资源和按一定的教学策略组织的教学活动。

本课程计划在条件成熟的前提下,建设符合学生需要的网络课程,具体的教学资源设置以及教学活动的安排在网络课程教学设计方案中体现。

以上几种教学媒体需在大纲指导下进行整体设计。

其中以文字教材为主,其他教学媒体为辅,内容选择相辅相成。

教师和学生可根据教与学的条件,以文字教材为根本有机地选择其他辅助教学媒体。

(三)教学实施建议建议采用集中知识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行为练习与行为作业等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并在学完每章节之后及时地进行学生学习的满意度调查。

(四)学习考核(包括形成性考核、总结性考核)1.形成性考核由学生独立认真完成的平时作业和小组研讨(包括行为练习与行为作业)等协同活动构成的考核;2.总结性考核根据课程的性质、特点、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命题,期末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全面的检查与考核。

第三部分大纲本文第一章现代教育管理的理论审视学习目标:了解现代教育管理观念的变迁;理解当代教育管理的背景、面临的挑战和需要研究的课题,掌握研究型教育管理模式的内涵与实施策略;学会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传统教育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并能运用研究型的教育管理方法解决日常教育生活中的管理问题,促进教育不断改进和发展。

学习重点:1.现代教育管理的含义;2.当代教育管理面临的挑战;3. 研究型教育管理模式的实践方式。

学习难点:1.现代教育管理的内涵变迁;2.研究型教育管理模式的实践方式。

第一节现代教育管理的动态内涵一、现代教育管理思想的两个源流二、现代教育管理的内涵变迁第二节当代教育管理的背景与挑战一、当代教育管理的背景二、当代教育管理面临的挑战三、当代中国教育管理研究的几个课题第三节研究型教育管理模式探索一、传统教育管理模式评析二、研究型教育管理模式初探第二章现代教育管理体制变革学习目标: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管理体制变革的基本趋势及其背后的理论依据;深刻理解和认识校本管理体制改革所体现出的核心价值理念,以及中国探索现代学校制度、实行校长职级制的价值追求;学会运用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和教育学等多学科视野审视、比较和分析中国多元化办学体制的实践探索。

学习重点:1.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与政府职能转换,政府在义务教育发展中责任;2.多元化办学体制改革;3.校本管理的基本理念;4.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5.校长职级制。

学习难点:1.多元化办学体制改革;2.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

第一节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管理体制变革一、教育管理分权化――政治学视域的审视二、教育管理市场化――经济学视域的审视三、学校管理自治化――社会学视域的审视第二节多元化的办学体制改革一、多元化办学体制的含义及理论前提二、介于公办与民办之间的多元化办学体制改革三、民办教育内部的多元化办学体制改革第三节校本管理体制探索一、校本管理的理念与实践二、现代学校制度的建构三、校长职级制探索第三章学校组织的生存、发展与变革学习目标:了解教育组织理论和学校观的变迁;理解学校生存与发展、稳定与变革的关系,学校文化冲突与组织变革的关系,学习型组织与组织学习的相关知识,掌握学校发展战略规划的方法,提升学校效能、重建学校文化和建构学习型学校的策略;运用所学理论对学校进行组织文化分析并能提出改进策略。

学习重点:1.教育组织理论与学校观;2.学校发展的战略规划与效能的提升;3.学校文化重建;4.提升学校效能;5.学习型组织理论、学习型学校的建构策略。

学习难点:1.学校发展的战略规划;2.提升学校效能;3.学校组织文化分析;4.组织学习与学习型组织。

第一节教育组织理论与学校观一、学校是工厂:古典组织理论指导下的学校观二、学校是家庭:人本组织理论指导下的学校观三、学校是联盟集合体:社会系统理论指导下的学校观四、学校是松散结合系统:权变组织理论指导下的学校观第二节学校组织的可持续发展一、学校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困惑二、学校组织“稳定与变革”的平衡三、学校发展的战略规划四、学校效能的提升第三节重建学校组织文化一、正确认识学校组织文化的功能二、学校组织文化分析三、教育组织的变革与学校文化的重建第四节学习型组织与现代学校建构一、组织学习与学习型组织二、组织学习的障碍三、学习型学校的建构策略第四章教育政策分析的若干问题探讨学习目标:了解教育政策的内涵与本质;理解教育政策分析的内涵与意义,教育政策分析的框架,以及教育政策分析者的伦理规范要求;能够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对具体的教育政策展开分析,并通过两个教育政策个案的分析掌握教育政策分析的初步思路。

学习重点:1.教育政策的内涵和本质;2.教育政策分析的四个范畴、教育政策分析方法;3.民办学校收费政策分析;4.农科教结合政策分析。

学习难点:1.教育政策的内涵和本质;2.教育政策分析的四个范畴、教育政策分析方法。

第一节教育政策的内涵和本质一、为什么需要教育政策?二、教育政策的概念三、教育政策的本质第二节教育政策分析的若干理论问题一、什么是教育政策分析?二、教育政策分析的意义三、教育政策分析的类型四、教育政策分析的结构框架五、教育政策分析的四个范畴六、教育政策分析方法七、教育政策分析者的伦理要求第三节民办学校收费政策分析一、民办学校收费的相关政策规定二、民办学校收费政策实践分析三、完善民办学校收费政策的几点建议第四节农科教结合政策分析一、农科教结合的现实意义二、实施农科教结合政策的难点三、继续深化农科教结合的几点政策建议第五章教师和校长的专业发展学习目标:了解目前教师管理和校长任用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理解教师和校长的专业成长规律及培训的主要模式,校本培训和校长专业化的内涵,教师和校长的开发项目以及导师制等有关问题;能够将彼德原理、优势理论与帕雷托定律运用于学校管理当中,能够联系实际设计教师和校长的职业生涯计划及开发项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