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2014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2014 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教育创新为动力,以省减负精神为宗旨。
为打造优质均衡和谐教育而努力。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新时期新阶段对基础教育工作的新要求,突出重点,提高效率,狠抓落实,大力推进以课程改革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促进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孩子经过了一年的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学习习惯等相对来说已有了较大的转变;完成作业情况也较好,大部分同学作业清楚,态度端正,对数学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
不过还有一小部分同学由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其自身的种种原因,尚不能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学起数学来感觉还是有点累三班级分析:我们班有学生人,其中男生有人,女生有人。
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又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对于学生在各方面不是很了解,但是我觉得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还是很高涨的。
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教材分析:(一)长度单位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过比长短,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学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长短的基础上,来学会一些计量长度知识的。
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建立长度的观念,了解厘米和米的实际长度和它们之间的进率。
难点是让学生认识线段,了解线段的特征。
关键是在教学中注意呈现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
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再让学生亲自看一看,比一比, 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中,了解厘米米的实际长度。
并初步认识线段学习量画线段的方法。
(二)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重点是使学生理解地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014二年级上学期数学计划
了解
24时计时法
时、分的认识
2课时
掌握
了解
了解
时、分的读法
2课时
掌握
了解
了解
时、分的写法
2课时
掌握
了解
了解
综合运用
1课时
掌握
了解
了解
生活中的数学
年、月、日
今天、明天、后天的日期
日常
掌握
掌握
了解
一周的天数及天气
日常
掌握
掌握
了解
认识人民币
元与元、角之间的兑换
日常
掌握
了解
了解
认读商品价格
日常
掌握
了解
了解
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简单的表内乘法,学习和理解常用的货币和时间等数量单位的知识并会应用,结合数学教学,矫正和补偿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缺陷,挖掘学生的潜能,形成数学能力,为其自理生活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教材在上海辅读教材《实用数学》第十五册的基础上加以延伸,继续巩固旧知识,拓展训练新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为每周4课时,18周完成教学内容。
C类
复习
复习上学期所学内容。
4课时
掌握
了解
了解
表内乘法
1-3的乘法
4课时
掌握
读、写
了解
4-5的乘法
4课时
掌握
读、写
了解
6-9的乘法
8课时
掌握
读、写
了解
0的乘法
1课时
掌握
读、写
了解
用计算器计算
1课时
掌握
读、写
了解
元、角的计算
简单的加法计算
3课时
掌握
2013至2014年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一、对学生情况分析二(1)班有28个学生,二(2)班有27个学生。
共有学生55人。
小朋友们经过了一年的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学习习惯等相对来说已有了较大的转变;完成作业情况也较好,大部分同学作业清楚,态度端正,对数学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
不过还有一小部分同学由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其自身的种种原因,尚不能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学起数学来还是有点吃力。
二、教材分析努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一)、数与代数1、能正确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能根据算式的特点正确选择口算和笔算。
2、经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的认识过程,初步认识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经历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并能熟记口诀,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
3、经历把一些物体进行平均分的活动过程,初步认识除法的含义,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能利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表内除法。
4、结合现实情境,进一步理解数量之间的相差关系,能运用不同的方法把两个不相等的数量调整为相等的数量,能正确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几或者少几的数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5、能联系乘、除法的含义,理解简单乘、除法实际问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能解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以及有关平均分谷简单实际问题。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一共安排了9个单元,其中“数与代数”领域有7个单元,主要内容包括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乘、除法的初步认识,倍的初步认识,乘法口诀和用乘法口诀求商;“图形与几何”领域有两个单元,分别安排的是图形的变化、测量。
除此之外,本册教材安排了“班级旧物市场”和“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两个实践活动和一个“数学好玩”。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共有学生202人。
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学生已经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会掌握100以内的数的构成与用竖式计算,并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通过开学这段时间的观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合作互助的意识都有了明显的增强,但学生在做比较灵活的题时不太爱动脑筋,本学期需要在这方面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因此,在这一学期要加强对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还要关注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一)数与代数1、会用竖式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并运用10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购物情境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学会付钱、找钱,感受付钱策略的多样性,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会比较熟练地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口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体会除法与减法、乘法的联系,熟练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除法的口算。
并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一些简单是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1、结合动手操作活动初步感知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发展空间观念。
2、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厘米和米,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并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发展观察和操作的能力。
(三)综合与实践本册教材安排了“班级旧物市场”和“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两个实践活动。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教学工作计划2013-2014 学年度第一学期学科:数学班级:二年级任课教师:石敏程凌娇教研组长(签字):教导处(签章):基本情况分析学生情况分析(将所教本学科班级逐一分析)1、定性描述(学生对所学学科的动机、兴趣、学习习惯养成情况,班级情况,任课教师对班级的基本情况的评价)二年级共有两个教学班分别有32、31人,共68人。
经过一个学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方法,好的学习习惯也基本养成,但是仍需进一步的强化训练。
另外,班内的学习气氛尚不够浓厚,也需要进一步的引导。
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常抓不懈,应该采取各种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定量描述(上学期考试和考查成绩的各种数据分析,从数据分析中发现的问题。
同时,还要说明教学中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教学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或问题等)本年级共有学生63人。
上学期期末测查中,优秀为52人,优秀率82.5%,及格61人及格率为98.4%。
经过一学年的数学学习,学生对学习数学有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多数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了学习数学的能力。
上课时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去,能自觉地完成课内作业,这是教学中的有利因素。
学生年龄小,学习的自觉性稍差,是教学中的可能遇到的困难。
教情分析(教师本人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分析,学历,任教年限,教学本学科的优势,还有哪些不足)教学本年级的老师共有两位分别为石敏和程凌娇老师。
石敏,34岁,大专学历,任教数学学科14年,任教本年级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
在教学中乐观豁达,有进取意识,勤于学习勤思考,努力适应教育发展的需求。
能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拓展学科视野,提升专业水平。
程凌娇,26岁,大学学历,去年参加工作。
教学中肯干、肯钻,积极参加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紧紧地抓住教学研讨等各种机会,锻炼自己。
两位老师教学本年级数学的不足,都是初次教二年级,因此需要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
2013~2014学年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2013~2014学年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一、教材简析2013年秋学期苏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材上册在原有基础上颇有变动,将原教材安排的12个单元改为8个单元,删去了《时、分、秒》、《位置与方向》、《统计与可能性》三个单元;增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三)》;将原实验教科书中的《认识乘法》和《乘法口诀(一)》整合成《表内乘法(一)》,将《认识除法》和《口诀求商(一)》整合成《表内除法(一)》;部分单元的说法也有所改动,《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二)》改称《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综合与实践部分删去了《快乐的队日活动》、《算24点》和《田园风光》,保留了《有趣的七巧板》,将《量一量》改成了《我们身体上的‘尺’》。
(一)教材编排内容本册教材共安排了8个单元,教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和“综合与实践”三个部分。
数与代数部分:一共安排了4个单元,包括《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表内乘法(一)》、《表内除法(一)》和《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
(1)《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主要教学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两步计算式题,以及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由于学生在一年级已接触过这类口算,对此类式题的运算顺序已基本掌握,因此,教材直接引入有关的计算问题,激活学生的已有认识,引导学生自觉实现知识的主动迁移,并为学生自主探索和选择计算方法提供足够的空间,形成计算技能,发展运算能力。
教材安排的实际问题都是两个数量相比较的加、减法问题,相较于一年级遇到的整体与部分的加、减法问题,数量关系较隐蔽,与加、减法的契合程度较低,因此教材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探寻解决的方法,并联系加、减法运算的含义以及生活经验理解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正确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2013年二年级数学上册学期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本学期教材使用的教材是2013年人教版教材,本篇课文主要包括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等几项内容:2013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编排特点:1,在关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加强了教学过程的探索性,体现了知识形成的过程。
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基础。
7的乘法口诀的教学,首先提供了摆七巧板的具体情境,在学生进行开放性操作活动中观察生活中存在着计算“相同加数的和”的问题,以帮助学生在理解乘法的含义的基础上,经历从动手操作到总结规律,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自然而然的学习乘法口诀,理解口诀的含义,也更便于学生记忆口诀。
2.教学每部分口诀时都将所有相关的乘法算式排列在口诀表的两边,既便于学生理解一句口诀可以用于计算两个乘法算式,也自然地渗透了乘法的交换律,为以后学习乘法运算定律打下良好的基础。
3.教材在安排上重视基础知识教学,提供了多种练习形式,帮助学生熟记口诀。
安排了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活动和练习。
如“对口令”“数青蛙的嘴眼腿”“数螃蟹的腿”等。
让学生通过这些富有童趣且朗朗上口的歌谣唱诵,心情愉快而印象深刻地记住了乘法口诀。
4,用乘法解决问题的教学渗透于掌握乘法口诀的教学过程中。
学习乘法计算的目的之一是能用它解决问题。
实验教材在注重让学生通过活动探索、理解乘法计算的含义和方法的同时,渗透着用乘法解决问题的教学。
例如在教学过7的乘法口诀之后,安排了有关“倍”概念的教学,以及如何用乘法解决有关倍的实际问题。
将乘法计算教学与用乘法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乘法含义的理解,有更多的机会练习乘法计算,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了解到所学习的知识有什么用处、如何用,从而逐步形成数学的应用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结构和逻辑关系:本章的知识的内容有7的乘法口诀,倍的认识,8的乘法口诀,9的乘法口诀,整理与复习。
这些知识从学习7乘法口诀,渗透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到倍的认识,有意识的用乘法口诀来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到8、9乘法口诀,巩固加深解决问题的能力,到整理与复习,整体把握乘法口诀形成与运用。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2013-2014)
2013-2014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一.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观察物体(一),表内乘法(二),数学实践活动-量一量,比一比,认识时间,数学广角--搭配(一)。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一)、知识和技能方面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通过观察简单立体图形的活动,使学生理解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通过对立体图形的观察,使学生能够辨认从立体图形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形状。
6、能认识时间,理解小时和分的关系,认识几时几分,知道分针每转动一个数字,即过了几分钟,分针转动一小格代表几分钟,知道一天有24小时,一小时等于60分钟。
7,能理解运用搭配中的学问,知道几种物体和几个数字的几种不同的搭配组合方法,能做到有序排列,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二)、数学思考方面1、使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渗透全面观察事物的辩证思想。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5篇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5篇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一、指导思想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教学三位数(几百几十)的笔算加、减法。
这些内容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
解学问题是在学习了一些数与计算知识后,结合现实生活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让学生用所学的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给学生初步建立质量观念,使学生初步认识克和千克。
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索和动手实践的'活动感受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
并通过实际操作与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图形与变换一章,包括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和认识“锐角和钝角”等内容。
结合学生实例,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学会进行最简单的图形平移,会辨认直角、锐角、钝角。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初步感受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习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五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并且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这一册教材也安排了“找规律”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探索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不仅使学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发现和欣赏数学美、运用数学美、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6篇)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认识时间,表内乘法,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____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____米_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锐角和钝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锐角、钝角,初步学会画线段和角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6、初步认识几时几分,懂的时分之间的进率,并能简单推算时间。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二)学情分析经过上一年级的数学学习后,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面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
特别是对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存在的问题是,有两位学生接受新知识能力较差,致使数学成绩不及格,还有些同学自觉性较差,上课有时不注意听讲,口算时比较马虎,课下不能及时完成作业,因此,针对上述情况,本学期要扎扎实实的上好每一节课,做好培优辅差工作,力争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数学成绩。
教材分析:本册实验教材是以《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内容为依据。
2014年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3)班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拟写人:新学期又开始了,为了能弥补前一学期所留下的遗憾,更大地提高本班的教学成绩、提升本班学生综合能力,特制定本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如下:一、基本情况分析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3)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本班共有学生75人(本学期新转入3名学生、转出2人),通过对新转入学生的了解,其中有2人基础差,需要耐心教育。
从上学期的教学中可知除XXX以外,其它学生总体上数学基础功扎实、爱动脑筋、课堂气氛活跃,要说到学生们的弱点,从平时的测验来看就是他们在计算上太粗心,所以通过上个学期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训练,本班学生的在计算上有了明显的提高,其它方面也有一定的变化:从上期期末成绩上看(均分75.3分,总体排名全镇第4),本班的成绩是较为稳步上升的,这种稳步上升主要在于中上等生较多,两极分化不是太严重,这也许是与平时在教学中没有差别对待有关,所以这个学期还要继续努力,不仅要弥补上学期留下的遗憾,还要保持上个学期已有的教学成果。
新的学期有新的教学任务,还有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挑战在等着我,我已经准备好了迎接一切困难和挑战!二、教材内容分析第一单元内容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能够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或一位数、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以及会解答加、减法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编排。
主要教学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
关于计算的知识有三点:一是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应该“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运算顺序进行;二是计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式题可以列两个连续的竖式或者把这两个竖式连写;三是计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应该口算与笔算相结合,提高计算的效率。
本单元着重让学生掌握用两个竖式连写的方法计算有关的连加、连减两步计算式题。
第二单元内容分析:小学数学分两次教学平行四边形,一次在二年级,仅是直观认识,让学生初步了解平行四边形的形状;另一次在四年级,要学生较为深入地了解平行四边形的结构特点。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三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三篇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篇1 知识与技能:1.认真观察图画,说出图意,提出相关的乘法问题,并应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继续学习、体会从上面、侧面、正面看到的简单物体的不同形状,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不同形状。
过程与方法:1.认真观察图画,能够提出相关的问题2.让学生提出生活实际的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应用乘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2.渗透爱国主义教育3.培养小组合作意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同学们,国庆节期间,你们有的外出旅游,有的在本市游玩,你们都看到了什么,有些什么感受?(让几个同学说一说)师:国庆节,不仅我们市,全国上下都是一派喜气洋洋。
现在我们一起走进“节日广场”,再次感受一下节日的喜悦。
(板书课题:节日广场)二、探索学习(一)广场上1、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节日广场”图,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并体会祖国的美好)2、师:同学们看到了祖国富强、人民欢庆的景象,那你能根据看到的景象提出乘法问题吗?请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仔细观察。
3、学生独立观察画面,思考,把自己的问题在小组里说给其他同学听。
4、集体交流。
各小组同学派代表,将本小组问题提出,指名由某位同学或某个小组同学回答。
(先让学生把自己的问题在小组里说给其他同学听,让学生讨论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用学生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验证,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思维会更有深度。
并使学生看到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计算“相同加数的和”的问题,以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
)(二)瞻仰烈士纪念碑。
1、师:同学们,在节日中,少先队员在烈士纪念碑前,敬上队礼,他们会对烈士说什么呢?(指名学生说)2、师: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少烈士用鲜血、生命换来的。
我们不能忘记烈士,更不能辜负烈士的热血,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才能把祖国建设得更美!(及时利用教材提供的场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对他们进行学习兴趣、自信心等方面的培养,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5篇)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二年级学生一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
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
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
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以下一些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与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这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是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及用数学解决问题。
表内除法的编排体现了两个特点,第一,在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的基础上,教材集中安排了表内除法的教学。
第二,不再明确区分“等分除”和“包含除”,在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和感悟两种不同的生活原型(把____个苹果平均分成5份;____人租船,每船限乘____人),从而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
万以内数的认识改变了原有的编排结构,先教学1000以内的数,再教学万以内的数,出现了数位顺序表和近似数。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编排具有过渡的特点:在上一册百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三位数(几百几十)的笔算加、减法,为进一步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作好准备。
本单元还结合几百几十的加、减法,安排了估算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根据具体情况,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解决问题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安排了解决问题教学单元,以学生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内容为素材,展示学生在实际活动中碰到的各种问题;二结合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适时安排解决问题的有关内容,让学生在掌握了一些数与计算知识后,学习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图形与变换一章,内容包括“锐角和钝角”“平移与旋转”。
与原有教材相比,“锐角和钝角”的认识明显提前了,“平移与旋转”是新增加的内容。
2013苏教版 二数上2013-2014教学计划
——————小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学科教学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数与代数领域: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乘法的含义;乘法口诀,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除法的含义;用乘法口诀求商;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单实际问题,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 空间与图形领域:认识图形、线段的初步认识,常用的长度单位;观察物体。
3. 综合与实践:有趣的七巧板;我们身体上的“尺”。
本册教材充分考虑了小学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在安排内容时,力求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既注意数学知识发生、发展的逻辑顺序,更关注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心里和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同时还注意把不同领域的教学内容交叉安排,这样既促进了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有机融合,又能使学生避免由于长时间学习单一内容可能引起的厌倦心理,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
本学期教学的重点是:乘除法的计算及解决问题;难点是:认识并使用常用的单位厘米、米,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单实际问题,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观察物体。
三、教学目标(一)数与代数1.第一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
本单元主要教学100以内的连加、连减混合的两步计算式题,以及求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材分两段安排教学内容:第一段教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2013-2014二年级(1)班数学教学计划
锅圈岩乡中心学校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1)班数学教学计划拟写人:龙中华新学期,我们将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继续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努力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成绩迈向新的台阶。
一、情况分析该班共有82名学生,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又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由于这是我刚刚接手的班级,对于学生在各方面不是很了解,但是我觉得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还是很高涨的。
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赢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一共安排了7个单元。
分别是100以内的加减法、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表内除法(一)、厘米和米、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观察物体、另外,教材还安排了一个“期末复习”单元。
“100以内的加减法”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编排的。
主要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以及两位数加减法估算等内容。
“表内乘法(一)”从现实情境入手,在几个相同数相加的过程中,逐步将所列的乘法算式有序地整理成1至6的乘法口诀,然后再用学到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本单元教学的总线索。
其中2和3的乘法口诀,依托情境从具体问题的解决中逐步得出,4至6的乘法口诀则在解决相对抽象的数学问题中得出。
通过学习1至6的乘法口诀不仅为学习7至9的乘法口诀打下了基础,还进一步促进了对乘法含义的认识。
“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从数多边形的边,来初步认识多边形。
又从搭、折、剪、分多边形等操作活动,来加深对多边形的认识。
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计划学科:数学(二年级)任课教师:朱绪林2012年9月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一.使用的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出版社数学二年级上册二.班级情况分析1、班级基本情况:2学生学习水平分析①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或等级统计:(2)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本年级的学生接受了一年的小学教育,已经初步养成了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对小学数学学习有了浅显的认识,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学生的基础不相同,有的对一年级的知识掌握的较好,但也有少数较差的,对数学学习比较吃力,数的概念,图形的认识,统计相关知识学习较差,整体学习参差不齐,因此本学期要因材施教。
要有耐心、恒心,使他们逐渐适应学校的生活。
三.教材分析:本教材以“三个面向”为指针,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研究成果为基础,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充分体现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遍性和发展性。
本教材有以下特点:1.由“情景窗”引出“问题串”。
2.把解决问题与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融为一体。
3.突出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4.突出问题意识的培养。
5.倡导探索、合作、交流的新型学习方式。
四.学期教学目标(含知识、能力、技能、思想品质等方面)1.能正确的进行简单的表内乘除计算。
2、能正确进行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3.学习简单的方位。
了解角的相关知识,认识锐角、钝角。
4、学习统计与可能性的知识。
5、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
6、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五、教学措施:1、充分利用情景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2、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
3、打破课内、外界线,拓宽活动范围。
4、课内与课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5、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给予适当的指导,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方法进行学习。
6、指导学生到生活中去学习知识、运用知识。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5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5篇)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一、教材的编排特点及重点训练项目:本册教材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并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教材的基本内容是: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减法(二),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二),观察物体(一),认识时间,数学广角(搭配一)和数学实践活动量一量比一比。
其中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是本册教材的重点训练内容。
二、学生情况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的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
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应更多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3、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4、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钟面,认识时、分、秒。
2013秋季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2013秋季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一.全册教材简析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减法(二),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认识时间,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量一量比一比。
二.学情分析经过一学年的深入了解,我对班里的孩子已有了一定的了解。
刚步入小学阶段,有许多孩子还不能马上适应课堂学习,个别孩子常常给我的课堂教学带来许多的不便,但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欢声笑语。
在经过了一学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
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
这个学期我应该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思维的发展、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方面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3.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4.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6.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使学生知道“l时=60分”,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二)数学思考方面通过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事例,让学生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问题,向学生渗透简单排列与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解决问题方面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2014学年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一、教材简析2013年秋学期苏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材上册在原有基础上颇有变动,将原教材安排的12个单元改为8个单元,删去了《时、分、秒》、《位置与方向》、《统计与可能性》三个单元;增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三)》;将原实验教科书中的《认识乘法》和《乘法口诀(一)》整合成《表内乘法(一)》,将《认识除法》和《口诀求商(一)》整合成《表内除法(一)》;部分单元的说法也有所改动,《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二)》改称《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综合与实践部分删去了《快乐的队日活动》、《算24点》和《田园风光》,保留了《有趣的七巧板》,将《量一量》改成了《我们身体上的‘尺’》。
(一)教材编排内容本册教材共安排了8个单元,教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和“综合与实践”三个部分。
数与代数部分:一共安排了4个单元,包括《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表内乘法(一)》、《表内除法(一)》和《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
(1)《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主要教学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两步计算式题,以及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由于学生在一年级已接触过这类口算,对此类式题的运算顺序已基本掌握,因此,教材直接引入有关的计算问题,激活学生的已有认识,引导学生自觉实现知识的主动迁移,并为学生自主探索和选择计算方法提供足够的空间,形成计算技能,发展运算能力。
教材安排的实际问题都是两个数量相比较的加、减法问题,相较于一年级遇到的整体与部分的加、减法问题,数量关系较隐蔽,与加、减法的契合程度较低,因此教材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探寻解决的方法,并联系加、减法运算的含义以及生活经验理解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正确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难点是根据算式的特点合理、灵活地选择笔算和口算方法,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2)《表内乘法(一)》:主要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和1~6的乘法口诀,这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也是进一步学习7~9的乘法口诀和表内除法的重要基础。
同时,学生对四则运算的学习从加、减法到乘法,是认知过程中一次重要的飞跃。
因此,学生须正确理解和掌握乘法的含义,熟记1~6的乘法口诀,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材突出几个相同加数连加,为认识乘法含义造就生长点,进而感知乘法的含义,在比较中感受乘法与加法的联系与区别。
在进行乘法口诀教学时,教材没有把现成的乘法口诀教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参与到编乘法口诀的活动中,亲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逐步学会编乘法口诀的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提高数学学习的能力。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理解乘法的含义;熟记1~6的乘法口诀,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相应的口算;理解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是:理解乘法的含义;4和6的乘法口诀。
(3)《表内除法(一)》:主要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和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还安排了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除法实际问题。
通过学习,可以进一步完善学生对四则运算的认识,积累对数量关系的认识,为后继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除法概念的内涵比较丰富。
学生不但要理解平均分的含义,还要学会“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分地分”和“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的方法。
在学习用口诀求商时,不但要理解“为什么可以用乘法口诀求商”,还要熟练掌握用口诀求商的方法。
因此,理解除法的含义和用口诀求商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而认识并学会平均分又是学习除法的逻辑前提,因此,教材首先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和比较的活动中知道什么是平均分,在此基础上将解决平均分问题的数学方法加以提炼,形成除法算式,使学生逐步理解除法的含义,感受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完善和提升原有的认识。
(4)《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是在学生已经掌握1~6的乘法口诀和相应除法,且已基本掌握编乘法口诀和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除法计算的方法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因此教材采用了乘法和除法交替安排的方式,创设了吸引学生自主探索7~9的乘法口诀、积极参与编制乘法口诀的活动情境,还设计多种有趣的练习形式,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体验、理解并熟练记忆乘法口诀,进一步掌握表内乘、除法。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编制7、8、9的乘法口诀,学会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表内乘、除法计算;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乘、除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是:熟记乘法口诀。
教学的关键是:理解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相邻两句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
图形与几何部分:一共安排了3个单元,包括《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厘米和米》和《观察物体》。
(1)《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常见平面图形的基础上,以“边”为切入口,通过观察与交流,教学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初步认识,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丰富对平面图形的认识,初步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积累认识平面图形的学习经验丰富,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认识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教学难点是在折、剪、拼、移等活动中感受相关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2)《厘米和米》:主要教学线段的初步认识、认识厘米和米,以及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长度。
教材十分重视注意呈现知识的过程,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建立相关的概念,并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通过看、比、找、量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还注重培养学生实际测量和估计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长度、面积和体积等图形与几何部分的内容打好基础。
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认识线段,初步感知线段的基本特征,建立正确而清晰的表象;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
难点是建立正确的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测量和估计线段或物体的长度。
(3)《观察物体》:本单元是本套教材安排的第一次观察物体的教学,主要提供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特征明显而且结构比较简单的物体,引导学生从前、后、左、右等不同位置进行观察,初步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
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事物出发,有层次地安排学生进行观察活动,由易到难逐步学会观察物体的方法,并精心选择一些特征比较明显的物体作为观察的对象,如带尾巴的玩具猴、茶壶等,便于学生辨认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并表达自己判断的理由。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能辨认从某个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能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并实物与相应视图之间建立正确的联系。
教学难点是能判断从左、右两个方位看到的视图。
此外,第8单元《期末复习》,是全册教科书的整理与复习,重在帮助学生加深对本学期所学内容的理解,沟通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熟练表内乘、除法的计算,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提高运算能力;不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与实践部分:一共安排了2次活动,包括:《有趣的七巧板》和《我们身体上的尺》。
(1)《有趣的七巧板》:这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三角形、四边形(含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以及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安排的一次综合与实践活动。
通过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平面图形的有关特征,体会它们的联系与区别,巩固对已学的有关平面图形的认识;鼓励有个性的思考,培养创新精神,感受图形的美。
(2)《我们身体上的“尺”》:这是结合厘米和米的认识安排的一次综合与实践活动,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学会用“身体尺”测量的方法,初步体会用“身体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感受其实际应用价值,巩固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提高对测量活动的兴趣。
(二)教材编排特点1、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精心选择素材。
本册教材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注意充分选取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素材呈现教学内容,以吸引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种数学活动之中;充分注意利用一些含有特定数学内容的素材,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还注意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中选择一些学生能够理解的素材,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灵活多样地呈现数学活动的线索,为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提供了机会。
教科书注意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二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着眼于引导学生合理选择学习方式,教学活动的呈现方式灵活多样,对于每个领域的每堂课都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观察、操作、猜测、探索和交流,为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提供了充分的机会,这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本册教材采用图片、对话、活动等多种形式,有效地使学生在研究现实问题的基础上主动地展开数学学习。
3、关注数学意识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数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是新课标的主题。
本册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一些培养学生数感的内容,如在教学完乘法口诀后练习:妈妈带了6张5元的人民币去买锅,可以买哪一种?旁边出示两种锅并分别标价36元和28元;教学认识图形时注意引导学生在头脑中进行实物的面与图形的交换:教学观察物体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初步进行三维空间中的体与二维空间中的形的转化;教学测量长度时,注意培养学生的长度观念。
4、重视实践与综合应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解决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既能培养学生的应用、创新意识,又能巩固有关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
根据《课程标准》的理念,本册教材十分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重视实践和综合应用,把解决问题的教学贯穿在各部分知识教学之中。
为此,教材各部分知识都以实际问题情境引入,并注意结合有关内容安排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
本册教材还十分重视实践与综合运用,教材除了在各单元中注意加强实践活动和综合运用知识外,还单独安排了2个实践活动。
学生通过参与这些活动,既能巩固有关数学知识技能,拓宽思路发展思维,又能够使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除上述特点外,本册教材还注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科学常识等方面的教育,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对他们进行学习兴趣、自信心等方面的培养。
二、教学建议(一)本册教材的教学建议1. 认真钻研教材,合理把握教学所要达到的“度”。
本册教科书是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中第一学段的课程内容和具体目标,在统筹规划第一学段教科书的基础上确定的,选择教学内容时,充分考虑了小学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力求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不同学生学习的需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钻研教材,认真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准确把握教学要求,既不能降低思维训练水平,也不能随意拔高要求。